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僕人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只有神才能談論地震, 人沒有資格討論地震報應論

[複製鏈接]

37

主題

1396

帖子

2203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203
41
paci 發表於 2008-5-28 17:2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同往錫安 於 2008-5-28 04:26 發表
我當然知道他們在說什麼,但我更關心的是聖經看待災難的。


聖經絕對化,使得我們丟棄了真神---愛

我 若 能 說 萬 人 的 方 言 , 並 天 使 的 話 語 卻 沒 有 愛 , 我 就 成 了 鳴 的 鑼 , 響 的 鈸 一 般  (林前 13:1)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184

帖子

5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0
42
野地里的百合花 發表於 2008-5-28 18:4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paci 於 2008-5-28 17:28 發表


聖經絕對化,使得我們丟棄了真神---愛

我 若 能 說 萬 人 的 方 言 , 並 天 使 的 話 語 卻 沒 有 愛 , 我 就 成 了 鳴 的 鑼 , 響 的 鈸 一 般  (林前 13:1)


求主幫助我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43
研究 發表於 2008-5-28 19:5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8 野地里的百合花 的帖子

謝謝姐妹分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44
Servant 發表於 2008-5-28 21:1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MapleTree 於 2008-5-28 03:14 發表
支持僕人的一些看法,面對這樣的大災難,我們要做的是反省自己的罪,而不是指責別人有罪。我強烈反對地震中死亡的人是因為他們罪惡的報應的說法。

不過也請僕人冷靜一下,不要指責弟兄姊妹是不是基督徒,這樣的事我們也沒有資格。面對這樣的大災難,大家心情都不好受,說話要格外注意。


剛看到這個貼。我個人完全支持楓樹的觀點。我也強烈反對,死亡的人,是因為他們的罪惡的報應的說法。任何事情,不同的當事人,會有不同的認識的。神,給要帶給不同的人,也是不同的信息。

同時,我也支持,把聖經中,有關的經文,在適當的時候,告訴大家。我們不論斷,不判斷,不做任何聯想,由讀者自己去判斷。因為,「出於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45
問? 發表於 2008-5-28 21:2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同往錫安 於 2008-5-28 13:21 發表
對人性的關愛,就是把事實真相告訴對方。福音本來就是讓聽者扎心的!

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福音本是神的大能,無需加上人工的香料。

因為我立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 ...


這恐怕是個文化口味的問題,或者說是個因緣的問題。

西方人從小接受有神論的潛移默化,對於福音很容易接受。但反過來,他們就不大理解中國人的中庸之道。

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說中庸之道本來就是扎心的?

這裡的原因主要是文化差異,跟福音扎不扎心沒關係。比如你女兒就很容易接受福音,扎什麼心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46
研究 發表於 2008-5-28 21:4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5 問? 的帖子

實際上,傳福音也需要換位思考,這是心理學上的基本方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47
問? 發表於 2008-5-28 21:46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研究 於 2008-5-28 21:43 發表
實際上,傳福音也需要換位思考,這是心理學上的基本方法。


完全贊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5

主題

857

帖子

649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49
48
文責自負 發表於 2008-5-28 22:1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6 研究 的帖子

贊同!

如果無論什麼人,什麼時機,用同樣的口氣,同樣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那是比較省事,但基本上是把對方當個透明人.對方可能會問,"你連我此時此刻的狀況,都不知道,都不在意.那你對我死後的未來怎麼有這麼大的興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9

主題

631

帖子

37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75
49
唯慎 發表於 2008-5-28 23:5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5 問? 的帖子

原帖由 問? 於 2008-5-28 21:25 發表
這恐怕是個文化口味的問題,或者說是個因緣的問題。

西方人從小接受有神論的潛移默化,對於福音很容易接受。但反過來,他們就不大理解中國人的中庸之道。

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說中庸之道本來就是扎心的?

這裡的原因主要是文化差異,跟福音扎不扎心沒關係。比如你女兒就很容易接受福音,扎什麼心呢?



真正的福音,人作為被造物,對神作為造物主當負的無可推諉的責任,和作為罪人,在這個責任面前無可避免的失敗,神的借著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所完成的救贖所顯示得無可比擬大愛,還有要跟隨耶穌所必需的無所保留的順服,對任何以自我為中心的人,都是扎心的。

即使是在西方社會,在教會主日學長大的小孩,也許,潛移默化可以使他在理論上接受,但是在生命中實行,活出福音的實質,就是把身體獻上作為活祭,背起十架跟隨主,一定會扎心.
We delight to praise what we enjoy because the praise not merely expresses but completes the enjoyment; it is its appointed consummation. --- C.S Lewis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9

主題

631

帖子

37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75
50
唯慎 發表於 2008-5-29 00:0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7 問? 的帖子

原帖由 研究 於 2008-5-28 21:43 發表
實際上,傳福音也需要換位思考,這是心理學上的基本方法。


這點,佛教做的是相當成功的,把中國文化和傳說中各種名人,包括關公等等,都加到菩薩的行列,確實是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大開綠燈的一大竅門。
We delight to praise what we enjoy because the praise not merely expresses but completes the enjoyment; it is its appointed consummation. --- C.S Lewis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51
研究 發表於 2008-5-29 00:2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唯慎 於 2008-5-29 00:03 發表


這點,佛教做的是相當成功的,把中國文化和傳說中各種名人,包括關公等等,都加到菩薩的行列,確實是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大開綠燈的一大竅門。


在傳福音中換位思考可不是把菩薩加入到聖經里,加入到神的教導里。  

拉薩路死了為什麼基督要哭?而不是說人總有一死,因為人都有罪?看看耶穌所為,再看看我們所為,我們要有所反思。要憑愛心說出真理。讓對方了解到你是為了愛來傳播真理,而不是空洞的說教。
藍天, 白雲, 海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9

主題

631

帖子

37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75
52
唯慎 發表於 2008-5-29 00:4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研究 於 2008-5-29 00:22 發表

拉薩路死了為什麼基督要哭?而不是說人總有一死,因為人都有罪?看看耶穌所為,再看看我們所為,我們要有所反思。要憑愛心說出 ...


在個人的層面上,主耶穌在拉撒路的去世以後,他親近的與瑪麗亞和馬大姐妹在一起的時候,他就與他們一同哀傷。約伯三個朋友也應當是如此行,在個人的層面帶給他安慰,而不是把約伯所遭受的災難一定說成是他個人某些的罪所引起的直接結果是,甚至無中生有地指責約伯曾經欺壓孤兒寡婦,行事不義,所以當神顯現的時候,被神指出,要約伯替他們獻贖罪祭。

但是,在這裡提出要悔改的弟兄姐妹,並不是說,災區的人所犯的罪比沒有受災的人要更大。更沒有說,我們在能夠做的事情上(like supporting rescue efforts) 懶惰和推託。而是看到,主耶穌自己關於災難,和末日的教訓,和眾先知的榜樣。

我們不可能希望一個人能夠作所有的事情。我們的時間有限,我們的心力有限,我們的恩賜也有不同的重點。我們每一個信徒願意,但是不可能做到全方位的見證。但是,普世的教會為基督的見證是全方位的,因為是基督整一個的身體。身子原不是一個肢體,乃是許多肢體。設若腳說:「我不是手,所以不屬乎身子。」它不能因此就不屬乎身子。設若耳說:「我不是眼,所以不屬乎身子。」它也不能因此就不屬乎身子。(林前12:14-16). 神在教會裡面,給個人不同的恩賜,有作為先知性的呼籲,也有作為憐憫者近距離的體恤,神要用我們不同的恩賜一起來配合,顯出他的公義,也顯出他的慈愛,彰顯他的憤怒,也彰顯他的恩典。

直接參與到災區救援的,不一定需要在那裡將這些大道理,但是在整個教會總體的反應,如果不包括其他的這些層面,那就是有付的神的交託。在前方的弟兄姐妹,也不應當指責後方的弟兄姐妹是站著說話不覺得腰痛,因為說出這些不討人喜歡的話其實也並不容易,也要承受壓力。

作為一個醫務工作者,我常常在個人的層面上,與經歷患難的人打交道,在這個角色上,就很難由我來告訴他苦難的其他屬靈意義。若是教會裡面的牧師,主日學老師,和文字事奉的,平常沒有這個教導,他們又如何能夠知道呢?
We delight to praise what we enjoy because the praise not merely expresses but completes the enjoyment; it is its appointed consummation. --- C.S Lewis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53
研究 發表於 2008-5-29 00:49 | 只看該作者
同意。

所以,我們要憑愛心說出完備的真理。我們的目的是在安撫受傷心靈的同時,把神的真愛與神的真道傳給災區的同胞。我們要從解釋苦難的來源入手。
藍天, 白雲, 海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9

主題

3759

帖子

895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95
54
buffer 發表於 2008-5-29 00:50 | 只看該作者

關於相愛

大家有沒有想過,就在這個論壇里,弟兄姊妹之間就要互相關愛呢?

大家還有沒有想過,對千萬里之外的人,我們都希望能」感同身受「,先照顧別人肉體的需要,然後才照顧別人屬靈生命上的需要;可對自己身邊的人,反而先想到聖經理論的分辨,而基本忽視了對方屬世身體、心理的需求呢?

願意我們都不是」鳴的鑼,響的鈸」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9

主題

3759

帖子

895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95
55
buffer 發表於 2008-5-29 00:5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唯慎、研究 的帖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56
研究 發表於 2008-5-29 01:0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4 buffer 的帖子

贊一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5

主題

857

帖子

649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49
57
文責自負 發表於 2008-5-29 01:2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4 buffer 的帖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58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8-5-29 01:59 | 只看該作者
跟文化也許有一點關心,但那不是主要原因。

福音的扎心,是因為它要人面對不願面對的問題:罪,以及願不願意被神來管。

現代人的思想是信仰是個人的事,你不要拿著聖經來說我的不是。你要信,自己信,我只要憑良心做個好人就可以了。

如果基督徒只傳基督的愛,信主的好處,卻不要對方面對自己的罪,對方是不可能真正信的,因為信的第一步是認罪,悔改。神是愛,神也是烈火,公義與慈愛是不可分的。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59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8-5-29 02:0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8 文責自負 的帖子

如果無論什麼人,什麼時機,用同樣的口氣,同樣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那是比較省事,但基本上是把對方當個透明人.對方可能會問,"你連我此時此刻的狀況,都不知道,都不在意.那你對我死後的未來怎麼有這麼大的興趣?"
我想你是樹了一個稻草人在打。我們怎麼沒有關心災區人了?呼喚世人悔改表達的不是我們的愛嗎??

還是要問你一句,當基督對眾人說: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的時候,他的心情是怎樣的?他是當眾人透明嗎?還是焦急,憐憫,傷痛呢?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60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8-5-29 02:0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7 文責自負 的帖子

如果你是真的支持,那麼就請你不要對傳福音的弟兄姊妹橫加指責吧!外面受的壓力已經夠大,主內還被責難,不知道口裡的愛表面在哪裡。現在大家應該同心合一傳講福音,合一地為災區,為中國人的悔轉禱告。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2: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