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追求永生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意譯老子道德經八十一章

[複製鏈接]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21
NYLASH 發表於 2007-12-24 14:01 | 只看該作者
歡迎原創, 永生朋友,  我先給你加亮, 等你完成了以後, 我再和你討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22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7-12-25 04:52 | 只看該作者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

1.        浩大豐碩之德的全部內容,就是一絲不苟地遵從道的準則。

2.        把道作為可見之物,它僅是隱隱約約若有若無。隱隱約約,從中可見到其形狀的輪廓;若有若無,從中可辨別其物體的存在。

3.        在那深遠幽暗之處,是道的核心精華存在之居所,同時也是道的信實可靠得以證實之基地。

4.        道的精華非常真實,從當前追溯到古遠時代,可見道的信譽卓著,名聲永存,從而使人可以觀測到這萬物的創造之主。

5.        我是怎樣知道這萬物造主之狀態的?就是應用上述方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23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7-12-25 04:53 | 只看該作者

第二十二章 聖人抱一

1.        能夠委屈自己服從眾人的,一定能保全自身;寧肯自己受冤枉也要別人不委屈的,一定能沉冤得雪;能夠長期處於低下地位的,一定會德至實歸;甘願自處蔽薄后己先人的,一定能整舊更新;常常多勞少取好處讓人的,一定會所得更多;財富積聚過多知識超過所用,一定會迷失方向。

2.        所以,聖人始終如一地堅守「一」的宗旨,從不動搖,為天下萬民樹立了榜樣。

3.        聖人不自以為明鑒千里,所以他明白事理;聖人不自以為是而以人為非,所以他蜚聲遠近;聖人不自戴高帽,所以他功勛卓著;聖人不驕傲自大,所以他長久不危。

4.        正因為聖人不與人競爭,所以天下無人能與之爭勝。

5.        古人所說「曲則全」的話語,難道是沒有根據的妄言嗎?那確實做到曲己從人者,便不受傷害,得以全身而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24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7-12-25 04:54 | 只看該作者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1.        珍貴言語而不輕易說話,本是由道的本性所決定。狂飄疾風刮不長,堅持不了一早晨;驟淋暴雨下不久,持續不了一整天。主持颳風下雨的是誰呢?是天和地。天地做這樣的事都不能堅持長久, 何況讓人做事,又焉能長久呢?

2.        因此,誰若想遵從道的準則,就必須把自己融於道之中;誰若想遵守德的要求,就必須把自己和德融為一體;而那些失道失德之輩,肯定也是自己首先與道和德分離。

3.        把自己和道化於一體的,道一定也樂於接受他。把自己和德化為一體的,德一定也樂於接受他。把自己和失德混在一起的,失德之流也樂於他加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25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7-12-25 04:54 | 只看該作者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1.        翹著腳想站得更高反到站立不住,總是跨步而不能兩腳前後移動就不能行路。

2.        自我陶醉的人看不見自身的醜陋,自以為是的人得不到希望的名聲。

3.        自我讚美的人丟失了自建的功勞,自我誇大的人失掉了根基難以為尊做長。

4.        根據道的準則衡量,這些行為就像余棄的的飯食,身體上的贅瘤,萬物都厭惡其丑,避之唯恐不及。所以凡是有道者都會羞與為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26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7-12-25 04:55 | 只看該作者

第二十五章 宇中四大

1.        一個物體,含糊渾沌,天地之前,它已生存。沉寂靜默,孤獨寡落。獨往獨來,一成不變;循環往複,永不停絕。天地自它產生,因此是其母親。

2.        不知其姓甚名誰,勉強給其擇字為道;只好為其取名做大。

3.        大如飛逝而去,逝似漸行漸遠,遠則至極而返。

4.        既然道被稱為大,天也必然是大,地也跟著稱大,人也當然為大。

5.        在天地六合當中,共有四大,人也佔據一席之地,側身其中。

6.        人跟著地的規則走,地隨著天的法則轉,天按照道的要求行,唯有道遵循自有規律,這些都是不言自明的道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27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7-12-25 04:55 | 只看該作者

第二十六章 靜為躁君

1.        穩重是輕浮的根本基礎,恬靜是躁動的主宰君王。

2.        因此,君子的日常一舉一動都不離穩重和恬靜。雖然為他預備了廣廈大殿,它卻安然超脫不墮物慾深淵。

3.        可惜那些擁有兵車萬乘的大國君主,卻只知追求自身的喜好,而採取輕慢天下的不當舉措。

4.        這種輕浮行為後果即使不嚴重的話,也會導致削弱根本基礎;如果急躁冒進後果嚴重的話,就會最終導致國破君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28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7-12-25 04:56 | 只看該作者

第二十七章 善言無暇

1.        善於行走者不會留下蛛絲馬跡,善於說話者不會留下漏洞缺失,善於計算者不必藉助計算工具。

2.        善於關閉者不用設置鎖匙機關,而沒有人能把它打開;善於捆綁者不必使用鉸鏈繩索,而沒有人能將其開解。

3.        因此,聖人持恆地善於伸手救人,所以沒有人被棄之不顧。同時,聖人善於救援萬物,所以也沒有任何一物被棄置不用。聖人這樣做,就是承襲了大道準則的光明。

4.        因此,有遵行道的準則經驗之人,就是那些還沒有得道之人的老師。這些沒有得道的,是得道之人的學生資源。

5.        不尊崇老師功用,不摯愛學生資源,作出此舉者,雖然自詡聰明,其實糊塗透頂。聖人通曉此意,是他治世救人至關緊要的妙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29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7-12-25 04:57 | 只看該作者

第二十八章 為天下溪

1.        聖人知道自己雄性尊貴的長處,卻專心安守雌性卑微的弱勢,甘為天下萬物的下端溪流。

2.        甘為下端溪流,就能夠永葆內德本性不離自己。長期以往,就能歸復到嬰兒一樣的純真狀態。

3.        心裡對天下事務動態清楚明白,行動上卻似什麼都不懂得,以此為天下樹立仿效的樣式。

4.        為天下樹立榜樣,能夠永遠遵循道的準則不走極端。長期以往,就能使自身歸復到無極之中。

5.        熟知自己有榮耀的一面,但始終堅守住辱下的地位,如此天下歸心,成為天下儲藏元氣的溪谷。

6.        成為天下溪谷,能夠永葆德的本性完滿充足。長期以往,就能歸復到固本無華的質樸。

7.        原始的樸實無華,一經分散,就形成各種具有專門用途的器械。聖人因材施用,令其各盡所長,藉此成為它們的支配協調人。由此可知,聖人具有大智慧,天下無物須割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30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7-12-25 04:58 | 只看該作者

第二十九章 天下難為

1.        想把天下掌握在自己的手裡為自己服務,我見到的都是失敗的例證。

2.        天下本是神的用具,不是人力所能左右的。想操縱天下的,必然失敗,想佔有天下的,必然喪失。

3.        因此,聖人從不為所欲為,妄圖操縱天下,所以他沒有失敗之虞;聖人從無窺測之心,貪慕佔有天下,所以他沒有喪失之患。

4.        因此,萬物各有其規律,它們或者獨立運行,或者跟隨它物;或者吸入外氣,後者排出內氣;或者強悍無匹,或者羸弱不堪;或者搭車跟進,或者墜地落伍。

5.        因此,聖人遠離那些過頭勉強,奢侈淫華,極端竭力之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31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7-12-25 04:59 | 只看該作者

第三十章 物壯則老

1.        用道的準則來輔佐君王,不用軍事力量強制天下服從。如果用軍事力量壓服,對手也會採用同樣手段迅速回報。

2.        軍隊駐紮后的地方,只有荊棘叢生;重大軍事行動以後,肯定有大災之年跟隨。

3.        恰到好處的舉措實現了預期的目的就行了,不要進而勉為其難,得寸進尺。

4.        有了成績不要自我誇耀,有了成績不要索取榮譽,有了成績不要驕傲自負。成績的取得是不得不為的結果,有了成績以後,不要再勉強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5.        事物壯大以後,便會進入衰老,衰老便是背離了道的常軌。脫離了道的常軌,便不可能善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32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7-12-27 14:24 | 只看該作者

第三十一章 勝而不美

1.        軍事行動是引起災難的源頭,不是君子應該利用的手段。迫不得已非採取軍事行動不可時,切忌熱衷沉溺。

2.        即使取得軍事勝利也不應該沾沾自喜。歡慶勝利,實質是以殺人為樂。以殺人為樂者,是不能實現其取得天下之志願的。

3.        既然軍事行動是兇險的手段,令人厭惡,所有得道之人都是不使用的。君子的行事起居貴在恆常,有條不紊,採取軍事行動貴在變化,出奇制勝。

4.        吉祥之事用左邊代表,兇險之兆用右邊表示。偏將軍的崗位設在左邊,上將軍的位置設在右邊。和面臨凶喪之事一樣,處置軍事事宜。

5.        殺戮太重,以悲哀的心情追悼;獲得勝利,和喪禮一樣舉行儀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33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7-12-27 14:25 | 只看該作者

第三十二章 知止不殆

1.        道通常沒有名字作為它的定義。質樸雖然微小,普天之下沒有東西可以令其臣服。諸侯王公如果能夠堅持簡樸原則,天下萬物必然能夠自我管理。

2.        天地之間的氣息互相交和,然後降灑甘露。萬民並不需要法令約束,自然做到均勻分享。

3.        自從制定名字有了定義后,在名字下面萬物就有了歸屬和佔有。這種佔有應該適可而止。只有適可而止,才能做到安然無險。

4.        有一個比喻,道引導天下民眾尊道而行,就向小川溪谷引導眾水匯入長江大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34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7-12-27 14:25 | 只看該作者

第三十三章 自知者明

1.        了解別人是因為有智慧,懂得自身才能算明白。戰勝別人需要強大力量, 戰勝自身需要意志堅強。

2.        知道滿足的人才算富有,勉強而行的人因為有特定的志向。

3.        不喪失自己根本所在的人,可葆長久;外形雖死內在隨道而行的人,萬壽無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35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7-12-27 14:26 | 只看該作者

第三十四章 道不自大

1.        偉大的道無處不在,散布四面八方,掌馭宇宙萬物。萬物依靠道為生,道對萬物統統來者不拒。道撫養萬物成就大功,但從不把功勞歸於己有。

2.        珍愛養護萬物而不主宰它們的命運,據此可以稱道為「微小」;萬物盡皆歸屬於道,而道從不自稱為它們的主人,據此可稱道為「偉大」。

3.        就因為道自始至終不自稱為大,所以事實上它化身為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36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7-12-27 14:26 | 只看該作者

第三十五章 執道安平

1.        掌握執守道的巨大表象,就可以通行天下,無往而不勝。所到之處行利不為害,呈現一派安詳,平靜,和泰景象。

2.        如果欣慰的供給衣食住所,四方流民就會紛至沓來,長期居住,停止遷徙。

3.        大道一經宣示,清淡沒有重味。想看見不到,想聽不得聞,源源流不絕,常用無窮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37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7-12-27 14:27 | 只看該作者

第三十六章 柔弱勝強

1.        打算吸氣之前,必然要先把氣呼出。打算削弱之時,必然先前已經強大。

2.        打算廢除之時,必然先前已經強盛。打算取回之時,必然先前已經付與。

3.        這些都是不言自明之理。柔軟微弱終將戰勝剛硬強悍。

4.        魚不能離開它生活的河淵水源,國家的自衛保安機密不應該向窺伺之敵泄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38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7-12-27 14:28 | 只看該作者

第三十七章 天下自定

1.        道素常沒有什麼事情是特意而為,它反而把所有的事情都做成功了。

2.        侯王如果能遵行道的準則,萬物將能夠自我發展天然轉化。

3.        在轉化過程中,萬物之中若有異常作為,道會以天然的質樸對其施加約束。被天然質樸約束后,異常作為的慾望將自然消弭。

4.        沒有名字定義的天然質樸就是無欲無求。無欲無求根源於恬靜,做到恬靜無欲,天下必然能夠自我安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39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7-12-27 14:29 | 只看該作者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1.        具有最高等級內德之人,不用處心積慮追求德,只因為他的內德圓滿無缺。內德欠缺之人則必須孜孜以求,力爭不失德,原因是他欠缺圓滿的內德。

2.        具有最高等級內德之人從不刻意而為,因為他沒有個人目標去熱心追求。內德欠缺之人則傾力追求內德的完善,卻往往事與願違,不得要領。

3.        具有最高等級仁愛之心的人,他的仁愛發自內心,出於真情,所以他的所作所為決不是為了回報。而那些有正義之感的人,他們的所作所為都有追求正義的明確目的。

4.        遵從最高禮儀之人,他的言行以最高禮儀為準繩。當跟隨響應者寥寥無幾的時候,他依舊振臂疾呼,促人跟進。

5.        因此,喪失了道才需要德來複歸道;喪失了德才需要仁來彌補德;遠離了仁才需要義來挽救仁;違背了義才需要禮來規範義。

6.        什麼是禮呢?禮是誠信忠厚變得稀薄后的產物,是世風日下社會動亂的肇端。

7.        目前人們的認識水平,僅僅達到了道的表面。這些虛華形象愚弄了眾人,誘使他們踏入了歧途之端。

8.        所以,大丈夫應該厚施忠信,遠離鄙薄,腳踏道的實地,不被虛華所迷。只有這樣,才能行走在道的正確方向上,不墜歧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40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7-12-27 14:30 | 只看該作者

第三十九章 得一得全

1.        追溯往昔,有這些成功地得到「一」的範例。天得到了「一」,它就變成清氣上升;地得到了「一」,它就變得寧靜下沉;神得到了「一」,才顯得靈驗;峽谷得到「一」,才變得充盈;萬物得到「一」,從此生生不息;侯王得到了「一」,就得到天下安寧。

2.        再細說下去,如果天沒得到清澈,恐怕它會斷裂;如果地沒有得到安寧,恐怕它會廢毀;如果神失去靈驗,恐怕它會歇息停止運作;如果峽谷沒有充盈,恐怕它會枯竭斷絕源泉;如果萬物沒有生生不息,恐怕它們會滅絕;如果侯王沒有得天下太平,恐怕他會國破身亡。

3.        因此,高貴以低賤為其根本;高顛以卑下做其基礎。所以侯王都稱他們自己為孤家、寡人、或者不穀。

4.        這不就是以低賤為本嘛!難道不對嗎?這正是最高的聲譽是沒有聲譽。由於這個原因,聖人既不想當那鳳毛麟角的寶玉,也不想作那俯首即拾的頑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9: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