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confuse 於 2007-8-6 11:14 發表
我個人認為在這裡討論希特勒和基督教的關係有點偏離了正確的方向。我認為我們更應當關心以聖經為基礎的對上帝的信仰是否會為某些極端的人提供反人類罪行的溫床。
這中可能是非常大的.
罪犯需要呼吸空氣才能活著並犯罪, 我們沒有理由說"空氣"是罪犯的溫床.
希特勒是一個狂熱民族主義者, 』我的奮鬥』一書是他在處於極度絕望中寫成的. 當時基督教信仰在德國十分興旺,任何與之對抗的人要參與政治,恐怕得不到什麼人的支持. 希特勒深知這個道理,所以他必須採用迂迴戰術,利用人們對宗教的(無知的)狂熱,達到他自己的目的.
他巧妙地誘使公眾相信他是擁護基督教的。他宣告人民可以享有宗教自由,並應許基督教各教派能夠受到「客觀、公正」的對待。為了改善自己的公眾形象,德國的新總理甚至在教堂里露面, 許多基督教國家和團體被他所迷惑.
一九三三年三月, 國會授權給予他有絕對的權柄,使他有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 從次, 希特勒成功的偷換了基督教內容,自己堂而凰之的坐在神壇上,將基督教變成神聖納粹黨的工具. 是年4月,「日耳曼民族福音教會」成立,並發表了下述「指導原則」:「我們在種族、人民和民族當中,看到了上帝賦予我們並委託給我們的生存等級秩序。在我們看來,上帝的律法,就是要我們留心維護這些等級秩序。….. 我們需要一個紮根在我們民族性之中的福音教會。我們要拋棄基督徒成為世界公民的精神 ….. 」. 這種公然違背聖經的宣告,將他從他的這哲學老師尼採的那裡學來的』超人』信仰暴露無遺.
請看他在"我的奮鬥"中所說的話:
"宣傳工作,就是在孜孜不倦的為自己的主義去招致信徒,而組織的目的,就是使信徒之中最優秀的分子成忠實為黨員。至於信徒們辦事的效能怎樣,才幹怎樣,智力怎樣,人格又是怎樣,這都不是宣傳的本身所應該去顧慮的;因為宣傳的目的,就是在招致信徒,至於在眾人中去慎選幹員,俾能推進運動,而使主義能夠到達成功之路那實在是組織方面的工作。" (下篇:宣傳和組織)
以巴特為代表的一些基督徒, 反對他的國家政策, 制訂了巴門宣言. 總共有六條,其中有兩條非常重要也是引起希特勒政府相當不滿的信仰告白;
第一條:「聖經是惟一上帝的話,不論是生、死,我將永遠順服。」
第五條:「教會沒有義務替政府宣揚政策,但有義務與責任宣揚聖經的教訓和耶穌基督的主權。」
為此, 希特勒下令逮捕四百名參與簽署宣言的出席者,有的被判刑坐牢,有的被處決死亡。
非常明顯, 希特勒是在利用人們的宗教情懷, 做為實現他個人的野心的工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