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後由 有所依止 於 2012-5-30 06:17 編輯
Djogchen 發表於 2012-5-30 02:47 
你對普通何為善法何為不善法都不懂,你說,很多人因為法輪功甚至精神失常,
如果一個人立心用治病去欺騙 ...
這點後學對園宇師兄的印象與師兄略有差異.
後學以為園宇師兄並非是為反而反.
不過是言語措辭有欠考慮,有時性情過為急躁,回帖漸偏討論氛圍而已.仔細靜心的讀下來園宇師兄所發之主帖,暫勿論其對錯,綜合來看條理清晰,觀點明確,確可為大家辨思佛法提供些參考.
後學希望凡是有能力的師兄,都能夠出任版主才好,大家共同致力於營造好論壇討論佛法的氛圍.但是刪帖一定要謹慎,要有充分的刪帖依據,不能因某ID不合自己心意,或不合某些id的心意,或為平息事端,而有所偏心.
另,園宇師兄對法輪功的認知,後學以為並非人云亦云.園宇師兄較為推崇的天鑒論壇近日後學也去看過,其中如實知見版的確有許多值得閱讀的文章.它有一個版面就是專門批判法輪功的,其中置頂的批判法輪功的一部長作<法輪功之疑>部分的粗略讀了幾段,讓後學對法輪功也有了新的感觀.後學之前對法輪功的印象也僅限於李自稱主佛佛法而已,具體內容確實不太了解.
摘錄其中一段,
15. 佛教裡面沒有「孝敬父母」嗎?
A.到宋代以後,佛教裡面加進了中國儒教的東西了。孝敬父母啊等等,很多都是這一類的。佛家沒有這些東西。佛家把人世間的東西看得很輕,他認為人活在世上,生生世世不知有多少父母。你把這些執著心全放下,清清凈凈地去修,你才能修成。 《轉法輪·卷二》
B.人家講佛教亂了,儒教的東西都跑到佛教中去了,什麼孝敬父母、兒女情都跑進去了,佛教中沒有這個內涵。 《轉法輪》
VS
佛教裡面沒有「孝敬父母」嗎?宋代以後「孝敬父母」才摻進佛教裡面去了嗎?
我們看一看佛教的經典裡面是怎麼講的吧:
在《觀無量壽經》里,釋迦牟尼佛告訴那些修學凈土法門的弟子,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需要三個基本條件,其中的第一條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如果對父母不孝,對老師不敬,那麼這個人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將非常渺茫。
《觀無量壽經》原文:
欲修凈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凈業。
經中還說:「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凈業正因。」 就是說:三世一切諸佛(過去、現在、未來佛)修行證果,都要依此三福為基礎。三世一切諸佛修行成佛,都要修這三種福的。
《觀無量壽經》中還說: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義,此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大願。聞此事已,尋即命終,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在過去世修行時稱為法藏比丘)
《佛說盂蘭盆經》也是一部有關孝道的佛經,這是一個非常有名的目犍連行孝救母的故事。目犍連是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為神通第一,他用神通觀察,見到亡母生於餓鬼中,不得飲食倍受饑渴,目犍連悲痛欲絕,空有神通第一之稱,卻因其亡母業力深重,縱施神通,卻不能救度其亡母,后請教於釋迦牟尼佛,佛陀教他在「僧自恣日」以齋飯供養十方僧眾,以十方僧眾之願力而救母出離了苦海。
《六方禮經》中提到釋迦牟尼佛一次看到一位青年,正虔誠地禮拜六方,便問他在拜什麼。那青年說不出所以然,只回答這是父親的意思,父親在世時拜方位,父親去世后他也應照著拜。佛陀告訴他,佛教也拜六方,如:以孝順父母為東方,恭敬師長為南方,夫婦互相體諒為西方,愛護親友為北方,體恤僕從部屬為下方,尊敬出家人為上方;並為他講解:父母對兒女、師長對弟子、部屬對主人、以及修道的沙門對俗人、他們各自所應持的態度和責任,……。
《地藏經》被稱為「佛門孝經」,此經是釋迦牟尼為報母恩而說。釋迦牟尼的母親摩耶夫人,在釋迦牟尼出生七天後,即病逝升於忉利天,釋迦牟尼在臨滅度前,升於忉利天為母說法,以報答母恩,盡孝順之道,摩耶夫人聞法悟道,即證須陀洹果(即初果羅漢果位)。釋迦牟尼為母說法,亦是宣揚孝道。
《地藏經》中亦講地藏菩薩在過去世修行中曾為婆羅門女,極為孝順,虔心救母難,使其脫離惡道之苦。
《梵網經》中說:「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
佛經中講「不孝」是極重的罪業:
《地藏經》中說:「若有眾生不孝父母,或至殺害,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父母恩重難報經》中佛說:「不孝之人,身壞命終,墮於阿鼻無間地獄。此大地獄,縱廣八萬由旬,四面鐵城,周圍羅網。其地亦鐵,盛火洞然,猛烈火燒,雷奔電爍。烊銅鐵汁,澆灌罪人,銅狗鐵蛇,恆吐煙火,焚燒煮炙,脂膏焦燃,苦痛哀哉,難堪難忍,鉤竿槍槊,鐵鏘鐵串,鐵槌鐵戟,劍樹刀輪,如雨如雲,空中而下,或斬或刺,苦罰罪人,歷劫受殃,無時暫歇,又令更入,余諸地獄,頭戴火盆,鐵車碾身,縱橫駛過,腸肚分裂,骨肉焦爛,一日之中,千生萬死。受如是苦,皆因前身,五逆不孝,故獲斯罪。」
佛教重視倫理,於孝行尤多勸贊。如《雜寶藏經》所載鸚鵡孝養盲父母故事;《心地觀經》「報恩品」稱頌十種母德;《羅雲忍辱經》讚揚孝行為眾善之最;《末羅王經》讚揚孝養父母為一切布施所無法比擬;《大方等大集經》讚揚孝養父母即同於供養佛陀;《長阿含經》鄭重提出孝養父母五事;《屍迦越六方禮經》亦鄭重詔示孝養父母五事;《地藏經》記載釋迦如來在入涅槃的三個月前,還專門升往忉利天,為其母摩耶夫人說離苦得樂法,以度其母;等等等等。
能說佛教裡面沒有「孝敬父母」嗎?
能說是宋代以後「孝敬父母」才摻進佛教裡面去了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