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baby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480位禪宗大德悟道因緣

[複製鏈接]

5682

主題

3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2808
181
 樓主| baby 發表於 2007-2-4 12:09 | 只看該作者
185.投子道宣禪師悟道因緣

  舒州投子道宣禪師,天衣法聰禪師之法嗣,姓氏不詳。出家后,執侍天衣和尚有很長一段時間,卻無所契悟。
  一天,天衣和尚呵叱他用功懈怠。於是,道宣禪師便發奮參究,廢寢忘食,這樣堅持了一個多月。後來有一天晚上,道宣禪師聽見寺院巡更的鈴聲,猛然大悟,欣喜道:「住!住!一聲直透青霄路,寒潭月皎有誰知,泥牛觸折珊瑚樹。」
  天衣和尚聽說他悟道了,便命令他充當藏司(管理庫房)。
  道宣禪師出世后,住舒州投子山接眾。前來請益者,凡有所問,道宣禪師皆一一以拂子作搖鈴勢。
  這種接人方式很奇特,大概跟他當年的悟處有很大的關係。
☆★世上有些緣份是好緣,
有些時候也要放棄,有些緣份根本就不算甚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82

主題

3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2808
182
 樓主| baby 發表於 2007-2-4 12:09 | 只看該作者
186.洞山守初禪師悟道因緣

  襄州洞山守初宗慧禪師,雲門文偃禪師之法嗣。出家后,一度行腳四方,遍歷禪席。后投雲門文偃和尚座下。
  守初禪師初參雲門和尚,雲門和尚便問:「近離甚處?」
  守初禪師道:「查渡。」
  雲門和尚又問:「夏在甚處?」
  守初禪師道:「湖南報慈。」
  雲門和尚道:「幾時離彼?」
  守初禪師道:「八月二十五。」
  雲門和尚呵斥道:「放汝三頓棒!」
  守初禪師一聽懵然,不知過在何處。
  第二天,守初禪師便上丈室,向雲門和尚問訊:「昨日蒙和尚放三頓棒,不知過在甚麼處?」
  雲門和尚道:「飯袋子!江西湖南便恁么去?」
  守初禪師言下大悟,頗為自得地說道:「他後向無人煙處,不蓄一粒米,不種一莖菜,接待十方往來,盡與伊抽釘拔楔,拈卻灸脂帽子,脫卻鶻臭布衫,教伊洒洒地,作個無事衲僧,豈不快哉!」
  雲門和尚笑道:「你身如椰子大,開得如許大口!」
  守初禪師於是便禮拜而退。
  守初禪師后住襄州洞山,開法化眾,名重一時。
  守初禪師接人時,其機鋒往往令人莫測。如:
  有僧問:「如何是佛?」守初禪師道:「麻三斤。」
  又有僧問:「文殊普賢來參時如何?」守初禪師道:「趁向水牯牛欄里著。」那僧驚詫道:「和尚入地獄如箭射。」守初禪師道:「全憑子力。」
  其中,「麻三斤」的公案後來很快傳遍叢林,象趙州和尚的柏樹子公案一樣,成為後代禪人蔘究的主要話頭之一。
  《古尊宿語錄》卷三十八收有洞山守初禪師語錄。
☆★世上有些緣份是好緣,
有些時候也要放棄,有些緣份根本就不算甚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3
paullian 發表於 2007-2-5 15:05 | 只看該作者
BABY啊.....。偶很有耐心。最近沒小說看了,吧你貼的帖子當小說看完了。。。。。。。。。。。。。。。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主題

8149

帖子

330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02
184
溫和寶 發表於 2007-2-6 00:4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83 paullian 的帖子

才186個,離480個還遠著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5
paullian 發表於 2007-2-6 00:54 | 只看該作者
事么??
最近玩遊戲懶惰了。
明天幫BABY去找。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82

主題

3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2808
186
 樓主| baby 發表於 2007-2-6 10:0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溫和地反基 於 2007-2-6 00:49 發表
才186個,離480個還遠著呢。



  我轉到一半... 才發現沒下文了....

近來沒啥時間找.... 不過, 我會竟然找再帖上的
☆★世上有些緣份是好緣,
有些時候也要放棄,有些緣份根本就不算甚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82

主題

3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2808
187
 樓主| baby 發表於 2007-2-6 10:06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paullian 於 2007-2-6 00:54 發表
事么??
最近玩遊戲懶惰了。
明天幫BABY去找。



好啊.... paullian, 你也幫我找找吧...

先謝謝了...
☆★世上有些緣份是好緣,
有些時候也要放棄,有些緣份根本就不算甚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8
paullian 發表於 2007-2-6 10:16 | 只看該作者
圓悟克勤大師是宋朝臨濟宗楊岐派著名僧人。
          他開悟的機緣尤為奇特,是從一首艷詩悟道的。
         
      克勤自幼稟賦聰異,一日能記千言,過目不忘,有神童之稱。一天偶然到妙寂寺遊玩,看到案上的佛經,再三翻閱,愛不釋手,遂出家為僧。他參訪過許多著名禪師,後來投到五祖法演的門下。
          數年之間,克勤精進不懈,時有所悟,並且將自己所寫的詩偈呈法演印證,但師父卻始終認為克勤還沒有見到自性。
          後來,有一位曾在朝廷任職的吏部提刑大人,剛巧辭官返回蜀中,特來向法演問道:「什麼是祖師西來意?」
         
      法演回答說:「提刑大人,你少年時代可曾讀過一首艷詩?『一段風光畫不成,洞房深處惱予情。頻呼小玉元無事,只要檀郎認得聲。』後面這兩句和祖師西來意頗為相近。」
         
      古時男女授受不親,一個女子是不能主動對男性表示愉悅之情的,縱然是洞房花燭之夜的新娘子,也不能大聲呼叫自己的夫婿。只能枯坐洞房、等待夫婿的新嫁娘,自不免愁惱之情。她只能頻頻使喚貼身丫環小玉拿茶倒水的,無非是要引起丈夫的注意,讓他知道自己正在房中等待。歷代的諸佛祖師就是這位用心良苦的新娘子,而眾生就是那位感覺遲鈍的檀郎。祖師們的語錄公案、諸佛的教示言說,就是那頻呼小玉的弦外之聲。法演引用這首艷詩,自有其深意。陳提刑聽了,心解意會,口中頻頻稱諾,滿意地回去了。
          克勤剛巧從外面回來,聽到這段公案,滿臉疑惑地問道:「剛剛聽到師父對提刑舉一首艷詩,不知提刑會也不會?」
          法演回答說:「他識得聲音。」
          「他既然識得聲音,卻為什麼不能見道呢?」
          法演知他開悟的機緣已經成熟,遂迅雷不及掩耳地大喝一聲:「什麼是祖師西來意?庭前柏樹子呢!」
         
      克勤豁然開解,跑出方丈室外,看見一隻公雞飛上欄桿,正鼓翅引頸高啼,克勤笑道:「這豈不是『只要檀郎認得聲』的『聲音』嘛!」於是將自己開悟的心得寫成一偈,呈給師父:
          金鴨香爐錦繡帷,笙歌叢里醉扶歸。
          少年一段風流事,只許佳人獨自知。
          詩意謂悟道如熱戀中的情事,只能自證自知,旁人是無法知道個中況味的。悟境言語道斷,不立文字,好比少年的風流韻事,如人飲水,只許自知。
         
      五祖法演見了,欣慰萬分地說:「見性悟道是歷代諸佛祖師們念茲在茲的大事,不是小根劣器的凡夫眾生所能造詣的。今天你能和諸佛聲氣相通,我真為你高興!」五祖於是對蜀中的禪門耆舊傳出消息說:「我的侍者終於參禪悟道了!」
          克勤成了法演最傑出的弟子。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18: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