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貝殼姑娘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案例分析] 曾經月入700,平均收入2000,竟然有房有車有老婆了……

[複製鏈接]
21
 樓主| 貝殼姑娘 發表於 2012-3-8 07:21 | 只看該作者
  接下來的一個月,我與彷彿失去了控制的中國股市一樣,跌入了谷底。這時候,恐懼已經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絕望。
  然而,在中國股市最低谷的時候,4萬億橫空出世。我說一下當時我對這4萬億的看法吧,我認為這只是一時的救市政策,如同當時印花稅政策出台大盤漲停一樣,是曇花一現。所以我抓著我僅有的2萬,沒有入市,並且一心認為大盤下跌空間仍舊存在。
  可是,一切都朝著相反的方向走了。4萬億出台後,股市逆轉向上。而房價,亦開始蠢蠢欲動了。
  今天看了,這4萬億給我上了無比生動的一課。也是我後續更加瘋狂舉動的依據,目前看來,不管最後的結果好壞,我挺過來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
 樓主| 貝殼姑娘 發表於 2012-3-8 07:21 | 只看該作者
 還記得我前面問過大家的話嗎?
  如果信用卡不要利息的話,信用卡還是毒藥嗎?當然,我不是所謂的卡托。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信用卡不要利息的,就算有免息期,套現的成本還是客觀存在的。信用卡仍然是消費的圈套,生活的陷阱。
  4萬億的投入,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管再難,不管債務如何的巨大,只要有錢持續投入,一個令人絕望的經濟是能夠徹底反轉的!
  而反轉的代價,就是通貨膨脹。
  簡單點說,我算了下,當時我總共欠了將近110的債務,而盤活這筆債務,每個月將近需要10000元左右的現金。
  自此,我的思路如同不再阻塞的尿路一樣,開始運作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
 樓主| 貝殼姑娘 發表於 2012-3-8 07:21 | 只看該作者
 要對在這裡留言取經的網友們說下抱歉了。我這個帖子不是勵志帖,並不是說我如何如何賺到大錢,有一名網友說我與他哥一樣(睡橋洞,賺大錢),真的是抬舉我了,我不是傳奇。只是想通了一些事後,靠著一些看起來不靠譜的行為渡過了難關。而這樣的行為是否具有複製的可能性,請大家自重吧。

  說白了,我渡過危機,現在還可以有餘錢買個車,完全是靠兩個字,舉債!也可能是我這樣的人最會做的事情之一吧。
  現在想一下,頗有些美國人的思路。
  想明白后,我立刻開始我的行動。首先是結婚,抓緊時間結婚,人情也是債,雖然以後要還,現在先抓一把再說。
  結婚連酒宴花費不少(具體我不說了),但按照當年的物價水平。還是有盈餘的。大致在5萬左右(其實主要是親戚給的多)。
  拿到這筆錢后,我立刻開始了我的舉債行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樓主| 貝殼姑娘 發表於 2012-3-8 07:22 | 只看該作者
  必須要說一下我的工作了。只能給大家說一個大概,是生產資料的貿易中間。
  說白了就是拿進一個杯子,再賣一個杯子出去,完全沒有加工環節。也就是說,我們是靠資金和杯子的漲跌賺錢的。
  國企的運作與外企不同,外企更像一台高速運轉的機器,每一個員工都像這台機器上的零件,高效,靈活。但是,如果把這個零件單獨拿出來,就什麼都不是了。
  我接觸過不少大企業,外企的員工(親戚啊,朋友啊),在一整個的業務環節中,幾乎沒有人能說出來到底是怎麼回事。而就是簡單重複的做他們的那一環節。不可否認,在那個環節,他們是大師。但放到整個業務事件中去,他們就是白痴!
  好了,說回我們公司吧,沒有任何可以和這些大企業叫板的資本。但是,古老的管理模式,讓我參與到了整個商品的運營環節。簡單說,一個 杯子從製造出來,到質量管理,到倉儲物流,到分銷,到最終用戶手裡。都是我一個人干。我們這個國企的分工辦法是,你管杯子,我管碗筷。
  在明白了,我必須大規模舉債的客觀問題后,我用我結婚的5萬元註冊了一個公司。其目的,兩個字,舉債!
  這家公司,皮包公司,完全是以舉債為目的而建立的。主營業務就是被子。利用我公司的職權(當中有違規,其實是觸犯一些法律的),建立起一個融資舉債的平台。
  首先,以掙錢的名義向親戚朋友集資。同樣也是高息,3萬,每月500保證收入。總共募集10萬,然後打造一個舉債模式。
  怎麼一個舉債模式?我買一個杯子,5元,欠賬3個月,賣一個被子,4.8元現款(當然到後期我做出規模后,利用職權,我還可以賺一點小錢,但當初,就是這樣啟動的)
  就這樣,我舉債的平台開始運轉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5
 樓主| 貝殼姑娘 發表於 2012-3-8 07:32 | 只看該作者
 抽個空餘,說說啃老。
  關於啃老這件事情,天涯上眾多網友為之不齒。
  我不知道你們究竟是活在怎麼樣一個社會?怎麼樣的一個精神狀態?
  也許你活得錚錚鐵骨,不食嗟來之食。也許你事業有成,鶴立雞群,不屑我的行為。
  但請明白一點,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如此的迅速,而絕大多數的老百姓的原始積累等於零。
  不靠父母,你是傑出,優秀。同樣,靠父母,我不優秀,不傑出,但是不可恥。
  如同很多網友說的,善待父母,才是最重要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
 樓主| 貝殼姑娘 發表於 2012-3-8 07:33 | 只看該作者
 回歸正題吧。
  我以我的小皮包公司,總共融資60多萬,利潤幾乎等於零。
  而買房后,接下來的4年,我靠這60多萬,撐過了每個月的卡債,房貸。
  當然,還有我的消費(包括一輛10多萬的汽車)。
  在利潤幾乎為零的情況下,舉債所獲得的60多萬在4年內迅速被消耗殆盡。
  好了,大家來看一下這4年來的變化吧。

  當初的負債,買房借了廠長30萬,借了銀行72萬,裝修卡債7.8萬。總計欠款110萬。資產,當時價值100萬的房子一套,30萬的房子(28平)一套。現金,5萬。買房時的工資,不到2000 。

  再看,物價飛漲,通貨膨脹后的今天。
  負債,欠了公司運作平台的60萬,欠銀行50萬,卡債,5萬。總計欠款115萬(某種程度上,債務居然增加了)。在看資產,200萬房子(買的)一套,70萬房子一套(28平),現金存款,10W。工資,稅後5000。

  通過兩組數據的對比,我的債務因為利息的關係,並沒有減少,甚至比當初還增加了5W。
  但是因為通貨膨脹,房價的上漲,工資的上漲。債務其實是變相縮水的。
  如果現在我變賣了我28平的老房子,就應該能將債務水平維持在一個上海普通家庭的水平。而我的工資,甚至能夠償還每月的貸款。

  平白多出來的,是一套價值200萬的房子,與老婆,還有一輛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
 樓主| 貝殼姑娘 發表於 2012-3-8 07:33 | 只看該作者
  說一下感想吧。
  記得看過一本書,一外國老頭寫的,啥名字記不清楚了。名字叫做《貨幣的非國家化》。
  這本書里探討了貨幣的本質,與一種類似烏托邦性質的貨幣體系。
  反正我沒看懂什麼,我的水平畢竟不高。
  但是我看懂了一句話,現在分享給大家。
  任何一個國家的貨幣,從歷史上來看,都是在不斷貶值的。沒有一個國家例外!
  其原因,是因為每一個國家的當權者,不可能抵擋印刷貨幣的誘惑。
  不管是掠奪勞動人民的財富(通貨膨脹),或者是刺激國家經濟的發展(4萬億)。

  如上,貨幣的貶值無法避免,通貨膨脹(不管是溫和的還是惡性的)不可避免。在大家今天面對通貨膨脹,如同看到洪水猛獸的同時。我托則了通貨膨脹與貨幣貶值的福。我的債務,變相的減少了。
  當時,欠了100萬的債務,按照物價、收入的膨脹而貶值,房價卻因為防通脹而翻倍。兩相作用,成就了今天的我。

  我的故事,說到這裡完了。
  但是我的舉債,仍舊沒有結束。本質上,我什麼都沒有,我所擁有的東西,顯得那麼的沒有安全感。
  接下來,我會把我的一些想法,貼出來。我知道,天涯高手很多,我希望能得到更多高手的指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
 樓主| 貝殼姑娘 發表於 2012-3-8 07:34 | 只看該作者
我不願意從道德層面去敘述我個人的觀點。
  我只說一句,老美每天在發國債,他用不用去想買美債人的心情?
  如果真的有一天全都結束了,不再滾動了,那我當然要變賣資產去還錢。這個不是我舍不捨得的問題,是必須的。我又沒有什麼路子可以強到不還銀行的錢,不還公司的錢。
  然後最後,我扯一句,債務是不斷縮水的,真的到那一天,你焉能知道我的資產還這個債務究竟是個什麼概念?

  再講一個身邊人的故事吧。我有一同事,當初和我一起進公司,比我年紀大。當時每月掙900,買了一房02年的,父母給的首付,總共20W。當時他每月還貸1000多。你算算,他當時是什麼一個狀況。

  現在,每個月1000元的債務,和當時是一個概念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樓主| 貝殼姑娘 發表於 2012-3-8 07:34 | 只看該作者
 其實討論過去的經歷,只不過是未來的生活抬來了一面鏡子。
  我在感覺慶幸的同時,對未來的恐懼,依舊是確確實實存在的。
  我現在已經向銀行提交了融資方案,我再謀求第二次舉債。目的,是讓我的資產與債務的配置更適合我們國家未來的發展趨勢。
  而就房產本身而言,我還有更多的想法,當然,一切都未經證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13: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