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大象無形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諮詢「因信稱義」

[複製鏈接]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0
41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06-12-5 04:2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MapleTree 於 2006-12-5 03:28 發表


請問真源湛寂,佛教徒守持戒律的目的是什麽呢?



目標是解脫。 小乘解脫三界惑, 大乘解脫法界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42
chico 發表於 2006-12-5 05:4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MapleTree 於 2006-12-5 03:31 發表


請問chico,佛教修行共分哪幾個階段?最終修行目的是什麽呢?


最終修行目的就是成佛。

佛教教學為三個階段:第一、是『正覺』。第二、是『正等正覺』。第三、是『無上正等正覺』。

如果是貪、嗔、痴、慢,人我、是非、煩惱,都斷盡了,沒有煩惱了,佛就承認這個人是『正覺』,他得到了『正覺』的學位;佛教裡面稱他為『阿羅漢』,這是最低的一個學位。

阿羅漢以上的學位稱為『正等正覺』,『等』是等於佛,但還沒有成佛。『等』是指他用的心跟佛用的心是一樣的。佛教里稱之為菩薩。佛用真心,菩薩也用真心;佛用的是『圓滿的真心』,菩薩是『分證的真心』。佛在經上用月亮來做比喻,十五的滿月比喻佛的心。菩薩的心呢?像初三、初四的月牙。你看月牙上的月光,那個光是真的?還是假的?真的!一點也不假,只是不圓滿而已!所以說初三、初四,一直到十四,都是菩薩心,他是真心,但沒有圓滿,我們稱為『正等正覺』。

阿羅漢與辟支佛用的心,好像是水裡的月亮,鏡子里的月亮,叫鏡花水月,都不是真的。從用心上看,菩薩的心跟佛的心很相似、很接近,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縱然是初住菩薩,剛剛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他用的心就是真心,絕對沒有虛妄,這叫『正等正覺』。修學得到正等正覺,這個學位稱為『菩薩』。


佛所證得的是『無上正等正覺』。所以佛、菩薩、阿羅漢是佛教學位的名稱,他們都是人,不是神仙,諸位千萬不要把他們神格化了!佛』是通稱,不是釋迦牟尼佛一個人獨稱;任何人智慧達到究竟圓滿,就是真心圓證,就稱之為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

主題

1558

帖子

397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97
43
 樓主| 大象無形 發表於 2006-12-5 05:48 | 只看該作者
大大欣賞佛是人,人人皆可成佛的說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44
chico 發表於 2006-12-5 06:18 | 只看該作者
佛教是平等的。不但人可以成佛,畜牲,餓鬼,地獄的眾生也同樣可以成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45
MapleTree 發表於 2006-12-5 06:4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真源湛寂 於 2006-12-5 04:24 發表
目標是解脫。 小乘解脫三界惑, 大乘解脫法界惑。


三界惑是什麽?法界惑是什麽?
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0
46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06-12-5 06:5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MapleTree 於 2006-12-5 06:42 發表


三界惑是什麽?法界惑是什麽?



呵呵, 這是佛門的基礎知識。

http://www.minlun.org.tw/14pt/14t/09.htm

看右邊的「見, 思惑」, 那是三界惑。現在沒時間, 改天單獨為您開一個帖子, 詳細解釋一下。

[ 本帖最後由 真源湛寂 於 2006-12-5 06:55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229

帖子

5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9
47
seanz 發表於 2006-12-7 03:1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大象無形 的帖子

Please remember object of your faith is God, source of your faith is God.  Your works are to be seen, faith is to be beheld.  Works result from, but not a priori of faith.  Works certainly can't justify faith; while faith warrants good works.
Two folds in "righteousness by faith", one of which is faith by Son in the Father (s'resurrection), the other is your faith in such an act of grace from Lord.  First faith is the saving faith, a necessity for your faith and being deemed rightousness by God.   Righteousness is given to someone not for his works, but for his faith, therefore a gift.  You don't nor can you earn it by works.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

主題

1558

帖子

397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97
48
 樓主| 大象無形 發表於 2006-12-7 03:28 | 只看該作者
說半天還是「信」是第一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0

主題

1752

帖子

542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2
49
zhangt1229 發表於 2006-12-7 05:05 | 只看該作者
真兄:

凡做不到耶穌基督,就無法上天堂的說法,是給那些相信憑著自己的肉體做好事就能得到與神一樣地位的人的。

就好像,一個孩子拿不動一塊石頭,可以讓爸爸拿一樣。

不用太為難自己,但是,也不能因為「信」了,就可以胡作非為了。

因為,神的誡命是:1,愛主你的神。2,愛人如己。

的確,如果無法愛自己看得見的弟兄,又如何能愛看不見的主呢?

如果你原諒一個人,做一件好事,給與一些施捨,孝順一下父母的時候,心中去除「我又為自己造了一級浮屠」等想法。僅僅是沒有原因,沒有收穫得去做,你就是一個高尚的人。
啊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0
50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06-12-7 05:2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zhangt1229 於 2006-12-7 05:05 發表
真兄:

凡做不到耶穌基督,就無法上天堂的說法,是給那些相信憑著自己的肉體做好事就能得到與神一樣地位的人的。

就好像,一個孩子拿不動一塊石頭,可以讓爸爸拿一樣。

不用太為難自己,但是,也不能因 ...



有什麼根據?請談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51
MapleTree 發表於 2006-12-9 02:5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真源湛寂 於 2006-12-4 22:41 發表
佛弟子不僅僅要「我執」斷盡, 「法執」也要斷盡, 您說的《屬自己》是從何談起?


佛弟子受五戒是為了保持「人身」,佛弟子修十善是為了能「升天」,這就是我說的「屬自己」。
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0
52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06-12-9 03:4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MapleTree 於 2006-12-9 02:58 發表


佛弟子受五戒是為了保持「人身」,佛弟子修十善是為了能「升天」,這就是我說的「屬自己」。


升天是很<低層次> 用詞有點熟悉不? 嘿嘿, 的目標,
行者以「升天」為目的, 不能解脫, 同時, 也不是佛法的終極目標。

因此, 你的《佛弟子受五戒是為了保持「人身」,佛弟子修十善是為了能「升天」,》這句話的本身,
說明你對於佛法並不了解。是你的誤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53
MapleTree 發表於 2006-12-9 03:47 | 只看該作者
你覺得中國大多數老百姓處於哪個層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0
54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06-12-9 03:5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MapleTree 於 2006-12-9 03:47 發表
你覺得中國大多數老百姓處於哪個層次?



從主觀上扯一句, 大部分都是求福報, 陞官發財一類。

在下沒有什麼統計數字, 信口胡扯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55
MapleTree 發表於 2006-12-9 03:58 | 只看該作者
也就是說,還在我說的「保持人身」「升天」之下,對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0
56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06-12-9 04:0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MapleTree 於 2006-12-9 03:58 發表
也就是說,還在我說的「保持人身」「升天」之下,對嗎?


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57
MapleTree 發表於 2006-12-9 04:02 | 只看該作者
也就是說,我說的已經對大多數人屬於高要求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0
58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06-12-9 05:06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MapleTree 於 2006-12-9 04:02 發表
也就是說,我說的已經對大多數人屬於高要求了。


是。

[ 本帖最後由 真源湛寂 於 2006-12-9 05:19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59
MapleTree 發表於 2006-12-9 22:41 | 只看該作者
那麽我說佛弟子受五戒是為了保持「人身」,修十善是為了能「升天」,實際上對大多數人來說已經是高要求了。

[ 本帖最後由 MapleTree 於 2006-12-9 23:30 編輯 ]
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0

主題

1752

帖子

542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2
60
zhangt1229 發表於 2006-12-9 23:18 | 只看該作者

我來回答一下,兩個一起回答:

——誡命是守不住的。
——一個孩子拿不動一塊石頭,可以讓爸爸拿一樣。

不用太為難自己,但是,也不能因 ...

因為肉體的慾望,所以很多時候向遵守誡命,但是守不住。就好像小孩子想搬石頭,但是自己搬不動一樣。

關於這一點,保羅曾經寫過(哪捐書上忘了)「立志行善由得我,但是行得出由不得我」。就是說這個困惑,你明明想行善,但是,行的卻是惡。

我承認,一般來說,佛教徒比基督徒更加願意行善。你也說了,大多數佛教徒祈求福報,就好像為了薪水而工作一樣。但是,我雖軟弱,神卻剛強。所以,基督徒喜歡靠主得勝。

說實際了,基督徒做好事是沒有回報的。但是,由於有神同在,我們卻願意去愛別人。
啊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01: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