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chico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儒家典籍《弟子規》細講

[複製鏈接]

77

主題

2344

帖子

577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7
321
yunsousifang 發表於 2007-7-5 22:4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20 上帝的惡魔 的帖子

很多人還是沒有辦法達到那個程度,就會顯得比較夾生了。
所以在中國發現沒有,往往有些流里流氣的人會佔上風。
有德的人懶得去理他,普通人害怕他,結果為霸一方,搞到後來,連有德的人也要輔佐他了。劉邦,劉秀,項羽,朱元璋啦。
中國的儒教是為臣理論,如何為君,沒有突出。過去有皇帝,這個問題不成問題,大家做好臣就可以了。但是現在人人平等,人人都是君,君與君之間就是那種質樸的,魯直的個性比較好。因為民主,大家不用互相依附。臣道在家庭和社會中似乎都不被提倡了。比如過,西方對父母都是直呼其名的,但是是不是不尊重呢?不是的,非常尊重,只要你不是喊他的姓名的縮寫和昵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22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7-6 01:3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21 yunsousifang 的帖子

儒家的東西讀得不多。不清楚是否有關為君的論述。
弟子規不僅僅是對孩子講的,對成人也適用,對身份地位不同的人也適用。

凡是人 皆須愛 天同覆 地同載
善相勸 德皆建 過不規 道兩虧
勢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無言
凡取與 貴分曉 與宜多 取宜少
將加人 先問己 己不欲 即速已

假如人人都能如此待人接物,天下太平。
西方人有西方人的風俗習慣,不必求同。根本問題是自己做個隨順天道的好人。頭頂蒼天,不要背對蒼天就好。
人放棄容易,放下難!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23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7-6 05:52 | 只看該作者

第三十九集

細講《弟子規》 蔡禮旭老師主講
我們接著看「親仁」。親近仁德之人,之前也有講過這個「仁」是會意字,二人,哪兩個人?能夠想到自己就能想到他人,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一種態度;再講白一點,處處能替人設想。我們在判斷一個仁德之人,可以從幾個角度來看,第一個存心仁厚,而且處處謙卑能夠以身作則。

我們在北京辦課程,剛好老師到山東去處理一些事情,那連夜坐了好幾個小時的車,在差不多八、九點趕到了北京。剛好我們那時候正在辦五天培訓課,楊老師都還沒休息,就到我們辦的這個酒店來看大家。剛好一些學員碰上了,楊老師就對他們說,她說:我們的課假如講得不好,你們一定要幫我們指出缺點來。第二件事又接著問這些學員,她說:吃得不好,睡得不好,一定要跟我們反映,一定要告訴我們,不然我們會招待不周。第三點楊老師又對這些學員說:上課一定很辛苦,所以你們要多休息。上課辛不辛苦?辛苦,所以你們今天要多休息。

所以確確實實楊老師處處怎麼樣?替人著想。有一次剛好老師到海口去,我跟她走在馬路上,看到一個老婆婆推著水果在賣,結果楊老師帶著我去給她買了一些香蕉,老師就挑了一些比較爛的、快要壞掉的買回來,那「心有疑」怎麼樣?要發問。我說:老師,你怎麼買這個比較不好的。楊老師說:這個比較不好的,假如再沒有人買就爛掉了,因為我們回去馬上就要吃了,所以趕快把它買走。所以其實本來不買水果,一看到是老人家賣的,所以去買;再來也珍惜這些食物,不要把它糟蹋了。所以我們可以從她的存心仁厚來觀察。

再來,從謙卑的態度,我們看到稻穗愈豐滿,它就垂得愈低。所以海納百川,而大海卻是跟百川比起來最低下的位置。所以孔老夫子一生教化了這麼多的學生,但是孔夫子說他一生的言論述而不作,代表夫子非常地謙卑,他說:我所講述的這些道理,都是古聖先王、都是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傳下來的。非常謙虛,也唯有謙虛才能跟道德相應。所以我們可以從第二件事謙卑來看。那這一點我也在澳洲學到了,因為盧叔叔就坐我的旁邊,坐了一、二個禮拜,我還不識廬山真面目。後來幸好有學那一句「事諸父,如事父」,我才懂得主動跟盧叔叔鞠了一躬:盧叔叔好。不然我就當面錯過,那可就差很多了。而從這一件事也深刻體會真正有德行的人看起來怎麼樣?平易近人,非常謙卑。所以我往後在進入一些新的團體,絕對不會被人家騙。因為我們年輕人,假如聽一些人講得天花亂墜,我又跟哪一個官員很熟,我這家裡有多少財產、事業做多大。一般的年輕人一聽會怎麼樣?怎麼這麼厲害!很有可能都被帶到錯誤的方向去了。所以第二點是謙卑。

第三點必定是以身作則,都是講到一定做到,甚至於是先做到了才說出來。所以做到以後才說是聖人,說了以後能做到是賢人,說了以後做不到叫騙人。那我們要作聖還是作賢,就不要作騙就對了,「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所以必然時時要提醒自己以身作則,要能夠先從修身做起。李炳南老師,我曾經去過他的紀念館,也感受非常地深刻,老人家確實處處都以身作則。他的衣服穿了幾十年都沒有換過,當我們去看到衣服確實看起來還是非常整潔、樸素,那種惜物的態度都是做出來。那看到老人家的內衣跟襪子都是補了又補。所以外面看得到的部分都很整齊,代表對人的尊重;裡面看不到的部分,都盡心儘力再把它修補,代表對東西的惜福態度。李老師的學生多不多?多!送他的衣服多不多?多!但是他拿到了這些東西都送給他人,時時都看到別人的需要。

李老師他活到九十七歲才往生,到九十七歲還在講課。他的學生就對他老人家說:老師,你都有這麼多學生了,讓我們幫你講就好了,你就不要再這麼樣的辛勞。因為老人家九十七歲講課是要好幾個學生一起把他怎麼樣?扛上講台。結果老人家說:眾人要我講一天,只要我活著,活一天就要儘力講一天。所以這樣的態度確確實實都是以身作則。李老師有一首詩寫到「未改心腸熱,全憐暗路人;但能光照遠,不惜自焚身」。時時刻刻不忘這一顆幫助眾人的心,全憐這些暗路的人、找不到人生出路的人、智慧無法開顯的人,他都是這一分憐憫之心;但能光照遠,只要能夠讓他們的眼前出現光明;不惜自焚身,不惜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所以老人家演出了犧牲奉獻的精神。

而他的學生釋凈空教授也是「師志如己志」,把老師的志向也完全當作自己的志向。所以我的師長已經八十歲了,他還在世界各地為了宗教的融合,為了世界的和平,還奔波不斷。有一次老人家在講課的時候提到,他說:你們這些年輕人要發出利益眾人的心,我年紀都這麼大了,還全世界奔波;有沒有哪一位年輕人願意出來多做一些事情,多為這個社會、國家、世界多做些事,你們假如願意,我老人家都願意給你們磕頭。所以當時候聽到師長這樣的談話,我們做學生的確實感到非常地慚愧,能遇到這麼好的老師指導,我們應該珍惜。

「師志」,老師的志向要當作自己的志向。所以雖然自己能力不好,但是也要儘力去依教奉行,就起了一個念頭,一定幫師長多做一點事。結果後來過沒有多久,深圳就邀請我過去演講。所以確確實實一個人所處的境界,完全是他的心去招感來的,能感是真心,所感是境界。所以從三月份以後,我就到各地飛來飛去了。確實在目前的社會,目前的世界,有太多重要的事都需要我們真心去付出。在家庭、在很多的團體、很多的國家之中,都有刻不容緩的事要做。而要讓這些事情能夠圓滿,一定要我們怎麼樣?發出願心才行,相信「人有善願,天必從之」。所以有這麼多好的長輩給我學習,我的內心很歡喜,也非常戰戰兢兢,因為不能自己做不好而讓這麼多的老師、長者,辜負了對我們的教導。

我在前年曾經在台中住了半年,剛好楊老師帶著我去拜見徐醒民老師,徐老師也是快八十歲了。當時候因為正值過年前夕,所以街道很擁擠,尤其經過一些菜市場,所以晚到了一、二十分鐘。當我們才開到徐老師的家裡的小巷子都還沒到他門家,他早就已經在巷口等我們,因為他怕我們怎麼樣?找不到。就看著老人家恭恭敬敬站在那裡等,我當時候印象很深,學問絕對不是說出來的,學問是怎麼樣?真正做出來的。所以要以身作則。

很多次因為楊老師必須在大陸各地奔波處理很多事務,有時候剛下飛機十點、十一點,因為一回來大方廣又有很多事務,老師連休息都沒有就馬上又開始工作,常常要再忙到二點、三點。又有一次因為感冒,身體有點難受,但是工作量太大,也沒有休息,結果熬夜熬到四點多,感冒好了。被什麼治好了?浩然正氣會消毒。所以我們北京就流行一句話叫熬夜會治感冒。不過這個要因人而異,一定要是為聖賢、為眾人才有這個效應,不然會沒效!這都是長者給我的榜樣,我時時都放在心上。

我也很珍惜可以親近仁德之人的機會,所以我跟盧叔叔真正在這一段時間見面的次數可能五隻手指頭都算得出來。可是只要我一回台灣,我掌握機會去親近他,常常他一天講話的時間絕對不會比我少。有時候跟到晚上,這盧叔叔在跟一些年輕人談話,聲音都有一點沙啞了,但是還是不疲不厭。所以確實仁德之人都是能做到以身作則。當我們從這裡去判斷,我們就可以確定這樣的人會是好的學習榜樣,會是好的同參道友。那我們接下來看經文,一起把它念一遍:

【同是人。類不齊。流俗眾。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諱。色不媚。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不親仁。無限害。小人進。百事壞。】

我們來看第一句,「親仁」第一句是『同是人,類不齊;流俗眾,仁者希』。諸位朋友,這句話您現在能不能感受得到?確實!但是「仁者希,流俗眾」是一個結果,結果抱怨沒有用,必須把原因找出來。為什麼現在是流俗眾、仁者希?因為失教了,沒有聖賢教誨,不明是非善惡。所以縱使現在是流俗眾,其實他們也都是受害者。所謂「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那現在要怪誰?我們再怪上一輩,上一輩說:我也沒學。然後再找上去,還要不要找?統統別找了!從哪裡開始?從我們這一代開始,不能再讓聖教埋沒,要讓它彰顯,讓它能夠照亮這個人間。

所以因為失教了,再加上外面的污染程度愈來愈嚴重,所以叫內無基礎,外力量又很大,內外夾攻,必然是兵敗如山倒。所以現在大家都是不要先看誰流俗眾,先要把自己的雙腳怎麼樣?馬步要扎穩,先保證自己不會隨波逐流。等你雙腳都站穩了,雙手就可以拉別人,可以扶別人。把我們的能力慢慢都增強之後,就能夠把影響力從修身再來齊家、治國、平天下去發展。我們要有信心,只要真正把聖賢學問紮根紮好的人,絕對不會隨波逐流,他絕對可以從一個人轉一個家,轉一個團體、一個社會,我們要有這個信心。

所以當我們教到「流俗眾,仁者希」,我們會跟小朋友說在現在這個社會你都不丟垃圾,但是別人有可能會丟垃圾,所以從小就要讓孩子有「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態度。而且要告訴他們,五加二絕對不能等於零。什麼叫五加二等於零?這是一條很普遍的數學題目,你們有沒有做對?五加二等於零,有時候還會小於零。就是在學校上課上五天,禮拜六、禮拜天回去又看電視看到半夜,隔天又睡到中午,那兩天一抹,有沒有進步?能夠不進不退還有點欣慰,大部分怎麼樣?退了,小於零。

我們有跟小朋友講,小朋友聽了之後都怎麼樣?哈哈笑,笑完之後就告訴他們,我們絕對不會像這樣,我們回去要做其它小朋友的榜樣,而且還要做父母的榜樣。所以這些孩子也很爭氣,回去照常六點半起床,七點開始朗誦《弟子規》。有一次媽媽剛好怕他睡不夠,沒叫他,當他走出房間的門看客廳的表已經超過七點,突然放聲大哭起來。所以孩子的態度習慣成自然,而且那一個哭不只是因為沒有讀《弟子規》,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是什麼?他沒有聽老師的話,因為他們對老師怎麼樣?非常地尊敬。所以「流俗眾,仁者希」,我們了解到這個實際狀況,也要常常砥礪自己、提升自己。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諱,色不媚』。果然是仁者,一般的人見到他都會有敬畏之心。所以在《論語》當中學生形容看到夫子「望之儼然」,遠遠看到老師非常有威儀,讓人家望了就會生起恭敬之心;「即之也溫」,真正靠近老師跟老師研討學問,會覺得老師的感覺很親切。因為孔夫子,仁德之人都是處處替人著想,處處講的言語都是要開人的智慧,所以當然會深刻感覺老師為他著想。所以即之也溫。所以「人多畏,言不諱,色不媚」,他的言語絕對不會有什麼避諱,都會很正直地講出來,因為無欲則剛,所以我們的格言也有提到「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因為仁德之人絕對不是去求什麼名、求什麼利,所以他的言語都會直言不諱地指導我們、幫助我們。那「色不媚」,這個媚是指諂媚、阿諛,因為他們無欲則剛,不求人,所以也不會擺出一副這種討好的態度出來。

『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這個「親仁」,我們也要了解到是不是一、二個月來親一次?要多久?時時刻刻。來,掌聲鼓勵,標準答案。那請問一下,如何時時刻刻?你不能在走路的時候還拿著「弟子規,聖人訓」,怎麼樣達到時時刻刻?依教奉行,然後放在心上,整本經典熟讀之後就能放在心上。還有,中國文化把它濃縮起來可以有一個心法,只有三個字,我們就很好時時提起來觀照有沒有在聖教之中。中國文化的心法是哪三個字?「君,親,師」。天地之間最尊貴的就是天地君親師,很多的省份現在的祠堂供的那個牌位還有天地君親師。

其實這些君親師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天地之德落實在立身、落實在齊家、落實在貢獻社會上。所以中國人對於君、親、師特別地恭敬。而這個君親師除了身分之外,還有它本質的意義,我們只要時時告訴自己有沒有「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這樣你就能時時在聖道之中。那很多人說:我又不是企業老闆,怎麼作之君?這個君是指以身作則的意思,是指領導,以身作則,也就是身教;再來作之親,這個親是指關懷、愛護,把他當一家人看待,叫作之親,愛護關懷;再來作之師,師是代表教導,代表因材施教,這是教導,是言教的部分,也是抓住很多的機會教育點。而君、親、師一定可以解決所有人與人之間的問題。

當人與人的問題可以解決,那人與社會的問題能不能解決?整個社會只是人群的積累,所有對待人的態度你只要掌握到了,人與社會的問題就解決。那人與自然一定可以和睦相處。因為孟夫子告訴我們「親親而仁民」,就可以愛護人民,愛護眾人;「仁民而愛物」,就可以這種仁慈之心延伸到對於萬物的關懷、尊重。所以只要能把人與人的關係處好,將是天下太平。所以我們在人與人當中時時提醒自己有沒有做到君、親、師,用這樣的態度,道業精進很快。

但是我們現在也聽到家長說孩子不好管,老師說學生不好教,老闆說員工不好帶。那這些是結果,原因在哪裡?儒家的一句心法,叫「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一句話很有意思,它的典故來自於《中庸》。在《中庸》裡面孔夫子提到「射有似乎君子」,這個射箭就好象君子之道。我們看看射箭的時候把弓拉開來準備發射,射有似乎君子,弓箭發射出去,結果沒有打中目標,叫做「失諸正鵠」。正鵠是指目標的意思。射出去沒有射到目標,怪誰?「反求諸其身」,要怪自己技術不好。結果現在的人是射出去沒有射到,馬上就說:那一支箭是哪家公司做的?做這麼差;這一支弓又是哪家企業做的?怎麼做得這麼爛。都沒找到什麼?問題的癥結所在,所以孩子不好教,員工不好帶,都沒有反求諸其身。

所以我們來看一下,為什麼現在的家長覺得孩子教不好?就是沒有真正落實君親師。配合得很好。君、親、師。我們來看現在的家長有沒有以身作則,有沒有?可能都教孩子要做《弟子規》、要孝順父母,結果對父母講話的態度可能又不好,那小孩上行怎麼樣?下效。上行下效。我記得有一個真實的故事,是有一個地區他們有一個不好的風俗,就是父母老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把他們背到山上就放在那裡,自己就回來。他的兒子看了很不忍心,都一直勸他,說不要把爺爺放到山上去。但是他的父親不聽,後來他跟著父親把爺爺背上去,放了以後正準備回來,結果這個兒子就去把這個竹簍主動地撿回來,他的父親就跟他說:那個竹簍就放那裡就好,你怎麼還撿回來?結果這個兒子就對他父親說:我要拿回來,以後可以背你上來。這個兒子有沒有智慧?有!他用這種善巧把他父親的孝心先喚醒一下,他也會顧慮到,那我不孝的話,我的兒子馬上怎麼樣?學去了。所以家長假如沒有當好榜樣,上樑不正下樑定歪。所以接觸的人愈多,愈能深刻感覺到家教真實不虛。

所以我們為人家長要先考慮到君有沒有做到?再來,家長一定會說親我有做到了,親是愛護,每天都盡心儘力賺錢給他花,是不是愛護?假如這個愛護沒有智慧,愛之足以害之,把他寵壞了,那還得了!所以閩南話提到「寵豬舉灶,寵子不孝,寵妻吵鬧,寵先生半夜就要爬起來哭,寵女兒難入別人的家教」。你看地方的俚語都含有人生很深的智慧,因為這一些都是老祖宗傳下來的,都是去蕪存菁,一句話就可以讓人生很大的提醒。

我們來看一下「寵豬舉灶」,寵豬寵到它跑到你的廚房,把你的灶都怎麼樣?掀掉了,你看這句話多有道理。現在人養狗,沒有把它好好教訓,都跑到床上去那裡搖尾巴,主人說:你給我下來!它還不理你,因為它知道你的底線到哪裡。狗都會探你的底線,那人會不會?所以你教育孩子一定要非常有原則,不然一定會被孩子給你摸得一清二楚。所以豬都不能寵,人更不能寵。所以寵兒子他就不孝。

我曾經聽一個朋友講,有一對夫婦養了六個兒子,高不高興?六個都兒子!養了六個兒子給他們買了六間房子,娶了六個老婆,一個人一個,統統都把他安排好了,這樣的父母偉不偉大?結果下場如何?沒地方住。這樣是愛護孩子嗎?害了。從小到大什麼都幫他做好了,他只會生起一個態度,父母幫我做的都是什麼?應該的。所以到最後大兒子還有一點良心,在一個豬舍旁邊蓋了一個小木屋給他們夫妻住,旁邊的鄰居看不下去,告訴他們:告你的六個兒子。要不要告?「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凶」。假如真的告贏了,六個兒子分配下去,每一個人養兩個月,這個養起來是什麼結局?可能媳婦拿飯過來用丟的:趕快吃!本來退休以後還可以活十年、二十年,結果去被六個兒子奉養之後,只能活三年,之後又得癌症,每天氣死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所以教育孩子要以德為本,這樣才是真正愛護他。

再來,我們看看「寵子不孝,寵妻吵鬧」。連太太都不能寵,因為寵了太太之後,她會一哭二鬧三上吊。你上班上到一半突然電話響了,都會突然打了哆嗦,會不會是我太太又有什麼事情來了?到最後是事業、家庭都會搞得亂七八糟。所以娶妻要娶什麼?娶賢。現在的男人懂不懂?不懂。不能怪他們,他們又沒有學過「關雎」,沒有學過《詩經》第一篇說「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為什麼關雎是《詩經》第一篇,居然是談鳥,居然談窈窕淑女,《詩經》是中國一本相當重要的經典,為什麼第一篇談關雎?有大學問。五倫之首,五倫當中最關鍵的是哪一倫?夫婦。所以第一篇文章就談夫婦之道。為什麼要用鳥來告訴人?都有學問的。我曾經就問初中生,我說:窈窕是什麼意思?他們有一個女的初二生,她就回答:身材姣好的女性。我說聖人的意思已經面目全非。你不能怪她,因為她走出去很多瘦身廣告都用窈窕,似是而非,所以也不能怪他們。窈窕是指非常有賢德的女性。

那為什麼「關雎」擺在第一篇?因為這個關雎它找到一個伴侶終身不換。所以因為人很好面子,假如你直接告訴他:你怎麼可以把你太太冷落了。他會回答你:你管我這麼多。是不是?但是你用這個詩詞告訴他:你看,這個鳥類都不願意背棄它的伴侶,我們當人怎麼可以連鳥都不如?用這個方法,他假如有慚愧心的,馬上知道收斂;假如沒有慚愧心的,你也沒有跟他結怨。所以為什麼《詩經》裡面有這麼多蟲鳴鳥獸的名稱,都是用來譬喻、用來喚醒人的性德、喚醒人的良知。所以找伴侶要找賢德的人。

在「關雎」裡面又提到「參差荇菜,左右采之」。這個荇菜是在祭祀祖宗的時候,要放在祭祀的祖宗面前。那這些荇菜誰去采?媳婦去采,這很有意義。代表好的媳婦去采這個荇菜來祭祀祖宗,以讓祖宗在天之靈都能覺得很欣慰。因為娶了一個好媳婦可以旺三代。但是娶了一個不好的媳婦,那老祖宗要垂淚三代。所以娶太太、嫁老公很重要,所以婚禮是中國禮儀當中最怎麼樣?最慎重的,原因在此。所以太太不能寵,先生也不能寵。「寵夫半夜爬起來哭」,就是你把先生寵壞了,他在外面流連忘返,你在家裡孤枕難眠,獨自哭泣,這樣就很不好。

最後,女兒怎麼樣?也不能寵,因為把女兒寵壞了,嫁到別人家的家裡,很可能搞得人家雞犬不寧、還有雞飛狗跳。所以教女兒是大事。現在很多年輕人嫁出去脾氣很大,三天兩頭脾氣一來就說:我要回娘家。結果一回娘家,她的父母居然跟她說:沒關係,回來,父母給你當靠山。有沒有這種情況?這麼做是不是愛孩子?是不是?不是!女兒這一生要為人婦、為人母,一定要學習懂得忍耐,懂得在境界當中去考驗。假如一考驗馬上就退回去,那她這一生該學的這一些學問她就學不到。所以說女兒不能寵。

我記得小的時候,曾經外公、外婆到我們家來,而外公外婆到我們家來的次數非常地少,幾乎十隻手指頭都算得出來。那每一次我的外婆走進我們家來,然後我就看著外婆握著我奶奶的手,邊走就邊說:我這個女兒嘴巴不夠甜,我這個女兒動作又很慢,我這個女兒有很多缺點,就一路把我媽媽的缺點都一一數落出來。結果當兩個老人家都坐下來,我的奶奶就說:這個媳婦好!哪裡好又哪裡好。我在旁邊看得莫名其妙,不知道什麼意思?現在懂了。自己家人的不好要自己先說,自己女兒的好留給婆婆說。所以「人情練達皆文章」,而這些人情練達往往都在這些長輩、這些已經有很多人生歷練的長者身上才學得到。所以我們年輕人要注重倫理,一定要敬老尊賢,不然人生會吃大虧。

所以父母愛護子女的方法也要對,才是真正做到親。再來要做到什麼?師,該教導的時候一定要珍惜這個機會。有些父母教育敏感度太低,該教的時候都沒教,慢慢地孩子養成了壞習慣,就為時已晚。所以父母為什麼教不好孩子,因為時時沒有拿什麼來觀照?君、親、師。相同的,長官為什麼不能把員工帶好,為什麼?可能我們只是因為有這經理、總經理之名,但是沒有以身作則,底下的人服不服?很難服氣。再來,除了當經理之外,有沒有把員工當親人看?假如沒有,這個工作氣氛好不好?不好,好象每天像機械式一樣去上班。所以我們當主管的,比方說到哪裡去玩了一趟,可以買一點當地的名產請所有的員工一起來分享,他們就會覺得這個上司領導人處處想到我們。把一個公司的氣氛經營的就像家庭一樣,這是做到親。再來,做到師,新進的員工都有很多不懂之處,我們當領導的也要處處提攜、處處指導,當都能真正做到君親師,相信員工會對你非常信服、非常尊敬。

最後,老師要教好小孩也要以身作則,做到君;也要對待學生就像自己的小孩一樣,做到親;最後該指導孩子的時候盡心儘力,做到師。相信只要把君、親、師做到了,都一定可以教好學生、教好員工、教好自己的小孩。所以我們只要時時用君親師去觀照自己,相信你的道德學問會愈來愈提升。這一節課我們就說到這邊,謝謝!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324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7-6 09:1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23 chico 的帖子

身教勝於言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25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7-6 09:4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24 子竹青青 的帖子

這就是受持讀誦,為人演說裡面的演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326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7-6 10:0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25 chico 的帖子

上個月下了個視頻
一間屋,一個大娃娃
第一組是大人進屋愛護娃娃,有一個小孩子看。隨後,把孩子單獨關在房間里,孩子象大人那樣,愛護娃娃。
第二組是大人進屋暴打娃娃,有另一個小孩子看。隨後,把孩子單獨關在房間里,孩子象大人那樣,對娃娃拳打腳踢。
身教的力量真嚇人。
簡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27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7-6 11:3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26 子竹青青 的帖子

現在的孩子大都跟電視學。跟遊戲學。跟明星們學。
很少跟聖賢們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328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7-6 11:4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27 chico 的帖子

因為大人是這樣的啊。

那樣的電視、遊戲都是大人們造出來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29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7-6 11:46 | 只看該作者
我曾經有個妄想,退休后回國義務教孩子們弟子規。當然自己首先要能做到90%以上,不然沒人信你的。
弟子規明天最後一集。感謝倍可親提供的空間,感謝大家這麼喜歡蔡老師的講解。希望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多些智慧,慈悲。少犯錯誤。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330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7-6 11:5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29 chico 的帖子



真的很難.除非把弟子規變成公共課.這個就更難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31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7-6 12:3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30 子竹青青 的帖子

現在就靠民間努力了,隨緣就好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2
paullian 發表於 2007-7-6 12:55 | 只看該作者
CHICO.俺幫你再次置頂了.
因為有很多網友發簡訊給我要求說把你這篇文章置頂.他們都說學了受益匪淺啊...
再次向你表示感謝...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33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7-6 13:0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32 paullian 的帖子

這讓我非常感動,聖賢教育斷了近100年,現在有這麼多人喜歡。快讓我眼睛出汗了。
蔡老師做得好,所以講出來才感人!我們應該感謝他才是。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4
paullian 發表於 2007-7-6 13:0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hico 於 2007-7-6 01:07 PM 發表
這讓我非常感動,聖賢教育斷了近100年,現在有這麼多人喜歡。快讓我眼睛出汗了。
蔡老師做得好,所以講出來才感人!我們應該感謝他才是。

你貼的也辛苦了..
^_^.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

主題

2344

帖子

577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7
335
yunsousifang 發表於 2007-7-6 20:3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22 chico 的帖子

謹受教!
我就是想如何避免出現偏差的問題。
比如說,我對於蔡老師提倡,女子應該在家裡好好帶孩子,就不贊同。為什麼呢? 我問我老婆,她說她不願意,因為她希望我們的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都有自己的事業,都能享受自己為社會作貢獻的快樂,那樣他們也會樂於有自己的事業。這是一。
其次,蔡老師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他把家形容成了一個伊甸園,把社會形容成了一個大染缸。也就是說,骨子裡對社會不信任。
但是在德國,每一個人都尊重專家,相信專家,相信別人。所以,他們對自己的孩子也相對放心,放心除了自己家裡教好孩子外,學校和幼兒園也給孩子許多很好的教育。通過和形形色色的人接觸,會讓孩子通過與他人互動,產生自己的人生觀。
這裡是鼓勵孩子和別人發生衝突的,衝突之中,找到與人合作的方法。並且通過衝突,了解到不同人之間可能出現的心理上的不同反應,從而知道如何與心理有疾患的人或者心理有陰暗或者受傷的人相處。好像是通過和細菌,病毒的接觸增加孩子的免疫能力一樣。
比如說,一個精神病人有狂躁症,這種狂躁症又分為顯性隱性,分為發作前期後期。這個如何對待。我是一點經驗都沒有的。咱們中國人往往是群起而觀,而笑。可能是善意的,卻給該病人更加巨大的痛苦和驚恐。但是這裡的老百姓就會立刻打電話報警,警察通知精神病醫生。精神病醫生也經常給救火隊員,社會工作者講座,如何應對精神病人。沒有人圍觀或者取笑。這個有點跑題,咱們再回來。
此外,在德國,由於法律的完備,民眾之間的相互監督很方便。在街上常常會碰到,一個人試圖闖紅燈,會有長者立刻喝止。如果兩個年紀小的人,一個闖紅燈,一個不闖,並拉住另一個,另一個取笑他不夠聰明的時候,旁邊的長者會過來,鼓勵那個守紀律的,批評那個不守紀律的。
所以我想,咱們不僅要重視道德教育,法律規範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自律會因為環境的衝突而慢慢失去控制的作用,完備的監督機制則可以讓人時時警惕。沒有監督,人人都會被特權所腐敗。
在我的人生經歷中,我還發現,私人道德有時候會和公共利益相互衝突的。在中國叫做忠孝不能兩全。而且,人不是全知全能的,所以當一個為政者有某種好品德之後,你會發現,他周圍的工作人員會比他還要表現的好,但是實際上卻是投其所好,為自己謀利益。我們不能不了解,正心誠意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所以口是心非是常常有的事情。道德作為個人修行是不錯的,但是作為社會規範手段,則必須訴諸法律。
身教的精髓在於榜樣,在於一個信字。取信於人。所以,如果一個人犯了錯誤,立刻會得到法律的處置,不會因為其身份而有所差異,(過去的刑不上大夫就是萬惡之源)那麼這也同樣取得了身教的作用。
比如說,在德國,老百姓不喜歡動粗,除非是正當防衛。因為只要你罵了人,那麼對方就可以報警,警察就會對你進行處罰,對方還可以到法院起訴。這樣,你就得到一張警察處分紀錄。這些記錄終身追隨你。如果你找工作,買保險,都需要從警察那裡申請無犯罪記錄,無處分紀錄的證明文件,沒有的話,或者有污點的話,你的工作機會就會很差,你的保險就會比別人貴。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國家總統也好,總理也好,各級政府官員也好,都在反對派的輿論監督之下。一到選舉,你做過什麼見不得人的事,說過什麼不好的語言,都會抖出來。
咱們中國留學生有時候恥笑老外,打架不敢動真的,那是因為他們害怕承擔連鎖的法律、生活後果。所以不敢亂搞。只有那些生活沒有希望的人,才會亂來,當然,他們就要到監獄里或者到管教所報到了,而且出來之後,他們的財產由專職訓導員管理。
當然,這並不是說就是理想社會了。但是敬畏規則的習慣在民間就養成了。
我想,這樣雙向的方法會更好一些。
我可以負責任地說,國內的貪官污吏,原來都是有道德的人,而且很有處事能力,和人格魅力,問題是,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你身邊的工作人員,對你權力的運用方向有利可圖的人,都會無孔不入地腐蝕你的陣地。你會因為一次小錯誤,立刻自動公開檢討嗎?等你位子的人一大串,想你下地獄的,想踩你的人一大堆。你不是明擺著給人抓小辮子嗎?一次馬虎眼過去了,道德底線下降一點,再一次,為了掩蓋,開始拉幫結派,上下其手。最後儘管在私人領域,你還是個很好的長者,但是在事業領域,你已經是徹頭徹尾地敗壞了。
佛家道家其實也說這個問題。所以公布了那麼多的戒條,為什麼?這些戒條就是佛門道門的法律。一個沒有自律的僧人和道士,功夫越大,問題越大,不僅害人,而且害己。這個論據不好,不好在哪裡,我能感覺到,說不出來。望您指正。
所以,我的觀點是,道德教育是一個方面,法制建設,法律對政治權利的獨立性是另一個方面。缺一不可,否則,在上者,都是首善;在下者,都是末智,不好。

[ 本帖最後由 yunsousifang 於 2007-7-6 20:42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36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7-6 23:4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35 yunsousifang 的帖子

你有你個人的道理。
弟子規主要講道德培養問題。講怎樣做人,同人相處的問題。西方人有西方的一套,中國人有中國人的一套,各有千秋,各有利弊。一個好的社會環境的是要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形成的。就是拿西方的標準看,弟子規在教人做人上,也是對的。經文里有多處就是告訴人要守規矩。按這樣的要求培養出來的孩子,到社會上也會守法。
有道德的人墮落的問題,不在於是不是監督的問題。是人的習性。人習慣自私自利,甚者損人利己。國民黨貪污腐敗,民進黨不也同樣貪污腐敗!不能說台灣不民主,不能說沒監督吧。多黨執政也不是靈丹妙藥。
哈利伯頓憑什麼為伊拉克的美軍提供油品供應?人們都知道錢尼曾在那個公司任職。布希家族成立的垃圾石油公司為什麼有人出大價收購?表叔的奧妙連小鐵梅都能猜出幾分。
美國警察只給你開罰單,不要錢。墨西哥城的警察,給錢可以不開罰單。美國警察可以打電話請你捐錢給他們的組織。還給你個牌牌貼在你的車上。這個牌牌有大有小。根據你捐的多少,分白金、黃金、銀、普通等等。墨西哥警察不會這樣要錢。
如果你有意無意的違了規,警察攔住你。 當他看到你車上那個為他們的組織捐款的牌牌時,會不會手下留情,心裡怎樣想,我們可以任意發揮了。
相比較一下就會發現,美國的警察聰明,拿來錢為自己的小團體,心量比墨西哥的警察大了些。把錢給美國警察叫獻愛心,把錢給墨西哥警察叫賄賂。

教人做人的教育,在中國斷了幾十年,在有識之士的倡導下,民間正在恢復這種教育。這種教人改自己的習性的教育是一生的事。兒童時期只是打一個好基礎。

[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07-7-6 23:42 編輯 ]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

主題

2344

帖子

577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7
337
yunsousifang 發表於 2007-7-7 01:2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36 chico 的帖子

是各有千秋,所以取長補短。
美國的和墨西哥的例子可能是這樣的。但是德國不是這樣的。超速也不是警察開罰單,都是公路上的攝影機拍下來,然後由事主自己在固定時間內向政府轉帳。
這裡的黨派比較多,政府裡面就有5個黨派,CDU(CSU), SPD, FDP, Green, Links(links ,PDS and WASG)。所以,相互的監督比較有效。美國已經被兩大黨派所把持了。政治基本上是家族制度了。政治家族分攤權力,金錢家族影響權利。政治家成了有錢人的工具,所以估計早就不是民主了。而媒體又都是被大亨控制,自由性也有了制約。德國的相對好一些。
我不反對道德教育,只是認為,沒有監督的情況下,就會像基督教的聖靈附體一樣有些虛無縹緲了。您說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38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7-7 01:5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37 yunsousifang 的帖子

同意你的觀點。取長補短。
監督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良心」。倫理道德,社會上正氣的壓力。二是法律,條條框框。手銬鐵窗的壓力。兩者相輔相成,互為補充就更好了。

為什麼魯迅先生從仁義道德的書里看出全是吃人的道理就在於此。讀聖賢書的人不幹聖賢人的事,干男盜女娼的勾當。他們不身體力行聖賢的教誨,而是把這些東西當成求取功名的工具。裝在手電筒照別人,挑別人的毛病。沒有迴光返照自己,找自己的過失。假如讀書人有20%的人是范仲淹, 海瑞,林則徐。魯迅先生看到就是「愛」了。所以我輩學人要「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給後世的學子做個榜樣,不要讓他們看我們也是「吃人」。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339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7-7 08:53 | 只看該作者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0
paullian 發表於 2007-7-7 10:3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hico 於 2007-7-7 01:54 AM 發表
同意你的觀點。取長補短。
監督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良心」。倫理道德,社會上正氣的壓力。二是法律,條條框框。手銬鐵窗的壓力。兩者相輔相成,互為補充就更好了。

為什麼魯迅先生從仁義道德的書里看出全是 ...


俺一直在想
有宋一朝,出了不少知名的文人,,像歐陽修,范仲淹等等..
可以說.有宋一朝,文化發展可能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顛峰.
為什麼最後那些品德高尚的文人最後一個個成了賣國賊了呢??
北宋時尚有宗澤,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蘇軾等
南宋之後,南宋末期的文天祥了.......
為什麼?為什麼?
學仁義道德的,反而被野蠻的草原部族欺凌了近百年,還被滅國?
為什麼?
南宋之後文人的氣節到哪去了?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4 19: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