倍可親

樓主: 葉可兒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讀本:全美著名教育名篇選讀

[複製鏈接]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81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7-11-12 11:50 | 只看該作者
1963年,馬丁·路德·金晉見了肯尼迪總統,要求通過新的民權法,給黑人以平等的權利。然後他又在亞拉巴馬州的伯明翰領導了一場新的革命。此地黑人的住房情況很糟,黑人參加工作的機會極少,而且只有25%的黑人有選舉權。馬丁·路德·金被關進了監獄。他說:"我們已經為我們的權利等了三十年!"鬥爭在繼續,一周后所有的監獄都有關滿了人。黑人的革命贏得了全國的支持,最後,公共場所對黑人開放,所有被關押的參加遊行的黑人也被釋放了。

1963年8月28日,華盛頓特區組織了一次二十五萬人的集會,要求種族平等。馬丁·路德·金向成千上萬的黑人發表了一篇演說,這篇演說詞立即舉世聞名。他把自已對前途的看法用充滿激情的語言告訴了雲集的聽眾,這就是"我有一個夢想"。


正文

我有一個夢想

今天,我高興地同大家一起,參加這次將載入我國歷史史冊的為了爭取自由而舉行的最偉大的示威集會。

100年前,一位偉大的美國人--今天我們就站在他象徵性的身影下--簽署了《解放宣言》。這項重要法令的頒布,對於千百萬灼烤於非正義烈焰中的黑奴而言,是帶來希望之光的巨大燈塔,是結束漫長黑夜禁錮的歡暢黎明。

然而,100年後,黑人依然沒有獲得自由。100年後,黑人依然悲慘地蹣跚於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的枷鎖之下。100年後,黑人依然生活在物質繁榮翰海中的貧困孤島上。100年後,黑人依然在美國社會中間飽受欺凌,依然感到自己在國土家園中流離漂泊。所以,我們今天來到這裡,要把這駭人聽聞的情況告訴世界。

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來到國家的首都是為了兌現一張支票。我們共和國的締造者在擬寫憲法和獨立宣言的輝煌篇章時,就簽署了一張每一個美國人都能繼承的期票。這張期票向所有人承諾--不論白人還是黑人--都享有不可讓渡的生存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權。

然而,今天美國顯然對她的有色公民拖欠著這張期票。美國沒有承兌這筆神聖的債務,而是開給黑人一張空頭支票--一張蓋著"資金不足"的印戳被退回的支票。但是,我們相信,正義的銀行絕對不會破產。我們決不相信這個國家巨大的機會寶庫會資金不足。

因此,我們來兌現這張支票。這張支票將給給予我們寶貴的自由和正義的保障。

我們來到這塊聖地還為了提醒美國:現在正是萬分緊急的時刻。現在不是從容不迫悠然行事或服用漸進主義鎮靜劑的時候。現在是實現民主諾言的時候。現在是走出幽暗荒涼的種族隔離深谷、踏上種族平等的陽關大道的時候。現在是使我們國家走出種族不平等的流沙、踏上充滿手足之情的磐石的時候。現在是使上帝所有孩子真正享有公正的時候。

忽視這一時刻的緊迫性,對於國家將會是致命的。自由平等的朗朗秋日不到來,黑人悲慘哀怨的酷暑就不會過去。1963年不是一個結束,而是一個開端。

如果國家依然我行我素,那些希望黑人只需出出氣就會心滿意足的人將大失所望。在黑人得到公民權之前,美國既不會安寧,也不會平靜。反抗的旋風將持續捲動我們國家的基石,直至光輝燦爛的正義之日來臨。

但是,對於站在通向正義之殿艱險門檻上的人們,有一些話我必須要說。在我們爭取合法地位的過程中,切不要魯莽行事而導致犯罪。我們切不要吞飲仇恨辛酸的苦酒,來解除對於自由的饑渴。

我們應該永遠得體的、紀律嚴明的鬥爭。我們不能容許我們富有創造性的抗議淪為暴力行動。我們應該不斷升華到用精神力量對付肉體力量的崇高境界。

席捲黑人社會的新的奇迹般的戰鬥精神,不應導致我們對所有白人的不信任--因為許多白人朋友已經認識到:他們的命運同我們的命運緊密相連,他們的自由同我們的自由休戚相關。他們今天來到這裡參加集會就是明證。

我們不能單獨行動。當我們行動時,我們必須保證勇往直前。我們不能後退。有人問熱心民權運動的人:"你們什麼時候會感到滿意?"只要黑人依然是骯髒的警察暴行恐怖的犧牲品,我們就決不會滿意。只要我們在旅途勞頓后,卻被公路旁汽車遊客旅社和城市旅館拒之門外,我們就決不會滿意。只要黑人的基本活動範圍只限於從狹小的黑人居住區到較大的黑人居住區,我們就決不會滿意。只要我們的孩子被"僅供白人"的牌子剝奪個性,損毀尊嚴,我們就決不會滿意。只要密西西比州的黑人不能參加選舉,紐約州的黑人認為他們與選舉毫不相干,我們就決不會滿意。不,不,我們不會滿意,直至公正和正義的洪流席捲整個大地。

我並非沒有注意到你們有些人歷盡艱難困苦來到這裡。你們有些人剛剛從狹小的牢房中走出。有些人來自因追求自由而遭受迫害風暴和警察暴虐狂飆摧殘的地區。你們飽經風霜,歷盡苦難。繼續努力吧,要相信:無辜受苦終得拯救。

回到密西西比去吧;回到亞拉巴馬去吧;回到南卡羅來納去吧;回到喬治亞去吧;回到路易斯安那去吧;回到我們北方城市中的貧民窟和黑人居住區去吧。要知道,這種情況能夠而且將會改變。我們切不要在絕望的深淵裡沉淪。

朋友們,今天我要對你們說,儘管眼下困難重重,但我依然有一個夢想。這個夢想深深植根於美國夢之中。

我夢想有一天,這個國家將會奮起,實現其立國信條的真諦:"我們認為這些真理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
2009,我等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82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7-11-12 11:53 | 只看該作者
我夢想有一天,在喬治亞州的紅色山崗上,昔日奴隸的兒子能夠同昔日奴隸主的兒子同席而坐,親如手足。

我夢想有一天,甚至連密西西比州--一個非正義和壓迫的熱浪逼人的荒漠之州,也會改造成為自由和公正的青青綠洲。

我夢想有一天,我的四個小女兒將生活在一個以品格的優劣,而不是以皮膚的顏色作為評判標準的國家裡。

我今天懷有一個夢。

我夢想有一天,亞拉巴馬州會有所改變--儘管該州州長現在仍滔滔不絕地說什麼要對聯邦法令提出異議和拒絕執行--在那裡,黑人兒童能夠和白人兒童兄弟姐妹般地攜手并行。

我有一個夢想。

我夢想有一天,深谷能夠彌合,高山能夠夷平,粗糙彎曲的地面能夠化為坦途。上帝釋放他的榮耀,我們共同沐浴在他的萬丈光芒之下。

這是我們的期望。這是我將帶回南方去的信念。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就能從絕望之山開採出希望之石。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就能把這個國家的嘈雜刺耳的爭吵聲,變為充滿手足之情的悅耳交響曲。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就能一同工作,一同祈禱,一同鬥爭,一同入獄,一同維護自由,因為我們知道,我們終有一天會獲得自由。

到了這一天,上帝的所有孩子都能以新的含義高唱這首歌:

我的祖國,可愛的自由之邦,我為您歌唱。這是我祖先終老的地方,這是朝聖者自豪的地方,讓自由之聲,響徹每一座山崗。

如果美國要成為偉大的國家,這一點必須實現。因此,讓自由之聲響徹新罕布希爾州的巍峨高峰!

讓自由之聲響徹紐約州的崇山峻岭!

讓自由之聲響徹賓夕法尼亞州的阿勒格尼高峰!

讓自由之聲響徹科羅拉多州冰雪皚皚的洛基山!

讓自由之聲響徹加利福尼亞州的婀娜群峰!

不,不僅如此;讓自由之聲響徹喬治亞州的石山!

讓自由之聲響徹田納西州的望山!

讓自由之聲響徹密西西比州的一座座山峰,一個個土丘!

讓自由之聲響徹每一個山崗!

當我們讓自由之聲轟響,當我們讓自由之聲響徹每一個大村小庄、每一個州府城鎮,我們就能加速這一天的到來。那時,上帝的所有的兒女們,黑人和白人,猶太教徒和非猶太教徒,耶穌教徒和天主教徒,將能攜手同唱那首古老的黑人靈歌:"終於自由了!終於自由了!感謝全能的上帝,我們終於自由了!"

【走進作品】

閱讀所得:你有沒有被這篇演講打動?

核心觀點:這篇演講帶給了美國黑人巨大的動力,而演講利提到的夢想現在都實現了嗎?

【閱讀理解】

演講中提到的"100年前,一位偉大的美國人"是誰?他所簽署的文件對美國的黑人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在馬丁·路德·金看來,黑人應該採取什麼樣的行動方式才能取得勝利?

馬丁·路德·金一共提及了幾個夢想?這些夢想的核心又是什麼?

【思考討論】

美國的國家歷史並不長遠。作為一個移民國家,美國公民的組成是相當複雜的,而這種負責性必然導致不平等的出現。從美國的誕生出發,分析一下美國種族不平等的根源。

黑人問題只是美國眾多社會問題的一種,你所知道的社會問題還有哪些?對解決這些社會問題來講,你能想到一些建議和意見嗎?

【作品積累】

我們每個人都難免會遇到在眾人面前講話的時候,有的人活了一輩子,最害怕的還是在眾人面前講話。如果你發現自己當眾講話時,總是緊張不安,臉紅心跳,那麼你別指望自己會自然而然地克服這一毛病。你必須經過練習和有意識的調整,才能克服這一毛病。

讓我們來看看怎麼樣寫演講稿和做好一次講演吧。

演講稿的寫作是沒有定法的。但一般來講,它又具有一定的規律可循。首先,演講稿的內容、風格要根據對象、場合,甚至演講者本人的一些特定情況而定。用演講專家多利斯·莎勞夫的話講,"演講稿既要適合你,又要適合他,同時,還要適合當時的場合以及規定的時間。"其次,演講稿一定要有充沛的感情,有較強的說服力。最後,演說詞的寫作還要注意文學性、技巧性。有時,演說詞也要講究一定的"無言之美",給聽眾留下適當的思考回味的餘地。如演講稿中停頓之處的安排,以及其它富於啟迪性的句子的運用等等。有一位美國總統的退位演說僅有六個字:"那麼,好吧,再見!"但它卻被視為最好的退位演講,因為它耐人尋味,有一種"無言之美"。事情就是這樣,有時你越想把自己的思想表達得更完整、更明了,結果反而使聽眾越糊塗,越厭煩。

下面就是正式的演講了。

把自己的精力集中於演講的內容上,而不要關注自己的反應。

把聽眾都當作聽你講話的人,不要害怕他們的挑剔。你不要想到聽眾可能對你的失誤有什麼反應,要想到什麼說什麼,不可否定自己。有人說,面對聽眾時,演講者要把他們當成一群傻瓜,這話雖然有些偏激,但自有它的道理。

在演講的時候,一定要保持風度,說話幽默、清晰,不要激動,對出現的一些無關的失誤,要能大度地承認。

如果自己講話時真的緊張,也不要怕。要做一些調整,比如,喝一點水,或者在紙上寫點什麼。記住,聽眾往往不能立即知道你的緊張,所以不用害怕。I
2009,我等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83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7-11-12 11:54 | 只看該作者
講話時,要盡量生動具體。人們都愛聽故事和笑話,不愛聽大道理,所以要盡量幽默風趣一些。如果這次做不到,就準備一些笑話或幽默語言下次講。

要改變自己的習慣,比如,講話時你就是不愛利用表情,也不善於使用手勢,但為了取得良好的講話效果,你必須對著鏡子練習。你不能讓聽眾適應你,你必須適應聽眾。

好,去準備自己的演講吧!

民主與政治〖2〗〖2〗我寧願是黑人也不願是女人〖2〗第三課時

我寧願是黑人也不願是女人

作者簡介

雪莉·奇澤姆,(ShirleyChisholm,1924~2005),美國首位黑人女議員,也是美國首位參與競選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資格的黑人,於2005間1月1日晚上病逝,享年80歲。奇澤姆於1924年11月30號出生在紐約市,是這個加勒比海移民家族中的4個女孩的老大,小時候,雪莉的父母就發現了她的領導能力。後來她進入布魯克林大學學習社會學專業,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后,因為自己是黑人,她在擇業途中四處碰壁,最後是在黑人居住區內的托兒中心找到了工作。這份工作讓她了解和接觸了黑人社區的人們的生活情況,體會了黑人婦女的艱辛,也讓她感到了對下一代--黑人區孩子的成長和教育問題的嚴重性,這都為她上任后所提出的一些對解決婦女和孩子問題的有益的議案打下了充分的心理準備。

1964年,她參加了美國州議會議員一職的競選,她成功當選並在紐約的會員大會裡工作,在立法機關的任期中,她提出了一項議案要求政府給托兒中心提供援助,並投票表示支持增加國家在給學前兒童學校的財政撥款。當她在1968年結束她在立法機關的任期后,她於1969年參加了代表紐約第十二個會議區域的競選,她的競選口號是"戰鬥的雪莉·奇澤姆--不是賄賂者也不是發號施令者"。這一次她贏得了選舉,並從此成為美國國會裡第一位非洲婦女。1970年她發表自傳《不被收買也不會臣服》(UnboughtandUnbossed),記錄了她政治生涯中的艱難和奮鬥,表明了她的女權主義者的立場。

雪莉·奇澤姆是一位行動主義者,為爭取權益從來不停止戰鬥。她也從來不接受平庸,她對自己和周圍事物的期望都很高,她在國會的第一任期的時候,她雇的下屬全是清一色的女性,這是她為要求人權的一種倡導,同時她對婦女權益和少數民族的擁護也是坦言直率的,尤其對貧窮人和失去很多權利的人同情的呼籲,都讓人感到一位女政客的愛民情懷。

在1970年時,她被選連任第二屆議員,她成為一名廣受歡迎的公共演講者,也是國家婦女組織的聯合創辦人。她還說道:"在這個國家裡婦女要變得有革命性,我們必須拒絕接受這些陳舊的傳統的角色和那些老套的東西。"

開創紅海的摩西--雪莉·奇澤姆是一位在政治觀念上堅持己見、愛憎分明的人,她也是一個愛國愛民的人。道德上的指南針對理想的積極追求和對人們的無限熱愛,即使步入中晚年的雪莉·奇澤姆,也是依然如故。當她離開國會後,她被指定到麻省的一所大學任客座教授,在那兒她呆了4年,之後的幾年裡,她又成了一名在演講圈內廣受歡迎的演講人,她還是一位政治上的指導者。那時的她已是功成名就,她獲得了女性成就獎,她也是年度最關鍵的女性,她還是兒童福利事業的傑出工作者。

雪莉·奇澤姆,即使現在她已離人世而去,也許她去世前可能還在醞釀下一個計劃或者去揭露社會上某種無益的現象。她是一位對受壓迫者、貧窮者、被剝奪權利者而言的慈善家,也是那些沒有太多機會的人的代言者。雪莉·奇澤姆留給後人的遺產也就如她本人所說的"我希望人們說我是一個有勇氣的人,我希望人們記著我的就是這點"。雪莉·奇澤姆值得全世界的人們敬仰,也值得不被人們遺忘。

作品背景

下面這篇文章寫於1970年,它反映了至今仍然存在的兩大社會問題: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作為第一個同時克服這兩大障礙,當選為國會議員的黑人女性,作者以親身經歷揭示了這兩大社會問題,尤其是後者的嚴重性。

文章的目的是要引起人們對女性所受到的不公正和不平等待遇的重視。作者認為,要消除對婦女的歧視,其困難程度要比消除種族歧視大得多,因為"比起黑人來,美國的婦女受到的灌輸更多,更滿足於她們作為二等公民的地位。"作者呼籲美國婦女珍視自己天生的和"在男人的壓制下不得不培養的品質",因為她堅信,"只有婦女才能夠把和諧、寬容、遠見卓識、耐心和毅力帶到政府工作中來--這些是我們天生的品質,或者是男人的壓制下不得不培養的品質。一個國家的婦女以她們日常的所作所為塑造著這個國家的道德、宗教和政治標準。目前我們國家也許在政治上比在其它任何方面更需要婦女的理想主義和決心。"

在文中,作者不僅運用了舉事例和講道理的手法,而且引用了大量準確的統計數字說明問題,令人信服。文中有不少對女性所受待遇的具體細緻的描寫,如求職時常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拆信封、出差、投票等,體現了作者對女性問題的深入了解。全文洋溢著對女性能力和前途的信心,具有極強的感染力。


正文

我寧願是黑人也不願是女人

作為第一個當選為國會議員的黑人婦女,我成了眾人矚目的對象。國會中另外有9個黑人,還有10個女人。我是第一個一舉克服了這兩大障礙的人。在這兩大障礙之中,做一個黑人遠沒有做一個女人那麼糟糕。
2009,我等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84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7-11-12 11:54 | 只看該作者
如果我說做一個黑人比做一個女人有著更大的障礙的話,大概不會有人會對我提出質疑。因為"大家都知道"在美國存在著對黑色人種的歧視。說存在著對婦女的歧視,這種看法仍然會使所有的男人--而且恐怕會使大多數女人--感到莫名其妙。

多年以來大多數美國白人就看不到對黑人的歧視。當黑人們終於開始"提及"此事,開始靜坐示威,反對種族隔離,反對乘車的種族限制時,美國人覺得這難以置信。"什麼?我們?"他們以受到傷害的口吻問道。"我們歧視黑人?"對美國白人來說,這是一個漫長而痛苦的接受再教育的開始。白人們--包括那些自認為是開明之士的人--需要經過數年的時間才能發現並消除他們實際上全都具有的種族主義態度。

要消除對婦女的歧視,其困難程度要大多少呢?我確信這將是一場更為長久的鬥爭。部分原因在於,比起黑人來,美國的婦女受到的灌輸更多,更滿足於她們作為二等公民的地位。

讓我解釋一下。我活躍於政界已經有二十幾年了。除了最後的6年以外,工作--所有那些關係到選舉勝負成敗的瑣碎工作都歸我來幹了,而報償、好處則全歸男人們得到了。這幾乎是政界里所有婦女一成不變的命運。

目前在美國的政治圈裡,大部分此類工作仍然是由女人--大約有300萬這樣的志願者來乾的。她們所能希望獲得的最高職位就是成為區或縣的黨的副主席,一個獨立的而平等的職位,作為她們多年裝信封和安排局面的補償。在這個職位上,她們會有許多機會免費旅遊,出席州的有時甚至是全國的會議和代表大會,那時她的任務就是和她的男主席投一模一樣的選票。

當我在1963年想要擺脫這種角色,並作為布魯克林拜德福德--斯圖伊威桑特的地方代表競選紐約州眾議院議員的時候,我遇到了極大的阻力。從競選開始起我便因為自己的性別原因而遭遇到了不加掩飾的敵意。

但是我的性別問題成為主要的爭端是在4年後我競選國會議員的時候。在我本身所在黨的成員中召開了秘密會議,討論如何阻止我當選。

我的競爭對手,著名的黑人民權運動領袖詹姆士·法默企圖表現出一個具有男人氣概的黑人形象。他坐著廣播宣傳車在附近街區巡遊,車上坐滿了梳非洲髮式、穿花哨的非洲式寬袍、蓄鬍子的年青人。電視記者們根本不在意我,他們沒有注意到一項重要的統計數據,而我和我的競選總管威士禮·麥克唐納德·霍爾德對此卻很清楚。在我這個選區里,登記參加選舉的女選民是男選民的2.5倍。而且她們是一些有組織的婦女,被組織在教師家長協會,教會社團,牌戲俱樂部和其他社會性和服務性團體中。我去她們那兒尋求幫助。法默先生至今仍然不很清楚他是被什麼打敗的。

當一個聰明伶俐的女大學畢業生出來找工作的時候,為什麼面對的第一個問題總是:"你會打字嗎?"一部歧視婦女的歷史就藏在這個問題的後面。為什麼婦女被認為只能做秘書而不能做主管呢?只能做圖書管理員和教師而不是醫生和律師呢?因為她們被看作是不一樣的、低人一等的人。幸福的家庭主婦和心滿意足的黑鬼都是偏見之下產生的僵硬的人物。

婦女甚至還沒有達到黑人正在達到的象徵性平等的水平。最高法院中沒有婦女的席位。只有兩位婦女曾經進入內閣,而現在是一個也沒有了。只有兩位婦女做過駐外大使。但是擔任報酬低、侍候人、得不到心理補償、沒有前途等工作的人絕大多數卻是婦女。即使她們真的升到更好的職位上,她們拿的報酬也不可避免地要比干著同樣工作的男人低。

如果這不是歧視,那你把它叫什麼呢?

幾年以前,我和一位政界的領袖人物談到一個有希望的女青年可以做候選人。"幹嘛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去樹立這個女孩子的形象呢?"他問道,"你明明知道她只會在我們準備好了要提名她競選市長的時候退出角逐去生上兩個孩子的。"關於我,許多人也講過類似的話。還有許多人在每次我想要再往上邁一步的時候都勸我,說我該回去教我的書,說那才是女人的職業,政治應留給男人去搞。我喜歡教書,一旦我確信這個國家再不需要女人做出貢獻時,我就會樂於回去教書。

當這個富饒的國度里沒有孩子餓著肚子上床睡覺的時候,我也許會樂於回去教書;當每個孩子都有好學校上時,我也許會樂於回去;當我們不把財富浪費在製造槍炮來殺人時;當我們不再容忍對少數的歧視時;當用於懲治在住房和雇傭人員方面存在的不公正做法的法律得以實施而不是被擱置時,那時我也許在政界就無事可幹了。

但是不到那個時候--我們知道那不是今年或明年能發生的事--我們所需要的是讓更多的婦女從政,因為婦女可以做出非常特殊的貢獻。我希望我成功的榜樣將說服更多的婦女參加到政治中來--不僅僅是裝信封,還要競選公職。

只有婦女才能夠把和諧、寬容、遠見卓識、耐心和毅力帶到政府工作中來--這些是我們天生的品質,或者是男人的壓制下不得不培養的品質。一個國家的婦女以她們日常的所作所為塑造著這個國家的道德、宗教和政治標準。目前我們國家也許在政治上比在其它任何方面更需要婦女的理想主義和決心。

【走進作品】

閱讀所得:讀完這篇作品,你對奇澤姆這位黑人女性有什麼樣的印象?你對她的觀點有什麼樣的看法?你同意她的觀點嗎?如果不同意,請說明你不同意的理由。
2009,我等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85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7-11-12 11:55 | 只看該作者
核心觀點:奇澤姆在文中說:"做一個黑人遠沒有做一個女人那麼糟糕。"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作者舉出那些理由來證明她的觀點?文中認為女性具有怎樣的美德?這些美德應該如何在政府工作中得到更好的發揮?你同意她的觀點嗎?你覺得導致女性歧視的原因是什麼?

【閱讀理解】

1、作者她認為女性歧視和黑人歧視哪一個更可怕?為什麼?和當今的社會相比,你覺得作者提到的那些問題是否已經解決?作者提到的那些現象,在當今社會是否繼續存在?現在的黑人和女性的地位如何?

文中有大量的數據來證明他的論點,你覺得這樣的方法有什麼特殊的效果?你覺得應該怎麼樣在文章中恰當地使用數據?

【作品相關】

你有一生要奮鬥的目標嗎?列出你的理想,並談談你想如何實現它們。作者說:"我喜歡教書,一旦我確信這個國家再不需要女人做出貢獻時,我就會樂於回去教書。"她為了自己的某些理想放棄了自己的愛好,那你呢?你的理想中那一些是值得你願意為之捨棄其它的愛好的?列舉出這些理想,並把它們填在下面的表格里,並在課堂上向大家闡述為什麼你會這樣填寫你的志願。

必須做的想做的可以做的可能做的

必須做的想做的可以做的可能做的

【作品之外】

A雪莉·奇澤姆被稱為是"開創紅海的摩西",因為她是美國的第一位黑人女議員,也是美國首位參與競選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資格的黑人。歷史上還有很多和她一樣優秀的黑人,他們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取得了很多的成就,試找出其中你最喜歡的一個黑人成功者,寫一篇介紹他(她)的文章,並講述你喜歡他(她)的原因。

B競選活動是政治選舉中關鍵的一環,你了解競選活動嗎?假設你現在是一名美國的議員,即將參加一次關鍵的競選活動,計劃一下你打算如何在競選中勝出。例如你的競選口號,你的演講內容,你企圖獲得什麼樣的團體的支持,又如何讓他們支持你。

班內自由組成幾個小組,每組推選出一名同學作為總統的競選人。以美國自由競選的方式進行投票選舉,每個小組需要制定出自己的競選綱領以及競選手段。

製作宣傳海報,宣傳傳單等,可以以各種方式對自己進行宣傳。

班內舉行競選演講,每組的候選人在5到15分鐘內發表自己的競選演講,並進行全班投票。

評價每組競選中的優勢與劣勢,說說你為什麼投某一組的票,你認為在選舉總統的過程中,你最看中的是總統哪個方面的能力?

【微型寫作】

假設自己是一個總統競選人,寫一篇競選總統的演講。要清晰的闡明自己的觀點,綱領,包括自己對國內形式的分析,對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看法以及自己打算如何在其中的一個或者幾個領域採取什麼樣的措施。可以收集一些相關資料,尤其是一些具體的數據和實例。

【項目】

項目1

你們社區里有女性組織的社團嗎?選擇一個你感興趣的社團進行調查,重點包括:

社團建立的原因,她們的主要活動,社團宗旨等。

了解一下社團的成員組成,例如年齡結構,社會地位,婚姻狀況等。

進行個別成員的採訪,了解一下她們對女性地位的看法,對當今社會的看法等系列問題,並整理筆錄或者錄音資料,寫一篇調查報告。

項目2

你們社區內有黑人嘛?調查社區內黑人的生活狀況,教育程度,社會地位等情況,寫一份調查報告,注意數據和實例的運用,學慣用數字說話的寫作方法。(連載已結束 謝謝關注)
2009,我等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5 14: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