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huasendg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宋太宗趙光義是華夏走向衰弱的第一大罪人

[複製鏈接]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21
 樓主| huasendg 發表於 2010-4-28 23:48 | 只看該作者
看看兩千年的政治傳統是誰締造的,是秦始皇。這就說明了秦始皇及其秦朝的功績。
秦朝最起碼把匈奴打得不敢正眼看秦人了,秦始皇開疆拓土奠定了今天的中國基本版圖。


看buweizhai的上述觀點,很受啟發.

直到湖北省鄂州市澤林鎮的程正瀛打響辛亥革命的第一槍后,才結束了秦始皇締造的政治體制,和他奠定的中國基本版圖.

程正瀛的那一槍,還打出了一個新三國:現轄台灣島的中華民國,現轄外蒙古的蒙古人民共和國,和現轄其他中國領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程正瀛的那一槍,罪莫大焉?功莫大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
匿名  發表於 2010-4-29 10:31
趙的江山和袁世凱的一樣都是孤兒寡母手中騙來的.不過趙匡胤還算是講義氣之人,千里送京娘的的故事聽過吧. 聽了老母之命, 把江山讓與弟弟做,說好再還給自己的子孫的,結果趙匡義毀約. 這個世界上把決定權交與別人總是被動的,後悔都來不及.
老趙的最大優點就是孝道, 這也是老毛提到唐宗宋祖,而不是唐主宋宗的原因吧.其實趙匡義治下的時期還是很好的一段時期,不比唐太宗差. 而趙匡胤打江山的水平卻比唐高祖差了不是幾個級別!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23
 樓主| huasendg 發表於 2010-4-29 20:33 | 只看該作者
趙的江山和袁世凱的一樣都是孤兒寡母手中騙來的.不過趙匡胤還算是講義氣之人,千里送京娘的的故事聽過吧. 聽 ...
Guest from 122.58.209.x 發表於 2010-4-29 10:31

趙匡胤還算是講義氣之人,千里送京娘的的故事聽過吧,聽了老母之命...

研究者們大都認為「金匱之盟」是偽造的,同理,"老趙的最大優點就是孝道"的故事,很大的可能是來自趙匡義的創作

這句話說得很有道理:
這個世界上把決定權交與別人總是被動的,後悔都來不及


總評是公正的:
其實趙匡義治下的時期還是很好的一段時期,不比唐太宗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24
 樓主| huasendg 發表於 2010-4-29 20:4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uasendg 於 2010-5-1 20:45 編輯
看buweizhai的上述觀點,很受啟發.

直到湖北省鄂州市澤林鎮的程正瀛打響辛亥革命的第一槍后,才結束了秦始皇締造的政治體制,和他奠定的中國基本版圖.

程正瀛的那一槍,還打出了一個新三國:現轄台灣島的中華民國,現轄外蒙古的蒙古人民共和國,和現轄其他中國領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程正瀛的那一槍,罪莫大焉?功莫大焉?
huasendg 發表於 2010-4-28 23:48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

那是羅貫中舊三國演義的開頭...
   
走過路過看過聽過本帖的未來的羅貫中第二,可能會出一部新三國演義:蒙古國/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三合一.
哈,原創概念首發在此.


哈哈
哈哈哈
緋聞救國:朱棣發現元順帝是宋恭帝後裔
來源:中國經濟網
1276年1月18日,從日子上看很吉利,適合結婚辦喜事以及商鋪開張。然而對於南宋,這一天卻是國恥日。伯顏率元軍兵臨京城臨安,南宋試著求和,如此情形下元軍就是傻子也不肯放棄舉手可得的勝利,於是南宋只好投降。最終,謝太皇太后抱?5歲的宋恭帝趙顯出城,然後被元軍押送到北京去見忽必烈。
忽必烈被認為是元朝皇帝中個人修養最好的,所以對趙顯小朋友並沒有下毒手,還封了他一個瀛國公,物質待遇不比當年的劉阿斗差。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趙顯八歲那年,差不多在北京養了千日,用得他的時候來了。元軍俘虜了南宋抵抗運動領袖文天祥,忽必烈派趙顯去勸降。文天祥看到「先皇」如今降級到和他一樣,都是高級俘虜,痛心不已,跪地行君臣禮,哭喊?「聖駕請回」。趙顯噤不得語,根本說不出什麼。最後,文天祥死了,趙顯還是當他的瀛國公。


  隨著趙顯長大成人,他的存在對於元朝統治有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好在忽必烈還剛剛在中原當上皇帝,沒有漢族皇帝手段老辣。趙顯18歲那年,忽必烈給他一大筆贊助,讓他去西藏薩迦寺出家。在薩迦寺期間,趙顯學會了藏文,研習了佛法,不知不覺竟然熬成了該寺總持,西藏著名高僧,他的信徒越來越多。趙顯的名聲通過情報部門傳到北京,元英宗孛兒只斤碩德八剌有些不舒服了。


  元英宗至治三年(1323年),趙顯創作了一首非著名宋詩,詩曰:寄語林和靖,梅花幾度開?黃金台下客,應是不歸來。


  此詩被元朝諜報人員抄寫送進皇宮,不久趙顯被賜死。


  趙顯之死極似三百多年前李煜之死,只不過趙顯的詩遠不如李煜寫得好,所以時至今日,只是個非著名悲劇皇帝。面對大到國破家亡,小到個人遭遇不幸,國人往往可以用因果論來療傷。比如趙顯之死,就被善於聾子圓話的人解釋成「因果報應」。當年你家趙匡義看不慣李煜寫詩,弄死了人家;現在趙家子孫被蒙古人弄死,也算了結了一段因果。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嘛,這樣一想,一切就天公地道,沒啥好悲傷的了。


  然而趙匡義殺李煜,畢竟只是漢人內部的窩裡斗。趙顯被蠻夷皇帝所殺,怎麼因果都有些讓正統思想漢人受不了,覺得有些媽媽的。不過歷史不可逆轉,怎麼辦呢?此時傳說出場了,我們的紅纓槍也許打不過你們的狼牙棒,不過你們蠻夷沒文化,論嘴上、筆下功夫,可不是咱的對手。


  相傳趙顯死後許多年,某一天,明成祖朱棣在宮中觀賞歷代帝王畫像,他的眼睛像一台銳利的DNA檢測儀,一眼發現了一個驚天秘密,當時他忍不住自言自語道:「為何順帝不從元列帝之貌,而合宋列帝之相?!」他看出了元順帝長得不像他的爸爸或者爸爸的爸爸,反而和宋朝趙皇帝家外貌體征相似。朱棣的這句自言自語,或許被埋伏在宮裡的秘密狗仔隊聽到了,很快流傳於世,成了大家都知道的秘密。


  在沒有娛記的古代,每一個市井百姓都有可能成為業餘娛記,他們不斷地進行?緋聞的傳播以及再創作,於是一個故事誕生了:元趙王曾經將一名回族女子送到薩迦寺,原因不詳。這名女子後來可能成為了趙顯的粉絲,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感情的洪峰終於衝破了理智的堤壩,形成了堰塞湖……趙顯和那女子有了一個兒子。幾年後的一天,孛兒只斤和世漲(後來的元明宗)去薩迦寺燒香,機緣巧合見到了這個孩子。孛先生可能自學了看相,一眼看出眼前這位小朋友「王氣初降」,便帶回封地認作養子,取名妥歡帖睦爾。元明宗死後,妥歡帖睦爾被流放廣西,原本沒有什麼前途了。不料剛當了兩個月皇帝的元寧宗突然死了,於是他被太后急召進京當了皇帝,也就是元順帝。


  故事至此功德圓滿了,元順帝是趙顯的兒子,也就是說元朝最終又把江山還給了趙家。這又很符合因果原理,同時讓老百姓覺得很暢快。任你奸似鬼,喝我洗腳水。雖然讓趙顯犯了作風問題,對於這位前皇帝和大法師有些不敬,可是他老人家私慾一閃念,漢家江山失而復得,?實一本萬利。他泉下有知,想必也會顧全大局,予以承認。


  娛記們將傳說創作到此,原本可以洗洗腳睡覺去了。可是仍有不盡人意之處,元順帝沒幹多久,江山又給朱元璋拿去了。原本趙家轉讓到朱家,肥水留在了漢人田,並不過分。然而朱元璋、朱棣父子殺人如麻,尤其對於文人,從誅九族到誅十族,不斷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與不殺文人的宋朝相比,實在讓人受不了。於是又一個傳說憤憤然出現了。


  相傳朱棣神秘的生母竟然是洪吉喇氏,爸爸是妥歡帖睦爾。當年元順帝退出北京,不知道為什麼沒有帶上老婆?於是朱元璋進宮后就看到了洪吉喇氏,覺得貌美如花,於是接受了下來作為妃子。當時洪吉喇氏可能剛好懷孕了沒幾天,朱元璋沒有發現,於是約莫九個月後,朱棣就誕生了……他其實是妥歡帖睦爾的兒子,趙顯的孫子。


  經過那位無名回族女子以及洪吉喇氏的串聯,宋元明三個朝代居然一家親,趙氏江山陡然增加了三百年,成為了中國封建史上最長的王朝。


  然而徐達攻陷北京是1368年,而朱棣此時已經八歲,顯然對不上號。不過除開最近幾十年,以前的中國人絕大多數是文盲,沒有幾個人看歷史書,所以這類傳說一直為群眾喜聞樂見。


  女人是禍水,這是千百年來正經國人的普遍共識。可是女人同時又是絕望中的希望,比如當年大老爺們把大宋弄垮了,大家在蠻夷的鞭子下提心弔膽地生活。此時幻想中那個回族女人讓他們心理上好受了許多,「奶奶的,神氣什麼。老子們不但先前比你們闊。細數起來,或許長你們三輩呢!」朱元璋父子厲害吧?殺了那麼多人,可是朱元璋竟然不知道是在替別人養兒子,朱棣居然不知道自己是野種。可笑、可笑!


假如沒有傳說,尤其這類緋聞救國的傳說,國人會是怎樣?或許會有許多人一根筋、想不開,結果像日本人、韓國人那樣一失敗就自殺。

好在我們有豐富的傳說,我們能讓女人在傳說中救國。所以我們可以留得青山在,可以一直安逸地燒柴火做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5
匿名  發表於 2010-4-30 21:01
回復20#[/url] buweizhai
「國破山河在」 讀懂么??
國家是否強大不是看打贏誰或被誰打敗,而是看人民生活如何。 北韓的驕傲自豪你稀罕么??

730

主題

6364

帖子

9186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186
26
buweizhai 發表於 2010-5-2 01:1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20#[/url] buweizhai
「國破山河在」 讀懂么??
國家是否強大不是看打贏誰或被誰打敗,而是看人 ...
Guest from 151.204.152.x 發表於 2010-4-30 21:01


國破山河在。秦國是破了,山河的確也在,只不過新朝漢朝卻怎麼也打不過秦國手下敗將匈奴人了,不得已送去公主和親達百多年。

秦國的問題在秦始皇時就有了,不過還不止於危機秦朝的存在。是趙高和胡亥不但沒有緩和秦始皇的政策,也沒有繼續他的政策,而是變本加厲地壓榨百姓。再加上山東剛被統一到秦國,人民不習慣秦朝的法制,還有六國的貴族遺老遺少們的努力,趙高的胡作非為就給造反者提供了機會和理由。本來秦國還有機會存在下去的,那就是章邯取得的勝利,但是趙高拒絕繼續以糧草供應,結果逼反了章邯,秦國徹底完蛋了。

所以秦國的敗亡偶然性居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
匿名  發表於 2010-5-4 08:27
秦國的敗亡偶然性大於必然性。秦朝主力戍邊,章邯率領的從監獄里釋放的部隊都能把山東義軍打得落花流水。只是碰到大猛人項羽破釜沉舟一戰滅了秦軍。經此一戰後戍邊的部隊來不及回防,關中又丟掉,關東諸國又重新紛紛起義,秦已經無力回天。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6 19: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