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明德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複製鏈接]

7

主題

239

帖子

6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2
201
 樓主| 明德 發表於 2007-8-24 22:5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91 同往錫安 的帖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239

帖子

6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2
202
 樓主| 明德 發表於 2007-8-24 23:0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97 同往錫安 的帖子

你已經說得很清楚了。人本主義聽起來很好。
但是讓一個孤獨的、迷途的、無助的、彷徨的人實行人本主義,無異於黑夜中大海航行的時候以自己小船上的油燈當燈塔。事實上,我們都是在黑夜中航行的小船,船多的地方看起來很亮,但船隊的領頭人自己必定知道周圍是無邊的黑暗,需要燈塔的指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239

帖子

6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2
203
 樓主| 明德 發表於 2007-8-24 23:1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00 Yzrsg 的帖子

我的至善說出來徒增無謂的爭論,還不如把它當作一個大家可以交流互動的平台。而且,我在把各式各樣的人當鏡子,包括身邊的人,發命令的人,當代名人,古時聖賢。不變形、不模糊的鏡子就是看誰活得不帶有一點罪,沒有一點彷徨無助,他的人生道路就是我們人生道路的鏡子。
僅僅強調認識自己,回到過去。這樣,即使回到了過去,也是重複現在的老路。看看下一代的成長就知道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239

帖子

6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2
204
 樓主| 明德 發表於 2007-8-24 23:1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01 柏桐 的帖子

禮義廉恥不是為了要消除什麼或達到什麼,而是保守文明的種子。
腐敗自古就有,文明仍要繼續。但禮儀之邦,理應把腐敗化為最小。
孔子說: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402

帖子

9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0
205
Yzrsg 發表於 2007-8-24 23:4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明德 於 2007-8-24 23:11 發表
我的至善說出來徒增無謂的爭論,還不如把它當作一個大家可以交流互動的平台。而且,我在把各式各樣的人當鏡子,包括身邊的人,發命令的人,當代名人,古時聖賢。不變形、不模糊的鏡子就是看誰活得不帶有一點罪, ...


看來是不方便說了,那也不強求,隨緣吧,等緣分到了再給大夥說也不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1

主題

2102

帖子

115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1
206
柏桐 發表於 2007-8-25 00:0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05 明德 的帖子

有困難理解你前後貼的意思.
1. 君子之禮義廉恥是歷代中華強盛的動力,也是文明危而復興的源泉
2. 士農工商都要講禮儀廉恥, 把腐敗化為最小. 患不均, 患不安.
3. 能不能止於至善,往往決定一個人能不能平安。

是否是說,
士農工商都要講禮儀廉恥.  把不安化為最小. 安則平安, 平安則能止於至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239

帖子

6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2
207
 樓主| 明德 發表於 2007-8-25 03:2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07 柏桐 的帖子

止於至善其實不是獨立存在的。
一個人能止於至善,則一定泰而不驕,見賢思齊,交接朋友則能夠禮義廉恥,和而不同。反之,看到一個人能夠自立立人,自達達人,則一定有至善在其心中。
現在中國的問題是傳統文化的皮之不存,因此社會公德的毛將焉附?要重建禮儀之邦,只有從我做起,正德厚生,臻於至善,藉以春風化雨,移風易俗。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這正是當代君子的使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1

主題

2102

帖子

115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1
208
柏桐 發表於 2007-8-25 04:04 | 只看該作者
好文章!!!

君子之道,心有所止;
泰而不驕,見賢思齊;
禮義廉恥,和而不同;
自立立人,自達達人;
正德厚生,臻於至善;
春風化雨,移風易俗;
鐵肩道義,妙手文章;
克己復禮,止於至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2

主題

1212

帖子

460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60
209
hey211 發表於 2007-8-25 04:3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210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7-8-25 12:17 | 只看該作者
不能沉下去,這麼好的帖~~

好象看了一出武林比武,很PF明德以一敵十,信手拈花,勝似閑庭散步。

各位中化文化的愛好者,不再有話說了嗎?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8

主題

7228

帖子

169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天下風雲出我輩,搗搗漿糊歲月摧

Rank: 4

積分
1691
211
王劍 發表於 2007-8-25 13:1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同往錫安 於 2007-8-25 12:17 發表
不能沉下去,這麼好的帖~~

好象看了一出武林比武,很PF明德以一敵十,信手拈花,勝似閑庭散步。

各位中化文化的愛好者,不再有話說了嗎?


所以是各花入各眼,我看樓主整個兒就是邏輯混亂,大家根本就是對牛彈琴。我就省了這個力嘍
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保護言論自由,但不保護詆毀他人、造成公眾恐慌、攻擊性語言、煽動犯罪、煽動反政府和暴力推翻政府等言論。

獨輪運人士,別以為你們的言論方式會受任何國家法律保護,罵你們,那是輕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212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7-8-25 13:2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13 王劍 的帖子

無以作答時,找頂帽子扣下去,倒是蠻方便的事兒,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213
chico 發表於 2007-8-25 13:4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12 同往錫安 的帖子

同往錫安同學不要叫板嗎 你們是以神教的東西解釋儒家的經典的某些章句。那僅僅是你們的解釋而已。
爭論沒有必要,因為大家誰也說服不了誰。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214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7-8-25 13:4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15 chico 的帖子

非也,明德不是始終不說他的至善嗎?他是在找可以對話的平台,否則你講你的,我講我的,講不通啊~~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215
chico 發表於 2007-8-25 13:5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16 同往錫安 的帖子

你是真沒看懂,還是看我傻呀!您別逗樂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216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7-8-25 14:0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17 chico 的帖子

當然不是你傻啦!那你總結一下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4

主題

2227

帖子

67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74
217
confuse 發表於 2007-8-25 14:0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16 同往錫安 的帖子

明德不說他的至善,不等於他不表達他的至善。一個人的至善就是他觀察事物的基本出發點。所以他的至善已經在他對他所引用的話語的解讀中體現出來了。或許這對你深奧了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115

帖子

27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27
218
zhoujun2006 發表於 2007-8-25 15:3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zgb9333 於 2007-8-23 21:33 發表

希望能夠共同抵制這種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濫用和盜取


所以這裡又來一個「 以天命」來比「 上帝」的了,先來段中國傳統文化,再來段聖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219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7-8-25 16:06 | 只看該作者
看看聖經的說法:

起初,人是按神的形象造的,有真理的仁義與聖潔(神的狹義形象)。

人墮落之後,失喪了神的狹義形象,但還是有廣義形象,例如有道德性,神借著人內心的道德性(良心)來挾制人的行為,阻止罪案。那些如孔夫子一樣的人,他們對良心的察覺勝過一般人,所以,他們也能領悟神在人心中一些關於善的事。但是,由於靈性的死亡,這不致於使人認識那位至善者,除非至善者主動向人說話(特殊啟示),人們才得以認識他。

聖靈不僅使人認識至善,知道何為善,而且給人力量行善。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220
問? 發表於 2007-8-25 19:1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21 同往錫安 的帖子

聖靈不僅使人認識至善,知道何為善,而且給人力量行善。


這個問題我跟大S討論過了。
即便以神的律法為標準,聖靈並沒有給人力量行善

比如說離婚,基督徒的離婚率並不比普通人群低。
再比如犯罪,罪犯中基督徒的比率,跟普通人中基督徒的比率一樣,一點也不低。
那麼請問,聖靈內住的效果何在呢?

如果聖靈真能使人知道何為善,
那麼你如何解釋歷史上基督教種種令人髮指的行徑?
比如說燒死五千名女巫。
火刑可是得到大的神學家支持的,比如說奧古斯丁和加爾文?

請問,聖靈為什麼沒有使奧古斯丁「知道何為善」?
一個三歲小孩子憑著本有的良知,都能作出的判斷。
一個聖經公認的權威,加上聖靈的幫助,居然看不出這是令人髮指的罪惡?

[ 本帖最後由 問? 於 2007-8-25 19:38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14: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