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鄧萬根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謝謝

[複製鏈接]

54

主題

918

帖子

32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0
41
pcless 發表於 2011-2-19 18:11 | 只看該作者
個人看法,除了多生孩子,還真沒看出這事情和基督教有啥關係。明明是人家的私事,而且就一個家庭是個案,如果基督教的教義是不要孝敬老人,另當別論。更何況也看不到什麼虐待老人,更好像是三代人在美國艱苦奮鬥。

其實這是中國人的勤勞。別人的家事我不做評判,也不想借別人的私事表達自己的想法。研究又賣弄版主的權利,一看就是沒當過官,和門衛刁難人一樣的水平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42
研究 發表於 2011-2-20 14:14 | 只看該作者
鄧萬根 發表於 2011-2-19 00:47
回復  研究  6樓的帖子

  小孩子挑食的毛病已成習慣,改也難。 我們每天晚飯做七、八個萊,常常是 ...

我認為你的觀點對,孩子餓了,自然就吃了。讓媽媽在給孩子檢查身體時,諮詢一下兒科醫生。他們會支持你的觀點。
藍天, 白雲, 海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

主題

2692

帖子

1504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04
43
BenAl 發表於 2011-2-21 02:27 | 只看該作者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1-2-19 03:17
那也算個問題?我看你也是糊塗了。

你的肚子容量有限,你是喝湯還是吃肉呀?你不會還要找個專家咨 ...

你都回答的什麼亂78糟的,我早知道你要迴避問題,所以說了是不能兼顧的情況下,你怎麼又扯什麼兼顧?

我自己當然有答案了,不會找你諮詢的,我只是想讓你再暴露暴露所謂"神本思維"的荒繆罷了,呵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887

帖子

48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9
44
 樓主| 鄧萬根 發表於 2011-2-21 11:41 | 只看該作者



    她果按照馬太福音十章21節說的,信了基督教的兒女要與不信的父母為敵、害死父母;那會使有孝敬父母之心的兒女不去基督教會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45
sousuo 發表於 2011-2-21 12:0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鄧萬根 44樓 的帖子

是嗎?

再多看幾節,可能又去教會了.

聖經哪能光讀某一節呢?
床前明月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887

帖子

48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9
46
 樓主| 鄧萬根 發表於 2011-2-22 00:41 | 只看該作者

    有人對我疑問:「你們同兒孫在一起享天倫之樂,為何還說這說那的?」這是因為:一是外孫不說中國話。她(他)僅在我們帶著時,學說點中國話,從上幼兒園起就說英語,在家也是。二是兒女上班不在家。女兒、女婿上班各在一方,都很遠,早出晚歸;待一天天熬到周末,他們仍然忙亂,有兩個教會和兩個查經班的服侍。我們成天困在家中成了名符其實的保姆(而且周末也一樣)。美其名享天倫之樂,其實是資源回收利用。三是在家共同語言少。由於我們和子孫所接受的文化教育及受到的環境影響不一樣,物換星移,生活內容不同了,共同語言少了。四是生活習慣差別大。美國的生活習慣,我們老年人很難適應,而我們長期生活的中國,它適合我,我適合它,適者生存,自得其樂。合口味的家鄉飯菜,親切而熟悉的聲音,經常和玩友在一起玩樂,這樣的晚年生活,在美國是無論如何也享受不到的。同時,在美國父母只有法律上照顧兒女的義務,沒有兒女照顧年老父母的責任。就美國而言,沒有任何法律規定成年子女必須贍養其父母,因此也不可能「養兒防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主題

70

帖子

12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0
47
looking2answer 發表於 2011-2-22 00:59 | 只看該作者
鄧萬根 發表於 2011-2-22 00:41
有人對我疑問:「你們同兒孫在一起享天倫之樂,為何還說這說那的?」這是因為:一是外孫不說中國話。 ...

沒有親身經歷,就我看過的事情而言,跟您說說。

其實我覺得這個不是基督教家庭個案,多數家庭都是如此。換句話說,即使您的兒子、女兒、女婿不組織查經,他們也會很忙;你們的交流也很少。

即使在國內,情況也是如此:周末在父母那裡吃飯,吃完飯回家,該忙啥忙啥。很多父母在國內的時候,有自己的生活圈,覺得也沒所謂;但是到了國外就不一樣了,因為語言、習慣問題,只能與兒女交流。但問題是,兒女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

我倒是覺得,您老可以去去教會,因為教會也有很多不信的人,或是跟您一樣過來看望兒女的,可以交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主題

70

帖子

12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0
48
looking2answer 發表於 2011-2-22 01:0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looking2answer 於 2011-2-22 01:11 編輯

還有一點,您關於自己的定位到底是那裡?

是主人嗎? 我想您不會的,不管在兒子家或是女兒家,我相信,您都是放手讓兒女去管他們自己家
是客人嗎? 您沒有把自己當客人。
是傭人嗎? 您確實是這麼做的。

上次跟一個老外聊天的時候,他說他去自己女兒家 只有吃飯 和睡覺。因為女兒在另外的城市,自己那裡都不認識。

他們偶爾幫忙女兒,但是是在女兒的授意之下的。
舉個例子,外孫女滿地跑,如果他們、女兒、外孫女都在房間,他們絕對不會管外孫女幹什麼,即使小傢伙要拆房子;除非女兒說要出去做飯,讓他們管理小傢伙,這個時候,他們才成為「家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9

主題

9078

帖子

501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017
49
hellman 發表於 2011-2-22 01:49 | 只看該作者
去教會耽誤家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9

主題

6876

帖子

5796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796
50
ruthrose 發表於 2011-2-22 02:32 | 只看該作者
鄧萬根 發表於 2011-2-22 00:41
有人對我疑問:「你們同兒孫在一起享天倫之樂,為何還說這說那的?」這是因為:一是外孫不說中國話。 ...

誰說享受天倫之樂就不能「說」這「說」那?
沒有了言論自由,哪來的天倫之樂?

我家是一個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孩子們到了上學年齡之後,我的婆母才移民來到美國,與我們同住,因此不是主人不是僕人也不是客人,而是我們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即使如此,老人家仍然會有寄人籬下的感覺,畢竟生活習慣與過去大相徑庭,與家人說話,是她釋放心中不適的唯一方式。所以,我經常引導她說這說那,其中很多話在我聽起來是很難產生共鳴的,但我還是要耐著性子聽她絮叨,因為這是媳婦當盡的本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887

帖子

48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9
51
 樓主| 鄧萬根 發表於 2011-2-22 03:29 | 只看該作者
looking2answer 發表於 2011-2-22 00:59
沒有親身經歷,就我看過的事情而言,跟您說說。

其實我覺得這個不是基督教家庭個案,多數家庭都是如此 ...

「我倒是覺得,您老可以去去教會,因為教會也有很多不信的人,或是跟您一樣過來看望兒女的,可以交流。」

去了,我們每個星期天都去教會了,確實與中國老人聊天還有共同語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52
拎不清 發表於 2011-2-22 03:31 | 只看該作者
各家自有一本難念的經。各家經不同。也沒有一個模式來解決。有歡笑,有眼淚。就這樣過吧。只有這樣世界才是多彩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887

帖子

48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9
53
 樓主| 鄧萬根 發表於 2011-2-22 03:32 | 只看該作者
ruthrose 發表於 2011-2-22 02:32
誰說享受天倫之樂就不能「說」這「說」那?
沒有了言論自由,哪來的天倫之樂?

你說的也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887

帖子

48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9
54
 樓主| 鄧萬根 發表於 2011-2-22 03:37 | 只看該作者
hellman 發表於 2011-2-22 01:49
去教會耽誤家務。

全家老小都去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887

帖子

48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9
55
 樓主| 鄧萬根 發表於 2011-2-22 05:41 | 只看該作者
looking2answer 發表於 2011-2-22 01:08
還有一點,您關於自己的定位到底是那裡?

是主人嗎? 我想您不會的,不管在兒子家或是女兒家,我相信,您 ...

這是我在1樓里提的問題:「我們現在是什麼身份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主題

70

帖子

12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0
56
looking2answer 發表於 2011-2-22 06:32 | 只看該作者
鄧萬根 發表於 2011-2-22 05:41
這是我在1樓里提的問題:「我們現在是什麼身份呢?」

這個問題太複雜,我想沒人能解釋清楚。

希望您老不管在美國還是中國,都能有自己的生活圈 和 朋友圈;能夠開心生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57
拎不清 發表於 2011-2-22 06:33 | 只看該作者
要什麼身份。過二年回去吧,那裡老人多。只怕到那時,是非回去不可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58
sousuo 發表於 2011-2-22 08:21 | 只看該作者
鄧老,您待不慣,就回國吧,兒孫自有兒孫福。

您在一天,不幫忙,心裡過意不去,幫忙,也真難為,回國待一段吧,女兒家的天也塌不了。

教會服侍當然耽誤家務,但處理好了的也有的是,辦法就是犧牲自己的時間,別犧牲別人的時間。
床前明月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887

帖子

48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9
59
 樓主| 鄧萬根 發表於 2011-2-22 09:16 | 只看該作者
sousuo 發表於 2011-2-22 08:21
鄧老,您待不慣,就回國吧,兒孫自有兒孫福。

您在一天,不幫忙,心裡過意不去,幫忙,也真難為,回國待 ...


哎呀!中國的父母心呀!我們多年沒回國;去年 回國三個月,女兒一下瘦得像皮包骨頭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60
sousuo 發表於 2011-2-22 11:3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鄧萬根 59樓 的帖子

您回國期間,誤了他們去教會了嗎?

還是不去教會都玩不轉了?
床前明月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13: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