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年在國內的時候,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好像都是用抹漿糊的方法來對付(其實我是被對付,因為當年我是在供貨商這邊的)。通常對方採購說的比唱得還好聽,是啊,今年形勢不好,我們也要不了那麼多貨,明年再說,而且我們還有長期合作呢,等等,讓供應商寄希望於未來吧。而在國外,也有這種情況,但是大家比較明確的是,I do you a favor but you need do me a favor back RIGHT AWAY. 我可以幫你,不計較你今年的訂貨量,但是我需要的是你馬上給我更多訂單,而不是等到來年再說。我曾經就有過這樣一個經歷,當初某一個項目的部件A是在Arrow訂購的,但是有一次,因為另外一個項目某部件B年底盤點定購數量不夠,價格的確和Avnet談不攏,而我們又不可能承受這個部件的價格上漲,當時Avnet就提出要A部件的供應權。我們的GPM,也是沒有多的辦法,把A部件的供應從Arrow轉到了Avnet.
我給他們下訂單他們可以一周才確認,我給他們郵件確認他們是否能準時發貨,基本忽略我。忽略我也罷,我忍,連我們的供應鏈管理經理他們都可以不怎麼安撫,這怎麼行呢?在他們眼裡,只有GPM全球採購經理,在他們眼裡,只要搞定這個全球採購經理就足夠了。很巧,這個全球採購經理是香港人,他們覺得他們拍夠一個人的馬屁足夠了。其實我們這些採購做供應鏈管理的能圖你什麼呢?無非是圖你服務好點,儘可能發貨能和我們需求時間一致(對於定製產品,有的是不可以推遲或者提前發貨的,cannot be pulled in or pushed out).
記得有一次,我又和他們定幾百個PCB板, 每周我們都會有系統自動要求客戶確認他們的供貨時間,他們一連2周都沒有確認了。我給他們電話,態度just so so,給他們郵件,似乎沒看見。以至於我後來打電話給他們,你們還想不想做了,大概的意思是,如果因為延遲交貨,我們失去了客戶,你們也會失去我們的訂單。也許從來沒有採購敢這麼和他們說話吧,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