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shicai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拯救中文字

[複製鏈接]

32

主題

933

帖子

1173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4

積分
1173
41
laiting275 發表於 2010-12-5 11:4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laiting275 於 2010-12-5 15:30 編輯

另外,大陸喜歡使用像英文那樣簡寫式的縮寫文法。

英文的簡縮法,是由於不行語言表達而應運而生,如果一個專有辭彙用到十多音節,

在語言表現是困難的。

漢字是單音,辭彙是漢字組合,以「人民化表大會」為例,只是六個音節,不影響語言,

沒有必要縮寫為「人大」。

最近熟門話題是「推普」與方言。「推普」是縮寫,可以理解是「推廣普通話」或「推行普通話」,

這就產生了混亂,中央說,推廣普通話不是要消滅方言; 地方上,寧左勿右下,變成為推行普通話,

地方方言自然萎縮甚至滅亡。

蔣介石當年在台灣推行國語運動,引起抗爭,從而引發出省籍之爭,這是統獨之爭的源頭。

由此可見,縮寫文法不適合漢文化,只有害而無利!
文字載體是人,大腦儲存的文字資料,才是文字運用的本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61

帖子

4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9
42
BananaEggs 發表於 2010-12-5 14:43 | 只看該作者
傳統版本
「蟲二」是登山路旁的一塊摩崖刻石,位於萬仙樓北側盤路之西,這是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歷下才子劉廷桂題鐫的。這實際是個拆字遊戲,是「風月」二字拆去邊框所得,隱喻「風月無邊」之意,用來形容這裡風景幽美,吸引遊人駐足觀賞猜度字謎奧妙。

簡體版本
「X二」是登山路旁的一塊摩崖刻石,位於萬仙樓北側盤路之西,這是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歷下才子劉廷桂題鐫的。這實際是個拆字遊戲,是「風月」二字拆去邊框所得,隱喻「風月無邊」之意,用來形容這裡風景幽美,吸引遊人駐足觀賞猜度字謎奧妙。
**********
1949 年撤退到台灣後,蔣介石想向中國內地反擊,他怕戰士們一旦和台灣當地女子結婚,有了家庭,安頓下來,就不願意跟隨部隊打回大陸,所以,在開始的幾年, 他禁止士兵和台灣當地婦女(無論漢族或原住民)結婚,並分漢族籍貫為外省人和本省人兩種,現在台灣獨立運動就利用了這種分割法。

遲早,台獨將利用簡體作為另一個獨立的藉口, 原住民沒有參與統獨問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2

主題

933

帖子

1173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4

積分
1173
43
laiting275 發表於 2010-12-5 19:3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laiting275 於 2010-12-5 19:38 編輯

上樓,可能我理解不同,多謝指正。

李淑湘說過,簡化漢字只是過渡期,最終是拼音文字取締漢字。

為何大陸的文化上層,總是千方百計折騰語言文字?從不間斷、層出不窮。

用了大筆公費研究四十四字規範,道理一大籮,吹得百般神聖,到頭來,

95%的人極力反對,今時的百姓,不再是以前的阿蒙了。

廣州亞洲運動會前夕,一個政協一言,引來廣州人上街漫步撐粵語。

文字要分裂,語言要統一,凡是違反自然規律的,這班人都要幹,逆天而行。

世界上,那個國家是語言一致的?那個民族語言會統一?沒有!這是語言的自然規律。

共產黨說,共產黨人是特殊構造的。難道就是耍違反自規律才算特殊嗎?不可思意!
文字載體是人,大腦儲存的文字資料,才是文字運用的本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44
新鮮人 發表於 2010-12-6 04:30 | 只看該作者
請問台灣的行書都是高文化的人使用,還是市井下層人士使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61

帖子

4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9
45
BananaEggs 發表於 2010-12-6 06:20 | 只看該作者
據我所知,在台灣,所有正式場合都是傳統字,如學校,企業簽署文件,路牌,政府或企業公告文件, 台灣的網站(新聞, 聊天室..), 甚至朋友之間的手機簡訊. 都是傳統字,

很多大陸簡體字在台灣容易產生誤導,例如, 麵粉, 台灣人一定會認為這是一個擦臉的粉,而不是做包子的麵粉。

簡體字只存在個人之間,就像給家人或朋友留一張紙條,飯店的跑堂筆錄客人點的菜給廚子,..等等. 台灣人學習簡體字,都是從社會或網站學來的,而不是從學校。

這是今天台灣的新聞 (Source:www.chinatimes.com)

陸學者:不應放棄繁體字    * 2010-12-05    * 新聞速報    * 【中央社】

     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今天表示,有文化的人不應該放棄繁體字。他並且對總統馬英九倡議的「識正(正體字,或稱繁體字)書簡」深表贊同。

     呂章申是大陸知名的書法家,也以正體字寫書法,他下午在國父紀念館舉行的首次在台個人書法展記者會後,對中央社記者作此表示。

     呂章申說,兩岸交流頻繁,台灣「識簡書繁」、大陸「識繁書簡」是很好的事;繁體字傳承了中華文化傳統,簡體字則採用了一些草書的寫法。

     呂章申強調,只要是有文化的人,都不應該放棄繁體字,應該要認識繁體字。他說,現在大陸上也有愈來愈多的人認識繁體字。

     他又指出,兩岸在文化上同根同源,未來更應持續加強在文化方面的合作與交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2

主題

933

帖子

1173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4

積分
1173
46
laiting275 發表於 2010-12-6 18:09 | 只看該作者
呂館長只是從傳統和藝術上的看法,才會用到「有文化的人不應該放棄繁體字。」

而現在大陸根本沒有理由和不能否定繁體字使用,《國家語言文字法》實質上自

我否定了,現在的堅持,只是為面子而欺騙民眾而已。

自從國務院與日、韓、越、新、台、港、澳等國家、地區簽署,中醫、中藥不能

使用簡化字,必須用繁體字,並在聯合國衛生組織立案。

就是說,現在大陸的簡化字用在中醫中藥上犯法的了,所有中藥成藥的商標和說

明,必須使用繁體字。

《國家語言文字法》,並不是全國性的法規,只適用於大陸地區;但是,並不是

大陸地區全部適用,中醫中藥、歷史考古、書法藝術等行藥並不適用;同時也不是

所有大陸人都適用,如江澤民就可以隨處用繁體字題字。

不是全國性、不是行業性、同時有階級性的法規,看不出那點符合憲法?

文字載體是人,大腦儲存的文字資料,才是文字運用的本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47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0-12-10 23:2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小康人家 於 2010-12-10 23:25 編輯

簡體字是否比繁體字更容易掃盲,拿中國大陸跟港台比毫無意義,文盲人口的起點、經濟發達程度、對教育的投入程度都不一樣。拿香港、臺灣跟新加坡比。同為「亞洲四小龍」,新加坡是最早推行簡體字的海外華人國家與地區。同時也是華人地區文盲率最低的地區。97年回歸的時候文盲率統計是:香港5.5%,新加坡不足2%。而且長期以來香港臺灣的文盲率的下降十分緩慢。但是對比教育的投入,香港在教育上的投入比例卻要遠高於新加坡。足可見簡體字的優勢。

  我知道解放初期,大陸的文盲率是90%,90%以上的文盲率就是中華民國的給中華人民共和國留下的遺產。要掃除那麼大數量的文盲率,必然要使用易於學習,書寫的簡體字。1964-1982年18年間,我國文盲人口一直維持在2.3億左右,但文盲率下降了近11個百分點;1990年普查比1982年普查文盲人口減少5000萬人,文盲率下降了7個百分點;2000年普查文盲人口比10年前減少了將近1億,文盲率又下降了近10個百分點,10年間年平均下降速度7.2%。

對比一下,台灣62年文盲率是42%,去年是3.8%。大陸解放時文盲率差不多90%。去年是9.1%
再對比一下人均教育投入,台島教育投入占財政支出22%以上,大陸去年才達到10%左右。台島投入教育資金佔GDP6%,大陸是剛過3%,人均更是差異巨大,台島人均教育投入(ZF投入+家庭投入)要二十幾倍於大陸,台島用人均比大陸多二十幾倍的的教育資源只讓文盲率下降了38個百分點左右。而大陸用人均只有台島二十幾分之一的投入,在同樣時間內讓文盲率下降了80個百分點,阿彌陀佛。

簡體字的優越性還不清楚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61

帖子

4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9
48
BananaEggs 發表於 2010-12-11 03:05 | 只看該作者
成人文盲和適齡兒童的文盲是兩回事。

如果中共從原來的政府繼承了文盲率,例如說 90%,但如果從1949年開始,當時的文盲仍然是文盲一生(成人文盲他們忙於謀生,沒有時間,也沒有學習的願望或能力),但當時所有適齡兒童接受了義務教育,60年後,大部分老成年文盲都會死去,例如90%將成為10%。

我認為簡體字與中國的文盲率無關,在小學, 無論教孩子們什麼,孩子們都會好好學習。

印度使用拼音語言,它應該更容易學習,但窮人的孩子沒有機會上學。這是問題的核心,語言的複雜性,與文盲率沒有任何關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61

帖子

4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9
49
BananaEggs 發表於 2010-12-11 06:42 | 只看該作者
".....要掃除那麼大數量的文盲率,必然要使用易於學習,書寫的簡體字。..."

隱藏的目標是,毛澤東不信任現有的知識分子,他比較信任工農兵(紅五類)作為黨的基層書記,

然而,很多有這個紅色背景的工農兵是文盲,所以毛改變整個漢字系統, 這樣做, 很快就產生一些"半識字"的基層書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50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0-12-11 11:2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BananaEggs 48樓 的帖子

那為什麼採用簡體字的新加坡文盲率比台灣,香港都低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2

主題

933

帖子

1173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4

積分
1173
51
laiting275 發表於 2010-12-11 11:49 | 只看該作者
BananaEggs 發表於 2010-12-11 03:05
成人文盲和適齡兒童的文盲是兩回事。

如果中共從原來的政府繼承了文盲率,例如說 90%,但如果從1949年開 ...

我不清楚你的數字來源,但是非常近似一貫的報喜不報憂的自我安慰手法。

我從來不正面評論繁簡的表面結構問題,只會從民族性承傳性去討論、從

人才是文字的實際載體討論、是從教育使人掌握文字和適應文字,而不是要

改變文字去適合每一個人,強調人決定文字的儲存和運用,而不是文字決定

人的儲存和運用。

而閣下所堅持改變文字可決定人的對文字資料儲存和運用。

你的不同概念,南轅北轍。

台港澳三地的教育,政府的投入當然是主要的,但同時,民間的個人、

組織、宗教等的投入亦不少。單從政府的投入上看,是不完全的。

文盲的定義,今昔已不同了,全世界大部分的國家都以九年免費教育為

目的。小學畢業,只能算是半文盲,初中畢業,才算脫離文盲。香港定

立十二年免費教育,澳門把幼稚園也算入免費教育內而達到十五年,港

澳高中畢業才算脫離文盲行列。

台港澳三地布明確的法律規定,凡是不把適年兒童送入正規學校學習,

就犯上刑事罪,可能被判監禁,是把重視教育法律化。

同時,三地有政府資助辨事處,可資助貧窮學生,亦有政府貸款處,

以低息貸款幫助學生完成高等教育,三地的學生不論富貧,都有同等的

授教育機會,沒有人會因為交不出學費和生活費而失去授教育的機會。

而大陸正是缺乏這樣的法律和政策,這才是對教育重視的指標,數字上,

可以說是遊戲而已。

很多人說簡化字有利掃盲,是過於相信倡導者的誤導,只耍真正回顧當

年掃盲運動,就知道是謊言。當年掃盲時代,還是繁體字年代,我母能

看報紙,也是掃盲和期後自學的。當年掃盲運動實際上只是二三年之事,

虎頭蛇尾,被接下來的三反五反等一連串政治運動而取締,掃盲運動實際

是失敗,並不是文字結構問題,而是教育問題。

第一個五年計劃就開始提出九年免費教育,今年已經是第十二個五年計劃了,

還是不能確保每一個適年兒童確實完成九年免費教育,能說重視嗎?

教育產業化,把政府的責任推向社會,把貧窮的人授教育的機會降低,是重

視的表現嗎?

一個對教育不重視的國家,極其量只能精英化而不能普及化。印度和大陸都

是這樣,有先進的科技同時,卻存在大量的文盲和半文盲。我們真的滿足現狀嗎?

文字載體是人,大腦儲存的文字資料,才是文字運用的本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52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0-12-11 11:59 | 只看該作者
請問你為什麼新加坡採用了簡體字?新加坡的文盲率的確是低於台灣。而新加坡剛獨立時國家標準語言是英語。對漢語的文盲率應是遠遠高於台灣。簡體字的好處還不清楚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61

帖子

4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9
53
BananaEggs 發表於 2010-12-11 12:58 | 只看該作者
Taiwan illiteracy Rate     in 1994  6%
                                  in 2006: 2.52%
Sources:
http://www.asianinfo.org/asianinfo/taiwan/pro-education.htm
http://english.moe.gov.tw/ct.asp ... tNode=1184&mp=1
***********************************
"Singapore Chinese" illiteracy Rate: 17.8% in 2000
Source: http://www.singstat.gov.sg/pubn/ ... 000adr-literacy.pdf
***********************************
China illiteracy & Hong Kong Illiteracy Rate in 2000
                         China:  14.8%
                  Hong Kong: 6.7%
Source: http://www.uis.unesco.org/en/stats/statistics/literacy2000.htm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

主題

1041

帖子

1799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799
54
 樓主| shicai 發表於 2010-12-11 19:12 | 只看該作者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0-12-11 11:59
請問你為什麼新加坡採用了簡體字?新加坡的文盲率的確是低於台灣。而新加坡剛獨立時國家標準語言是英語。對 ...

新加坡人學了簡體之後﹐還要學繁體纔能看懂中國的歷史文獻﹐否則成了中國文化的
半文盲。學了簡體加上學繁體不如一次性學好繁體﹐這是他們失算的地方。簡體字
的害處還不清楚嗎﹖
自由星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

主題

1041

帖子

1799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799
55
 樓主| shicai 發表於 2010-12-11 19:25 | 只看該作者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0-12-11 11:29
回復 BananaEggs 48樓 的帖子

那為什麼採用簡體字的新加坡文盲率比台灣,香港都低呢?

僅懂簡體的只是中國文化的半文盲﹐文盲率跟回復正體官方文字是兩回事。文盲率跟
經濟發展﹐社會制度﹐社會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有密切的關係。
自由星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

主題

1041

帖子

1799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799
56
 樓主| shicai 發表於 2010-12-11 19:52 | 只看該作者
新鮮人 發表於 2010-12-6 04:30
請問台灣的行書都是高文化的人使用,還是市井下層人士使用?

行書不在討論範圍﹐討論的是官方文字是繁體還是簡體。
自由星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57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0-12-12 00:3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小康人家 於 2010-12-12 00:36 編輯

回復 shicai 56樓 的帖子

普及一下知識啊,其實蔣介石跑到台灣去了以後為了普及教育也想簡化漢字,甚至民國政府也已經擬定出簡化字表了。但是當蔣介石得知對岸的毛澤東正在大力推行簡化字的時候,勃然大怒,在「漢賊不兩立」的指導思想下,斷然中止了簡化漢字的工作,強行使用繁體中文,以至於當年也遭了不少罵(唉,簡化被罵,不簡化也被罵,做個領導真難)。所以別說民國政府為了保持中華文化傳統才保留繁體中文的,這根本就是政治家意氣用事、違背歷史發展的產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2

主題

933

帖子

1173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4

積分
1173
58
laiting275 發表於 2010-12-12 00:37 | 只看該作者
新鮮人 發表於 2010-12-6 04:30
請問台灣的行書都是高文化的人使用,還是市井下層人士使用?

這是不理性的強詞奪理態度,本來是不可理喻。

漢字分為手寫體各印刷體,而手寫可以稱為書法,

手寫字體是有多種,大小篆、隸、楷、大草、小草和行書,

都是繁體字的書法,古而有之!

簡化字中有些採用行、草形式,但並不是這些字就是簡化字,

請你分清產生的年代,不要混淆。

簡化字,是六十年代的產物和定名,六十年代以前的,不能稱之為簡化字,

只能說某些簡化字似某些字,因為兩者本字不同、概念不同。
文字載體是人,大腦儲存的文字資料,才是文字運用的本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2

主題

933

帖子

1173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4

積分
1173
59
laiting275 發表於 2010-12-12 00:57 | 只看該作者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0-12-11 11:59
請問你為什麼新加坡採用了簡體字?新加坡的文盲率的確是低於台灣。而新加坡剛獨立時國家標準語言是英語。對 ...

我真不清楚你說甚麼,語無倫次。

台港澳三地基本上沒有文盲,新加坡也是基本上沒有文盲。

四地的現況基本一樣,難有分別。

新加坡地方比香港還少,他們的戰機一起飛,已經在公海上空了。

按人口計算,香港識字的人口比新加坡的識字的人多出很多,更

難以與台灣相比,亦是說,香港和台灣使在教育上的金錢比新加坡多!

新加坡是完全沒有中文基楚的國家,要辨中文教育,唯有從大陸輸入師資,

而大陸到新加坡的師資能教繁體字嗎?唯一可行只能用簡化字了,是形勢所迫!

台港澳本身有良好的中文基礎,根本不用斬腳趾避沙蟲的形式。相反,大陸到三

地的師資卻先要學好繁體字才能任教。

主觀而不看事實,是你的缺點!
文字載體是人,大腦儲存的文字資料,才是文字運用的本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61

帖子

4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9
60
BananaEggs 發表於 2010-12-12 02:31 | 只看該作者
1949年,中國的識字率是80%,

但它跳至90%,原因是所有"血洗黑五類"的政治運動,

黑五類都是有文化知識分子
**********************
新加坡文盲率低??

新加坡華裔對華文的文盲率-----17.8% (2000年)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00: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