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chico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南傳法句經

[複製鏈接]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21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1-5-10 08:3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1-5-10 08:42 編輯

回復 信仰平等 18樓 的帖子

護法仁兄,認為起心動念是慧學。沒什麼不可以。

怎麼我說持戒在起心動念處著手就是問題。犯戒與否不以心論,以事論我也不反對。但持戒必須用心呀。天下哪有不用心就能持戒的主。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22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5-10 10:5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chico 17樓 的帖子

我沒說你無可理喻,你自己要對號入座?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23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5-10 10:5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chico 21樓 的帖子

持戒必須用心這話沒錯,但修定、開慧也是要用心。戒律管不到的部分,強行用戒律去套它,只是白費勁罷了。早就當你說過,佛法有具體的方法與嚴謹的次第,許多事並不是想當然爾。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24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1-5-10 11:0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hammapala 22樓 的帖子

學佛之人忌妄語。

護法仁兄心裡怎麼想的天知,地知,鬼神知, 就是我不知。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25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5-10 11:0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chico 24樓 的帖子

你呀!與其誅他人之心,不如把這分心思放在法義上。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26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1-5-10 11:2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hammapala 25樓 的帖子

我沒法誅我不知道的東西

法有無量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法義。還都把自己的法義當成世尊的法義。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27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5-10 11:3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chico 26樓 的帖子

法有無量義,這就是大乘人常見的迷思之一,其實佛法是有範圍的。不屬於佛法範疇的事,例如宇宙萬物的起源,你拿去問佛,他會以『無記』回應你。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28
jiandao 發表於 2011-5-10 12:0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jiandao 於 2011-5-9 23:03 編輯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5-9 22:35
回復 chico 26樓 的帖子

法有無量義,這就是大乘人常見的迷思之一,其實佛法是有範圍的。不屬於佛法範疇的 ...


法有無量義,而且不可知,的確是迷思,不是佛法,佛法是自洽而不完備的體系,「是有範圍的。不屬於佛法範疇的事,例如宇宙萬物的起源,你拿去問佛,他會以『無記』回應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29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1-5-10 18:3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信仰平等 於 2011-5-10 19:07 編輯

某些話既然是打球沒打人,咱也用一下:

對那種一味的歪纏,無可理喻的南傳佛教徒,。。。。
一些南傳佛教徒吃肉食,肉食使人愚笨,所以這些南傳佛教徒愚笨。
一些南傳佛教徒迷糊。
一些南傳佛教徒記性不好,大腦慢性缺氧。

記住: 我沒打人啊。也不要對號入座。



自助者天助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30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1-5-10 18:5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信仰平等 於 2011-5-10 19:09 編輯

起心動念是啥不是啥,有這麼簡單嗎?心念是有善惡之分的,所以一定有戒的問題,不僅要戒惡行,惡言,還要戒惡念,身語意都要戒。不過定慧確實能夠幫助持戒。

戒定慧的界限沒那麼清楚。這些概念都是心造出來的權宜之法而已。具體問題是非常複雜的,簡單地硬套概念無異於趙括紙上談兵的教條主義。
自助者天助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31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1-5-10 19:15 | 只看該作者
佛陀在巴利文阿含經里一再告訴弟子要阻止尚未升起的unwholesome states升起,都阻止了還不是戒?阻止自己殺生不是戒?
自助者天助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32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1-5-10 19:20 | 只看該作者
就心念而言,定是不起心動念,慧是清凈無染的正念,戒是戒除惡念護持善念。
自助者天助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33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1-5-10 19:34 | 只看該作者
簡言之,戒定慧近似於互有交集的三個圓,而不是相離的三個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4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1-5-10 22:1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hammapala 27樓 的帖子

盲人摸象的故事大家耳聞詳熟。我們見思或沒斷一分的凡夫讀佛經,特別是又經過翻譯的經文。同盲人摸象沒有什麼區別,沾點皮毛而已。每個人都有自己理解的意思,所以說有「無量意「。這同佛法的範疇沒關係。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5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1-5-10 22:1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信仰平等 33樓 的帖子

要不說,同你聊天能有所得呢!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6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1-5-10 22:2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1-5-10 22:29 編輯

回復 jiandao 28樓 的帖子

佛法是自洽而完備的體系。你不要阿。。。
表弟,你能說你完全理解聖經的經文了嗎?同一段經文,每個人又每個人的理解,你能說沒有他人理解的那個意思?神學還分好多派呢!難道也是迷思。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7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1-5-10 22:2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信仰平等 31樓 的帖子

應該是37 到品的四正勤

即:(一)為除斷已生之惡,而勤精進。(二)為使未生之惡不生,而勤精進。(三)為使未生之善能生,而勤精進。(四)為使已生之善能更增長,而勤精進。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38
jiandao 發表於 2011-5-10 23:18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1-5-10 09:22
回復 jiandao 28樓 的帖子

佛法是自洽而完備的體系。你不要阿。。。

基督信仰也是自洽而非完備的體系.

自洽而完備的體系,是不存在的,數學上哥得爾定律表述得非常清楚:任何一個相容的數學形式化理論中,只要它強到足以蘊涵皮亞諾算術公理,就可以在其中構造在體系中既不能證明也不能否證的命題;任何相容的形式體系不能用於證明它本身的相容性。自洽而完備的體系,都是迷思,欺人之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9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1-5-10 23:32 | 只看該作者
拿科學、數學、哲學的東西衡量形而上的東西,本身就有問題。
天下活著的人幾乎沒有一個不自欺、欺人、被人欺的。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40
jiandao 發表於 2011-5-11 00:1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jiandao 於 2011-5-10 11:19 編輯
chico 發表於 2011-5-10 10:32
拿科學、數學、哲學的東西衡量形而上的東西,本身就有問題。
天下活著的人幾乎沒有一個不自欺、欺人、被人 ...


形而上的東西,可以說是「物自體」,用科學、數學、邏輯的東西去衡量,當然本身就有問題,所以才有哥得爾定律,所以釋尊的說法和聖經的啟示,才都是自洽而非完備的體系,所以自洽而完備的哲學都是迷思,欺人之談。只有思想深刻的思想者和真正的真理啟示,才意識到自己表述以及人類理性的局限性。


天下活著的人沒有一個不自欺、欺人、被人欺的, 所以人類才需要啟示和拯救。

「三個有交集的圓」,是混淆邏輯層次的瞎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5: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