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chico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儒家典籍《弟子規》細講

[複製鏈接]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361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7-14 09:2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60 chico 的帖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62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7-14 13:39 | 只看該作者
想到了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

一者、禮敬諸佛。
二者、稱讚如來。
三者、廣修供養。
四者、懺悔業障。
五者、隨喜功德。
六者、請轉法輪。
七者、請佛住世。
八者、常隨佛學。
九者、恆順眾生。
十者、普皆迴向。
還是恆順眾生為好,心裡沒有煩惱。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00

帖子

21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1
363
上帝的惡魔 發表於 2007-7-18 11:16 | 只看該作者
up...  最近都沒啥心情來這裡了, 就頂頂這個帖子吧
願大家一切順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364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7-18 17:19 | 只看該作者
放假了,放假了.
心裡四處長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65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7-19 10:1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64 子竹青青 的帖子

看來也是常生智慧了

[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07-7-19 10:44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00

帖子

21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1
366
上帝的惡魔 發表於 2007-7-19 15:07 | 只看該作者
這次看了<大猩猩對話錄>, 講到一個對比,我覺得蠻貼切的.發在這裡和大家共享一下

在人類發現空氣動力學以前, 人們做了很多嘗試企圖能夠飛起來.期中就包括在自行車上裝一對翅膀,用踏板帶動翅膀,希望能夠飛行的裝置. 有人就做了這種實驗,在很高很高的山上, 企圖用這種裝置來飛越峽谷. 在他發覺自己其實在往下掉之前,他一直都認為自己是很成功的. 而且在最初的一段飛翔時間內,看上去什麼不好的事情都沒有發生.他就認為,只要不停的踩踏板, 就一定能夠順利的飛行.畢竟之前都是這樣一路飛行過來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00

帖子

21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1
367
上帝的惡魔 發表於 2007-7-19 15:09 | 只看該作者
對比一下人類自己的歷史,其實就和這個踩踏板飛行的人一樣.
一直自我感覺良好的發展著.並且以為只要發展的足夠快,足夠好, 我們就能避免自身的毀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00

帖子

21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1
368
上帝的惡魔 發表於 2007-7-19 15:11 | 只看該作者
突然想到一點,任何事物在誕生的時候,就註定了有毀滅的一天.
我想人類文明應該也不能逃過這個命運.
不過還好我們應該不會是最後一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369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7-19 22:4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65 chico 的帖子

沒有啊,徒增煩惱中.

沒放假時,假期是個盼望.

放假了,開學又成了恐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370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7-19 22:4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68 上帝的惡魔 的帖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71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7-20 09:5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68 上帝的惡魔 的帖子

有生就一定有死。有開始也必定有結束。只有「不生」才能永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72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7-20 09:5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69 子竹青青 的帖子

煩惱轉一下,不就是智慧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00

帖子

21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1
373
上帝的惡魔 發表於 2007-7-20 15:48 | 只看該作者
進來偷一下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374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7-20 15:5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72 chico 的帖子


俺爭取不再以絕對化的方式想象一個月後的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375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7-20 15:5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72 chico 的帖子

俺好象常幹些秦伯嫁女的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376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7-20 15:5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73 上帝的惡魔 的帖子


俺也喜歡在這裡輕鬆一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00

帖子

21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1
377
上帝的惡魔 發表於 2007-7-23 13:41 | 只看該作者
up .....完了睡覺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5

主題

829

帖子

20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5
378
待宰的羔羊 發表於 2007-7-23 15:08 | 只看該作者
看到曹操的龜雖壽,甚是喜歡.貼上來共享:

神龜雖壽, 猶有盡時. 騰蛇乘霧, 終為灰土.
老驥伏櫪,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 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 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379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7-24 11:29 | 只看該作者
  如何說話還真是一個學問。
  昨天看了個訪談節目,關於大學生宿舍夜裡煲電話粥的。
  我們宿舍當年也有一個妹妹特喜歡夜聊,每天都要和網友打到三四點鐘。我們睡不著啊,在床上翻來翻去,想以肢體語言告訴她她影響大家休息了。她當成看不見,我們就誰都不理她。結果她變本加厲的打,有意的大聲說笑,我們就更不理她。
  直到有一天,隔壁的女生受不了她打電話,夜裡站在我們窗外直呼她的大名請她下樓出宿舍區到操場上去打,才安靜了幾天。
  人都是好面子的。如果當時我們能象訪談中專家教的那樣好言相勸,而不是冷對待,估計也不會多受那半個月的罪。
  同樣的意思,表達方法不同,效果還真不一樣呢。
簡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80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7-24 11:47 | 只看該作者

看到的一篇文章

語文課後反思選錄  

從《烏塔》此文,也可見在兒童成長現上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和碰撞。改革開放帶來的外來文化侵入的問題令人堪憂。正確的態度應該是批判地接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否則,就會變為文化侵略。把握否定,中國人會迷失自己。所以,教育者要清醒地認識,教學時做中肯的講解,中庸的指導,顯得尤為重要。
    孔夫子教學分四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這四科的輕重排序是德行第一,言語其次,政事居三,文學最後。大師的做法和教育教學效果是勿庸置疑的。
    我們今天的教學目標和大師一致。而我們的語文教學的做法尤其是現代教學特別是課堂教學,確實迎合了現代人急功近利的思想,片面追求學生的分數,並以此作為衡量教育教學質量的唯一砝碼。由此,如果有人同意,語文教學不外乎夫子的四科的話,那這四科的排序就變成了文學第一,政事其次,言語第三,德行第四了。反其道而行之,本來倒置。何以這樣說?因為失了根本。文學政事是花的話,言語、德行是根。這個比喻,完全能說明問題的。試想:無根之花,焉能不敗?難怪有識之士發出慨嘆:學校蒸蒸日上,教育岌岌可危。試問,這種天翻地覆,誰之罪歟?
    貝多芬作為世界樂壇領袖級人物,其待人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針對當前社會的追星熱,名人潮,要引導學生認識到:像貝翁之流的德世雙星,才能經得住歷史車輪的碾軋。無德之名人或明星,只能是曇花一現,匆匆而來,匆匆而去,粉墨登場,灰臉下台。
    儒家講「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告訴我們人性本善,不善的是習氣。幫助人們斷掉不善的習氣,恢復純善的本性,這就是教育的作用。所以教者的作用之大可想而知。
    教育引導還原劑以講解為主,比較穩妥。現在課堂上什麼都講啟髮式,固然很好,但如果運用失當,教者就不能發揮「傳道授業解惑」的作用。而任由學生去胡思亂想,去猜迷,盲人騎瞎馬式的無方向感;教者胡問一氣,學者亂答一通,嘻嘻哈哈議論,稀里糊塗收功。這樣的教育焉能不敗?教育效果從何而談?胡思亂想,本身就是習氣,它又怎能斷習氣?這樣的教育引導方式就是頭上安頭,習氣之外又加習氣,本身就和教育規律違背,離經叛道的做法,它又怎能有效?
    所以,教育引導尤其是思想引導的教育要一針見血,直奔主題,講解不要拐彎抹角,要直言不諱。這樣學生有明確的方向,清晰的標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不會無所適從了。
     對學生的指導不能偏頗,文中的道理有適用的範圍,教師要給講清楚,否則還是照本宣科,效果是貽害無窮。
《田忘賽馬》中孫臏的計謀,兵家的策略,用在對敵鬥爭則或可,但用在為人處世,不正當競爭上,則斷然不可。為人為事,還是以夫子的仁義忠恕之道為妥。
    儘管此乃題外話,但作為教者,身兼教書育人之重責,豈可不慎之又慎乎?
    語文教學,終級目的的是寫,達到的手段是聽、說、讀、。所以,課堂教學,重深入滲透寫指導;作業設置,須強化配套作文練習。

          (作者:崆峒區西郊開發區二天門小學)

[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07-7-24 11:54 編輯 ]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9 03: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