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和而不同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佛學基本常識

[複製鏈接]

362

主題

3749

帖子

122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26
81
 樓主| 和而不同 發表於 2007-7-25 09:32 | 只看該作者
釋尊八相示現


八相示現是佛陀一代的史跡,簡述於下:

一、降兜率—先住於兜率陀天內院,欲降生人間,先觀五項合宜之機,即時間、地點、國家,家庭及父母,然後下降人間。

二、托胎—乘六牙白象,象口含白蓮花,降入母胎。

三、出生—西元前六二三年五月月圓日,在藍毗尼園,從摩耶夫人右脅出生。

四、出家—年二十九歲,觀世間無常,欲追求宇宙人生真理,解脫生死痛苦,離開王宮,入山修道。

五、降魔—在尼連禪河附近的苦行林,修六年苦行后,到伽耶山附近的大菩提樹下,金剛寶座上,降伏魔軍。

六、成道—西元前五八八年五月月圓日,夜睹明星,豁然悟道,時年卅五歲。(成道地即現在印度的菩提迦耶)

七、轉法輪—成道后四十五年間說法度生。

八、入涅槃—世壽八十,在拘屍那拉城娑羅雙樹間,示入涅槃。

因果經中關於佛陀宿世傳說:

在過去無量劫前,燃燈佛住世時,有一位善慧仙人,歸依於佛,並買得五莖蓮華,以供養佛。時燃燈佛為善慧仙人授記說:『將來成佛,號釋迦牟尼。』有一天,善慧仙人見燃燈佛來,因地濁濕,善慧便將己身所穿的鹿皮衣,鋪在地上,又將頭上的頭髮,再鋪上去,待佛走過。於是燃燈佛更授記善慧說:『將來在娑婆世界作佛,度諸眾生。』善慧便出家修菩薩行。從此又經過了若干時劫,迦葉佛時,善慧菩薩功行圓滿,命終生兜率天。

按:兜率天乃是欲界的空居天。此天有內外兩院;外院乃是享福的天人居住,快樂無窮,內院乃是位登補處,將欲繼承佛位的菩薩住的。菩薩修功圓滿,盡此一生,便可成佛,因此又名為一生補處。善慧菩薩已登補處,在此天中,為諸天眾,演說妙法。嗣因觀諸眾生的根性已熟,時機已至,便下生人間,成就佛道。

當菩薩從兜率天,下降人間時,諸天侍從,放大光明,菩薩乘六牙白象,象口含白蓮花,威神巍巍,於明星出現時,降入母胎,應現於世。這便是八相中的一二兩相的故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2

主題

3749

帖子

122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26
82
 樓主| 和而不同 發表於 2007-7-26 14:31 | 只看該作者
佛陀的族姓簡釋


釋迦牟尼佛的家族姓,種族姓,四種姓,及所屬的民族分別略釋:

一、悉達多喬達摩,(巴利文SIDDHATTHA GOTAMA,梵文SIDDHARTHA  GAUTAMA)—悉達多是釋迦牟尼佛幼時的名字,譯意是『吉祥』及『一切功德成就』。喬達摩是佛陀家族的姓,可簡稱喬達摩,就是悉達多太子的姓。也有把『GOTAMA』譯為瞿曇。

二、釋迦牟尼佛(SAKYAMUNI BUDDHA)—佛成道后的聖號尊稱為釋迦牟尼佛。這是以釋迦種族為姓,不用家族的喬達摩為姓。故說『釋迦』是佛的姓,『牟尼』是佛的名。

三、釋迦牟尼是屬於古印度四種姓(或稱四姓,即四階級)的第二階級剎帝利王族。

四、如以世界民族之分佈來說,當西元前二千多年時,雅利安族侵入印度,征服了印度原始民族達拉維甸人,到定居后所建立的國家,是屬於雅利安民族,故釋迦牟尼佛是屬於雅利安民族。

五、古印度的四姓(四階級)最高貴的階級是僧侶,稱為婆羅門,他們的任務是講授經典,專司祭祀,享有特權。第二階級是貴族和國王,稱為剎帝利,他們的任務是治理國事,也有特權。第三階級是工商業者,稱為吠舍,他們的任務是耕種田地,經營工商業,沒有特權。最下賤的階級是奴隸和僕役,稱為首陀羅,他們的任務是以上三個階級的服役,可說連做人的權利都沒有。釋迦牟尼佛成道后,證悟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提倡慈悲平等,故當時能折服婆羅門教徒,來皈依佛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2

主題

3749

帖子

122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26
83
 樓主| 和而不同 發表於 2007-7-27 07:56 | 只看該作者
佛陀的聖號釋譯


悉達多喬達摩太子成道后,聖號稱為釋迦牟尼佛。釋迦是佛的姓,譯義『能仁』,牟尼是佛的名,譯義『寂默』。能仁是表徵佛陀有慈悲救世,犧牲無我利他的德行;寂默是說佛陀證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表徵他的智慧高深最勝,有自利的功能。

佛:梵語稱為佛陀耶(BUDDHA),意思是覺者,是先知先覺的聖者。這覺者有三義:一、自覺,二、覺他,三、覺行圓滿。故佛陀是三覺圓滿,萬德具足的大聖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2

主題

3749

帖子

122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26
84
 樓主| 和而不同 發表於 2007-7-28 07:03 | 只看該作者
印度佛教聖地


印度佛教聖地說明:

一、釋迦牟尼佛是迦毗羅衛國凈飯王的太子。

二、藍毗尼園是佛陀的誕生地。

三、菩提迦耶是佛陀的成道地。

四、波羅奈國的鹿野苑,是佛陀初轉法輪地。佛陀對憍陳如等說四諦法,在教史上稱這次所說的法,叫做轉法輪經(PRAVARTA   SUTRA)。憍陳如等五人聞佛說法悟道,是教史上最初的五比丘,亦即有僧伽的開始。

五、摩竭陀國頻婆娑羅王,在王舍城建築竹林精舍,供佛說法道場。是教史上最早的一座大寺院。

六、舍衛城是憍薩羅國的都城。須達多長者在此建立祇園精舍,供佛說法道場,是教史上第二座大寺院。

七、拘屍那拉城即拘屍那拉國的都城,是佛陀的涅槃地。佛陀在拘屍那拉城的娑羅雙樹間涅槃,拘屍那拉國的國王摩羅斯(THE  KING  OF  THE MALLAS  OF  KUSINARA)及高僧料理佛陀的遺體,在城東舉行焚化。

八、佛涅槃后,由五百大阿羅漢,公推摩訶迦葉為上首,在王舍城外,靈鷲山七葉岩,舉行第一次結集。由多聞第一的阿難陀誦出經藏,持戒第一的優波離,誦出律藏。

九、現在印度佛教四聖地的建築紀念物:

1·藍毗尼園有阿育王建立的石柱。

2·菩提迦耶有金剛大塔(又稱大菩提塔)。

3·鹿野苑有轉法輪塔。

4·拘屍那拉城有涅槃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85
chico 發表於 2007-8-8 23:08 | 只看該作者
頂起來,給想了解佛教的朋友看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0
86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07-8-8 23:1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和而不同 於 2007-7-15 08:58 發表
 緣起的定義就是:有「因」有「緣」,因緣和合而有「果」。世間上的一切者因緣生起,都離不開因果法則。因和果之間有一個緣,因所以能成果,一定要有緣。例如,花的種子種下去,它在能夠開花結果,必定要有土壤、陽光、空氣、水份、肥料等很多的因緣,才能開花結果。所以,我們能夠生而為人,在過去生中,有宿世的因、宿世的業,現在到了人間來,還要有現世的緣,因緣聚合了,才能產生果。



花的種子種下去,再種什麼種子能把先前的種子消除? 佛弟子說說看?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
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87
chico 發表於 2007-8-9 00:3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86 真源湛寂 的帖子

根據我的理解,任何種子都沒法消除。不然釋迦佛祖也不會有「馬麥之報」。有人說這是一種示現,不是真的受報。但他為何以佛身示現,值得思議。自己的理解還是大修行人,不昧因果的道理。
種子不能消,但可以斷種子發芽、成長的緣。在這方面下功夫,達到何時受報自己做主的地步。如念佛之人,念到功夫成片,一心不亂,自己的信願行的力量,勝過業力。往生極樂世界。證得三不退後,何時受報,何處受報,都沒關係了。那種受報,也是一種示現。
歡迎指正、賜教。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0
88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07-8-9 00:4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hico 於 2007-8-9 00:33 發表
根據我的理解,任何種子都沒法消除。不然釋迦佛祖也不會有「馬麥之報」。有人說這是一種示現,不是真的受報。但他為何以佛身示現,值得思議。自己的理解還是大修行人,不昧因果的道理。
種子不能消,但可以斷種 ...


那往生以後, 一世成佛了, 以前的種子哪裡去了?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
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89
chico 發表於 2007-8-9 01:1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88 真源湛寂 的帖子

我認為種子還在。三惡道的種子,是同三惡道和光同塵的緣。可以用來到三惡道去教化那裡的眾生。就如同「馬麥之報」一樣,示現給人,讓人知道因果,警惕自己的心和行,斷惡修善。
成了佛,妄想,分別,執著都沒了,隨眾生意,分身散形,哪裡還會有受報不受報哇。種子的有無是一,空有不二才是真的。無明就是智慧了。

[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07-8-9 01:23 編輯 ]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0
90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07-8-9 01:2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hico 於 2007-8-9 01:19 發表
我認為種子還在。三惡道的種子,可以用來到三惡道去教化那裡的眾生。就如同「馬麥之報」一樣,示現給人,讓人知道因果,警惕自己的心和行,斷惡修善。
成了佛,妄想,分別,執著都沒了,隨眾生意,分身散形,哪 ...


看來這裡老師還真不少! 受教!受教!

南無阿彌陀佛!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
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91
chico 發表於 2007-8-9 01:2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90 真源湛寂 的帖子

真源,大家都是同參道友,真心交流心得體會。你就別開玩笑了。也想聽聽你的看法。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0
92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07-8-9 01:3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hico 於 2007-8-9 01:25 發表
真源,大家都是同參道友,真心交流心得體會。你就別開玩笑了。也想聽聽你的看法。


您講的很好,在下就不多說了。

說因果,善惡的時候,一般是指站在俗地的角度,立場。

對於一個解脫者,來說,證得空性之後, 早已超越了俗地的咚咚了。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
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93
chico 發表於 2007-8-9 01:4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92 真源湛寂 的帖子

真源湛寂,覺海澄清,絕名相之端,無能所之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0
94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07-8-9 02:47 | 只看該作者
這裡有在家菩薩戒本釋義, 推薦大家看看 -- 與本話題無關

http://bookgb.bfnn.org/books2/1032.htm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
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618

帖子

26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5
95
vingxliang 發表於 2007-8-9 15:16 | 只看該作者

善哉善哉
阿彌陀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96
chico 發表於 2007-8-14 04:08 | 只看該作者
頂起來!看著方便。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0
97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07-9-5 00:3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vingxliang 於 2007-8-9 15:16 發表

善哉善哉
阿彌陀佛


http://www.dfg.cn/ 這個網站不錯!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
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06: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