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123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祝君平安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當佛和基督相遇

[複製鏈接]

4

主題

64

帖子

480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0
41
 樓主| 祝君平安 發表於 2013-1-20 09:2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祝君平安 於 2013-1-20 09:23 編輯
·八戒· 發表於 2013-1-18 21:29
是啊,中國佛教、佛寺成了斂財的工具  本來佛門是清靜之處,現在變得車水馬龍了。 ...


不過就我所知,即便如此,還是有不少僧人是真修行人,只是他們往往不張揚,沒有名氣,默默地進行自我修行呢。

記得十五年前跟佛教徒的朋友去一著名的佛寺過佛節(當時朋友想引薦我入佛門),當時寺里人山人海,到處都是人。當他帶我們去見因病不當方丈的僧人時(慚愧,現在不記得僧人的名字了),那位僧人責備他說:「你來湊什麼熱鬧?」。 不少大師們其實也是不得已。

那位佛教徒朋友平常決不會參加寺廟的節日活動,他說那是為那些企求得到保佑賜福的信眾準備的,真正的修行人不是求得到更多,而是去掉更多的慾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724

帖子

45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59
42
一說 發表於 2013-1-20 11:35 | 只看該作者
祝君平安 發表於 2013-1-20 09:20
不過就我所知,即便如此,還是有不少僧人是真修行人,只是他們往往不張揚,沒有名氣,默默地進行自我修行 ...

從佛陀起,無論哪一宗哪一派哪一個地區的哪一個傳承,至少有一點是共同的——見性成佛得解脫都是向自己的內心找。

看外面,看他人,與學佛格格不入。騙錢的寺廟,假和尚,歷來多的是。大陸現在更多。說明了什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64

帖子

480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0
43
 樓主| 祝君平安 發表於 2013-1-20 12:13 | 只看該作者
一說 發表於 2013-1-20 11:35
從佛陀起,無論哪一宗哪一派哪一個地區的哪一個傳承,至少有一點是共同的——見性成佛得解脫都是向自己的 ...

說明什麼?說明咱們偉大的黨的執政能力強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0

主題

1萬

帖子

75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25
44
·八戒· 發表於 2013-1-22 21:43 | 只看該作者
一說 發表於 2013-1-20 11:35
從佛陀起,無論哪一宗哪一派哪一個地區的哪一個傳承,至少有一點是共同的——見性成佛得解脫都是向自己的 ...

中國有騙錢的寺廟,美國有騙錢的教會,半斤八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724

帖子

45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59
45
一說 發表於 2013-1-23 00:0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一說 於 2013-1-23 00:07 編輯
·八戒· 發表於 2013-1-22 21:43
中國有騙錢的寺廟,美國有騙錢的教會,半斤八兩


半斤不等於八兩。
如果台灣,日本,新加坡,泰國,緬甸的寺廟騙錢,才能與美國的教誨騙錢相提並論。
中國的情況特殊——各地的寺廟,特別是大城市的有名的寺廟,都在當地的政府宗教事務局的嚴格控制之下。連方丈都不是老和尚選定的,而是政府指定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0

主題

1萬

帖子

75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25
46
·八戒· 發表於 2013-1-23 01:53 | 只看該作者
一說 發表於 2013-1-23 00:05
半斤不等於八兩。
如果台灣,日本,新加坡,泰國,緬甸的寺廟騙錢,才能與美國的教誨騙錢相提並論。
中國 ...

你認為台灣,日本,新加坡,泰國,緬甸的寺廟不騙錢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724

帖子

45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59
47
一說 發表於 2013-1-23 07:21 | 只看該作者
·八戒· 發表於 2013-1-23 01:53
你認為台灣,日本,新加坡,泰國,緬甸的寺廟不騙錢么?

不明白你要說明什麼。你是要抬杠?

假如我接著問你,台灣,日本,新加坡,泰國,緬甸,美國的大學不騙錢嗎?
再接著問,台灣,日本,新加坡,泰國,緬甸,美國的醫院不騙錢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0

主題

1萬

帖子

75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25
48
·八戒· 發表於 2013-1-23 20:37 | 只看該作者
一說 發表於 2013-1-23 07:21
不明白你要說明什麼。你是要抬杠?

假如我接著問你,台灣,日本,新加坡,泰國,緬甸,美國的大學不騙錢 ...

騙錢是所有行當共同的特點,因為沒有錢就不能體現其「價值」。

過去的修行者躲在深山老林里,一所破廟只為遮風擋雨而已,絕不會金碧輝煌如宮殿。修行者化緣只為基本生存需要,不是為了建造巨大的佛像,豪華的大殿,寬敞的廟宇。

這就是差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724

帖子

45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59
49
一說 發表於 2013-1-23 22:10 | 只看該作者
·八戒· 發表於 2013-1-23 20:37
騙錢是所有行當共同的特點,因為沒有錢就不能體現其「價值」。

過去的修行者躲在深山老林里,一所破廟 ...

茅棚里也不一定都成就。大殿里也不一定沒有真修行人。說到底就是在內而不是在外。
當然你要做統計研究的話,我絕對同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0

主題

1萬

帖子

75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25
50
·八戒· 發表於 2013-1-24 02:16 | 只看該作者
一說 發表於 2013-1-23 22:10
茅棚里也不一定都成就。大殿里也不一定沒有真修行人。說到底就是在內而不是在外。
當然你要做統計研究的 ...

同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51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3-2-18 21:13 | 只看該作者
「基督」的定義:
這樣,從亞伯拉罕到大衛,共有十四代。從大衛到遷至巴比倫的時候,也有十四代。從遷至巴比倫的時候到基督,又有十四代。(馬太福音1:17)
也就是說,基督是個「代數」。代數是研究變數的數學,所以,上面共有3個14,也就3N,N也可以是其它數,但常量3不能變。
而基督教的主耶穌,是亞伯拉罕的56代孫,也就是4N(當N=14),所以,耶穌不是基督。
誰是基督呢?
漢高祖,他的生肖為「乙巳」,這是第42個天干地支,42是3N(N=14)
秦二世,他是第21子,21也是3N(當N=7)
秦始皇,他是「壬寅」年生人,壬寅為39,也是3N(當N為13)。
值得一提的是,13其實是個「王」,所以秦始皇13歲得王位。耶穌上十字架的時候,帶著兩個強盜就是暗示「秦」字,耶穌也號稱是「王」,不過他跟王莽同一時代,而王莽在漢高之後第十四代位上,與耶穌的4N(N=14)相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52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3-2-23 13:05 | 只看該作者
根據馬太福音第一章第17節,基督是3N,當N是14的時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64

帖子

480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0
53
 樓主| 祝君平安 發表於 2013-3-3 13:09 | 只看該作者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3-2-18 21:13
「基督」的定義:
這樣,從亞伯拉罕到大衛,共有十四代。從大衛到遷至巴比倫的時候,也有十四代。從遷至巴 ...

這個觀點倒是新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54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3-3-3 22:43 | 只看該作者
祝君平安 發表於 2013-3-3 00:09
這個觀點倒是新鮮。

不是觀點,是經文里對基督的定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44

主題

1125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光明大使

Rank: 5Rank: 5

積分
17798
55
shen fuen 發表於 2013-3-8 12:07 | 只看該作者
不懂2010 發表於 2012-12-28 18:06
好像基督比佛牛!
1. 佛是王子,背景好,耶穌一個窮小子能混到這個程度難道更大些。
2. 基督教現在明顯比 ...

從心裡說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9

帖子

4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1
56
Upasaka 發表於 2013-9-4 11:29 | 只看該作者
有一家母女信仰不同,母親信佛,女兒信耶。母女情深,女兒就問母親,百年之後我們自去了不同的「天國」,就再也不會相聚了。母親說,好女兒,把心放下吧,我會去看你的。
最近在9lobal.com那兒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57
拎不清 發表於 2013-9-9 01:21 | 只看該作者
祝君平安 發表於 2013-1-14 04:58
我個人認為,無論名稱上有多少種宗教及精神的信仰,其實信仰只有兩種, 一種是向內在求,另一種是向外在求 ...

求同存異是在無利益衝突時才有。而在利益相衝突時,那只是弱方一種策略。
內求必是一時,永做減法則是自殺。
外求也必一時,加到後來,為加所殺。
一個民族的信仰是為生存。是益。擴至他族則為害·,必被改變。其時,所信則和原信仰不同。所一擴至他族,看似護利,實則是對原信仰的傷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64

帖子

480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0
58
 樓主| 祝君平安 發表於 2013-10-23 10:4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祝君平安 於 2013-10-23 10:52 編輯
拎不清 發表於 2013-9-9 01:21
求同存異是在無利益衝突時才有。而在利益相衝突時,那只是弱方一種策略。
內求必是一時,永做減法則是自 ...


我贊同你有不同的觀點,但每個人的背景、經歷不同,感受也不同。
向外求,則永遠受制於外因,當然向內求,若不能尋證本質,則是變相的向外求。另外什麼是「求」?其實就是依靠。真正證得本質,其實連內尋也是不必的了。當然這很難做得到,100%達成時,便成了佛。

我倒是認為,在利益衝突時,求同存異才有存在的必要;因為利益一致時,是沒有多少衝突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64

帖子

480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0
59
 樓主| 祝君平安 發表於 2013-10-23 10:5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祝君平安 於 2013-10-23 10:56 編輯
Upasaka 發表於 2013-9-4 11:29
有一家母女信仰不同,母親信佛,女兒信耶。母女情深,女兒就問母親,百年之後我們自去了不同的「天國」,就 ...


好故事。

其實天國只有一個,不管什麼信仰,不過天國也會呈現不同的形式。正如每個人的天國,都是充滿愛、健康、長生、有求必應的地方,可是每個人對愛的理解和需求卻是不同的。

天國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3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2 08: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