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Djogchen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圓融無礙的華嚴思想

[複製鏈接]
41
匿名  發表於 2010-9-12 02:21
回復  Guest from 216.232.3.x


   想請教兄台你上天堂的日子,是有涯?亦或無涯?或者是神預定了的?
Djogchen 發表於 2010-9-11 20:39


是神預定了的,神只給我說了這一點。現在我還沒上天堂,別的事還真是稀里糊塗。要不你也信耶穌,到時候咱倆一起問耶穌?

290

主題

548

帖子

2207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207
42
SPZ 發表於 2010-9-12 03:1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8# Guest from 99.227.40.x
老兄這套用考証來銓釋佛法的學術做得不錯,可惜實相不是那麼一回事,佛法不是拿來研究用的.老兄實修吧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3
匿名  發表於 2010-9-12 04:03
回復 42# SPZ


謝謝你的批評。可否把你實修佛法的也拿出來跟我們分享下? 執取一個形而上真心或恆常的我或對苦的解脫有何助益呢? 誰都可以拿來爭論批評,我很贊成你說佛法是拿來實修的,而理論在原始佛法里都以此為出發點。。修行快樂。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44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10-9-12 05:2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1# Guest from 216.232.3.x

等你找到答案才告訴我吧!朋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5
匿名  發表於 2010-9-12 05:32
回復  Guest from 216.232.3.x

等你找到答案才告訴我吧!朋友
Djogchen 發表於 2010-9-12 05:23


老兄的意思是,等你成佛了,才能信佛?有些事離不開信心。
46
匿名  發表於 2010-9-12 05:39
回復  SPZ

要我如何說好呢? 老兄你理解的基本/根本佛法是不及格的。我建議你多研究印度佛教發展史,尤其 ...
Guest from 99.227.40.x 發表於 2010-9-12 00:53


早期的眾生心本清凈是以修行方法而立的。過後此概念被發展成偏形而上理論的佛性,為眾生都有的自性。而再後來又因婆羅門教的復甦,佛教節節敗退的大氣候,針對符合梵神梵我思想而形成一個神秘而超凡的真如,本心,如來藏。。。 而漸漸的此玄妙混合神我思想被看成最殊勝的,最圓滿的大乘對出輪迴出世間的上上乘法。。卻不知因為這嚴重婆羅門化的佛教,這末法時代的產物,最終很無奈的被婆羅門教收拾,而印度佛教就從十二世紀以來滅絕在印度祖國本土。

======================================

47
匿名  發表於 2010-9-12 06:28
現在有問題。多寫幾個字就發不了貼
上了黑名單?
chico 發表於 2010-9-11 00:12


遊客 99.227.x.x
遊客 發表於 2010-9-12 00:53
回復 28# SPZ

要我如何說好呢? 老兄你理解的基本/根本佛法是不及格的。我建議你多研究印度佛教發展史,尤其是當佛如滅一百年後部派佛教的形成到大眾部對律法的異議而分裂,以至在數百年後公元一世紀初漸漸成形的大乘佛教。當今學者認為漢譯<增一阿含經>是屬一切有部比較晚才加入四阿含的經部。是在四阿含中擁有大乘小乘二乘分別說,二乘不共解脫,心凈性思想的唯一阿含經典。大眾部系<異部宗輪論>的「心性本凈」說:客塵隨煩惱染,故名煩惱染,非心無始本性,故名客塵。問:有情無始有心稱本性凈,心性本無染,寧非本是聖?答:有情無始心性亦然,有心即染,故非是聖。問:有心即染,何故今言心性本凈,說染為客?客主齊故。答:后修道時,染乃離滅,唯性凈在,故染稱客。<大毗婆娑論> 說心性本凈如分別論者(屬大眾部系統),彼說心本性清凈,客塵煩惱所染污故,相不清凈。<異部宗輪論> 也大邊幅涉及婆羅門形而上的補特伽羅,說謂補特伽羅非即蘊離蘊,依蘊處界,假施設名。謂實有我,非有為無為,然與蘊不即不離。佛說無我,但無即蘊離蘊,如外道等所計之我,悉皆 是無,非無不可說,非即蘊離蘊。我既不可說,亦不可言形量大小等,乃至成佛,此我常在。依蘊處界假施設名者,謂我非即離蘊,處界亦爾。然世說言色是我,乃至法亦是我,但依蘊等假施設此我名,我實非蘊等。諸法若離補特伽羅,無從前世轉至後世,依補特伽羅,可說有移轉。亦有齊首(齊首:即無色界最後一天「有頂天」)補特伽羅,說諸蘊有從世前轉至後世,立說轉名……有根邊蘊,有一味蘊……執有勝義補特伽羅。「一味者,即無始來展轉和合,一味而轉,即細意識,住生死根本,故說為根。由此根故,有五蘊起,即同諸宗所說五蘊。然一味蘊是根本,故不說言邊,其餘間斷五蘊之法是末起,故名根邊蘊。」

早期的眾生心本清凈是以修行方法而立的。過後此概念被發展成偏形而上理論的佛性,為眾生都有的自性。而再後來又因婆羅門教的復甦,佛教節節敗退的大氣候,針對符合梵神梵我思想而形成一個神秘而超凡的真如,本心,如來藏。。。 而漸漸的此玄妙混合神我思想被看成最殊勝的,最圓滿的大乘對出輪迴出世間的上上乘法。。卻不知因為這嚴重婆羅門化的佛教,這末法時代的產物,最終很無奈的被婆羅門教收拾,而印度佛教就從十二世紀以來滅絕在印度祖國本土。

========================================


以上文字,copy下來,借花獻佛,敬供chico兄。

多謝遊客 99.227.x.x兄。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48
chico 發表於 2010-9-12 10:2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0-9-12 12:53 編輯

回復 47# Guest from 216.232.3.x

歷代中外文人墨客的言論不足信。他們把自己的「常、樂、我、凈」強加給了大乘佛法。佛法因緣生的道理都不懂,妄議經典,純屬邪見。

應該有人出來寫一部「大乘破有論」

大乘佛法的「常、樂、我、凈」的真實意,可參考《壇經》漸頓品第八,慧能大師的解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49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10-9-12 11:0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5# Guest from 216.232.3.x

我沒有想過要成佛,是你邀請我去見你家主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0

主題

548

帖子

2207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207
50
SPZ 發表於 2010-9-12 11:48 | 只看該作者
早期的眾生心本清凈是以修行方法而立的。過後此概念被發展成偏形而上理論的佛性,為眾生都有的自性。而 ...
Guest from 216.232.3.x 發表於 2010-9-12 05:39

這種以考証學者眼光結合自以為是的說法完全背離三乘佛法的連貫性和完整性,是以錯誤認知的二乘法來解釋佛法.  說大乘非佛說, 說原始佛法, 說根本佛法才是歷史的考証等等, 目的其實很明顯, 欲在分割佛法, 破壞聖教, 有些說法應是出於一神教信仰的手中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
匿名  發表於 2010-9-12 13:48
回復  Guest from 216.232.3.x

我沒有想過要成佛,是你邀請我去見你家主子!
Djogchen 發表於 2010-9-12 11:08


不想成佛,信啥佛啊?哥們我提醒過你,我不喜歡你的某一措辭。
52
匿名  發表於 2010-9-12 13:51
回復 50# SPZ

好了看來這樣討論下去也只有淪落到爭論了,就此打住罷。我只是把我個人的見解說出來,並非如你想象的是來破壞聖教的,我來這裡目的也不是來抬杠原始佛教或批判大乘佛教。佛陀曾說過執取自己的看法為真確而誣衊其他人所見是很不智的行為,就算自己的見解是真理。好了大夥好好學習修行哈。
53
匿名  發表於 2010-9-12 13:59
回復  SPZ

好了看來這樣討論下去也只有淪落到爭論了,就此打住罷。我只是把我個人的見解說出來,並非如 ...
Guest from 99.227.40.x 發表於 2010-9-12 13:51


就是,不如歸去。
54
匿名  發表於 2010-9-12 14:07
回復 53# Guest from 216.232.3.x

你大哥也不要在這搗蛋了。。謝謝。。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55
chico 發表於 2010-9-13 02:4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1# Guest from 216.232.3.x
介紹一下 jiandao (簡道) 仁兄,
綜合這位仁兄自己說的,他曾經學過天台的止觀。後來離開佛門,到基督教門下。現在是一位受洗的基督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56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10-9-13 04:1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2# Guest from 99.227.40.x

在這菩提樹下我相信人人都想發
菩提心,如果人人都能拋開個人知見,這就會達成圓
融無礙,如果是在事相上的爭辯,這是世間法的知見不同,但在大乘上的真理,是
不可以隨便歪曲誤解的,因為它是最基本的佛法,我相信這是五十樓的原意,而並
非是要批判任何人,,相信老兄你也聽過八正道之「正見」是被放在第一位之重要性
乃是因為預期或概念的關係,亦明白若別人的行為不正確的話,他行為的後果自會
給他所需的教訓,不是由我(自我)來裁判他,更自然不會埋怨別人,甚至無須原諒
別人,因別人
沒有錯,錯的只有是一個概念,事情只是如此這般發生。

以上只供兄台參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7
匿名  發表於 2010-9-13 04:52
回復 52# Guest from 99.227.40.x

贊同你的說法。
我修學的方法是念佛。從蓮池到印光大師都提倡念佛。假如真錯了,我不在乎再錯一次,無始劫來都沒出三界,再呆上一段又有何妨?我相信千百劫后總有得度、正果的那一天。

我們交流的是各自的看法,希望從他人的知見中得到啟發,以彌補自己沒摸到看到的部分。至於正邪的問題。既不是阿羅漢,也不是菩薩。無法知道自己的知見邪正與否。
好些講經的法師,也不敢說他的解說,是如來真實義,而說是向大家彙報自己學習的心得體會。
佛經的一句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釋。
58
匿名  發表於 2010-9-13 13:53
回復  Guest from 216.232.3.x
介紹一下 jiandao (簡道) 仁兄,
綜合這位仁兄自己說的,他曾經學過天台的 ...
chico 發表於 2010-9-13 02:48


多謝。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59
jiandao 發表於 2010-9-14 03:3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SPZ
我就覺得,悟前悟后都是同一個無住「心」。這個心隨無明稱之為「意識」,而有妄想、分別、執著 ...
chico 發表於 2010-9-12 00:32

真心無住,妄心也無住。不然妄心要是有住的話,二祖怎麼找不到那個「心」?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0
匿名  發表於 2010-9-14 06:33
是神預定了的,神只給我說了這一點。現在我還沒上天堂,別的事還真是稀里糊塗。要不你也信耶穌,到時候 ...
Guest from 216.232.3.x 發表於 2010-9-12 02:21


你還是改信印度教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0 07: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