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威號
點擊察看附件內容
1922年竣工時為供油船,是日本海軍唯一用電力作動力的船隻,由於經濟指數不佳未推廣採用。1933年2月改裝為水上飛機母艦。1945年4月5日在香港被美機炸傷,后沉沒。
該艦主要性能數據為:標準排水量17000噸;垂線間長151.18米,寬20.42米,型深11.58米,吃水8.53米;動力:渦輪發電機1台,主鍋爐4座,推進電機2台,8000馬力,雙槳(120轉/分);航速15節;續航力:8000海里/7節;載機:90式水上偵察機12架,備用機6架;艦員324人。
古鷹號
點擊察看附件內容
古鷹號和加古號是日本海軍中最早裝備二十厘米炮以上的主炮的重巡洋艦,在當時,七千九百噸的排量,二十厘米單裝炮前後各三基,還有六十一厘米魚雷發射管共十二門的重裝備,可以說是世界第一了. 本艦的炮塔配置十分有趣,和日本海軍後來的其它重巡洋艦一樣,極具日本軍艦的特色,前後各三門二十公分單裝炮,採用了奇特的配置方法,大約是如此:第一炮塔和第三炮塔位於同一個水平位置,第二炮塔高起來,而第三炮塔則是炮口向後,構成了十分雄壯的外觀.昭和十二年(1937)四月開始,本艦也進入了現代化改裝,首先是撤除了二十厘米單裝炮,改用二十厘米連裝炮塔,以前兩基后一基的方式配置,然後,將魚雷發射管減少了四門,以強化對空兵裝和彈射器,並增加了搭載的水上偵察機的數目.
在太平洋戰爭開始時屬於日本海軍名參謀,井上成美司令官率領的南洋部隊第四艦隊第六戰隊(古鷹號,加古號,青葉號,衣笠號),參加了關島攻略戰和第二次的威克島攻略戰.昭和十七年(1942)一月後,隨艦隊轉戰索羅門群島,支持各地的攻略作戰,在參加了五月的珊瑚海海戰後,於六月被編為中途島作戰的支持部隊,但卻未能上陣.在中途島敗北后,艦隊進行重編,而古鷹號被編到新設置的第八艦隊中,司令官為三川軍一中將.同年八月七日,美軍奇襲登陸瓜達卡納爾島時出動,翌日發生了史稱第一次所羅門海戰的戰鬥,古鷹號和僚艦加古號,青葉號,衣笠號等大展身手,共記擊沉美軍重巡洋艦三隻,澳軍重巡巡洋艦一隻,並擊破美軍重巡洋艦一隻,得到了輝煌的戰果.
二個月後的昭和十七年(1942)十月十二日,日軍派出艦隊炮轟在美軍佔領之下的瓜達卡納爾島機場,然後發生了和美軍艦隊之間的沙弗島夜戰,在這次的戰鬥中,古鷹號遭受到擁有雷達的美軍艦隊的集中炮擊,艦上發生大了火災,於午前零時四十分沉沒.
建造所 長崎三菱造船所
起工 大正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
竣工 大正十五年三月三十一日
排水量 7950噸
全長 185.17m
全幅 15.77m
速力 34.5節
航續力 14節/時7000浬
兵裝 20cm主炮六門
8cm高角炮四門
61cm魚雷發射管十二門
水偵一架,滑走台一基
近代化改裝
昭和十四年一月三十日改裝完了
排水量 8700噸
全長 185.17m
全幅 16.93m
航續力 14節/時7000浬
速力 33節
兵裝 20cm主炮六門
12.7cm高角炮四門
25mm機槍八挺
13mm機槍四挺
次發裝填裝置附61cm魚雷發射管八門
水偵兩機
射出機一基
喪失:昭和17年(1942)10月12日
加古號
點擊察看附件內容
重巡洋艦加古號在最初計劃時是一艘輕巡洋艦,由其名稱即可看出,加古取名於加古川,但是日本海軍的重巡洋艦應該是以山名來命名的,至於河川名則是二等巡洋艦的命名法.加古號在開始建造之前的大正十一年(1922)十月九日緊急改成為一等巡洋艦.其原因就是當時正在進行的華盛頓軍縮會議.
本艦和姊妹艦古鷹號的設計者就是鼎鼎大名的海軍造船中將平賀讓中將.擁有二十厘米主炮六門,還有取代以往五十三厘米口徑的六十一厘米口徑魚雷發射管十二門,是日本空前的重武裝巡洋艦,在本級艦的帶領之下,以後日本海軍的重巡洋艦都往世界一流的水準發展.本艦在艦體上有突破性的改革,我們可以看到以往的巡洋艦如天龍型,長良型,或是戰艦金剛型,伊勢型,長門型等,他們的艦首甲板都是平平的,而加古號,古鷹號的前部甲板是第一次採用波型甲板,所謂波型甲板就是從艦首看起來是高高的翹起來的,此種翹起的甲板擁有良好的耐波性,而在本級艦之後的一萬噸級巡洋艦如妙高型,高雄型,或是新銳的戰艦大和,武藏都有著相同的特徵.本艦的改裝工事進行的比姊妹艦古鷹號還要早,將六門二十厘米單裝炮換裝成了三座連裝炮塔,此外,裁去了四門魚雷發射管,加強了防空兵裝,並增大了水上偵察機的空間.
在太平洋戰爭開戰時,和僚艦古鷹號,及后出的青葉號,衣笠號共同編成第六戰隊,參加了關島攻略,威克島攻略,珊瑚海海戰,及出動支持中途島海戰等重要的行動.昭和十七年(1942)八月八日,因為美軍奇襲登陸瓜達卡納爾島,所以第六戰隊在三川軍一中將的領導下,出動攻擊美軍艦隊.因為當時美軍握有當海域的制空權,所以三川中將就決定來一次夜襲,結果大獲全勝,擊沉美澳聯軍的四艘重巡洋艦,並中破一隻重巡洋艦,史稱第一次所羅門海戰.但是因為害怕美軍機動部隊的攻擊,所以未能對脆弱的登陸船團加以攻擊,這正是航空至上的時代中,重巡洋艦隊的無奈.
昭和十七年(1942)八月十日,正是第一次所羅門海戰後第二日,加古號在回歸基地的途中,於午前七時十五分在新愛爾蘭島北方遭到美軍潛艦S-44的雷擊而沉沒,是接著再中途島海戰沉沒的三隈號之後,第二艘被擊沉的日本重巡洋艦.
建造所 神戶川崎造船所
起工 大正十一年十二月五日
竣工 大正十五年七月三十日
排水量 7950噸
全長 185.17m
全幅 15.77m
速力 34.5節
航續力 14節/時7000浬
兵裝 20cm主炮六門
8cm高角炮四門
61cm魚雷發射管十二門
水偵一架,滑走台一基
近代化改裝
昭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改裝完了
更改的要目
排水量 8700噸
全長 185.17m
全幅 16.93m
航續力 14節/時7000浬
速力 32.95節
兵裝 20cm主炮六門
12.7cm高角炮四門
25mm機槍八挺
13mm機槍四挺
次發裝填裝置附61cm魚雷發射管八門
水偵兩機
射出機一基
喪失:昭和17年(1942)8月1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