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格林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乾、干不分,台生用繁體字鬧笑話(胡胡體)

[複製鏈接]

2497

主題

7532

帖子

389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898
21
cenote 發表於 2011-2-17 20:38 | 只看該作者
shicai 發表於 2011-2-17 07:07
回復 cenote 5樓 的帖子

是不是能利用這異體字令到兩字分開呢﹖

有的可能,有的不行~~

要看電腦輸入時,輸入的人輸入與否?

例如:甲鳥組成「鴨」,奚鳥組成「鷄」,本來就是部首的才行...

否則要自己做字,但電腦不能打字,只能用圖像傳送!
清靜無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1

主題

6683

帖子

3161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61
22
和諧2008 發表於 2011-2-18 00:36 | 只看該作者
cenote 發表於 2011-2-17 20:38
有的可能,有的不行~~

要看電腦輸入時,輸入的人輸入與否?

文字是約定俗成的東西。除非是文字研究機構,對普羅大眾來說是越方便使用越好。誰主張繁瑣,主張不方便,肯定要被社會大眾唾棄。所以,不管是用繁體或是用簡體,這是一條基本原則。最近郭台銘在台灣前衛生部長拍賣的手提包上題字,仔細一看,竟然是用簡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97

主題

7532

帖子

389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898
23
cenote 發表於 2011-2-18 00:49 | 只看該作者
shicai 發表於 2011-2-17 07:07
回復 cenote 5樓 的帖子

是不是能利用這異體字令到兩字分開呢﹖

從Google找到拆字軟體,你可選擇你喜歡的下載!
清靜無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

主題

1041

帖子

1799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799
24
shicai 發表於 2011-2-18 05:0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cenote 23樓 的帖子

誤會,我問:「亁」雖是異體字,可否陞為正體以避免和「乾」字混淆?
自由星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3

主題

2757

帖子

1037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37
25
 樓主| 格林 發表於 2011-2-19 10:34 | 只看該作者
繁體字的確詬病甚多,容易混淆。連頑固堅持繁體字立場的人自己也常犯迷糊。
現在樓上還有人嫌繁得還不夠,想將繁體字「乾」細分為「亁」和「乾」兩個字。這一來,問題就更嚴重了。因為漢字無論繁簡,用宋體跟用楷體、隸書和魏碑體等來書寫字形是有很大不同的,同樣一個字,若按他們的主張,以後就玩出五、六個不同讀音和字義的文字出來了。他們有沒有這樣的好胃口來消化掉這些字,我將拭目以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2

主題

933

帖子

1173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4

積分
1173
26
laiting275 發表於 2011-2-20 15:20 | 只看該作者
何為宋體字? 與楷體有別嗎?

中國書法上稱為體的,是自成一格,習慣上是以人姓而命名,唯獨宋體以朝代命名。

所謂的宋體,實際上是宋徽宗的瘦金體,而寫得瘦金體最好的是秦檜,一個是亡國

之君; 一個是遺臭萬年的漢奸,故此不用人名而用朝代命名。

印刷術出現,瘦金體適用於刻制細小的漢字印刷,字體越細,印刷成本越低。

故此後期改進活字印刷和金屬字粒,都是以宋體、仿宋體為主。

如果用楷體字的筆劃中線和宋體字的筆劃中線來比較,完全相用,分別只是筆

劃的修飾不同而已,故此,宋體字、仿宋體及現在的明細體,都是楷體系列。

楷體出現後,漢字已經成熟了、穩定了,這種穩定的漢字歷史,二千五百年了。
文字載體是人,大腦儲存的文字資料,才是文字運用的本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2

主題

6453

帖子

8959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959
27
雲海暖流 發表於 2011-2-20 18:4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雲海暖流 於 2011-2-21 18:28 編輯

回復 laiting275 26樓 的帖子

楷體出現後,漢字已經成熟了、穩定了,這種穩定的漢字歷史,二千五百年了。
???

楷書,東漢末年才出現。還不到2000年呢。2500年前,可是小篆哦。


【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說:「真書之變其在魏漢間乎?漢以前無真書體,真書之傳於今日者,自吳之《葛府君碑》及元常(鍾繇)之《力命》、《戎格》、《宣示》、《薦季直》諸帖始。至二王則變化殆盡,以迄今,遂為大法,莫或小易。」他說的真書,就是楷書。六朝以來,這種新字體被稱為真書、正書。到了唐代,這種字體又有了大的發展,大概是由於它可作人們學習摹仿的楷模的緣故,被稱為楷書。】

「到了唐代,這種字體又有了大的發展」。而唐代至今充其量1400年。被你誇張了1000多年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3

主題

2757

帖子

1037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37
28
 樓主| 格林 發表於 2011-2-21 10:55 | 只看該作者
laiting275 發表於 2011-2-20 15:20
何為宋體字? 與楷體有別嗎?

中國書法上稱為體的,是自成一格,習慣上是以人姓而命名,唯獨宋體以朝代命名 ...

laiting275說: 楷體出現後,漢字已經成熟了、穩定了,這種穩定的漢字歷史,二千五百年了。
老兄,在我開鍘以前,你最好再確認一下你這句話。我希望你只是鍵誤而不是犯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2

主題

6453

帖子

8959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959
29
雲海暖流 發表於 2011-2-21 18:3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雲海暖流 於 2011-2-21 18:39 編輯

回復 格林 28樓 的帖子

他不是老眼昏花打錯字了?就是沒詞了。還有一種可能是繁體字把字都擠成了一堆,看走了眼。

比較:

這種穩定的漢字歷史  ---- 都擠成了一堆。
這種穩定的漢字歷史  ---- 簡潔多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

主題

1041

帖子

1799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799
30
shicai 發表於 2011-2-22 17:4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格林 25樓 的帖子

繁體也需要統一﹐無可非議﹐原來便如此﹐這方面臺灣做得不錯﹐這裡討論如何統一
纔更優越。簡體在本來一字多意基礎上造成一字更多意﹐造成系統性混亂﹐實不應
該。

討論的是傳統楷體。
自由星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2

主題

933

帖子

1173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4

積分
1173
31
laiting275 發表於 2011-2-22 23:57 | 只看該作者
雲海暖流 發表於 2011-2-21 18:38
回復 格林 28樓 的帖子

他不是老眼昏花打錯字了?就是沒詞了。還有一種可能是繁體字把字都擠成了一堆,看 ...

為何臺港澳的人看繁體字不會成擠成一堆的?

而你看繁體字則要特別費神地看成擠成一堆?

相反,臺港澳的人看簡化字會比繁體字費神!

是人的文字資料記憶的分別,並不是文字表面的分別!

是人的文字本能反應,使我們從影像看文字,

而不是從文字的筆劃結構看文字。

故此,文字的筆劃多少,筆劃是否擠迫,並不影響人的閱讀能力和速度。

你論文字的表面結構;

我論人對文字的認識。

人的大腦沒有文字資料的記憶,只能目不識丁,

沒有良好的教育與學習,再簡的文字還是沒有用的。

臺港澳三地有完善的法律和福利,確保每一個人在適學

的年齡必須要受教育,任何人都不能例外,否則負上刑事責罰。

臺港澳沒有文盲,是福利和法律下的成效,是以人為本。

當年大陸簡化文字的最大藉口是,簡化漢字有利掃盲。

第一個五年計劃就開始提出九年免費教育,到十二五計劃,

溫家寶還要舊事重提,可見得每年還有大量的新文盲不斷產生的嚴重性。

不管你們怎樣吹擂,簡化漢字後依然達不到預期效果,怎能說成成功?

不以人為本,只在文字表面上蹉跎歲月。

到現在還是一國兩字,這是民族的恥辱! 好好地的中華民族用同一漢字,

現在是漢、漢不相容,還要挑起爭端與咒罵,把自己貼金,罵對方保守、落

後,不是漢字改進的趨勢,而是人為、是強壓! 壓得越用力,反彈會更強!

我老眼昏花,是人生必經的階後,不過亦可自豪地說,我起碼老了、眼花了!



文字載體是人,大腦儲存的文字資料,才是文字運用的本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1

主題

6683

帖子

3161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61
32
和諧2008 發表於 2011-2-23 00:49 | 只看該作者
shicai 發表於 2011-2-22 17:41
回復 格林 25樓 的帖子

繁體也需要統一﹐無可非議﹐原來便如此﹐這方面臺灣做得不錯﹐這裡討論如何統一

中國的十幾億民眾簡體字用得很好,也很方便。當然,象你們幾個喜歡老太太裹腳,那是你們個人的愛好,相信中國的民眾也會予以尊重的。不過,如果你們自己裹腳還嫌不夠,還要求中國全體民眾把解放了的腳再重新裹起來,那就太多份了。雖說漢字是一種象形文字,但簡體字能將人們的思維能力從單一的形象思維往抽象思維方向引導,這本身就是一大進步。象主題說的,簡體字一個「干」字,取代了「乾燥」的「乾」,「幹部」的「幹」,「天干地支」的「干」,學寫一個字等於同時掌握了三個字。這種功能繁體字是無法企及的。如果你不服,可以拿出例子來反駁。整天在這裡罵罵咧咧有什麼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1

主題

6683

帖子

3161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61
33
和諧2008 發表於 2011-2-23 01:0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和諧2008 於 2011-2-23 01:06 編輯
laiting275 發表於 2011-2-22 23:57
為何臺港澳的人看繁體字不會成擠成一堆的?

而你看繁體字則要特別費神地看成擠成一堆?


中國在解放前一直使用繁體字,文盲率在全世界都是幾乎高踞榜首的。中國的文盲率在1949年後得到了大幅改善,一是歸功於當時的政策,二是歸功於文字改革后簡體字的普及。最近這些年,文盲有增加的趨勢,這是由於改開以後對民眾過於放縱造成的。而古今中外的聖哲都知道,民眾是需要教化的。就象你說的港澳台(其實西方國家早都)有一套法律制度來有效地管理教育。所以,說來說去是政策制定人的水平問題。把最近這些年對教育的忽視歸咎於使用簡體字這豈不是太荒唐了嗎?如果這種邏輯可以成立,我是不是可以拿中國解放前的高文盲率跟繁體字掛鉤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2

主題

6453

帖子

8959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959
34
雲海暖流 發表於 2011-2-23 03:3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雲海暖流 於 2011-2-23 03:44 編輯

回復 laiting275 31樓 的帖子

第一個五年計劃就開始提出九年免費教育,到十二五計劃,

溫家寶還要舊事重提,可見得每年還有大量的新文盲不斷產生的嚴重性。


這是鄧小平復辟資本主義,朱鎔基把教育產業化, 沒有了免費教育的結果。簡體字已經使人們更容易認識字了,還有文盲,那是制度問題。你胡亂混為一談,是為糊塗!

一國兩字,這是民族的恥辱!


港府還一府兩字呢,那才是恥辱!繁體字,簡體字皆是漢字,沒什麼可恥辱的。況且使用繁體字的微不足道,到不了民族的高度,恥什麼辱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89

帖子

75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58
35
xkx 發表於 2011-3-7 23:5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2: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