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hotmoon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方舟子程序外的打假實際上抑制了程序的健康發展(轉)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41
新鮮人 發表於 2014-10-30 03:2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4-10-30 04:36 編輯
Dr. Aldis在朱令的診療日誌里記錄到[13]:至5月16日為止,貝收到將近2000封電子郵件。另外一方面,貝和他在北大的朋友們試圖送給協和醫院一個數據機,從而使協和醫院能夠直接和海外的醫學同行們進行交流。不幸的是,因為某些「非技術性原因」,貝志誠等人所有的嘗試都未成功。Dr. Aldis對當時海外醫生和協和醫院之間交流渠道的狹窄以及因此導致有關朱令病情診療的信息無法溝通感到十分遺憾。


一派胡言,1995年協和早就可以進行網上遠程會診了!!可以在網上查房,對方可以用口指揮協和醫生按他要求檢查。看來美國醫生的確低估中國醫院的醫療設備和水平。當然這幾個毛孩子就更不知道了!中國的遠程網上會診始於80年代。

偏離主題了,到此打住。不再討論朱令,除非你另開新帖。我只是告訴你方舟子沒有資格談朱令案,但他的的確確有資格談夢碎美利堅。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83

帖子

20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7
42
 樓主| hotmoon 發表於 2014-10-30 04:4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otmoon 於 2014-10-30 04:48 編輯
新鮮人 發表於 2014-10-30 02:34
可惜他把誰第一個懷疑朱令是鉈中毒,而且和勞動衛生研究所一起會診,都同意這個可能性忘了。當時這兩個單 ...


針對你寫的:沒有這個診斷,沒有李舜偉教授清晰的對病情的描述,他從千千萬萬種病中如何去網上請教。喝水不忘掘井人。這個人缺少一些基本道德。

「之後我們才聽到,協和神經內科的主任曾經懷疑過」,所以貝(「後來的事實證明沒有找神經內科的主任而找了ICU的主任是個巨大的錯誤」)后非常後悔沒找神經內科的李朱任。然後由於網際網路上的回信懷疑是鉈中毒,朱令父母找北京市勞動衛生職業病防治研究所的陳震陽教授做鉈中毒鑒定,得到確診。

和李主任和陳教授的接觸不是貝,是朱令父母,貝在他的行動中對給與支持和幫助的人,能提到的都提到:

據說是陳耀松教授自己搭梯子從清華牆那邊接過來一根線。後來我們產生了驚人的流量好像還讓陳教授個人掏了腰包,在系裡有人質疑學生怎麼私人和國外大規模聯繫時也是陳教授擋回去的(他說學生就是幫幫同學嘛),這些我一直感念。

這時候同宿舍的劉蒞(他是我在大學最好的朋友)主動請纓

之後同宿舍的王惠文也加入了

然後宿舍里英語最好的吳向軍也加入進來幫著一起瀏覽郵件

到朱令確診前的這十來天我主要是在外面跑,而他們則一直經常通宵看郵件修改程序。有這樣的同學和陳耀松這樣的老師,是我一直為北大而驕傲的原因。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在美國學習遠距醫療的中國留學生李新,

還有一位曾經在美國駐華使館當過醫官的John Aldis

感謝那位醫生孜孜不倦和也許有些歧視中國人的精神,

終於在25、6號找到了北京市職業病衛生防治所的陳震陽教授得知他哪裡可以做。

還是在協和一位冒著風險打破規矩的年輕醫生的幫助下,朱令的父母取得了朱令的血樣、尿樣和頭髮樣本送了進去。

之後連著兩天我們宿舍的同學基本上每天工作20小時

之後我們才聽到,協和神經內科的主任曾經懷疑過,

加上我們宿舍的同學的努力(我一直認為他們是真正的英雄)


我不覺得貝缺少基本的道德。

如果,假若,姑且象你所說的貝缺少基本的道德,那方,是不是完全無德?

按您的道德標準,在朱令這件事上,您還能為方說什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83

帖子

20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7
43
 樓主| hotmoon 發表於 2014-10-30 05:09 | 只看該作者
新鮮人 發表於 2014-10-30 03:22
一派胡言,1995年協和早就可以進行網上遠程會診了!!可以在網上查房,對方可以用口指揮協和醫生按他要 ...

和和。。。。

2000年11月26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協和醫院補償朱令醫療等損失 10萬元。

本人作為朱令家委託的律師,這裡先給大家我們律師掌握的協和問題總結如下:
一、 協和聲稱依靠清華證明排除鉈中毒,但是在朱令與協和的訴訟過程中,沒有清華的證明在法庭出現和病歷中記載,在庭審和醫療鑒定時協和稱是依據朱令自述;
二、 協和在訴訟中不斷的偽證:
1、 偽造陳教授單位某人的證據,該人證當時在國外;
2、 偽造海軍總醫院不能檢測鉈證據,事實上朱令康復在該醫院檢測鉈,在法庭上提供了化驗報告;
3、 病歷的不正常塗改,現在拒絕提供全部病歷;
4、 改口在法庭再審時說沒有排除鉈中毒,但是沒有排除不能確診卻不進行實驗性治療;
三、 堅決拒絕一切對於鉈中毒的懷疑;
四、 拒絕進行鉈中毒的化驗;
五、 拒絕為朱令家屬化驗鉈提供樣品;
六、 對於朱令家屬的化驗結果表示懷疑;
七、 拒絕使用特效藥普魯士藍進行治療若干天,堅持使用自己的解毒方案;
八、 普魯士藍全部由朱令父親自行獲取,自行購買,協和以醫生休息為由沒有提供任何幫助;
九、 輸血沒有合法的手續造成朱令丙肝;
十、 治療過鉈中毒的主治醫生李舜偉稱鉈中毒為輕金屬中毒;(鉈是重金屬)
十一、 協和的費用明細和藥品清單一直沒有提供;
十二、 清華大學曾經出現過鉈中毒病人;該病人如何確診的?朱令的協和醫生就是該病人醫生,應當明確知道清華鉈的存在;
十三、 朱令父母詢問過清華化驗鉈的能力時清華閃爍其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83

帖子

20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7
44
 樓主| hotmoon 發表於 2014-10-30 05:3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otmoon 於 2014-10-30 05:39 編輯

北京職業病防治所的陳震陽在1997年3月5日的談話記錄中作 證:「(朱令的鉈中毒化驗)是家屬委託我做的,協和醫院事先沒有委託我。朱令的媽媽來找我,我提出請家屬 帶 來朱令的腦脊液、血液、尿液、指甲和頭髮,做全面化驗。……第二天,朱令的父親拿到了五種樣本,我們馬 上做 化驗,化驗結果,是嚴重鉈中毒,下午我們重新做了一次化驗,最後確認了朱令鉈中毒的含量(是致死量) ,同時 ,我建議協和醫院使用口服普魯士藍解毒。」
  
  他還解釋,鉈中毒癥狀很明顯,比較容易 診斷,尤 其脫髮、米氏線、手足痛,很典型。鉈中毒一般在體內潛伏期比較長,發病時間也長,侵害病人的神經 系統也需要 一段時間,如果及時搶救,毒物還沒有侵害病人的大腦神經、視覺神經和四肢神經的話,那麼病人的 情況就會好一 些。
  
  化驗單交到朱令的主治大夫手裡的時候,她的第一反應是:「還不一定吧。 」交到當初初診 朱令鉈中毒的李舜偉醫生手裡時,他有些後悔當時沒有堅持自己的意見,他等於是被同行說服了 。


版主是朱令案協和醫院的當事人之一?!(這段話是你寫的還是轉的?)
如果是你寫的話,我就明白你的立場了。極大的可能你不會被選為朱令案的陪審團成員。
而且再重複一遍,方在中國這种放肆無德無品的作法,被封是咎由自取,而且早該封了。和和。。。。period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45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4-10-30 05:36 | 只看該作者
hotmoon 發表於 2014-10-30 05:09
和和。。。。

2000年11月26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協和醫院補償朱令醫療等損失 10萬元。

不知此事,但知道協和至今沒有付過一分錢。
世人皆醉我獨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83

帖子

20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7
46
 樓主| hotmoon 發表於 2014-10-30 05:44 | 只看該作者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4-10-30 05:36
不知此事,但知道協和至今沒有付過一分錢。

和和。。。。協和賠不賠錢都是出於人道主義精神,而不是因為在治療朱令上有什麼錯誤。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47
新鮮人 發表於 2014-10-30 05:4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4-10-30 06:41 編輯
hotmoon 發表於 2014-10-30 05:09
和和。。。。

2000年11月26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協和醫院補償朱令醫療等損失 10萬元。


  朱令要感謝清華、協和和北京公安
樓主:常育 時間:2013-05-16 15:56:00 點擊:493 回復:21   
  朱令事件發生后,人們首先是更多地關注和讚揚在救助中做出貢獻的北大學生和網際網路以及國際友人。其次,把焦點集中在對兇手的甄別上。卻忽略了在此事件中,無論是對朱令的救治還是對案件的偵破都做出了巨大貢獻的清華大學、北京公安和協和醫院!現在讓我們回放事件來「索本求源」。
  1993年10月1日 國家開始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安全行業標準(GA57-93)《極毒物品級分類與品名編號》、GA58-93《劇毒物品品名表》中,鉈鹽與氰化物同列A類。1994年春清華物化2班在分析化學課上知道了鉈的毒性。在講重金屬離子的分析時,授課的郁老師提到六十年代清華曾有過一次鉈中毒事故。當時有個學生在打掃一個閑置很久的通風櫃煙道時吸入了少量鉈的氧化物,當晚就死亡了

  一、「清華」和「協和」及時完成了對病情的及時診斷和治療

  據有關報道,朱令從1994年底到1995年3月兩次被投毒發病,始終未見清華相關人員的身影。1995年3月9日 朱令前往北京市協和醫院神經內科專家門診就醫,北京協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李舜偉給朱令看病,李舜偉告訴朱明新,朱令的癥狀「太像60年代清華大學的一例鉈鹽中毒病例了」,他建議朱明新趕緊去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勞動與衛生職業病研究所專家張壽林處做鑒定。(註:當時朱令是在看門診,為什麽朱明新不聽李舜偉醫生的建議?不該負責嗎?)張壽林其後與李舜偉會診,高度懷疑朱令是「鉈中毒」。(註:家族不去,主任親自請勞動衛生所的大夫來會診,這樣負責的醫生,恐怕全加拿大也很難找到)但因條件限制,朱令沒有做鉈中毒鑒定,而是在協和醫院急診室一邊觀察一邊等待住院床位。

  在朱令在神智清醒的時候,曾向協和醫院CC否認她有在實驗室接觸鉈鹽的傳言。李舜偉對此不敢輕信,特詢問清華大學化學系,請求出具書面證明。化學系老師出示了學生接觸化學藥品的清單,肯定朱令並無鉈鹽接觸史。此事被記入病歷。清華大學化學系的一位老師也告訴朱令父母,清華的化學毒品管理很嚴,兩個人拿毒品櫃的鑰匙,同時開方可取出。註:中毒的診斷是有條件的,就是有接觸史及檢驗到毒物,本人及學校都否認接觸史,當時技學術還不會做血尿鉈中毒檢測,如何確診?)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清華學生提到,「查遍SCI[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和美國化學文摘資料庫,整個清華大學發表的文章中涉及到鉈鹽的,從1992年到 2002年只有三篇。其中有一篇是1996年發表的,從化學類文章的周期來說,其中的工作應該是1994年到1995年之間完成的,這個時間正好是朱令被投毒的時間。

  1995年4月10日 貝志城找到同學蔡全清,在網際網路上發電子郵件求助。(為什麽不請協和的醫生做,他們如時間比醫生富裕。可以提供他們所知道的信息,顯然這些年輕人有些不尊重協和的醫生,因為的確我們也查過,我就是其中的一個)。貝志誠在北大徵集了20多名北大同學義務翻譯,不斷地把信件譯成中文,送給朱令父母,希望他們儘快轉交給主治大夫,給朱令做一次是否鉈中毒的檢測,(註:不是醫生要翻譯醫學文件,必然很滑稽,醫學可是要學8年啊!!)但是協和均以「干擾治療」的名義拒絕。 貝志誠回憶:時任ICU主任的大夫還說,他們這是在給院方「施加壓力」。 協和醫生沒有人接收。(註:知道什麽是ICU嗎? 他們是負責搶救的,這時候找他們談,從醫學觀點看,是干擾了他們的工作,是神經科的病,為什麽不找李舜偉主任)直到1995年4月28日晚 接到陳震陽的報告后,協和醫院和朱令家屬經過多方尋找,終於找到了解藥普魯士藍化學劑。朱令服用之後,病情立刻得到控制,逐漸穩定,開始好轉。

  由於「協和」對病人和病情的高度重視,加上醫生們發揚革命的人道主義精神,再加上清華對有鉈和學生有可能接觸甚至被投毒事實的及時事實求是的通報,使得病人得到了及時的診斷和醫治。

  二、「清華」和「公安」協作配合很好地抓住了破案的良好時機

  1995年4月28日晚 朱令父母根據陳震陽大夫懷疑「被投毒」的想法,通過朱令舅媽找到時任清華大學化學系副系主任、主管學生工作的薛方渝教授,朱令舅媽在薛方渝家提出報案的要求。薛方渝教授當即請示時任清華大學黨委書記的賀美英和清華大學校長王大中,請示后薛方渝立即打電話向兼任清華大學派出所副所長的保衛部長報案。1995年4月28日晨 朱令的舅媽又與薛方渝教授聯繫,要求立即遷出同宿舍的同學以保護現場,查封朱令在學校的物品,進一步化驗。薛方渝教授表示,遷出同學有些困難。

  公安部門直到5月5日才接到清華報案(4月28日朱令家人在向清華報案同時就向公安報案,公安因為太忙,5月5日開始調查,發現被盜。

  學校要求不干涉醫院治療,並開會要求為了學校的「榮譽」做好保密,不讓學生議論。在接到家長報案並要求封鎖現場時,無能為力。協和醫院有開始的高度懷疑但卻又積極採取措施檢查、診斷,在貝志誠取得國際援助高度懷疑鉈中毒時,認為是給醫院施壓。北京公安本來在接到被害人家屬報案后就馬上立案偵查,找到了直接證據。

  清華、協和和北京公安聯合組成一個鐵三角,為及時的診斷病情並使病人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同時,也為案情的順利偵破做出了不可磨滅的非常重大的貢獻。應該記頭等功意見。(註:所發生的錯誤和責任,本人,學校和那幾個不懂醫學的年輕人都有關

  不僅如此,北京公案還及時的與被害人聯繫,及時的向受害者彙報案情和偵破進展,實行信息公開。受害者家屬很是安慰和滿意。

  向清華、協和和北京公安致敬!

  你們辛苦了·感謝你們輩!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48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4-10-30 06:03 | 只看該作者
hotmoon 發表於 2014-10-30 05:44
和和。。。。協和賠不賠錢都是出於人道主義精神,而不是因為在治療朱令上有什麼錯誤。 ...

這副帖子和43樓的帖子,是你同一個人的觀點嗎?? 43樓的內容是協和犯了醫療事故,責令賠錢。多變的女人。你的觀點到底是什麽?是協和的醫療事故,還是協和首先懷疑到鉈中毒,才有以後的一切。協和功不可沒!!因為以前看過兩個醫院,都根本沒有懷疑到有鉈中毒的可能。
世人皆醉我獨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83

帖子

20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7
49
 樓主| hotmoon 發表於 2014-10-30 06:15 | 只看該作者
新鮮人 發表於 2014-10-30 05:47
  朱令要感謝清華、協和和北京公安
樓主:常育 時間:2013-05-16 15:56:00 點擊:493 回復:21   
  ...


哈哈。。。。

「向清華、協和和北京公安致敬!「

「由於「協和」對病人和病情的高度重視,加上醫生們發揚革命的人道主義精神,再加上清華對有鉈和學生有可能接觸甚至被投毒事實的及時事實求是的通報,使得病人得到了及時的診斷和醫治。」
「「清華」和「公安」協作配合很好地抓住了破案的良好時機。「


最終結果是案沒破,女兒差不多成了個植物人!

都沒問題,那他老人家的女兒就真的是運氣不好,我也「向清華、協和和北京公安致敬!「 獻花,三鞠躬!!!

佩服老人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高尚共產主義情操。

小貝同學真是吃飽了撐的,幫人不成,還惹了一身臊!自己成了嫌疑犯!下次就別這樣了,下次學方舟子,兇殺案中,誰最積極幫人,就質疑誰,足不出戶,做鍵盤神探,律師,法官。

最後,您能確信這是朱家人寫的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83

帖子

20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7
50
 樓主| hotmoon 發表於 2014-10-30 06:18 | 只看該作者
天,才看到:樓主:常育 時間

這「常育時間」是朱令父母的ID?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83

帖子

20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7
51
 樓主| hotmoon 發表於 2014-10-30 06:23 | 只看該作者
hotmoon 發表於 2014-10-30 06:18
天,才看到:樓主:常育 時間

這「常育時間」是朱令父母的ID?

OMG, 在天涯查到此貼,貼主是「常育」。

下面網友寫了句:「二貨,樓主在黑人也看不出。「

哈哈哈哈。。。。。

http://bbs.tianya.cn/post-free-3309237-1.shtml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83

帖子

20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7
52
 樓主| hotmoon 發表於 2014-10-30 06:29 | 只看該作者

天涯這篇寫的不錯,轉貼過來:

看到照片和視頻上朱令如今的狀況十分痛心。造成今天朱令的悲慘結果除了投毒的兇手們外,另外兩方也一直被所有專業和非專業的人士所提及和議論。筆者在此,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想客觀的分析一下他們各自應該承擔的責任:
  筆者認為,當年的清華高層應對朱令現在這樣的狀況和本案的遲遲未破負不可推卸的主要責任。首先,清華不知出於什麼目的(掩蓋真相?維護榮譽?),在協和神經內科李舜偉教授初診已懷疑鉈中毒的情況下斷然否認清華有鉈,並出具了「朱令不可能接觸到鉈」的書面證明,從而誤導了協和的治療小組對朱令病因的判斷,導致李教授最初作出的鉈中毒判斷被排除,並把醫生引向另一條診療思路,也等於把朱令引向了一條絕路。其次,清華方面在接到朱令父母報案后,並沒有第一時間通知警方,反而先通知了可能為兇手的朱令室友,等於給了她們通風報信讓其銷毀證據,而且還將警方查封並交予清華保管的朱令案一些生活用品「遺失」,導致本案重要物證的失去。第三,清華在得知朱令被投毒后,召集部分教工和學生幹部開會,統一部署對知情者封口,安撫同學,同時暗示教工和學生幹部,疑兇有深厚背景,從而阻止了知情的同學第一時間站出來說出真相。(以上三點都有各自的親歷者親口證實)
  再說協和,雖然是被清華方面在病因判斷上誤導入歧途,但協和也應為自己的傲慢負責。我在此所說的傲慢是指朱令病情惡化轉入ICU后,貝志誠等同學向網際網路求助。得到了大量懷疑鉈中毒的回復。當貝及朱令的家屬將翻譯好的網際網路來源的診療意見交予協和ICU時,遭到了冷落和拒絕。這也不難理解,一是以協和當時在國內的學術地位,其各科專家大討論后得出的專家組意見是不容易被外界所推翻的,更何況是來自當時國人都不怎麼了解的網際網路。二是,協和的ICU由於學術地位突出,在協和內部也一直是以「拽」而聞名的(請原諒我這麼說,不信你隨便找個熟悉的協和大夫私下問問)。所以,在這方面對朱令的確診是耽誤了一些時間。但客觀地講,從搶救朱令的時間節點來分析,由於朱令家屬和貝等同學的努力溝通和施加壓力,很快將朱令的組織標本送到陳震陽教授處並立即確診為鉈中毒,隨即很快找到了普魯士藍,使得耽誤的時間並不很長,也未根本性地影響朱令的治療結果(朱令的現在結果主要是由於攝入了數倍於致死劑量的鉈)。但無論如何,儘管在搶救朱令上協和的醫護人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協和也不應推卸應付的責任,而且應該看到如不是朱令家屬和同學以及諸多熱心人的鍥而不捨,朱令的結果可能更糟。
  綜上所述,當年的清華方面(注意我說的不是所有的清華人)應對朱令現在的悲慘狀況和本案的遲遲未破負主要責任。協和方面應對自身學術上的傲慢和自負導致的朱令診療延誤負次要的責任。(事實上,協和也已為此付出了代價,事後朱令方起訴協和,2000年11月法院判令協和賠償了十萬元)
  最後,說說對於清華和協和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在現階段,朱令案尚未有結論,所有關心朱令網友們不應對清華、協和一概棒殺,應該看到,清華和協和內部都是有有良知的知情人,只是由於受到多方壓力或且他原因而沒有站出來。而且,協和的醫護人員在搶救朱令方面也算有功之臣(我從未懷疑過協和人的職業操守)。所以,我們應該敞開懷抱,接納他們或盡量爭取他們(包括此前一直集體失語的北京警方)到我們的陣營來,這對有朝一日重啟朱令案的調查一定會有幫助。
  記住,罪惡永遠不會束手就擒,而我們,則需一直努力!

http://bbs.tianya.cn/post-free-3272030-1.shtml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53
新鮮人 發表於 2014-10-30 06:45 | 只看該作者
hotmoon 發表於 2014-10-30 06:15
哈哈。。。。

「向清華、協和和北京公安致敬!「

請你仔細閱讀47樓的帖子,有我的逐條註解。讀完,讀懂。再來發言!!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83

帖子

20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7
54
 樓主| hotmoon 發表於 2014-10-30 07:36 | 只看該作者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4-10-30 06:03
這副帖子和43樓的帖子,是你同一個人的觀點嗎?? 43樓的內容是協和犯了醫療事故,責令賠錢。多變的女人 ...

瘋瘋顛顛同學:

我在「嘲諷協和」,你看不出來嗎?

記住了,協和神經內科的李主任和那位幫朱令父母偷取樣本的年輕醫生是亮點。ICU主任是黑點。

「協和功不可沒」。。。yeah,「由於「協和」對病人和病情的高度重視,加上醫生們發揚革命的人道主義精神,,,,使得病人得到了及時的診斷和醫治。」 給協和獻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83

帖子

20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7
55
 樓主| hotmoon 發表於 2014-10-30 08:0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otmoon 於 2014-10-30 08:07 編輯
新鮮人 發表於 2014-10-30 06:45
請你仔細閱讀47樓的帖子,有我的逐條註解。讀完,讀懂。再來發言!!


括弧里的紅字原來是你加註的!

原來,原來,原來如此!

拉到吧,「醫學可是要學8年啊」!!!傲慢自負的態度!就是協和某些醫生或院領導的這種態度才延誤了朱令的治療!

「從醫學觀點看,是干擾了他們的工作,「,再拉到吧,最後還不是要和美國遠程會診,聽別人的意見改治療方案!

通過網際網路求救[編輯]
1995年4月10日,朱令的高中同學、北京大學力學系92級學生貝志誠、蔡全清等人將朱令的病史,相關各項檢查,協和醫生的診斷和治療措施翻譯成英文,[21]通過在北京大學的網際網路向Usenet的sci.med及其他有關新聞組和Bitnet發出求救電子郵件[22][23] 。

由於當時中國網際網路不發達,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中國留學生李新博士(Dr. Xin Li)和美國駐華大使館的醫生Dr. John W. Aldis一起幫助創建了UCLA朱令鉈中毒遠程診斷網[13],在朱令鉈中毒遠程診斷的信息發布和協調上起了關鍵作用[24][13][25]。1996年,李新博士(Dr. Xin Li)和其同事們發表了一篇論文,詳細記述了當時構建和運行遠程醫療診斷系統的經過及在朱令鉈中毒事件中的重要作用[4][5]。貝志誠、蔡全清等在北京大學上傳朱令的病例資料,包括患者發病時的照片,實驗室檢查結果,神經系統檢查結果,放射影像(胸片,腦部核磁共振)等;李新博士(Dr. Xin Li)和他在UCLA醫學院放射科的同事們架設伺服器,用來存儲朱令的病情資料,匯總分類收到的世界各地發來的電子郵件信息[註 1]。世界各地的醫學專家們可以通過網路了解朱令的病情進展,寫電子郵件來詢問進一步的信息或者提出相應的診斷或治療建議。

根據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醫學院伺服器上備份儲存的朱令診斷治療日誌記載[13],早在4月10日貝志誠發出電子郵件的當天,就有醫生回複診斷為鉈中毒。美國神經外科醫生Dr. Fink認為重金屬中毒的可能性很大。但是當時協和醫院回復說所有關於重金屬中毒方面的實驗室檢查都已經做了[24];隨著進一步的溝通,美國醫生們最終發現協和醫院只是做了金屬砷的篩選試驗[24]。越來越多的醫學專家認為鉈中毒不可以排除,認為協和醫院必須儘快做關於金屬鉈的篩查[24]。聖裘德兒童研究醫院[26]的醫生在回信中指出「疑似鉈中毒,認為根據頭髮脫落、胃腸道問題和神經問題等癥狀幾乎可以確診」{{NoteTag}原文是:ZHU LING'S PROBLEMS SOUND LIKE THALLIUM POISONING THE COMBINATION OF ACUTE HAIR LOSS, GASTROINTESTINAL AND NEUROLOGICAL PROBLEMS IS[ARE] ALMOST PATHOGNOMONIC.}}。Dr. Fink回憶說[24],隨著朱令病情的惡化,為了儘快明確診斷,他們通過各種渠道催促協和醫院做鉈中毒的篩查;當時除了動用美國駐中國北京大使館的人脈,直接傳真相關的學術文章給協和醫院,Dr. Aldis(前美國駐中國大使館醫生)還和時為協和醫院醫護人員的舊友們親自溝通。

貝志誠和蔡全清等在發出求救電子郵件后,一共收到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份回復[4](一說收到回信1623封[15],貝志誠說超過3000封[27])。在發出求救郵件的18天里,有84位醫學專家提出了「鉈中毒」的診斷[4][13]。一說,約30%的回復認為這是典型的鉈中毒現象[12][10][註 2]。在鉈中毒被明確之後,各種治療建議(如普魯士藍,螯合劑,或血液透析)通過電子郵件被發往北京大學[4][24][13]。

鉈是一種劇毒化學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劇毒物品品名表(GA58-93)》(1993年10月1日執行)中鉈與氰化物同為A類(氰化物屬於第一類A級,鉈鹽屬於第二類B級。)。

協和醫院拒絕海外醫學同行的建議[編輯]
1995年4月18日,貝志誠拿著翻譯好的電子郵件到協和醫院重症監護區門口給醫生參考,但他沒有得到積極回應,很少人參看,也沒有採納電子郵件中的鉈中毒判斷和相應的檢測辦法,使得當時網上遠程診斷的結果沒有及時發揮相應的作用[10][18][24]。

當朱令父母請求醫生考慮電子郵件提出的意見時,協和醫生表示:「我們有能力查閱國際醫學資料庫。」[19]「北大學生帶來很多問題。」 [19] 貝志誠多年以後仍舊憤懣不平,在2005年網上激辯孫維時,他寫道「協和當年的ICU主任,是他拒絕進行進一步的重金屬中毒檢查,甚至在發現協和誤診之後,毫無內疚之感,居然在醫院會議上說:『這件事是西方反華勢力企圖利用此事搞臭中國醫療界』」[28]。

Dr. Aldis在朱令的診療日誌里記錄到[13]:至5月16日為止,貝收到將近2000封電子郵件。另外一方面,貝和他在北大的朋友們試圖送給協和醫院一個數據機,從而使協和醫院能夠直接和海外的醫學同行們進行交流。不幸的是,因為某些「非技術性原因」,貝志誠等人所有的嘗試都未成功。Dr. Aldis對當時海外醫生和協和醫院之間交流渠道的狹窄以及因此導致有關朱令病情診療的信息無法溝通感到十分遺憾。

普魯士藍治療[編輯]
普魯士藍(Prussian Blue)是治療鉈中毒的特效藥[12][30][31]。但是根據加大洛杉磯分校伺服器上備份儲存的朱令診斷治療日誌記載[13],協和醫院一開始(4月28日)沒有使用普魯士藍,而是準備採用二巰基丙醇(BAL),一種用於重金屬中毒的解毒劑。有鉈中毒治療經驗的藥學博士Dr. Ivan Petrzelka 和 供職於洛杉磯毒物控制中心(Los Angeles Poison Control Center)的Dr. Ashok Jain,均認為二巰基丙醇(BAL)不是鉈中毒的特效藥而且有很強的副作用。4月28日當晚,朱令家屬在協和的幫助下,在中日友好醫院找到庫存剩下的二十支普魯士藍針劑。後來朱令家屬又在北京市勞動衛生所找到庫存的普魯士藍。[18]

4月29日[13],Dr. Ashok Jain打電話給協和醫院神經內科的Dr. Huang,建議採用普魯士藍+血液透析+氯化鉀多管齊下的聯合治療方案。Dr. Ashok Jain讓李新博士(Dr. Xin Li)寫下自己的治療方案並讓他傳真給協和醫院。同時,Dr. Aldis打電話給他在美國駐北京大使館的朋友Reynolds夫婦讓他們接受傳真,並親自送往協和醫院的重症監護病房。Reynolds夫婦當天送達;在隨後的幾天又送了一次。

5月1日[13],李新博士(Dr. Xin Li)和協和醫院重症監護病房Dr. Du通話,轉達美國同行普魯士藍的治療建議。紐約毒物控制中心的Dr. Hamilton 和Dr. Hoffman,洛杉磯毒物控制中心Dr. Jain, 美國駐華使館醫生Dr. Aldis, 神經外科醫生Dr. Fink, Dr. William Palmer在一起討論朱令的病情后,達成一致意見:「必須馬上使用普魯士藍!」

5月3日[13],協和醫院開始採用聯合治療,普魯士藍+血液透析+氯化鉀+二巰基丁二酸。這是在4月28日鉈中毒確診后,普魯士藍首次被應用於朱令的治療[註 3]。

協和這麼牛,確診后,還不知道普魯士藍(Prussian Blue)是治療鉈中毒的特效藥,還準備上二巰基丙醇?!

BTW,弱弱的解釋一下, 我國內重點醫大畢業,老爸醫學心血管內科專家,老哥醫學博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83

帖子

20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7
56
 樓主| hotmoon 發表於 2014-10-30 08:15 | 只看該作者
新鮮人 發表於 2014-10-30 05:47
  朱令要感謝清華、協和和北京公安
樓主:常育 時間:2013-05-16 15:56:00 點擊:493 回復:21   
  ...

李舜偉對此不敢輕信,特詢問清華大學化學系,請求出具書面證明。化學系老師出示了學生接觸化學藥品的清單,肯定朱令並無鉈鹽接觸史。此事被記入病歷。

本人作為朱令家委託的律師,這裡先給大家我們律師掌握的協和問題總結如下: 一、 協和聲稱依靠清華證明排除鉈中毒,但是在朱令與協和的訴訟過程中,沒有清華的證明在法庭出現和病歷中記載,在庭審和醫療鑒定時協和稱是依據朱令自述;

矛盾呀,清華的書面證明呢?地球人都知道,唯獨律師沒見著。和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9

主題

5173

帖子

249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91
57
老法師 發表於 2014-10-30 09:41 | 只看該作者
hotmoon 發表於 2014-10-30 00:40
這是我寫的:」在美國,方有很大的機會吃官司,只有在中國,他才能混這麼久,奇特國家的奇特現象。「

你 ...

你的觀點,完全不能認同。
比方說這段話:
我前面也說了方不按程序質疑別人,網路媒體也可以不按程序中止他質疑,fair play 是不是,方有什麼不滿的?他能出示哪級政府的紅頭文件明令封方言論的。 - See more at: https://big5.backchina.com/forum. ... p;page=2#pid5773519

方舟子不按程序質疑別人,究竟是對還是錯?如果是錯誤行為。那麼,網路媒體不按程序中止他質疑顯然也是錯的,別人犯錯並不是你可以犯錯的理由。為什麼方不能不按程序,而網路媒體就可以不按程序?這是個什麼程序?只許卅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又是什麼邏輯?
當網路媒體不按程序封方言論的時候,又有誰來封網路媒體?只能你封我,我卻不能封你。這樣的play , fair 在哪裡?
政府的紅頭文件我們找不到。但是憲法規定的言論自由,是明白無誤寫在上面的。方舟子有沒有被剝奪政治權力?沒有。他的言論有沒有觸犯現行法律?也沒有。那麼,你那個所謂的程序究竟是何方神聖,可以凌駕在憲法之上?
大肚能容, 容天下難容之事
開口便笑, 笑世上可笑之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58
新鮮人 發表於 2014-10-30 09:5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4-10-30 21:33 編輯

本帖最後由 hotmoon 於 2014-10-30 08:07 編輯

新鮮人 發表於 2014-10-30 06:45
請你仔細閱讀47樓的帖子,有我的逐條註解。讀完,讀懂。再來發言!!



括弧里的紅字原來是你加註的!(正是

原來,原來,原來如此!

拉到吧,「醫學可是要學8年啊」!!!傲慢自負的態度!就是協和某些醫生或院領導的這種態度才延誤了朱令的治療!(請問除了協和,那個醫學院必須讀8年?你老爸是讀了8年?中國除了協和還沒有第二所必須學8年的醫學院!

「從醫學觀點看,是干擾了他們的工作,「,再拉到吧,最後還不是要和美國遠程會診,聽別人的意見改治療方案!(首先請你學習一下ICU是干什麽的? 最後請告訴我是協和哪位醫生和美國哪位醫生進行了遠程會診? 你不是說化驗結果一出來就急於找葯了嗎?

通過網際網路求救[編輯]
1995年4月10日,朱令的高中同學、北京大學力學系92級學生貝志誠、蔡全清等人將朱令的病史,相關各項檢查,協和醫生的診斷和治療措施翻譯成英文,[21]通過在北京大學的網際網路向Usenet的sci.med及其他有關新聞組和Bitnet發出求救電子郵件[22][23] 。(這些資料按規定是不公開的。請問他們怎麼會得到這些資料)

由於當時中國網際網路不發達,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中國留學生李新博士(Dr. Xin Li)和美國駐華大使館的醫生Dr. John W. Aldis一起幫助創建了UCLA朱令鉈中毒遠程診斷網[13],在朱令鉈中毒遠程診斷的信息發布和協調上起了關鍵作用[24][13][25]。1996年,李新博士(Dr. Xin Li)和其同事們發表了一篇論文,詳細記述了當時構建和運行遠程醫療診斷系統的經過及在朱令鉈中毒事件中的重要作用[4][5]。貝志誠、蔡全清等在北京大學上傳朱令的病例資料,包括患者發病時的照片,實驗室檢查結果,神經系統檢查結果,放射影像(胸片,腦部核磁共振)等;李新博士(Dr. Xin Li)和他在UCLA醫學院放射科的同事們架設伺服器,用來存儲朱令的病情資料,匯總分類收到的世界各地發來的電子郵件信息[註 1]。世界各地的醫學專家們可以通過網路了解朱令的病情進展,寫電子郵件來詢問進一步的信息或者提出相應的診斷或治療建議。(由於這幾個學生給出了只有醫生才能知道的資料,李新把他們·當成了醫生了吧?

根據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醫學院伺服器上備份儲存的朱令診斷治療日誌記載[13],早在4月10日貝志誠發出電子郵件的當天,就有醫生回複診斷為鉈中毒。美國神經外科醫生Dr. Fink認為重金屬中毒的可能性很大。但是當時協和醫院回復說所有關於重金屬中毒方面的實驗室檢查都已經做了[24];隨著進一步的溝通,美國醫生們最終發現協和醫院只是做了金屬砷的篩選試驗[24]。越來越多的醫學專家認為鉈中毒不可以排除,認為協和醫院必須儘快做關於金屬鉈的篩查[24]。聖裘德兒童研究醫院[26]的醫生在回信中指出「疑似鉈中毒,認為根據頭髮脫落、胃腸道問題和神經問題等癥狀幾乎可以確診」{{NoteTag}原文是:ZHU LING'S PROBLEMS SOUND LIKE THALLIUM POISONING THE COMBINATION OF ACUTE HAIR LOSS, GASTROINTESTINAL AND NEUROLOGICAL PROBLEMS IS[ARE] ALMOST PATHOGNOMONIC.}}。Dr. Fink回憶說[24],隨著朱令病情的惡化,為了儘快明確診斷,他們通過各種渠道催促協和醫院做鉈中毒的篩查;當時除了動用美國駐中國北京大使館的人脈,直接傳真相關的學術文章給協和醫院,Dr. Aldis(前美國駐中國大使館醫生)還和時為協和醫院醫護人員的舊友們親自溝通。(我想你應該懂得PROBLEMS和possible之間的區別。李主任是possible.苦於鉈中毒異常罕見,協和醫院不是拉動衛生研究所和職業病防治所,沒有這番方面的檢測條件,但李主任在朱令看門診的時候,就建議朱令到那裡去檢查,可惜這個正確,合理的建議沒有被家族接受。怪誰呢?

貝志誠和蔡全清等在發出求救電子郵件后,一共收到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份回復[4](一說收到回信1623封[15],貝志誠說超過3000封[27])。在發出求救郵件的18天里,有84位醫學專家提出了「鉈中毒」的診斷[4][13]。一說,約30%的回復認為這是典型的鉈中毒現象[12][10][註 2]。在鉈中毒被明確之後,各種治療建議(如普魯士藍,螯合劑,或血液透析)通過電子郵件被發往北京大學[4][24][13]。(亂七八糟的數字都弄不清楚,還有臉貼出。這84位專家包括那位PROBLEMS嗎? 疑是診斷和確診可是兩個絕對不同的概念)疑是是不能據此治療的,至少要個possible!

鉈是一種劇毒化學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劇毒物品品名表(GA58-93)》(1993年10月1日執行)中鉈與氰化物同為A類(氰化物屬於第一類A級,鉈鹽屬於第二類B級。)。

協和醫院拒絕海外醫學同行的建議[編輯]
1995年4月18日,貝志誠拿著翻譯好的電子郵件到協和醫院重症監護區門口給醫生參考,但他沒有得到積極回應,很少人參看,也沒有採納電子郵件中的鉈中毒判斷和相應的檢測辦法,使得當時網上遠程診斷的結果沒有及時發揮相應的作用[10][18][24]。(拿英文原件,也許更容易被接受,我也不相信這些力學系學生能正確的翻譯醫學文件)

當朱令父母請求醫生考慮電子郵件提出的意見時,協和醫生表示:「我們有能力查閱國際醫學資料庫。」[19]「北大學生帶來很多問題。」 [19] 貝志誠多年以後仍舊憤懣不平,在2005年網上激辯孫維時,他寫道「協和當年的ICU主任,是他拒絕進行進一步的重金屬中毒檢查,甚至在發現協和誤診之後,毫無內疚之感,居然在醫院會議上說:『這件事是西方反華勢力企圖利用此事搞臭中國醫療界』」[28]。(還是這句話,請學習ICU是干什麽的。北大學生帶來的翻譯文件醫生會誤讀的,再說一遍,為什麽不給協和原件)

Dr. Aldis在朱令的診療日誌里記錄到[13]:至5月16日為止,貝收到將近2000封電子郵件。另外一方面,貝和他在北大的朋友們試圖送給協和醫院一個數據機,從而使協和醫院能夠直接和海外的醫學同行們進行交流。不幸的是,因為某些「非技術性原因」,貝志誠等人所有的嘗試都未成功。Dr. Aldis對當時海外醫生和協和醫院之間交流渠道的狹窄以及因此導致有關朱令病情診療的信息無法溝通感到十分遺憾。(小看了協和了。協和80年代就有國際遠程會診系統

普魯士藍治療[編輯]
普魯士藍(Prussian Blue)是治療鉈中毒的特效藥[12][30][31]。但是根據加大洛杉磯分校伺服器上備份儲存的朱令診斷治療日誌記載[13],協和醫院一開始(4月28日)沒有使用普魯士藍,而是準備採用二巰基丙醇(BAL),一種用於重金屬中毒的解毒劑。有鉈中毒治療經驗的藥學博士Dr. Ivan Petrzelka 和 供職於洛杉磯毒物控制中心(Los Angeles Poison Control Center)的Dr. Ashok Jain,均認為二巰基丙醇(BAL)不是鉈中毒的特效藥而且有很強的副作用。4月28日當晚,朱令家屬在協和的幫助下,在中日友好醫院找到庫存剩下的二十支普魯士藍針劑。後來朱令家屬又在北京市勞動衛生所找到庫存的普魯士藍。[18](還是在協和幫助下找到普魯士藍針劑, 請教協和自己沒有普魯士藍針劑,難道就不治療?)

4月29日[13],Dr. Ashok Jain打電話給協和醫院神經內科的Dr. Huang,建議採用普魯士藍+血液透析+氯化鉀多管齊下的聯合治療方案。Dr. Ashok Jain讓李新博士(Dr. Xin Li)寫下自己的治療方案並讓他傳真給協和醫院。同時,Dr. Aldis打電話給他在美國駐北京大使館的朋友Reynolds夫婦讓他們接受傳真,並親自送往協和醫院的重症監護病房。Reynolds夫婦當天送達;在隨後的幾天又送了一次。(這才是正確途徑,Dr. Huang大概是黃一寧醫生。),
,,
5月1日[13],李新博士(Dr. Xin Li)和協和醫院重症監護病房Dr. Du通話,轉達美國同行普魯士藍的治療建議。紐約毒物控制中心的Dr. Hamilton 和Dr. Hoffman,洛杉磯毒物控制中心Dr. Jain, 美國駐華使館醫生Dr. Aldis, 神經外科醫生Dr. Fink, Dr. William Palmer在一起討論朱令的病情后,達成一致意見:「必須馬上使用普魯士藍!」(所以協和醫院自己沒有該葯,但很快的幫助找到, 顯然如果沒有普魯士藍,也不應該不用較次的代用藥

5月3日[13],協和醫院開始採用聯合治療,普魯士藍+血液透析+氯化鉀+二巰基丁二酸。這是在4月28日鉈中毒確診后,普魯士藍首次被應用於朱令的治療[註 3]。

協和這麼牛,確診后,還不知道普魯士藍(Prussian Blue)是治療鉈中毒的特效藥,還準備上二巰基丙醇?!(這不是牛不牛的問題,是協和醫院不是勞動衛生研究所,醫院之間有分工,不可能樣樣葯齊備,而且藥物還有個有效期,沒有普魯士藍,就應該先上副作用雖較大,但也能治療的藥物)

BTW,弱弱的解釋一下, 我國內重點醫大畢業,老爸醫學心血管內科專家,老哥醫學博士。(請問也是協和畢業生嗎?還是其他幾個5年制,6年制。8年制三種學制並存的重點學校? 失敬了。不妨把這個經我點評過的帖子電郵給他。可以告訴他我是前協和的神經科教授。醫學發展很快。也許已過氣了,但朱令是90年代中期的事情,理應用90年代中期的醫學概念來分析,還請令兄能多多指教!)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83

帖子

20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7
59
 樓主| hotmoon 發表於 2014-10-30 10:59 | 只看該作者
老法師 發表於 2014-10-30 09:41
你的觀點,完全不能認同。
比方說這段話:

那是一些網媒的行為,他們高興,愛封誰就封誰,愛捧誰就捧誰。

海外的網站有沒有封ID的現象?我常去的中文網站會因言封ID,經常網友為此打的不可開交。

言論自由,我看中國網路是自由的無法無天了,什麼亂七八糟的內容都有,太自由了,要好好管一管。醬紫。。。。個人意見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9

主題

5173

帖子

249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91
60
老法師 發表於 2014-10-30 12:03 | 只看該作者
hotmoon 發表於 2014-10-30 10:59
那是一些網媒的行為,他們高興,愛封誰就封誰,愛捧誰就捧誰。

海外的網站有沒有封ID的現象?我常去的中 ...

明白你的意思了,網媒愛封誰就封誰,愛捧誰就捧誰,其實和程序健康發展沒啥關係。只和網媒的愛好有關係,你早點說不就行了。
大肚能容, 容天下難容之事
開口便笑, 笑世上可笑之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6 07: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