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hotmoon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方舟子程序外的打假實際上抑制了程序的健康發展(轉)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21
新鮮人 發表於 2014-10-28 22:3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4-10-28 22:43 編輯
一九十一者 發表於 2014-10-28 22:16
「全球華人基本上都在聲討周小平」
誰選你代表全球華人?
你只能代表你自己! ...


一九一十先生,你是一個例外。看看這個論壇和其他海外論壇,基本上都沒有認為周小平正確的,小辣辣說基本上,沒有錯。他說的是事實,不是代表。我也是認為周小平的夢碎美利堅基本上是胡說八道,違反事實。如你願意,我願意逐段和你討論。不反對周小平的意圖,但反對他的信口開河。不顧事實。這種寫文章方法,你贊成??基本上就是不是全部,你應該懂的。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54

主題

1947

帖子

4649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649
22
一九十一者 發表於 2014-10-28 23:2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一九十一者 於 2014-10-28 23:29 編輯
新鮮人 發表於 2014-10-28 22:33
一九一十先生,你是一個例外。看看這個論壇和其他海外論壇,基本上都沒有認為周小平正確的,小辣辣說基本 ...


本人不是一九一十,而是一九十一者。一就是一者也,實事求是之人也!

你只能代表你自己,你基本上不能代表全球華人!
對於周小平我基本上持肯定態度。
不能只允許一些人罵中國政府,罵中國共產黨,不允許周小平反批評,不允許周小平肯定中政府和中國共產黨的功績。
言論自由,周小平也應當有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83

帖子

20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7
23
 樓主| hotmoon 發表於 2014-10-28 23:51 | 只看該作者
老法師 發表於 2014-10-28 16:38
方舟子和周小平的掐架,談不上什麼學術文章,只不過對某些事的觀點不同。方認為周的文章有常識性的錯誤,於 ...

這是老法師您寫的:"現在樓主提出發表言論必須要在程序內,否則就抑制了程序的健康發展,如果在美國是有可能惹上官司成為被告,後果很嚴重,分分鐘有可能坐牢。"

這是轉文作者寫的"一個合理的社會是需要有法制的,也就是遵守程序。而這東西是有發展過程的,過程是個很長的時間,"
"如果出現程序以外的東西來替代,那麼就是客觀上抑製程序的發展,因為這是」走捷徑「的性質。理想的是社會的監督是針對程序的直接關注,批評的對象是程序,使用的例子是證據,而不是對象,也就是加快程序建立和完善的過程,而不是代替社會程序,那樣永遠建立不了不了程序。「
這是我寫的:」在美國,方有很大的機會吃官司,只有在中國,他才能混這麼久,奇特國家的奇特現象。「

您把別人寫的觀點往極端化推,以方便您達到批評的目的,這不好。
我的話也一樣,」很大的機會吃官司「和」分分鐘坐牢「是很不同的兩件事。前者是指會有很多人訴訟他,至於坐不坐牢,那得由法官,配審團來決定。別人告他,就意味著他坐牢,這是什麼邏輯?庭外和解難道不是一種可能?

所以我們還有討論下去的必要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83

帖子

20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7
24
 樓主| hotmoon 發表於 2014-10-28 23:55 | 只看該作者
一九十一者 發表於 2014-10-28 22:16
「全球華人基本上都在聲討周小平」
誰選你代表全球華人?
你只能代表你自己! ...

哈哈。。。所以就象李銀河寫周一樣:「周小平說看到網上80%的言論都是罵政府的(又是一個典型的周氏風格:大約摸,80%這個數據怎麼來的?感覺而已)。「

彼此彼此。。。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25
新鮮人 發表於 2014-10-29 00:2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4-10-29 22:15 編輯
一九十一者 發表於 2014-10-28 23:24
本人不是一九一十,而是一九十一者。一就是一者也,實事求是之人也!

你只能代表你自己,你基本上不能代 ...


1,  對於你的網名寫錯,在此道歉。
一九一十先生,你是一個例外。看看這個論壇和其他海外論壇,基本上都沒有認為周小平正確的,小辣辣說基本上,沒有錯。他說的是網上的事實,不是代表。我也是認為周小平的夢碎美利堅基本上是胡說八道,違反事實。如你願意,我願意逐段和你討論。不反對周小平的意圖,但反對他的信口開河。不顧事實。這種寫文章方法,你贊成??基本上就是不是全部,你應該懂的。


2,好像你沒有看懂引文,他不是代表,他說的是網上情況。所以他沒有代表誰的問題。我也一樣沒有代表任何人,只是告訴你一個事實而已。

3,反對美國政府絕對允許,你也寫過不少,我說過我很欣賞你,我也寫過不少,有一篇點擊率竟達22000多次【3億人口的美國關在牢裡的囚犯竟然比13億人口的中國還多
https://big5.backchina.com/forum. ... ead&tid=1229175
(出處: 倍可親)】。我也明確寫著,不反對周小平的意圖,但反對他的信口開河
我不相信您老會支持用信口開河來反對美國,否則你就對不起你的網名(一就是一)了。
4,向你推薦一篇國內沒有被禁的新帖子:
為周小平辯護
https://big5.backchina.com/forum. ... ead&tid=1238986
(出處: 倍可親)

想一想,國內已經禁止刊登批評周小平的任何文章了,蓮錢江日報的一篇中性報道也被禁,方舟子打假周小平:夢裡游趟美國便控訴美罪惡(已被禁)https://big5.backchina.com/forum. ... ead&tid=1238221
(出處: 倍可親)  錢江晚報有一篇文章」世界夠大能同時容下方舟子和周小平 - 錢江晚報「,在google上能查到文題,但文章沒有了。 封得了網,封不了嘴。如果不是受到強大的反對(民間互相的言談),需要人寫文為他辯護嗎??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83

帖子

20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7
26
 樓主| hotmoon 發表於 2014-10-29 02:11 | 只看該作者
和和。。。。這也刪的歷害,無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9

主題

5173

帖子

249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91
27
老法師 發表於 2014-10-29 13:15 | 只看該作者
新鮮人 發表於 2014-10-28 21:28
老法師好。許久未在論壇相遇。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個版幾乎被法輪功友佔領了,不值得和他們討論,因為我很 ...

版主好,我現在很少上論壇。這裡幾位網民就象發貼機器,你跟他貼,他也沒有互動。自顧自發完貼走人。論壇一定要有互動才好玩,大家議論紛紛,甚至激烈爭論也無妨。自己自說自話實在也沒啥興趣。
大肚能容, 容天下難容之事
開口便笑, 笑世上可笑之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9

主題

5173

帖子

249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91
28
老法師 發表於 2014-10-29 13:5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老法師 於 2014-10-29 14:44 編輯
hotmoon 發表於 2014-10-28 23:51
這是老法師您寫的:"現在樓主提出發表言論必須要在程序內,否則就抑制了程序的健康發展,如果在美國是有 ...


你好,我的原話是:「 分分鐘有可能坐牢 。」 你引用時變成了 「 分分鐘坐牢 」 ,省略了 「 有可能 」 三個字,這樣一來意思就大不相同了。
「 有可能坐牢 」 的意思是坐不坐牢,那得由法官,陪審團來決定。也許有罪,也許無罪。這是我的本意。
而 「 分分鐘坐牢 」 則是別人告他,就意味著他坐牢,相當於我說話缺乏邏輯。於是經你稍作少許變動,馬上就把我弄成說話不經大腦的樣子。然後理直氣壯地拿出一頂極端化帽子來,不由分說給我戴上。可惜的是我的原話白紙黑字在那明擺著,並不需要用帶魚改鰻魚的魔術來自圓其說,這就是講邏輯和不講邏輯的區別。
關於我對你和周小平的質疑,你很小心地繞道而過,閉口不談。其實我是故意問的,對你的避而不答,也在我意料之中,老實說網路上並沒有什麼程序存在,當你質疑別人的時候,別人也同樣可以質疑你,這叫請君入瓫。
至於有沒有討論下去的必要,我無所謂,願意繼續也不妨繼續。順便說一下,對你本人並無惡意。
大肚能容, 容天下難容之事
開口便笑, 笑世上可笑之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83

帖子

20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7
29
 樓主| hotmoon 發表於 2014-10-29 23:43 | 只看該作者
這是在尼羅貼下我的回復,轉貼到此。我對方的看法的轉變完完全全是因為最近才了解到的朱令案,慚愧呀,自從本人挺方反韓后,再沒關注過方。和和。。。。


天涯有位薛同學寫了篇「方舟子不見了」的抒情散文,我回貼「不見也好,越來越煩他。。。」樓就被我歪到朱令的事上,而且老歪,把網友氣暈。) 因為方周之爭我個人覺的很無聊,也煩方什麼事都插一腳,但方在朱令的事上的表現把我氣暈了。。。

其實朱令一案情節不算太複雜。兇手就是身邊的人。1.有動機;2,能方便拿到毒品;3.不太象是蓄謀已久,處心積慮,精心策化的人乾的,所以很可能有犯罪證據留在現場。
清華的作為直接導致破不了案,協和的作為直接導致朱令救治的延誤,非常明顯,常識就能讓人看出。

我很不明白方為什麼去質疑貝。方說貝不能這樣給孫下定論,到這一步還ok,可方又一條一條的從英文信,家庭背景,男女關係說貝才是最大兇嫌,這不是雙重標準,是什麼?

最後就變成比誰家的官大了,南方報系和韓寒,新興和舊老勢力之爭等等。美國法庭里,不是常看到法官認定某些證據與本案無關,做出不能呈堂的決定嗎?陪審團員不也都是些靠常識和普通經驗來判斷的人組成嗎?而且這些人在庭審期間還不能看報紙電視,不能和外人交流等等,免受外界的影響。看不到方在西方學到他真正該學的東西。

後來清華加強對化學試劑的管理,好象教育部還為此制定頒發了文件,協和對遠程診斷的重視,是誰的行為導致的?是貝的行為! 方幹了什麼,除了質疑貝,搞的網友去人肉家庭背境,男女歡愛,反黨愛黨,亂七八糟,他的作為對破案,對教育和醫療機構的整治毫無幫助,反而混淆視聽,引導網民往毫無節制和節操的漫天瞎質疑方向走。

而且方質疑貝,方是真的愛國反美嗎?和和。。。才不呢,他真正的目的是報復那些在方寒之爭中站在韓寒一邊的人和媒體,這些媒體在朱令一事上,聲音也比較大。方的小人作為對社會的副作用越來越大,該是滾蛋的時侯了,而且早該滾蛋了。




嗯,奇怪,你和方都認為貝是嫌疑犯?

看了,反駁不了。因為你跟得更緊,收集的東東更細緻。大概我理解你的意思就是根據朱的臨床癥狀,她有三次被人投毒的可能,這就擴大了她的活動範圍和接觸的人,所以你支持方的論點之一:嫌疑犯不局限在朱宿舍的人。

這點我沒太大問題,可以擴大調查的範圍,但是在一般情況下調查嫌疑人肯定是從近及遠的開始,排除了最密切接近的人後,再一圈圈擴大調查範圍,孫維或周圍同宿舍人的嫌疑還沒有排除,方就指頭往遠處一指:貝是嫌疑人(他最積極,他家官更大,他是男的,由愛生恨,撒謊,還特指貝在支持韓寒上就謊話不斷等等)這就不僅僅是雙重標準的問題了,這是方品質惡劣的沒低線了。

貝動用他能動用的一切資源和社會關係來幫助朱令,難道就是高調讓人越來越懷疑他?貝至今不能原諒清華和協和醫院ICU的主任,這兩者稍稍配何的好一些,很有破案的可能性,朱令的狀況也不會象現在這樣糟糕,朱若健康,也能提供很寶貴的線索,對捉凶也很有幫助。難道貝積極協助協和救朱,就是為了以後讓朱來懷疑自己,捉住自己? It does not make sense at all.

我了解案情時也很氣憤清華和協和的掩蓋和不作為,然而方對協和,清華無感。

向 @方舟子 提問: 案子懸而未決的原因是什麼?

  方舟子:鉈投毒很隱蔽,本來就不容易查。 北京高校另兩起鉈投毒案都是因為投毒者良心發現去自首才破的案。 朱案當時沒能及時徹查,沒有找到證據,事隔多年警方要再查清更不容易,只能留給網上神探們去推理。 一個殘酷的現實是,許多惡性刑事案件都會成為懸案的。

方絲毫不提高校劇毒化學試劑管理上的漏洞,調轉話題到中藥上了,和和。。。。

英華2004:向 @方舟子 提問: 我們如何預防鉈中毒?

  方舟子:如果不是從事用到鉈鹽當原料的職業,又沒有仇家,日常生活中很少有鉈中毒的可能。 我要提醒大家的是,某些植物具有富集鉈的能力,其中鉈的含量極高,是尋找鉈礦的指示植物,這些植物也被用來做中草藥,吃中藥增加了鉈中毒危險。 這是遠離中藥的另一個理由。

但方對貝有感,為什麼?和和。。。。

毛毛殺手: 向 @方舟子 提問:您覺得」貝志誠」誠實嗎?我們如何識別一個人是否誠實呢?

  方舟子: 此人謊話連篇,不僅在朱案上說了很多假話,在其他問題上也說了很多假話,比如在韓寒的問題上。

至於方質疑貝,質疑他的英文信,收到回復的數目,幫助朱的動機,家庭背境等等,簡直讓人無話可說。尼羅,你會這樣質疑嗎?好象你的分析還是根據日期,臨床癥狀和中毒次數,從而推出宿舍以外的人也有可能,方則完全是主觀推測和臆想,如果貝說孫就是兇嫌,起碼貝是這次事件的主要經歷人之一,還有一定的主觀,客觀的根據,方是哪個蔥啊,他離這件事那麼遠,事件中的人他一個沒接觸過。。。。

抓到兇嫌的希望很渺茫,貝不原諒清華,我也是同樣感受。方是留美博士,貝在網際網路上求救的事,方更有能力做,他不做,質疑做的人是兇嫌,方的確是人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83

帖子

20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7
30
 樓主| hotmoon 發表於 2014-10-30 00:40 | 只看該作者
老法師 發表於 2014-10-29 13:55
你好,我的原話是:「 分分鐘有可能坐牢 。」 你引用時變成了 「 分分鐘坐牢 」 ,省略了 「 有可能 」  ...

這是我寫的:」在美國,方有很大的機會吃官司,只有在中國,他才能混這麼久,奇特國家的奇特現象。「

你的原話是:「 分分鐘有可能坐牢 。


「很大的機會吃官司「 和」分分鐘有可能坐牢 「,是兩件完全不同性質的事,是你先把我的意思歪曲了。而且好象方的確是在美國吃過一次官司,最後是庭外和解。

你引用時變成了 「 分分鐘坐牢 」 ,省略了 「 有可能 」 三個字。
這你說的對,sorry.


「 有可能坐牢 」 的意思是坐不坐牢,那得由法官,陪審團來決定。也許有罪,也許無罪。這是我的本意。
也對,但不能用」分分鐘有可能坐牢「來等同「方有很大的機會吃官司「,事實上方「有可能分分種吃官司」,但他可能一次都不用坐牢。

我個人認為是你先歪曲我的意思,而且是在性質上的歪曲。我引用你的話時,也不嚴謹。

還有你說:"現在樓主提出發表言論必須要在程序內,否則就抑制了程序的健康發展。「
請你再看看原作者寫的,他/她的文字里有」必須怎樣,否則怎樣「這樣的邏輯嗎?

所以我個人感覺,若是這樣談下去,會很難,會越談越亂,最後就變成象現在這樣的澄清來,澄清去。

你說「網路上並沒有什麼程序存在,當你質疑別人的時候,別人也同樣可以質疑你「。我前面也說了方不按程序質疑別人,網路媒體也可以不按程序中止他質疑,fair play 是不是,方有什麼不滿的?他能出示哪級政府的紅頭文件明令封方言論的。

朱令案中他質疑貝,
無知者5: 向@方舟子 提問:如果你認為貝志誠是兇手,那請問他為何要一直為朱令案奔波?他是心理變態嗎?

  方舟子: 。。。。。 比如,也許他本來並不想毒死朱,只是要演一出英雄救美來獲得朱的歡心,沒想到被醫生耽誤演砸了,所以受到良心譴責為朱奔波。 又比如,高智力罪犯往往是不甘寂寞的,他是以這種方式來讓人們不要忘了他的傑作。

別人同樣可以這樣質疑方質疑貝洗白孫的動機:

   比如,也許方本來並不想說貝是兇嫌,只是要演一出英雄救美來獲得孫維的歡心,又比如,方往往是不甘寂寞的,他是以這種方式來讓人們不要忘了他的傑作。

這種質疑不是越走越下作?

早該中止他的這種行為了,不用等周出現。個人意見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83

帖子

20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7
31
 樓主| hotmoon 發表於 2014-10-30 00:44 | 只看該作者
要向版主說聲抱歉。

因為很久沒到這來,非常非常不熟版面功能,我回來一看怎麼我寫的東東都沒了,以為被刪,原來在第二頁上,居然不知道。oops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32
新鮮人 發表於 2014-10-30 01:1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4-10-30 04:00 編輯
hotmoon 發表於 2014-10-29 23:43
這是在尼羅貼下我的回復,轉貼到此。我對方的看法的轉變完完全全是因為最近才了解到的朱令案,慚愧呀,自從 ...


我是朱令案在協和醫院當事人之一。第一個懷疑鉈中毒的,是協和醫院的李舜偉教授,所以由李教授把他收住院。為了弄清到底是否有鉈中毒的可能,我們曾經請清華有關的領導來詢問過。當時他們的答覆是實驗室里對鉈的管理很嚴格(朱令在神志清醒的時候,曾向協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李舜偉否認她有在實驗室接觸鉈鹽的傳言李舜偉對此不敢輕信,特詢問清華大學化學系,請求出具書面證明。1995年3月,學校出示學生接觸化學藥品的清單,肯定朱令並無鉈鹽接觸史。此事被記入病歷。。按這種說法,從醫學觀點上說,沒有來源就可以排除。由於我們的強烈懷疑,由李教授親自到北京朝陽醫院職業病研究所(現名勞動衛生研究所)去請教,有無辦法從血清標本中查驗出來。北京朝陽醫院職業病研究所答覆是不能,不久,,我就出國定居了。

究竟是誰投的毒,我們不是偵探,這個問題理應由警方解決。方舟子也不是偵探,所以沒有任何發言權。這和周小平的事完全不同。方舟子應是美國人,在美國擁有一個網站和房產。他和周小平比,當然更有發言權。

由於個人利益,每個人都把功勞給自己。去協和醫院以前,他已經去過多家醫院,沒有一家懷疑朱令有鉈中毒的可能。沒有協和醫院以李舜偉教授為代表的集體努力,朱令不可能獲得正確的診斷,說協和不作為的人,請到網上來,我們可以一一核對!! 希望人要活得有點人樣,不要亂往自己臉上摸彩!

李舜偉教授現在還活著!!當然我不希望大家去打攪他。

摘錄維基網一段:

1995年3月9日,朱令父母帶朱令到協和醫院的神經內科專家門診,李舜偉教授接診后,告訴朱令的母親「太像60年代清華大學的一例鉈鹽中毒病例了」。在當天的病歷里,李舜偉教授描述朱令的病情:「神清語利,明顯脫髮,四肢不能被人觸碰,指尖和足底紅,不腫,溫度較高,指尖和膝以下觸刺覺減退,膝反射對稱,踝反射低。高度懷疑輕金屬類中毒,如鉈鈹等,清勞衛所張壽林所長、丁茂柏等教授會診。」  入院時,朱令「兩手指甲有明顯的Mees紋,被懷疑有鉈中毒的可能」。為了進一步明確診斷,李舜偉教授當即與中國醫學科學院勞動衛生研究所張壽林教授聯繫,請其為朱令診斷。當天,朱明新陪同朱令到張壽林處檢查,根據癥狀,張壽林懷疑朱令是急性鉈或砷中毒,但是該所也不可檢測。由於朱令及其父母和清華大學否認患者有鉈鹽接觸史,並且協和醫院不具備做該項化驗的條件,協和醫院一直沒有進行鉈中毒的檢測。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83

帖子

20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7
33
 樓主| hotmoon 發表於 2014-10-30 02:15 | 只看該作者

現實不是童話——朱令事件回顧(貝志誠)

2011年12月19日 10:28 分類:民生, 生活 閱讀:75,513 評論:148

這兩天因為在微博上看到醫患矛盾的爭吵,突然有感而發說起16年前的朱令事件。這件我努力過的事情,並沒有像小時候聽的童話那樣有個美滿的結局,所以多年來我一直不願意麵對。現在想想,還是應該趁大腦排除痛苦回憶的機制徹底發揮作用前,把當年的事情記述下來。

這篇文章沒打算說明什麼,只是幫助自己記憶,所以可能拉拉雜雜記述了很多瑣事。這麼多年我的記憶也可能出錯,我只能保證我是誠實的記述,歡迎知情的朋友補正。

對於朱令事件最簡單和準確的概要請見維基百科:

http://dwz.cn/7rfJu

關於朱令事件的各種傳聞和材料可以參看:

http://www.***/dispbbs.asp?board ... p;page=1&star=1

朱令是我的中學同學,我們在初三同班過一年,我對那時的記憶好像只有她是個很正派的女同學,有次政治考試我攛掇她打小抄對答案,她很不情願答應了,過程那叫一個手忙腳亂,事後也嚴詞拒絕再幹這種事了。然後的記憶就跳到她姐姐隨北大同學出去爬山意外身亡,這個活潑的女孩子沉默了好幾個月,後來雖然恢復了但總有些不同。

高中的時候我已經成為學校里特立獨行的典型,讓老師頭痛的對象。她雖然不是班幹部、三好學生那種類型,但至少是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學生,我們似乎沒什麼交集也沒有來往。然後我考上了北大,她考上了清華。

印象中在她出事前,我只在去清華找朋友玩的時候在路上碰到她一次寒暄了幾句。之後就是95年的寒假,同學聚會時聽到有同學說「現在怪病真多啊,你知道朱令突然肚子痛住院,然後頭髮掉光了,什麼原因都查不出來」,然後聽說她出院回家休養,然後是95年4月初的一天,再次接到那個同學的電話。

「你是不是去看看朱令,她好像不行了」

「不是已經好了,在家休養嗎」

「不是,又發作了,而且這次很嚴重,已經在協和的ICU病房昏迷了」

我們一群同學約在周六去醫院看她,那年我21歲,同齡人的死亡好像是離我們很遙遠的事情,朱令靜靜的躺在ICU病房裡,身體半裸著插滿了管子,因為衛生的要求每次只能一個同學進去看。輪到我進去後站在她的病床前,不知道怎麼我先不吉利的想到了這很象向遺體告別,接著意識到這是一個同齡人處在垂死狀態,忽然產生了一種極強烈的恐懼感想要拔腿逃走,但是雙腿又像灌滿了鉛逃不掉。好不容易磨蹭夠了覺得不失禮節的時間走出ICU,坐到她父母邊上,看著悲哀的老人年少的我就在想趕緊編點什麼安慰他們。這時突然想起來前兩天聽同宿舍的蔡全清講過他替系裡的陳耀松教授打雜好像在搞一個叫什麼Internet的東西,可以和全世界聯絡。於是就沒話找話的跟朱令的父母說有這麼個東西,沒準可以向全世界尋求一下幫助,她的父母將信將疑的把病歷複印了一份給我,還記得我正要走那個同學跑出來叮囑我說「貝志城,你一定儘力想想辦法」

回到家裡我很快把求救信寫了出來,當時我想老美最愛談民主自由,我得把救人這事跟這方面扯上他們才會重視吧。於是我這樣開始了「這裡是中國北京大學,一個充滿自由民主夢想的地方,但是一個年輕的女孩正在死去,雖然中國最好的醫院協和醫院的醫生盡了最大的努力,還是不能診斷她是什麼疾病」,之後是照抄病歷。找到一個美國朋友翻譯成地道的英語,我拿著它去學校和蔡全清一起去系裡的機房在四月十日周一晚上發出了這封求救郵件(當時是向兩個類似BBS的學術網路Usenet和Bitnet所有跟醫學相關的群組發出的),很快第一封郵件回來了,是個愛爾蘭人說他會為朱令祈禱,接著第二封,說懷疑是一種叫「thallium」中毒的病;然後是很多中國留學生回信驚訝地說沒想到中國也有Internet了,他們會幫忙把信轉發給他們周圍認識的醫生或者他們的導師。那天我頭一次感受到Internet的力量,看著郵件不斷在Unix綠終端屏幕上跳出,興奮的一直待到早上五點,才把受到的近百封郵件拷到軟盤上帶回宿舍。

記得那時候中國的Internet只有三條256K的鏈路,分別在清華、中科院和化工大學。我們能蹭上完全拜託我們力學系在北大校外靠近清華院牆,據說是陳耀松教授自己搭梯子從清華牆那邊接過來一根線。後來我們產生了驚人的流量好像還讓陳教授個人掏了腰包,在系裡有人質疑學生怎麼私人和國外大規模聯繫時也是陳教授擋回去的(他說學生就是幫幫同學嘛),這些我一直感念。

回到宿舍我們先查了字典,原來「Thallium」是「鉈」的意思,當時我們面對是問題是從Unix終端下來的郵件會整體打包成一個大文本文件,在電腦上無法閱讀。這時候同宿舍的劉蒞(他是我在大學最好的朋友)主動請纓,用微軟的Access寫了個軟體,先把郵件拆分成一封封,然後把郵件標題、發件人摘出來存進資料庫。之後同宿舍的王惠文也加入了,我們一起完善程序,可以輸入發件人的職業(醫生、認識醫生的熱心的中國留學生、打醬油的等等)、統計一個發件人發回的郵件數量,這樣設立一個權重打分機制決定我們要特別優先給誰回信;同時把比較多提到的關鍵詞鉈中毒、格林—巴利綜合征、萊姆病等作索引,看分別有多少人提到,關於任何一種病從朱令的家長那裡聽到說法就會回給提過這些病以及被標註為醫生並比較熱心交流的人回信。然後宿舍里英語最好的吳向軍也加入進來幫著一起瀏覽郵件。事實上,到朱令確診前的這十來天我主要是在外面跑,而他們則一直經常通宵看郵件修改程序。有這樣的同學和陳耀松這樣的老師,是我一直為北大而驕傲的原因。

之後我如一般中國人一樣,開始找關係。我被母親的帶著找到了衛生部退休的老副部長,一位和藹的老人。她聽完我的訴說后,馬上給協和的副院長打了電話,大意說這個女孩的病好像協和也很重視,現在有群年輕人用了新科技手段跟國外的專家有聯繫,打了一些資料供醫生參考,絕對沒有干擾治療的意思。之後,老人讓我直接去找那位副院長,我還記得她告訴我副院長是一位非常好的醫生,當年有個工人掉進糞坑窒息,現場急救設備不夠,現在的副院長當時的年輕醫生自己用嘴把糞吸出來救活了工人。

大概也就在13、4號,我們有了一定的郵件積累,上面猜測了各種可能也提了一些檢查建議(說實在的,我們幾乎看不懂)。我給朱令的父親打了電話,其他情節記得不是很清楚,就是記得我怯生生地提到鉈中毒這個可能時,他輕輕的笑了,說這個可能協和早考慮了,已經排除了。

應該在15、6日,我們將朱令父親那裡聽來的答覆和找到的醫院的一些診斷說明翻譯成半通不通的英文發了出去。然後我列印了一些明顯是醫生寫的郵件,帶到了協和找到了那位副院長。他很耐心(雖然事後想起來,他應該是不耐煩的在接待一位找了關係試圖瞎給建議的病人親友)的接待了我,然後給ICU的主任打了電話讓他接一下材料(後來的事實證明沒有找神經內科的主任而找了ICU的主任是個巨大的錯誤)。那天應該是18號,我拿著材料在ICU病房外面等著主任,朱令的舅舅進去問他是否能接受一下材料,他答覆太忙等會。我一直站在門口耐心的等,估計這位主任是完全不想收到材料,他一直在病房跟人談話,在我因為腿酸剛走到遠處的長椅休息,他就一個健步衝進廁所,然後又迅速衝出繼續在病房跟人談話。我等到了中午,朱令的親戚再進去說了一次,結果比較明確就是說資料對他們沒用不要,我充滿挫折感地走出了協和的大門,我還記得那天在院子里我看著陰沉沉的天空,不知怎麼憤青的情節發作默默地說了句「我能打敗你」

這時在美國那邊和我們聯繫的人,經過一周的溝通已經開始出現比較積極的群體。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在美國學習遠距醫療的中國留學生李新,還有一位曾經在美國駐華使館當過醫官的John Aldis。他們聯絡了一些美國比較權威的醫生來看這個案子(我就記得有一位科羅拉多州的醫生,好像是個醫院的副院長,似乎在毒物研究方面是世界級的權威,協和的醫生後來聽到都非常尊重)。但這裡出現了一個不幸的情況,由於我們發出郵件說明協和已經排除鉈中毒和重金屬中毒,這些醫生又屬於對協和比較熟悉的,於是相信了協和的判斷,注意力主要在研究其他可能。

好在我因為英語不好,留下了我媽媽的辦公電話(她當時在做外事工作)。有一位紐約的醫生打電話給她,嘮嘮叨叨地說就是鉈中毒,我媽媽問我,我告訴她已經排除了(包括排除了重金屬中毒)。感謝那位醫生孜孜不倦和也許有些歧視中國人的精神,他過兩天又打來電話,我母親據此告訴他,他在電話里暴跳如雷,揚言根據他對協和的了解協和根本不可能有全套檢測重金屬中毒的設備,質問是怎麼排除的,然後又說了一大堆沒有儀器如何可以從指甲等等一系列表徵加強鉈中毒懷疑的觀察方式。

這時大概是20號的樣子,我被轉達了這個電話后只能再次給朱令的父親打電話,詢問協和到底是依據什麼排除的鉈中毒,強調那位紐約客的質疑。過了一天,朱令的父親告訴我說協和沒有化驗,因為沒有設備,排除是因為癥狀不像。這個消息被我們發出去后,郵件通信一片混亂,美國那邊陷入了喧嘩之中。有人提出各種土辦法幫助確定診斷,John Aldis和其他一些醫生則在幫忙想辦法要去香港化驗。Aldis好像直接打電話給他的老朋友,協和ICU的主任要朱令的血樣尿樣等,說明已經找到機構願意出資可以空運到香港檢驗,遭到了拒絕(理由是醫院規定不得把病人樣本拿出去)。朱令的父母這時也開始在本地找辦法,但同時聽說協和拒絕提供給家屬任何朱令可供化驗的樣本。終於在25、6號找到了北京市職業病衛生防治所的陳震陽教授得知他哪裡可以做。還是在協和一位冒著風險打破規矩的年輕醫生的幫助下,朱令的父母取得了朱令的血樣、尿樣和頭髮樣本送了進去。

28號中午,我正送女朋友去機場參加她的工作實習,呼機響了,打電話過去是朱令的父親,一個低沉悲哀的聲音「確診了,是鉈中毒,超標幾百倍」。等到我傍晚回到宿舍再通電話,得到的消息是協和對此沒有經驗,希望:

協助找到廣譜抗毒藥物「二巰基丙醇」,因為協和沒有或者是只有幾支
是否還有其他更好的治療辦法
預后不樂觀,鉈中毒對神經系統損害極大,國外是否有經驗
之後連著兩天我們宿舍的同學基本上每天工作20小時,有的在檢索以前郵件里有用的信息,有的負責和國外聯繫,我和吳向軍跑到清華找朱令的同學求援希望翻譯一下郵件找出有用的信息,那是五一前的一個下午,我們聽說朱令所在的物化二班在上課我就先回來留下吳向軍在那裡等。晚上他回到宿舍怒氣沖沖地說:這是什麼變態班啊。原來他等到兩名物化二班的女生,說明來意后這兩位同學居然說「我們明天都訂好了五一出去旅遊,實在沒時間翻譯」,然後他又找其他同學被領到了那位後來替嫌疑人辯護非常積極的物化二班的團支書那裡,當時他帶著吳向軍找了輔導員,態度倒不錯,然後吳反覆叮囑說儘快翻譯一定交給我們處理,綜合意見后交給協和,他們滿口答應。(後來我們再也沒見到這些郵件,據這位支書多年後宣稱他們直接轉給協和了,但朱令的家屬從未從協和聽說過此事)

美國那邊的答覆很快就回來了,二巰基丙醇不是對症的藥物,應該用普魯士藍(對,就是那種染土布的燃料),這時協和的態度很友好,有位年輕的醫生直接和我聯繫,問了一些具體問題如普魯士藍的濃度多少合適、是否可以加甘糖醇等(不知道這些名詞我是否記錯了),我在詢問他英語溝通沒問題后,直接把電話給了美國的醫生,好像告知了越純越好,也可以加甘糖醇用於減緩什麼病人的不良反應。之後在李新的幫助下,把朱令的一些腦部及神經系統的X光(或者CT)穿上了加州大學的伺服器,協和的醫生和美國的醫生通過電話會議共同討論了朱令的康復治療。那是一個多麼激動人心的時刻,Internet遠距醫療部分變成了現實,但是我們中的任何人好像都沒想到靠Internet可以發大財。

後來的一封郵件里,那位科羅拉多州的著名醫生寫到「我太相信我協和的朋友了,我不敢想象他們怎麼會未經化驗就排除了重金屬中毒,我有罪」

之後我們才聽到,協和神經內科的主任曾經懷疑過,但一方面因為朱令是被人在94年12月和95年3月兩次投毒,出現兩次癥狀高峰,想不到這點的會認為不符合一般中毒癥狀。另一方面清華寫來書面證明說明清華沒有鉈鹽,加上醫院沒有設備就排除了這一可能性。

此時協和的醫生提醒朱令的父母,這多半是投毒,趕快報警。當時由於忙著救孩子,她的父母就給學校保衛科打了個電話,希望聯繫警方封鎖宿舍保護現場,保衛科干出了最離奇的事情,不僅沒報警,反而給朱令宿舍的同學打電話說現在確診是鉈中毒請你們把朱令的東西保管好。

朱令是兩次中毒,而清華的鉈鹽只在研究生班的一個課題組有過使用(不知道當時清華的證明是沒調查清楚還是怎麼回事),而本科生中只有朱令的一位同宿舍女生在這個課題組實習(本科生的這種實習就是製備實驗藥品,之後洗器具)。尤其是朱令第二次中毒前由於身體虛弱基本職能在宿舍和教室兩點一線活動,吃飯和喝水都靠宿舍同學打來。嫌疑在哪很明顯了,但由於保衛科的這個舉動一切證據都被破壞得乾乾淨淨。就在這五一期間,朱令宿舍的同學聲稱發生了失竊案,丟的居然主要是朱令所有的洗漱用品。後來警方在五月七日立案,再去搜查拉出嫌疑人的箱子,從邊上滾出了朱令的水杯。(這點後來在05年天涯爭論的時候嫌疑人的同學金亞的郵件承認了此事)。

詳細的案情我就不想談了,無論是維基百科還是網上的八卦都夠多了。我也不指望兇手可能懺悔。。。

當時我對清華和協和都是怒不可遏(當然到現在我也不準備改變對清華的看法)。隨著後來自己開公司,賺錢,才知道犯錯誤是一件多麼容易的事情。逐漸的我對醫生的抱怨減少了,心裡總在想我在工作中犯過的馬馬虎虎的錯誤比這些醫生多多了,好在頂多是給客戶造成金錢上的損失,事後大多道歉吃個飯混過去了,如果我要像醫生一樣面對人命關天的事情我受得了嗎?我想我受不了,漸漸的暗地裡有些傾佩所有敢於做醫生而曾經被我們開玩笑叫白衣禽獸的人。

這半年在新浪微博,我關注了一些協和的醫生,他們很讓我敬重,他們文字里表現出來的對專業知識的追求和對病人的關心絕對是發自內心的。我不知道如果我當了十多年醫生見慣了生老病死受夠了病人家屬的鬧事,還能不能像他們一樣。

但是問題出在哪呢?我想我們的國家未來總會邁向民主與法制,但是我們每個人更應該認識到西方的體系之所以有效的運行,是因為無論何處它都在一個規則的管理下,這個規則在醫院可能就是決定了不經化驗不管你覺得多不可思議也不能排除一個疾病的可能。當我們都習慣了這些規則,我們的國家可能才真正邁向了現代國家的行列。

所以,我看到最近媒體嘲諷醫院給95歲老人動手術前要化驗梅毒,很不以為然。這是大手術之前的常規檢查,95歲的老人並非沒有可能年輕時通過性途徑或者輸血有感染情況,你們嘲笑了這些看似死板的規則,其實正是阻礙了你們呼喚的民主與法制在中國的落地啊。

朱令的案例是個很特別的案例,鉈中毒雖然很罕見(可能中國一年也就幾例),但是癥狀太明顯由於社會影響知道的人也不少(例如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白馬酒店就描述過)。協和犯的錯誤雖然有情可原,說穿了也太簡單。加上我們宿舍的同學的努力(我一直認為他們是真正的英雄),能夠讓我們這些外行很快的協助上美國的內行,找出了病因,可以說是不幸中的萬幸。

然而朱令從95年3月再次中毒,到3月26日昏迷,到4月28日確診,寶貴的時間已經流逝。鉈鹽已經對她的神經造成不可恢復的損傷,過了半年她雖然蘇醒,但是智力最好只有七八歲的小孩的水準,幾近失明。夠了,我已經不敢再面對這些了,現實不是童話,往往沒有一個美好的結局,我也就寫到這吧。

http://beizhicheng.blog.caixin.com/archives/29696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83

帖子

20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7
34
 樓主| hotmoon 發表於 2014-10-30 02:23 | 只看該作者
新鮮人 發表於 2014-10-30 01:14
我是朱令案在協和醫院當事人之一。第一個懷疑鉈中毒的,是協和醫院的李舜偉教授,所以由李教授把他收住院 ...

貝是非常生ICU主任的氣,非常後悔沒去找神經科主任交資料,他的文章里提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83

帖子

20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7
35
 樓主| hotmoon 發表於 2014-10-30 02:34 | 只看該作者
hotmoon 發表於 2014-10-30 02:23
貝是非常生ICU主任的氣,非常後悔沒去找神經科主任交資料,他的文章里提到。

...

清華對協和的誤診起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36
新鮮人 發表於 2014-10-30 02:3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4-10-30 04:02 編輯
hotmoon 發表於 2014-10-30 02:15
現實不是童話——朱令事件回顧(貝志誠)

2011年12月19日 10:28 分類:民生, 生活 閱讀:75,513 評論:14 ...


可惜他把誰第一個懷疑朱令是鉈中毒,而且和職業病研究所一起會診,都同意這個可能性忘了。當時這兩個單位都沒有條件進一步檢查。沒有這個診斷,沒有李舜偉教授清晰的對病情的描述,他從千千萬萬種病中如何去網上請教。喝水不忘掘井人。這個人缺少一些基本道德。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83

帖子

20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7
37
 樓主| hotmoon 發表於 2014-10-30 02:36 | 只看該作者
協和醫院拒絕海外醫學同行的建議[編輯]
1995年4月18日,貝志誠拿著翻譯好的電子郵件到協和醫院重症監護區門口給醫生參考,但他沒有得到積極回應,很少人參看,也沒有採納電子郵件中的鉈中毒判斷和相應的檢測辦法,使得當時網上遠程診斷的結果沒有及時發揮相應的作用[10][18][24]。

當朱令父母請求醫生考慮電子郵件提出的意見時,協和醫生表示:「我們有能力查閱國際醫學資料庫。」[19]「北大學生帶來很多問題。」 [19] 貝志誠多年以後仍舊憤懣不平,在2005年網上激辯孫維時,他寫道「協和當年的ICU主任,是他拒絕進行進一步的重金屬中毒檢查,甚至在發現協和誤診之後,毫無內疚之感,居然在醫院會議上說:『這件事是西方反華勢力企圖利用此事搞臭中國醫療界』」[28]。

Dr. Aldis在朱令的診療日誌里記錄到[13]:至5月16日為止,貝收到將近2000封電子郵件。另外一方面,貝和他在北大的朋友們試圖送給協和醫院一個數據機,從而使協和醫院能夠直接和海外的醫學同行們進行交流。不幸的是,因為某些「非技術性原因」,貝志誠等人所有的嘗試都未成功。Dr. Aldis對當時海外醫生和協和醫院之間交流渠道的狹窄以及因此導致有關朱令病情診療的信息無法溝通感到十分遺憾。

http://zh.wikipedia.org/wiki/朱令鉈中毒事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38
新鮮人 發表於 2014-10-30 02:4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4-10-30 02:52 編輯
後來的事實證明沒有找神經內科的主任而找了ICU的主任是個巨大的錯誤


因為當時神經科主任,正是第一個懷疑朱令是鉈中毒的李舜偉教授!! 這一點他沒有講錯。ICU醫生熟悉於搶救,不長與診斷疾病。而且還是這句話,忘了掘井人了!!要知道在北京的著名醫院裡的名醫生是不吃走後門這一套的。而且你不找我,為什麽我要管他(因為患者已離開了神經科)。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39
新鮮人 發表於 2014-10-30 03:0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4-10-30 03:14 編輯
hotmoon 發表於 2014-10-30 02:15
現實不是童話——朱令事件回顧(貝志誠)

2011年12月19日 10:28 分類:民生, 生活 閱讀:75,513 評論:14 ...


網文多不可靠,請看此文。

朱令# 水更深了~協和主治醫師李舜偉不僅懷疑是鉈中毒 而且他也去做了化驗 也完全證實  此博文包含圖片        (2013-04-23 16:36:17)
標籤: 孫維 金亞 李舜偉 鉈 清華        分類: 大千世界奇聞怪談~侃煽篇
作者:老_虎_老_虎2 時間:2013-04-23 14:50:00
  
 日期:2013-4-18 2:02
  看完后,發現這麼久了,大家竟然對真相還知道得這麼少,還被蒙蔽著,不僅汗顏。
  我覺得大家全都低估了真兇,案情中相關人物和單位全都被低估了。低估了清華大
  學,低估了協和醫院。

  由於我太忙了,這事又與我無關,所以在這裡,我把自己的分析結論先寫出來,你
  們自己再根據案情分析。我自己的推理,回頭有時間再補上。

  很明顯,協和醫院被低估了。主治醫師李舜偉本來就是鉈毒專家,曾經治癒過鉈毒
  患者,還出過書,防治鉈毒。並且一開始就懷疑是鉈中毒。

  你們也低估了清華大學,清華好像那麼無辜,啥都不知道似得。

  真相就是,主治醫師李舜偉根本就不蠢,協和的醫療水平也根本就不低,根本就不
  像大家想的那樣。網際網路上那麼多有閑工夫上網的業餘醫生,都能根據幾個乳臭未乾的
  毛頭外行大學生描述的癥狀,來輕易判斷出來是鉈中毒。李舜偉會不知道,而且,貝至誠拿
  著網際網路的鉈中毒意見,李舜偉們為什麼不理會,因為他從剛開始就知道是鉈中毒。
  事實就是,李舜偉的直覺沒錯,一開始就認為是鉈中毒。事實上根本就是,李舜偉
  不僅懷疑是鉈中毒,而且他也去做了化驗,也完全證實了是鉈中毒。

  所以,這個案情偵破的關鍵就是,既然李舜偉這裡打不開缺口,那就把那段時間能
  夠化驗鉈中毒的所有人員和單位徹底審問、排查一遍,李舜偉不可能一個人偷偷摸摸地
  化驗鉈中毒,必然有相關的其他人,並使用到儀器,只是,這些相關人當時未必知道這個化
  驗結果是朱令的。那麼,既然李舜偉一開始就知道病因和治療方法,為什麼不去好好醫治,並裝傻、
  拖延呢?

  這裡面的關鍵就是,李舜偉問清楚了朱令絕對沒有可能接觸到鉈,這個就是問題的
  核心,因為這就必定是一起嚴重的刑事案件,既然如此嚴重,他必然向清華大學講訴。
  所以,這裡面大家低估了清華。由於能夠接觸鉈鹽,又能夠接觸朱令的起居飲食的
  人只有一個人,那麼清華立刻就明白了是誰,這時候,清華立刻就會找孫維談話,孫維
  立刻就會報告父母,清華也立刻就與孫維父母溝通,於是,就出現了孫維的父親孫大武到醫院探視的場景。
  為什麼李舜偉和清華會這樣處理呢?
  對於李舜偉來說,這個事情太嚴重,他肯定要與相關單位溝通。那麼,清華又為什
  么要採取這樣的立場呢?因為,首先這樣的醜聞對名震中國的頭牌大學,名聲上的打擊太大。
  第二,這個事情很根本就是孫維一個人乾的。因為,一個人通常沒有這麼大膽,你
  記得自己小時候做壞事嗎?一個人做不出大的壞事,人一多,一起鬨,盲從心裡、看熱
  鬧心裡、惡作劇心裡一上來,勁可就大了。心理學上面,這個就叫集體迷失。
  所以,朱令的投毒,就是金亞、王琪和孫維合夥乾的(小編:金亞陝西同學-在北京一個理工大學讀書,的父親據說曾經鉈中毒過,頭髮全掉了...)。
  孫維只是提供鉈鹽,金亞和王琪一起下毒。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孫維就覺得自己很
  冤枉,因為自己只是把鉈鹽帶回了宿舍,金牙和王琪下的毒,關自己什麼事?孫維到今
  天還是這麼認為,也正是因為這個信念,支撐她自己的堅強,支撐她在網際網路上寫下自己清
  白的抗爭,也支撐著她敢說自己願意麵對測謊儀。
  今天的孫維仍然在想,我只是把實驗室的鉈鹽帶回了宿舍,想繼續研究鉈鹽,是金
  亞和王琪擅作主張乾的,而且我不知情。我唯一的錯是,沒有把自己帶鉈鹽回寢室的事
  情告訴公安而已。

  甚至就是這種情況,金亞和王琪、孫維一起到孫維的實驗室,三個人一起拿的鉈鹽
  ,也是想試一試鉈鹽的毒性,拿朱令做實驗。由於在自己的導引下,金牙和王琪也能拿
  到鉈鹽,所以,後來,孫維說,清華自己並不是唯一能接觸鉈鹽的本科生,後來他哥哥不就
  拿到了?所以,孫維認為自己很無辜,的確,金亞和王琪更狠。

  也正是因為這個情況,如果清華說出真相,不僅爆出名校大丑聞,而且,自己還將
  損失金亞、王琪、孫維三個優秀的學生,損失太大。然後與孫維家人一溝通,孫維家人
  馬上全力做清華的工作。

  醜聞、3名優秀女生的損失和孫維家庭這三個合力一作用,清華就採取了這樣的立
  場。清華的立場一確立,自然就不難理解團支書薛剛的立場了,以及班裡其他人立場,
  也不難理解朱令班級對網際網路鉈中毒的英文翻譯態度了。

  本來這樣一齣戲就算圓滿解決了,舍卒保帥。誰知道半路上殺出個程咬金,就是貝
  至誠。然後這齣戲,就變得漏洞百出了,否則,你們誰能看出來漏洞?

  一個堂堂的協和醫院,竟然化驗不了鉈中毒,朱令的父母自己卻去找了人化驗出來
  了是鉈中毒,這麼明顯的漏洞,你們不是裝傻,就是別有用心。一個曾經治癒過鉈毒患者,
        並出書描繪鉈毒的協和主治醫師,竟然看不出鉈中毒,不去化驗,你們太小看協和了吧。

  水深啊,把大家都淹傻了,是吧?再強調一遍,這個案情偵破的關鍵就是,既然李舜偉這裡打不開缺口,
       那就把那段時間能夠化驗鉈中毒的所有人員和單位徹底審問、排查一遍,李舜偉不可能一個人偷偷
  摸摸地化驗鉈中毒,必然有相關的其他人,並使用到儀器,只是,這些相關人當時未必知道
  這個化驗結果是朱令的。

這就是莫名其妙的網文,我寫的是我的親歷。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83

帖子

20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7
40
 樓主| hotmoon 發表於 2014-10-30 03:16 | 只看該作者
一個台灣醫生看清華大學朱令鉈中毒案


  首先,對和曾經在反中醫作戰中併肩的方舟子在清華大學朱令鉈中毒案中的表現,我只能說

  老方,你是回中國了嗎??怎麼同樣一個方舟子在美國和回中國後差這樣多??

  清華大學朱令鉈中毒案其實是非常簡單的案子,這種大學下怪毒案,難在確定診斷,確定診斷後,破案根本就是
  輕而易舉;


  "1995年4月28日,由陳震陽出具的檢測報告顯示:「尿液中鉈含量275微克/升;腦脊液鉈含量263微克/升;血清中鉈含量31微克/升;毛髮中鉈含量532微克/升;指甲中鉈含量22824微克/升(北京地區人群尿中鉈含量為0—5微克/升)。」
  據此,陳震陽認定朱令病因緣於鉈中毒,且是兩次中毒"

  朱令第一次中毒,症狀進展比較慢,比較像亞急性中毒,第二次進展很快比較像急性中毒,顯然是被二次以上連續下毒
  朱令周圍非常親近的人才有辦法做的;大學生的生活單純,不外同學,舍友,社團,男女朋友 ;有機會下毒的名單很容易列出來,
  鉈是一般人根本不曉得的東西,懂得用鉈下毒害人還拿的到鉈的也是數都數得出來;兩個名單一交集,
  根本就是一根手指就數得出來;所以根本不可能破不了案的;破不了案表示辦案過程有問題


律師就朱令鉈中毒案投函清華大學 啟動追責程序
  接受委託代理該案的雲南凌雲律師事務所李春光15日向記者證實,8月9日,他和另一代理人把共同簽署的《律師函》已經妥投至清華大學,正式對該校啟動追責程序。
  「這個案件的人物、時間、地點、事件四個要素都指向學校,所以我們準備對校方追究法律責任。」李春光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7 06: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