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那爛陀寺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觀精要(節選)

[複製鏈接]

3

主題

450

帖子

10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5
21
 樓主| 那爛陀寺 發表於 2007-10-20 10:2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9 子竹青青 的帖子

講我可講不來,我自己也不很懂,空下來了在網上找找吧,應該有很多資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22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10-20 10:3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1 那爛陀寺 的帖子

網上的講解有些麻煩

有時,不知道哪個是自己的問題的答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9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1
23
長白山 發表於 2007-10-20 10:3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那爛陀寺 於 2007-10-19 15:37 發表
總之,通過眼識看見同一個事實,達到共同的認知,乃是我們人類所與生具有的特性。


「人」見到同一事實,不免要「估量」,不免要「問底」,結果雖然見到同樣的事實,卻往往有著截然不同的「認知」。唉,去「時事」看看便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450

帖子

10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5
24
 樓主| 那爛陀寺 發表於 2007-10-20 10:3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子竹青青 於 2007-10-20 10:30 發表
網上的講解有些麻煩

有時,不知道哪個是自己的問題的答案

同感,是這樣,可問題還是歸結到,我們有沒有福報親近真正的善知識為我們具體的問題答疑解惑,需要自己努力去找。
我自己的看法是,涉及到大部頭經論的講解一類的事兒,還是應該參照公認的善知識說的為準,如果是一些具體的疑問等等,或許這裡的佛友自身有些經驗的不妨大家交流一下,但是要有主次,畢竟這種交流不能代替學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25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10-20 10:3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長白山 於 2007-10-20 10:35 發表


「人」見到同一事實,不免要「估量」,不免要「問底」,結果雖然見到同樣的事實,卻往往有著截然不同的「認知」。唉,去「時事」看看便知。

人的信息加工規則是不一樣的.

俺一直想知道,這個信息加工規則是哪一識的工作.
簡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450

帖子

10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5
26
 樓主| 那爛陀寺 發表於 2007-10-20 10:4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長白山 於 2007-10-20 10:35 發表


「人」見到同一事實,不免要「估量」,不免要「問底」,結果雖然見到同樣的事實,卻往往有著截然不同的「認知」。唉,去「時事」看看便知。

這是因為人人的別業不同所造成,其實我們多少都有這個毛病,就像文中所說,尊重黃疸病人眼裡的黃色海螺,也就是尊重自己這裡顯現的白色海螺,否則否定了對方那裡的顯現,那麼也就是間接否定了自己的這一方的顯現。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27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10-20 10:4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那爛陀寺 於 2007-10-20 10:38 發表

同感,是這樣,可問題還是歸結到,我們有沒有福報親近真正的善知識為我們具體的問題答疑解惑,需要自己努力去找。
我自己的看法是,涉及到大部頭經論的講解一類的事兒,還是應該參照公認的善知識說的為準,如 ...


問題是,佛法太廣大了.
猛然間,摸不到頭腦.
有些事可以講實
而有些卻不能

總想著,在確定信與不信之前,有個好的入門.

那寺學長,你們修得久了,對好多內容不困惑.
可是新來的人,看起來就迷糊得多.

俺想,一心修佛的人和門外觀看的人總有些不同啦.

只是,門外觀看的人的確會因為一點一滴受益.

所以,俺這樣的門外人會提很多的要求.
簡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450

帖子

10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5
28
 樓主| 那爛陀寺 發表於 2007-10-20 10:5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子竹青青 於 2007-10-20 10:39 發表

人的信息加工規則是不一樣的.

俺一直想知道,這個信息加工規則是哪一識的工作.

唯識的東西我真的不很懂,尤其這些技術性很強的東西,但有一點我想應該注意,識的劃分並不是因為它的實有,而是為了說清楚問題從我們這裡來給他取名字設置功能來安立,難道真的有什麼一個個各自獨立,各不不同的識嗎?
唯識內部也有很多宗派,對某些具體的問題的看法也不一樣,作為最基礎的大論,瑜伽師地論就有100卷,俺當年也曾經望洋興嘆,到底還是沒有決定扎進去研究研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29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10-20 10:5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8 那爛陀寺 的帖子

噢,原來是這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450

帖子

10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5
30
 樓主| 那爛陀寺 發表於 2007-10-20 11:0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子竹青青 於 2007-10-20 10:45 發表


問題是,佛法太廣大了.
猛然間,摸不到頭腦.
有些事可以講實
而有些卻不能

總想著,在確定信與不信之前,有個好的入門.

那寺學長,你們修得久了,對好多內容不困惑.
可是新來的人,看起來就迷 ...

我自己學佛時間其實並不長,4,5年吧,實修就更什麼都談不上了,也就能交流交流經驗而已,學佛的事兒,更多的還得靠個人,就算我們請來善知識常駐,我們也得能問出像樣的問題才行呢,不過我相信,佛菩薩是有求必應的,真到了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是一定會找到好老師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31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10-20 11:2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0 那爛陀寺 的帖子



門外的如果沒有發一個修佛的心
問的問題常常是氣死人的

俺就喜歡找這樣的問題問

這些是大門檻
簡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450

帖子

10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5
32
 樓主| 那爛陀寺 發表於 2007-10-20 12:4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1 子竹青青 的帖子


赫赫,大家彼此彼此,俺也喜歡問一些氣死人的問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33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10-20 15:5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2 那爛陀寺 的帖子



你們多講一些

我們就了解一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4
chico 發表於 2007-10-21 03:06 | 只看該作者
中觀的要點是「中」。寫那麼多東西就為了說明白這個字。不明白「中」的人問題有有多種多樣,所以那個說「中」的書就有了那麼多。看多少,聽多少,不是主要。學著生活當中用。從接受認識「無常」開始,進入「無我」慢慢就會知道用「中」了。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3: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