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NYLASH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每周一書] 詩經

[複製鏈接]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61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16 11:41 | 只看該作者

詩經·國風·衛風·河廣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誰謂宋遠?跂予望之。

  誰謂河廣?曾不容刀。誰謂宋遠?曾不崇朝。

  [題解]

  這詩似是宋人僑居衛國者思鄉之作。衛國在戴公之前都於朝歌,和宋國隔著黃河。本詩只說黃河不廣,宋國不遠,而盼望之情自在言外。舊說以為和衛文公的妹妹宋桓公夫人有關,未見其必然。

  [註釋]

  1、杭:《楚辭·九章》王逸注引詩作「斻(航háng)」,渡過。葦可以編伐,「一葦杭之」是說用一片蘆葦就可以渡過黃河了,極言渡河之不難。

  2、跂(qì):同「企」,就是懸起腳跟。予:猶「而」(《大戴記·勸孝篇》「跂而望之」與此同義)。以上兩句言宋國並不遠,一抬腳跟就可以望見了。這也是誇張的形容法。

  3、曾:猶「乃」。刀:小舟,字書作「舠」。曾不容刀:也是形容黃河之狹。

  4、崇:終。從天明到早飯時叫做「終朝(召zhāo)」。這句是說從衛到宋不消終朝的時間,言其很近。

  [余冠英今譯]

  誰說黃河寬又寬,過河筏子蘆葦編。誰說宋國遠又遠,抬起腳跟望得見。

  誰說黃河寬又寬,難容一隻小小船。誰說宋國遠又遠,走到宋國吃早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62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16 11:42 | 只看該作者

詩經·國風·衛風·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執殳,為王前驅。

  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願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諼草?言樹之背。願言思伯。使我心痗。

  [題解]

  這詩寫一個婦人思念她的從軍遠征的丈夫。她想象丈夫執殳前軀,氣概英武,頗有一些驕傲之感,但別後刻骨的相思卻是夠受的。在她寂寞無聊的生活里,那相思不但丟不開,甚至倒成為她寧願不丟開的東西了。

  [註釋]

  1、伯:或是男子的表子。女子也可以叫她的愛人為「伯」、「叔」。「朅(怯qiè)」:見《碩人》篇注。

  2、桀(傑jié):本義是特立貌,引申為英傑。

  3、殳(殊shū):兵器名,杖類,長一丈二尺,用竹製成。

  4、前驅:在前導引。

  5、蓬:草名。蓬草一干分枝以數十記,枝上生稚枝,密排細葉。枝后往往在近根處折斷,遇風就被捲起飛旋,所以叫「飛蓬」。這句是以飛蓬比頭髮散亂。

  6、膏沐:指潤發的油。

  7、適(迪dí):悅。誰適為容:言修飾容貌為了取悅誰呢?

  8、杲杲(搞gǎo):明貌。以上兩句言盼望下雨時心想:下雨吧!下雨吧!而太陽偏又出現,比喻盼望丈夫回家而丈夫偏不回來。

  9、願言:猶「願然」,沉思貌。

  10、疾:猶「痛」。甘心首疾:言雖頭痛也是心甘情願的。

  11、諼(宣xuān):忘。諼草:是假想的令人善忘之草。後人因為「諼」和「萱」同音,便稱萱草為忘憂草。

  12、樹:動詞,種植。背:古文和「北」同字。這裡「背」指北堂,或稱後庭,就是後房的北階下。以上二句是說世上哪有諼草讓我種在北堂呢?也就是說要想忘了心上的事是不可能的。

  13、痗(妹mèi,又音悔huǐ):病,憂傷。

  [余冠英今譯]

  我的哥啊多英勇,在咱衛國數英雄。我哥手上拿殳杖,為王打仗做先鋒。

  打從我哥東方去,我的頭髮亂蓬蓬。香油香膏哪缺少,叫我為誰來美容!

  好像天天盼下雨,天天太陽像火盆。一心只把哥來想,頭痛難忍又何妨?

  哪兒去找忘憂草?為我移到北堂栽。一心只把哥來想,病到心頭化不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63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16 11:44 | 只看該作者

詩經·國風·衛風·有狐

有狐綏綏,在彼淇梁。心之憂矣,之子無裳。

  有狐綏綏,在彼淇厲。心之憂矣,之子無帶。

  有狐綏綏,在彼淇側。心之憂矣,之子無服。

  [題解]

  妻子懷念在外的丈夫,擔心他無衣無裳。

  [註釋]

  1、綏綏:雌雄相隨貌。

  2、厲:河水深及腰部,可以涉過之處。

  [參考譯文]

  狐狸結對成雙行,徘徊在那淇水邊。心中憂慮無法解,我夫沒有下裙穿。

  狐狸結對成雙行,徘徊在那淇水岸。心中憂慮無法解,我夫沒有寬腰帶。

  狐狸結對成雙行,徘徊在那淇水畔。心中憂慮無法解,我夫沒有衣服穿。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64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16 11:45 | 只看該作者

詩經·國風·衛風·木瓜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題解]

  這是情人贈答的詩,作者似是男性。他說:她送我木瓜桃李,我用佩玉來報答,其實這點東西哪裡就算報答呢,不過表示長久相愛的意思罷了。

  [註釋]

  1、木瓜:植物名,落葉灌木,又稱「楙(茂mào)」,果實橢圓。

  2、瓊:赤玉,又是美玉的通稱。琚(居jū):佩玉名。「瓊琚」和下二章的「瓊瑤」、「瓊玖」都是泛指佩玉而言。

  3、好:愛。

  4、木桃:就是桃子,下章的「木李」也就是李子,為了和上章「木瓜」一律,所以加上「木」字。

  5、瑤:美石,也就是次等的玉。

  6、玖(久jiǔ):黑色的次等玉。

  [余冠英今譯]

  她送我木瓜,我拿佩玉來報答。不是來報答,表示永遠愛著她。

  她送我鮮桃,我拿佩玉來還報。不是來還報,表示和她長相好。

  她送我李子,我拿佩玉做回禮。不是做回禮,表示和她好到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65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17 09:08 | 只看該作者

詩經·國風·王風·黍離

王風:周平王宣臼(公元前770-前720)東遷洛邑(也稱王城,今河南洛陽市),勢力衰落,名義上是王,實際地位和列國相等。《王風》就是東周洛邑一帶的民歌。包括《黍離》等十篇,都是東周的作品。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題解]

  《毛詩序》說周人東遷後行役到故都,見宗廟宮室,平為田地,遍種黍稷。他憂傷彷徨,「閔周室之顛覆」,因而作了這首詩。此說在舊說中最為通行,但從詩的本身體味,只見出這是一個流浪人訴憂之詞,是否有關周室播遷的事卻很難說。所以「閔周」之說只可供參考而不必拘泥。

  [註釋]

  1、黍:小米。離離:行列貌。

  2、稷:高粱。頭兩句是說黍稷離離成行,正在長苗的時候。「離離」和「苗」雖然分在兩句實際是兼寫黍稷。下二章仿此。

  3、邁:行遠。行邁:等於說「行行」。靡靡:腳步緩慢的樣子。

  4、中心:就是心中。搖搖:又作「愮愮」,是心憂不能自主的感覺。

  5、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這兩句說,了解我的人見我在這裡徘徊,曉得我心裡憂愁,不了解我的人還當我在尋找什麼呢。

  6、悠悠:猶「遙遙」。

  7、此:指蒼天。人:即「仁」(人、仁古字通),問蒼天何仁,等於說「昊天不惠」。

  8、第二、三章的頭兩句是說黍稷成穗結實。從抽苗到結實要經過六七個月。不過苗、穗、實等字的變換也可能是為了分章換韻,不必呆看作寫時序的變遷。

  9、噎(椰yē):氣逆不能呼吸。

  [余冠英今譯]

  黍子齊齊整整,高粱一片新苗。步兒慢慢騰騰,心兒晃晃搖搖。知道我的說我心煩惱,不知道的問我把誰找。蒼天蒼天你在上啊!是誰害得我這個樣啊?

  黍子排成了隊,高粱長出了穗。步兒慢慢騰騰,心裡好像酒醉。知道我的說我心煩惱,不知道的問我把誰找。蒼天蒼天你在上啊!是誰害得我這個樣啊?

  黍子整整齊齊,高粱長足了米。步兒慢慢騰騰,心裡像噎著氣。知道我的說我心煩惱,不知道的問我把誰找。蒼天蒼天你在上啊!是誰害得我這個樣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66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17 09:11 | 只看該作者

詩經·國風·王風·君子於役

君子於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雞棲於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於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於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雞棲於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於役,苟無饑渴?

  [題解]

  這詩寫丈夫久役,妻子在家懷念之情。每當家禽和牛羊歸來的黃昏時候便是她想念最切的時候。

  [註釋]

  1、君子:妻對夫的稱謂。於:往。役:指遣戍遠地。

  2、曷至哉:言何時歸來。

  3、塒(時shí):鑿牆做成的雞窠叫做「塒」。

  4、來:古讀如「厘」。

  5、不日不月:不可以日月計算。這是「不知其期」的另一種說法。

  6、有:讀為「又」。佸(活huó):會。「又佸」就是再會。

  7、桀(傑jié):「榤」的省借,雞棲息的橫木。

  8、括:與「佸」字變義同。牛羊下來而群聚一處叫做「下括」。

  9、苟:且。且無饑渴是希望他無饑渴而又不敢確信。

  [余冠英今譯]

  丈夫當兵去遠方,誰知還有幾年當。哪天哪月回家鄉?雞兒上窠,西山落太陽,羊兒牛兒下了岡。丈夫當兵去遠方,要不想怎麼能不想!

  丈夫當兵去得遠,多少月呀多少天。幾時團來幾時圓?雞兒上窠,太陽落了山,羊兒牛兒進了欄。丈夫當兵去得遠,但願他粗茶淡飯不為難。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67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17 09:12 | 只看該作者

詩經·國風·王風·君子陽陽

君子陽陽,左執簧,右招我由房,其樂只且!

  君子陶陶,左執翿,右招我由敖,其樂只且!

  [題解]

  舞師招呼他的朋友共同歌舞遊樂。

  [註釋]

  1、陽陽:通「洋洋」。

  2、由:從,入。

  3、只且(居jū):語助詞。

  4、陶陶:快樂貌。

  5、翿(道dào):羽旄製成的舞具。

  6、敖:游嬉。

  [參考譯文]

  君子得意喜洋洋,左手拿著大笙簧,右手招我去遊逛。盡情歌舞真歡暢!

  君子得意樂陶陶,左手拿著野雞毛,右手招我去游遨。盡情歌舞真逍遙!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68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17 09:14 | 只看該作者

詩經·國風·王風·揚之水

揚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與我戍申。懷哉懷哉!曷月予還歸哉?

  揚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與我戍甫。懷哉懷哉!曷月予還歸哉?

  揚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與我戍許。懷哉懷哉!曷月予還歸哉?

  [題解]

  周平王東遷洛邑,派兵戍守申、許、呂幾個小國,防備楚國侵略。久不換防,戍卒怨恨,希望早日回去。

  [註釋]

  1、揚:水流激揚貌。

  2、彼其之子:那個人,指妻子。

  3、戍(shù):屯丘以守。

  4、申:古國名,《毛傳》:「申,姜姓之國,平王之舅。」在今河南唐河縣。

  5、甫:古國名,即呂,在今河南南陽縣。

  6、許:古國名,在今河南許昌市。

  7、予:我。

  [參考譯文]

  悠悠河水向東流,一捆柴草漂不走。想起那個意中人,不能同把申地守。日思夜想無時休,啥時回家能自由?

  悠悠河水流向東,一捆黃荊漂不動。想起那個意中人,我守甫地不相逢。日思夜想情難控,啥時我能回家中?

  悠悠河水流不已,一捆蒲草漂不起。想起那個意中人,不能同我守許地。日思夜想愁無比,啥時我能回故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69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17 09:15 | 只看該作者

詩經·國風·王風·中谷有蓷

中谷有蓷,暵其干矣。有女仳離,嘅其嘆矣。嘅其嘆矣,遇人之艱難矣。

  中谷有蓷,暵其脩矣。有女仳離,條其歗矣。條其歗矣,遇人之不淑矣。

  中谷有蓷,暵其濕矣。有女仳離,啜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

  [題解]

  荒年饑饉,妻子被丈夫遺棄,走投無路,只有悲嘆哭泣。

  [註釋]

  1、蓷(腿tuǐ):益母草。

  2、暵(漢hàn):曬乾。

  3、仳(劈pǐ)離:別離。

  4、嘅(慨kǎi):嘆。

  5、脩(修xiū):乾枯。

  6、條:長。歗(xiào):號。

  7、不淑:無用。

  8、濕(讀為qī):借字。將要干,未全乾。

  [參考譯文]

  益母草生山谷間,天旱不雨漸枯乾。有個女子遭離棄,唉聲長嘆心裡煩。唉聲長嘆心裡煩,嫁個男人太艱難。

  山谷里生益母草,天旱不雨漸枯槁。有個女子遭離棄,唉聲長嘆心煩惱。唉聲長嘆心煩惱,嫁個男人太不好。

  益母草生山谷里,天旱不雨漸枯死。有個女子遭離棄,愁苦無訴暗抽泣。愁苦無訴暗抽泣,縱然悲嘆來不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70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17 09:16 | 只看該作者

詩經·國風·王風·兔爰

有兔爰爰,雉離於羅。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後,逢此百罹。尚寐無吪!

  有兔爰爰,雉離於罦.我生之初,尚無造;我生之後,逢此百憂。尚寐無覺!

  有兔爰爰,雉離於罿.我生之初,尚無庸;我生之後,逢此百凶。尚寐無聰!

  [題解]

  這詩是小民在徭役重壓之下的痛苦呻吟。詩人覺得他從生到這詩上來就落在統治者的羅網裡,天天做牛馬,處處是災難,逃脫的辦法唯有一死。

  [註釋]

  1、爰爰:猶「緩緩」,寬縱貌。

  2、離:遭,也就是著。羅:網。這裡將兔比享受著自由的人,雉比自由被剝奪的人。

  3、無為(古讀如訛é):指無勞役。「為」和「徭役」的「徭」古同字。

  4、罹(古讀如羅luō):憂。「百罹」是說多種憂患。

  5、尚:猶「庶幾」,表希望的意思。吪(俄é):動。這句是說但求長眠不醒,也就是不願再活著的意思。下二章末句意同。

  6、罦(孚fú):附設機輪的網,又叫做覆車網。

  7、造:營造。「無造」也就是說沒有勞役。

  8、罿(童tóng,又讀沖chōng):捕鳥網名。

  9、庸:勞。

  10、聰:聞。

  [余冠英今譯]

  兔兒自由自在,野雞落進網來。聽說我們上代,甭為官府當差;打我來到世上,到處都有迫害。睡吧永遠睡吧,從此不把口開!

  兔兒自在逍遙,野雞上了圈套。聽說我們上代,沒有許多營造;打我來到世上,千般苦難跟牢。睡吧永遠睡吧,雙眼一閉拉倒!

  兔兒不慌不忙,野雞進了羅網。聽說我們上代,勞動有個限量;打我來到世上,千辛萬苦都嘗。睡吧永遠睡吧,落得耳根清爽!

  [參考譯文]

  兔子行動不著急,野雞落進羅網裡。當初父母生我時,沒有戰爭無勞役。偏偏在我出生后,百種憂患都遇齊。但願長眠身不起!

  兔子行動不慌忙,野雞不幸落進網。當初父母生我時,沒有事故沒災殃。偏偏在我出生后,百種憂患都碰上。但願長眠眼不張!

  兔子行動多悠閑,野雞落網遭了難。當初父母生我時,沒有勞役無憂患。偏偏在我出生后,兇險齊生不得安。但願長眠聽不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71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17 09:17 | 只看該作者

詩經·國風·王風·葛藟

綿綿葛藟,在河之滸。終遠兄弟,謂他人父。謂他人父,亦莫我顧。

  綿綿葛藟,在河之涘。終遠兄弟,謂他人母。謂他人母,亦莫我有。

  綿綿葛藟,在河之漘.終遠兄弟,謂他人昆。謂他人昆,亦莫我聞。

  [題解]

  一個流浪者埋怨得不到別人的同情和幫助。

  [註釋]

  1、葛藟(蕾lěi):野生藤蔓。

  2、滸:水邊。

  3、涘(飼sì):水邊。與「漘(純chún)」 意同。

  4、有:通「友」,友愛。

  5、昆:兄。

  [參考譯文]

  連綿不斷野葡萄,蔓延生長在河濱。遠離兄弟別親人,卻把他人叫父親。就把他人叫父親,無人對我肯關心。

  連綿不斷野葡萄,蔓延生長在河傍。遠離兄弟別親人,卻把他人叫親娘。就把他人叫親娘,無人親我無人幫。

  連綿不斷野葡萄,蔓延生長在岸邊。遠離兄弟別親人,對著他人把哥喊。對著他人把哥喊,無人過問無人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72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17 09:21 | 只看該作者

詩經·國風·王風·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題解]

  這是懷人的詩。詩人想象它所懷的人正在采葛采蕭,這類的採集通常是女子的事,那被懷者似乎是女性。懷者是男是女雖然不能確知,但不妨假定為男,因為歌謠多半是歌唱兩人愛情的。

  [註釋]

  1、蕭:植物名,即香蒿。蕭有香氣,古人采它供祭祀。

  2、三秋:通常以一秋為一年。谷熟為秋,穀類多一年一熟。古人說「今秋」「來秋」就是近年來年。在這首詩里「三秋」該長於「三月」,短於「三歲」,義同「三季」,就是九個月。又有以「三秋」專指秋季三月的,那是後代的用法。

  3、艾:即香艾,菊科植物。燒艾葉可以灸病。

  [余冠英今譯]

  那人正在采葛藤。一天不見她,就像過了三月整。

  那人正在采蒿香。一天不見她,就像三季那麼長。

  那人正在采蒼艾。一天不見她,就像熬過三年來。

  [參考譯文]

  姑娘采葛在山上,一日不見心裡慌,就像相隔三月長。

  姑娘采蒿在山丘,一日不見心裡憂,就像相隔已三秋。

  姑娘采艾在山間,一日不見心不安,就像相隔已三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73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17 09:22 | 只看該作者

詩經·國風·王風·大車

大車檻檻,毳衣如菼。豈不爾思?畏子不敢。

  大車啍啍,毳衣如璊,豈不爾思?畏子不奔。

  榖則異室,死則同穴。謂予不信,有如噭日!

  [題解]

  少女熱戀情人而有所顧慮,並表明自己的決心。

  [註釋]

  1、檻檻:車行聲。

  2、毳(翠cuì)衣:古代冕服。如菼(坦tǎn):如菼之綠。菼,初生之荻。

  3、啍啍(吞tūn):車行重緩貌。

  4、璊(門mén):赤玉。

  5、榖:生長。

  6、噭(佼jiǎo):同「皎」。明亮。

  [參考譯文]

  大車檻檻行駛急,身著青白綉毛衣。難道我不想念你,怕你不願有顧忌。

  大車駛過響啍啍,身穿毛衣色如璊.難道我不把你想,怕你不敢來私奔。

  活著分離不同房,但求死後同穴葬。倘說我話無憑證,上天有此紅太陽!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74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17 09:24 | 只看該作者

詩經·國風·王風·丘中有麻

丘中有麻,彼留子嗟。彼留子嗟,將其來施施。

  丘中有麥,彼留子國。彼留子國,將其來食。

  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彼留之子,貽我佩玖。

  [題解]

  一位女子盼望情人來會,擔心有人把他留下。

  [註釋]

  1、留:古「劉」字。子嗟:《集傳》:「子嗟,男子之字也。」

  2、將:請。施施:徐行貌。

  3、子國:《集傳》:「子國,亦男子字也。」

  4、來食:《集傳》:「來食,就我而食也。」聞一多《詩經通義》:「古謂性的行為曰食。」

  5、之子:《集傳》:「之子,並指前二人也。」

  6、貽(移yí):贈。

  7、玖:比玉稍次的黑色美石。

  [參考譯文]

  山丘上面有大麻,誰把子嗟來留下?誰把子嗟來留下,願他相會來我家。

  小麥生長在山丘,誰人把那子國留?誰人把那子國留,快來飲食情意投。

  山丘上面長有李,誰人留下小夥子?誰人留下小夥子,贈我佩玉黑寶石。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75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17 09:25 | 只看該作者

詩經·國風·鄭風·緇衣

鄭風:周宣王封其弟姬友於鄭(今陝西華縣),是為鄭桓公。幽王時,桓公任王朝司徒。犬戎侵周,殺死幽王和桓公。桓公的兒子武公建國於東方,仍稱鄭,都新鄭(今河南新鄭縣),疆土包括今河南中部一帶。《鄭風》即鄭地民歌,共二十一篇,都是東周至春秋時期的作品。

緇衣之宜兮,敝予又改為兮。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

緇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

緇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

  [題解]

  鄭武公愛賢,賢者朝服破舊,武公重做新衣送給他。

  [註釋]

  1、緇(茲zī)衣:黑衣。《傳疏》:「朝服以緇布為衣,故謂之緇衣。」

  2、敝:破舊。予:而。

  3、館:館舍。

  4、粲:聞一多《風詩類鈔》:「粲,新也,謂新衣。」5、席:寬大。《毛傳》:「席,大也。」

  [參考譯文]

  黑色官服真合適,破了我再來縫製。你到館捨去辦事,回來我送你新衣。

  黑色官服真美好,破了我再來製造。你到館捨去辦事,回來我送你新袍。

  黑色官服寬又長,破了我再制新裝。你到館捨去辦事,回來送你新衣裳。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76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17 09:27 | 只看該作者

詩經·國風·鄭風·將仲子

將仲子兮,無逾我里,無折我樹杞。豈敢愛之?畏我父母。仲可懷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將仲子兮,無逾我牆,無折我樹桑。豈敢愛之?畏我諸兄。仲可懷也,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將仲子兮,無逾我園,無折我樹檀。豈敢愛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懷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題解]

  這是寫男女私情的詩。女勸男別怕過牆頭到她的家裡來,為的是怕父兄知道了不依,又怕別人說閑話。

  [註釋]

  1、將(槍qiāng):請。見《衛風·氓》篇。仲子:男子的表字。

  2、里:五家為鄰,五鄰為里。裡外有牆。「逾里」言越過里牆。

  3、無(勿wù):不要。

  4、折:《毛傳》:「折,言傷害也。」5、樹杞:就是杞樹,就是柜柳。逾牆就不免攀緣牆邊的樹,樹枝攀折了留下痕迹,逾牆的事也就瞞不了人。所以請仲子勿折杞也就是請他勿逾里的意思。下二章仿此。

  6、愛:猶「吝惜」。之:指樹杞。

  7、母:古音「米mǐ」。

  8、兄:古音xuāng.

  9、種果木菜蔬的地方有圍牆者為「園」。「逾園」就是逾牆。

  10、檀:樹名。

  [余冠英今譯]

  求求你小二哥呀,別爬我家大門樓呀,別弄折了杞樹頭呀。樹倒不算什麼,爹媽見了可要吼呀。小二哥,你的心思我也有呀,只怕爹媽罵得丑呀。

  求求你小二哥呀,別把我家牆頭爬呀,別弄折了桑樹椏呀。樹倒不算什麼,哥哥們見了要發話呀。小二哥,哪天不在心上掛呀,哥哥言語我害怕呀。

  求求你小二哥呀,別向我家後園跳呀,別弄折了檀樹條呀。樹倒不算什麼,人家見了要恥笑呀。小二哥,不是不肯和你好呀,閑言閑語受不了呀。

  [參考譯文]

  希望二哥聽我言,不要翻過我家院,院中杞樹莫壓斷。壓斷杞樹豈足惜,就怕爹媽把我怨。心裡常把二哥念,只是爹媽埋怨多,令人害怕心不安。

  希望二哥聽我講,不要翻過我家牆,不要壓斷牆邊桑。壓斷桑樹豈足惜,就怕哥哥言語傷。心裡常把二哥想,只是哥哥要張揚,令人害怕心發慌。

  希望二哥聽我言,不要翻過我家園,不要壓斷園中檀。壓斷檀樹豈足惜,就怕旁人多閑言。心裡常把二哥念,只是旁人閑言多,令人害怕心發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77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17 09:29 | 只看該作者

詩經·國風·鄭風·叔于田

叔于田,巷無居人。豈無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叔於狩,巷無飲酒。豈無飲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

叔適野,巷無服馬。豈無服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

  [題解]

  讚美一位青年獵手仁愛、英俊而勇武,沒有人比得上。

  [註釋]

  1、叔:男子。崔述《讀風偶識》:「仲與叔,皆男子之字。」

  2、田:打獵。《毛傳》:「田,取禽也。巷,里塗也。」

  3、洵:確實。

  4、狩:《毛傳》:「冬獵曰狩。」《通釋》:「狩又為田獵之通稱。於狩,猶于田也。」

  5、服:駕馭。

  6、武:《集疏》:「武者,謂有武容。」

  [參考譯文]

  三哥打獵出了門,巷裡空空沒有人。難道真的沒有人?不如三哥為人好,真是英俊又仁慈。

  三哥出門去獵獸,巷裡沒有人飲酒。難道真沒人飲酒?不如三哥本事優,真是英俊好獵手。

  三哥打獵到郊野,巷裡沒人駕車馬。難道真的無人駕?不如三哥本事大,真是威武又瀟灑。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78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17 09:30 | 只看該作者

詩經·國風·鄭風·大叔于田

叔于田,乘乘馬。執轡如組,兩驂如舞。叔在藪,火烈具舉。袒裼暴虎,獻於公所。「將叔勿狃,戒其傷女!」

  叔于田,乘乘黃。兩服上襄,兩驂雁行。叔在藪,火烈具揚。叔善射忌,又良御忌。抑罄控忌,抑縱送忌。

  叔于田,乘乘鴇。兩服齊首,兩驂如手。叔在藪,火烈具阜。叔馬慢忌,叔發罕忌,抑釋掤忌,抑鬯弓忌。

  [題解]

  這詩讚美一個貴族勇猛善獵,精於射箭和御車。第一章寫初獵搏虎,表現他的壯勇。第二章寫驅車逐獸,表現他的善御。第三章寫獵的收場,表現他的從容。

  [註釋]

  1、叔:一個男子的表字。田:打獵。

  2、乘乘馬:四馬叫做乘(shèng)。上「乘」字是動詞,就是駕。

  3、執轡如組:見《邶風·簡兮》篇。

  4、兩驂(參cān):四馬駕車,外邊的兩匹馬叫驂。如舞:是說行列不亂。

  5、藪(叟sǒu):低地,多草木,禽獸聚居之處。鄭國有大藪名圃田。「在藪」言已到田獵的所在。

  6、烈:「迾」的借字。就是遮。獵時放火燒草,遮斷群獸逃散的路叫做「火烈」。具舉:齊起。火烈具舉:是說幾方面同時舉火。

  7、袒裼(tǎn xī):脫去衣服露出肉體。暴虎:空手與虎搏鬥。

  8、狃(紐niǔ):習慣以為常的意思。

  9、汝:指叔。詩人警告叔別常干這種冒險的事。

  10、乘黃:四匹黃馬。

  11、服:駕車的馬在中央夾轅者。上:猶「前」。襄(驤xiāng):駕。兩服上襄:是說中央的兩馬在驂馬之前並駕。

  12、兩驂雁行:兩驂馬比服馬稍後,像飛雁的行列。

  13、揚:起。

  14、忌:語助詞。下同。

  15、抑:發語詞。下同。罄控:雙聲連綿詞,就是控止馬不讓它前進。

  16、縱送:疊韻連綿詞,就是放縱馬使它賓士。以上兩句承「良御」。

  17、鴇(保bǎo):黑白雜毛的馬,又叫做駁。

  18、如手:言兩驂在旁稍後,像人的兩隻手,和上章「雁行」意思相同。

  19、阜:盛。

  20、發:發箭。罕:稀。

  21、掤(冰bīng):箭筒的蓋。釋掤:言解開箭筒的蓋,準備將箭收起。

  22、鬯:讀為「韔」(暢chàng),弓囊。鬯弓:言將弓放進囊中。

  [余冠英今譯]

  叔到圍場去打獵,四匹馬兒拉車跑。一把韁繩像絲組,兩匹驂馬像舞蹈。叔在湖邊草地,幾處獵火齊燒。赤膊空拳捉虎,捉虎獻給公爵。不要常常這樣,防它將你傷著!

  叔到圍場去打獵,四馬拉車毛色黃。中央兩馬領前奔,兩旁馬兒像雁行。叔在湖邊草地,一片獵火高揚。叔是射箭神手,趕車他又高強。一會勒馬不進,一會馬蹄奔放。

  叔到圍場去打獵,四匹花馬來拉車。中央兩馬頭並頭,兩旁馬似左右手。叔在湖邊草地,獵火高高燒起。馬蹄越跑越閑,箭桿越飛越稀。箭筩(筒tǒng)蓋兒打開,弓兒裝進袋裡。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79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17 09:56 | 只看該作者

詩經·國風·鄭風·清人

清人在彭,駟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清人在消,駟介麃麃。二矛重喬,河上乎逍遙。

清人在軸,駟介陶陶。左旋右抽,中軍作好。

  [題解]

  諷刺鄭國將軍高克,統軍無方,雖戰馬強壯,武器精良,而嬉戲散漫,無所事事。《左傳·閔公二年》:「鄭人惡高克,使帥師次於河上,久而弗召,師潰而歸,高克棄陳。鄭人為之賦《清人》。」

  [註釋]

  1、清:鄭國城邑。在今河南中牟縣西南。彭:河上地名。

  2、駟:駕車的四馬。介:甲。旁旁:同「彭彭」。強壯貌。

  3、英:即「纓」。

  4、消:河上地名。

  5、麃麃(標biāo):英武貌。

  6、喬:同「英」。

  7、軸:河上地名。

  8、陶陶(道dào):驅馳貌。

  9、左旋右抽:《通釋》:「左旋右抽,謂將之左右手也。旋車曰旋,旌旗之指麾亦曰旋。」《集傳》:「抽,拔刀也。」10、中軍:《鄭箋》:「中軍,謂將也。」作好:武藝高超。

  [參考譯文]

  清人彭地來駐防,四馬披甲真健壯。兩矛上飾兩層纓,逍遙自在黃河旁。

  清人駐防來到消,四馬披甲氣勢豪。兩矛綴上野雞毛,黃河岸上好逍遙。

  清人駐守在軸地,四馬披甲奔跑急。左手揮旗右抽刀,將軍練武好神氣。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80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17 09:56 | 只看該作者

詩經·國風·鄭風·羔裘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捨命不渝。

羔裘豹飾,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其之子,邦之彥兮。

  [題解]

  讚美鄭國一位大夫,勇武、正直而有節操,是國家傑出的人才。

  [註釋]

  1、羔裘:《集傳》:「羔裘,大夫服也。如濡:潤澤也。洵,信。直,順。侯,美也。」

  2、舍:《鄭箋》:「舍,猶處也。是子處命不變,謂死守善道、見危授命之軍。」

  3、渝:變。

  4、豹飾:《毛傳》:「豹飾,緣以豹皮也。」

  5、司直:負責察人過失的官吏。聞一多《風詩類鈔》:「司直,主正人過失之官。」

  6、晏(燕yàn):鮮盛貌。

  7、三英:羔裘上的三行纓飾。

  8、粲:色彩艷麗。

  9、彥:美士。《毛傳》:「彥,士之美稱。」

  [參考譯文]

  身穿羔裘潤如膏,行為正直品德好。他是那樣一個人,捨身忘命守善道。

  羔裘袖口豹皮鑲,非常勇武有力量。他是那樣一個人,國家司直好名望。

  羔皮袍子美無比,三行纓飾多艷麗。他是那樣一個人,國家俊賢數第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9: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