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來往加國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按照聖經作長老[連載]

[複製鏈接]
61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1-30 08:10 | 只看該作者
  長老們按手在提摩太身上

  在提前四章 4:6-16 的經文中,保羅提醒提摩太,他是應當忠心於他的職責,在第十四節,他特別警告提摩太不要忽略他所得屬靈的恩賜。保羅對於提摩太的屬靈恩賜有個人的認識,並且知道當他領受恩賜的時候那一個特別伴隨著的環境。保羅是神所使用的人的管道來傳遞給提摩太屬靈的恩賜(提后 1:6):

  你不可輕忽所得的恩賜,就是從前借著豫言,在眾長老按手的時候,賜給你的。(提前 4:14)

  提摩太是在保羅第一次宣教的時候歸主的(主后 49 ),因此他是保羅屬靈的兒子。在保羅第二次宣教旅途開始的時候,路加記錄了提摩太加入保羅的行列中,在傳福音的事上幫助他(徒 16:1-3 )。有三件很重要的事在這一次旅行中發生在提摩太身上。

  笫一,提摩太和保羅是借著聖靈所賜先知的預言,知道提摩太在福音里所有獨特的使命:"我兒提摩太阿,我知道從前指著你的預言,將這命令交託你,叫你因此可以打那美好的仗"(提前 1:18;參,徒 16:6-10 是另外一次超然的預言,在第二次旅行宣教的時候臨到了保羅身上)。提摩太藉先知的預言被分別出來,去完成一項特別工作。正如保羅與巴拿巴在安提阿教會中被分別出來一樣(徒 13:1-3 )。

  第二,完成先知的預言,保羅就按手在提摩太身上以傳遞屬靈的恩賜,也就是特別為著服事所有的能力:"為此我提醒你,使你將神藉我按手所給你的恩賜,再如火挑旺起來。"(提后 1:6)借著保羅的按手分賜一項屬靈的恩賜,提摩太就正式被分別出來成為保羅在福音事情上面的助手。按手並不使提摩太成為傳道人或者是教會的監督,提摩太非常可能是一位沒有結婚而且完全投入作保羅的助理,專心傳揚及辯護福音(徒 19:22)。他是一名傳福音者(提后 4:5),一位同工,也是保羅在福音上面的夥伴。

  第三,與保羅的按手及預言緊密相連結的乃是"眾長老的按手。"長老的行動與保羅的行動是有分別的,保羅和預言乃是管道"經過"(希臘文是 dia ),藉此傳遞給他屬靈的恩賜。眾長老的按手,聖經所記載乃是與保羅的按手和預言連在一起的(希臘文是 meta )。然而這一個按手所代表的重要意義並沒有說明出來。如果我們假設這一行動是與記載在使徒行傳 13:1-3 中相似重要的話,那麼眾長老的按手乃是公開的打發,藉此教會就將提摩太信託給神來照管,並且去為著神所呼召他的來工作。借著如此行,長老們就與提摩太認同是他的夥伴,完全同意神所給他特別的工作。按照"先知的預言,"對於神給教會的話語,他們作為教會的代表,借著他們的手按在提摩太的身上,眾長老們也成為公開的見證。提摩太也記得這一個行動,不讓任何人輕看他的勞苦與他的年幼。

  "長老" presbytery 這一個字是從希臘文 presbyterion 的翻譯過來,這是長老們的複合名詞( presbyteroi ),如果在 新美國標準版的聖經 能將這一個詞翻譯成"長老制,""長老議會"或者"長老團,"就更好,因為在另外兩處這個詞翻譯成眾長老(路 22:66;徒 22:5 )。借著使用這一個長老職份複合名詞,保羅強調長老們的公開的角色以及他們工作的重要性:教會長老們正式的團體按手在提摩太身上,公開的印證他在福音上所有特別的使命,這一個事實他是終身不能忘記的。

  在這裡所提到的眾長老們,乃是保羅與巴拿巴在第一次旅行佈道的時候所設立的長老們,再一次的不是一位長老,而是整個長老的團體按手在提摩太身上,作為群羊的領袖們,他們的功能是代表教會表達他們的同意以及交通聯合。是否這一些長老們是從一個地方教會或者幾個地方教會中來的,經文沒有指出來。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1-30 08:11 | 只看該作者
  當給長老們的敬奉

  提摩太前書從第五章一節到六章二節,整段是說到對於教會中各種不同團體人恰當的對待:老年人( 5:1 ) 23 ,少年人( 5:1 ),老年婦女( 5:2 ),少年婦女( 5:2 ),寡婦( 5:3-16 ),長老們( 5:17-25 ),不信主的僕人( 6:1 ),以及信主的主人( 6:2 )。在一段很長又帶充滿著感情的吩咐基督徒怎樣照顧敬虔的寡婦之後,保羅下一段教導會眾,讓他們知道對著教會長老們當有敬奉的責任。他先給予基督徒當如何彼此在神的家中對待(提前 3:14,15 )進一步的教訓,沒有抓住這一段極高的教訓,就不能完全的理解聖經中的長老職份:

  那善於管理教會的長老,當以為配受加倍的敬奉。那勞苦傳道教導人的,更當如此。因為經上說,牛在場上踹谷的時候,不可籠住它的嘴。又說,工人得工價是應當的。控告長老的呈子,非有兩三個見證就不要收。犯罪的人,當在 眾 人面前責備他,叫其餘的人也可以懼怕。我在神和基督耶穌並蒙揀選的天使面前囑咐你,要遵守這些話,不可存成見,行事也不可有偏心。給人行按手的禮,不可急促。不要在別人的罪上有分。要保守自己清潔。因你胃口不清,屢次患病,再不要照常喝水,可以稍微用點酒。有些人的罪是明顯的,如同先到審判案前。有些人的罪是隨後跟了去的。這樣,善行也有明顯的。那不明顯的,也不能隱藏。 (提前 5:17-25 )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3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1-31 11:50 | 只看該作者
  長老們善於管理並且勞苦傳道教導要受敬奉

  在第十七與十八節,保羅教導會眾要在經濟上面照顧到善於教導的長老們,特別是那一些勞苦傳道教導人的。因著受到假教師影響以自我為中心 , 有一些有需要的寡婦們被自己的家人以及同作肢體的信徒所遺棄(提前 5:3-16 ),同樣似乎教會屬靈的領袖也因此被忽略了。所以保羅勸告教會說,"那善於管理教會的長老,當以為配受加倍的敬奉,勞苦傳道教導的人,更當如此。"

  在這裡保羅所提到的長老們是有兩方面的形容:"善於管理"以及"那勞苦傳道教導人的。" 要看希臘文 malista 這個 形容詞怎樣翻譯,可以有兩方面來理解這兩句話怎樣彼此關聯,。大多數的聖經註釋家翻譯 malista 是用標準意義:"特別的,""在一切之上的,"或者"特殊的," 新美國標準版的聖經 就翻譯 malista 作"特別的。"如果這一個翻譯是正確的,保羅就有兩組的長老們在他的注意之下:那些好好牧養領導的,以及那一些特別注意在教導與治理的。長老們好好帶領的配受"加倍的敬奉,"但是在這一切之上,那一些勞苦傳道與教導的更當如此。

  另外的翻譯,主張在某一些經文中 malista 意思是"那就是,""換句話說,"或者"嚴格說。" 24 在這一層意義之下,這一句話被用來,需要更嚴格的定義的時候當作一般性的宣告,可能這是 malista 怎樣能在提前四章 4:10;提后四章 4:13;以及提多書一章 1:10 中間該有的翻譯。如果這是 malista 應當被用在提前五章十七節的話,這一句經文就應當被讀作:"讓那一些善於治理的長老們配受加倍的敬奉,那就是說,那一些在教導與傳道上面勞苦的人。"如果是這樣,這一個子句"那些勞苦傳道與教導的人"就更嚴格的定下來"善於治理的長老們"的意義,二個子句是說到同一組的人:那一些勞苦傳道與教導的人。

  雖然兩個翻譯都合適在這一段經文中,第一個翻譯是更恰當。因為保羅可以直接的說到教導的長老們應當受加倍的敬奉,而不提到治理好的長老。他提到治理好的,與勞苦的教導這兩者的事實,就暗示在他的心思中是所有的長老們。因為他們的工作,應當受加倍的敬奉,但是特別是那一些在教導上勞苦的人。無論所偏愛的哪一種翻譯,保羅最高的關懷,乃是會眾應當向那一些勞苦傳道教導的長老們有正當的敬奉,在這一點應當沒有任何的不一致。

  雖然所有的長老們都治理,有一些的長老們配受財務上面的支持,因為他們"治理的好。"這一個字"治理"是從希臘文 prohistemi 翻譯過來,我們已經在帖前五章注意到,這一個字意思是"帶領,""照顧,""管理,"或者"引導。" 新美國標準版聖經 把這一個字翻譯作"治理"是有一點太強,然而其它的學者所偏好的翻譯"照顧,"又是太弱。除非一個人清楚理解照顧,是包括在帶領與教導百姓中的。這一個觀念在這裡所傳遞的,乃是那一些長老們運用有效地牧養的帶領。這樣的長老們是當然的領袖們,有異像的人,計劃者,組織者與推動者,他們是這樣的人能把事情做好,並且有效的照顧百姓。更進一步的,他們願意並且花上許多的時間,精力與能力在屬靈上照顧地方的教會。

  此外,長老們特別配受加倍的敬奉,是那一些"勞苦"在傳道與教導的人。保羅使用同樣的一個詞"工作"( work, kopiao )在這裡,像他在帖前五章 5:12 所用,在那裡他是論道帖撒羅尼迦教會的領袖勞苦的在帶領教訓百姓們。喬治耐特 George Knight 在這裡寫著,"使用這一個動詞,保羅是意識到這一些長老的工作,所託付他們的是一項困難勞苦的工作。" 25 因為這一些勞苦殷勤的長老們帶領教訓會眾,保羅勸導說,"這一些人應當以為配得,"這一個意思就是"正確的配得"或者"給予他權利。"因為他們的勞苦及技巧的緣故,這些長老們是應當配得加倍的敬奉。

  好的教師們"勞苦"是長時間的在學習,準備,並且安排教導的環境。教導是一個辛勞的工作,要付上相當的腦力及時間,那需要極大的耐力及自我節制。論到"精力上面消耗"花在教導與傳道上面,著名的聖經作者以及基督教護教家 R.C.Sproul 寫道:

  雖然不同的傳道人講道時所耗費的精力是不同的,據估計,半小時的演講是相當於八小時體力的勞動。舉例來說,葛培理因著講道的緣故,就被醫生來警告他可能會有體力耗盡的危險...生動的講道是要花上身體的力氣與精力的,當一個講道者的身體漸漸衰弱的時候,不能避免會影響到他講道的品質。 26

  這一句話"傳道與教導"的真意是很難理解,雖然一般的意義很清楚。這一個字"傳道"在原文的是 en logo , (Logos) 是希臘文"道"或者"演講。"這一段經文,為著翻譯上主要的考慮的詞句是有一個如此廣闊的意義,需要翻譯"傳道,"在一般的意義是,勸導,勸戒或者傳福音,將傳道與那一個很清楚的"教導( didaskalia )連在一起。很難確定是否"教導"被用在這裡是一個主動意義,是屬於教導教訓的行動,或者是被動的意義。主動意義似乎更符合這一段經文,如果是如此的話,傳道就有更廣的意義,那將要包括宣講福音以及勸導信徒,和教導,是更專門的一個詞句,意思是有權柄的教訓,把教義教導給信徒們,借著使用"傳道與教導,"保羅就包括了公開講道所有的層面。

  當討論這一段經文的時候,有一個大問題被指出,就是這一些長老們是誰?因為所有的長老們都需要"能夠教導"(提前 3:2),但是只有一些的長老們勞苦在教導,這一些與那一些的長老們有什麼不同呢?答案可以在分詞"那一些勞苦"( kopiontes )中間找到。這一些長老們在教導上勞苦的原因,是因著他們有屬靈的恩賜。他們被吸引來研讀聖經並且完全專一教導。沒有別的事能像教導與傳講神的道一樣滿足他們。他們能將神的真理技巧的交通給人,他們的教導有明顯的果效。人們欣賞他們也信任他們是認識聖經的。他們的教導結出一致的果子。雖然所有的長老們都要能教導,不是所有的長老們都得到屬靈的恩賜來作教師與牧者在主的道上勞苦。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4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1-31 11:50 | 只看該作者
  要理解教導的長老們以及勞苦教導的長老們的分別,我們考慮下面這一段:每一個基督徒都得著教訓要能為所信的道護衛(彼前 3:15),並且抓住機會向不信主的人作見證(西 4:5,6 )。雖然所有的基督徒都應當準備好並且能為基督作見證,只有一些人是有屬靈恩賜的傳福音者。就是有屬靈恩賜的傳福音者,屬靈恩賜又有果效上面程度的不同,不是每一個傳福音者,舉例來說都是葛培理。

  教導也是一樣,所有成熟的基督徒應當能教導並且為著信仰來辯護(西 3:16;來 5:12 )。因此所有的長老們,是一個成熟,有榜樣的基督徒也被要求能教導,勸戒純正的真理,向著假的教師來辯護神的道(提前 3:2;多 1:9 )。甚至,如果"能夠教導"的資格是暗示著有教導的屬靈的恩賜的話,就像有一些聖經註釋家所認為的,也不是每一個長老會有同樣層次的技能或興趣(羅 12:6)。然而,因為長老資格的條目能適合任何成熟的基督徒身上,所有成熟的基督徒應當能夠把真理教導給別人,這一個條件"能夠教導"並不一定需要有教導上面屬靈的恩賜。提前五章 5:17 就幫助我們印證了這一個觀點,藉此評估只有一些長老們勞苦能來教導。自然的提前五章 5:17 不能限制其它的長老們作教導,他只告訴我們一個事實,就是有一些是在主的道上勞苦的人。

  這一種在提前五章 5:17 所看見的屬靈恩賜,是與我們在以弗所書四章所發現的相平行。在那裡說到復活的基督賜給教會屬靈的恩賜,有牧者與教師叫他的百姓得到裝備能更好的代表他的身體來服事:"他所賜有使徒們,有一些是先知們,有一些是傳福音的人並且有一些是做牧者與教師們,為了成全聖徒來服事,叫基督的身體得以建立"(弗 4:11,12 )。按照文法的結構這一句話"有一些牧者們與教師們,"牧者們與教師們是緊緊相連在一起不是個別的,牧者們包括在教師們的行列中,不是所有的教師們都包括在牧者的行列中,牧養的恩賜那是獨特的,包括了教導以及治理。這是一種的恩賜能幫助一個長老來"治理,"以及"勞苦"的教導。

  這一些教師們怎樣的服事是有很大的彈性。他們可以是在當地也可以是一個各地旅行的教師。他們可能是,也可能不是長老們。另外一面,牧者們,是更要超過教師們因為他們要教導,治理,保護並且在實際的生活上照顧羊群。牧者可能是到處旅行,但是他們的恩賜最常用在照顧地方羊群的需要上。因此有牧養屬靈恩賜的長老們是對於地方教會,以及對著長老的職分都是特別的重要。

  在長老職份中間一定不能容許因屬靈恩賜上的不同,而造成嫉妒或者分爭。在說過神對著長老們所有的認可以及他們當受加倍的敬奉之後,保羅強調會眾以及其它作長老的一定要看這一些的長老們是他們祝福,喜樂與益處的源頭,而不是一種威脅。令外,我們一定不要忽略一個事實,那就是保羅看到長老們是複數的一個團體,是應當受到加倍的敬奉,不是僅僅一個人來接受加倍的敬奉,他沒有說,"讓一個長老治理的好配得加倍的敬奉。"在一個大的教會像在以弗所城裡頭的一樣,只有一個人來作教導治理教會是完全不恰當的(徒 13:1;15:35 )。

  雖然教導與牧養的恩賜對於地方教會是十分重要的。新約聖經也沒有高抬那一些,有這類恩賜的人成為特別的祭司的或者聖職的一種地位。聖經也沒有創造出來除了長老職份以外另外特殊的職分。他也沒有給任何的少數人獨享的權利來傳道,施浸,帶領崇拜,或者主持主的晚餐。事實上,新約聖經並沒有給那些長老們指定特別的稱呼或者名號,雖然他們有恩賜和他們全時間或者部分時間為著教會工作,也不叫他們與別的長老們有分別。

  從新約聖經的角度來看,甚至於很困難來界定那一些全時間的傳福音,教導和牧養的人是與那一些聖經吩咐全體的基督徒起來事奉之間有什麼分別(羅 12:11;林前 15:58; 16:15,16 西 3:23,24;彼前 2:16; 4:10 )。在大多數教會中所實行的嚴格定義劃分像祭司與百姓,神職人員(牧師)與平信徒,這在新約聖經基督徒彼此如弟兄的中間是不存在的。保羅是所有人中間主要令人費解的一位,因為他親手作工自己供給自己,並且有的時候傳福音作教導(徒 18:3; 20:34;林前 4:12; 9:6 )。他向著神的委身奉獻及作為外邦人使徒的事上毫不遜色。那些長老們在主的道上勞苦,並且好好的帶領人,是聖經的話語上所說的,"在弟兄們中間為首的"(徒 15:22)。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5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1-31 11:51 | 只看該作者
  給予加倍的敬奉

  按照保羅的話,所有的長老們都應當敬奉,但是那一些治理的好,並且在傳道與教導的事上勞苦的人配得"加倍的敬奉。"使用這一個詞來說明,"加倍的敬奉,"保羅很智能的避開了與其它的長老他們所應當得到的敬奉上面稍微的不同,並且能呼召人特別注意那一些治理的好與他們在教導的事上勞苦的人,所以"加倍的敬奉"是指著對於教會長老的敬奉以及額外勞苦的敬奉。

  這一個字"敬奉"( time )的意思是"尊敬,""報酬,"或者"高度的尊敬,"在某一些時候是包括了有財務上的補助的意義。這後面的意義是主要的出現在提前五章中間,讓我們考慮下面的幾點:

  * 雖然這一個字"敬奉"( time )的本身並不一定指著物質上的幫助的意思(代下 32:33;箴 26:1;弗 6:2;提前 6:1 ),但在某一些經文中是包括物質上幫助的意義(太 15:3-6;參民 22:17,37; 24:11;箴 3:9; 14:31; 27:18;但 11:38;徒 28:10 )。

  * 提摩太前書五章三節說,"要尊敬那真為寡婦的。""真為寡婦的"是真正貧窮的基督徒寡婦,接著來的教訓( v.4-16 )就顯示了尊敬這一些寡婦們,主要的包括了財務上的幫助( v.4,8,16 ),一個教會尊敬貧窮的基督徒寡婦是借著對她提供財務上,物質生活的幫助。

  * 第十八節所引用的經文顯示出物質上的幫助是保羅思想中主要的一點,緊接著的經文,因此就指出來"尊敬"是包括了物質上的幫助。聖經註釋家 J.E. Huther 最好的把這一點的長處指出來:

  第十八節很清楚的表明,如果這一個字尊敬( time v.17 )不是清楚的指著報酬或者酬勞的話,這個觀念在使徒的心思中最顯著的一點,就是與這裡與向長老們的敬奉的意義相聯。從舊約所引出來的經文在第一句話中是於第二句緊緊相連的,就像使用在林前 9:9 中所用的,因此很少能作其它的解釋。 29

  * 使用"敬奉"而不使用一個更明白的詞句像"金錢",是與保羅為著財務的事上所選擇說明的詞句是相一致,保羅喜愛的名詞來表明恩惠,慷慨,愛心與有分:服事(羅 15:25,27;林后 8:4; 9:1,12,13 );交通(林后 8:4;加 6:6;腓 1:5 );恩惠(林前 16:3;林后 8:6,7 );慷慨(林后 8-9 );豐富(林后 8:20);祝福(林后 9:5);善事(林后 9:8);善事(加 6:9);馨香之氣,可悅納的祭物(腓 4:18);種子(林后 9:10);仁義的果子(林后 9:10);禮物(腓 4:17);敬奉(提前 5:3,17 )。

  * "敬奉"這一個字說明了完全以基督徒的方式在財務上面的報酬。在財務上供給長老們是真正的向著長老們的敬奉,這一種的敬奉傳遞了會眾的尊敬,關懷以及愛心。我們不應當像那一些人 Hendriksen 所指出來的好象以為"如果任何的敬奉要給予的話是應當在葬禮講道中說出。" 30 或者在一位非常知名的 路得會 的聖經註釋家( Richard C.H. Lenski, 1864-1936 )所說,"不應當等他們死了之後,在他們的墳墓前放上花圈;現在就給他們花叫他們在他們的工作中能得到鼓舞。" 31

  * 在兄弟關係中間有一些人得著財務上面支持的權利,是與聖經其它的經文完全一致的。主耶穌是一位全時間的教師與傳道者,他是借著信徒財務上面得到支持的(路 8:3)。他呼召一些門徒離開他們自己的職業來跟從他,以至於他們能夠傳揚福音並且教導信徒(路 5:4-11;太 28:19,20 )。像他們的夫子一樣,他們也依靠其它的人在愛心上財務中的支持過生活。進一步的,耶穌教導那一些在主的道上勞苦的人"是靠著福音來養生"(林前 9:14;太 10:10 )。保羅也印證那一些傳道教導的人的權利,應當得到財務上面由別人所給他的支持(林前 9:4-14;林后 11:8,9;加 6:6;腓 4:16;帖前 2:5,5;帖后 3:8,9;多 3:13 )。在我們現在的經文中,保羅教導會眾要支持那一些傳道教導的長老們。

  保羅對於會眾照顧勞苦傳道的長老們的責任有非常強的感覺。對於他的教導他不要他們有任何的誤解,所以在第十八節,他加上聖經的支持,使他所有的吩咐更加清楚。所引用的經文是出自舊約與新約聖經,保羅寫著:"因為經上記著說,'牛在場上踹殼的時候不可籠住他的嘴,'又說'工人得工價是應當的。'"

  保羅在兩段引用的經文之前說,"因為經上記著說,"作為信徒提到"聖經"這一個字就能指出我們的權柄——是神的話(約 10:35)。使用這一個語句,保羅是說在舊約與新約中間都存在著完全的一致——摩西和耶穌都同意,一名勞動者"是應當得他的工價的。"

  保羅使用的舊約經文是引自申命記二十五章 25:4 ,"牛在踹殼的時候不可籠住他的嘴。"申命記的經文,關心的是每一天生活中的公平問題─——甚至於動物,當他同時為著主人工作的時候,能夠享受到勞苦果子的權利,整個申命記的經文的意義在林前九章 9:6-14 中說明了出來:

  獨有我與巴拿巴沒有權柄不作工么。有誰當兵,自備糧餉呢。有誰栽葡萄園,不吃園裡的果子呢。有誰牧養牛羊,不吃牛羊的奶呢。我說這話,豈是照人的意見。律法不也是這樣說么。就如摩西的律法記著說,牛在場上踹谷的時候,不可籠住它的嘴。難道神所挂念的是牛么。不全是為我們說的么。分明是為我們說的。因為耕種的當存著指望去耕種。打場的也當存得糧的指望去打場。我們若把屬靈的種子撒在你們中間,就是從你們收割奉養肉身之物,這還算大事么。若別人在你們身上有這權柄,何況我們呢。然而我們沒有用過這權柄,倒凡事忍受,免得基督的福音被阻隔。你們豈不知為聖事勞碌的,就吃殿中的物么。伺候祭壇的,就分領壇上的物么。主也這樣命定,叫傳福音的靠福音養生。

  申命記二十五章第四節的聖經,兩次在新約聖經中被引用來支持傳道者和教師們的權利,來接受財務上面,因著他們的勞苦所得的支持(林前 9:9;提前 5:18 )。拒絕支持勞苦的為著主的道教導的人,是不公義,是無情的,並且是自私的,就像籠住正在做工的動物的嘴一樣。這一段經文因此就暗示要適當供應為神做工的人生活上的需要,不僅僅是象徵性的禮物。

  保羅從新約聖經中所引用的經文,"作工的人得工價是應當的,"是出自路加福音第十 10:7 章。主耶穌起初說這句話的時候,是在他差遣七十位門徒出去傳道之前。保羅將這句話應用在所有傳道與教導福音的人(林前 9:14)。在這裡,提前五章 5:17,18 中,保羅把同樣的話應用在那一些勞苦傳道的長老們。

  不論地方教會如何貧窮,都要運用信心並且在神面前慷慨(林后 8:1-5 )來饋贈那一些在主道上勞苦的人。簡單的說,神的百姓應當敬奉他們的長老們。"還有什麼比不照顧要照顧整個教會的人更不仁慈的?"加爾文 Calvin 這樣說。 32

  今天我們何等急切需要體會保羅對著以在聖靈的力量傳道與教導主道的中心性所有的熱情。如果我們這樣做,我們就要喜樂的加倍的敬奉為主道勞苦的長老們;否則,我們就會像以弗所教會一樣偏離了主道,而落入神所禁止的區域中去。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2-2 06:46 | 只看該作者
  保護長老們

  敬奉長老們也包括了保護他們不受惡意的百姓所有錯誤的控告。聖經說,"控告長老的呈子,非有兩三個見證就不要收"( v.19 ),我們一定不要天真,事實上有許多仇恨的,不穩定的百姓,就是以破壞在權柄中的人為目標。敬畏神的人像約瑟,摩西,大衛,耶利米,尼希米與保羅都經歷過人誣告所有的苦毒。以大衛為例子,向掃羅王要求,關於他對王所有的用心不要聽錯誤的報告:"你為何聽信人的讒言,說大衛想要害你呢"(撒上 24:9;參,尼 6:5-9 )。

  中國內地會幼小的時候,有不滿,有敵意的分子,幾乎毀壞了這一個宣教的團體,他們是借著錯誤的報告以及埋怨他們中間的領導者戴德生,戴德生的妻子瑪麗亞憤怒的寫信給控告她丈夫的一位的妻子,提醒她提前五章 5:19 的話:

  我知道你的丈夫已經接到非常嚴重錯誤的報告。在允許這些錯誤的報告來影響他的行為之前,豈不該深入調察問題的另外一面么。"控告長老"──這一位是我所敬愛的丈夫也確定的是我們團體中的長老——"接受控告的呈子一定要有兩三個見證人。"我比任何人都更親密的認識我所親愛丈夫的思想上以及公開的生活,他的生活是謙和與容忍,滿有純潔,滿有真誠以及單一的心思。 33

  很不幸的,一直到極大的痛苦與破壞已經加在戴德生的家中,瑪麗亞在聖經上的勸戒都沒有被注意。

  如果一名長老站在有衝突的丈夫與妻子的中間,或者管教一位教會中出名的肢體,控告就會來到他的身上。阿摩司(主前 755 ),是一位舊約從農夫轉變作先知的一位,寫著說:" 你們怨恨那在城門口責備人的,憎惡那說正直話的。 "(摩 5:10),一名長老越殷勤,按著良心參與到別人的問題上,他就越有大的危險會面臨到憤怒以及虛假的控告。

  當百姓生領袖的氣的時候,他們以為他們有權利來擊打他們,並且要說什麼就可以說什麼,所以聖經提出保護長老們的話,"控告長老的呈子,非有兩三個見證就不要收。"這就是說:不要聽一些沒有證實的控告,不要自動的把控告長老的話當成真的。

  人的心都喜歡聽謠言和毀謗的話,箴言十八章 18:8 說," 傳舌人的言語,如同美食,深入人的心腹。 "但是基督徒是一群屬於真理,愛心與光明的子民。因此我們應當恨惡毀謗的謠言以及沒有證實的謠言,什麼時候我們聽見就應當撲滅這些的話,因為這是帶有毀滅性,並且會傷害個人以及傷害整個團體的生命。好多百姓都會藉沒有經過證實的控告被毀滅,我們不應當讓這樣的事發生在基督徒團體中。

  愛永遠要試著從最好的一面看別人,而不是從壞的一面(箴 17:9),因此我們的判斷就要借著事實,證據以及見證來作,不是借著謠言而行的。我們應當生活在這一原則之下,"沒有事實就不作判斷。"我們不應當相信任何的故事,甚至於從我們最親近的朋友中間聽來,除非我們從參與的人中間得著各樣的事實。

  然而,公正的,合理的從誤解控告中得到保護,不表示就免除一切的責任。所以保羅加上一個條件,"非有兩三個見證。"這就是說借著兩個或者三個人的控告,他們是犯罪的見證人,或者借著兩三個人能證實別人的控告,才去調查並且作正當的判斷。 George Knight 正確的解釋這一個條件:

  事實上,在教會接受或者承認對長老的控告之前,保羅是催促提摩太去跟隨馬太福音十八章以及舊約聖經的教導,過程會包括兩個或者三個見證人帶來的控告呈子,但是通常也會包括兩個或者三個見證人要證實所控告的,這一個控告可能僅僅從一位而來,在考慮之前要作前面的步驟。 34

  這個合法的原則是根據申命記十九章 19:15 所引導出來的:" 人無論犯什麼罪,作什麼惡,不可憑一個人的口作見證,總要憑兩三個人的口作見證才可定案。 "(申 19:15;參,約 8:17;申 17:6;來 10:28 )。犯罪的指控是要借著見證人聽見證實的,不能把問題擺在一邊,這是一個不愉快的並且花時節的一個調查,但是一定需要作的,罪惡一定不能隱瞞,一個無辜的人也不能永遠受到錯誤的指控。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7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2-2 06:4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來往加國 於 2014-2-2 06:49 編輯

  管教長老

  一名長老如果因為所指控的罪過被發現是真實的時候如何對待呢?第二十節提供了答案:"犯罪的人,當在眾人面前責備他,叫其餘的人也可以懼怕。"有一些解經家以為第二十節開始,是關乎對待犯罪的人一般的說法,是一個新的主題。但是這一觀點是不正確的,在思路中有這樣的一個打叉是太突然,也是沒有預料的到的。更進一步的,第十九~二十五節很清楚是針對者長老們的題目,特別是犯罪的長老們。

  這一句話,"那些繼續犯罪的人,"翻譯成現在分詞( tous hamartanontas ), 美國新標準版本 的聖經翻譯的時候強調持續犯罪的性質。註釋家們對這一個現在分詞的時態所暗示出來的意義有不同的看法。

  有一些聖經註釋家相信,只有那些在私下警告之後還頑固的在罪惡中的長老,是應當公開的責備,至於悔改的長老就不需要公開的責備。然而這一種認識是誤解這一段聖經的意思。更正確的解釋,是承認在無辜的長老們( v.19 )與犯罪的那些長老( v.20 )是有一個對比的。要在公眾面前責備的長老們是那一些經過見證人證實他們所犯的罪那些人( v.19 )。

  長老對於他的罪的處理不是這裡所提到的問題,這裡的問題是:一位長老的罪需要公開揭露出來。保羅對於一個長老是否悔改沒有在這裡考慮,現在分詞應當翻譯成"那一些犯罪的人,"而不是"那一些人繼續在罪中的。"分詞說明了"現在的罪惡" 35 是借著見證人所證實的( v.19 )。一次犯罪或者是一個悔改的長老的罪惡不能公開責備是曲扭保羅的教訓,這一段經文教導了一個經過證實,公開的指控一名長老,他已經犯了罪(或者正仍就在罪惡中)一定要公開的揭露出來並且受責備。

  進一步的,不僅僅是馬太福音十八章 18:15-17 (基督關於管教的教訓)的一個例子所採的行動,提前五章 5:20 也提供更多聖經關於教會管教的教導,特別是教會的領袖犯罪的問題。當然,如果一名長老拒絕悔改,按照馬太十八章的教訓所說的他將停止與教會的交通。

  保羅的教訓繼續加在經過由別的見證人來證實一名長老有罪的時候,就應當在教會面前受責備,"責備"是一個命令式的動詞,是從希臘文 elencho 翻譯過來,這是一個豐富的動詞傳遞的觀念是"顯露,""證實有罪,""改正,"及"督責。"在這一段經文中,"責備"包括了公開的揭露,改正責備的觀念。在提摩太從以弗所離開之後,長老們要負起責任來對那一些犯罪的長老們加以責備。

  這一段經文指出來所犯的罪,保羅所提到的是嚴重的罪。"罪"是這一個問題,不僅僅是一位領袖跌倒或者小的過失而已,需要有見證人來證實所指控的事實( v.19,20 )以及需要公開的責備,那就不是一個小的過犯而已。因為第二十節記錄下來是一個非常通用的詞句,保羅的教訓是包括各樣的罪惡,情形以及結果。屬天的智能,謀略與禱告會引導地方教會和他們屬靈的領袖們來完成對於個人事件的指導。

  保羅特別要求公開的責備犯罪的長老。這一個公開是在全教會面前,不僅僅是在長老團的面前。主要的點乃是一位長老的罪一定要公開的揭露,不能隱瞞或者將他掃到地毯底下去。屬靈領袖的罪惡一定要非常慎重對待,因為會有許多嚴重的後果;他可以更將神的百姓引導到偏叉路上,也會造成不信的世界來嘲笑神,嘲笑教會以及嘲笑福音。如果世界上的人看見地方教會對於罪惡嚴肅的看待,特別管教犯罪的領袖們,那他們就相信基督徒對於他們所傳講的認真。進一步的,只有當犯錯的教會領袖公開的受管教才能對付將教會分散的力量:那一些起謠言的力量,閑話的力量以及誤導的消息。

  對於一名犯罪的長老公開的責備,完成了另外一個重要的目的:"叫其餘的人可以對於罪懼怕。"公開的管教不僅僅是對犯罪的長老的改正,也是延緩其它的人去犯罪。"其餘"似乎是指著其它的長老們,但是全教會也會經歷有一些的程度的懼怕(徒 5:11)。這一句話"對於罪"不是原來的經文中有的,乃是"叫其餘的人可以懼怕。"長老們所經歷的懼怕,包括的不僅僅是對犯罪懼怕,也是對於公開的被揭露出來的羞辱。看見同作長老的犯罪被公開的揭露在全教會面前,會造成對於罪的懼怕以及對於受羞辱的後果的懼怕(申 13:11),神使用這樣的懼怕成為強有力止住的力量來保守百姓,特別是教會的領袖們不去犯罪。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8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2-3 10:02 | 只看該作者
  一個要有勇氣的順服以及公義的呼召

  基督徒的事奉中沒有比對於罪調查及管教更困難的,特別是教會領袖的罪。一個人很容易可以有一千個聰明的理由不來管教教會的領袖,特別是領袖是富有的或是很著名的肢體。他在教會裡有一個大家庭並且有力量的時候特別真實,我們的心中都是懦弱害怕來採取行動,害怕來攪動了教會行政的平衡。我們害怕如果我們要行使管教的話,神的百姓會離開教會或者奉獻會減少。

  知道人的傾向是要逃避這樣嚴厲的事實,保羅很強調的囑咐提摩太,(及教會)來照著他在第十九與二十節的教訓而行。第二十一節"要遵守這些話(要維持這一些的原則)"為了表明絕對的嚴重性,保羅在這裡使用了第一人稱的動詞,"我正式的囑咐,"並提到"神",中保"基督耶穌,"加上蒙揀選的"神的天使"──這一切有一天將要審判我們。並且提摩太要在公義與正義中來執行"這些原則"。在處理被指控罪的事上決不能有任何的偏心。

  "不可存成見"的意思就是沒有預先的過早的判斷或者是歧視。那就是說在事實揭曉以前不來判斷人有罪或者是沒有罪。"不存成見"似乎特別是指著第十九節。當有長老被人控告時,我們有可能有成見的。我們因此要保守自己免去這樣的成見。下面一個詞,"偏心,"可能指著對於第二十節。在世上對著著名的領袖常會"偏心"的。所以無論是接受控告或者斥責罪惡,都要沒有偏見也沒有偏心來行,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要素。因為神,基督和天使在看,並且有一天要對於這所作的一切加以審判。

  雖然這樣強力的呼籲來行動,幾乎在大多數的教會中沒有聽聞公開的管教領袖們的事。這一種遮蓋教會領袖的罪惡的行動以及使得犯罪的領袖到另外一個教會去的欺詐行動,到處可見 36 。很悲哀的,近來許多教會開始管教犯罪的牧者,主要的理由不是因為他們懼怕或者是尊敬神,而是因為有人對於那一些犯罪的牧者所給他們的傷害,提出上百萬元的法律訴訟。

  沒有公開的管教教會領袖,就顯明了今天教會缺少愛神以及愛神的話語的心。顯示了我們不懼怕神也不事奉神,反而是玩教會遊戲。不管這樣的管教是多麼的困難或者是多麼的令人不愉快,我們一定"要遵守這些原則"為著是順服神。在面對這樣困難的問題上,對於神審判的懼怕,以及評估我們僕人的職分乃是要成為一直推動我們的力量與勇氣。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9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2-3 10:03 | 只看該作者
  評估將來的長老們

  調查領袖們被指控的罪以及管教他們,常是情感上使人難忘的痛苦經驗。所以在二十二~二十五節,保羅勸告提摩太怎樣最好的避開將來的難處,他的勸勉,"給人行按手的禮,不可急促",顯明防範仍然是最好的治療的方法。

  按手是聖經上面用來設立職分或為著特別任務的設立(民 27:18-23;徒 6:6 )。所以在二十二節,保羅囑咐提摩太不要太急促或者太快設立長老們(或者任何人)。因著需要教會領袖的呼聲,一直會有壓力要急促的設立。但是這樣的設立會造成更嚴重,持久的問題。當設立教會的領袖的時候,時間以及考驗仍然是最好的原則。

  保羅警告不要"按手太急促"就指出來長老們的設立是借著按手而行的。雖然新約聖經沒有在設立長老的時候提供特別的按手的榜樣,這很可能的是保羅以及初期基督徒所常常使用的方式(徒 6:6; 13:3;提前 4:14 )。

  這一個警告不要太快設立將來的長老們,可以暗示有兩面意義:開始設立一位長老的職位或者是恢復一位受管教的長老回到職位上。在領袖們許許多多失敗的例子中(不一定是所有的),真正的問題乃是不合適的,沒有經過檢驗的人,太快被設立在屬靈領袖的職位上,所以保羅勸告提摩太其中的一點,來預防不合格的人變成屬靈領袖,就是避免太急促太快設立他們。

  這一段的經文同樣的原則應用在,一位因著犯罪而從職位上被除去的人,受了管教要尋求恢復到他過去的職位上。一名有野心的領袖常常會給教會壓力要求恢復他的職位。問題在於這樣有活力的人,他們往往是被個人的野心所燃燒,並且他們一點也不明白他們對著教會和主的名有何等的傷害。他們不知道就算是可能的,醫治與恢復是要花相當一段時間的。 (J. Carl Laney) , 教會管教的指導 這一本書的作者說:

  恢復要花時間。如果加油站的工人給了我開車的路線而最後導致我迷了路,要我再相信他所給的路線,那要花很長的一段時間。如果一名丈夫犯了淫亂,恢復他的妻子的信任那是要花很長時間。同樣,一名經過受管教的基督徒工作者,要給足夠的時間來經歷試驗和考驗,這位領袖才能在跌倒過一次再贏得"無可指責"的名聲。第一次就要花許多年月使忠心基督徒的生活能符合長老的資格,在失敗之後叫領導的職位再一次的合格更要花很長時間。 37

  因此,地方教會和他們的領袖們一定要記得,不要在一名曾經失敗的領袖的身上太急促的按手,或者是對一名新的將來要作長老的人身上急促的按手。這樣急促的設立可能的結果無論是借著提摩太(或者是眾長老們)可能就參予進去"在別人的罪上有分。"

  在二十二節中提到"罪"這一個觀念,這一個罪就是在第二十節所提過的,是這——名長老被發現他犯罪以後需要公開責備的罪。按手就產生在二造中間的聯繫,一個人(或者許多人)借著按手被設立,就"分享"( koinoneo ,"有分, participate ")在他們的罪裡頭,或者接續被設立的人所有的罪。如果一位不合適的人被設立成為領袖的職位而他的罪產生出分裂,教導錯誤的教訓,或者去行不道德的事,那一些設立的人就要為著那一些的罪"分擔責任"(約翰二書十一節)。我們越明白,在設立人成為教會領袖的職位上,個人應當負的責任,在設立的時候,我們就越能採取保留,慎思的,及禱告的態度。鼓勵按手一個好的理由乃是這會產生一種大家都看的到,個人性的,也是在所參與的兩造中間叫人容易負起責任來。

  保羅完全理解他對於提摩太囑咐的嚴重性,再加上了警告,"要保守自己遠離罪惡(字面的意思,就是保守你自己清潔)。"不智能的設立不合格的長老會叫提摩太的品格與名聲受到污點,也會造成他在那一個人的罪與失敗上"分擔責任"。所以保羅提醒提摩太要保守自己不參予不合適的長老所有的罪,借著仔細的並且禱告的態度來查驗所有要就任教會職位的候選人(提前 3:10; 5:24,25 )。

  第二十三節有一點點離題,是借著這一個字"清"所點出來的,因此需要澄清。知道在以弗所的情形(提前 4:1-5 )以及提摩太個人的習慣和他常有健康的問題之後,保羅鼓勵他喝"一點酒,為著他的胃口不清。"雖然多使用酒就會玷污人"一點酒"不會玷污他。因此提摩太能用一點酒,並且在他帶領的人的面前保持他的清潔。這一個簡單,個人性的插曲,對於提摩太個人身體上的關懷,是一個清楚的例子,說明這一封信是完全關乎生命的性質並且也是保羅是著者的一個印證。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0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2-3 10:04 | 只看該作者
  幫助評估將來的長老

  保羅警告不要在別人的罪上有分,很容易叫那一些一定要設立人,在教會負起責任的人驚慌。為著除去這樣的懼怕,保羅就在他二十二節後半部接續他自己兩方面的準則:

  有些人的罪是明顯的,如同先到審判案前。有些人的罪是隨後跟了去的。這樣,善行也有明顯的。那不明顯的,也不能隱藏。(提前 5:24,25 )

  Lenski 寫著說,"就著避免錯誤而言,也就是可能會選錯的人作長老,提摩太不需要驚慌,因為判斷並不是太困難,這是提摩太的安慰。" 38 E.K. Simpson 也評論說,"提摩太被呼召來作品格上的診斷,並且保羅也給他一些線索以便他作出判決。" 39

  不合適的候選人有兩類:明顯不合適的人以及經過仔細查驗過以後發現不合適的人。合適的候選人也有兩類:明顯是合適的人,以及經過仔細查驗過以後發覺是合適的人。讓我們對於候選人的兩類加以思考。

  有一些人的罪是明顯的,以至於沒有人會想設立他們進入到職位上,因此對這樣的人加以評估是不必要:"有些人的罪是明顯的,如同先到審判案前。"他們的罪在他們前面,那就是說,他們在經過正式的檢驗之前就已經顯出了他們是不合適擔任屬靈領袖的職位,保羅所提到"審判"是人間給予的評估(太 5:21;約 7:24 ),不是神而來的審判。神不是在這裡的主詞,因為所有的罪對著他而言都是明顯的(林前 4:5)。

  有一些人的罪不容易被看見,所以一定要暫緩行動直到這個人的品格與行為被查驗過後:"有些人的罪是隨後跟了去。"保羅向著提摩太保證這一些的"罪"一定會在經過檢驗之後揭露出來。不僅僅是神看見人的罪,如果花時間調查,人也能看見。就像第一類不合適的人,雖然這些人的罪是更隱藏,因著他們不是無可責備的,必定要拒絕他們就任長老的職分。

  如果一個不配的人經過了仔細查驗之後被設立,那一些負責人就不能被指控為有罪,因為他們盡了人所能做的來評估這一個候選人的品格。 Lenski 引用另外一位聖經註釋家的話,寫著:"'有特殊的例子中,一些欺騙與假冒,'那只有神能看見人心而能偵探出來',明顯的,沒有任何的罪能控訴在這些注意良心的決斷者身上,他不過是被欺瞞'...因此這樣極少的情況中,提摩太不會與這些人的罪有分;他仍舊是清潔的。" 40

  某一些人的善行是明顯的在查驗之前就顯明:"同樣的,好的行為是十分明顯的,"這些人很容易被人家認出來是合適教會領袖的職位。有一些人的好行為不是明顯的,但是經過仔細檢查他們好的行為變成明顯的:"那不明顯的也不能隱藏。"這些人的善行不能被隱藏,他要變成為明顯以至於他們能合適,成為被設立為長老職份的候選人。

  保羅保證提摩太只要他不急促設立長老們並且仔細查驗候選人,那麼他就能找到對的人。得到這一些鼓勵的話,提摩太和教會的領袖們就被裝備來完成擺在他們面前有挑戰性的工作。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1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2-4 08:15 | 只看該作者
第十章 保羅給提多的教訓



  "監督既是神的管家,必須無可指責。"(多 1:7)

  提多是保羅最有恩賜的同工中間的一位。像提摩太一樣,提多全人投身在幫助保羅的使徒使命上宣揚福音並且堅定教會。當保羅從羅馬監獄中釋放之後不久(主后 62 ),保羅與提多(可能還有其它的人)訪問了在革哩底島。保羅離開革哩底的時候,就將提多留在那裡完成建立教會組樴以及教導的工作。提多是保羅特別的助理來完成暫時性的工作,他曾多次扮演這一個角色。提多不久就被亞提馬或者推基古所取代(多 3:12)。

  在革哩底島上的教會雖然有可能是保羅新近所建立的,正如有一些人如此宣稱。但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來支持這一個觀點。有假教師們滲透進入基督徒的家中(多 1:10-16; 3:9-11 ),以及保羅對他使徒的職分所作相當長的引言(多 1:1-3 ),似乎就指出在革哩底的教會是保羅到達以前就建立好的。在這些教會中沒有正式的長老們的事實,不暗示保羅建立這些的教會。相反的,缺少長老們的意思就是教會是軟弱的,並且緊急需要使徒給他們指引和照顧。也許保羅對於革哩底人有著當他寫信給羅馬的基督徒同樣的感覺:"因為我切切的想見你們,要把些屬靈的恩賜分給你們,使你們可以堅固。"(羅 1:11)。

  在他離開革哩底短時間之後,保羅寫信給提多正式重申他口頭上的教導。這一封給提多的信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說是純私人的通信(多 3:15)。保羅這一封信,像他其它的書信一樣,是宣教工作與策略上很重要的一部分。這一封書信乃是授權給提多,讓他雖不是使徒,卻要行使徒的權柄:"這些事你要講明,勸戒人,用各種權柄責備人。不可叫人輕看你"(多 2:15)。這一封信也提供了教會在提多離開以後所應當有連續性,也是永久性的方向。保羅完全期待教會會順服他的信,並且接待他個人的特使提多。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2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2-4 08:16 | 只看該作者
  立好教會的規矩並且設立長老們

  在他正式說出他使徒的職分以及寫信的目的之後(多 1:1-4 ),保羅提醒提多有尚未辦完的事需要完成。革哩底教會缺少適當組織上的結構以及規矩,所以提多一定要在這些教會中所有的缺陷上辨整齊了:

  我從前留你在革哩底,是要你將沒有辨完的事都辨整齊了,又照我所吩咐你的,在各城設立長老。(多 1:5)

  提多第一優先要作的事,就是為每一個教會設立合格的長老們:"照我所吩咐你的,在各城設立長老。"對於保羅而言,要讓教會上軌道就先要按照規矩設立一些合格的長老團。雖然教會沒有長老團也能存在(徒 14:23),但是想要教會有保護並且有適當的規矩,合格並且盡功用的長老們是必需的。

  希臘字"設立"是 kathistemi 。這一個動詞,常常被用來說明設立一個正式的職位的行動,就好象設立一位法官或者州長(徒 7:10)。同樣的動詞被用在使徒行傳第六章 6:3 論到十二位使徒設立七個人,來照顧在耶路撒冷教會的貧窮人。那時百姓揀選七個人,並且使徒們正式設立這些人來管理教會貧窮人的事。這一個動詞也可以表明非正式設立的意義。無論如何,正像聖經註釋家 R.J. Knowling 說,"這個動詞暗示在所有的事件中行使權柄的意思。" 1

  然而,這一個動詞 kathistemi 沒有傳遞任何特別的宗教上或者神職人員的意味。這是一個普通的詞用來設立法官們,州長們,或者任何人在一個正式的職務上。因此有一些學者翻譯這一個動詞作"按立,"那就傳遞了錯誤的觀點。

  提多蒙指示要在地方教會中設立合格的弟兄們成為長老,不是按立聖職的祭司或者是神職人員。長老們不是祭司們。他們並不像舊約的祭司(見第十四章)要借著"按立"成為聖品的階級。進一步的, kathistemi 這個字一點沒有暗示設立長老們確實的步驟。借著提多的設立是在這一個過程中最後的一個行動,因此就把整個過程總結起來了。

  "在每一個城市裡"就是另外一個方式說到"在每一間教會裡。"正像新約聖經的作者們所有一致性的紀錄,地方教會包括了所有在那一個城市裡頭的信徒(徒 20:17)。新約聖經從來沒有說過在一個城裡有許多教會(多數),只有那教會(單數)。因此,在每一個城裡,也就是每一間教會,提多要設立一群長老們。霍特 F.J.A. Hort 寫著說,"因此提多是在這一個認識上,來作保羅與巴拿巴從第一次旅行宣教回程上已經在亞細亞南部的各城所作的工作。" 2

  這裡主要強調的重點,是提多要按照保羅的指示來設立:"照我所吩咐你,""我"在原文中是加強的語氣,所以這是從使徒自己而來一個帶著權柄的命令。這一個動詞"吩咐"( diatasso )意思是"命令,""下令,"或者"囑咐。" 在這件重要的事情上,保羅給了使徒特別的指示,所以無論是提多或者是當地的基督徒都不能隨己意而行。這些使徒的指示也是今天的地方教會所要順服的。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3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2-4 08:22 | 只看該作者
  長老們的資格

  保羅對於設立長老們所給的指示到底是什麼呢?我們的翻譯是這樣說的:"若有無可指責的人,"為著更好抓住保羅所說的意思,我們需要將他的話延伸一點:"照我所吩咐你的設立長老們,那就是,只考慮一種人,就是在道德品格上無可指責的,才可以設立長老的職位。"布魯斯 F.F. Bruce 將保羅的意思,意譯傳達出來的非常好:

  我留你在革哩底的原因是:我要你在那裡,按照我給你的指示,將未了的事都辦理整齊,特別是要在每一個城市中設立長老們。

  你要記得我指示你什麼樣的人才合適被設立為長老 -─乃是在凡事上都無可指責 ...這一個牧者領導職位的人,一定要無可指責,因為那才適合在神的家裡作管家。 3

  正像提前三章 3:1-7 ,使徒給予的資格是設立長老職份的根基。這些的資格代表的神的標準,那是沒有人或者任何的組織有權利改變的。基督徒的長老們一定要按照神的標準資格:

  又照我所吩咐你的,在各城設立長老。若有無可指責的人,只作一個婦人的丈夫,兒女也是信主的,沒有人告訴他們是放蕩不服約束的,就可以設立。監督既是神的管家,必須無可指責,不任性,不暴躁,不因酒滋事,不打人,不貪無義之財,樂意接待遠人,好善,莊重,公平,聖潔,自持。堅守所教真實的道理,就能將純正的教訓勸化人。又能把爭辯的人駁倒了。因為有許多人不服約束,說虛空話,欺哄人。那奉割禮的,更是這樣。這些人的口總要堵住。他們因貪不義之財,將不該教導的教導人,敗壞人的全家。(多 1:5b-11 )

  注意保羅沒有改變在第六節裡頭的主詞,雖然他從複數的長老們( v.5 )改變成單數的"如有人"(任何人)( v.6 ),所以在第六節中,保羅仍然是說到長老們的事,雖然他使用了一個單數的"任何人,"保羅在提前三章 3:1 使用同樣單數的結構,"若有人羨慕監督的職分"。

  無可指責 ABOVE REPROACH:這一個詞"無可指責"( anegkletos ,是與提前三章 3:2 的 anepilemptos 同義字)意思是"不能控告的",那就是說,一個人的品格或者行為,是沒有道德或者屬靈上面的指控。這第一個資格,正好象在提摩太前書所寫的,就是所有其它資格的基礎。約翰加爾文 John Calvin 對於這一個包括所有的資格,所下的結論是值得重複注意:"借著 anegkleton ,無可指責,他不是說一個人一點錯誤都沒有,因為找不到這樣的人。但是一個人沒有任何羞辱的記號能減少他的權柄 ─-他應當是一個無可指責的人。" 4

  保羅立刻列出兩個重要的方面,是將要作長老們的生活上特別需要無可指責的:長老的婚姻性生活以及管理自己的兒女。

  一個婦人的丈夫 THE HUSBAND OF ONE WIFE:參看在提前 3:2 的註解。兒女也是信主的 HAVING CHILDREN WHO BELIEVE:一個長老不僅僅是在婚姻上面忠實的,"一個婦人的丈夫,"他一定也對於兒女們有正當的管理。這一個翻譯,"兒女也是信主,"更好的可以翻譯成"兒女是忠心的,"這乃是欽定版的聖經的翻譯。希臘文翻譯"相信"是 pistos ,他可以翻譯成積極的是"相信"(提前 6:2)或者消極是"忠心的,""可信靠的,"或者"負責任的"(提后 2:2)。

  這個對照不是在信主或者不信的兒女,而是在順服,尊敬父母的兒女與不法,不受約束的兒女。"放蕩不服約束"是很強的一個詞,著重在兒女們的行為,而不是他們永遠的歸宿。忠心的孩子是順服並且聽父親的話。這個觀念是與"忠心的僕人"相似,這個僕人能算為忠心,是因為他聽主人的話並且做主人所吩咐的(太 24:45-51 )。

  在提摩太前書三章 3:4 平行的經文里指出長老候選人一定要能"使兒女凡事端莊順服",因為提前三章 3:4 是比較清楚的經文,應當被用來幫助理解提多書一章 1:6 不清楚的地方。"凡事端莊"是更與"忠心的子女,"平行的,在提多書的經文里,所提到的資格是正面的形式 -─長老一定要有兒女是忠心的並且是負責任的。

  那一些將這個資格的意思翻譯成,一名長老一定要有信主的基督徒的兒女,就將一個不可能的擔子放在父親的身上,就是最好的基督徒父親都不能保證他們的兒女會信主,救恩是完全神超然的行動,最後能夠把救恩能帶給孩子們的是神,不是好的父母(雖然他們當然能被神來使用)(約 1:12,13 )。

  與有忠心的孩子強烈對照的乃是那一些發野或者是不服的孩子們:"告他們放蕩或者不服,"這一些也是非常強的字眼,"放蕩"意思是"行為不檢,""不受約束,"或者"發野,"沒有秩序的生活"(參,彼前 4:3,4;路 15:13 )。"不順服"意思就是"反叛,""不服管理,"或者"不順服。"發野,不順服的孩子們是家庭中光景可怕的反映,特別是父親領導的能力,照顧別人的事情上,一個人他羨慕長老的職分但是如果有行為不檢的兒女,就不是教會領袖職位恰當的候選人。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4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2-4 08:24 | 只看該作者
  在第七節上半句再一次被強調了,長老候選人在作丈夫和父親的事上,無可指責的必需性:"監督既是神的管家,必須無可指責"。保羅重複長老一定要"無可指責"這一個觀點,就顯示了他對這件事感覺的強烈性。 在第七節開頭這裡有的連接詞(中文沒有翻出來)顯示與第六節是有緊密、邏輯上、思路上的相聯。第七節上說明對於第六節所提到的資格的必要性更深的理由:長老是神的管家。因為長老需要要管理神的家,在邏輯上跟著而來的就是,他一定要能管理他自己的家。這是保羅所使用的在提摩太前書三章 3:5 同樣的理由:"一個人不能照管他自己的家,他怎麼能夠照管神的教會呢?"

  在第七節上半句,保羅把稱呼轉了成為"監督"( episkopos ):"監督必須無可指責,"有一些學者試著來說明這一個是名稱上面的改變,就指出主詞上面的改變。他們宣稱保羅不再是繼續說長老們而是說到教會的監督。他們說教會的監督是從長老們中選出來的,長老們是從資深的肢體中所組成的。那麼監督就是教會的正式領袖 5 。因此他們就作了結論,提多是得著吩咐要設立在在每一個城裡長老中間有一位監督。

  然而,這一個翻譯違反了這一段經文自然的讀法。這一段經文並沒有說從長老團中間選出一位監督。此外,如果在五、六節長老們所有的資格之外,第七節開始一串在長老之上的一個人新的資格的話,這是一個最令人困惑又奇怪的主題改變。這樣的改變就使得第六節與第七節中的連接詞變得完全沒有意義了。第五節很清楚的信息是保羅留提多在革哩底設立"長老們,"不是設立長老們與一位監督,或者一位監督從長老們中間來設立。最好還是確認標準的的解讀,就是"監督"是與"長老"交替使用的同意詞,那麼在第六節與第七節的主詞就沒有改變了。

  監督這一個詞著重於功用比尊榮更多,並且在這裡的情況是一個家庭管理的形象比用長老這一個詞更合適。"監督"單數形式的解釋是一個通用的單數名詞,就好象在提前三章 3:2 所用的。保羅在第五節中已經從複數的"長老們"轉變成第六節里單數的"若有人"(任何一位長老 ) ,所以我們不應當希奇他使用單數的"監督,"那是與第六節"任何人" ( 任何一位監督 ) 單數一致的形式,重點是注意監督個人的品格。

  監督一定要無可指責因為他是"神的管家"( oikonomos ),希臘文 oikonomos 意思是家庭的管家( oikos 是希臘文字翻譯成"家"或者"家庭)。因此一名管家就是一個經理,執行者,或者是某一個家庭的產業或者事業的保管人(路 12:42; 16:1-8;加 4:2 )。一個管家是代表另外一個人的利益或者產業的。他要對著另外一個人負責,因為那是他受託來管理照顧。

  "管家"是對著一位長老很正確的描述,因為地方教會被稱為神的家(提前 3:15),一位長老在管理神的家,稱他為管家是很正確的。保羅在這裡使用家庭管家的形象所指出來的,是簡單的又是深刻的意義:因為一位長老是神家庭的管家,他一定在道德上與屬靈上要無可指責。司考特 E.F. Scott 說明保羅的邏輯:"在一個普通的家庭中最可信任的僕人才選擇作管家,同樣道理應用在神的家庭中。" 6

  我們要要注意保羅所強調的是,神是管家的主人與擁有者。管家是神的家庭中間的管理者,不是教會的。因此這家庭是屬於神,不屬於長老們的。當神把他寶貴的兒女託付給一些人的時候,神要求那些人一定要在道德與屬靈上都能合適。神不會要不合適又不能信託的管家來照顧他的兒女以及福音真理。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

主題

8321

帖子

51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5Rank: 5

積分
5184
75
青貝殼 發表於 2014-2-4 13:43 | 只看該作者
你在這裡洋洋洒洒發了一大堆,教會裡的那些長老們會看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76
拎不清 發表於 2014-2-5 01:13 | 只看該作者
青貝殼 發表於 2014-2-4 13:43
你在這裡洋洋洒洒發了一大堆,教會裡的那些長老們會看么?

那些長老在教會也把他給封了。原因是他沒弄清楚誰是聖經的真正解釋人。在有長老的教會中,長老是解釋人,而不是這裡所提的那本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

主題

8321

帖子

51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5Rank: 5

積分
5184
77
青貝殼 發表於 2014-2-5 05:2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青貝殼 於 2014-2-5 05:25 編輯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2-4 08:24
  神不會要不合適又不能信託的管家來照顧他的兒女以及福音真理。 ...




這句話有點與事實不符。

澳洲的新聞報道,當局在調查幾十年前救世軍內部孌童和性侵案子,當時被揭露出來,而救世軍高層當時並沒有處置那些教會領導的責任,而是調任他處來平息社會輿論。那麼,神當時有沒有管一管這件事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8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2-5 11:0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來往加國 於 2014-2-5 11:13 編輯
青貝殼 發表於 2014-2-5 05:23
這句話有點與事實不符。

澳洲的新聞報道,當局在調查幾十年前救世軍內部孌童和性侵案子,當時被揭露出 ...


繼續看完再說。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9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2-5 11:11 | 只看該作者
  在從第七節里清楚說明什麼長老一定要無可指責之後,保羅繼續在七節下半句說長老資格的條例,在那裡他說到五方面的罪惡。當任何這樣的惡行控制一個人的生命之時,這一個人就是有可責之處並且就不合格作神家庭的管家:

  * 任性
  * 暴躁
  * 因酒滋事
  * 打人
  * 貪不義之財

  我們不願意有一個被任何這些的罪惡所控制的人來管理我們的家或者我們的產業,神也不願意。

  任性 SELF-WILLED:任性或者是傲慢是與"溫和"(容忍)相反的意義,溫和是列在提摩太前書三章 3:3 的資格之一。一個任性的人要按他的方式來行事。他是一個固執,傲慢並且不考慮別人的意見,感覺和意願的人。一個任性的人是頑固,獨立,專斷,對人沒恩惠,特別對那一些有不同意見的人。一個任性的人不是一個團隊的人,而能夠團隊配搭是長老職份不可或缺的。

  我們一定要記得地方的會眾是屬於神,不是屬於監督。,監督是神的僕人,不是一個主人。因此當他照顧神所寶貴的百姓的時候,他沒有權利任性。一個任性的人會把神的羊分散,因為他是一個不願意讓步的,專橫的與無視他人的感覺和意見的人。(彼后 2:10)

  暴躁 QUICK-TEMPERED:神的一個屬性就是他是一個不輕易發怒的神,所以他的管家也一定要慢慢發怒。人的怒氣是神工作的攔阻,"因為人的怒氣不能成就神的義"(雅 1:20)。因為一位長老就是要處理人和他們的問題,一個"熱昏的頭腦"會很快的發現更多叫他生氣的材料。箴言警告一個發怒的人所有的危險:"好氣的人,挑啟爭端。暴怒的人,多多犯罪。"(箴 29:22)。一個暴躁的人用他醜陋,憤怒的字眼會破壞神家庭中間的和睦與合一。凶暴的眼神以及嚴厲的字眼,從一個暴躁的人所發出來的,會把人與人中間的感情撕裂,留下在人的心靈中間是一個難過受傷的心靈。所以一個人羨慕成為教會的牧者一定要忍耐以及自我節制。

  當然,每一個人都有生氣的經驗,領袖們一定要處理那些爭吵的情況,常常可能會有許多生氣的經驗。舉例來說,戴德生,承認他自己生氣的掙扎:"我最大的試探是當一些我所信靠的人作出馬虎又沒有效率的事,在我極度失望之時卻不要發脾氣。生氣是沒有用 -─只要有恩慈。但是,阿!這個是何等的一個試煉。" 7 問題就是一個羨慕牧者長老職分的人是否知道他的怒氣並且加以控制。如果他不控制,他就是一個炸藥桶,準備好在下一次問題來的時候爆發。

  因酒滋事與打人 ADDICTED TO WINE AND PUGNACIOUS:這兩個資格都在提前三章 3:3 中已經提過。

  貪不義之財 FOND OF SORDID GAIN:希臘字 aischrokerdes ,在這裡所使用的是與 aphilargyros ("不貪愛錢財")有非常相近的意思是用在提前三章 3:3 。參考在提前三章 3:3 的解釋。

  在列出這五個罪惡以後,保羅就列出下面七項的德行。第八節原文的開頭就是"但是",第八節與第九節有七件的德行是神要求他的管家們所有的品格,這是與第七節的五個惡行相對照。

  樂意接待遠人 HOSPITABLE:參提前三章 3:2 的解釋。

  好善 LOVING WHAT IS GOOD:與接待遠人相連接,"好善"是一個正面積極的德行,那就是要求去尋求幫助人,以及活出基督的樣子來。希臘文字在這裡用的是 philagathos ,希臘文的字典上面的定義是:"一個人願意,並且帶著舍己來行善,或者是有恩慈的。" 8William Hendriksen 解釋這一個字"準備好來作對別人有益處的事。" 9 新約神學字典這樣說:"按照早期教會的解釋,就是永不疲倦愛心的行動。" 10

  大衛王是一個喜愛良善的人,他保留了他的敵人掃羅的命,掃羅很不情願的承認:"你今日顯明是以善待我。因為耶和華將我交在你手裡,你卻沒有殺我。人若遇見仇敵,豈肯放他平安無事地去呢。願耶和華因你今日向我所行的,以善報你。"(撒上 24:18,19 )大衛借著將約拿單瘸腿的兒子,米非波設接到他自己的家庭中,來向他死去的朋友約拿單顯出恩慈,約拿單是掃羅的兒子(撒下 9 )。

  約伯的朋友承認他是一位喜愛良善的人,"你素來教導許多的人,又堅固軟弱的手。你的言語曾扶助那將要跌倒的人。你又使軟弱的膝穩固。"(伯 4:3,4 ),但是喜愛良善人中最大的例子,乃是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周流四方行善事"(徒 10:38)。

  一位喜愛良善的長老尋求去幫助人並且對人做好事。他會是一個有愛心,慷慨並且向著所有的人仁慈的人,而且決不陷入邪惡,反擊的行為中(徒 11:24;羅 12:21; 15:2;加 6:10;帖前 5:15;彼前 3:13 )。相反的,保羅預言在末后的日子更多的人將會"愛自己,愛錢財 ...不受約束 ...不愛良善。"(提后 3:3)一個團體是借著愛良善的人來引導,而不是恨良善的 人來引導,才是真正蒙福。

  莊重 SENSIBLE:不知什麼理由,新美國標準版本的聖經將同樣一個希臘文的詞 sophron ,在提前三章裡頭翻譯作"自守",而在提多書一章中被翻譯成"莊重"。"莊重"是兩個英文翻譯中比較好的選擇,參考這一個字"自守"在提前三章 3:2 的解釋。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2-5 11:12 | 只看該作者
  公平 JUST:"公平"( dikaios )的意思是"公義"或者"正直,"要能公義就要在生活中按照神的公義的標準來活,要尊守律法。約翰寫著"行義的才是義人。正如主是義的一樣。"(約一 3:7)。

  一位公義的長老,就會是一個有原則的人,並且能為教會作正確的,公正並且公義的決定(箴 29:7),約伯是一個公正人的好榜樣:

  烏斯地有一個人名叫約伯。那人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伯 1:1)

  我以公義為衣服,
  以公平為外袍和冠冕。
  我為瞎子的眼,瘸子的腳。
  我為窮乏人的父,
  素不認識的人,我查明他的案件。
  我打破不義之人的牙床,
  從他牙齒中奪了所搶的。(伯 29:14-17 )

  神的管家一定要像約伯一樣。他一定要有一個正直的道德生活並且以實行公義為外袍穿上。

  聖潔 DEVOUT:要能"聖潔"( hosios ),是要堅決的向神和他的話委身。那是被分別出來向著神,並討神喜悅的。不顧文化或者環境方面的風如何改變,一個聖潔的人是緊緊的抓住神和他的話。

  以色列百姓的歷史中一個可怕事實,就是許多的領袖不再"公平"和"聖潔,"所以百姓就被帶領偏離了。一名長老決不應將百姓帶著到偏離!他必需是敬虔的奉獻,品格與行為上面的榜樣,才能帶領百姓在公義的路上向神忠心。

  自持 SELF-CONTROLLED:神的管家一定要在生活的各方面,特別是身體的慾望上(徒 24:25;林前 7:9; 9:25 )能控制自己,並且能自律。一個不能自律的人很少能抵擋情慾,性,憤怒,懶惰,批評的靈或者其它基本的慾望。他是很容易成為惡者的俘虜。

  所羅門警告那一些不控制自己的人容易受到敵人致命的攻擊:"人不制服自己的心,好象毀壞的城邑,沒有牆垣"(箴 25:28)。在所羅門時代,城牆是一個城市防禦系統的關鍵部分。一個強大安全的城市一定要有堅固的城牆。所羅門形容一個人自我約束的能力像城市的城牆一樣。沒有自我約束,一個人就暴露來讓仇敵攻擊,而容易的成為仇敵的俘虜。

  自我約束(節制)也是被聖靈管理的生命重要的一部分(加 5:23)。領袖們缺少紀律,就會叫他的同工受到沮喪也叫被帶領的人喪氣。不僅僅作了壞榜樣,而且他們不能完成需要完成的工作。結果,他們的羊群沒有好好管理,並且缺乏適當的屬靈上面的照顧。

  堅守所教真實的道理,就能將純正的教訓勸化人,又能把爭辯的人駁倒 HOLDING FAST THE FAITHFUL WORD, ... ABLE BOTH TOEXHORT IN SOUND DOCTRINE AND TO REFUTE THOSE WHO CONTRADICT:第九節提出最後也是在保羅所列出長老的資格中最重要的一點。這是保羅關懷的中心。這一條資格之後所有的經文就說出為什麼這一個資格對長老們而言是如此的不可缺少,也是對革哩底教會不可缺少(多 1:10-16 )。最後的一個條件就不僅僅是個人的品格,他乃是長老一定要作的特定差事:教導正確的教義並且改正假教師的錯誤。

  一名長老要能勸化純正的道理,並且改正假教師的錯誤,他必須首先全心的委身在純正的教義上。所以保羅開始說到長老一定要"堅守所教真理的道。"借著"道"( logos ),保羅的意思是,原始的教導或者是他們所聽過所領受的口頭上福音信息的宣告。這就是神在基督里救恩及生命的信息。描述這一個"道"是( 1 )"真實的"(可信的)以及( 2 )"所教"(所教導的)。 這個"道"是"真實的"因為是與所"教導的"完全一致。"所教導的"是指著使徒們的信息,就是基督的教導,借著他的聖使徒們傳遞那純正,有權威的,不改變教訓的本身。只有一個使徒的教訓(徒 2:42;弗 4:5 ),一個標準,一個教導,並且是和完全的"真實的(可信的)。"任何的教導與記載在新約聖經里的使徒的教訓相抵觸的話,那就是假的,不可信,並且是從魔鬼來的(多 1:10 、加 1:8,9 )。

  神對於一名長老的要求是要"堅守"他的道,"堅守"( antecho )意思是"緊緊的執著在,""投身於,"或者"全心的依靠在"。" George Knight 寫著說,"保羅呼召監督們,堅定的接受真實的道理," 11 這一個詞句暗示著不能移動,熱心的信服與委身。 Newport White 說這一個對於長老們的要求暗示了"能夠抵擋反對者的觀念。" 12 一個人對於正統,聖經的教訓不能堅定的來依靠,就不合格帶領神的家,因為他自己都在錯誤與不信的當中,將會誤導神的百姓。這樣的人無法對抗"鬼魔欺騙的靈與教訓"(提前 4:1)。舊約聖經的祭司們,君王們與領袖們如果不堅守神的律法就被偶像的力量所捲走。所以長老如果對聖經的教訓拒絕或者不堅定,就會與羊群一同被豺狼所吞噬了。

  一位長老需要緊緊的依靠神的話的原因是,這樣他就"能夠"也就是"被裝備,"來作二件特別的工作:( 1 )勸化信徒以及( 2 )駁斥爭辯的人。加爾文 Calvin 寫著說"一位牧者需要兩種聲音,一種是聚集羊群,而另外一種是趕散豺狼與小偷。聖經就提供了他發出兩種聲音的憑藉," 13 。

  毫無疑問的,保羅要求所有的長老們,不是僅僅一些人能夠勸化純正的道理以及斥責假教師所有的道理。在提前三章 3:2 保羅要求所有的長老們要"能夠教導,"提多一章 1:9 把提前三章 3:2 的話延伸,加上了長老必須"能夠將純正道理勸化人,並且駁斥虛假的教師們"。我們一定對所有的長老都這樣要求。

  勸化是與教導緊密相連的(提前 4:13; 6:2 ),但是教導主要的是在心思上,勸化主要的是影響人的心,良心,意志與聽者的行動。勸化鼓勵百姓來接受並且應用所聽的真理。

  特別的,長老們要在純正的道理上勸化信徒 ,"純正"這一個字的意思就是健康的或者健全的(路 5:31;約參 2 )。在這裡是使用比喻的方式來說明教導,所以他的意思是"改正,""完全,"或者"純正"的教導。"純正的道理"是直接的與錯誤的教訓對照,錯誤的教訓是會病態的,敗壞的並且污染人的。病態的教訓會毀壞接受者的生命(提前 6:3-5 ),而純正的道理產生出敬虔,清潔,完全,健康的生活(多 1:13; 2:1 )。會眾的健康與健全是在於領袖們不斷的"將純正的道理勸化人。"沒有一個人有資格盡長老的職分,除非他能以這樣的方式運用神的話。

  如同在使徒行傳二十章 20:28-31 ,長老的責任是保護教會不受錯誤教師們的影響,就是那一些人說話抵擋"純正道理"。因此一位長老一定要能"斥責"那一些與純正信仰相矛盾的人。更仔細的翻譯這一個字"斥責"( elencho )在這一段經文中的,是"責備"或者"叱責,"那是被用在第十三節的。十三節正確的將第九節應用出來,所以斥責一名假教師的目的就是"使他們在真道上純全無暇疵。"要合格的盡長老的職分,一個人一定要能注意到錯誤的教導,並且用純正的道理加以對抗。

  這末了一項資格最高的意義,是在十~十六節中間顯明:"因為有許多人不服約束,說虛空話,欺哄人。那奉割禮的,更是這樣。這些人的口總要堵住。他們因貪不義之財,將不該教導的教導人,敗壞人的全家。"(多 1:10,11 )。在革哩底的情形很值得警惕,在那裡有"許多不服約束的人,說虛空的話,欺哄人。"在這樣一個充滿危險性的環境中教會最大的需要,就是有牧者長老們堅定不移對著神的話忠誠,並且有能力勸化,教導與改正人。若沒有設立合格的長老,革哩底教會將註定停留在軟弱與沒有秩序的裡頭。然而,借著提多的努力來設立合格的長老們,雖然面對周圍的危險,就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教會將會興旺。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9: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