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雜阿含經》13/14如實覺察五陰

[複製鏈接]

240

主題

1174

帖子

96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4-29 21: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圓宇妙心 於 2012-4-29 21:20 編輯

                                                                                《雜阿含經》13/14如實覺察五陰(白化文)



那段時間,佛陀住在給孤獨長者供養的精舍中。

有一天,世尊對各位比丘說道:「如果眾生對於色(現象界有形、質可感知之物)不起貪愛、抗拒等習性反應,就不會在色中沉迷染著;但因眾生常常對色會有貪愛、抗拒等習性反應,所以會在色中沉迷染著。受想行識的道理也是一樣的。」

世尊接著說:「如果眾生對於色的這種『染著、貪愛』,不會造成對自身的『過患』,那麼人們本不需要對色起『厭離心』,因為對於色的『貪愛、染著』,確實會使自身產生種種『過患』,所以人們應當對自己於色所產生的『愛著』保持警覺、遠離。受想行識也是同樣的道理。

若眾生根本無法從色中『出離』,人們就自然不需要探討出離的問題;但是事實是:人們完全可以憑自己的努力,出離對於色的『貪愛、染著』,我們為了避免種種由此產生的過患,就應該學習、並練習出離對色的『貪愛、染著』。受想行識是同樣的道理。」



………………………………………………………………………………………………………

那個時候,佛住在給孤獨長者供養的精舍中。

   一天,世尊對諸比丘說:「我往昔為了了解對於色蘊的感受,而進行各種修行,當我於色隨順覺知、如實覺察時,對於色蘊的感受就會以智慧如實照見,對於受想行識諸蘊,我也是這樣以清楚了解之為目的,而修行、體證的;

同樣,我對於貪著色蘊所產生的過患,往昔我也曾經為了徹底了解它,而精進修行過,當我對於因『色貪』而產生的過患如實感知、隨順覺察時,對於這種過患,我就以智慧如實照見,對於貪愛染著『受、想、行、識』諸蘊所產生的過患,我也是如此修行的;

往昔,我為了對於此二者的出離如實了解,也進行過同樣的修行,當我隨順覺察色蘊的時候,則可以『智慧』對色的『出離』如實照見。同樣當我對『受、想、行、識』諸蘊如實隨順覺察時,則對於此四蘊的出離也可以智慧如實觀察、照見。



大家請聽好:我、如來,如果於此五受陰(即:色受想行識等五蘊)的『感覺』和由此帶來的『過患』、以及對於感覺和過患的『出離』不能夠如實知覺、體證、並分辨的話,那麼,我於人眾、諸天之中將不會得到解脫,只會永住顛倒夢想之中,也不能自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正因為我於此五受陰能夠如實的覺知、體證:感覺是感覺、由此產生的過患是過患,對於二者的出離是出離,因此,我於人眾、諸天之間才可以自得解脫、出離、永不住顛倒夢想,而自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諸比丘聽佛這樣說了之後,都歡喜奉行。

幾點說明:

一、  所謂凡夫理解的世間,在聖人的看法中,就是我們執著五受陰、六入處、四界分別所虛構而成的「顛倒夢想的夢幻世界」,因此每個人的世間都是不同的,因為每個人對於五陰、六入、四界的執著、分別、迎拒各不相同。為了說明修行的不同契入點,世尊分別從五陰、六入、四界這三個方面做了很多的開示,以適應不同根性的人。五陰是其中一部分。

二、  如果希望到達「五蘊皆空」,就要先了解這五蘊是什麼?是怎樣運作的?以及會使我們產生什麼感覺?由此帶來哪些過患?對於此二者的出離又是什麼樣的光景?我們都要如實了解、覺知、覺察,才能一步步的從五蘊的枷鎖中解脫出來。如果我們對於此五蘊不能如實覺知、看破,又怎能放下呢?就好比:你根本不知道你的敵人在哪裡,空有先進的洲際導彈又有什麼用處呢?

三、   首先要覺知的是五蘊的感覺,要圓滿明了的覺察、並隨順觀察它。(色:有形、質可感知之物;受想行識:名、心理過程)

其次,要覺知對於五蘊貪愛染著的過患,包括三種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以及三種受的共相,即:無常。無常即是無我、既是行苦(不可控制、主宰之苦)

因對五蘊味、患的清楚覺知,而產生的對於五蘊煩惱的斷、離、伏,也會自然而然的清楚覺知,也就是出離。

四、這需要聞、思、修三個必不可少的過程。聞,既是通過對於經文的理解,學習五蘊無常、苦(行苦)、空(無自性)、無我的知識,認識五蘊的本質;

思,既是在正確聽聞、了解知識的基礎上,對於自身所緣境界,通過微細的作意思維,如法的如實了解、分辯之。也就是說:在活的生活思維中,把書上所說的五蘊各種情況分別認識清楚;

修,就是在正確了解知識、如實體驗、分辨自身所緣的基礎上,對於五蘊所產生的煩惱、過患能夠如實的觀察,併產生一種思維、擇法的力量,對於所生煩惱,能夠隨時覺察、舍離,乃至達到隨觀隨滅。

五、  這是阿含解脫道的一個初始階段,但是卻非常重要,也非常有意思,因為無論你看了多少部經書,如果不能實際的聞思修的話,那都僅是知識而已,而實際的聞思修也並非枯燥的簡單課誦,而是在熟記以後,於活生生的生活中去體證、去觀察、思維、反觀、照見。因為佛法本身就是活生生的,並非枯禪久坐所能得。

六、  解脫的其中一個關鍵契入點,就是「如實覺知」和「平等正觀」,是一種有實踐性的活潑生動的行為。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27
Djogchen 發表於 2012-5-8 06:11 | 只看該作者
zjd713 發表於 2012-5-7 14:32
向師兄學習了。我也是如此理解

你客氣了,互相切磋,共享佛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26
zjd713 發表於 2012-5-8 03:32 | 只看該作者
Djogchen 發表於 2012-5-7 10:00
師兄你說得沒錯,菩薩之所以用行深般若所照見的五蘊十八界皆空的話,所以會出現,
性,相,用之無礙,,我 ...

向師兄學習了。我也是如此理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25
Djogchen 發表於 2012-5-8 02:00 | 只看該作者

,

本帖最後由 Djogchen 於 2012-5-7 13:52 編輯
zjd713 發表於 2012-5-6 20:12
師兄的解釋是對的。這方面如要系統的講實在太長了。我以我的理解簡單講一下,大家討論。釋迦講過四諦、十 ...


師兄你說得沒錯,菩薩之所以用行深般若所照見的五蘊十八界皆空的話,所以會出現,
性,相,用之無礙,,我的認識:心外無法,我等凡夫如果未入聖流的話,對於如來
藏的執著分別就是一種法執,也很易墮入五十種陰魔之」常與半無常之見,在認識
佛法方面,應該從緣起開始的方便,再用戒定慧入手,用「慧」的出世間心所來認
識如來藏與阿賴耶識,否則,如用其他五十一心所去揣摩如來藏那就有如盲人摸象
一樣,各有其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7

主題

1156

帖子

652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無出其右者

Rank: 5Rank: 5

積分
6521
24
我們的元首 發表於 2012-5-7 16:43 | 只看該作者
開宗明義!!
佛結有緣人!!

各說各話,讓人閉嘴,好像修為非是上乘!
如此:「閉嘴」言論,彷彿文革毛臘肉公經常言及。

如果一味尋章摘句,恐非佛理之真,難達大乘之享。
北冥小魚,當另起爐灶,於此處糾纏,非為智者。舌戰群儒,亦要看是否值得!
在峰迴路轉的地方,尋找桃花盛開的時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主題

258

帖子

14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2
23
zhenru 發表於 2012-5-7 16:2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henru 於 2012-5-7 16:33 編輯
zjd713 發表於 2012-5-7 09:12
師兄的解釋是對的。這方面如要系統的講實在太長了。我以我的理解簡單講一下,大家討論。釋迦講過四諦、十 ...


龍樹菩薩的《中論》云:「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龍樹菩薩是

說;諸法都不可能自生,因為自己還不存在,要如何要自己來出生自己?

[亦不從他生,]--然你說是因無明而生麽?!那請問無明是種子還是識?!然八識論中沒有說[無明]是

識心,那請問[無明]是從虛空中出生的麽?!這是違背龍樹菩薩說[不共不無因,]生!只有常住之心

才是自在不生不滅,不是他生之法.所以說[是故知無生.]---如如不動之金剛心---萬法之本緣---法

界實相心--第八識如來藏!


若是如你主張一切皆緣生緣滅--因緣所生,這正是龍樹菩薩所破的[他生].

所以,龍樹菩薩和 佛所說的相同;諸法都是由如來藏的妙真如性所出生----是故知無生.

在三界萬法出生的同時,有一個[無生法].即然是無生,所以祂無滅.因此,二乘緣起性空之生滅敗壞

之法是依此[無生法]來説的.

《金剛三昧經》卷1:「佛言:菩薩!無生之心,心無出入;本如來藏,性寂不動。」

佛陀正法--是如來藏法。

而喇嘛教密宗的[瑜伽行]只是邪婬之朮,是佛教導應棄捨的貪慾之法.

喇嘛教密宗的應成派中觀,是假中觀!是有違龍樹菩薩的中觀論.

喇嘛教[中觀應成派的空性之見]所謂[悟]得之真心乃是第六意識心,是在睡眠無夢乃至悶絕五位中會斷滅之法,不是常住法。
《阿含經》中;佛言--意法為緣生意識。 意識乃緣生之法,不是長住真心--第八識 如來藏!!

《綜鏡錄》:「第八識廣容周遍,為萬法根源。」

而宗喀巴的著作中密教的法義全部是以雙身法來貫串前後,目的都是為了將來要與上師合修雙身法、要與異性同修合修雙身法而作準備的。所以密教從頭到尾都是雙身法,與佛法三乘菩提修証根本都扯不上邊!

大家要了解,所有的佛法都不能離開如來藏,乃至三界萬法都不能離開如來藏而存在;如果否定了如來藏,就是心外求法。因為,佛所說的一切佛法都是依實相心如來藏而說的.

《楞嚴經》卷9說:「堅固交遘而不休息。感應圓成名精行仙。」

西藏密宗之男女雙修,藉助脈氣、明點、拙火,能長時間地交媾而不射精,即是楞嚴經所說的「精行仙」的修法,故太虛大師說為「配以修神仙咒術行,只能成就欲界天色身」。

喇嘛密宗妄想用欲界身來即身成佛,根本是違背佛理的:諸佛報身成佛的時候都是在色究竟天,都是在色界,不是在欲界。釋迦牟尼佛在欲界成佛,那是化身示現成佛,不是報身成佛!

先說宗喀巴修行「明禁行」吧;這是要先經過男女雙修性愛瑜伽灌頂第四灌之後,才能授予

「明禁行」的。至於「禁行」是何義呢?宗喀巴說:「禁行之義,謂為得一切如來悉地,故決

定應作」,而「明禁行」就是「不應離此明妃,由具相明妃修行大樂三摩地,是一切佛無上的

明妃禁行」。宗喀巴也說得夠明白了,換句話說,修學《廣論》的人,最後都得要修藏傳佛教

的雙身法,最後都得要盡量與所有的異性密宗師兄姊們,一一合修雙身法的樂空雙運。

然眾所周知 佛陀所教導的是清淨梵行,[楞嚴經]有明示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主題

258

帖子

14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2
22
zhenru 發表於 2012-5-7 15:51 | 只看該作者
zjd713 發表於 2012-5-7 09:21
呵呵~~師兄說的對,我不懂佛法,所以才想要學佛法。。。佛所證的是一種超越緣起的不可思議的智境,所以大 ...

阿彌陀佛

佛說;眾生無量,法門亦無量。然一切法皆匯歸如來藏---法界實相心,佛子須依正教經典聖論,如法聞思修證,才屬真實學佛。

末學只所以不遺餘力破斥邪說,實不忍邪師外道的破法行為,及殘害眾生法身慧命之噁心,以警覺所有佛弟子--佛教已到了危機存亡之秋!一定要 讓佛的正法昭告大眾,扭轉佛子的邪知邪見。 建立正法幢.其使曲解佛意的學人改其心性。在修道路上少一點障礙。
防止不為名師及惡知識的籠罩,誤導。

甚而作出毀佛破法之事,今 以真實語,供養十方善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21
zjd713 發表於 2012-5-7 09:21 | 只看該作者
zhenru 發表於 2012-5-6 02:36
請別再繞圈,空談只能說明你不懂佛法,胡亂瞎掰;
就是 叫你不許破壞佛法!我依法義和你辯証,你卻又答不出來. ...

呵呵~~師兄說的對,我不懂佛法,所以才想要學佛法。。。佛所證的是一種超越緣起的不可思議的智境,所以大家才需要多談自身的體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20
zjd713 發表於 2012-5-7 09:1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12-5-7 06:30 編輯
Djogchen 發表於 2012-5-6 13:16
我的見解,如來藏它是一種超現象的境界,脫離了能與所的關係,好比你在紐約把一
個一立方尺的空罐關閉了 ...


師兄的解釋是對的。這方面如要系統的講實在太長了。我以我的理解簡單講一下,大家討論。釋迦講過四諦、十二處、十八界、五蘊,但是為什麼在講般若時又全盤否定了這些呢?矛盾嗎??呵呵~~實則不矛盾。這是從修行次第上的不斷深入。講前者主要是以業因緣起法破凡夫妄想(外境),破了后呢??是不是你就成佛了??初地菩薩和佛的差別在哪裡??菩薩是否有分別心呢??我的看法是這樣,以緣起法破妄想后,使悟者明知「色空」的道理,但是依舊有所緣境,所緣的恰恰是緣起法本身。所以唯識以識境相依的相依緣起,超越后,以龍樹相對緣起(如來藏與阿賴耶相對)層層破除菩薩位的行者的分別心(這個分別超越了凡夫的理解),繼而離相對入相礙,也就是文殊菩薩的不二法門。此時已無阿賴耶、如來藏分別,也無輪迴界和涅槃界的分別,亦無法和法性的分別,此時以為八地菩薩。而最終只有超越緣起法才能在無間道現證平等性之佛果。其中,中觀、瑜伽行、如來藏三系各有基、道、果,成為其一系教法之性相用,如執著一系教法,則最多可以入道,但最後變成成道的法執。


簡單而言,「空性「非單一結構,不能以簡單的」緣生性空「來理解,其中有多個層次,存在多重緣起,至究極則盡離緣起,關於這點在龍樹、宗喀巴的著作中都有提起。立一重緣起,破一重緣起,只有超越重重緣起后,在世俗勝義雙運才成寂滅涅槃。其中認識和修正為什麼會存在差異呢??實際上可以這麼理解,認識論上每一重緣起是因,每一層空性是果,而實證就不是這個樣子了,每一重緣起在實證中只是方法(方便),這個假名的」因「非實有存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19
Djogchen 發表於 2012-5-7 05:16 | 只看該作者
zjd713 發表於 2012-5-5 01:33
哎~~法界是性、阿賴耶(非等同於阿賴耶識)是相、如來藏是用。性、相、用你需要先搞清楚,否則只會流於空 ...

我的見解,如來藏它是一種超現象的境界,脫離了能與所的關係,好比你在紐約把一
個一立方尺的空罐關閉了,在意義上它裡面有一立方尺的空氣,但當你把這個空罐
帶到北京,在意義上紐約少了一立方尺空氣,北京多了一立方尺空氣,但在實際上
這是沒有變動,佛陀稱之為」識陰虛妄「但它是屬於如來藏,因為它沒法解釋現象。


師兄你說它是」用「的話,那必然很容易被混淆於十八界現象里,如果說」包拯在
「會不會是和諧一些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主題

258

帖子

14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2
18
zhenru 發表於 2012-5-6 18:36 | 只看該作者
zjd713 發表於 2012-5-6 16:46
呵呵~~請別又激動啊,上面實際上講的蠻清楚了,需要先去了解一下整個系統構架,不要盲人摸象。若是以你的 ...

請別再繞圈,空談只能說明你不懂佛法,胡亂瞎掰;
就是 叫你不許破壞佛法!我依法義和你辯証,你卻又答不出來.

你不要再來這裡破壞 佛陀正法!誤導眾生.

你信口雌黃---[阿賴耶(非等同於阿賴耶識)是相、如來藏是用。]-----你作此破佛說,那就請

你重新排一下十八界法?!讓我等都明白一下,其中的道理.[佛陀說法不也是五蘊十八界一一的

排清楚嗎?]讓大家都榷認得到,才會攝受眾生,這叫以理服人.

所以;我說你莫非你比佛厲害,弄出個十九界?那就請你排吧,,,,說不出來你就是謗法!


《入楞伽》云:『如來藏名阿賴耶識,而與無明七識共俱。』


還有;你又拿出[指月錄],這裡有好多真悟祖師的公案.那請問閣下;哪一個是真月,哪一個是影月?

溫馨提醒你;擧示釋迦世尊經典聖教.

請吧.不盲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17
zjd713 發表於 2012-5-6 16:4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12-5-6 00:50 編輯
zhenru 發表於 2012-5-5 15:39
你高談濶論顯示好像很懂,那我依法義和你辯証,你卻又答不出來.

你不要再來這裡破壞 佛陀正法!


呵呵~~請別又激動啊,上面實際上講的蠻清楚了,需要先去了解一下整個系統構架,不要盲人摸象。若是以你的理解的話,謗佛的人就多了去了,隨便舉個通俗點的例子吧,如觀自在菩薩居然說,無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無苦集滅道等等,你說他是不是在胡說八道呢??你看是不是需要把他也批鬥一下??呵呵~~~師兄請在學佛前先學習一下如何做到與人平心靜氣地交流,這點也許更具現實意義吧。。。您說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主題

258

帖子

14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2
16
zhenru 發表於 2012-5-6 07:3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henru 於 2012-5-6 07:53 編輯
zjd713 發表於 2012-5-6 06:57
呵呵~~師兄請平心靜氣點。先不說佛學了,就是針對一般世事也許心平氣和,你說是不是??別一碰這個誹佛, ...


你高談濶論顯示好像很懂,那我依法義和你辯証,你卻又答不出來.

你不要再來這裡破壞 佛陀正法!

你信口雌黃---[阿賴耶(非等同於阿賴耶識)是相、如來藏是用。]-----你作此破佛說,那就請

你重新排一下十八界法?!讓我等都明白一下,其中的道理.[佛陀說法不也是五蘊十八界一一的

排清楚嗎?]讓大家都榷認得到,才會攝受眾生,這叫以理服人.

所以;我說你莫非你比佛厲害,弄出個十九界?那就請你排吧,,,,說不出來你就是謗法!


《入楞伽》云:『如來藏名阿賴耶識,而與無明七識共俱。』


還有;你又拿出[指月錄],這裡有好多真悟祖師的公案.那請問閣下;哪一個是真月,哪一個是影月?

溫馨提醒你;擧示釋迦世尊經典聖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15
zjd713 發表於 2012-5-6 06:5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12-5-5 15:17 編輯
zhenru 發表於 2012-5-4 23:18
請擧示經典,不許你瞎掰!

[阿賴耶(非等同於阿賴耶識)是相、如來藏是用。]-----你如此說,那請你重新 ...


呵呵~~師兄請平心靜氣點。先不說佛學了,就是針對一般世事也許心平氣和,你說是不是??別一碰這個誹佛,那個謗佛的,一遇到和你意見不合就「默摒之「。呵呵~~話說謗佛的話,你把佛請出來我來謗一下行嗎??


以五道修行是總的一個脈絡,佛經亦有了義和不了義之分,總體來說在資糧位上以四聖諦、十二因緣等法,依業因緣起現證」空性「,在以後的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上以唯識之相依緣起,龍樹中觀之相對緣起,持他空見之彌勒瑜伽行之相礙緣起反覆觀察般若波羅蜜以明「性相用」的關係。最後在無間道上超越緣起而證「性相用」的平等性,這也就是為什麼再多部說「深般若密多」的經典中多次、反覆談到平等的問題,這不是凡夫理解的人人平等的平等,而這正是最究竟的義理。也就是我6樓談到的「三自性三無性「,三解脫門的真實含義。

「空」和「分別」的關係應該是這樣的。一般人認為「空」貌似非常艱深,實際上「空見」只是資糧位上的初步見解。凡夫緣的是幻象,觀空后才能開始領悟緣起法,所以指月錄內才有水中月、月影、真是月亮的比喻。九地菩薩也有分別心存在,因為還有所緣境的存在。菩薩的分別心在於其仍有所緣,緣的是緣起法本身,執著的是緣起法本身。只有在無間道上最終超越緣起法的四重緣起才能「住無所緣、證無分別而無舍離」,那就是佛的智境,無二、不可思議。這中間存在不同次第、不同抉擇。需要耐心體會。只有對整個系統大致有了概念后再看各類經論自然明了,否則就如盲人摸象不知所謂了。再看各門各派的紛爭實際上都是大可不必的事,那只是視角和實證次第上的差異罷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主題

258

帖子

14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2
14
zhenru 發表於 2012-5-5 15:1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henru 於 2012-5-5 19:12 編輯
zjd713 發表於 2012-5-5 14:33
哎~~法界是性、阿賴耶(非等同於阿賴耶識)是相、如來藏是用。性、相、用你需要先搞清楚,否則只會流於空 ...


請擧示經典,不許你瞎掰!

[阿賴耶(非等同於阿賴耶識)是相、如來藏是用。]-----你如此說,那請你重新排一下十八界法?!

莫非你比佛厲害,弄出個十九界?請排吧,,,,說不出來你就是謗法!


《入楞伽》云:『如來藏名阿賴耶識,而與無明七識共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13
zjd713 發表於 2012-5-5 14:3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12-5-4 22:38 編輯
zhenru 發表於 2012-5-4 20:12
[佛法講緣起,細分而言有四重緣起(業因、相對、相對、相礙),但是不講第一因,這點需要先搞明白的。因為 ...


哎~~法界是性、阿賴耶(非等同於阿賴耶識)是相、如來藏是用。性、相、用你需要先搞清楚,否則只會流於空談層面,根本談不上什麼修證,當然修證到一定程度后又需要行甚深般若波羅蜜以去其分別性,最後得平等性,但是一步步來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主題

258

帖子

14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2
12
zhenru 發表於 2012-5-5 14:30 | 只看該作者
二乘人相信 佛說有本際涅磐,所以在入無餘涅槃后,唯剩第八識獨存之寂靜境界。才不會使 佛法落入斷滅空的境界!

如果光凴你所言的緣起緣滅法,而沒有不生不滅的第一因--眾生的根本心--第八識如來藏變現一切諸趣。那是毀滅 佛說。

現象界皆是無常敗壞之法,人死之後如果沒有常住真心--第八識如來藏持業種到未來世,那你的業種就不存在了麽?如此如何酬償因果?

你不能因爲你自己不能親証自己的根本心--第八識如來藏的所在,就用意識思唯佛法,而否定 佛說。

聖 馬鳴菩薩《大乘起信論》:「今言滅者,但心相滅,非心體滅。……眾生亦爾,以無明力令其心動,無明滅故動相即滅,非心體滅;若心滅者則眾生斷,以無所依、無能依故;以心體不滅,心動相續。」  

由上舉證即知︰無餘涅槃絕非斷滅境界,而是阿羅漢或辟支佛滅盡五蘊十八界后,唯餘第八識心體獨存,不再出生來世之五蘊十八界,無我無我所,寂靜極寂靜的境界,完全符於「三法印」之聖教︰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主題

258

帖子

14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2
11
zhenru 發表於 2012-5-5 12:12 | 只看該作者
[佛法講緣起,細分而言有四重緣起(業因、相對、相對、相礙),但是不講第一因,這點需要先搞明白的。因為有第一因既非緣起。]-------你是違逆 佛說!篡改佛法.


《大乘楞伽經》:「如來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兒變現諸趣,離我我所。」

佛陀明示----第八識如來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

由此可知,執離念靈知意識心為常住法,與常見外道見相符合,與佛所說相違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10
zjd713 發表於 2012-5-4 01:40 | 只看該作者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5-3 03:54
確實,依法依律地探討佛法是佛子應有的態度,也是法義辯證的基礎,讚歎! ...

依法不依人,大家加深討論,認真研究,相互提高,多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9
zjd713 發表於 2012-5-4 01:39 | 只看該作者
有所依止 發表於 2012-5-2 17:43
望圓宇妙心師兄見諒,
這個精華並不是針對主貼發放的.
感謝zjd713和zhenru兩位師兄的討論.

多謝版主肯定,我又補充了一點認識,歡迎諸位大德師兄指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17 02: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