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9
2770
1722
禁止發言
使用道具 舉報
6224
1萬
3萬
貝殼精神領袖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1-12-10 05:13 你是來相親的?
1990
7416
四級貝殼核心
g深海 發表於 2011-12-10 12:34 回復 掏光養賄 54樓 的帖子 朋友說的深刻,有一點正常思維的人都應該明白的事情。悲憤哦!一個有兩千多 ...
我的兒子。早有老婆,我的女兒,早有女婿。不需要相親。 Read more: 再見,貝克村 - 時事述評 - 貝殼村 -
如《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不就是今天普世派宣傳的普世真理嗎?? 其實2000多年前中國已有此說了。 Read more: 再見,貝克村 - 時事述評 - 貝殼村 -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1-12-11 04:47 回復 瘋瘋顛顛 63樓 的帖子 ——如果瘋老能實事求是地引用並解釋這段話,應該知道《禮記》之「公」與現代社會的「公」,並不可同日而語! 多有得罪!據說您老壽過80,我老掏就不同您勉為其難了!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1-12-11 05:09 回復 瘋瘋顛顛 69樓 的帖子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應該知道《禮記》之「公」與現代社會的「公」,並不可同日而語!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1-12-11 05:14 你不要轉移話題!! 我說的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請指教不可同日而語之處!!!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1-12-11 08:05 我老掏並未轉移話題,而是您瘋老古代政治知識、文學知識尚欠火候! 您老看不明白,我老掏愛莫能助! ...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1-12-11 08:09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真知也。
24
518
406
貝殼網友三級
舉例來說,孔老夫子平時都沉默寡言。
初衷並非為了教導民眾怎樣生存。
他的教育宗旨「學而優則仕」便是服務於此的主張。
中國自清代後期,1903年公布的《奏定學堂章程》(教育史稱「癸卯學制」),開辦新學以來,學校就開始以新教科書為教材取代四書五經。
而近些年突然請出孔老夫子,提倡儒家文化,對於多數人來說,大體也只是知其有與無,抑或知其好與壞,這就難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敢斷言,儒學到底為何物,不少當權者和社會名流怕也只是一知半解。
儘管孔子的言論存在豐富的文化內含,其中有許多可用之處的東西,
1
195
770
貝殼網友六級
價值觀不同,看問題怎麼會一致呢?不必強求呀!
本版積分規則 發表回復 回帖后跳轉到最後一頁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