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chico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八九)中阿含雙品聖道經第三(第五后誦)

[複製鏈接]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21
jiandao 發表於 2011-3-23 08:45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1-3-22 19:15
回復 jiandao 18樓 的帖子

在我看來,佛法是真理。基督教是某種程度上的善法而已。

哈哈,老兄比我當年強多了,圓融多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22
jiandao 發表於 2011-3-23 08:52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1-3-22 19:15
回復 jiandao 18樓 的帖子

因果不空,說有因果。因果不虛,說因果實在。

老兄要是無意也寫幾本「如是我聞」,就別自己琢磨著說了,哈哈,「萬法皆空,因果不虛」就已經把事說明白了,沒必要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23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1-3-23 08:53 | 只看該作者
jiandao 發表於 2011-3-23 08:45
哈哈,老兄比我當年強多了,圓融多了,

所以我比你對佛法有信心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24
jiandao 發表於 2011-3-23 08:56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1-3-22 19:15
回復 jiandao 18樓 的帖子

因果不空,說有因果。因果不虛,說因果實在。

我自願上當受騙。三惡道是家鄉故土,不在乎再呆上無量劫?

=========================================

佛法講如實如理,你這算~~我真覺得d兄說的「這就是滿腔宗教熱情,卻沒有~~~」是對的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25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1-3-23 09:0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1-3-23 09:16 編輯

回復 jiandao 24樓 的帖子

我不聽別人的。明天在再一個說,南傳佛法是假的。哪又如何?
無非D說的東西,符合你的胃口而已。他說的就是真理嗎?就是正知正見?對我來講,一人之言而已。大乘非佛說都有千年的歷史了,炒冷飯而已。沒有一點新鮮貨。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26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1-3-23 09:2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1-3-23 09:50 編輯
佛法講如實如理,你這算~~我真覺得d兄說的「這就是滿腔宗教熱情,卻沒有~~~」是對的了!


不同意你們的看法就是有熱情沒佛法正見了? 不對吧。應該說,沒有你們自以為「正」的正見,比較穩妥。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27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3-23 12:06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1-3-23 04:40
回復 Dhammapala 13樓 的帖子

意義在於因果轉變,相續不空。三法印的「無常」,仁兄應該記得啊。

老兄,空就是無,就是啥都沒有。佛說四諦,而般若心經就說無苦集滅道,還說無智亦無得。這是和佛陀唱對台戲,無和無常根本不是一回事,只是大乘人糊塗慣了,把它們混為一談。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28
jiandao 發表於 2011-3-24 00:13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1-3-22 20:09
回復 jiandao 24樓 的帖子

我不聽別人的。明天在再一個說,南傳佛法是假的。哪又如何?

大乘是佛說、非佛說都有兩千年的歷史了,均為炒冷飯而已,哈哈,即便沒有一點新鮮貨,總用事實、真相在。不重要?哈哈,真相假相都是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29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1-3-24 02:0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jiandao 28樓 的帖子

對這種口舌之快的爭辯,我有點厭了,沒心思繼續下去。
老兄保重。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0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1-3-24 02:0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hammapala 27樓 的帖子

空=無,是你個人見解。在你眼裡大乘當然糊塗了。也沒什麼奇怪的。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31
jiandao 發表於 2011-3-24 02:1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jiandao 於 2011-3-23 13:41 編輯
chico 發表於 2011-3-23 13:05
回復 jiandao 28樓 的帖子

對這種口舌之快的爭辯,我有點厭了,沒心思繼續下去。


老兄信仰的堅持,令人敬仰。

既然老兄信仰大乘佛法,那我就把當年學佛時總結的幾句話相贈:

空體、有相、啟用.

達惡修善,歷魔境,歷佛境,苦樂人生不虛度;
明心見性,破法執,破我執,顛倒夢想自遠離。

願老兄學到釋尊教誨的富有價值的真諦,也逐漸明白佛法的局限性。哈哈,湊夠老兄三次之數。後會有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32
jiandao 發表於 2011-3-24 02:1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jiandao 於 2011-3-23 13:20 編輯
chico 發表於 2011-3-23 13:07
回復 Dhammapala 27樓 的帖子

空=無,是你個人見解。在你眼裡大乘當然糊塗了。也沒什麼奇怪的。


空不等於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3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1-3-24 02:4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1-3-24 02:45 編輯

回復 jiandao 31樓 的帖子

謝謝老兄。
一個事物從八個方面觀察,人會少犯錯誤。
體、相、用、因、緣、果、事、理。迷惑,被境界轉的機會就少了。

佛法沒有局限,有局限的是人。人自己作繭自縛。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4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1-3-24 02:5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jiandao 32樓 的帖子

我也曾經說過,戒是在起心動念處。 D兄說,那是外道,不是佛法。
看看這篇經文:云何邪志。慾念.恚念.害念。是謂邪志。所以很難斷定什麼是正見。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35
jiandao 發表於 2011-3-24 02:56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1-3-23 13:44
回復 jiandao 31樓 的帖子

謝謝老兄。

"從八個方面觀察, ~~~體、相、用、因、緣、果、事、理。"? 這些概念不屬於同一邏輯層次。體、相、用是一個層次,因、緣是一個層次,因緣、果一個是層次,事、理是一個層次。哈哈,大乘的一大問題就在於混淆邏輯層次。混淆邏輯層次,不是圓融無礙。記得共產黨前副統帥林彪先生有句名言,辯證法就是變戲法。混淆邏輯層次,就是變戲法。大乘的這一問題,望老兄在學佛時注意。看看阿含,釋尊說法就不是這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36
jiandao 發表於 2011-3-24 03:0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jiandao 於 2011-3-23 14:13 編輯
chico 發表於 2011-3-23 13:50
回復 jiandao 32樓 的帖子

我也曾經說過,戒是在起心動念處。 D兄說,那是外道,不是佛法。


戒是在起心動念處,那是外道,不是佛法。
何必把該定慧管的事,交給戒?戒就是戒,就是不幹什麼事。我所曾受的「大乘菩薩戒」不是戒。戒定慧各有功用,混淆邏輯層次,不是圓融無礙,是變戲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7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1-3-24 03:0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1-3-24 03:17 編輯

你不起殺念會殺人嗎?別告訴我會啊 那就沒戲法了。

南傳破戒,是殺了人才破戒。念殺不犯戒。這並不等於戒再起心動念處,是錯的。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38
jiandao 發表於 2011-3-24 03:17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1-3-23 14:09
你不起殺念會殺人嗎?別告訴我會啊 那就沒戲法了。

南傳破戒,是殺了人才破戒。念殺不犯戒。這並不等於 ...

起殺念而沒有殺人,就沒有犯戒,雖然這於定慧有虧。這是佛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9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1-3-24 03:24 | 只看該作者
何必把該定慧管的事,交給戒?戒就是戒,就是不幹什麼事。


說你佛法沒摸到門吧。這就是個例子。
戒--定--慧。那個持戒不用腦子,能絕對地分開嗎?變戲法也得用腦子啊。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40
jiandao 發表於 2011-3-24 03:3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jiandao 於 2011-3-23 14:36 編輯
chico 發表於 2011-3-23 14:24
說你佛法沒摸到門吧。這就是個例子。
戒--定--慧。那個持戒不用腦子,能絕對地分開嗎?變戲法也得用腦 ...


哈哈,看變戲法就相信不用腦子。

戒--定--慧在同一邏輯層次,當然不能絕對地分開,互相促進,相得益彰,一損俱損,一榮俱榮。但各有功用,是不同的概念,各有外延和內涵.

如果要融匯它們,那得進入下一邏輯層次,也許可以說是「修行」,在修行中同時精進戒--定--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8: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