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NYLASH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每周一書

[複製鏈接]

299

主題

4210

帖子

1240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40
61
jvmpzh 發表於 2008-10-27 08:22 | 只看該作者
What a Guy!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62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1-5 14:12 | 只看該作者

巴拉克·奧巴馬



2004年7月,巴拉克·奧巴馬在民主黨全國會議上一鳴驚人,而後閃耀政壇。時隔三年,這位來自伊利諾伊州的年輕國會參議員更以排山倒海之勢加入到美國總統寶座的有力爭奪當中,一段傳奇正在上演。正如他自己說的那樣:政治家也有自己的美國夢。巴拉克·奧巴馬出生在美國堪薩斯州的肯亞人家庭,2歲那年的父母離異使其輾轉夏威夷和印度尼西亞。長大后,他曾經參加社區組織工作,服務選民,幫助社會下層民眾,逐步進入政界。憑藉在2008年總統預選中的優異表現,奧巴馬讓越來越多的人相信,所謂夢想並非遙不可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93

主題

6772

帖子

2390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90
63
jydeng 發表於 2008-11-6 01:46 | 只看該作者

慢慢讀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8

帖子

6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6
64
李老李 發表於 2008-11-6 08:28 | 只看該作者
正所謂「與時俱進」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65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1-8 13:42 | 只看該作者


萬事開頭難。把「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主流翻轉過來,把改革開放推上主導地位,難度之大,可想而知。第一次大爭論從思想觀念展開,波及面之廣,超過後來的歷次爭論。第二次大爭論的核心問題,是維護計劃經濟體制,還是建立市場經濟體制。從1995年春到1997年春先後問世四份萬言書,向人們發出警告:私營經濟正在造成嚴重危害。究竟應該怎樣評價私營經濟的作用和地位?這就是第三次爭論的主要內容。是繼續推進改革解決這些問題,還是走回頭路,倒退到普遍貧窮的時代「取消」這些問題?中國的改革錯了嗎?第四次大爭論就此展開……本書披露了許多鮮為人知的事實,比如五個1號文件出台的來龍去脈,比如江澤民為何下令刪改《人民日報》社論,比如私營企業家能否入黨的激烈爭論,比如誰是四份萬言書的幕後推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66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1-18 12:32 | 只看該作者


如果說易中天的歷史研究是學者草根化的話,那麼《明朝那些事兒》就是一部純粹草根的作品,它的走紅使得對歷史的評說回到草根自己的手中。《明朝那些事兒》還沒有出版,在網上就已形成了龐大的「明礬」群,在號稱中國最權威的歷史論壇天涯煮酒論史,「明礬」們甚至因為版主對《明朝那些事兒》的不作為,發起了持續三個月的大規模「倒版運動」,導致三名版主被免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67
廣南子 發表於 2008-11-19 08:1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6樓 NYLASH 的帖子

感謝網路讓草根能做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23

主題

4917

帖子

159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99
68
鐵螳螂 發表於 2008-11-19 11:56 | 只看該作者

伊利亞特

http://www.hudong.com/wiki/%E4%BC%8A%E5%88%A9%E4%BA%9A%E7%89%B9

荷馬史詩是希臘最早的一部史詩,包括《伊里亞特》和《奧德賽》兩部分,相傳是由盲詩人荷馬所作,實際上它產生於民間口頭文學。
  伊里亞特(ΙΛΙΑΣ,Ilias,Iliad,又譯《伊利昂記》,今譯《伊利亞特》。)是古希臘盲詩人荷馬(Homer,800BC-600BC)的敘事詩史詩。是重要的古希臘文學作品,也是整個西方的經典之一。《伊利亞特》共二十四卷(系後人所分),15,693(±)行,各卷的長度從429到999行不等。史詩《伊利亞特》雖然取材於特洛亞戰爭的傳說,卻從希臘聯軍圍攻特洛亞九年零十個月後的一場內訌寫起,並且寫到赫克托耳的葬禮就結束了。引起這場戰爭的金蘋果的神話,在它描寫海倫和帕里斯時有所提及,木馬計和特洛亞的陷落,則見於《奧德修紀》(《奧德塞》)中奧德修對往事的回憶。《伊利亞特》的頭一句是「阿喀琉斯的忿怒是我的主題」。希臘聯軍大將阿喀琉斯性烈如火,他有兩次忿怒的表現。史詩寫道,戰爭已經打了九年零十個月,還是勝負難測,這時希臘聯軍因瘟疫發生內訌。瘟疫是聯軍統帥阿伽門農拒絕歸還一個女俘所引起的,因為這個女俘是太陽神祭司的女兒,的祭司請求阿伽門農歸還他的女兒受到拒絕,就祈求懲罰希臘聯軍。這場瘟疫蔓延下去就會使希臘聯軍不可收拾,因此阿喀琉斯要求阿伽門農把這個女俘歸還,免得瘟疫繼續蔓延。阿伽門農在很不情願的情況下歸還了這個女俘,卻不公正地奪走了原來分配給阿喀琉斯的另一個女俘,作為他自己損失的補償,阿喀琉斯在忿怒之下拒絕參戰。在希臘聯軍中,只有阿喀琉斯才是赫克托耳的對手,因此他拒絕參戰就必然引起希臘聯軍的失利。希臘聯軍在此情況下抵禦不了特洛亞軍隊的反攻,只好退而固守海濱的戰船,在那裡構築了防守性的壁壘。阿伽門農這時後悔自己對阿喀琉斯不公,只好派奧德修和另一位希臘將領去向他求和。可是他忿怒未消,堅決不答應回到戰爭。阿喀琉斯只是在特洛亞軍隊已經突破希臘聯軍的壁壘縱火焚燒他們的戰船的十分危急的情況下,才把他的盔甲和戰馬借給他的好友帕特洛克羅斯,讓帕特洛克羅斯前去應敵。帕特洛克羅斯雖然擊退了特洛亞軍隊的攻擊,但終為赫克托耳所殺,因此阿喀琉斯借給他的盔甲也丟掉了,這盔甲原是他的母親忒提斯女神請匠神製造的。戰友之死與盔甲被丟引起阿喀琉斯的第二次忿怒,而使他與阿伽門農和解,並且在他母親請匠神給他製造了一副新盔甲之後,重新回到戰爭,最後殺死了赫克托耳,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伊利亞特》敘述了特洛伊戰爭第十年(也是最後一年)中幾個星期的活動,特別是「阿基里斯(Achilles,古希臘傳說中勇士)的力量」。史詩以阿基里斯和阿伽門農(Agamemnon)的爭吵開始,以赫克托耳的葬禮結束,故事的背景和最最終的結局都沒有直接敘述。
  伊里亞特和奧德賽都只是更宏大的敘事詩傳統的一部分,此外還有許多不同長度不同作者的敘事詩作,只不過只有一些片段流傳下來。
  《伊利亞特》是荷馬史詩中直接描寫特洛亞戰爭的英雄史詩。希臘聯軍主將阿喀琉斯因喜愛的一個女俘被統帥阿伽門農奪走,憤而退出戰鬥,特洛亞人乘機大破希臘聯軍。在危急關頭,阿喀琉斯的好友帕特洛克羅斯穿上阿喀琉斯的盔甲上陣,被特洛亞大將赫克托耳殺死。阿喀琉斯悔恨已極,重上戰場,殺死赫克托耳。特洛亞老國王夜入阿喀琉斯大帳要回兒子屍體。史詩在赫克托耳的葬禮中結束。
  《伊利亞特》的主題是讚美古代英雄的剛強威武、機智勇敢,謳歌他們在同異族戰鬥中所建立的豐功偉績和英雄主義、集體主義精神。
  《伊利亞特》塑造了一系列古代英雄形象。在他們身上,既集中了部落集體所要求的優良品德,又突出了各人的性格特徵。阿喀琉斯英勇善戰,每次上陣都使敵人望風披靡。他珍愛友誼,一聽到好友陣亡的噩耗,悲痛欲絕,憤而奔向戰場為友復仇。他對老人也有同情之心,允諾白髮蒼蒼的特洛亞老王歸還赫克托耳屍體的請求。可是他又傲慢任性,為了一個女俘而和統帥鬧翻,退出戰鬥,造成聯軍的慘敗。他暴躁兇狠,為了泄憤,竟將赫克托耳的屍體拴上戰車繞城三圈。與之相比,特洛亞統帥赫克托耳則是一個更加完美的古代英雄形象。他身先士卒,成熟持重,自覺擔負起保衛家園和部落集體的重任。他追求榮譽,不畏強敵,在敵我力量懸殊的危急關頭,仍然毫無懼色,出城迎敵,奮勇廝殺。他敬重父母,摯愛妻兒,決戰前告別親人的動人場面,充滿了濃厚的人情味和感人的悲壯色彩。
  《伊利亞特》結構嚴謹,布局精巧。它以「阿喀琉斯的憤怒」作為全書的主線,其他人物、事件都環繞這條主線展開,形成嚴謹的整體。史詩善於用動物的動作,或用自然景觀、生活現象作比喻,構成富有情趣的「荷馬式比喻」。例如書中寫到阿喀琉斯退出戰鬥,赫克托耳打得希臘軍隊四處奔逃,史詩用了這樣的比喻:「好像一隻野蠻的獅子攻進牛群,吃了一頭而嚇得其餘的紛紛逃竄。」其中有名句「我的生命是不能賤賣的,我寧可戰鬥而死去,不要走上不光榮的結局,讓顯赫的功勛傳到來世」史詩節奏強烈,語調昂揚,既適於表現重大事件,又便於口頭吟誦。《伊利亞特》高超的藝術手法常為後人所稱道。

作品閱讀:http://www.tianyabook.com/waiguo2005/h/hema/ylyt/index.html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23

主題

4917

帖子

159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99
69
鐵螳螂 發表於 2008-11-19 11:59 | 只看該作者

失樂園

彌爾頓(1608~1674)英國詩人、政論家。
  《失樂園》以史詩一般的磅礴氣勢揭示了人的原罪與墮落。詩中叛逆之神撒旦,因為反抗上帝的權威被打入地獄,卻毫不屈服,為復仇尋至伊甸園。亞當與夏娃受被撒旦附身的蛇的引誘,偷吃了上帝明令禁吃的知識樹上的果子。最終,撒旦及其同夥遭譴全變成了蛇,亞當與夏娃被逐出了伊甸園。該詩體現了詩人追求自由的崇高精神,是世界文學史、思想史上的一部極重要的作品。
  「失樂園」的由來是從《聖經》中創世紀中所訴的故事中得來的:
  亞當和夏娃偷食禁果以後,世界便為此顛倒。原來溫暖如春的天空中盤旋著背離上帝的寒流,涼風一陣緊似一陣地吹過來,世問的一切都開始變得紊亂而不和諧。道分陰陽,動靜相摩,高下相剋。人失去了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童年,註定要經歷酸甜苦辣的洗禮,體驗喜怒哀樂的無常。智慧是人類脫離自然界的標誌,也是人類苦悶和不安的根源。上帝在園中行走,亞當和夏娃聽見他的腳步聲。此時他們的心與上帝有了罅隙,出於負罪感,他們開始在樹林中躲避上帝。上帝對人的失落髮出了痛切的呼喚:「亞當,你在那裡?人哪,你在哪裡?」這呼喚中包涵著上帝對人犯罪墮落,失掉了賜給人原初的絕對完美的憂傷與失望,又包涵著對人認罪歸來,恢復神性的期待。然而在上帝一步緊似一步的追問面前,亞當歸咎於夏娃,夏娃委罪於蛇。這就是上帝對人類最初的失望與憂傷,這就是人類背離上帝的最初墮落與痛苦。
  亞當對上帝說:「我在園中聽見您的聲音,就害怕,因為我赤身露體,我便藏了起來。」
  「誰告訴你赤身露體的呢?莫非你吃了我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樹上的果子么!」上帝知道他已背離了自己的意志,憤怒地質問。
  亞當辯解說:「您所賜給我與我同居的女人把那樹上的果子給我,我就吃了。」
  上帝回顧夏娃,問她:「你都幹了些什麼呢?」
  夏娃說:「那蛇引誘我,我就吃了。」
  上帝知道人的僭越已無法挽回,既然他具有了智慧,就應承擔與智慧相稱的責任。上帝責罰罪魁禍首的蛇說:「你既作了這事,就必受咒詛,比一切的牲畜禽獸更甚,你必用肚子行走,終身吃土。我還要叫你和夏娃彼此為仇,你的後裔和她的後裔也彼此為仇。她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於是蛇就失去了翅膀和人身,變成了一根彎彎曲曲的長蟲,令人生厭。它只能用肚子爬行,鑽洞吃土。
  上帝接著責罰率先墮落的女人夏娃道:「我必多多加增你懷胎的苦楚,你生產兒女必多受痛苦。你必戀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轄你。」
  最後,上帝對亞當說:「你既聽從了妻子的話,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樹上的果子。土地必因為你的緣故受咒詛,你必須終身勞苦,才能從地里獲得糧食。土地必給你長出荊棘和蒺黎來。你也要吃田間長出的蔬菜,你必汗流滿面才能糊口,直至你歸了土。因為你是從土裡創造出來的,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
  人類因為發揮智慧而創造了文明;因為濫用了智慧而受到詛咒。沃土長上荊棘,綠色原野成為荒漠,晴朗的天空變得烏煙瘴氣,清澈的河流穢物漂流。人性如果受到邪惡敗壞,就會導致可
  的後果——毀滅,人就可能失掉永生(生生不息繁衍)的權利,他將出於塵土而復歸於塵土。這是一個古而常新的警鐘。上帝說:「那人已經與我們相似,能知道善惡,現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樹的果子吃,就永遠活著。」上帝因為亞當和夏娃是自己的造物,懲罰了他們,同時也很憐惜。他用獸皮做了衣服給他們穿,接著打發他們出伊甸園,賜土地給他們耕種。
  上帝把亞當和夏娃逐出伊甸園后,便在園子的東邊安設基路吶(傳說中帶翅膀的動物)和四面轉動發火焰的劍,來把守通往生命之樹的道路。
  從此,上帝失落了人;人也失落了上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23

主題

4917

帖子

159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99
70
鐵螳螂 發表於 2008-11-19 12:04 | 只看該作者

第二十二條軍規

http://baike.baidu.com/view/105228.htm

約瑟夫·海勒1961年小說。
  這是一本很著名小說號稱黑色幽默的鼻祖,是《柯林斯詞典》選出的1961年的標誌。
  「如果你能證明自己發瘋,那就說明你沒瘋」。源出美國作家約瑟夫·赫勒﹙Joseph Heller﹚根據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親身經歷創作的黑色幽默小說《第二十二條軍規》﹙1961﹚。這部小說太有影響了,以至於在當代美語中,Catch-22已作為一個獨立的單詞,使用頻率極高,用來形容任何自相矛盾、不合邏輯的規定或條件所造成的無法擺脫的困境、難以逾越的障礙,表示人們處於左右為難的境地,或者是一件事陷入了死循環,或者跌進邏輯陷阱,等等。根據小說改編,由邁克"尼科爾斯導演、派拉蒙公司攝製的同名影片也於1970年上映。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的一個飛行大隊駐紮在地中海的「皮亞諾扎」島上。這是個光怪陸離的「世界」。大隊指揮官卡思卡特上校一心想當將軍,為了要達到自己的目的,千方百計博取上級的歡心。他一次次任意增加部下的轟炸飛行任務,意欲用部下的生命來換取自己的升遷。這支部隊里還有兩個「出類拔萃」的人物。一個是一本正經而野心勃勃的謝司科普夫少尉。他畢業於預備軍官訓練隊,大戰爆發他頗為高興,因為戰爭使他有機會可以每天穿上軍官制服,用清脆、威嚴的嗓音對那些就要去送死的小夥子大喊口令,而他自己由於視力不佳,且有瘺管病,所以沒有上前線的危險。他為了邀寵上級,飛黃騰達,就發瘋似地專心訓練自己的中隊,求得在檢閱中獲勝。由於他研究出不揮動雙手的行進隊列,被人稱為「名不虛傳的軍事天才人物」,從此迅速步步高升,最後當上了中將司令官。另一個是食堂管理員米洛,他貌似「忠厚老實」,可是賺錢有術,以伙食採購為名,大搞投機倒把,辦起了一個跨國公司。他用大批飛機走私,甚至還僱用敵人的飛機為公司運輸,向敵人承包保衛橋樑等等。後來居然成為國際知名人物,當上歐洲不少城市的市長和馬爾他的副總督。
  本書主人公約賽連就生活在這個繞著戰爭怪物旋轉的光怪陸離的世界里。他是這個飛行大隊所屬的一個中隊的上尉轟炸手。他滿懷拯救正義的熱忱投入戰爭,立下戰功,被提升為上尉。然而慢慢地,他在和周圍兇險環境的衝突中,親眼目睹了那種種虛妄、荒誕、瘋狂、殘酷的現象后,領悟到自己是受騙了。他變嚴肅誠摯為玩世不恭,從熱愛戰爭變為厭惡戰爭。他不想陞官發財,也不願無謂犧牲,他只希望活著回家。看到同伴們一批批死去,內心感到十分恐懼,又害怕周圍的人暗算他,置他於死地。他反覆訴說「他們每個人都想殺害我」。他渴望保住自己的生命,決心要逃離這個「世界」。於是他裝病,想在醫院裡度過餘下的戰爭歲月,但是未能如願。根據第二十二條軍規,瘋子才能獲准兔於飛行,但必須由本人提出申請;同時又規定,凡能意識到飛行有危險而提出免飛申請的,屬頭腦清醒者,應繼續執行飛行任務。第二十二條軍規還規定,飛行員飛滿上級規定的次數就能回國,但它又說,你必須絕對服從命令,要不就不準回國。因此上級可以不斷給飛行員增加飛行次數,而你不得違抗。如此反覆,永無休止。最後,尤索林終於明白了,第二十二條軍規原來是個騙局,是個圈套,是個無法逾越的障礙。這個世界到處都由第二十二條軍規統治著,就像天羅地網一樣,令你無法擺脫。他認為世人正在利用所謂「正義行為」來為自己巧取豪奪。最後,他不得不開小差逃往瑞典。

  《第二十二條軍規》中人物眾多,但大多根據作者的意念突出其性格的某一側面,甚至誇大到漫畫式、動畫式的程度,而有的則是象徵性的。如卡思卡特著重表現了官僚體制的專橫無理,邁洛著重表現了資產階級的唯利是圖,謝司科普夫著重表現的是軍事機器殘害個性。就連本書主人公尤索林,重點描寫的也在於他的自我意識的覺醒。尤索林是個被大人物們任意擺布的「小人物」,是個荒誕社會的受害者。他有同情心、是非感和正義感,他曾憤慨地指出:「只消看一看,我就看見人們拚命地撈錢。我看不見天堂,看不見聖者,也看不見天使。我只看見人們利用每一種正直的衝動,利用每一出人類的悲劇撈錢。」可是在這個瘋狂的世界里,他由於正直、善良,反被人看成是瘋子。他深感對這樣一個「世界」無能為力,逐漸意識到只能靠自己去選擇一條求生之路,並最終逃往一個理想化了的和平國家——瑞典,完成了「英雄化」過程,成為一名「反英雄」。
  《第二十二條軍規》之所以能一鳴驚人,成為「經典作品」,很重要的一個原因還在於作者在藝術技巧上的創新。在這部作品中,海勒摒棄了現實主義的傳統手法,一方面採用了「反小說」的敘事結構,有意用外觀散亂的結構來顯示他所描述的現實世界的荒謬和混亂,只用敘述、談話、回憶來組接事件、情節和人物,另一方面又用自己豐富的想象力使事件和人物極度變形,一件件,一個個都變得反常、荒誕、滑稽、可笑,描繪出一幅幅荒誕不經的圖像來博得讀者的凄然一笑,並且讓人在哭笑中、在哭笑不得中去回味、去思索。作者還充分運用象徵手段來傳達自己對世界、對人生、對事物的看法,其中寓有深刻的哲理思考,正如有的論者指出的那樣,這部作品「看來胡攪蠻纏,其實充滿哲理,因為只有高度理性的人才能充分注意到事物中隱含的非理性成分。」本書的語言也極有丰采,充分顯示了黑色幽默文學的語言特點。用故作莊重的語調描述滑稽怪誕的事物,用插科打諢的文字表達嚴肅深邃的哲理,用幽默嘲諷的語言訴說沉重絕望的境遇,用冷漠戲謔的口氣講述悲慘痛苦的事件,當然本書也存在尋求噱頭和繁複冗長的缺點。
  海勒在一次接受採訪時說過:「我要讓人們先開懷大笑,然後回過頭去以恐懼的心理回顧他們所笑過的一切。」看來,這是《第二十二條軍艦》的一個很好的註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71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8 20:49 | 只看該作者
多謝鐵螳螂推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8: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