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啊修羅王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西遊記其實是一部很深奧的小說,要多看幾遍才能懂

[複製鏈接]

19

主題

401

帖子

9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2
41
 樓主| 啊修羅王 發表於 2009-5-12 09:19 | 只看該作者
(34) 唐僧肉是一種稀有資源


白骨精被孫悟空打死了。在戰鬥的過程中,她根本不是孫悟空的對手,完全可以選擇迴避,可她為什麼還要死逮著唐僧不放手呢?因為她知道唐僧肉的價值,唐僧肉僅此一個,過了這個村,再沒這個店了。
白骨精是第一個說出唐僧肉價值的妖怪。見西遊記第27回:

果然這山上有一個妖精,孫大聖去時,驚動那怪。他在雲端里,踏著陰風,看見長老坐在地下,就不勝歡喜道:「造化,造化!幾年家人都講東土的唐和尚取大乘,他本是金蟬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體。有人吃他一塊肉,長壽長生。真箇今日到了。」

由此可以看出, 這肉體凡胎的唐僧,原來居然是個稀有資源! 有人吃他一塊肉,就可以長壽長生!至少,白骨精是這樣認為的。
白骨精知道唐僧的底細:是金蟬子轉世,十世修行的原體。她的目的很直接, 就是沖著「吃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這唯一的目的來的!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 她不惜冒著生命的危險, 半天挨了三次打, 結果還是沒吃到,反丟了小命。

下面, 我們就來研究一下, 在西遊記中,具體都有哪些東西吃了可以延長壽命。

第一種:蟠桃。
《西遊記》第5回,玉皇大帝派孫悟空看管蟠桃園,孫悟空與蟠桃院看門的老爹爹對話如下:

大聖看玩多時,問土地道:「此樹有多少株數?」土地道:「有三千六百株。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體健身輕。中間一千二百株,層花甘實,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舉飛升,長生不老。後面一千二百株,紫紋緗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與天地齊壽,日月同庚。」大聖聞言,歡喜無任。

孫悟空聽到這番話后,可能出現的3種情形為:
1. 如果孫悟空說:「扯淡!」就說明孫悟空根本不相信蟠桃可以延壽。
2. 如果孫悟空說:「不稀罕!」就說明孫悟空還是相信蟠桃可以延壽的,只是沒有自己的方法好。
3. 如果孫悟空說:「哇塞!」就說明孫悟空不僅相信蟠桃可以延壽,而且要比自己的方法好!
這「大聖聞言,歡喜無任」八個字,就說明了:孫悟空是相信的。不僅相信,而且很好!所以馬上就想設法去偷!
再看各路神仙都來赴蟠桃宴,就可以說明神仙們對蟠桃是存在「需求關係」的。

第二種:人蔘果。
《西遊記》第24回,講到西牛賀洲萬壽山五庄觀有一顆異寶靈根,喚名草還丹,又名人蔘果:

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頭一萬年方得吃。似這萬年,只結得三十個果子。果子的模樣,就如三朝未滿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咸備。人若有緣,得那果子聞了一聞,就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活四萬七千年。

偷吃之後,豬八戒還要,行者道:「兄弟,你好不知止足!這個東西,比不得那米食麵食,撞著盡飽。象這一萬年只結得三十個,我們吃他這一個,也是大有緣法,不等小可。」
可見,人蔘果的產量極低,所以極為珍貴。

蟠桃和人蔘果是可以延壽的。而太上老君的「丹」,並沒發現有延壽的描述。所以,丹只能算是葯, 凡人吃了可以活命, 神仙吃了可以治病。
《西遊記》第5回,老君道:「老道宮中,煉了些九轉金丹,伺候陛下做丹元大會,不期被賊偷去,特啟陛下知之。」可見,老君的金丹,主要供給對象是玉皇大帝,不要說妖怪吃不到,就是普通神仙只怕也難得一見。

蟠桃在天宮, 你吃不到, 人蔘果雖在地上, 但一萬年只結三十個, 普通神仙很難等到它熟, 就是等到了也實在太少, 沒你的份。
因此,這兩種延壽的資源對於一般的妖怪來說, 基本上是弄不到的。所以, 唐僧肉就成了第三種資源。唐僧肉是一種可以替代蟠桃、人蔘果的解決生死問題的特種食物! 否則,怎麼會有那麼多的妖怪想吃唐僧肉呢?!
唐僧肉的缺點就是太少, 僅有一個, 不像蟠桃吃了可以再長。而他的優點就是:唐僧沒有法力, 比較容易捉住, 能吃到的幾率相對較大。你看,那麼多的妖怪都在打唐僧肉的點子,卻沒一個敢去偷蟠桃、人蔘果的!
所以,唐僧肉對於一般的妖怪來說, 就是僅有、唯一的機會, 是絕對稀有的資源。過了這個村,再沒這個店。
注意:說唐僧肉稀有,是單從妖怪的角度來說的。因為妖怪如果吃不到唐僧肉,那他就沒有延壽的東西吃了。所以就稀有。
而神仙們不吃唐僧肉,還有延壽的果果吃,那唐僧肉就不怎麼稀有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主題

401

帖子

9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2
42
 樓主| 啊修羅王 發表於 2009-5-12 09:21 | 只看該作者
(35) 妖怪與神仙究竟有什麼區別



上回說了,可以延長壽命的食物共有三種:蟠桃、人蔘果、唐僧肉。神仙可以吃到前兩種,所以就不稀罕唐僧肉,而妖怪吃不到前兩種,所以就盯著唐僧不放。因此,對於妖怪來說,唐僧肉就絕對是個稀有資源。

妖怪為什麼要吃唐僧肉呢?妖怪們自己說的只有那麼明確了:因為唐僧是金蟬子轉世,有人吃他一塊肉,長壽長生。
很顯然,憑這一點就可以證明:妖怪們根本就不能長生不老!正因為他不能長生不老,所以才需要吃可以長生不老的食物來延長壽命。
也就是說,妖怪的本事再大,也還是有壽命限制的,並不是一修鍊成妖精,就永生不死了。如果妖怪是永生不死的,那就對唐僧肉不感興趣了,對吧。
但是,有的朋友可能會說,你說的是妖怪,並不是神仙,一旦修成神仙,就不會死了。
如果要這樣說的話,那我請問你:妖怪與神仙究竟有什麼區別?
你該不會說,妖怪是動物修成的,神仙是人修成的吧。許多人都受電視劇的誤導,總以為妖怪是動物變的,神仙是人變的。錯誤的好笑!天庭二十八宿,全部都是動物,但他們卻是地地道道地神仙!這你怎麼解釋?!
還有,你說孫悟空、豬八戒這兩個半人半獸的傢伙,究竟算神仙?還是算妖怪?你說得清楚么?!
那麼,妖怪與神仙究竟有什麼區別呢?他們的劃分標準到底是什麼呢?前面其實已經講過:只有修成正果了的,才是神仙。沒有修成正果的,就是妖怪。
怎麼叫修成正果了呢?在仙界混到「編製」了的,就是正果。沒混到編的,就不是正果。你不要閉著眼睛想當然:「成了正果就是法力無窮、永生不死」。根本沒有這麼回事的。
正果和法力,各是各,兩回事。法力好比本事,是老師教的、自己練的。而正果,則既不是老師教的、也不是你自己練的,這是領導給的!因此,你的法力大小、技能高低,和這個正果是沒有半點關係的!

《西遊記》第3回,玉帝問:「這妖猴是幾年產育,何代出身,卻就這般有道?」這個時候孫悟空還沒有到天上去,玉帝說的是「這妖猴」,就說明此時的孫悟空是個「妖」。
而一封他個弼馬溫,他馬上就變成了個「仙」。太白金星說這叫「收仙有道」。
孫悟空從「妖」到「仙」的轉變,僅僅只取決於他是否在天庭登記註冊了的,是否接受上級神仙的領導。
在這個過程中,孫悟空的本事,有沒有因為他從一個「妖」變成「仙」而發生變化、得到升級呢?根本就沒有!還是他原先學到的那些本事!
《西遊記》第4回,孫悟空嫌弼馬溫官小,他不要這個「編」了,不接受上級神仙的領導,反了。李天王來剿時,哪吒喝道:「潑妖猴!」這個時候,他就又變成了個「妖」!
而在玉帝答應他做齊天大聖之後,他就又是個「仙」了。
在西遊記中,孫悟空是從妖到仙,從仙到妖,又從妖到仙,又從仙到妖,反反覆複次數最多的一個了!所以就很容易從他身上看到「仙」與「妖」究竟有什麼區別。
因此,我們可以得到十分明確的「妖」、「仙」認定標準:就是「編製」,沒有別的。
所以,「妖」與「仙」之間,僅僅只存在「身份」上的區別。除了身份不同之外,其他的都是一樣的。
也就是說,如果不論身份的話:神仙就是妖怪,妖怪就是神仙。根本就不存在任何區別!

那麼,既然妖怪們不能長生不老,神仙們也肯定是一樣的不能長生不老。既然妖怪們需要吃長生不老的食物,神仙們也肯定是一樣的需要吃長生不老的食物。
在這個地方,妖怪和神仙就有區別了。什麼區別呢?有編製的神仙就可以吃天上的蟠桃,沒有編製的妖怪就吃不到蟠桃了。所以,神仙當然就可以長生不老,而妖怪就不能長生不老了。區別就在這兒。

那麼,又憑什麼說,只有神仙才可以吃到蟠桃呢?因為蟠桃是天庭玉皇大帝發給有正規編製的神仙們的俸祿。神仙們上班來拍馬,玉帝當然就要給他們發工資。若你不是他單位的人,那他就不會發給你。對吧。
從哪裡可以看出,蟠桃是天庭玉皇大帝發給有正規編製的神仙們的俸祿呢?
西遊記第4回,太白金星奏道:

「就教他做個齊天大聖。只是加他個空銜,有官無祿便了。」玉帝道:「怎麼喚做『有官無祿』?」

可見,「有官無祿」這個詞是太白金星臨時想出的。玉皇大帝從來就沒有聽說過。那麼,以往的神仙們,應該都是「有官有祿」的。

金星道:「名是齊天大聖,只不與他事管,不與他俸祿,且養在天壤之間,收他的邪心,使不生狂妄,庶乾坤安靖,海宇得清寧也。」

可見,齊天大聖的名號雖然是個神仙,但不怎麼正規,是不發俸祿的神仙。什麼是俸祿呢?俸祿就是朝廷發給下屬的報酬。天庭發的俸祿就是蟠桃。《西遊記》第6回,玉帝說:

「就封他做個『齊天大聖』,只是有官無祿。他因沒事幹管理,東遊西盪。朕又恐別生事端,著他代管蟠桃園。他又不遵法律,將老樹大桃,盡行偷吃。及至設會,他乃無祿人員,不曾請他,他就設計賺哄赤腳大仙,卻自變他相貌入會,將仙餚仙酒盡偷吃了,又偷老君仙丹,又偷御酒若干,去與本山眾猴享樂。」

天庭開蟠桃宴,為什麼不請孫悟空?因為玉皇大帝說得很清楚:「他乃無祿人員,不曾請他」。那麼,所請的,就必是有官有祿的正規神仙了。

因此,可以得出結論:只有正規神仙,才有資格吃得上蟠桃。
1. 玉皇大帝只邀請「正規神仙」吃蟠桃。
2. 玉皇大帝不會邀請「非正規神仙」吃蟠桃。「無祿人員,不曾請他」。
3. 玉皇大帝更不會邀請「妖怪」吃蟠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67

帖子

15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15
43
faye_0708 發表於 2009-5-12 09:31 | 只看該作者
I want to read mor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67

帖子

15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15
44
faye_0708 發表於 2009-5-12 09:31 | 只看該作者
I want to read mor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45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9-5-12 11:5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8

主題

4799

帖子

239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93
46
618o382 發表於 2009-5-12 21:32 | 只看該作者
西遊記漏洞再多也比基督徒的聖經漏洞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

主題

250

帖子

4193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193
47
McLean 發表於 2009-5-12 21:59 | 只看該作者
嘿,觀音可是個男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

主題

2335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645
48
往事並不如煙 發表於 2009-5-13 01:15 | 只看該作者
看了兩個多時辰,謝了。
除了「畜生」悟空之外,都是「道帽岸然」的傢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主題

401

帖子

9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2
49
 樓主| 啊修羅王 發表於 2009-5-13 08:58 | 只看該作者
(36)神仙究竟會不會死


既然神仙、妖怪都需要吃特殊食物來延長壽命,這就說明了神仙、妖怪們其實都是有壽命的。否則,他永生不死的話,就沒必要吃特殊食物來延壽了。對吧。
有朋友說,神仙既然已經修鍊成了神仙,那他就不會死了。真的嗎?我說這是在想當然,這種想法和孫悟空年輕時的想法是一樣的。
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神仙究竟會不會死。
神仙肯定是會死的。神仙們不僅會死,而且還個個都很怕死!如果神仙不會死,那龍王、閻王、土地為什麼還怕孫悟空打死他呢?如果孫悟空不會死,那他又為什麼還怕如來佛打死他呢?對吧。
西遊記第5回,孫悟空揣度道「這場禍,比天還大,若驚動玉帝,性命難存。」如果神仙是不會死的,那孫悟空幹嗎還要擔心性命難存呢?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可見神仙也是會死的。

我們再從孫悟空學藝來看神仙的生死問題。
《西遊記》第2回,孫悟空半夜裡走後門跪在師父床前說:

「望師父大舍慈悲,傳與我長生之道罷,永不忘恩!」祖師道:「你今有緣,我亦喜說。既識得盤中暗謎,你近前來,仔細聽之,當傳與你長生之妙道也。」

悟空要學「長生」,師父也傳了「長生」。悟空自以為都學會了,但師父卻說「卻只是防備著三災利害。」。「師父之言謬矣。」悟空聽了根本不相信,我已經學會長生不老了,卻怎麼有個「三災利害」?

祖師道:「此乃非常之道,奪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機。丹成之後,鬼神難容。雖駐顏益壽,但到了五百年後,天降雷災打你,須要見性明心,預先躲避。躲得過壽與天齊,躲不過就此絕命。

從這裡可以看出:雖然修鍊了長生不老,可以駐顏益壽,但到了五百年後就有一災,躲不過「就此絕命」。還是要死的。如果躲過了呢?

「再五百年後,天降火災燒你。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喚做陰火。自本身湧泉穴下燒起,直透泥垣宮,五臟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俱為虛幻。

從這裡可以看出:再五百年又有一災,躲不過,則把「千年苦行,俱為虛幻。」還是要死的。千年苦行都白修了。

「再五百年,又降風災吹你。這風不是東南西北風,不是和熏金朔風,亦不是花柳松竹風,喚做鴰風。自囟門中吹入六腑,過丹田,穿九竅,骨肉消疏,其身自解。所以都要躲過。」

從這裡可以看出:再五百年又有一災,躲不過,則「骨肉消疏,其身自解。」還是要死的。

那麼,神仙究竟會不會死呢?神仙肯定是會死的。在什麼情況下會死呢?在「躲不過災」的情況下就會死。多長時間有一次災呢?平均約五百年有一次災。這是誰說的?孫悟空的師父菩提老祖說的。沒有錯吧。
孫悟空想得倒比較簡單,他以為經過修鍊之後,就可以無休止的長生不老了,他還說「師父之言謬矣」。究竟是他錯了,還是師父錯了?!
通過「修鍊」成仙之後,活個幾百歲應該是沒問題的,神仙的壽命是凡人壽命的好幾倍,這就好比凡人的壽命是猿猴壽命的好幾倍。一個道理。
如果想要無休止的長生不老下去,那就只有一關一關的過,把每一道災都要躲過才行。

悟空聞說,毛骨悚然,叩頭禮拜道:「萬望老爺垂憫,傳與躲避三災之法,到底不敢忘恩。」

這就說明孫悟空終於知道神仙活個幾百年,也還是要死的。所以要師父傳他躲災之法。那麼,祖師有沒有教他躲災的方法呢?沒有。因為祖師教他的是七十二般變化,這七十二般變化究竟能不能躲災呢?並不能。
怎麼說不能呢?看《西遊記》第三回,當孫悟空活到三百四十二歲的時候,陰司里的兩個差人拿一張批文來索他的魂,那兩人道:「你今陽壽該終,我兩人領批,勾你來也。」抓他到閻王殿里。
人的生死,都是由判官來判決的,判官只能對閻王管轄範圍內的人進行裁判。那麼,孫悟空究竟是不是還歸閻王管呢?孫悟空為此和閻王發生了糾紛:

1. 孫悟空說:
「我老孫修仙了道,與天齊壽,超升三界之外,跳出五行之中,為何著人拘我?」

2. 閻王的帳本子上記著:
「直到那魂字一千三百五十號上,方注著孫悟空名字,乃天產石猴,該壽三百四十二歲,善終。」

很清楚:判官們只判了孫悟空三百四十二歲陽壽。而孫悟空則認為:他既然已經修成了神仙,又有七十二變,就不應該死了。也不該閻王管轄了。
這兩種衝突之中,必有一方是錯的。誰錯了?孫悟空錯了。要是閻王錯了,閻王又怎會去向玉帝告狀呢?閻王告的是「不服拘喚」,這不服拘喚就說明:孫悟空雖然成了仙,但還是歸閻王管轄的。
閻王對孫悟空口稱「上仙」,而狀子上又寫著「妖猴」,可見:閻王知道孫悟空是已經修鍊成仙了的。並且,閻王也沒有按凡人標準判他幾十歲,而是按神仙標準判的他幾百歲!
這說明了什麼?這就只能說明:在程序上,普通神仙的生死,依然還是歸閻王管的。如果孫悟空真的是躲過了天災,那就不在閻王的管轄範圍之內了,閻王也就沒權利抓他了,他也就不會和閻王發生糾紛了。
而閻王是批出公文去抓孫悟空的,這就是按法定程序辦的事。在程序上,孫悟空還並沒有脫離閻王的管轄範圍,這就說明孫悟空還只是個普通神仙。
所以閻王就有權利去抓他。但在執法的過程中,孫悟空卻「不服拘喚」,不遵循法定程序,公然將執法人員「打為肉醬」!那麼,閻王只有向玉帝告狀了。

因此:西遊記中的普通神仙都是有壽命的,修鍊成仙之後,壽命要比凡人高好幾倍,其基本壽命,平均是在約五百歲左右不等。絕不是傳說中的那樣,可以無休止的永生不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主題

401

帖子

9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2
50
 樓主| 啊修羅王 發表於 2009-5-13 08:59 | 只看該作者
(37) 神仙都吃些啥好東西



通過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人或動物經過修鍊之後,是可以成為神仙的, 但神仙並不是永生不死的, 普通神仙的壽命一般是500歲左右。
而蟠桃、人蔘果、唐僧肉,是僅有的可以解決生死問題的特殊食物! 既然是解決生死問題的, 那麼,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是頭等大事! 神仙界所有神仙的所有行為、目的都必然是圍繞著這一最最最重要的生死問題在活動。
吃特殊食物是為了解決生死問題, 吃到了的就能延長壽命, 沒吃到的就不能延長壽命。無論哪個神仙或妖怪, 除了想千方設百計弄到特殊食物解決生死問題以外, 每天,還要起早貪黑的想千方設百計弄到常規食物以解決生計問題。
「生計問題」僅次於「生死問題」。
無論是神仙還是妖怪,一日三餐, 總得先得把嘴糊住吧, 否則的話, 大限還沒到, 中途卻因為沒有飯吃而餓死了咋辦?! 所以, 除了特殊食物之外, 每天還有「常規食物」。常規食物又分素的、葷的, 素的是飯菜蔬果, 葷的就是肉。

又有的朋友可能要說了,神仙,他既然已經修鍊成了神仙,就可以不吃東西了。呵呵,咋可能呢?我告訴你,神仙是人進化的,不是人退化的,咋能不吃東西呢?神仙不僅要吃東西,而且比人要吃的多,比人吃的要好的多。
你看,當幾個妖怪們聚在一起的時候,他們在幹什麼?在吃飯喝酒。
你再看,孫悟空結拜的七弟兄,天天在一起做什麼?還是在吃飯喝酒。
你再看如來佛,如來佛和玉帝、老君總共只見了一次面,這一次他們在做什麼?還不是在吃飯喝酒!
你說神仙吃不?不吃飯喝酒,那還叫神仙。

神仙們都吃些啥子呢?可能也吃素吧,只是可能。吃不吃葷呢?肯定吃葷,這個是肯定的。你可能又要說我在胡扯了。我跟你們說,神仙就是妖怪,妖怪就是神仙,妖怪吃什麼,神仙也吃什麼,這是一樣的。
既然妖怪是吃葷的,那神仙也吃葷。葷的就是肉, 在各種肉類之中,最好吃的是人肉!
我們就說取經隊伍中那個最老實的沙和尚,你說他吃不吃人?他不僅吃人,而且還是專業的只吃人。沙和尚號稱「久占流沙界吃人精」,為什麼要叫他「吃人精」呢?因為他平均每天要吃大約40斤以上的人肉!
原文:「三二日間,出波濤尋一個行人食用。」一個行人,按輕的算,少說也有100斤重。他三二日就吃一個。就這樣他還直喊餓,「沒奈何,饑寒難忍」。
那豬八戒吃人不?也吃人, 「佔了山場,吃人度日」,但他比沙和尚又好一些。因為他還有田種。既吃人肉,也吃莊稼。
孫悟空吃人不?也吃人, 《西遊記》第27回,孫悟空對唐僧講吃人肉的勾當:

行者笑道:「師父,你那裡認得!老孫在水簾洞里做妖魔時,若想人肉吃,便是這等。或變金銀,或變庄台,或變醉人,或變女色。有那等痴心的,愛上我,我就迷他到洞里,盡意隨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還要曬乾了防天陰哩!師父,我若來遲,你定入他套子,遭他毒手!」

孫悟空吃人肉,至少有3種吃法:蒸了吃,煮了吃,或是吃「人肉乾」。吃不完的,還要「曬乾了防天陰」,怎麼要防天陰?陰天行人少啊,生意不好做啊。
神仙就是妖怪, 本質上是一樣的,沒有區別的。妖怪吃什麼, 神仙就吃什麼, 所不同的就是:神仙的級別、身份越高,就比妖怪吃的檔次、品位越高!
孫悟空在天上呆了一段時間后,回到洞里, 那些小猴們就拿最好吃的給他吃, 他還故意咨牙倈嘴道:「不好吃,不好吃!」
天上吃的,肯定要比地上吃的好些。我們再來看玉皇大帝招待如來佛時, 吃的是什麼?吃的是龍肉, 喝的是鳳湯, 炒龍肝, 熬鳳髓, 就和我們宰一條狗、殺一隻雞是一樣的。
如來佛吃不吃呢?照吃, 並不忌葷, 也不戒酒。如來佛的酒量如何呢?肯定是可以的,雖然喝得大醉,但醉而不倒,嘴裡還喊著「不妨,不妨」,並且還能酒後駕駛,安全飛抵雷音寺。原文上怎麼說的?走的時候是「眾各酩酊」。
這「眾各」就是大家全部都喝醉了,也不是他一個,這「酩酊」的標準釋義,就是醉得迷迷糊糊的。

所以, 神仙既要吃特種食物以延長壽命,也要吃常規食物以防中途餓死。
這龍肉、鳳肉、人肉, 在神仙們眼裡,僅僅只是一盤菜! 僅僅只是每天的常規食物, 僅僅只能夠填飽肚子, 充一餐之飢而已!

西遊記中,白骨精是第三個要吃唐僧的妖怪, 在白骨精之前, 也曾有兩個妖怪要吃唐僧。一個是寅將軍, 一個是黃風怪。
寅將軍完全不知道唐僧的底細, 所以他不知道唐僧肉是特殊食物。他以常規食物來對待的, 準備把唐僧留作下一餐充饑。
黃風怪不是很想吃或是不敢吃, 為什麼? 這個我們以後會講。黃風怪手下的虎先鋒倒是非常想吃, 但是他也沒有把唐僧當作稀有資源來對待, 僅僅只是把唐僧當作了一頓飯。
白骨精並沒有把唐僧當作一頓飯, 她就是沖著這個稀有資源來的, 挨打也要去吃, 冒死也要去吃! 但結果卻被打死了。
白骨精的死, 屬於意外事故, 這就和人一樣, 壽命的大限還沒到, 卻被人砍了, 被車撞了, 提前死了。這樣死的,叫「枉死的,無收無管」,沒經判官判的,死的不明不白。
為了解決生死問題, 卻死在了生死問題上。噫! 光有稀有資源還不夠, 還得有本事不被人打死才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主題

401

帖子

9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2
51
 樓主| 啊修羅王 發表於 2009-5-13 09:01 | 只看該作者
(38) 怎樣衡量神仙的實力



長生不老的食物, 一共只有三種: 蟠桃、人蔘果、唐僧肉。
對於妖怪來說, 前兩種他們就休想吃到啦, 所以, 他們只剩下一個選擇了, 就是想辦法吃唐僧肉。
要吃唐僧肉, 首先得識貨, 比如最開始的那個寅將軍, 就是因為不識貨而白白錯過了機會。白骨精是識貨的, 但正是因為她識貨, 反而把性命丟了。
白骨精是被孫悟空打死的。這打死的,按凡間的話說,叫「非正常死亡」,按仙界的話說,叫「枉死的,無收無管」。
神仙妖怪都是會死的,不僅每500年一災躲不過會死掉,就是平日無災無難的時候,也有可能因遭到別的神仙妖怪的襲擊而死掉。
可見, 要想不死, 除了需要吃特種食物之外,還得具備一定的本事, 以確保不被別人打死才行。

那麼,要想不被別人打死, 需要具備那些條件呢? 我們可以將神仙妖怪們的實力,由低到高來排個序:
1. 有一定的武藝,
2. 有一件稱手的兵器,
3. 有一樣超強的法寶,
4. 有較高的法力,
5. 有自己控制的較大的勢力範圍。
基本上就是這五要素。
級別越高,自身的安全係數就越高;級別越低,就越是容易被別人打死。
按照這個標準,可以很簡單、很容易、很快地衡量出一個神仙或妖怪的厲害程度。

孫悟空有武藝,而且他的武藝還很出色、很精湛。他的兵器是一根金箍棒, 金箍棒可以替代部分法寶的功用, 但主要還只是一件兵器, 所以,孫悟空就最多只能算是屬於第三個層次的神仙或妖怪。
豬八戒、沙和尚,有武藝,有兵器,屬於是第二個層次或比第二個層次略高一點點的神仙或妖怪。
有沒有厲害的法寶, 是完全不一樣的, 比如老君的圈兒,菩薩的瓶兒,這些東西比什麼兵器都厲害。基本上都是遙控、聲控的, 只需要對著對方晃一下, 或按一下鈕, 或喝一聲, 或叫一下姓名, 你的武器就被他沒收了, 甚至連人都要化成濃血!
西遊記中有些妖精的武藝並不高, 但是他有法寶,並且法寶的設計實在太先進, 比如金銀童子青牛精等等, 有法寶時,就比孫猴子厲害得多, 而沒法寶時, 啥也不是。
有法力的神仙幾乎都不再使用什麼武器、法寶之類的玩意了, 就憑自己本身的心、意、神、氣等等, 就行了, 不拿武器比拿武器還要厲害! 像鎮元大仙一揮手, 連人帶馬全裝袖子里了, 如來佛一巴掌就壓住猴子了。根本就不用抄什麼傢伙。
孫悟空行不行呢?他還不行, 若不用金箍棒,他的戰鬥力就必然差些。
為了不被別人打死, 大家都在不停的升級, 你一升級, 就必然對我造成威脅, 我不得不升級, 這樣下去, 就是惡性循環, 所以, 除了自身單個的能力之外, 還要建立自己的勢力範圍才夠厲害。
如來佛的勢力範圍非常大, 他控制了整個佛界。他憑的是什麼? 是法力,甚深法力。那麼,他有多少法寶、什麼兵器、多高武藝,都已不重要了,佛界的厲害人物都在他的手下聽調,你說他該有多厲害!
而玉皇大帝的勢力範圍為最大,他控制了整個神仙界。他憑的是什麼? 憑的是他老婆園子里的那些果果, 別處沒有,只有他有。一棵樹該要結多少果果?他有3600棵樹,完全可以供應所有神仙的需求。
因此, 所有神仙的生死問題都控制在玉皇大帝的手裡。你說他該有多厲害!
每次蟠桃宴, 各路神仙都要趕來拍馬屁, 就是如來佛也不敢馬虎。玉皇大帝說: 「我這兒有隻毛猴子在搗亂, 你過來處理一下。」如來佛也只得馬上停下手上的工作, 立即趕過來。
自己控制的勢力範圍越大, 安全就越有保障。自己的勢力範圍不大, 咋辦呢?加入到較強大的勢力範圍之中, 安全就也有了保障。
比如,像太白金星、文殊菩薩等等這類的許許多多的神仙,其實根本就沒什麼法力,也沒兵器沒武藝,但他們是強大勢力中的重要人物,很有面子的,根本就不用打,只動嘴說一句:悟空,這是我的哪個哪個,你休要打他。悟空就得停手。

現在, 我們再來看想吃唐僧肉的白骨精, 她是哪個級別的妖怪呢?
白骨精沒有加入任何一個勢力範圍較大的組織,她的勢力範圍僅為自己的老巢白虎嶺巴掌大點窩兒, 甚至也沒發現她手下有一個小嘍羅, 因此可以說她沒有勢力。也沒見她使什麼法寶,也沒拿兵器,也沒武藝。
那麼,白骨精只是一個最低層次的妖怪,連第一個層次都達不到。按照上面衡量神仙實力的標準來看,白骨精沒有任何實力。再從整個作案的過程來看,白骨精的確沒有任何手段,她僅僅只會「換馬甲」這一招。
你看,白骨精她連續換了3次馬甲,3次都被發覺了,還是被揪出來打死了!

白骨精,完全一草根妖精,就她還想吃唐僧肉? 唐僧肉是給她吃的? 想的倒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主題

401

帖子

9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2
52
 樓主| 啊修羅王 發表於 2009-5-13 09:02 | 只看該作者
(39)取經究竟是不是在作戲?


有些朋友把唐僧取經僅僅只當作是如來、觀音導演的一出鬧劇, 認為是表演, 是作秀, 走走過場。這絕對說不通! 今天, 有必須糾正這一謬論。


如果單單隻從「如來要提拔唐僧」這個角度來看, 「作秀論」似乎還是有道理的, 因為唐僧是觀音菩薩選定好了的一個提拔對象。但是, 僅從這個角度觀察, 得出的結論就必然是片面的, 狹窄的。我們應該從整體、全局的角度來觀察。
唐僧取經僅僅只是「整體」計劃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已, 整體計劃是什麼? 是如來傳經!

如來的地盤,原本只在西牛賀洲,但他要把他的經傳到本不屬於他管轄的東土來, 要東土的芸芸眾生都給他交香火錢, 要搶走原屬於天庭道派的生意! 這樣就勢必會與天庭道派發生摩擦衝突。

所以如來佛自己不便於出面露臉,他就把這個艱巨的任務交給他下面的一個人去做, 他下面的這個人再一層層的往下交代, 最後落實到唐僧師徒四人的身上, 唐僧四人就是這個計劃的終端執行者。
因此, 唐僧取經, 走那麼遠路, 捉那麼多妖, 都只是整個故事的一個分枝而已! 如來傳經, 才是整個故事的主幹!

對於唐僧來說, 能夠得到如來佛的提拔, 是終極目標! 而對於如來佛來說, 提拔取經人唐僧,僅僅只是他這個計劃中的副產品! 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才是他如來佛的終極目標!
拿現代社會來說, 任何一個國家的領導人通過「作秀、表演、走過場」來提拔一個幹部還是比較容易的, 下面的人甚至還會積極配合。但是, 企圖通過「作秀、表演、走過場」來擴張自己的地盤, 侵吞對手的地盤, 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

對手會配合你嗎? 不打死你才怪!

如來佛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擴張自己的地盤, 因此,「作秀論」就絕對說不通! 這就只能用「鬥爭論」來解釋! 既然是鬥爭, 就必定是暴力的、殘酷的、血腥的!

如來佛要向東土傳他的經, 以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 很難很難! 天庭道派豈能坐視不理?所以如來尋思著, 要想辦成這件事,「怎麼得一個有法力的」去才行。「別個是也去不得,須是觀音尊者,神通廣大,方可去得。」
觀音菩薩通過市場調查, 認為難度有兩個方面: 一是沒有人願意來取經, 二是路途艱難走不過來。

因此, 觀音通過種種手段先將大唐國的皇帝變成「善信」, 使皇帝迫切需要這些經, 用皇帝來命令唐僧去取經, 這樣, 第一個難度就解決了。
如來要搶道派的地盤, 道派不可能不管, 但在觀音的運作下, 唐僧取經的性質變成了「奉大唐皇帝之命」了, 而不再是「如來要搶地盤」了, 合理合法了, 這一招實在是高。

第二個難度是,西天這一路上的妖魔實在太多, 這些妖魔可以歸納為三大類:

1. 天庭道派的勢力,

2. 佛派內部的勢力,

3. 割據一方的野勢力。


解決這個難度,觀音菩薩只採用一種方法, 一律消滅! 為什麼? 因為她要藉此機會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 消滅其他所有的敵對勢力!
可是, 並不是所有的妖怪都與她作對, 妖怪們要想吃一個人是非常容易的, 並不會稀罕一個過路的和尚, 有許多妖怪都不想惹這個事。為了能消滅他們, 觀音菩薩就用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的金蟬子作誘餌, 引妖出洞!

吃金蟬子是妖怪們唯一的一次長生不老的機會, 所以妖怪們才會捨得押上性命去賭、去拼, 這樣才能把他們一網打盡!
可天庭系的妖怪並不稀罕金蟬子唐僧肉, 因為他們有蟠桃吃, 再說他們與唐僧也沒有厲害衝突, 怎麼辦呢? 觀音菩薩放出那隻天庭認為罪該萬死的猴子, 讓他們來誅殺! 猴子必然要與他們殊死搏鬥, 最後將他們斬盡殺絕!
佛派自己內部的妖怪是絕對不敢吃唐僧肉的, 他們才最有可能是奉命來「作秀」的, 可細看, 也不是, 各人都有各人的事, 大家的時間都很緊, 哪有閑工夫去
作秀啊, 佛派內部的妖怪都是奉命去各地完成各自的任務去的, 與取經隊伍不期碰撞了! 觀音菩薩通過利用孫悟空來打擊排擠其他的派系, 以擴大自己的影響。

這三股勢力, 按觀音菩薩的指示: 一律消滅! 這才是為什麼要他們徒步而行的真正原因, 否則的話, 就叫孫悟空直接飛到西天把經取過來不就得了! 如果是飛過去的話, 那麼觀音就得不到那些地盤了。

所以, 取經就成了一個幌子, 並且規定他們只能慢慢走,其真實目的就是要消滅各路妖怪!因為唐僧每一次都是被當作一個「餌」放出去的,緊接著,就是妖怪們倒了大霉!



這從各類妖怪的結局可以看出:

1. 天庭系的妖怪首領,基本上是被天上的大神仙們救走的。他們手下的小妖基本上是被斬盡殺絕的。他們的地盤沒有了。

2. 佛派的妖怪首領,基本上是被佛派的大神仙們救走的。他們手下的小妖基本上是被斬盡殺絕的。他們的地盤沒有了。

3. 野勢力的妖怪首領,弱勢的都被孫悟空打死了,強勢的都被佛派收編了。他們手下的小妖基本上是被斬盡殺絕的。他們的地盤沒有了。

也就是說,所有的妖怪都沒有收益,並且最幸運的妖怪也只是保了條命。他們多年積累的產業,則毀於一旦。

試問:哪有這樣犧牲自己,配合別人作秀的呢?


因此, 我們說, 唐僧取經絕不是因為一個領導要提拔一個幹部而進行的作秀表演, 而是為了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而進行的一場殘酷的鬥爭, 血腥的屠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主題

401

帖子

9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2
53
 樓主| 啊修羅王 發表於 2009-5-13 09:04 | 只看該作者
(40)「西遊記」亦是「稀有計」




西天這一路上的妖魔, 可以歸納為三大類:

1. 天庭道派的勢力,
2. 佛派內部的勢力,
3. 割據一方的野勢力。

這些妖魔們都不同程度的阻礙了唐僧取經,使得唐僧很難走到西天。要想解決這個困難,我們以常理推之,方法無外乎有以下三種:
1. 最簡單、最高效的方法是:以「迴避」為最佳策略。
比如繞道走,或者是化裝后再走,再或者是不暴露真實身份、姓名等等。總之,不要讓妖怪發現、盯上,才是最好的辦法。
2. 萬一被妖怪發現了,或是抓住了,則以「談判」為優選策略。
比如說,這是如來、觀音點化的弟子,你們不能吃他。又比如說,我和天上的某某神仙有交情,給個面子。只要談判的好,說不定妖怪就把唐僧放了。
3. 如果談判失敗,萬不得以時,才用武力來解決。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總之,「迴避」要比「談判」容易得多,「談判」又比「廝殺」要容易得多。因為廝殺賭命,在什麼時候都是風險最大的做法。
可是,讀遍西遊,我們發現取經隊伍只採用最笨、最難、風險最大的方法,除了廝殺,還是廝殺,根本不用最簡單的方法。難道神仙比凡人傻嗎?不可能的。
為什麼會是這樣呢?其中的玄機,還是上回說的:觀音菩薩要藉機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 消滅其他所有的敵對勢力!
只有從「消滅妖怪」的角度來看,取經隊伍的這種行為才是最高效率的!否則就無法解釋那麼笨拙的運行方式了。
你看,每次當妖怪來的時候,唐僧從來不迴避,總是坐在最顯眼處任妖怪抓去!你再看,孫悟空從來不和妖怪談判,張口「打為肉醬」,閉口「夷為平地」,上去就是亂打,不出人命不罷休。
為什麼?因為迴避、談判,只會減少消滅妖怪的數量與質量。所以,不迴避、不談判,才是真正最簡單、最高效(消滅妖怪)的方法!

最終的受益者是觀音菩薩, 若沒收益,她又怎肯乾的那麼賣力呢?在這件事中, 觀音菩薩與悟空、八戒、沙僧結算的方式是: 打死妖怪的質量與數量! 他們把這稱之為「功果」! 這些「功果」由觀音菩薩派出的39個神仙在暗中記賬。
請注意: 這個「功果」完全不同於佛經中的「功果」, 佛經中的「功果」多是以修行、渡人、勸善等為判定標準的, 而西遊記中的「功果」則是以打死妖怪的質量與數量為判定標準的! 衡量你的功勞大小, 全憑你會不會打, 會不會殺!

正因為是在這樣一種規則下, 所以孫悟空才會對打殺妖精異常興奮, 甚至每到一處, 他還要向人打聽哪裡有妖怪, 他好有生意做, 打的越多, 功勞越大, 多勞多得嘛!

《西遊記》第20回,打黃風洞的虎先鋒,孫悟空與虎先鋒戰鬥多時,那虎先鋒敵不過了,開始逃跑。行者眼看就要獲勝,那裡肯放,追著虎先鋒打,呼呼吼吼,喊聲不絕,趕了過來。
恰巧,八戒在那裡放馬。聽見呼呼聲喊,回頭觀看,就丟了馬,只一鈀,把個先鋒築得九個眼子冒鮮血。那獃子用腳踏住脊背,兩手輪鈀又築。虎先鋒死了。
孫悟空叫道:「兄弟,正是這等!」然後又說「兄弟啊,這個功勞算你的。」
《西遊記》第70回,孫悟空打死了一個小妖,僅僅只是個無名無姓的小妖,豬八戒就在失悔:「噯!不打緊的買賣!早知老豬去拿來,卻不算我一功?」當行者將妖精放在階下,八戒跑上去就築了一鈀道:「此是老豬之功!」
行者道:「是你甚功?」八戒道:「莫賴我,我有證見!你不看一鈀築了九個眼子哩!」行者道:「你看看可有頭沒頭。」
正因為打殺妖怪是要記功的,是有好處的,是有收益的,所以豬八戒才會經常與孫悟空爭功。
因此,在這個小圈子裡,豬八戒是孫悟空強有力的競爭對手。都要搶著打妖怪,都要搶著立「功果」。

從西遊記中我們可以看到: 打妖怪, 立功果, 總是在先, 救師父總是其次的。每一個故事結束的時候, 總要把小妖趕盡殺絕! 其實不殺小妖, 唐僧也可以上路了, 為什麼要殺? 就是要立功果!
猴哥高興的時候, 還賞幾個小妖給八戒殺, 不高興的時候就自己一個人吃獨食了。
西遊記中的妖怪是什麼? 前面我們已經反覆說過N次了! 是高級形態的人, 是沒有編製的神! 就是想求上進而沒有後台關係的那些人! 在觀音、唐僧、悟空的眼中, 這些人都是該死必殺的對象!
根本就不存在「眾生平等」的概念!
孫悟空在當和尚之前, 雖說做過些驚天大案, 可並沒打死幾個人啊, 也就只打死了想搶他門面的那個混世魔王。他當了和尚之後, 反而特別好殺, 且儘是殺的和他是同樣身份的人! 不殺不行啊, 不殺就不給你記功!

一切都在觀音菩薩的掌控之中,前面說過,觀音菩薩是非常善於用人的,她安排的這個取經班子是很好的組合了:
1)唐僧在妖怪眼裡是稀有資源, 而在觀音菩薩的眼裡, 僅僅只是一個運作的棋子而已。是當作一個「餌」去釣妖怪的。
2)為唐僧選保鏢,選中了豬八戒、沙和尚, 這兩個原來都是玉皇大帝的人, 有很明顯的卧底嫌疑, 觀音菩薩既然敢用, 就說明這兩個傢伙是好對付的, 料他們也翻不起什麼大浪。
把對手方的兩個人收編了, 是完全符合「把自己的勢力範圍進一步滲透、擴張、推進」這個大原則、大方針的。而選用佛派其他的妖怪就違背了這個大方針, 反而因小失大了。
所以,豬八戒、沙和尚兩個看起來好象沒用,其實是從大局著眼的。
3)所有的反對勢力都必須一一消滅, 只有這樣, 才能真正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 所以這件事就必須安排一個非常喜歡惹事生非的金牌打手去做, 於是, 孫悟空就成了最佳人選! 再沒有比他還喜歡惹事的人了。
孫悟空最愛幹這種事, 三天不打人,手就發癢。
若換一個人, 假設比孫悟空還厲害的人,法力雖然很大, 但不喜歡惹事生非, 而是採用拉關係, 套交情的手段,使妖怪們放行, 那麼, 唐僧是走過去了, 但觀音菩薩的勢力範圍卻並沒有擴大。
這, 絕對不行!

取經隊伍,似拙實巧。各位, 看西遊記, 不要只作「記」看, 要作「計」看, 不要只作西遊記看, 要作「稀有計」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主題

401

帖子

9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2
54
 樓主| 啊修羅王 發表於 2009-5-13 09:05 | 只看該作者
(41) 黃袍怪



唐僧趕走了孫悟空之後,由誰擔任開路的工作呢?豬八戒。由誰擔任化齋的工作呢?還是豬八戒。總之,孫悟空的工作都落到了豬八戒頭上。
唐僧道:「八戒,我這一日其實飢了,那裡尋些齋飯我吃?」八戒道:「師父請下馬,在此等老豬去尋。」唐僧問:「哪裡去?」八戒道:「莫管,我這一去,鑽冰取火尋齋至,壓雪求油化飯來。」八戒比悟空會說話。
會說話並不等於會辦事。那獃子雖走得辛苦,卻化不到齋飯,這個時候才想起孫悟空的好來:「當年行者在日,老和尚要的就有。今日輪到我的身上,誠所謂當家纔知柴米價。」
又思道:「我若就回去,對老和尚說沒處化齋,他也不信我走了這許多路。須是再多幌個時辰,才好去回話。也罷,也罷,且往這草科里睡睡。」獃子就把頭拱在草里,只管睡起。
唐僧一等也不來,兩等也不來,餓的發慌,天又黑了,需要找個住的地方,便叫沙僧去尋八戒。沙僧離開后,唐僧獨自一人坐不住, 就到處轉,忽看見一座寶塔,金頂放光。他就走了過去, 結果被黃袍怪逮住了!

黃袍怪是一匹大灰狼, 修練得道, 成了精, 並且混的很不錯, 在天庭擔任二十八宿奎星之職, 正果啊, 有編的咧, 因此, 準確的說, 黃袍怪並不是妖精, 而是一個神仙。
有編的, 本事再小也是神仙, 沒有編的, 本事再大也還是妖怪。換言之, 合法的妖怪即是神仙, 不合法的神仙即是妖怪。如果不按這個標準來衡量, 你根本就區別不了!
那麼, 從邏輯上講, 成為神仙的必經之路就是:
1. 人或動物在最初的時候, 要有「緣」得到高層神仙的點化。如孫悟空拜菩提祖師學藝, 老鼠精偷聽如來佛講課等等。沒有「緣」, 就沒有成仙的半點可能性。
2. 有緣還不行, 還得自己刻苦修行, 通過苦修可以獲得一定的法術, 升級為「妖」。成為妖的人, 被稱為妖道、妖僧、妖仙、妖人等等, 成為妖的動物們則被稱為妖怪、妖精, 多數是漂亮的叫妖精, 丑的叫妖怪,不等。
3. 成了妖之後, 本事雖然有了, 但還沒有地位, 就得想辦法擠進主流圈子, 混個正果, 弄個編製, 才能成為真正的「神仙」。
這一步說難也難, 說易也易, 上面有大神仙罩著, 給你安排個編, 舉手之勞, 你就一步蹬天了, 如果沒有關係, 那你就得不停的混啊、拍啊、送啊, 或許還有一線希望。
因此, 成為神仙的過程就是: 人或動物通過「修鍊」先成為妖精, 再從妖精通過「混」成為神仙。

我們再來看黃袍怪, 他是一匹狼修成的精, 在天庭擔任二十八宿奎星之職, 絕對混的不錯! 他肯定是有大神仙罩著的, 不然, 又怎能成為正統的神仙呢?!
黃袍怪一定是從大灰狼升級到妖精, 再從妖精升級到神仙的, 也一定是從地上混到天上去的。
那麼, 他所在的碗子山這個地盤, 就是他的老巢, 就是他的家, 就是他控制的勢力範圍! 這和孫悟空是一樣的, 孫悟空在天上任職的時候, 下面還有個花果山是他的老巢。
黃袍怪在天上任二十八宿奎星一職, 二十八宿分東南西北四個區, 奎星在正西方, 而且是西方白虎星區的總頭目, 是個領導, 所以他就有條件遲到、早退或是根本就不用上班。
天上每三天打一次考勤, 他已經連續十三天沒上班報到了, 考勤還是再照打, 也沒有哪個檢舉他。
天上的白虎星區位於西方, 奎星對應的位置正是他的地盤碗子山, 這是通往西天的必經方向, 唐僧取經要從他的家門口走, 他就有條件捕獲住唐僧。
現在, 他已經捕獲住唐僧了。準確的說, 是唐僧自己送上門來的。一個小妖報道:「大王,外面是個和尚哩,團頭大面,兩耳垂肩,嫩刮刮的一身肉,細嬌嬌的一張皮,且是好個和尚!」
黃袍怪就問:「你是那裡和尚?從那裡來?到那裡去?快快說明!」三藏就如實地說:我是奉大唐皇帝敕命,往西方取經的僧人。黃袍怪就呵呵大笑道: 「果然是你。正要吃你哩,卻來的甚好,甚好!」

顯然, 他是知道唐僧肉的藥用價值的, 不過, 他不稀罕, 因為他是天上的神仙, 可以吃蟠桃的, 所以他不會像別的妖怪一樣把唐僧肉當稀有資源, 對於他來說, 唐僧肉可吃可不吃, 若吃也僅僅只當一頓飯吃。
那怪道:「我要吃人,哪裡不撈幾個吃吃?這個把和尚,到得那裡,放他去罷。」所以, 最後他還是把唐僧放了。

唐僧到了寶象國, 按說, 黃袍怪這一關就已經過了, 但是豬八戒、沙和尚兩個硬是要沒事找事, 再跑轉去打黃袍怪。因為唐僧雖然過去了,但是他們的「功果」還沒有到手。
黃袍怪來到寶象國, 對國王說唐僧是一隻老虎精, 並把唐僧變成一隻虎, 用鐵繩鎖了,關在鐵籠子里。
黃袍怪這個神仙是吃人的, 晚上喝酒的時候, 把一個彈琵琶的女子,抓過來把頭咬一口。自斟自酌, 喝一盞,扳過人來,血淋淋的啃上兩口。
既然他是喜歡吃人的, 為什麼他不吃唐僧? 他有兩吃機會都沒吃啊, 可見他並不想吃唐僧, 既然他不想吃唐僧, 幹嗎還要趕來寶象國把唐僧變成一隻虎呢?
那就只有一種解釋: 他的上級安排他除掉唐僧, 而他既不敢違抗上頭的意思, 又不敢與觀音菩薩結仇, 怎麼辦呢? 所以, 他就只好假借寶象國國王之手打死唐僧! 這樣, 才能兩邊都不得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主題

401

帖子

9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2
55
 樓主| 啊修羅王 發表於 2009-5-13 09:07 | 只看該作者
(42) 太上老君VS觀音菩薩




過了黃袍怪的碗子山, 便是金角大王、銀角大王的地盤了: 平頂山。
金角大王、銀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的兩個燒火的童子, 僅僅只是太上老君私人的兩個僕役, 並不在天庭任職, 因此, 他們不是正果, 沒有編的, 是妖怪。不過, 跟老君混的, 要想成為神仙也是很容易的, 就看他們是否捨得為老君賣命。
這兩個傢伙和別的妖怪不同, 他們居然是拿著唐僧師徒四個人的畫像來捉的! 銀角大王先抓了豬八戒、唐僧與沙僧, 金角大王每一次都說他抓錯了! 那麼, 我們有理由懷疑, 金角大王的真正目的,就是沖著孫悟空的!

天庭最先安排豬八戒幹掉孫悟空, 豬八戒不僅沒有, 反而還加入了取經的隊伍。所以, 這一次太上老君親自出馬, 務必要致孫悟空於死地!
你們不要以為我在瞎說, 這是有充分證據的! 上一回黃袍怪事件是怎麼收場的? 各位知道么?
黃袍怪連續曠工十三天, 孫悟空跑到天庭去鬧, 玉皇大帝處分黃袍怪簡直太離譜了, 居然是貶他去兜率宮與太上老君燒火,帶俸差操,有功復職。
把黃袍怪貶到太上老君處, 其實就是去向太上老君彙報情況! 正因為有黃袍怪彙報的情況, 金角大王才會有唐僧師徒四人的畫像!
黃袍怪貶到太上老君處是去燒火的, 為什麼要他去燒火? 因為太上老君要把他燒火的兩個人安排下去幹掉孫悟空! 明白過來了沒有?
為什麼不安排別人, 偏要安排這兩個童子下來呢? 因為平頂山是這兩個童子的老巢!
天上的神仙都是從地上修上去的, 因此, 他們在地上原本就是有地盤、有山頭的。金角大王、銀角大王的勢力範圍就在平頂山, 他們手下有三百多小妖, 外面不遠處還有個老媽, 也有不少大小妖怪, 還有個舅爺,也有幾百妖兵, 這百分之百的是一群比較龐大的有血緣關係的家族勢力!
平頂山是唐僧西去的必經之路, 正因為此地是金角大王、銀角大王的勢力範圍, 所以太上老君安排他們下來, 就是最合適的人選了! 那麼, 他們下來了之後, 誰去幫太上老君燒火呢? 就讓黃袍怪暫時去幫太上老君燒火。
這一步棋真是妙啊, 各位, 看西遊記, 不要像電視上那樣當系列片去看, 他實際上是連續的, 前後都是有密切關係的! 他是一計不成又生一計的結果!

你莫看太上老君、觀音菩薩那些大神仙們表面上關係好的很, 其背後的鬥爭甚為殘忍, 他們笑談幾句話, 足於讓下面的人押上性命去殊死搏鬥, 去血腥屠殺!
金角銀角是為太上老君賣命的,孫悟空是為觀音菩薩賣命的。
太上老君與觀音菩薩在這一回合中角逐的目標是: 孫悟空。老君要悟空死, 菩薩要悟空活。
在戰鬥的布局階段, 太上老君讓金角、銀角帶著他的家當: 紫金葫蘆、玉凈瓶、幌金繩、七星寶劍、芭蕉扇五件法寶來的, 這五件法寶是老君手上僅次於那個圈兒的寶貝, 兩個小傢伙不可能像搬家一樣一次性偷走, 絕對是老君給他們的!
而觀音菩薩也在同一時刻暗中運作, 她派日值功曹預先通知孫悟空: 要小心了! 你還不曾撞見這等狠毒的妖怪,那妖怪隨身有五件寶貝,神通極廣大。
戰鬥一開始, 銀角大王變個道士讓孫悟空背, 孫悟空正算計要把他摜入山崖摔死,那妖怪就使個移山倒海的法術,念動真言,遣來須彌、峨眉、泰山三座大山壓住行者。那大聖力軟筋麻,只壓得三屍神咋,七竅噴紅。
這一次, 孫悟空已經到了死亡的邊沿, 並且已經哭了, 幸好金頭揭諦(觀音菩薩派來暗中保護的)讓山神把山移走了, 悟空才得已死裡逃生。
後來, 孫悟空被吸到葫蘆里, 即使不死, 也休想出來, 他又使了個計逃跑了。一天經歷了兩次生死大關, 是非常罕見的, 不是想要他的命, 又是為了什麼?!
在戰鬥的中局階段, 孫悟空極其頑強, 一次又一次的挑戰、被捉、逃命、反撲, 最後, 是孫悟空贏了, 五件法寶也都被他收繳了!
這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戰鬥! 孫悟空有兩次差點死掉, 以致他瘋狂反撲, 把金角大王、銀角大王兩個妖怪都乾死了! 把數百個小妖全部都打死了! 把妖怪的親戚們也全部都斬盡殺絕了!
猴子果然神通廣大, 觀音菩薩也不需要出面了, 一定躲著在笑呢, 而太上老君則是親臨現場, 目睹了這一切! 慘敗啊! 那兩個不爭氣的童子太讓他失望了。

當戰鬥結束之後, 太上老君就反悔了, 不甘心寶貝就這樣被人拿走, 所以他跳出來猛地走上前扯住三藏馬,道:「和尚哪裡去?還我寶貝來!」
大聖起到空中道:「什麼寶貝?」
老君道:「葫蘆是我盛丹的,凈瓶是我盛水的,寶劍是我煉魔的,扇子是我扇火的,繩子是我一根勒袍的帶。那兩個怪,一個是我看金爐的童子,一個是我看銀爐的童子。只因他偷了我的寶貝,走下界來,正無覓處,卻是你今拿住,得了功績。」
老君說的倒輕巧, 童子偷了你的寶貝, 你會尋不到? 哦, 你尋不到, 恰巧這個時候, 你就忽然又尋到了? 這也太沒水平了吧, 若不是人家要拿走他的寶貝, 他還不會出來!
孫悟空還不明就裡的說:「你這老官兒,著實無禮,縱放家屬為邪,該問個鈐束不嚴的罪名。」
這老官兒實在是大大的狡猾! 大大的陰險! 你猜太上老君是怎麼說的?! 老君道:「不干我事,不可錯怪了人。此乃海上菩薩問我借了三次,送他在此托化妖魔,看你師徒可有真心往西去也。」
姜還是老的辣! 他居然說這是你的領導故意叫我在此考驗你的! 量你也不敢去找你的領導對質! 他也不怕穿幫露陷, 反正他說的只是「海上菩薩」, 沒有說是哪個菩薩, 也沒說是哪個海上的菩薩, 更沒有說是觀音菩薩!

孫悟空聽了, 大罵道: 這菩薩咋的就嫩么壞! 把老孫害毒了! 教保唐僧西天取經, 我說路途艱澀難行,她曾許我到急難處親來相救。如今卻反使妖精來害死老孫,又罵道:「該她一世無夫!」, 就是活該她一輩子找不到男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主題

401

帖子

9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2
56
 樓主| 啊修羅王 發表於 2009-5-13 09:09 | 只看該作者
(43) 紅孩兒



如來佛給了觀音金、緊、禁三個圈圈,禁箍兒套的是黑熊精,緊箍兒套的是孫悟空,最捨不得用的那個金箍兒套的是紅孩兒。因此,在觀音菩薩眼裡, 紅孩兒是個比孫悟空更為神通廣大的妖魔。
怎麼神通廣大呢?我們從以下4個方面來研究:

(一)法力
紅孩兒究竟有多厲害呢?和悟空交過手,武藝其實平平, 這一點連豬八戒都看出來了, 紅孩兒也沒有什麼法寶, 但是他會吐火,那火是三昧真火, 乃道家不傳之秘。這就說明紅孩兒是個有法力的妖怪,比孫悟空至少要高一個層次。
西遊記中有法力的妖怪,就那麼有數的幾個。既然紅孩兒能使三昧真火, 那麼,傳授他三昧真火的人,肯定也是非同一般。
試想:如果孫悟空不請觀音菩薩,或其他人來助戰,將如何勝之?沒有辦法的。
孫悟空勝不了紅孩兒的三昧真火,捻著避火訣是可以不怕火燒的。但紅孩兒不僅僅只會吐火,而且還會吐煙,一口煙噴出,孫悟空就受不住了。書中寫道「那妖見他來到,將一口煙,劈臉噴來......原來這大聖不怕火,只怕煙。」
當年大鬧天宮,孫悟空被老君放在八卦爐中煉過,熏壞了眼睛,故至今只是怕煙。那妖又噴一口,行者當不得,縱雲頭走了。
紅孩兒居然知道孫悟空不怕火只怕煙! 按說知道孫悟空只怕煙的人應該是太上老君, 那紅孩兒又是怎麼知道的呢? 這一點就比較奇怪了。

(二)家世
紅孩兒號稱聖嬰大王, 按原著只是個嬰兒, 但他的實際年齡卻是三百歲。我們來看紅孩兒的長相:

面如傅粉三分白,唇若塗朱一表才。鬢挽青雲欺靛染,眉分新月似刀裁。
戰裙巧綉盤龍鳳,形比哪吒更富胎。雙手綽槍威凜冽,祥光護體出門來。

紅孩兒是牛魔王與鐵扇公主的兒子, 按說, 應該有一部分牛精的模樣, 可紅孩兒沒有。他長的非常漂亮, 比哪吒還好看, 比哪吒還有富貴相!
另外,牛魔王與鐵扇公主都不會吐火, 紅孩兒卻會吐火,並且吐火是他的專長,這一點也比較奇怪。
孫悟空和他攀親時說,我和你父親牛魔王是兄弟。紅孩兒舉槍就刺:潑猴頭!我與你有甚親情?哪個是你賢侄?你是哪裡人,我是哪裡人,怎麼得與我父親做兄弟?
紅孩兒既不相信,也瞧不起牛魔王的兄弟。

(三)勢力
我們再來看看紅孩兒的勢力有多大,這可以和金角、銀角做個對比:
《西遊記》第33回中講,金角、銀角神通廣大,法術高強,念動真言咒語,拘喚土地在他洞里,一日一個輪流當值。
行者聽見當值二字,卻也心驚,高聲大叫道:蒼天,蒼天!我也曾遍訪明師,傳授長生秘訣。想我那隨風變化,伏虎降龍,大鬧天宮,名稱大聖,更不曾把山神、土地欺心使喚。今日這個妖魔無狀,怎敢把山神、土地喚為奴僕,替他輪流當值?天啊!既生老孫,怎麼又生此輩?
孫悟空不能,那是很正常的。因為山神、土地是天庭的基層幹部,而金角、銀角則是太上老君的童子,他們當然就有辦法將山神、土地喚為奴僕驅使。
《西遊記》第40回中講了紅孩兒的勢力:
孫悟空喚當地的山神土地來見, 一下子就來了六十個! 三十名山神,三十名土地, 把猴子嚇了一跳:「怎麼就有許多山神土地?」
眾神叩頭道:這山上只有一個妖精,弄得我們少香沒紙,血食全無,一個個衣不充身,食不充口,那魔王神通廣大,常常把我們山神土地拿了去,燒火頂門,黑夜與他提鈴喝號。小妖兒又討什麼常例錢。正是沒錢與他,只得捉幾個山獐野鹿,早晚間打點群精;若是沒物相送,就要來拆廟宇,剝衣裳,攪得我等不得安生!
可見, 紅孩兒管轄的地盤是相當大的! 天庭設在這裡的基層幹部,都被他當傭人在使喚!
孫悟空沒有這個能耐,就是紅孩兒的父親牛魔王也沒有這個能耐!紅孩兒咋就有這麼大的能耐?!這可比他的父親牛魔王還要牛!
因此,憑這一點可以肯定地說,紅孩兒這個野勢力妖怪,其實是屬於天庭系的!他要是在天庭沒人,又怎能使喚下面的基層幹部呢?
前面的金角、銀角,我們已經知道了是仗的太上老君的面子。那麼,這紅孩兒又是仗的誰的面子呢?

(四)結局
紅孩兒不僅差點把孫猴子掛了, 而且就是觀音他也不怕, 他居然敢變成觀音的模樣去騙豬八戒, 即使觀音菩薩親自來了, 他還敢朝觀音菩薩刺幾槍, 如果不是如來給觀音的金箍咒, 真不知道觀音菩薩能不能降伏得了他。
紅孩兒這個妖怪非常囂張,誰也不服。當孫悟空請來觀音菩薩時, 紅孩兒說: 潑猴頭,錯認了我也!你把我聖嬰當作什麼人? 又去請個什麼膿包菩薩來。
可見,在紅孩兒的眼裡,就是觀音本人,也只是個「膿包菩薩」。算不得厲害人物。
可無論怎麼說, 紅孩兒的法力絕對不會比觀音大, 紅孩兒的勢力範圍也絕對不會比觀音大, 但他根本就不把觀音菩薩放在眼裡, 這就引出一個疑問: 紅孩兒究竟是占的什麼人的勢力,膽敢如此囂張狂妄?

最後菩薩使計用金箍兒套住了紅孩兒,處理方式也是很奇怪的。不是貶,而是升,居然是封紅孩兒做的善財童子,直接從妖怪成為一個有正規編製的神仙了。
這想吃唐僧肉的,身無寸功,反倒先成了正果。而那保護唐僧肉的,依然還在前線繼續賣命。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主題

401

帖子

9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2
57
 樓主| 啊修羅王 發表於 2009-5-13 09:11 | 只看該作者
(44)車遲國鬥法


話說唐僧取經路過車遲國,這個國家很大,很富裕,只是國王敬道滅僧。孫悟空依慣例前去打探,一是探路,二是探有沒有妖怪,他好立功果。

孫悟空變作一個道士,去問兩個小道士,小道士說,你來對地方了,這城中文武官員好道,富民長者愛賢,大男小女見我等拜請奉齋,就是萬歲君王也好道愛賢。
孫悟空又去問一群和尚,和尚們說:「我們這一國君王,偏心無道,只喜得是老爺等輩,惱的是我們佛子。」
在和尚眼裡,國王無道,怎麼無道?偏心。只喜歡道士,不喜歡和尚。
來到廟裡,和尚們說:「這寺是先王太祖御造的。」可見,車遲國原先是信佛的國家。怎麼後來就不信佛了呢?
原來,只因二十年前,一場乾旱,國王拜天求雨而起。
一個道士對孫悟空說出了原因:「你不知道,因當年求雨之時,僧人在一邊拜佛,道士在一邊告斗,都請朝廷的糧餉。誰知那和尚不中用,空念空經,不能濟事。後來我師父一到,喚雨呼風,拔濟了萬民塗炭。卻才發惱了朝廷,說那和尚無用,拆了他的山門,毀了他的佛像,追了他的度牒,不放他回鄉,御賜與我們家做活,就當小廝一般。我家裡燒火的也是他,掃地的也是他,頂門的也是他。」

這裡的和尚很悲慘,和尚們被朝廷捉了去,賞給道士們當奴僕使喚。車遲國的地界很寬,「各府州縣鄉村店集之方,都有一張和尚圖,上面是御筆親題。若有官職的,拿得一個和尚,高升三級;無官職的,拿得一個和尚,就賞白銀五十兩。」
和尚悲慘的原因:是他們求不來雨,空念空經,空吃朝廷糧餉。
道士得志的原因:是他們的三個師父能呼風喚雨,拔濟萬民。
孫悟空聽說他們的師父能呼風喚雨,估計就是妖怪,於是,動了心思,想拿他們立功果。

這三個師父乃是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都在車遲國做國師。他們雖有些小法術,但還不是正果,應該算作妖怪。不過,他的「五雷法」卻是個真的。
這「五雷法」有什麼用處?

原文1. 天君道:「那道士五雷法是個真的。他發了文書,燒了文檄,驚動玉帝,玉帝擲下旨意,徑至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府下。我等奉旨前來,助雷電下雨。」
原文2. 原來那些土地神氐因他有五雷法,也服他使喚。

從這兩點可以看出,道士發的公文是真的,既能求得雨來,又能使喚土地。那麼,這三個傢伙就絕對是天庭系的妖怪。雖然他們沒有正式編製,但依然可以發布一些正式的公文,驅使一些低級的小神,並且一報上去,玉帝就批。
看樣子,他們還只是呆在基層鍛煉的晚輩,已經上崗執行公務20年了,只是還沒轉正。許多朋友對此難以理解,其實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情況啊。

因此,這三個國師,準確地說,還處於「半妖半仙」的狀態。能不能最終圓滿的成為有正式編製的神仙,就要看他們在試用期的表現如何。
憑良心說,他們表現的較好,弄的車遲國20年風調雨順。並且,他們也並不是做惡多端之輩。
1. 他們解決車遲國的乾旱問題,比較得人心,若逢天干,就會有鄉老們來求國師降雨,國師有求必應,拔濟萬民塗炭,這是在做好事。
2. 他們對國王忠心耿耿,除了負責降雨工作,還想盡種種辦法,蓋三清觀為國王祈福延壽。
3. 最重要的是:他們不是要吃唐僧肉的妖怪。也沒看到車遲國有吃人的記錄。就憑這一點,他們可以算做是妖怪中最好的妖怪了。
他們僅僅只是對本地和尚不太友好,究其原因,還是怪那些和尚自己沒本事。
這國師是因二十年前的乾旱問題來的,按說,不至於和取經隊伍發生衝突,那麼,這一場衝突又是怎麼發生的呢?我們來看一下整個過程:

起先,是孫悟空打死了兩個小道士,晚上又夥同八戒、沙僧去三清觀,毀了聖像,偷吃供品。
出家人,又趕路,辛苦,偷吃也就偷吃了,可以理解,如果他們不出聲,也沒什麼事,吃完了回去睡覺,第二天倒換關文,繼續上路,不就行了?
可第二天到國王處倒換關文的時候,三個國師趕來阻攔說:且慢,他們昨天如何如何......
那麼,這國師怎麼知道昨天的事就是他們幾個乾的呢?

《西遊記》第45回,孫悟空讓三個國師喝了他們的尿之後說:「我弄個手段,索性留個名罷。」大叫道:「吾將真姓,說與你知。大唐僧眾,奉旨來西......蒙你叩拜,何以答之?哪裡是什麼聖水,你們吃的都是我一溺之尿!」

那道士聞得此言,攔住門,一齊動叉鈀掃帚瓦塊石頭,沒頭沒臉往裡面亂打。
孫悟空把聖像毀了,供品也偷吃了,尿也給他們喝了。為什麼還要說出「大唐僧眾」的真實姓名來?這不是沒事找事嗎?!
因此,這一次的佛道交鋒,是孫悟空主動挑起來的,不像前三次,是道派先惹的他們。
孫悟空為什麼要沒事找事呢?為了功果。我們來看前三次:
1. 黃袍怪,玉帝包庇了,孫悟空沒撈到功果。
2. 金銀童子,送了老君人情,孫悟空又沒撈到功果。
3. 紅孩兒,觀音菩薩弄去了,孫悟空還是沒有撈到功果。
他已經空費了三趟力了啊!花那麼大代價,業績就是上不去!你說咋辦?!現在好不容易碰到幾個道行淺的,他能就這樣輕易放過嗎?!
於是,在孫悟空的循循誘導下,雙方開始了鬥法。
比求雨,比靜坐,比猜物,逐次升級,越賭越大,一直賭到砍頭、剖腹、下油鍋的時候,雙方都把性命押上了,孫悟空才哈哈大笑道:「造化,造化!買賣上門了!」
這買賣,就是功果。
這一次,三個國師死在孫悟空手裡,孫悟空連得了三個功果。羨慕的豬八戒見了,咬著指頭,對沙僧道:「我們也錯看了這猴子了!」
或許有的朋友會問,為什麼這一次沒有天上的大神仙來救這三個妖怪呢?這一回妙就妙在孫悟空並沒有「降妖捉怪」,而是在和他們「賭博」,既然是賭嘛,技不如人,願賭服輸!

三個國師都死了,那國王就倚著龍床大哭,淚如泉湧,只哭到天晚不住。
他哭什麼呢?沒人給他求雨了,也沒人給他祈福了。這個損失大呀!還要按孫悟空的,再出榜招僧,招這些和尚來做什麼?吃白飯啊,這些和尚又不會求雨。
從利國利民的角度來講,留這三個國師性命,應該是利大於弊的。至少他們可以求雨,還能做點事,並且也沒見他們做什麼壞事,不是孫悟空說的那麼嚴重。
如果孫悟空不取他們的性命,雙方最多就是平手,國師怎麼著都拿他們沒辦法的,最後必然還是各走各的路。這才是對大家都有好處的做法。只是這樣一來,孫悟空的功果就又沒了。
孫悟空呢?他才不管你咧,功果一到手,下一步是什麼?馬上開路。
行者高呼道:「他本是成精的山獸,同心到此害你,因見氣數還旺,不敢下手。若再過二年,你氣數衰敗,他就害了你性命,把你江山一股兒盡屬他了。幸我等早來,除妖邪救了你命,你還哭甚?哭甚!急打發關文,送我出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主題

401

帖子

9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2
58
 樓主| 啊修羅王 發表於 2009-5-13 09:13 | 只看該作者
(45)獃頭獃腦的豬八戒


三打白骨精,豬八戒三句話就把猴子趕滾蛋了,黃袍怪一回,豬八戒又三句話就把猴子喊轉來了。
孫悟空老是嘲笑豬八戒是獃子,可從這個角度看,猴子居然是被獃子牽著鼻子耍了又耍。

《西遊記》第30回,孫悟空被唐僧趕走後,黃袍怪把唐僧變成了一隻虎,關了起來。那小白龍心想:「我今若不救唐僧,這功果休矣,休矣!」但他打不過黃袍怪,還負了傷,於是,小白龍叫豬八戒去花果上請孫悟空回來。
豬八戒存在兩個選擇:請人,或是不請人。
如果豬八戒選擇「請人」,就說明他還是有繼續取經的念頭。如果豬八戒選擇「不請人」,就說明他已經存了心要使取經班子散夥。
如果選擇「請人」,又存在至少以下兩個選擇:請觀音菩薩,或是請孫悟空。
如果請觀音菩薩,說明豬八戒還是想去取經,只是不願有孫悟空參與。如果請孫悟空,說明豬八戒既想去取經,也想有孫悟空參與。
事實上,豬八戒選擇的是請人,並且請的人又是孫悟空。那麼,既然如此,他當初又何必要把孫悟空趕滾蛋呢?
豬八戒對小白龍說:「前者在白虎嶺上,打殺了那白骨夫人,他怪我攛掇師父念《緊箍兒咒》。我也只當耍子,不想那老和尚當真的念起來,就把他趕逐回去,他不知怎麼樣的惱我。」
可見,真正要趕走孫悟空的人還是唐僧,豬八戒不過只是一種幸災樂禍的正常反映罷了。那麼,趕走了孫悟空,對豬八戒有沒有好處呢?還是有的。
他們保唐僧,都是以打妖怪來算功果的,你得的多,就意味著我得的少,反之也然。這就已經構成了競爭關係。因此,在豬八戒的眼裡,孫悟空就是競爭對手,是個最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對待競爭對手的第一選擇,是鬥爭。也即排斥、打壓等等手段。通過排擠掉競爭對手孫悟空,豬八戒就可以獲得最大的競爭優勢。
因為豬八戒的武藝比孫悟空差不了多少,當然就會產生這樣的想法:你能打妖怪,我老豬也一樣的能!你若不在了,功果就都是我的!
第29回,在寶象國,八戒對國王說:「我乃是天蓬元帥,只因罪犯天條,墮落下世,幸今皈正為僧。自從東土來此,第一會降妖的是我。」
「自從東土來此,第一會降妖的是我。」這句話不是在吹牛,站在豬八戒的立場上,當然是可以這樣理解的。
就是唐僧,也認為他行。第27回,唐僧趕孫悟空走,孫悟空說:「我去我去!去便去了,只是你手下無人。」唐僧發怒道:「看起來,只你是人,那悟能、悟凈就不是人?」可見,唐僧也認為豬八戒、沙和尚還是有手段的。
但後面的事實證明了:豬八戒降妖捉怪,比孫悟空的確要差勁得多,他捉不了妖怪!不僅如此,孫悟空的各項工作也都轉嫁到了豬八戒的頭上,又要開路,又要挑擔,又要化齋,又要降妖,這就給豬八戒帶來了極大的負擔。
豬八戒化不到齋時就懷念猴子:「當年行者在日,老和尚要的就有。今日輪到我的身上,誠所謂當家纔知柴米價。」
所以,雖然把孫悟空排擠掉了,但豬八戒並沒有好處,又打不過妖怪,立不了功果。這樣一來,不如有孫悟空在還好些。
於是,豬八戒又把孫悟空激回來了。從這個時候起,豬八戒改變了策略,放棄鬥爭,採用合作。
當鬥不過競爭對手的時候,就退而求其次,通過合作,使自己的收益能夠增加,也不失為明智之舉。孫悟空得大頭,豬八戒得小頭。孫悟空是滿意的,豬八戒就不太滿意了,但若不這樣,豬八戒將一無所得。
於是,豬八戒就開始偷懶了,再也不賣力了,專門瞅空子搶孫悟空的勝利果實,這其實是一種支付最低成本的做法,好點子。
當孫悟空十分賣力地打妖怪時,豬八戒就守在哪兒等著,節約消耗,當孫悟空將要取勝時,他就衝上去搶功。
這就存在白搶一個大功勞的好機會。如果孫悟空有功勞,則豬八戒一般都會分到小份額的功勞,並且孫悟空總是最費力的,而豬八戒則再不需要費力了。萬一孫悟空沒有功勞,則大家都沒有功勞,孫悟空是白費力,豬八戒則沒費力。
《西遊記》第41回,孫悟空初次與紅孩兒交手,豬八戒就一直在旁邊看,發覺紅孩兒的武藝其實不行,就決定出手搶功了。
八戒暗想道:「不好啊,行者溜撒,一時間丟個破綻,哄那妖魔鑽進來,一鐵棒打倒,就沒了我的功勞。」你看他抖擻精神,舉著九齒鈀,在空里,望妖精劈頭就築。
結果,紅孩兒吐火了,豬八戒又第一時間逃走。
這應該是最早的智豬博弈了,緊盯著強者,搭順風車。豬八戒一直採用這個策略,直到他最終修成正果。
豬八戒很呆嗎?!這獃子其實相當狡猾的,僅僅就因為他長的呆,所以很不容易被識破發覺。以至於大家都誤以為豬八戒的實力和孫悟空相差太遠。

豬八戒以前是在天庭混過的,當然是知道道派實力的。在他看到孫悟空一個人就能戰勝金角銀角,並且奪得老君的五件寶貝時,就知道佛派的厲害了,從此,就是太上老君,他也再不放在眼裡了。
第44回,到三清觀偷吃供品,看看這獃子是怎樣對待道派的元始天尊、靈寶道君、太上老君這三尊聖像的:
豬八戒爬上高台,將原象都推倒,把老君一嘴拱下去道:「老官兒,你也坐得彀了,讓我老豬坐坐。」八戒自己變做太上老君,坐在上面。
完了沒有呢?還沒完,再看:

這獃子有些夯力量,跳下來,把三個聖像拿在肩膊上,扛將出來。到那廂,用腳登開門看時,原來是個大東廁,笑道:「這個弼馬溫著然會弄嘴弄舌!把個毛坑也與他起個道號,叫做什麼五穀輪迴之所!」那獃子扛在肩上且不丟了去,口裡啯啯噥噥的禱道:
「三清三清,我說你聽:遠方到此,慣滅妖精,欲享供養,無處安寧。借你坐位,略略少停。你等坐久,也且暫下毛坑。你平日家受用無窮,做個清凈道士;今日里不免享些穢物,也做個受臭氣的天尊!」

說罷,就望茅坑裡一摜,濺了半身臭水。

豬八戒的這個舉動,標誌著他徹底地和道派劃清了界限,他再也莫想回天庭去了。當然,菩薩們自會私下討論的:呵呵,豬八戒這個人可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主題

401

帖子

9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2
59
 樓主| 啊修羅王 發表於 2009-5-13 09:14 | 只看該作者
(46) 西遊記中最厲害的法寶


話說唐僧師徒路過金兜山,山前有個金兜洞,豬八戒看見沒人, 便貪心拿了人家三件納錦背心, 結果被那洞主獨角兕大王給逮住了。(兕:si)
兕大王的來頭不小!他是太上老君的坐騎青牛精, 既然是獨角的, 又叫兕, 又是青色的, 所以估計它應該是犀牛的一種。

兕大王抓唐僧,是有充足的理由的, 因為他抓的是偷他衣服的賊, 人贓俱獲, 賴都賴不脫的。
孫悟空尋上門來了, 高叫道:那小妖,快教他送我師父出來,免教你等喪了性命!兕大王出來了, 孫悟空道:「你孫外公在這裡也!快早還我師父,兩無毀傷!若道半個不字,我教你死無葬身之地!」
你看!孫悟空一來, 不分青紅皂白, 就和人家講狠, 這是絕對行不通的, 拿了人家的衣服,已經是很理虧的了, 怎麼說也得先跟人家陪理道歉或解釋誤會才對, 可他沒有, 不但沒有, 反而還威脅、恐嚇要打死人家! 這就是他的不對了。
大家看西遊記, 應該客觀公正的去看待每一個人, 每一件事, 你不要因為他是孫悟空, 是主角, 就都是對的, 這種想法是有害的。憑心而論, 在這件事上, 孫悟空企圖仗勢欺人, 就顯得很混帳!
豈知那妖怪兕大王也不是個好惹的, 有一身好武藝, 卻不曾試過, 聽說是孫悟空, 反而是滿心喜歡: 正要他來哩!
那妖魔喝道:你有些什麼手段,敢出這般大言! 你師父偷盜我的衣服,見有贓證,故此我才拿他。你今果有手段,即與我比試,假若三合敵得我,饒了你師之命;如敵不過我,教你一路歸陰!
看樣子,這個妖怪並不是想吃唐僧肉,而是要和孫悟空比試比試。
兩個就打起來了。結果, 人家拿出個圈圈幌了幌, 就把他的金箍棒給搶走了。

孫悟空到天上去查妖怪的蹤跡, 說要問玉帝個鉗束不嚴。許真人笑道:「這猴頭還是如此放刁!」孫悟空馬上就放精明了, 道:「不是放刁,我老孫一生是這口兒緊些,才尋的著個頭兒。」這個意思就是: 我的口很緊, 我什麼也不會對如來佛說的, 你們就幫幫忙吧。
經查, 天庭並無思凡下界者。玉帝寬恩,著悟空挑選天將去幫忙擒捉妖怪。
悟空請來托塔李天王與哪吒,又點兩個雷公使用。到了金兜山,哪吒變作三頭六臂,兕大王也變作三頭六臂。哪吒又將砍妖劍、斬妖刀、縛妖索、降魔杵、繡球、火輪兒六般兵器一變十,十變百,百變千,千變萬,如驟雨冰雹,紛紛密密,望妖魔打去。
兕大王公然不懼,取出白森森的圈子,望空拋起,叫聲:「著!」把哪吒的六般兵器全部都沒收了。
悟空又請火德星君來此放火,那妖魔把這放火的火龍火馬,火鴉火鼠,火槍火刀,火弓火箭,一圈子又套去了。
悟空又請水德星君灌水,那妖魔見水來,取出圈子,撐住二門。水都流到外面去了。
孫悟空見事不諧,將毫毛拔下一把,變做三五十個小猴,一擁而上,兕大王急拿出圈子, 把那三五十個小猴也收了,得勝賀喜而去。
孫悟空善偷, 又分兩次到洞里把所有兵器、毫毛都偷出來, 但就是偷不了妖怪的那個圈兒。
最後, 孫悟空使金箍棒迎戰兕大王。哪吒太子、火德星君一起發狠,即將六件神兵、火器等望妖魔身上拋來。這邊又天王舉刀,雷公使屑,不分上下,一起擁來群毆。
那魔頭巍巍冷笑,袖子中暗暗將寶貝取出,撒手拋起空中,叫聲:「著!」唿喇的一下,把六件神兵、火部等物、雷公屑、天王刀、金箍棒,盡情又都撈去,得勝而回。眾神依然赤手空拳。
最後, 孫悟空實在是沒有辦法了, 只好去找如來佛。
如來佛聽說了之後,即令十八尊羅漢開寶庫取十八粒「金丹砂」與悟空助力。羅漢們放砂陷住了兕大王,兕大王急取圈子,叫聲:「著!」把羅漢們的十八粒金丹砂又盡套去了。
這一場, 絲毫不亞於當年天兵天將圍剿孫悟空, 孫悟空可沒有兕大王這麼瀟灑, 把人家的兵器一股腦的全部收走!
那個寶貝圈子實在太厲害了, 來什麼, 收什麼, 幾乎就沒有他收不了的! 也沒什麼能剋製得了它! 這個圈兒叫做「金剛琢」, 就是道祖太上老君當年打孫悟空腦袋的那個圈子。

通過讀《西遊記》, 我們明白一個道理: 最牛的人, 並不使用刀槍劍戟拳腳棍棒, 最牛的人都是極善於使「圈兒」的人!
佛祖如來有圈兒, 道祖老君有圈兒, 這兩大牛人都是使圈兒的! 佛祖的圈兒專套腦殼, 一念咒語,腦門皆裂,管教他入佛門來! 道祖的圈兒專套兵器, 憑你什麼武器法寶, 盡情的一股腦全部沒收!
所以,這《西遊記》中最厲害的法寶,就是圈子。

這一場故事起於西遊記的正中間第五十回, 孫悟空通過取經路上的磨練, 開始升級了, 因為他也在學習怎樣使圈兒了!
故事開頭, 孫悟空去化齋, 轉身欲行,卻又回來道:「師父,我知你沒甚坐性,我與你個安身法兒。」即取金箍棒,在地下畫了一道圈子,叫他們坐在圈內, 不許出來。
孫悟空對唐僧道:「老孫畫的這圈,強似那銅牆鐵壁,憑他什麼虎豹狼蟲,妖魔鬼怪,俱莫敢近。但只不許你們走出圈外,只在中間穩坐,保你無虞;但若出了圈兒,定遭毒手。千萬千萬!至囑至囑!」
這才是孫悟空第一次使圈兒, 並不是電視上放的白骨精那一回。
那麼,他畫的這個圈兒,究竟有沒有作用? 有多大作用? 因為沒有驗證, 所以誰也不知道! 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在吹牛! 因為他的金箍棒都會被人家沒收, 又何況金箍棒畫的一道圈兒呢。
豬八戒根本就不相信他的鬼話: 他將棍子划個圈兒,卻叫我們在此坐牢!假如真有虎狼妖獸來時,如何擋得住?只好白白的送與他吃了。
說的唐僧也是半信半疑。
孫悟空畫這個圈兒的真正用意是:唐僧沒坐性,好亂跑, 畫個圈兒把他框定限制住, 免得化齋回來還要到處去尋人吃飯。
至於他畫的那個圈兒究竟有沒有作用,已經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這是一個重大標誌, 標誌著猴頭已經開竅了, 已經開始耍手段使圈兒了, 他的圈兒已經初步具備「控制」特徵的雛形了, 他使的圈兒也能套住幾個人了!
至少, 那唐僧師父是被他套住了的!
這件事結束的時候, 唐僧道:「徒弟,萬分虧你!言謝不盡!早知不出圈痕,哪有此殺身之害。」行者道:「不瞞師父說,只因你不信我的圈子,卻教你受別人的圈子。多少苦楚,可嘆,可嘆!」
三藏聞言,感激不盡道:「賢徒,今番經此,下次定然聽你吩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主題

401

帖子

9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2
60
 樓主| 啊修羅王 發表於 2009-5-13 09:17 | 只看該作者
(47) 敲詐如來佛的人



兕大王是太上老君的坐騎青牛精。他捉了唐僧,口口聲聲說要吃了唐僧,卻一直不吃, 那他究竟想幹什麼?
兕大王對孫悟空說,若三合敵不過我,教你一路歸陰!也不知孫悟空敗有幾合了,兕大王就是不追上去打死猴頭,那他又究竟是想幹什麼?

孫悟空打不贏他, 就到處請救兵。第一次, 兕大王說:「這猴子鐵棒被我奪了,想是請得救兵來也。」第二次, 兕大王說:「你這潑猴,又請了什麼兵來耶?」無論孫悟空請什麼救兵, 兕大王都沒有意見, 總想看看他請的是哪個。
可後來聽說只孫悟空一人,沒請什麼兵時, 兕大王就惱火了:「你那三個和尚已被我洗凈了,不久便要宰殺,你還不識起倒!去了罷!」
兕大王當然是不會吃唐僧的, 因為他每次得勝回府, 都要歡慶一番, 吃的是蛇肉、鹿脯、熊掌、駝峰、山蔬果品,香噴噴的羊酪,大碗寬懷暢飲。酒宴已經吃了四、五席了, 也沒有吃唐僧肉。
可見, 他說「你那三個和尚不久便要宰殺」,就是在恐嚇孫悟空: 你不要繞來繞去了, 我已經等的不耐煩了, 快把你們最厲害的那個傢伙找來說話!

孫悟空這次並沒有請觀音菩薩, 為什麼? 因為他看出來了, 觀音菩薩也勝不了那個圈兒。那個圈子實在太厲害了, 來什麼, 收什麼, 沒什麼能剋製得了它! 所以孫悟空就直接去找如來佛。
如來佛聽說后,將慧眼遙觀,早已知識,對行者道:「那怪物我雖知之,但不可與你說。你這猴兒口敞,一傳道是我說他,他就不與你斗,定要嚷上靈山,反遺禍於我也。」
那妖怪敢到靈山來鬧事, 連如來佛都怕他! 為什麼? 因為他是太上老君故意放出來挑釁的!
最初, 如來佛向所有的神仙宣布:「今欲立名,可作個安天大會。」是他如來佛祖上來「安」的天! 如此有意撥高自己身價, 就等於是狠狠騸了道祖一嘴巴! 道祖心裡能舒服嗎? 從此雙方暗暗地較上了勁兒!
所以,這兕大王看起來是在對付唐僧、孫悟空,其實是沖著如來佛來的。
何況這件事, 兕大王無錯, 是唐僧師徒理虧, 偷了人家的衣服, 還要打死人家, 這走哪都是說不通的!
如來佛敢上去幫忙打么?! 要真打起來, 道祖就要和佛祖鬥法了, 那佛道兩派就要大火拚了!
有許多人都想知道究竟是如來佛厲害, 還是太上老君厲害, 請不要問這麼嚴重的問題, 今天我來告訴大家, 兩個都厲害, 這兩個人是不能鬥法的, 他們就像兩個國家的總統一樣, 手裡都是有超級法寶核武器的, 一旦打起來, 不管誰厲害, 大家都得一起爆消玩完!!! 所以, 你永遠都不可能知道究竟是誰更厲害。

那麼, 如來佛究竟是怎麼擺平這件事的呢?
他派十八尊羅漢開寶庫取十八粒「金丹砂」與悟空助戰, 羅漢比菩薩還差, 能打的贏兕大王么? 如來佛為什麼要派必敗的人去呢? 孫悟空也表示懷疑, 如來佛騙他說:「教羅漢放砂,陷住他,使他動不得身,拔不得腳,憑你揪打便了。」
事實上, 金丹砂根本就陷不了兕大王, 一交手, 金丹砂也被兕大王收去了。其實, 兕大王在沒用圈的時候, 金丹砂也沒能陷住兕大王。
這個結果如來佛是知道的, 所以, 如來佛在事先特意秘密吩咐降龍、伏虎二位羅漢, 那妖魔神通廣大,如失了金丹砂,就教孫悟空去找太上老君,必可一鼓而擒也。
孫悟空知道后說:「可恨,可恨!如來卻也閃賺老孫!當時就該對我說了,卻不免教汝等遠涉!」

這裡面就存在問題, 如來佛為什麼不直接叫孫悟空去找太上老君? 而是要先失了金丹砂,再去找太上老君? 如來佛早以給出了兩種答案:
1. 直接叫孫悟空去找太上老君的後果是: 那妖怪定要嚷上靈山跟如來佛拚命!
2. 失了金丹砂再去找太上老君的後果是: 必可將那妖怪一鼓而擒獲!
怪哉! 兩種決然相反的結果, 居然是取決於是否失了「金丹砂」!
我們再看, 太上老君是怎麼來的? 老君裝作一副很糊塗的樣子,和孫悟空東扯西拉,直到聽孫悟空說兕大王已將金丹砂搶去后才來的!

金丹砂究竟是什麼? 原著中有很詳細的描述:
「此砂本是無情物,蓋地遮天把怪拿。只為妖魔侵正道,阿羅奉法逞豪華。手中就有明珠現,等時颳得眼生花。」
那麼, 金丹砂不是刀兵, 不是水火, 乃是無情之物, 可以遮天蓋地, 一亮出來, 便能逞豪華, 叫人眼生花。這是什麼? 這是錢啊! 爹爹! 世上除了錢之外, 再沒有更符合這些特徵的了!
如來佛是非常發財的, 他的弟子下山,為別人念一遍經, 最低收費為: 三斗三升米粒黃金。他還不滿足, 還要擴張。這下好了, 被太上老君抓住了把柄, 抓的可是偷衣賊哦, 把唐僧掐住不放, 叫你取不成經, 看你怎麼辦!
如來佛果然佛法無邊, 送錢! 送錢! 有錢能使鬼退魔, 錢一打過去, 魔王自然就走了。
如來佛是叫十八羅漢開「寶庫」取的這十八粒「金丹砂」, 我們知道, 真正厲害的武器都是私人隨身秘密攜藏的, 能夠叫下人去開的柜子, 一般裝的都是公物, 十八羅漢開的這個寶庫, 就應該是一個公共財物保險櫃。
下砂的時候,「把頭低了一低,足下就有三尺余深,須臾,又有二尺余深。」可見,這一粒「金丹砂」, 就相當於一座金山, 如來佛一次性就送了太上老君十八座金山。書上寫的明明白白, 這些羅漢是奉法旨來逞豪華的, 不是來鬥毆的。
如來為什麼要安排孫悟空去請太上老君?因為大戰金角銀角之後,悟空將五件寶貝還給了老君,老君便欠下悟空莫大的人情。所以叫悟空去,才是最合適的人選。

太上老君當然是滿意的。故事結尾寫到: 「均平物我與親冤,始合西天本願。魔兕刀兵不怯,空勞水火無愆。老君降伏卻朝天,笑把青牛牽轉。」
老君是笑著把牛兒牽回去的, 他笑什麼? 他的牛兒為他爭了氣, 刀兵不怯, 水火無功, 他把唐僧掐住不放, 憑你用什麼武器, 莫想! 任你使盡千般計, 莫想! 不拿錢出來是不行滴!
你不是要傳經嗎, 那好, 你得分我一半的利潤, 是結親還是結冤,由你自己選擇, 「均平物我」了,方能合你西天本願。所以老君笑了:
哈-哈-哈-- !
唐僧這一關吶, 是如來佛花錢買過去的。否則, 取經的故事, 到此就結束了! 大家看西遊記, 最容易犯的一個通病就是人物一出場, 便想當然的認為誰厲害, 其實不是滴, 不經過一番博弈、較量, 有誰知道會是什麼結果呢。

佛祖與道祖在殘酷的競爭中, 雙方終於相互妥協了, 佛道並存的格局就此而定。從此之後, 兩家相安無事, 再無爭戰。
這一場故事起於西遊記第五十回, 終於五十三回, 五十, 為全書百回之中點, 五十三, 為取經過程(從觀音奉旨上長安到功成行滿見真如)之中點。作者有意巧安排, 將道佛兩祖置於正中間, 以示各佔一半, 平分秋色也。
好比下棋一般,雙方的將帥不見面,則為和局。


這篇文不管是誰寫的反正不是我寫的,我希望這個作者得到應該得到的關注

感謝作者

才發現其實西遊記寫滿了「古代中國的吃人哲學」慈眉善目一樣是吃人,而且才是吃人的元兇,這個社會有妖怪,其實就是因為那些神仙也是妖怪,所有的所謂善全部都是為了吃人,所謂的幫助凡人其實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更好的吃人,神仙,佛祖,都是和妖怪一般的東西,只是為了吃人,凡人得道成仙也義無反顧的去吃人,因為這就是當時的吃人的制度,上層的慈眉善目都建立於吃人!!!!!

要管的不僅是人,還有妖怪,也就是妖怪管管凡人,高層管管妖怪,妖怪對於凡人來說其實就是高層的爪牙,高層對於妖怪來說就是大妖怪而已,也就只有凡人必須被妖怪魚肉,還要供奉高層,最後還要拍馬屁感謝高層會管理,懂管理。高層在凡人面前裝出一副慈愛的神的樣子,搞的好像如果沒有這些高層凡人就沒辦法生存,其實妖怪都是他們放出來的。因為妖怪其實才是真正的管理工具。根本就是妖怪的管理方式。因為他們知道如果沒有被管理的凡人,這些妖怪高層誰都沒有油水香火,都得餓死。所以懂管理凡人很重要呀!!!!!!!!!!一定要告訴凡人,凡人是需要管理的,不管就會亂!以便更好的吃人!

這個就是反映當時西遊記作者吳承恩的生活年代的黑暗統治,告訴大家沒有高層凡人會生活的更好,揭露吃人的社會,,這才是為什麼西遊記成為經典名著的原因,也才是魯迅,毛ZD,胡士。。。。等等名士不斷推崇這篇經典的原因!!!!!!!!!如果僅是篇簡單的神怪小說,讓他們推崇就奇怪了,是我們沒有看懂西遊記

看西遊不懂西遊等於白看,看了作者的解析之後我才知道,而且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西遊記,它的本意,作者的本意!!!!
有句話叫做西遊可看不可讀,原來如此

感謝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1: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