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追求永生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意譯老子道德經八十一章

[複製鏈接]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61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1-1 05:58 | 只看該作者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

1.        以光明正大的策略治理國家,以出奇制勝的計謀行兵打仗,以清靜無為的心態獲取天下。我是怎樣得知如此的呢?如下所述。

2.        天下的禁令諱忌越繁多,民眾的生活物資就更貧乏。人們手中的器械越發展,國家秩序就更混亂。

3.        民眾掌握的技巧越發達,奇淫巧奢就更紛繁。國家的法律條文越詳明,強盜竊賊就更眾多。

4.        因此聖人總結道,如果我無所作為,民眾就會自行開化;如果我清靜恬然,民眾就會自我修正;如果我安靜無事,民眾就會自足自富;如果我無欲無求,民眾就會敦厚淳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62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1-3 13:32 | 只看該作者

第五十八章 禍福伏依

1.        如果一國的統治管理寬大沉穩,它所管轄的民眾便會純樸敦厚。如果一國的統治管理明察疾峻,它所管轄的民眾便會尖酸苛薄。

2.        禍患往往是福樂的前兆;福樂也往往掩藏著災禍。誰能肯定知道最後是福樂還是災禍呢?這是沒有定數的。

3.        光明正大的以為是奇門旁路;良善正常的以為是邪惡妖佞。人們的這種混淆黑白,已經是曠日持久了。

4.        由於這個原因,聖人自己方正嚴謹,卻不強制別人與己相同;剛正不阿,卻不因此刺傷別人;性格梗直,卻能防止放誕無稽;明亮發光,卻能隱飾從不炫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63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1-3 13:33 | 只看該作者

第五十九章 以嗇事天

1.        統治民眾,服侍上天,最好的方式是節儉吝嗇。節儉吝嗇,就是要從起始服從道的準則。

2.        從起始服從道的準則,就是要著重積累內德。

3.        待到內德得到深厚積累,那時就沒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了。

4.        無往而不勝,則自己的內德也就不受限制了。

5.        內德不受限制,就可以治理好因而擁有國家了。

6.        在道的基礎上擁有國家,可以保持長盛不衰。這就是根扎得很深,果結得很牢,長期得生存,永遠看得見的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64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1-3 13:33 | 只看該作者

第六十章 道蒞天下

1.        治理大國的方式,就和油炸小魚類似。

2.        以道德準則來統轄天下時,天下的鬼怪不與神靈發生矛盾衝突。

3.        不僅鬼怪不與神靈發生矛盾衝突,神靈也不和人發生矛盾衝突。

4.        不僅神不和人發生矛盾衝突,聖人也不和眾人發生矛盾衝突。

5.        因為交往各方互不傷害,所以德就交匯融合,由大家分別獲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65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1-3 13:34 | 只看該作者

第六十一章 大國下流

1.        掌管大國的君王如果謙恭禮讓,樂居人下,他們就能夠成為天下交匯聚集之處,成為輔佐天下萬物正常生長的依靠。

2.        雌性常常以其嫻靜戰勝雄性,因為嫻靜居於下風。

3.        因此,大國在下游恭謹對待小國,這樣就獲取了小國的認同。

4.        如果小國恭謹對待大國,這樣就獲取了大國的認同。

5.        所以,或者是置身謙卑以便獲取,或者是由於身處下游順勢而取。

6.        最好是大國不要行為過火,巧取豪奪;也不要小國過分小心,奴顏卑膝。

7.        倘若使大國小國利益兼顧,各得其所,最好是大國甘居下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66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1-3 13:34 | 只看該作者

第六十二章 萬物之奧

1.        道是萬物的終極源泉,得道之人的寶典,未得道之人的護身保障。

2.        讚美之言可以獲得尊崇,良好的行為可以使人的社會地位提高。未得道之人,頂多不得增加而已,有什麼理由將他們棄若敝屣呢?

3.        因此,尊貴如同被擁立為天子,加封為三公者,雖然家裡滿堂珍寶,出門駟馬華車,又哪裡及得上了悟得道呢?

4.        遠古的先輩珍貴重視得道是為什麼呢?不正是因為得道以後,若有求告就能獲得,若有罪錯可免再犯嗎?所以道才會為普天之下萬物所珍貴。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67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1-3 13:35 | 只看該作者

第六十三章 抱怨以德

1.        聖人任其自然無所作為,隨遇而安不惹事端,不沾俗欲淡然無味。

2.        大的是從小的長成,多的是由少的積起。面對怨恨,一如既往遵循道的準則。

3.        克服困難從最容易處作為突破點,操作大的項目從一點一滴起手。天下所有困難,必須從簡易處著手解決;世間的大事,必定從細微處逐步完成。

4.        因此,聖人自始至終不虛張聲勢,所以他能成就偉大事業。

5.        總而言之,輕浮地承諾,肯定會輕易地毀棄;看起來易如反掌的,做起來必定困難重重。

6.        正因為如此,聖人對萬物無不謹慎對待,自始如履薄冰。所以一起困難都會迎刃而解,最終大功告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68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1-3 13:36 | 只看該作者

第六十四章 千里之行

1.        當事態安穩時,就容易把持操作;當事故未露兆端時,就容易謀划對策。

2.        凡是鬆脆的東西,都容易溶化散失;凡是細微的東西,就容易消逝無蹤。

3.        若想有所作為成就一番事業,需要在無形無狀之時起步;打算治理天下達到政清治明,必須將致亂根源剷除。

4.        雙臂才能抱攏的粗大樹木,是從頭髮末梢一樣的幼苗長起;九層樓高的雄偉廳閣,是用微不足道的沙土累積而成;迢迢千里的遠程行旅,是從第一次邁步開始逐漸走完全程。

5.        違背道的準則而勉強作為的,必然失敗;違反德的要求而頑梗固執的,肯定喪失。因此,聖人從來不勉強作為,所以他從來不會失敗;聖人從來不頑梗固執,所以他永遠沒有喪失。

6.        一般民眾做事,經常在即將勝利的緊要關頭,遭遇失敗的結局。

7.        如果他們謹慎地對待結局,就像對待初始階段一樣,那就不會再有以失敗告終的結果出現。

8.        由於這個原因,聖人孜孜以求的是無欲無求的狀態,並非那些罕見稀有難以獲得之物;聖人刻苦研習的是怎樣改變那些追新獵奇的行徑,把民眾過頭的行為予以恢復到正確軌道,以此來輔助萬物的自主運行,而不是另起爐灶,推陳出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69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1-3 13:36 | 只看該作者

第六十五章 為道愚民

1.        上古時期那些善於遵循道的準則的先輩,不是讓民眾明白,而是讓他們懵懂。

2.        民眾難以管制的原因,是由於他們的智慧太多。

3.        因此,用提倡智慧的方法治理國家,實在是邪路一條;而用推廣懵懂的方法治國,則是國家的幸運。

4.        熟知以上兩種方式是治理國家屢試不爽的基本準則,而熟知基本準則,也就是至高無上的內德。

5.        這種內德既深刻又長遠,是世間萬物返祖歸宗的結果。萬物返祖歸宗后,繼續持守至高無上的內德,然後達到最高程度的順諧一致。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70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1-3 13:37 | 只看該作者

第六十六章 江海善下

1.        大江大海成為眾多山泉溪水之王的原因,是這些江海善於置身溪谷的下游。並由此而成為千百溪谷之王。

2.        既然如此,人們若想高踞民眾之上,成為他們的王侯,就必須在利益攸關面前,處身民眾之後。

3.        這樣一來,聖人在民眾的上面,民眾感覺不到他們的重壓;聖人居於先導地位,民眾經歷不到聖人的危害。所以民眾對聖人歡欣接納,推舉擁戴,而不會感到厭煩。

4.        聖人通過這種方式,做到了不與民眾利害相爭,從而達到了普天之下,無人能與他抗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71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1-3 13:37 | 只看該作者

第六十七章 持保三寶

1.        普天之下多抱怨我的道大而無當,似乎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用來表示它。正因為道實際很大,所以確實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把它表示出來。倘若能用什麼東西比擬,它早已變得無足輕重了。

2.        我擁有三件至寶,牢牢地掌握在手,謹慎地保證其安全。第一件寶物是慈善,第二件寶物是儉樸,第三件寶物是沒有膽量與天下民眾爭先奪利。

3.        因為慈善,所以產生膽量;因為儉樸,所以能夠廣博;因為沒有膽量與天下爭鋒,所以能夠處於天下領袖地位。

4.        當今天下眾人,拋棄了慈善為人,只剩下膽大妄為;拋棄了儉樸本質,只貪圖斂財擴張;拋棄了甘居人後,只顧得爭先奪利。

5.        慈善,用在戰爭方面,就能獲取勝利;用在防守方面,就能固若金湯。

6.        凡是天道要給予救助的萬物,都用慈善予以防護保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72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1-3 13:38 | 只看該作者

第六十八章 不爭之德

1.        士大夫當得好的不用訴諸武力;善於打仗的不會被一時惱怒支配。

2.        善於取勝的不與敵手直接交戰;善於服人為己所用的置身於人下。

3.        這就是免於爭勝鬥氣的內德外德;這就是充分發揮眾人的才能;這就是和天道規則配合無隙。上古時代,這些都被做得極盡完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73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1-3 13:39 | 只看該作者

第六十九章 哀者勝敵

1.        關於行兵打仗有這樣的理論:「我不敢主動挑起戰端,只是被動地自我防護;我不敢前進一寸而攻敵,寧肯後退一尺以避敵。」

2.        這就達到了不用行兵列陣,不需奮臂搏擊,不必手執兵器,沒有敵人對壘的意境。

3.        最大的災禍就是輕敵;輕敵的後果幾乎和喪失寶物一樣嚴重。

4.        因此,若敵對雙方的兵力相當,沉穩低調的一方必然獲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74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1-3 13:39 | 只看該作者

第七十章 被褐懷玉

1.        我說的話通俗易懂,我指的路簡單易行。但是普天之下,卻沒有人能心領神會,沒有人能付諸行動。

2.        言論要有證據來源,做事要有目標方向。可惜民眾被先入為主的見識所左右,所以始終懵然不懂我的深意。

3.        理解我的人非常稀少,反而襯托出跟我思路相同者彌足珍貴。所以聖人都是身披麻衣,胸有珠璣。

[ 本帖最後由 追求永生 於 2008-1-3 13:53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75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1-10 11:00 | 只看該作者

第七十一章 聖人不病

1.        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是最高等級的認知。不知道卻假充知道的,是一種重大缺陷。

2.        只有根治自己的缺陷,才能做到沒有缺陷。

3.        聖人之所以完美無缺,是因為他能痛改前非,根除病源,所以他也就遠離了那些缺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76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1-10 11:00 | 只看該作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

1.        當民眾不畏懼權威時,至高的權威就能施加到民眾的頭上。

2.        不輕置狎玩民眾的安身居所,不給民眾的生活施加煩惱。只有不令民眾生厭,民眾才能不厭棄當政者。

3.        因此聖人有自知之明,沒有自我炫耀之癖;能夠自珍自愛,決不自滿自貴。

4.        基於如此認識,聖人棄掉能夠帶來傷害的惡習,保持對民眾和自己有益的操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77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1-10 11:01 | 只看該作者

第七十三章 天網恢恢

1.        輕舉妄動膽大包天者必然帶來殺身之禍;言行謹慎循規蹈矩者當能做到保命自安。這兩種行為模式,有兩種截然相反的結果,前者有害,後者得利。

2.        天道對某些事物的厭棄,其原因豈不是昭然若揭了嗎?

3.        天道的功用,不用競爭而善於獲勝;不用言語而善於回應;不用召喚而自己現身,不費心機而謀略高深。

4.        天道就像一張恢宏的羅網,看似稀疏,卻涵蓋萬物,無一遺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78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1-10 11:02 | 只看該作者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1.        民眾若不懼怕死亡,怎能用死亡來威脅他們呢?

2.        如果做到讓民眾普遍地畏懼死亡,再對那些不守規矩鋌而走險之徒施以抓捕,處以死刑,誰還敢鬧事?

3.        通常的做法是掌管刑罰的有關政府機構負責執行死刑,若別人越俎代庖,就像一個生手做高級木匠活計一樣。那些冒充木匠運用斧鑿的假內行,不砍傷自己雙手的機會微乎其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79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1-10 11:02 | 只看該作者

第七十五章 民飢多稅

1.        民眾的飢腸轆轆,是因為王侯徵稅太重;徵稅過重造成民眾食物缺乏。

2.        民眾難以管制,是因為王侯貪圖進取,貪圖進取造成民眾不服統治。

3.        民眾不注重死亡,是因為王侯對於他們的生命迫求過切,所以民眾才不愛惜自己的生命。

4.        唯有那些對生存持超然無為態度的人,才比那些對生存過於厚待的人更明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80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1-11 11:36 | 只看該作者

第七十六章 柔弱處上

1.        人活著時,身體柔軟微弱;一旦死亡,就變得僵挺強硬。花草樹木活著時,枝葉柔軟水靈,一旦死亡,就變得燥槁乾枯。

2.        因此,僵挺強硬的東西和死亡為伍;柔軟微弱的事物與生命并行。

3.        由此可知,軍事力量強大則招致滅亡;樹木高大挺拔則遭受斷折。

4.        強壯闊大處於下風,柔軟微弱居於優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3: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