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txcowboy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再見,貝克村

[複製鏈接]
61
g深海 發表於 2011-12-10 12:4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屁民 50樓 的帖子

有內涵的,比較含蓄的,挺適合那些人的口味啊!     還是孔子那個年代好,一輛牛車,多安全哦,還沒有什麼污染,不就是慢些嗎?慢些「穩當」不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
g深海 發表於 2011-12-10 12:5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txcowboy 46樓 的帖子

哦,不必客氣!願你一路走好!     我給大家的是真誠,喜不喜歡,各自去理解吧!「真誠」貶值太快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63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1-12-11 03:57 | 只看該作者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1-12-10 05:13
你是來相親的?

我的兒子。早有老婆,我的女兒,早有女婿。不需要相親。 我也相信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許多精華。如《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不就是今天普世派宣傳的普世真理嗎?? 其實2000多年前中國已有此說了。

另外樓主難道不是對的就堅持,發現有值得商榷之處就保留,不是一個真正的學者態度嗎???
世人皆醉我獨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0

主題

1萬

帖子

741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16
64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1-12-11 04:28 | 只看該作者
提示: 該帖被管理員或版主屏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0

主題

1萬

帖子

741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16
65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1-12-11 04:30 | 只看該作者
g深海 發表於 2011-12-10 12:34
回復 掏光養賄 54樓 的帖子

    朋友說的深刻,有一點正常思維的人都應該明白的事情。悲憤哦!一個有兩千多 ...

他們甚至還做白日夢,以為自己是諸葛亮,等著劉備來三顧茅廬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0

主題

1萬

帖子

741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16
66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1-12-11 04:35 | 只看該作者
g深海 發表於 2011-12-10 12:34
回復 掏光養賄 54樓 的帖子

    朋友說的深刻,有一點正常思維的人都應該明白的事情。悲憤哦!一個有兩千多 ...

他們兩眼一抹黑,閉著眼睛,看不到社會形態的變化,政治形態的變化,經濟形態的變化。。。

他們就象《儒林外史》中描寫的那幫幫腐儒,巴望中國的思想文化石化成為博物館里的古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0

主題

1萬

帖子

741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16
67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1-12-11 04:4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瘋瘋顛顛 63樓 的帖子
我的兒子。早有老婆,我的女兒,早有女婿。不需要相親。

Read more: 再見,貝克村 - 時事述評 - 貝殼村 -


——瘋老開口閉口「我喜歡」,所以我老掏以為您老是來相女婿或者相兒媳婦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0

主題

1萬

帖子

741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16
68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1-12-11 04:4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瘋瘋顛顛 63樓 的帖子
如《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不就是今天普世派宣傳的普世真理嗎?? 其實2000多年前中國已有此說了。



Read more: 再見,貝克村 - 時事述評 - 貝殼村 -


——如果瘋老實事求是地引用並解釋這段話,應該知道《禮記》之「公」與現代社會的「公」,並不可同日而語!

多有得罪!據說您老壽過80,我老掏就不同您勉為其難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69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1-12-11 05:0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瘋瘋顛顛 於 2011-12-11 05:15 編輯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1-12-11 04:47
回復 瘋瘋顛顛 63樓 的帖子
——如果瘋老能實事求是地引用並解釋這段話,應該知道《禮記》之「公」與現代社會的「公」,並不可同日而語!
多有得罪!據說您老壽過80,我老掏就不同您勉為其難了!


學識不論年齡,願聽指教。
世人皆醉我獨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0

主題

1萬

帖子

741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16
70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1-12-11 05:0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瘋瘋顛顛 69樓 的帖子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不曾讀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71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1-12-11 05:1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瘋瘋顛顛 於 2011-12-11 05:19 編輯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1-12-11 05:09
回復 瘋瘋顛顛 69樓 的帖子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應該知道《禮記》之「公」與現代社會的「公」,並不可同日而語!



你不要轉移話題!! 我說的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請指教不可同日而語之處!!!
世人皆醉我獨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0

主題

1萬

帖子

741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16
72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1-12-11 08:05 | 只看該作者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1-12-11 05:14
你不要轉移話題!! 我說的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請指教不可同日而語之處!!!

我老掏並未轉移話題,而是您瘋老古代政治知識、文學知識尚欠火候!

您老看不明白,我老掏愛莫能助!bye-bye 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73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1-12-11 08:09 | 只看該作者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1-12-11 08:05
我老掏並未轉移話題,而是您瘋老古代政治知識、文學知識尚欠火候!

您老看不明白,我老掏愛莫能助! ...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真知也。
世人皆醉我獨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0

主題

1萬

帖子

741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16
74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1-12-12 06:27 | 只看該作者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1-12-11 08:09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真知也。

瘋老這個態度好!承認不知為不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主題

518

帖子

406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06
75
 樓主| txcowboy 發表於 2011-12-12 11:0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掏光養賄 64樓 的帖子

在論壇中我跟不少反對中華文化的人發生過論戰,我有時言語也有不敬之處,有點積怨,在所難免。

提倡傳承中國文化的人也不止我一個。我們這些人的目的是不想讓已有數千年輝煌歷史的中華文明傳承斷在我們這代人的手裡。這跟神馬回到原來的時代沒有任何關係。你們在這方面攻擊,只能表明你自己的無能。

就你這點水平,也根本沒有資格說別人是否懂政治經濟史。就算你回家閉關苦學二十年,都不一定能趕上我現在的學識。如果你能引經據典,心平氣和的跟別人討論,別人自然會尊重你。如果你只會用這點伎倆,是你自己暴漏你自己的缺點,「人必自辱而後人辱之」。


「中國,華夏,中華,中國文化,中華文明,姓氏,漢語,漢字」等等,都是中國五千年歷史積澱的結果,不是你在這裡胡說八道幾句話就可以誣衊、改變的。

作為一個中國人,作為一個炎黃子孫,正確地認識和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不但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相反,這還是一種責任。

如果你還認為你是一個中國人,如果你還認為你是一個炎黃子孫,尊重中國人的祖先和中國的傳統文化,也是尊重你自己。

如果你這麼鄙視自己國家和民族的文化,你乾脆改掉自己的姓氏,別說漢語,別寫漢字,再甚者,把頭髮染黃,把皮膚漂白、或者摸黑,做一個白狗子、洋鬼子,不更加徹底嗎?

言盡於此,過後不復了。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主題

518

帖子

406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06
76
 樓主| txcowboy 發表於 2011-12-12 11:0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瘋瘋顛顛 73樓 的帖子

《禮記》跟《詩經》都分不開的水平,您不用跟這種人計較。

我們這些人做好自己的事情,宣傳好中國文化,自然可以讓中國文化更好的傳承。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0

主題

1萬

帖子

741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16
77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1-12-13 05:4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掏光養賄 於 2011-12-13 06:55 編輯

回復 txcowboy 75樓 的帖子

引用孔孟儒學,必須首先弄明白孔孟說話時的語境,孔孟的那些話是在什麼背景下說的,對誰說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缺失做學問的基本常識,根本就不知道孔孟儒學的語境和背景,隨心所欲地「古為今用」,誇誇其談,嘩眾取寵,隨心所欲為地忽悠聽眾,就是當前學術界華而不實,糟踏學問的一種傾向性風氣。

如果中國的主管領導人,能像毛澤東那樣懂一點儒家,這種誇誇其談,嘩眾取寵的風氣也不至於如此放肆!這些所謂儒學「專家」也不敢拿儒家特權倫理教導當今民眾!

舉例來說,孔老夫子平時都沉默寡言,只有對著王公大臣等特權階層和他所希望成為上等人的學生們,才會滔滔不絕地說話。儘管孔子的言論存在豐富的文化內含,其中有許多可用之處的東西,但如前所述,孔子所講的那些話(包括他的教育和修養等言論),幾乎都是在有針對的特定語境下,對著特權者和為了教導特權者怎樣規範言行,怎樣做人為官或怎樣為官場效命有感而發的。初衷並非為了教導民眾怎樣生存。

孔子的那些話,都是對他接觸到的君王、大臣和他需要培養為上層社會效勞的門徒們講的。他的所謂禮儀、規矩、修養,並不是面對平民百姓說的。孔子的言論宗旨,歸結起來,就是希望上層社會得以恢復以周禮為標誌的初期封建(亦說晚期奴隸制社會)社會制度,希望他的學生們成為上層社會的特權人士和怎樣成為上層社會的特權人士或為特權階級效勞的上層人士。他的教育宗旨「學而優則仕」便是服務於此的主張。

中國自清代後期,1903年公布的《奏定學堂章程》(教育史稱「癸卯學制」),開辦新學以來,學校就開始以新教科書為教材取代四書五經。「五四」新文化運動提出打倒孔家店以後,除鄉村個別地方私塾採用儒家之書,城市和發達地區鄉村學校均用新教科書,儒家著作基本退出教壇。直至解放以後,對於儒家著作及其學說,只是專家學者研讀或教材節選少量。文化革命批林批孔之後,除了批判,孔子及其學說極少為人們所提及。這樣,孔夫子其人其書,難免孤寂冷寞。

而近些年突然請出孔老夫子,提倡儒家文化,對於多數人來說,大體也只是知其有與無,抑或知其好與壞,這就難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敢斷言,儒學到底為何物,不少當權者和社會名流怕也只是一知半解。這樣一來,新興「儒學家」們,只要有個好口才,有張厚臉皮,就隨便忽悠聽眾,就隨便敷衍媒體,熱衷於讓聽眾拍手叫好,使自己成為名星。

每每看到這些「新興儒學家」們忽悠孔孟儒學,吐沫橫飛,搖頭晃腦的姿態,我老掏禁不住當場就替他們臉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主題

518

帖子

406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06
78
 樓主| txcowboy 發表於 2011-12-13 14:5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xcowboy 於 2011-12-14 15:48 編輯

回復 掏光養賄 77樓 的帖子

說出這些話來,就表明了國人對孔子和儒家文化的誤解。

舉例來說,孔老夫子平時都沉默寡言。


請你詳細論證給大家看,為什麼說「孔老夫子平時都沉默寡言」。

初衷並非為了教導民眾怎樣生存。


請詳細論證,為什麼「初衷並非為了教導民眾怎樣生存」。

他的教育宗旨「學而優則仕」便是服務於此的主張。


首先,請詳細論證為什麼說「學而優則仕」是他的教育宗旨。。。這句話是誰說的,上文是什麼。

中國自清代後期,1903年公布的《奏定學堂章程》(教育史稱「癸卯學制」),開辦新學以來,學校就開始以新教科書為教材取代四書五經。


「癸卯學制」規定學堂的立學宗旨是「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史文學為基,俾學生心術壹歸於純正,而後以西學瀹其知識,練其藝能,務期他日成才,各適實用」。還規定了各級各類學堂的性質任務、入學條件、修業年限及相互銜接和關係。擬訂這個學制的指導思想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而近些年突然請出孔老夫子,提倡儒家文化,對於多數人來說,大體也只是知其有與無,抑或知其好與壞,這就難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敢斷言,儒學到底為何物,不少當權者和社會名流怕也只是一知半解。


正是因為這樣,才建議大家去閱讀中國的經史典籍,用自己的大腦去思考什麼是真正的中國文化,什麼是中國文化中的優秀成分,什麼是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該了解和傳承的中華文明。

儘管孔子的言論存在豐富的文化內含,其中有許多可用之處的東西,


現在我們這些人的目的絕對不是神馬回到古代,絕對不是神馬恢復舊學制等等,而正是告訴大家中華文明的核心文化中那些「豐富的文化內含」,那些「許多可用之處的東西」。因為有很多文化內含和可用之處,是不隨著時間的改變而改變的。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95

帖子

770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70
79
芳華 發表於 2011-12-13 15:21 | 只看該作者
價值觀不同,看問題怎麼會一致呢?不必強求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主題

518

帖子

406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06
80
 樓主| txcowboy 發表於 2011-12-13 15:3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xcowboy 於 2011-12-13 15:41 編輯

回復 芳華 79樓 的帖子

價值觀不同,看問題怎麼會一致呢?不必強求呀!


是的,求同存異,本屬正常。只是希望作為一個炎黃子孫,應該正確認識、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些優秀成分。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9: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