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禹晉永頂不住了 退出微博刪除博文 宣稱有錢才能算是成功

[複製鏈接]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uasendg 發表於 2010-8-5 09: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huasendg 於 2010-8-6 07:49 編輯

在鑼鼓聲聲和煙花綻放的高調「維權」后,禹晉永似乎累了,他宣布「從即日起,退出微博江湖」,刪除大量博文並關閉了跟評。眾多網友措手不及,在沒有禹晉永的日子裡,他們表示會感到「寂寞」和「無聊」。

  8月5日16點47分,禹晉永在微博上留下了14個字:「本人宣布:從即日起退出微博江湖!」這是禹晉永在5日發布的唯一一條微博。8月3日的新聞發布會後,禹晉永依然活躍在微博上,發布慶祝新聞發布會成功的圖片、發布資訊類消息、談各種葡萄在生活中的妙用方法,偶爾還講個笑話。

  禹晉永在此條微博后關閉了評論,但截至記者發稿前,此條微博已被轉發近2100次。網友在轉發時大多表示出了另類的「依依不捨」。小山在此條微博后的留言是:走好,不送;吳丹紅說:祝你晚上睡個好覺。

  隨後,網友們發現,禹晉永刪除了一些微博,包括此前對王小山的「死亡威脅」。其微博中原來頂著許多光環的個人資料也不見了,變成「他還沒填寫個人介紹」。原來印有禹晉永照片及「有才有財」幾個字的頭像也被換成了一面龍壁。

  網友們還發現,禹晉永博客中2008年2月24日前的所有博文全部刪除,包括那份飽受爭議的律師函,大量閃耀光環的頭銜介紹也被刪除。

  5日晚,禹晉永在接受瀟湘晨報記者採訪時回應,退出微博及刪除博文是因為太忙了。「我們今天又收了一家公司,忙得不得了,哪有時間去弄那個,(微博)要上癮的,天天佔了大量的時間」。

  對於刪除的博文,禹晉永先是說,「沒有用了,留他幹嘛啊」,現後來改口說「管他有用沒用,就別上(微博)了唄」。

  「那東西挺上癮的,一天要十幾個小時來上微博,半夜三更睡不著也要上,弄得晚上一兩點了也睡不著覺,早上也起來上,白天也上,佔用了大量的時間了,現在哪有那麼多時間上,乾脆就把他戒了唄。」

  【對話】

  禹晉永:成功的第一標準是要有錢

  在沒有例如警方等權威第三方介入的時候,關於禹晉永的一切仍在一片口水之中,在經歷了張悟本、禹晉永等等風波之後,我們有必要探討何為成功?成功的過程中是否需要誠信?禹晉永式的成功是否需要複製?

  瀟湘晨報:您覺得成功的標準是什麼?

  禹晉永:(笑)這個你自己去寫吧,我不想跟你談這個問題(笑),每天忙得不得了,沒有時間去說這個事兒。

  瀟湘晨報:那您覺得您成功嗎?

  禹晉永:我不覺得我成功。離成功還遠呢。

  瀟湘晨報:那您成功的標準是?

  禹晉永:我不跟你談這個東西。你要談微博,我可以告訴你。為什麼要刪,因為牽扯的精力太大,讓人上癮,我開微博半年,一心都在微博上,正事兒幹不了,公司的事兒也沒管。

  (十幾分鐘后,採訪臨近結束,記者再次詢問成功標準的問題,禹晉永予以答覆,為方便讀者閱讀,特將問題提前)

  瀟湘晨報:您怎麼看待成功?成功的標準是什麼?

  禹晉永:這個各有各的標準。我告訴你,成功的標準是:第一,他得有錢,沒有錢一切無從談起。這是講實話,不講虛偽的話。當然,要通過合理合法的(途徑)賺錢。

  第二,思想要進化,心中要有愛。要從道德上、情操上不斷地完善自己。為什麼說有錢人不斷地去捐贈、去幫助別人,其實我覺得這是最好的。

  但首先得有錢。人人都在這個世界上闖蕩,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現在人們對成功的標準其實也是唯一的。

  瀟湘晨報:怎麼理解這個「唯一」?

  禹晉永:你得必須要有價值啊,首先他得有經濟價值在裡面。

  瀟湘晨報:社會上有很多有關成功學的著作,也很暢銷,您覺得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成功學的著作呢?

  禹晉永:是因為人們太希望成功啦,實際上是沒有用的,因為寫成功的人沒幾個是成功的。

  瀟湘晨報:包括唐駿嗎?

  禹晉永:這個關鍵看你怎麼理解。

  瀟湘晨報:您怎麼看待道德與成功的關係以及誠信與成功的關係?

  禹晉永:關鍵是你們自己都沒把誠信搞明白,你們有幾個能說清楚什麼叫誠信嗎?誠信他是有度的,是用度來衡量的。

  你們所有媒體都沒有一個人把誠信搞清楚,相反,卻拿了一個十分低級的誠信的標準去要求所有的人,你這種要求只能讓社會停滯不前。社會是在競爭中發展的,我們今天有這種美好的生活,是靠競爭出來的。

  瀟湘晨報:也就是說,在競爭之中可以不講誠信?

  禹晉永:不是說不講誠信,競爭中肯定是要講誠信的。但是誠信是要有度的,你們始終沒有搞清楚這個問題,什麼叫誠信?實話實說叫誠信嗎?那恰恰是不誠信的表現。

  我那天(8月3日新聞發布會時)不是講過了嗎,誠信不是用語言來表達的,也不是用行為來表現的。但是,誠信包含了語言和行為。但你的語言和行為逆向的時候,並不能代表你是誠信,也許就是偽裝。在國民革命時期,余則成算不算誠信啊?

  我們說點現實的,除了你們說我不誠信之外,還有誰說啦,我的投資夥伴說了嗎?我的員工說了嗎?我的朋友說了嗎?沒有一個。我實話告訴你,我在他們中,是非常誠信的。

  瀟湘晨報:8月3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您說一個涉嫌學歷造假的美國西太平洋大學的校友倒下了,他後面還有千千萬萬個出來,為什麼?

  禹晉永:因為你們始終沒有搞清楚一個問題,媒體在充當道德判官、道德法官,可是道德是一種要求,是一個很高尚的行為,而法律他是個底線,人們都生活在道德之下法律之上,所以你老用道德去要求人,沒有人能活得出來。

  你難道沒有說過一句謊言嗎?你在跟同事競爭的時候都是那麼實實在在的嗎?如果按照你們的要求,所謂的道德,哪怕善意的說一句謊言,你心靈都會受到譴責,你是沒有辦法進步的。

  瀟湘晨報:網友們認為,一個人的身份跟他所承擔責任是不一樣的,公眾人物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

  禹晉永:我不是公眾人物,你們非說我是公眾人物。就像你們都寫文章說我是地產商,是地產大亨,我已經說過多次了,我不是地產商,我就是一個投資商。你要把我定位為一個地產商,你是找不著項目的。要定位為一個投資商,你看,到處都能找到(項目)。

  瀟湘晨報:不可迴避的一個問題是,很多網友在指責您,您覺得是為什麼?

  禹晉永:他指責是他不了解情況。價值觀、社會觀、認識程度,人與人之間是不一樣的,但是起碼我從來沒有去指責過網友。他們那麼罵我。

  我不會弄微博的設置,不小心就把評論給關閉了,為了打開他,找了好多人幫我,最後才知道怎麼打開,打開了之後上萬人來罵,罵就罵唄,我從來沒有罵過他們。

  瀟湘晨報:那現在您的微博又關閉了評論?

  禹晉永:我停了嘛,我就關閉。我已經不再上微博了。現在股東們有意見。又買了一家北京上市公司的股份,今天下午舉行了簽約儀式,別人說了,你就安心去弄這個事兒,不要老在網上去弄這個事兒,影響別人。

  瀟湘晨報:那您覺得,事情發展至今,您有錯嗎?

  禹晉永:我錯在哪啊?

  【反方】

  王小山:社會的標準有問題,成了有錢才成功

  有媒體報道,知名專欄作家王小山曾在自己的微博中直呼禹晉永為騙子,並指禹晉永有多次詐捐行為。記者昨晚採訪了王小山。

  瀟湘晨報:您怎麼看待禹晉永退出微博一事?

  王小山:玩膩了就退唄。他可能是不是實在難以自圓其說啊,在這裡得不到他想要的東西。上微博想得到什麼,現在看來也得不到什麼,那他就退唄。

  瀟湘晨報:您覺得他想得到什麼?

  王小山:那我不知道了。總之肯定是目的沒達到吧。

  瀟湘晨報:您覺得他成功嗎?

  王小山:什麼意義上的成功啊,我不知道他哪裡來的那麼多錢,但我覺得這個數量肯定不會太多,你看他那天的新聞發布會搞得很寒酸,作為一個正規的發布會,不會搞成那個樣子。我不知道什麼叫成功,做房地產商他肯定不成功,做投資家也是不成功的。那你說什麼叫成功?我覺得是非常不成功。

  瀟湘晨報:您成功的標準是什麼?您覺得您成功嗎?

  王小山:按照我的標準,我覺得我挺成功的。但是每個人的標準不一樣,別人成不成功都得有自己的感覺。我成功的標準就是,我很開心我每天過得挺好的,起碼是大部分時間挺高興的,按照我自己的活法兒去活。我活得挺開心的,我挺成功。他有地位,有頭銜,他有成功的標準,大家還認為他開心,其實他未必很開心,不會成功的。

  瀟湘晨報:你覺得問題的社會土壤是什麼?

  王小山:社會的標準有問題,成了有錢才成功。

  【媒體】

  黎光壽、夏子航:禹晉永掉進了自己設置的成功陷阱

  《每日經濟新聞》北京站調查記者黎光壽,調查過禹晉永在北京六年經營涉嫌沒有納稅和北京公司註冊地假地址問題。談到禹晉永提出的「成功首先必須要有錢」,黎光壽坦言,自己並不能給成功下定義,禹晉永究竟有多少錢,他也不清楚。但是即使按照有錢的標準,黎光壽認為禹晉永也不是成功人士。

  《每日經濟新聞》上海站記者夏子航在接受瀟湘晨報採訪時,也表示「毫不覺得」禹晉永是成功的。夏子航說禹晉永涉及的問題,不僅僅是一個道德問題,而是涉嫌犯罪;他坦言並不懼怕禹晉永打官司,他已經掌握了實實在在的證據,能夠支撐自己的論點。

  但是,此前禹晉永被媒體揭露的一些涉嫌造假的證據中,有些已經過去了十幾年甚至更早,為何媒體當時沒有注意到?

  夏子航認為,媒體並非有意去給禹晉永貼金,在數年前的讚揚聲中,由於大眾對成功的渴求,的確很難找到現在許多人「圍剿」禹晉永的氛圍。或許,真正讓禹晉永陷入危機的是,禹晉永自己把自己拔得太高,換言之,他掉進了自己設置的陷阱。

  孟波:「一個成功人士首先是一個誠實的人」

  禹晉永8月3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說,誠信是「心中的那份堅持」。對此,資深媒體人孟波表示不同意,他認為真實就是真實,一半的真實也是虛假。是不是北大博士後學歷,企業註冊資金有沒有10億,這樣的問題不存在虛假的真實。

  孟波也不認為禹晉永是成功的,「一個成功人士首先是一個誠實的人」。法律問題讓法律去解決,道義問題由道義來評判。這是兩碼事情。

  孟波同時提醒說,媒體應該很冷靜客觀公正地看待這個問題,不應該被某個人的成功光環和明星效應所迷惑。媒體在傳播常識的過程中,只需要告訴公眾事實本身就可以了。但是有些報道中往往會偏離這個基本原則,比如對道士李一的報道中也是這樣。這就需要重申兩個原則:一個是媒體的專業精神,還有一個是獨立精神,不為利益所左右。

  【網眼】

  張洪峰:公眾憤怒於商人遊刃有餘於各地政府

  作為自始自終圍觀西太平洋大學學歷門事件的萬千網友之一,知名網友張洪峰認為相關事件是一場鬧劇。

  瀟湘晨報:禹晉永在沒開新聞發布會回應之前,大家都在指責他;他回應后,有更多網友和媒體加入了對他的指責,這是為什麼?

  張洪峰:應該說這一事件媒體和網友給予的關注度,甚至超過了某些災難性的突發事件,這種動力來源於公眾長期以來不滿於一些人能馳騁於社會而不被打擊,積攢已久的怨氣在這次事件中被引爆。回應后的加倍指責,一方面源於其所謂的維權行動,一方面則來源於公眾對於這個人居然能在各地政府遊刃有餘(禹晉永在新聞發布會上出示了各類政府文件)的憤怒。

  瀟湘晨報:如果您是禹晉永,您會怎麼辦?

  張洪峰:如果我是他,我會儘快的「躲起來」,遠離媒體和陽光,也許還能有一線生機,畢竟如果被抓,無異於讓當初涉及那些政府文件的政府官員自扇耳光,甚至還有可能被追責,這應該也是至今未見法律行動的主因。

  瀟湘晨報:您覺得他成功嗎?成功的標準是什麼?

  張洪峰:他這種所謂的成功,只適應於改革開放初期,信息的不對稱,地方政府官員的不成熟,才讓這類人挖到了第一桶金。但現在的中國,社會法治和誠信意識日益高漲,成功的標準,已經強調是具有社會責任和符合法治,現在的成功已經不是誰手裡有多少錢,而不問出處的年代。

  瀟湘晨報:禹晉永在新聞發布會上說過,他西太平洋大學的那個校友倒下了,後面還有千千萬萬個出來。您覺得造就禹晉永們生存的社會土壤是什麼?

  張洪峰:他沒有說錯。禹晉永們生存的社會土壤就是利用地方政府「求錢若渴」的心態,畫餅於地方政府充政績,空手套白狼。

  瀟湘晨報:現在社會上有很多所謂的「成功學」著作,為什麼這麼暢銷?您怎麼看待這種社會現象?

  張洪峰:大凡這類「成功學」著作講述的都是些「厚黑學」,所謂成功的時間段往往是改革開放的初期年代,那個年代誰更厚顏更黑,就會在混亂的市場里獲得成功,但這些已經是故事,當年的「成功人士」如今已轉型,或者寫點過往的「英雄史」騙騙後生而已。

  目前我們的社會並不是已經誠信,而只是公眾開始了覺醒,「金錢就等於成功」、「英雄不問出處」還是社會的崇拜熱點,這也是這類書為什麼暢銷的原因。人們期待昔日的英雄故事可以複製,這種畸形的社會現象會隨著誠信需求而逐漸遠去。畢竟在一個沒有法治、沒有誠信的社會,每一個人都會手足無措。

  【快評】

  禹晉永偃旗息鼓背後的玄機

  身為西太平洋大學校友,禹晉永挺身而出,本計劃替校友補漏消災,未承想卻引火燒身,讓聚光燈紛紛指向了他自己。在萬炮齊轟的危急時刻,禹晉永沉穩調度,讓律師出了聲明,放言反告媒體和網友並欲讓他們「生不如死」。

  接著,他在擂鼓煙花氣氛中,開新聞發布會上演單人脫口秀,並用《好漢歌》和《真心英雄》為自己壯膽。但喜感十足之餘卻沒有安排任何記者提問。正當眾人納悶之際,他在微博上丟出一句「從即日起退出微博江湖」,把翹首以待的各位給打發了。禹晉永偃旗息鼓的背後到底有啥玄機?

  在某些人,尤其是初出茅廬還未踏上社會的學生看來,禹晉永是個騰雲駕霧頭戴光環的典型成功人士。這樣的案例在中國並不鮮見。不問真理只求成功,其歷史成功學軌跡總是一貫有跡可循的。

  成功學發展到今天,不但毫無奄奄一息跡象,卻呈虎虎生威勢頭,因為「我的成功可以複製」。於是各種成功速成學紛紛登場,成功推銷者比比皆是,成功仰慕學徒成千上萬。唯成功是問,其它諸如誠實,善良,公正等傳統好品質被棄之在地,踩得面目全非。

  禹晉永們能夠有今天的光彩,其背後存在著普遍的群眾基礎,也有體制下選材晉陞的弊端。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體制如此選人,逼得大家爭著成功,反而忽略了生活本身,使得腐朽價值觀橫行。禹晉永並不孤獨,知音很多,他只不過是其中類似的成功者的一例,前可見古人,后更見來者。

  美國知名新聞人普利策曾言:「假如國家是一艘航船,新聞記者就是桅杆上的瞭望手,他要及時發現暗礁和險灘,使航船能順利航行。」除了直接參与報道的媒體之外,被禹晉永的「檄文」點中大名的網友:很傻的妮子、王小山、吳丹紅等人算不上專業的新聞記者,但他們卻親身踐行公民義務,承擔起了公民記者的職責。禹晉永只是他們發現的最新的一塊暗礁而已。

  禹晉永並未成功,反倒關閉了微博。他也許是在觀察輿論風向,先沉寂一段時間,待東山再起。這個個案的最後處理,值得關注。而更應警惕的,是人們心中那種為了成功而不顧一切,不斷突破做人底線的慾望衝動。唯有時刻監督這種衝動,禹晉永們才不會在未來某個時候高調亮相。


原標題:東莞時報回應地產大亨禹晉永天價索賠:我們不怕

2010年8月2日上午,針對地產大亨禹晉永在微博t.sina中發表「律師聲明」指稱多家媒體與網友侵權,要求其道歉,並提出5千萬元索賠一事,《東莞時報》作為媒體率先發聲:發表「致禹晉永的公開信」。信中表示該報「行得正站得直」,「不怕」禹的起訴行為,並稱將出席8月3日禹所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並「忠實記錄」。

  因「力挺唐駿」、「詐捐門」、「偽造土地使用證」而被網友窮追猛打的地產大亨禹晉永於月31日凌晨在其微博中發布「律師聲明」,稱媒體和網友此前的言論「嚴重失實」,他將於8月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用鐵證回應質疑。」

  禹晉永在「律師聲明」中稱,《東莞時報》、《每日經濟新聞》等多家媒體的報道,以及網友王小山、很傻的妮子、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吳丹紅的網上言論嚴重失實。他要求媒體和網友在24小時內道歉,否則將提起訴訟,並提出共計5千萬元的高額索賠及對上述主體基本賬戶和有效資產依法進行相關財產保全強制措施。他同時在微博上向網友徵集王小山、吳丹紅等人的銀行存款帳號等有效資產線索,並「按一定比例給予提成獎勵」。

  吳丹紅也已在微博上「接招」,他表示這是本年度最大的笑話,同時發表聲明:「歡迎禹晉永起訴本人,希望走正常的法律途徑解決問題。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我有足夠的信心,這個社會還有正義和良知在。」

  此前,禹晉永因被媒體曝出「使用偽造國土使用證為旗下公司增資」,「向汶川小學捐款始終未到位」等新聞而被網友廣泛關注。


東莞時報》致禹晉永的公開信

    禹晉永先生:

  聽聞您向本報發出《律師聲明》,我們感到很欣慰,也覺得很榮幸。欣慰的是,您終於勇敢地站了出來,要求和包括《東莞時報》在內的國內多家知名媒體、幾位「毀您不倦」的網友對簿公堂。您能選擇通過法律途徑,而不是靠繼續打小報告、告黑狀,或者學習某些愚昧不堪的人衝擊報社。僅此一點,我們對您表示激賞。

  當然,您「不告黑狀、不繼續打小報告、不學人衝擊報社」等理性行為也是我們作為一家負責任的媒體為您設想的美好形象。但願我們對您的美好預想是對的,而您,也不會再令公眾失望。

  禹晉永先生,從《東莞時報》發出有關您的連續報道到您發表《律師聲明》的這段時間,本報編輯部一直冷靜之至。當然,也有個別同事有些擔心,怕您在北京突發冷箭,因為我們這些純真的同事還不夠了解您,總相信這世界上像您這樣的名人應該都非常靠譜,有著通天的本領。但我們安慰同事,《東莞時報》是家負責任的媒體,白紙黑字寫著的是良心、質疑和真相,行得正站得直,有那麼多的讀者監督著我們,也一直和我們同在,不怕!

  好了,現在看到您發的《律師聲明》,我們終於更加的輕鬆,並有一種儘快和您對簿公堂的衝動。

  可是,在我們認真閱讀您微博上刊出的《律師聲明》后,我們突然覺得非常掃興!這樣一份標點符號混亂,法律用詞不準,指向模糊,不是「某些」就是「某個」的《律師聲明》,讓我們懷疑它的可靠性。

  禹晉永先生,作為一位有著「北京大學博士后」和「美國西太平洋大學博士」雙料身份的「罕見雄才」,作為一位聘請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的律師作為代理人的商界名人,您,犯這樣的錯誤著實不應該。為此,我們特別求證了您的律師,他說,那律師函的內容,是禹博士您故意為之的。

  如此聲明原有玄機,只是我們沒看出來而已。

  在我們認真研讀了您的《律師聲明》后,我們對您現今的身心狀況和所受的壓力更加的擔憂。不知道您是否留意到,有好心的網友一再提醒您,身上不幹凈,最好沉默。我們認為,您力挺的校友唐駿先生,對「學歷門」的處理技巧,遠在您之上。

  當然,可能您面對的問題,比唐駿先生更嚴峻,所以反應會更劇烈。

  之前有網友戲言,禹晉永北大博士后的身份被無情地揭露后,只剩下一個如假包換的身份——60后。但是,細心人士發現,根據「60后」先生多次接受媒體採訪的資料來看,您的出生年份有1958、1963、1966年三個版本。然而,又有媒體同行在公安系統查詢獲知,您出生於1964年3月。

  禹晉永先生,您到底是60后、60后、還是60后?

  實際上,對於您的年齡真假問題,大多數人都不想窮究了,因為這其實不重要。從假學歷到詐捐希望小學,再到涉嫌詐套土地,還有太多真假問題需要您出面去釐清。相信任何一個地產大亨遇到這麼多個問題,都會比唐駿更頭疼。

  我們知道,這可能是您人生迄今為止最為艱難的日子,您可能食無味、寢難眠,但這也許會是您人生的一次重大洗禮。

  禹晉永先生,公眾與媒體的質疑聲,並非針對您的個人隱私,而是關涉誠信與公共利益,甚至涉及到了由此掀開的欺詐嫌疑。公眾與媒體有這樣的權利,您或許也應該有如唐駿那樣敢於承認「騙到所有人就是成功」的勇氣。

  禹晉永先生,《東莞時報》自創刊以來,從未如此給一個公民寫這樣的公開信,從以上言辭看,您也許能感受到我們的希望甚至善意,當然,您更有可能覺得我們是一家相當死纏爛打的小媒體。無論如何,不管您願意不願意,我們真誠希望,對於您的千言萬語,留給更多的負責任的媒體。

  最後,我們要說,儘管我們沒有受到您的邀請,《東莞時報》還是希望去參加您即將在8月3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本報將忠實記錄您說的每句話、每一語。

  禹晉永先生,明天就是您最終「出手」的日子了,我們真誠祝願,今晚睡好,保重身體!

  本報編輯部

  2010年8月2日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沙發
 樓主| huasendg 發表於 2010-8-5 09:46 | 只看該作者
圍堵禹晉永

本報記者 吳金華
2010年8月2日《東莞時報》

  《東莞時報》在國內率先披露禹晉永身陷造假詐騙雙漩渦后,多家媒體持續
追蹤報道,《每日經濟新聞》、《中國經營報》、《四川法制報》都進行過實地
調查,證實了公眾的質疑無誤。

  7月30日,禹晉永在個人搜狐博客上的《律師聲明》,對《東莞時報》、
《北京青年報》、《每日經濟新聞》、《南方都市報》、《瀟湘晨報》、《中國
經濟時報》的報道,以及知名網友王小山、「很傻的妮子」、吳丹紅(北大博士
后,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吳法天的網名)的網上言論發表聲明,要求這些媒體24
小時內在自己的報紙上消除對禹晉永的影響,並且在同版面、同位置作賠禮道歉
聲明。同時對上述侵權主體提出五千萬元的高額賠償。

  此外,禹晉永在聲明中稱,依法追究某些主體的刑事責任。

  禹晉永的《律師聲明》,讓公眾和媒體很高興。自網友、媒體不斷揭露禹晉
永造假詐騙以來,他終於通過法律途徑,維護他的合法權利,要和這些揭露他真
身的網友、媒體對簿公堂。

  禹晉永將該《律師聲明》的列印版掃描后的圖片上傳到個人搜狐博客,以及
新浪微博上。

  他在微博上稱:凱愛資本投資有限公司、中國世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於8月3
日下午3時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暨維權行動啟動儀式,對侵權誹謗的媒體和個
人提起追究法律責任;屆時,國內外主流媒體現場視頻和文字以及微博直播,用
鐵證正式回應質疑。

  律師聲明漏洞百出

  禹晉永《律師聲明》列印版的掃描圖片在網上瘋狂轉載,這份《律師聲明》
的正規性、嚴謹性遭到網友質疑。專業法律人士劉恪麟對這份聲明做了一一解讀,
最後四字點題:狗屁不通。

  聲明中稱,委託人將對上述主體的基本賬戶及有效資產依法進行相關財產保
全強制措施。劉恪麟的點評是:你丫當自己是法院,還依法……強制?正確的說
法是:依法申請財產保全——不過「財產保全」必須是「給付之訴」。

  昨天,《東莞時報》記者就這份《律師聲明》採訪劉恪麟,他認為,禹晉永
的《律師聲明》像是律師函,但缺失了律師函的基本要素,比如沒有註明時間、
律師的聯繫方式,以及訴訟地等等。「通過律師事務所的名義,發表《律師聲明》
在中國十分罕見。」劉恪麟表示。

  他認為,代理禹晉永案件的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不應該出現這樣的漏洞。

  之後,《東莞時報》記者就《律師聲明》致電禹晉永的代理律師宋一祺和劉
成喜,記者三次撥打宋一祺的電話,對方均處於關機狀態。

  最終劉成喜接受了《東莞時報》記者採訪,記者詢問《律師聲明》是否由盈
科律師事務所律師起草,劉成喜表示不方便回答這個問題。劉成喜坦言,盈科律
師事務所的確代理了禹晉永維權案件,並且承認該《律師聲明》存在諸多漏洞。
「這份《律師聲明》只是告訴媒體,我們的委託人在幹什麼,我們的職責在於保
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聲明中不太嚴謹的地方,可能是有人在玩文字遊戲,我們
的觀點在後半部分。前半部分是當事人的陳述,他要求什麼,我們就寫什麼。我
們肯定是要經過審查的,不屬於法律規定的,我們會刪除。我是代理人,不是委
託人,這點請媒體理解。」

  劉成喜接受《東莞時報》記者採訪時,一再強調,律師的職責是保護當事人
的合法權益。「《律師聲明》不是律師函,律師函是要寄給個人的,寄給媒體。」
劉成喜說,律師函會有嚴格的法律依據和侵權事實。記者問劉成喜,被起訴的媒
體和個人,大概什麼時候收到律師函,他說「這個不方便透露」。

  劉成喜向《東莞時報》記者表露了禹晉永發表《律師聲明》的目的,「《律
師聲明》如果出晚了,會造成什麼後果。打個比方,如果媒體有錯誤,它的報道
有失實,這種情況下,會越傳播越廣。對禹總會造成更大的影響,這是大家都不
想看到的。《律師聲明》不是一個函件,律師函是非常嚴謹的。《律師聲明》是
告訴媒體,當事人要做什麼事情。」

  對於《律師聲明》上沒有標明日期,劉成喜說這是當事人故意不寫的。「這
是一個臨界點的問題。比如說,我們發《律師聲明》后,媒體立即刪除,或者不
再報道,更正了,我們可能就放棄(起訴)了。這個聲明的目的,是告訴大家不
要再擴散報道了。你仔細看下這個函件,字裡行間都是這個意思,不是說是一個
非常明確的法律函件,很多表述都非常模糊,不是具有完全的針對性。表述的對
象都是『某些』『某個』。禹晉永的目的是,發布這些新聞的(媒體),轉載這
些新聞的(網友),不要發布轉載了。真的要發布,你停一下,我們把證據拿出
來以後,辨別真假后,再發布轉載。」劉成喜一再強調,「該聲明不是要追究你
的責任,這個理解不是完全正確。」

  揭露禹晉永的都是小報?

  7月31日,禹晉永在微博上表示,將在8月3日下午3時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
這條微博得到媒體同行的響應,儘管包括《東莞時報》在內的多家被禹晉永起訴
的媒體,都沒有收到邀請。而在微博上,禹晉永並沒有具體說明新聞發布會的地
點,和邀請的媒體。

  昨天,《東莞時報》記者終於撥通了禹晉永的電話,接到記者電話后,禹晉
永說,「不接受你們(採訪),我們已經起訴你們了,不接受你們,(新聞發布
會的受邀單位)沒有你們,小報不接受啊。」記者問他哪些報才是大報,禹晉永
匆匆掛掉電話。通話時間不超過15秒。

  此外,被禹晉永起訴的《每日經濟新聞》也被他稱為小報。昨天,《東莞時
報》記者採訪報道過禹晉永事件的《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夏子航以及黎光壽。

  「今天早上我在網上看到禹晉永說3號召開新聞發布會,給他發簡訊說,我
們是家嚴肅的報紙,不希望不確切的報道給你帶來不利影響,希望參加你的新聞
發布會,希望你告訴地址。」接受記者採訪時,黎光壽說。

  然而,8月1日13點21分,黎光壽微博顯示:禹晉永中午給我發簡訊說:你們
已經是被告了,很快法院會查封你們資產的,我們已經提出保全申請並提供了擔
保,你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承擔法律責任,我們的證據只能向主流媒體提供,你們
這些小報和狗仔隊不能進入。

  到底哪些媒體才是主流媒體,黎光壽說,對方並沒有明確告知。「他的律師
說,所有報道過的這些媒體(報道過的有《北京青年報》、《南方都市報》、
《中國經濟時報》、《瀟湘晨報》等)都不能參加,只允許主流媒體參加。」

  對於8月3日禹晉永召開新聞發布會,禹晉永的律師劉成喜表示他應該會參加。
但記者詢問新聞發布會具體時間和地點時,劉成喜統統用「不方便透露,要求保
密」回應記者。接受採訪時,劉成喜也表明了自己的苦衷,「能透露的,我們都
樂意和媒體交流,不能透露的,都是當事人的要求,我們也沒有辦法,這是律師
的職責。」

  《財經》起底禹晉永

  在禹晉永發布《律師聲明》的第二天,禹晉永更新微博的頻率比較頻繁。

  7月31日,禹晉永啟動了收集侵權人資產狀況工作,希望通過各種渠道將
「侵權人」王小山、吳法天和「很傻的妮子」的基本賬戶和有效資產情況,以及
薪金收入查個水落石出。為了方便和網友交流,禹晉永稱,「私信全面開放」。
但是,網友胡淑芬給禹晉永發私信卻發現,「根據對方的設置,你不能進行此操
作。」

  自禹晉永發表聲明,表示可能起訴上述媒體,以及王小山、吳法天等人,網
友支招,希望上述媒體和網友反訴禹晉永。

  2009年2月28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的《刑法修正案
(七)》增補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安全的犯罪,包括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
息和竊取、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罪名。按此法規,禹晉永通過有獎徵集並獲
得王小山、吳法天等個人賬戶和基本信息的行為,已經涉嫌刑事犯罪。此前,珠
海已有判罪先例。

  昨天,《東莞時報》就禹晉永的《律師聲明》採訪王小山、吳法天。王小山
說,「先不說,3號之後再說。」

  王小山坦言揭露禹晉永的初衷——騙子一定要被揭穿,而且遲早會被揭穿。

  在收集到禹晉永涉嫌多項犯罪證據后,吳法天以公民的身份,向北京警方舉
報禹晉永,舉報禹晉永涉及的問題有詐騙、合同詐騙,虛報註冊資本,虛假出資
抽逃出資,提供虛假財會報告,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提供虛假證明文件,
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等行為,
已經觸犯了法律。

  「上周五公安局的高警官對我說,(舉報)材料已經由海淀公安支隊轉移到
昌平公安支隊,他要我明天再看一下。」吳法天昨天告訴本報記者。

  舉報禹晉永涉嫌犯罪是公民的合法權益,吳法天很高興可以同禹晉永對簿公
堂。禹晉永稱王小山、吳法天以及「很傻的妮子」等網友捏造事實,吳法天卻不
認同。「我們所有的信息,都是從公開渠道來的,都是自己提供的。捏造事實的
是禹晉永,媒體也是如實報道,公眾和媒體對禹晉永提出質疑,你出面澄清不就
可以了。」

  禹晉永的多份造假事實被公眾和媒體揭露后,媒體界起底禹晉永的行動悄然
進行著。《財經》雜誌今天也有重磅新聞對「地產大佬」禹晉永進行全方位報道。

  8月3日,也就是明天,禹晉永的新聞發布會會不會召開,如果召開,能給大
報、主流媒體帶來什麼?全國人民拭目以待。

  禹晉永:

  你有什麼是真的?

  2008年,禹晉永高調宣布投資440億元在重慶建超七星酒店,承諾在2009年5
月1日前投入100億元進入釣魚嘴一期工程。然而,7月27日,《中國經營報》記
者實地調查發現,該核心區域仍是重慶城郊結合部。

  在禹晉永及其公司一層層被暴露在公眾面前之際,《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
查發現,禹晉永借用「投資」之名通過在山東梁山縣的1500畝的土地證造假,並
虛構註冊資金,將凱愛置業的註冊資本從50萬元增加到1.2494億元。《東莞時報》
記者從該報記者黎光壽處得知,黎已掌握長達180頁的禹晉永造假證明。

  此外,據該報記者報道,禹晉永公司有6年零納稅的記錄。結合多家媒體報
道和網友舉報,《東莞時報》梳理出禹晉永涉嫌商業欺詐如下:

  造假1:2003年12月24日,「鳥巢」正式開工。根據新聞報道,國家體育場
總投資約35億元人民幣。58%由北京市政府提供,42%投資通過全球招標,向社會
招募資金。然後,禹晉永捐出的17.5億佔35億的50%。

  核實:如果禹晉永沒撒謊,要麼鳥巢超支,據官方數據顯示,鳥巢並沒有超
支。

  造假2:禹晉永的中國世代投資控股集團的網站上顯示,集團於2006年7月4
日在香港註冊成立,註冊資金10億港元。

  核實:調查發現世代集團有兩名註冊人,一位是史維學,一位是禹晉永,注
冊股本為10000港幣。事後經過查詢,世代投資主頁關閉。而史維學向媒體澄清,
他根本不認識禹晉永。

  造假3:在禹晉永向重慶大渡口區和梁山縣提供的介紹中,1993年-1995年,
禹晉永投身土地生意,進入四川綿陽市土地開發建設總公司,擔任總經理兼黨委
書記;1995年-1999年,他出任四川永嘉房地產投資開發集團董事長、總裁。

  核實:《中國經營報》調查發現,綿陽市土地開發建設總公司在1993年
-1995年間根本沒有「禹晉永」此人,而經114查詢,根本就不存在四川永嘉房地
產投資開發集團這個公司。

  造假4:汶川地震后,禹晉永募捐上百萬元,承諾全部用於捐助四川江油市
太平鎮龍門小學建設。

  核實:《東莞時報》、《北京青年報》調查發現,禹晉永的中國世代以「校
方設計的圖紙不過關」以及「金融危機為由」退出援建。

  造假5:禹晉永及其兄弟禹晉川擁有的梁國用(2003)字005號、梁國用
(2004)字第007號等3份國有土地使用證。

  核實:山東省梁山縣國土資源局向《每日經濟新聞》指證,這3份國有土地
使用證為「偽造」;《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同時發現,禹晉永正是憑藉著子虛烏
有的梁山縣1500畝土地隨後又在北京設下了一場1.2億元的「圈套」。

  造假6:記者綜合禹晉永多次接受媒體採訪資料發現,禹晉永的出生年份分
別有1958年、1963年、1966年三個版本。

  揭露:通過公安系統查詢得知,禹晉永1964年3月生。

  造假7:禹晉永註冊的北京凱愛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地址是北京市昌平區北
七家鎮溫泉花園B區A座別墅2號。

  核實:《中國經營報》調查發現,溫泉花園根本沒有A棟別墅。2007年,禹
晉永的公司地址變更,但調查后發現還是錯誤地址。

  禹晉永(據百度資料)

  ●學歷學位

  北京大學工商管理碩士   

  美國Pacific Western University大學(西太平洋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學位
  

  北京大學博士后(根據北京大學博士后,中國政法大學吳法天副教授查證,
北京大學博士後學歷造假)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高級訪問學者

  ●職務

  凱愛資本(地產基金)投資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局主席 

  中國世代投資控股集團創始人、總裁   

  美國凱愛世界網路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局主席   

  美國凱愛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局主席

  ●兼職

  北京大學公共經濟管理研究中心理事長、高級研究員   

  北京大學兼職教授   

  清華大學兼職教授   

  中國人民大學兼職教授   

  中央財經大學兼職教授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MBA導師   

  北京化工大學兼職教授   

  中央教育電視台CETV-3《置業大講堂》客座教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3
 樓主| huasendg 發表於 2010-8-5 09:47 | 只看該作者
禹晉永的論文「果然」涉嫌剽竊

  作者:萬物本原探索者

  從唐俊同學事件后,開始關注這位有著眾多頭銜的博士、博士后、教授、大
企業家。

  這些天來,這位著名的西太博士的家底似乎也已經給抖露了個底朝天。和唐
俊同學類似,禹大博士也是沒幾樣是真的。

  今天有空上cnki找了禹大博士為數不多的學術論文(就找到2篇,其中1篇還
是類似訪談的)。

  下了禹大博士發表在《現代企業文化》2008年第一期(69-70頁)的一篇
「企業文化的關鍵點」。

  然後用百度一搜索,你猜怎麼著?

  果然,2001年12月就有人在網路上提前全文登出了,哈哈。

  隨便拿個關鍵詞一搜就搜索到了。

  原文作者署名(網名):王博。

  網路出文時間:2001-12-17

  不知是否還有更早的,但以此為準,比禹大博士就早了近7年。

  按我能查到的最早版本,網路上這篇「文」(先不說算不算論文了)出現在:

  西祠衚衕——>角落——>飛鳥跑的角落
(xici./main.asp?url=/u3412353/d7384096.htm)

  更厲害的是,在百度文庫中都有收錄:

  百度文庫 > 專業文獻/行業資料 > 企業文化的建立體系如何構造

  (wenku.baidu/view/d77221d9ad51f01dc281f110.html)

  用word的「比較」功能,將上述來源於網路的文章和禹大博士的「學術論文」
比,結果如下:

  1)禹大博士的文章多了:
  企業文化的關鍵點
  文/禹晉永
  沒有文化的企業也可以成長,但沒有文化的企業不可能實現可持續成長。因
為,沒有文化就等於沒有一個靈魂、一條主線,就無法牽引企業向前發展。企業
文化的關鍵點:深入到員工的內心,融化於員工的血液,體現在員工的行動。
(但網路文章還在標題處有如下文字「企業文化的關鍵點在於應深入員工的內心,
融化在員工的血液,體現在員工的行動」)

  2)網路文字中「Electric Elite」在禹大博士的「論文」中變為
「ElectricElite」

  3)禹大博士的論文中多了:
  (作者為中國世代投資控股集團總裁)

  其他不多說了,轉載下禹大博士的「學術論文」,如下:

  =====================
  企業文化的關鍵點
  文/禹晉永

  沒有文化的企業也可以成長,但沒有文化的企業不可能實現可持續成長。因
為,沒有文化就等於沒有一個靈魂、一條主線,就無法牽引企業向前發展。
  企業文化的關鍵點:深入到員工的內心,融化於員工的血液,體現在員工的
行動。Terence E. Deal(特倫斯)和Allan A.Kennedy(阿倫)合著了一部頗具
影響的專著:《企業文化》(Corporate Culture)。書中給企業文化的定義是,
「用以規範企業人多數情況下行為的一個強有力的不成文規則體系。」《電子精
英的經營智慧》(Business Wisdom of the ElectricElite)一書的作者
Geoffrey James(詹姆斯)將企業文化比作「河岸」。「企業里的行為如同在兩
岸間奔流的河水。隨著時間的推移,奔瀉的河水將河道沖刷得更深,從而加強了
企業文化,不斷重複過去曾使企業走向成功的行為。」
  金錢具有吸引力,事業具有凝聚力。一個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它可以引進
人才、引進技術、引進資金、引進管理,但不能引進品牌,不能引進企業文化。
知識時代的企業,更像是一支爵士樂隊,只要知道基本規則,就可以圍繞主旋律
推出創造性的作品。一個企業的活力,從表象上說在於其組織結構如何科學,而
內核則在於以人為本的坐標觀念對全體員工的感染力和凝聚力,在於全體員工堅
定這種信念所體現出來的強烈的整體意識。這種以人為本的價值觀念,正是企業
生存的內在動力。越具有才華的人,其個性化的傾向就愈加明顯。這種差異性如
果不能被企業文化整合在一起,不僅不能發揮出人才的優勢,而且可能在一定條
件下變為離心力。企業文化的另一種力量就在於,它能夠將各種不同類型的人才
整合為一個整體。
  世界級著名公司之所以能較長期地保持世界領先地位,最重要原因之一是它
們都有一種能吸引人、激勵人和留住人的獨特的企業文化。韋爾奇提出了一個
「擴展」的概念,其內涵是不斷向員工提出似乎過高的要求。「擴展」的意思為:
當我們想要達成這些看似不可能的目標時,自己往往就會使出渾身解數,展現出
一些非凡的能力;而且,即使到最後我們仍然沒有成功,我們的表現也會比過去
更加出色。年終時,我們所衡量的並非是否實現了目標,而是與前一年的成績相
比,在排除環境變數的情況下是否有顯著的成長與進步。當員工遭受挫敗時,我
會以正面的酬賞來鼓舞他們,因為他們至少已經開始改變。若是因為失敗而受到
處罰,大家就不敢輕舉妄動了。原來在通用電氣,「擴展性目標」只是一種激勵
的手段,而並非考核的標準。
  TCL從1996年就成立了專門的企業文化建設領導小組,負責企業文化的建設
工作。通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反覆調查、醞釀討論,最終形成了「創中國名
牌,建一流企業」的經營目標;「為顧客創造價值,為員工創造機會,為社會創
造效益」的企業宗旨;「敬業、團隊、創新」的企業精神,並貫徹到全體員工中
去。
  沒有文化的企業也可以成長,但沒有文化的企業不可能實現可持續成長。因
為,沒有文化就等於沒有一個靈魂、一條主線,就無法牽引企業向前發展。文化
不解決企業賺錢不賺錢的問題,文化解決企業成長持續不持續的問題。從這個意
義上說,中國企業能否長大,與企業文化建設的成敗有著密切關係。文化不是萬
能的。文化不決定企業生存,但文化決定企業持續,決定企業能否辦成一個長壽
公司、百年老店。企業的本質是功利組織,文化是決定企業如何達到功利目的的
手段,稱之為「道」。「企業愛財,取之有道」,文化是企業對自己功利行為的
一種理性選擇,而非一種情緒的衝動。企業在戰略上決定「做什麼,不做什麼」;
在理念上決定「提倡什麼,反對什麼」;在價值觀上決定「追求什麼,放棄什麼」
等等理性取捨時,文化觀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可以說任何企業都是有文化的。
沒有沒有文化的企業,只有不同文化的企業。比如有積極文化的企業,有消極文
化的企業;有保守文化的企業,有冒險文化的企業。有統一文化的企業,有散亂
文化的企業;有不成文文化的企業,有成文文化的企業。
  眾所周知,美國式的經營管理是以個人為基礎的,重心在於個人表現,強調
自我實現和滿足;日本式的管理是以團隊為基礎,重在集體化,個人是團體的一
分子。現代的企業管理制度,無論從理論還是從實踐都誕生在西方。我們的國家
有悠久的傳統,這種傳統文化中包含著許多可以為我們構建現代企業文化所利用
的信息,比如說「誠信」、「寬容」、「耐力」。傳統文化最突出的特徵就是以
柔克剛。在更注重文化傳承的東方,在現代化含義最為濃厚的電子行業IT領域,
以團隊精神為內核的企業文化,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這一點可以從日本和我國台
灣省的成功經驗中得以充分體現。企業文化是一種力量,是凝聚力,是導向力,
也是約束力。企業文化就像粘合劑一樣,使在困境中人心渙散的企業能夠振奮起
精神,共渡難關。這是企業文化的凝聚和向心功能。企業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圍
和價值導向,能調動和激發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把人們潛在的智慧
誘發出來。
  (作者為中國世代投資控股集團總裁)
  =====================

  考慮到禹大博士經常揚言「把揭露他的人送進監獄」,俺也不多說什麼了,
如題目所言:涉嫌剽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4
 樓主| huasendg 發表於 2010-8-5 09:53 | 只看該作者

【人物】「多面」禹晉永:形象危機異類案例

本帖最後由 huasendg 於 2010-8-5 10:01 編輯

【人物】「多面」禹晉永:形象危機異類案例
作者:平一,趙卓   2010年08月04日   來源:中國企業家網  
評論:3條列印RSS字型大小:大|中|小  分享到:            

中國世代投資控股集團創始人兼總裁禹晉永(資料圖)
【中國企業家網】(專稿)面對「學歷門」、「增資門」以及「詐捐門」,禹晉永回擊了。8月3日下午3點,在空前保密措施下,外界一度猜測可能「泡湯」的維權發布會在北京溫都水城如期舉行。近2小時里,禹晉永的「長篇」陳詞展現出不同的特質。
第一面
「用錢打垮你,你就知道什麼是『生不如死』」
在當天的發布會上,針對曾對其作過負面報道的媒體,禹晉永表達了極度不滿。在禹晉永看來,這些媒體純屬「不願意讓生活秩序完好」的「不良媒體」。
此前,《東莞時報》、《每日經濟新聞》等媒體曾就禹晉永一事作出報道,被禹晉永指為「嚴重失實」,並被要求向禹道歉,否則將被起訴。昨日,禹晉永當眾向上述媒體「開炮」,宣稱將通過法律手段維權。禹晉永表示,自己將在發布會結束後向法院提起訴訟。被其列入「黑名單」的媒體共有15家,索賠金額共計5000萬元。「我有的是時間,有的是團隊,可以陪著玩......我要不惜一切決以高低......不管你的背景怎麼樣」。
當談及「詐捐門」,禹晉永對上述媒體放出「狠話」:「打垮你的財政你就知道厲害了。當5千萬落到你的頭上,你就知道什麼是生不如死。」
如果將5000萬索賠「平攤」在這15家媒體上,各家面臨的索賠將達333萬元。據不願透露姓名的律師表示,如果禹晉永提起訴訟,案件能否勝訴、如此高額的索賠能否獲法院支持都存在不確定性。
有網友提出批評,認為禹晉永對待上述媒體的語氣過於「江湖化」,部分內容有污衊的嫌疑。著名編劇寧財神調侃稱:「太霸氣了!爺不但不是嚇大的,爺還負責把別人嚇大。」
美國知名公關大師艾維•李曾提出危機處理三原則,即:與媒體保持有效溝通、與公眾利益與社會利益緊密聯繫、順從社會主流價值觀。國內危機管理專家林景新也曾撰文指出,企業家面對「形象危機」時,應在第一時間出面回應,以平和的態度與外界溝通,最忌反覆提到個人利益或企業利益。
從目前來看,在「柔」與「剛」的策略間,禹晉永選擇了後者。
第二面
「創業不易,唐駿應該得到尊重」
在談及自己為何要力挺唐駿時,禹晉永提到了成功企業家們經常回憶的一件事:創業。「我來北京的第一天晚上,下著大雪,我站在路邊......」在禹晉永的記憶中,自己的創業歷程和所有企業家一樣,磨難、艱辛是創業初期的真實寫照。
禹晉永認為,對唐駿一事應該客觀看待。「在這個社會,很多富豪都是通過艱辛努力走出來的。創業艱辛,經歷應該受到尊重,這是我為什麼要挺唐駿的原因。」
從當時的直播畫面上看,在講述這一部分時,禹晉永的語速比較平緩,表情也較平和。
第三面
「我不是地產大亨,他們沒搞清概念」
當「造假門」來襲,禹晉永拋棄了自己頭上的「地產大亨」的光環。「他們(媒體)設定要打倒我的時候,連基本的概念都沒有搞清楚,就再三用標題把我拉到房地產大亨、房地產商的名單里。把禹晉永定為房地產奸商,這本身就錯了。我正式告訴大家,我不是房地產開發商,更不是房地產大亨。」
然而,有據可查的是,早在幾年前,已有媒體將禹晉永形容為「地產大亨」、「地產玩家」。2005年,在國內首度提出「資本地產」概念的禹晉永進入國美置業,成為黃光裕的得力幹將。據《新地產》報道,根據禹晉永的描述,「資本地產」是一個資產權益化--權益資本化--資本市場化的過程,將投資項目層層包裝后推入資本市場。但關於操作細節,禹晉永一直拒絕解釋。《財富時報》文章稱,這成為禹晉永與黃光裕分道揚鑣的原因之一。
在昨日的發布會上,「資本地產」的概念悄然再現。禹晉永宣稱,自己從事的是投資而非房地產,其旗下的世代投資、凱愛兩家公司屬於投資類公司,房地產只能算是公司業務的一部分。按照禹晉永的闡述,房地產項目有了「資本層面」的背景,其名下的世代投資在公開市場拿地等行為似乎也不應算作開發商行為。
或許,這也是「資本地產」至今仍受到外界爭議的原因。
關於「資本地產」的終極模式,《新財經》2007年第五期雜誌《禹晉永玩轉「資本地產」》一文曾作出報道。文章指出,禹晉永的夢想是讓「資本地產」取代「傳統地產」。當時業內有人認為,禹晉永在「資本地產」的征途中「太張狂」。
在昨天的「維權」會上,禹晉永再次提到自己的夢想。「我就是講資本地產,我希望年輕人學會它,學會後能夠取代現在的房地產開發商,讓利潤更趨於合理化。」
這是一個別有深意的「夢想」。如果資本地產最終取代了傳統地產,「地產商人」或許將成為禹晉永繞不開的身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5
 樓主| huasendg 發表於 2010-8-5 10:02 | 只看該作者
禹晉永案代理律師事務所決定退出

2010-08-03 11:28:14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作者:夏子航 | 瀏覽次數:27
  代理禹晉永案的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決定退出禹晉永案的代理」

  每經記者 夏子航 發自上海

  《每日經濟新聞》7月23日、7月28日全國獨家發表 《國土局指證:「唐駿校友」禹晉永1500畝土地證造假》和《公司6年零納稅 禹晉永遭高校教師舉報詐騙》調查報道之後,禹晉永終於「坐不住」了。

  7月31日,禹晉永發出「律師聲明」,要求本報、《南方都市報》等媒體為其消除影響,否則,將通過訴訟程序解決此事宜。然而,就在本報昨晚截稿時卻得到意外的消息:代理禹晉永案的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決定退出禹晉永案的代理」。

  「禹晉永隱忍了很久。」8月2日,中國世代投資控股集團 (以下簡稱世代控股)總裁禹晉永的代理律師宋一祺表示。

  的確,禹晉永選擇了在7月31日「爆發」。當日他發出「律師聲明」,對本報、《南方都市報》、《瀟湘晨報》、《東莞時報》等的報道,以及王小山、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吳丹紅等的言論發表聲明稱,委託人禹晉永「要求上述媒體在24小時內,在自己發表的報紙上為委託人消除影響,否則將通過訴訟程序解決此事宜,並對以上侵權主體提出共計5000萬元的高額索賠,同時委託人將對上述主題的基本賬戶及有效資產依法進行相關財產保全強制措施。」

  對此,禹晉永另一代理律師劉成喜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坦承,「律師聲明」確有瑕疵,主要是禹晉永的意思表達,禹「要表達一個心態」。

  但記者2日晚上10時輾轉聯繫上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負責人梅向榮主任時,梅主任證實「是決定退出禹晉永案的代理」,但他同時表示暫時還不知道手續有沒有辦理完。

  「律師聲明」有漏洞

  禹晉永將其「律師聲明」掃描圖片發布后,被網路瘋狂轉載。但這份《律師聲明》的正規性、嚴謹性卻遭到普遍質疑。

  「律師聲明」中稱,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接受凱愛資本投資有限公司、世代控股及禹晉永的委託,對上述媒體及人士發出聲明。

  除開上述聲明第1點稱將可能提出5000萬元高額索賠及將相關媒體、人士的基本賬戶和有效資產進行「相關財產保全強制措施」外,該「律師聲明」在第2點中指出,「對於某些主體已經涉嫌刑事犯罪,委託人已經在組織證據,提請有關機關處理,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人士劉恪麟對該 「律師聲明」進行了點評和解讀,認為刑事案件的證據是由公安機關負責偵查,禹晉永正為此組織證據「太辛苦」。

  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吳丹紅8月2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表示,「律師聲明」中的「財產保全強制措施」實際上應是 「訴前保全」,但這要求禹晉永同時也提供相應的財產抵押,「這需要禹晉永方面在訴前向法庭提出訴前保全的申請,防備財產轉移,但這大多發生在債權債務的糾紛上。法庭很難裁量這麼一個申請,而且,禹晉永是要面臨被保全人利益受損后的索賠的。」

  記者就此與代理禹晉永案件的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宋一祺和劉成喜取得了聯繫。

  宋一祺表示,上述聲明全稱是律師授權聲明,是在凱愛資本、世代控股和禹晉永的授權下發的一個聲明,表達禹晉永有意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此事,「採取強制措施」應該理解成訴前保全,但並不是禹晉永提出來就可能實現,而是由法官來裁定。宋一祺同時表示,「律師聲明」中的某些表述存在歧義。而劉成喜也向記者表示,上述聲明是禹晉永的意思表達,而律師事務所的態度就是表達關注。

  代理律師:未進入司法程序

  7月31日,禹晉永在微博上表示:「凱愛資本投資有限公司、中國世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將於8月3日下午3時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暨維權行動啟動儀式,對侵權誹謗的媒體和個人提起追究法律責任」,但包括本報在內的多家媒體至今沒有收到邀請。截至截稿時,禹晉永一直未具體說明新聞發布會的地點和邀請的媒體。

  宋一祺和劉成喜表示,「律師聲明」只是禹晉永的一個意思表達,並不是「律師函」,禹晉永並未授權進入司法程序。

  而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宋一祺詢問律師函大概什麼時候會寄出時,他表示「暫時還說不定,要等禹晉永的進一步授權」。

  「如果報道有憑有據的話,也沒必要擔心;但禹晉永認為部分媒體對他的名譽造成攻擊和誣陷,他是不滿這個。」宋一祺接受採訪時強調這皆是其個人觀點。

  劉成喜也表達了禹晉永發表「律師聲明」的目的,即告訴媒體和一些人士當事人禹晉永要做什麼事情,「我們律師聲明的效果是阻止事態擴大。現在已有太多的轉載和報道,律師這邊也應接不暇。我們的意思是告訴大家,暫停把事態擴大化,也就是不要再擴散報道了。」劉成喜還表示,禹晉永要求暫時不公布澄清信息,「發布會後一切都會明朗,禹晉永會提供他的證據和說法。」

  【律師專訪】

  未入司法程序禹提供公文無法斷真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北京市工商局工商登記證實,凱愛置業即原北京凱愛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由禹晉永、禹晉川於2003年6月24日組建。 2003年10月17日,禹晉永兄弟增資皆是以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評估出資。禹晉永兄弟共出具了3份國有土地使用證,皆顯示他們擁有梁山1500畝工業用地。「這3個證是假證。」梁山縣國土資源局地籍科科長鄭海濤向記者表示,禹晉永所使用的梁國用(2003)字005號、梁國用(2004)字第007 號分別歸屬權利人張山景和丁淑玲,「梁國用字型大小皆是唯一的,一個字型大小對應一個地塊、一個權利人。」

  而禹晉永的代理律師宋一祺則表示,禹晉永曾向他提供了取得土地證的一整套文件。對此,《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對宋一祺(以下簡稱宋)進行了專訪。

  NBD:宋律師是否已看到本報關於禹晉永土地證造假的報道?

  宋:這個還沒有,但當時禹晉永給我們看過證據,我看了一下,厚厚的一沓子,上面就是說他這個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流程,每一步所涉及到的各級機關蓋的紅章大印,我看了是挺清楚的。以我這個律師行使審查的經驗來說,我認為可信度還是挺高的。現在當事人限制我們對外透露,所以不能說更多的細節。

  NBD:禹晉永當時向你們提供了一整套土地證的公文?

  宋:我是看到過。但現在還沒有進入司法程序,也無法斷定是真是假,但根據律師需履行的審查義務,我認為這一套東西要造假的話,是非常麻煩的。比如你認為為什麼禹晉永會有梁山這個土地證?

  NBD:我們正是拿著這證去梁山縣國土資源局求證,發現兩個蓋章的部門都不對。禹晉永等所擁有的3份國有土地使用證都僅僅蓋了梁山經濟開發企業管理委員會章及梁山開發區土地管理局章,並由梁山開發區土地管理局頒發。實際上,梁山的國有土地使用證一律只能加蓋梁山縣人民政府土地專用章和梁山縣國土資源局章,其餘皆無效。

  宋:這不能說偽造,瑕疵更恰當。

  NBD:但這兩個證號被證實歸屬另外兩個權利人,且證號是唯一的。

  宋:哦,這樣。但我想表達一個態度,作為律師,我只能根據當事人提供的材料來判斷。我們這個審查是一個行使程序的過程,我們只是見到上面有國有機關的章、印,走完了程序和流程,至於你查到的情況,還是跟禹溝通下。

  【新聞鏈接】

  驗資報告再現 「時空穿越」尚無法解釋

  每經記者 黎光壽 發自北京

  2010年8月2日晚上,北京中潤華會計師事務所法定代表人馬玲玲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打來電話,表示「(2003)中潤華驗字第 2097號」驗資報告和 「中潤華專審字(2004)第4620號」財產轉移專項報告是該會計師事務所出的。但她無法解釋為何報告中出現的「穿越」問題。

  在 《每日經濟新聞》7月28日的報道中,馬玲玲告訴記者,該會計師事務所內找不到禹晉永在北京市工商局註冊用的「(2003)中潤華驗字第2097號」驗資報告和「中潤華專審字(2004)第4620號」財產轉移專項報告,該表述意味著兩份報告的真實性存在問題。

  「(2003)中潤華驗字第2097號」驗資報告的行成日期是2003年10月17日,主要核驗的是禹晉永在2004年增資凱愛置業有限公司所持梁山土地證所代表的土地價格,但其附件二《變更登記驗資事項說明》中所描述的一份嘉德聯行房地產評估有限公司的「嘉德聯行(2003)第1201 號」評估報告的出籠日期是2003年12月1日,兩者實現了「時空穿越」。

  馬玲玲表示,出具驗資報告的時間應當是在嘉德聯行的報告之後,但為何出現時間「穿越」的現象,她表示不能理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6
 樓主| huasendg 發表於 2010-8-5 10:35 | 只看該作者
禹晉永綿陽往事:7年涉案22起
sina cn 2010年08月05日 06:56 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

  厚厚的兩摞涉案卷宗「啪」的一下被扔到辦公桌上,吳芳(化名)對著黃褐色的牛皮紙輕輕吹了口氣,塵土在夕陽中飛揚——22起訴訟案、近600萬元涉案金額、一曲曲離奇的商業糾葛,故事的主角都指向同一個人——禹晉永,一個曾經在綿陽待了近20年的聰明小伙、一個被諸多同事描述為「喜歡吹牛」的俊男、一個被昔日的合作夥伴告上法庭的「背叛者」。川東重鎮綿陽因禹晉永的出現再度沸騰。

  在禹晉永的人生簡歷中,他在綿陽19年的生活被輕描淡寫、一筆帶過。在這19年裡,禹晉永在綿陽幹了些啥?是否他真的在當地留下了商界傳奇?他為何不肯回綿陽投資?

  「他的故事,都在這些卷宗里,他走到今天這一步是必然的。」昨日,吳芳對成都商報記者說,她看過禹晉永在電視上與方舟子等人的辯論,「這麼多年了,他一點都沒變……」

  糧食系統「不安分」的12年

  吳芳與禹晉永從不相識。

  8月4日上午,位於綿陽市解放街的綿陽市糧食局涪城分局內一片清凈,禹晉永的父親禹秉富一早便去了老年活動中心,雖然已85歲高齡,但禹老身體硬朗,一個人獨居,生活過得很順當。但最近,他的小兒子禹晉永成了這個院子里的熱門話題。

  老人1938年參軍,1960年左右從部隊下來后,調任綿陽糧食局下屬的永興糧站任站長,8年後從鄉下調到縣城的糧食局直屬糧庫任革委會主任,1978年左右調回綿陽縣糧食局,任工業股股長,後退休一直簡居單位宿舍。

  禹晉永在家中排行老三,上有哥哥禹晉川、姐姐禹愛麗,去年,哥哥因病去世,姐姐現就職於綿陽公安系統。禹晉永檔案顯示,他1963年3月出生,祖籍山西省壽陽縣,1979年11月參軍,后被調到湖北襄樊、武漢等地部隊。

  1982年1月複員后,他被調入綿陽市糧食局涪城分局,即原來的綿陽市糧食局直屬分局。「小夥子能說會道,腦子很靈活」,綿陽市糧食局涪城分局一位禹晉永的老領導告訴成都商報記者,那個年代的機關單位,工作能動性不大,「禹晉永總是想干點事,他給人的感覺是想當老大,自己開創一番事業,這在那個年代很難得。」

  在綿陽市糧食局涪城分局購銷科待了一年後,禹晉永又調到保衛科幹了5 年,1988年9月被綿陽市公安局市中區保安公司借調,擔任器材部主任。這期間,禹晉永「犯了事」。

  成都商報記者獲得的一份當年綿陽公安系統的調查報告稱,1990年1月2日,有群眾以舉報信的形式向公安系統反映,禹晉永在職期間有貪污公款等違紀問題,最終監察部門認定,禹晉永違反財經紀律報銷費用1282.5元、侵佔公家財物價值359.13(后追退回)、另立名目公款私用、違規報損等問題,並予以處罰。1986年,禹晉永的工資為 65.5元。

  在公安局下屬企業待了兩年後,禹晉永被調回綿陽市糧食局涪城分局。「在這期間,禹晉永從未當過糧食局局長、科長,並未實現他的陞官願望。」前述禹晉永老領導說,禹晉永調回綿陽市糧食局涪城分局之時,適逢政府機關改革之際,不少機關都設立企業搞經營,禹晉永隨後就調到了糧食局下屬綿陽市糧油購銷公司,「他總想單幹,便和幾個人一起承包了糧油購銷公司的一個經營部。」但後來,因機構精簡壓縮,禹晉永下崗。

  離開糧油購銷公司經營部的禹晉永去了遊仙區,並在那裡註冊了一個做類似業務的公司,還得到當地政府部門一位負責人的支持,承擔了一部分糧食局職能,但「無名、無牌、無組織認可。」「生意做大了自然影響糧油購銷公司的市場。」上述人士說,在糧食局的壓力下,禹晉永的公司不得不關門謝客。

  這一年是1994年,禹晉永從此徹底脫離綿陽糧食系統。至今,他留給綿陽市糧食局涪城分局多位同事的印象是「敢闖敢拼,但喜歡吹牛」,當時就有領導預言,這可能會成為禹晉永今後發展的障礙。

  曾被捕羈押數月

  12年苦幹依舊宏圖未展,禹晉永決定改變自己的命運。他選擇了方興未艾的房地產業。

  1994年,綿陽有一家知名的土地開發公司——綿陽土地綜合開發(集團)總公司(簡稱綿土集),其隸屬綿陽市國土局,級別 「比市國土局稍微低半級」。2000年進行轉制,改制后更名為四川願望實業有限公司(下稱四川願望集團)。

  當年8月,一份職務任免書下達給了四川願望集團總部及子公司,禹晉永第一次涉足房地產,擔任綿土集子公司綿陽物資開發建設總公司總經理。

  綿土集相關人士告訴成都商報記者,綿陽物資開發建設總公司是綿陽最大幾家搞鋼材(4333,31.00,0.72%)貿易的公司,在綿陽市場還是佔有較大份額。

   「他是通過應聘進公司的,但在這個位子上幹了不到半年,就被替換了,業績毫無起色。」前述人士說。

  被辭退的禹晉永並不甘心。1995年 2月,他與綿陽律師李繼良在工商局登記成立了永嘉房地產開發公司之一,並由禹晉永擔任總經理。

  成都商報記者獲得的一份由綿陽市會計事務所(95)第27號文顯示,永嘉房地產開發公司出資情況是綿土集以5417.7平方米投入,協議價 499.90萬元,占註冊資本99.98%,而禹晉永和李繼良分別出資600元和400元現金,分別佔比0.012%和0.008%。

  然而,前述四川願望集團相關人士對成都商報記者稱,「該會計事務所出具的報告是假的。集團對禹晉永設立永嘉地產一事毫不知情,因此並未出資。 」2000年8月,四川願望集團以禹晉永在註冊登記時,借四川願望集團名義,利用虛假的土地使用證驗資,向綿陽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支隊報案。8月24 日,綿陽市公安局以禹晉永涉嫌虛報永嘉公司註冊資本罪開始立案偵查,經綿陽市人民檢察院批准,11月10日對禹晉永實施逮捕,禹晉永進入了牢房。

  不過,成都商報記者獲得的文件顯示,綿土集曾於1995年5月任命禹晉永為永嘉房產總經理,既然不知情,何來任命文件?

  本報獲得的涉案卷宗顯示,禹晉永涉及的22件案件,幾乎都是他在擔任永嘉房地產開發公司期間發生。記者統計發現,這22件案件大致可有為五類,第一類為各種貸款,涉及金額約394.4萬元;第二類為各種購房款,涉及金額約86.2萬;第三類質保金,即騙取綿陽市建築總公司57萬元;第四類永嘉房地產員工安置費案件,拖欠6名員工8.05萬元安置房;第五類為各種欠費案件,包括拖欠涪城電視台廣告費4萬元、綿陽市黃金工業房租水電費2.92萬元。

  這其中,涉及金額最大的為「黃金大樓」事件。1995年3月2日,永嘉房地產和綿陽市黃金工業局達成了《聯合開發房屋協議》,根據這份協議,由黃金工業局出土地,永嘉房地產出資,在位於西河路6號(現為御安街18號)的黃金工業局所屬土地上聯合建房,黃金工業局分房2066平方米。

  知情人士透露,在建設該樓時,禹晉永以永嘉房地產的名義,到處「獲取」質保金,包括綿陽市建築總公司57萬元。而樓剛封頂,由於缺少資金建設不下去了,「成了綿陽市著名的爛尾樓」。

  1998年,黃金工業局一紙訴狀告到了綿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法院最後判決,雙方協議終止,已修建好的35%歸黃金局所有。相關人士對記者稱,「該樓最終還是被修好了」,主要是法院經過拍賣,由綿陽市建築總公司獲取再建資格。

  2000年底被捕羈押幾個月後,次年禹晉永離開綿陽,開始了他的異鄉創業史。期間綿陽市政府多次邀請他回綿陽投資,但時至今日,他都沒有在綿陽投資。只是,每年春節和父親生日,禹晉永會回綿陽,廣邀當年的老領導、老同事敘舊,而一旦他接受媒體採訪、或者與知名人物對話,他都會發簡訊、寄刊物給綿陽的領導和同事。

  成都商報記者 郭新志 席大偉 攝影報道

  疑點調查 1

  北大社會科學部負責人:

  理事長備案中沒有禹晉永

  打開禹晉永的微博(http://t.sina.com.cn),可以看到他對自己的介紹,其中之一為「北京大學公共經濟管理研究中心理事長、高級研究員」。但昨天上午,記者來到北京大學社會科學部,相關負責人卻告訴記者,類似公共經濟管理研究中心這樣的機構,所有外聘理事長都要在此處備案,但從未有禹晉永這個人在此備案。記者隨後走訪了北京大學人事部、校辦公室以及社會科學部等多個部門后,對於「禹晉永」這個名字,大家都表示十分陌生。

  疑點調查 2

  北京市昌平區地稅局:

  六年零納稅很特殊

  針對媒體報道「六年零納稅」的事實,禹晉永表示,他所做的是投資而非買賣,不經營談何納稅。對於禹晉永的這一說法,北京律師協會會計和審計專業委員會的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禹晉永的說法並不正確,一個投資公司,在投資過程中,即使沒有產生一點兒凈收益,簽訂投資合同時也是要繳納印花稅的。

  昨天,禹晉永公司所在地的北京市昌平區地稅局監察科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企業6年不納稅,即便不從事任何經營活動,情況也很特殊。」

  除此之外,記者注意到,2004年~2007年凱愛置業並沒有涉及投資項目,而令人不解的是,其資產總額一直處於57810萬元。智基創投財務經理鄭世鵬表示,辦公房租、雇傭人員的成本、現金支出等均應計入公司的支出,在公司沒有任何經營收入的情況下將蠶食公司的資產總額,也就是說,公司的資產總額應該是逐年下滑的。針對上述事宜,記者致電禹晉永,對方拒絕接受採訪。

  疑點調查 3

  梁山國土局:

  開發區無「禹晉永」企業

  昨日,記者再度從梁山縣國土資源局獲得「梁山經濟開發區各企業(單位)用地情況一覽表」:21家用地的企業(單位)中無「禹晉永」,也無禹提到的 1500畝土地使用方——「凱愛資本投資有限公司」。梁山縣國土資源局開發區分局局長季茂倫多次向記者指出,禹晉永當時的拿地意圖後來黃了,一直以來, 「禹晉永在梁山沒有土地,土地使用權證也一律都沒有」。本組稿件采寫

  每日經濟新聞 謝曉萍 張國棟 夏子航 尚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7
 樓主| huasendg 發表於 2010-8-5 10:38 | 只看該作者

一份可疑履歷在中國引發誠信問題的辯論BY美國《時代》周刊

本帖最後由 huasendg 於 2010-8-5 10:46 編輯

禹晉永開始破罐破摔了?

chinatimes /mainland/0,5245,50504417x112010080500541,00.html

挺唐駿 禹晉永稱成功比誠信重要

* 2010-08-05
* 旺報
* 【實習記者劉晉宏/綜合報導】

 因「力挺唐駿」備受關注的禹晉永3日召開記者會,聲明要對涉及報導他和唐駿學歷造假、以及他詐捐等問題的15餘家媒體提告,要求高達5000萬(人民幣,下同)賠償。禹晉永表示,現在也不過十幾家媒體,就算是150家也要打這場官司,在財政上打垮這些報社。

 中國世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凱愛資本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禹晉永,是唐駿西太平洋大學校友,因力挺唐駿「學歷門」事件走紅,但接連被媒體爆出 「北大學歷造假」、「公司6年零納稅」、「偽造土地使用證」、「公司註冊資金虛假」等醜聞。

 據《新京報》報導,記者會現場,禹晉永針對學歷造假、偽造土地證及「詐捐」「行騙」等報導,他透過投影展示「證據文件」來反駁,並拒絕這15家媒體的記者參與他舉辦的記者會。

 禹晉永在這場直播記者會上語出驚人,他的論點是「成功即正確」、「成功重於誠信」。他說:「揭露別人文憑真偽是打掉別人的飯碗,是可恥的行為,甚至比假文憑更可恥。」

 他認為,「如果沒有對第三人構成危害,只是為了自己的生存,為了自己事業的發展,那麼可能這裡面就有一些包裝,適度的包裝,甚至有一些善意的謊言。講誠信,甚至將商業技巧也拿到誠信來考慮,這也是錯誤的。」他還強調,「工人不被壓搾哪裡來的幸福生活?工人不被壓搾怎麼體現剩餘價值?工人不被壓搾社會怎麼進步?」

 據大陸解放網報導,禹晉永從2日起就開始在微博上對新聞發布會倒數計時,自稱是「媒體見面暨維權行動啟動儀式」。並頻頻更新最新動態,如「做直播的媒體已經提前入場,正在架設直播設備」、「應邀出席的主流媒體代表已經陸續報到」等。但據參與直播的媒體透露,坐在媒體席上的多是原本坐在後排的工作人員,記者數量甚至少於保安人員。



一份可疑履歷在中國引發誠信問題的辯論

記者Jessie Jiang
(翻譯:方舟子)

美國《時代》周刊2010年7月31日

  唐駿似乎完美地展現了一個有全球眼光的成功中國商人的形象。他從微軟中
國區總裁的職位離職后,去幫助建設一個中國網路遊戲帝國,並在2008年獲得巨
額薪水成為中國一家投資集團公司的總裁。但是這位商界巨子的學術成就看來被
大大誇大了,許多他的中國崇拜者對這一事實似乎滿不在乎,但已在全國引發了
關於中國社會的誠信地位問題的討論。

  這個月早先時候,一位由生物學者轉行的科普作家,以一己之力揭露學術造
假而聞名的方舟子在其微博上披露說,唐駿從未像他在其自傳的早期版本以及各
種場合說的那樣獲得過加州理工學院的博士學位。方舟子說他查過加州理工的校
友名單和美國大學博士論文資料庫,但是在二者都未能找到唐駿的名字。

  唐駿否認說過自己是加州理工的博士,把它歸咎於他和出版社之間的溝通出
了問題。在方舟子首次做出指控的5天後,唐駿告訴《中國日報》說,他的博士
學位是從位於加州的西太平洋大學獲得的。方舟子後來指出該學校在美國總審計
局於2004年發布的報告中被歸為文憑製造廠,並且不被中國教育部認可。唐駿還
未對這一指控做出回應,但是中國一份雜誌引用他的話說,「如果所有人都被你
欺騙到了,就是一種能力,就是成功的標誌。」

  文憑造假在中國商業文化中並不少見。2001年,香港互聯網巨頭李澤鍇被揭
露出並未從斯坦福大學畢業,雖然他聲稱有這所名牌大學的學位。同年晚些時候,
最大的中文門戶網站的共同主席吳征也經歷了相似的難堪,因為他被發現其博士
文憑來自於美國一所未獲認證的學校。

  唐駿醜聞這個月在中國網上引發了一場夾雜各種反應和辯論的雪崩,歸結到
社會如何看待誠信。憤怒的網民要求唐駿道歉並辭去新華都總裁的職務,這家中
國投資公司擁有一些在中國大陸和香港上市的子公司。但是唐駿的許多支持者爭
辯說應該寬容,認為對這一現象「文憑社會」要比造假的個人承擔更大的責任。
「唐駿畢竟是一個天才,」一名網民寫道,「為什麼我們要這麼在乎他的文憑
呢?」

  這種態度受到了激烈批評。「這麼多人(對醜聞)無動於衷或同情唐駿,這
反映了我們社會總體上道德敗壞,」上海復旦大學歷史教授葛劍雄說,「(在這
個社會)信任實際上是不存在的。」

  直到現在,兩個陣營的人數差不多。據北京一家市場調查公司最近在網上做
的調查,3500名參加者中45.5%的人相信即便唐駿的確造假了,也應該「寬容地
對待」。相同比例的人把「能力」視為一個人最重要的品質,而差不多數量的回
答者則選擇「誠信」。

  在答覆《時代》的電子郵件採訪中,方舟子說他原本意料唐駿會無視造假指
控,因為以前他揭露其他大人物時得到的都是這種反應。「在今天的中國,誠實
不僅不被認可,而且常常被當成是愚蠢,」他說,「我知道許多中國人認為美國
人很天真,容易騙。」

  很難衡量唐駿從其聲稱擁有的學術履歷中獲得了多大的好處(如果有的話)。
出生於1962年的唐駿在1994年被微軟中國雇為高級經理,在2002年被提拔為微軟
中國總裁。兩年後他加盟上海網路遊戲公司盛大公司,該公司於2004年5月在納
斯達克上市。他最近跳槽到新華都一事得到了全國關注,因為據報道他設法得到
價值1.46億美元的公司股份作為年薪。幾年來唐駿由於經常上電視談話節目、到
大學演講,與聽眾分享令人敬仰的白手起家的發財故事,在中國變得家喻戶曉。
他題為《我的成功可以複製》的自傳自2008年發行以來已重印5次。

  自從針對唐駿的指控引起公眾的關注以來,幾星期已經過去了,但是塵埃還
未落定。新華都的一名獨立董事說他將儘快調查此事,但是公司至今未做正式決
定。不管結果如何,葛劍雄相信,要解決學術造假泛濫的問題,靠像方舟子這樣
的單槍匹馬的揭露者是遠遠不夠的。「如果沒有一個完全不同的社會信仰體系,
我看不出如何能重建信任,」他說,「對此我絲毫不樂觀。」

time/time/world/article/0,8599,2007297,00.html

A Shady Resume Sparks Debate Over Honesty in China
By JESSIE JIANG / BEIJING Saturday, Jul. 31, 2010


Tang Jun, President of Newhuadu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speaks
during a forum in Beijing on May 29, 2010
Wang Zhou Bj / Imaginechina / AP

Tang Jun seemed to embody the ideal of a successful, globally minded
Chinese businessman. After leaving his post as president of
Microsoft's China operation, he went on to help build a Chinese online
gaming empire and in 2008 landed a huge salary as the head of a
Chinese investment conglomerate. But it appears that the business
titan's academic achievements were significantly embellished — a fact
that doesn't seem to concern many of his Chinese fans but has
nonetheless catalyzed a nationwide discussion on the place of
integrity in Chinese society.
Earlier this month, Fang Shimin, a biologist-turned science writer who
has become famous in his own right for exposing academic frauds,
revealed on his micro-blog that Tang never earned a doctorate from the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s he claimed in an early version
of his autobiography and various other occasions. Fang said that he
had checked the Caltech alumni list and an online doctoral
dissertation database, but had failed to locate Tang's name on either
one of them.
(See pictures of the making of modern China.)
Tang denied ever having made the claim, dismissing it as a
communication glitch between him and his book's publisher. Five days
after Fang's initial accusation, Tang told the China Daily that he
received his Ph.D. at the California-based Pacific Western University,
a school that Fang later pointed out was categorized as a diploma mill
by a 2004 United States 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 report, and was not
acknowledged by the Chines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ang has yet to
respond to that allegation, but has since been quoted by a Chinese
magazine saying, "If your sincerity fools everyone, then it's a skill
and a sign of success."
Diploma frauds are hardly unheard of in Chinese business culture. In
2001, Richard Li, a Hong Kong-based Internet tycoon, was exposed as
having never graduated from Stanford University even though he had
claimed to own a degree from that prestigious campus. Later that year,
Wu Zheng, a co-chairman of the biggest Chinese-language web portal,
went through a similar embarrassment when he was found to have
received his Ph.D. from an unaccredited school in the U.S.
Tang's scandal has triggered an avalanche of mixed reactions and
debates this month in the Chinese blogosphere that boil down to how
honesty is valued in society. Indignant netizens have called for Tang
to apologize and resign as chief executive of the New Huadu Industrial
Group, a Chinese investment corporation that owns companies listed on
both mainland China and Hong Kong stock markets. But Tang's many
supporters argue for tolerance, holding "a diploma-oriented society"
more responsible for this phenomenon than fraudulent individuals.
"Tang Jun is a talented person after all," wrote an Internet user.
"Why should we dwell so much on his diploma?"
(Watch a video about China's knockoff electric carmakers.)
That attitude has critics up in arms. "The fact that so many people
are apathetic [to the scandal] or sympathizing with Tang reflects the
moral corruption of our society as a whole," says Ge Jianxiong,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Fudan University in Shanghai. "Trust is
practically nonexistent [in this society]."
Still, for now, the two camps are about an even split. According to a
recent online survey conducted by a Beijing-based market research
company, 45.5% of the 3,500 participants believed that Tang's alleged
misconduct, if true, should be "treated with tolerance." The same
percentage of people viewed "ability" as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 of
a person, while nearly as many respondents picked "honesty."
In an e-mail response to TIME, Fang says he expected Tang would just
ignore the accusation, because that was the reaction he had got when
exposing other big shots. "In today's China, honesty is not only
unacknowledged but often regarded as stupidity," he says. "I know many
Chinese think Americans are na?ve and easily fooled."
It is hard to gauge how much Tang has benefited, if at all, from the
academic credentials he claimed to possess. Born in 1962, Tang was
hired by Microsoft in 1994 as a senior manager and was promoted to
president of Microsoft China in 2002. Two years later, he joined
Shanda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Limited, a Shanghai-based online
gaming company that became listed on NASDAQ in May 2004. Tang's latest
move to New Huadu gained national attention as he reportedly brokered
an annual salary package worth $146 million in company stock shares.
Over the years, Tang has emerged as a household name in China as he
frequented TV talk shows and university podiums, sharing
rags-to-riches stories with audiences often gripped with admiration.
His autobiography, titled My Success Can Be Replicated, has been
reprinted five times since its release in 2008.
It has been weeks since the accusations against Tang first caught the
public's eye, and yet the dust is far from settling. An independent
director with New Huadu said that he would investigate the matter as
soon as possible, but no official decision has been reached by the
company so far. No matter what the result, Fudan University's Ge
believes that the widespread problem of academic fraud will take much
more than individual whistleblowers like Fang to solve. "I don't see
how trust can be restored without an entirely different social belief
system," he says. "I'm not optimistic about it at all."

(XYS20100804)

◇◇新語絲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8
 樓主| huasendg 發表於 2010-8-5 10:41 | 只看該作者
國土局長回敬:我不會操作三方協議
  山東省梁山縣國土局局長李超昨日反駁禹晉永「維權發布會」上的辯解

  每日財經新聞2010-08-04

  每經記者  夏子航  發自上海

  面對多家媒體的持續報道,中國世代投資控股集團  (以下簡稱世代控股)
創始人兼總裁禹晉永終於「爆發」。

  昨日(8月3日)下午,在北京市昌平某酒店,禹晉永舉行  「中國世代、凱
愛資本媒體見面暨維權行動啟動儀式」,宣稱將向媒體提出高額賠償,並回應了
相關質疑。但在一些關鍵問題上,比如梁山1500畝土地的土地證問題,他試圖繞
道而行。

  《每日經濟新聞》曾在7月23日刊文,根據山東省梁山縣國土資源局指證,
禹晉永及其兄弟禹晉川所擁有的梁國用(2003)字005號、梁國用(2004)字第
007號等3份國有土地使用證為「偽造」。

  禹晉永昨日則堅稱  「土地證是真實的」,而且他與哥哥禹晉川在取得梁山
1500畝土地過程中,一共拿出1.2億元給了當地財政。

  事實真如禹晉永所說嗎?《每日經濟新聞》再次展開調查,發現了更多疑點。

  禹晉永:縣政府出了3號文件縣國土局:無法查證

  「2003年3月8日,我們與梁山縣政府簽訂了開發合同書,後面有縣政府法定
代表人的簽字。」禹晉永說。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掌握的材料顯示,禹晉永和梁山縣時任縣長商建設,
分別代表北京凱愛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愛投資)及梁山縣政府,確於2003
年3月8日簽署了一份《經營合同書》。

  《經營合同書》顯示,梁山縣政府為爭取凱愛投資的  「梁山凱愛國際高科
技工業園區」項目,將把面積1500畝的土地使用權出讓給凱愛投資;凱愛投資在
梁山縣政府所在地項目計劃總投資預計為10億元。

  但梁山縣國土資源局開發區分局局長季茂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禹晉永一心要地,先就大開口要梁山縣給其1500畝國有土地使用證;而梁山縣
肯定要看到禹晉永拿出真金白銀、真的會投資,才會替其逐步解決土地問題。」

  禹晉永還稱,「3月8日當天,梁山縣政府向我們出示了3號文件,把1500畝
地出讓給了我們。大家看到的是原文,這個文件是要提交給法庭的。」

  梁山縣國土資源局人士則表示,上述梁政字(2003)3號文無法查證,「他
提供的文件,你如何一一去查證?」

  禹晉永:當時簽了三方協議當事人:沒這回事

  禹晉永昨日宣稱:「第二天(3月9日),我們支付了土地徵用款6800萬元。
國土局向我們出示了證明,證明同意出讓給我們,征地款至今全部付清,凱愛資
本擁有該地使用權。」

  「我們還向開發區支付了9900多萬元土地款項,這是我們財務入賬的原文」,
禹晉永還稱,他的哥哥也出了2000多萬元,「一共1.2億多給了財政」。

  但是,梁山縣經濟開發區辦公室主任李海英、梁山縣招商局副局長李華以及
梁山縣國土資源局開發區分局局長季茂倫皆證實,禹晉永並未投錢到梁山。

  資料顯示,梁山凱愛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梁山凱愛)於2003年3
月22日註冊成立,註冊資本1.228億元。梁山縣楊營鎮5個村的村委會以土地出資,
合計占註冊資本的99.54%,禹晉永以現金出資56萬元,佔0.46%。這5家村委會所
出的土地,正是來自於它們總計所有的約1500畝集體土地。

  禹晉永解釋說,當時簽了一個三方協議:「我們花錢買地,足額支付了土地
款。政府手續沒有辦完,而且農民願意跟我們合作,農民把地評估後作為出資,
然後把股權轉讓給我們,我們把錢交給政府,政府再支付給農民,三方有這樣的
協議。」

  但是,梁山縣國土資源局的人士證實,上述土地最終沒有轉讓過去,仍在村
委會手中。

  禹晉永還特別指出,做上述三方協議的人,就是現在梁山國土局局長李超,
他是當時的開發區主任。

  《每日經濟新聞》昨日聯繫上了李超,但他表示不太清楚這個事情,「我不
會操作這個(三方協議)」。

  禹晉永:土地證是真的梁山縣國土局:是偽造的

  「這個土地證是真實的。」禹晉永最後強調指出。

  若真擁有土地使用權,禹晉永只需出示唯一的證據——國有土地使用證,即
可辨別真假。

  在北京市工商局的工商登記中,禹晉永、禹晉川共出具了3份國有土地使用
證,前兩份皆採用「梁國用(2003)字005號」,但國土部  證  書  編  號  
分  別  為  NO.010546338和NO.010546324,顯示禹晉永、禹晉川擁有上述梁山
1500畝工業用地。

  這本身已是套牌烏龍證。

  第3份國有土地使用證指向同一塊土地,但土地使用者更改為凱愛置業,證
件號為  「梁國用(2004)字第007號」,卻沒有國土資源部自1999年就強制要
求的國有土地使用證「證書編號」。

  國土資源部於1998年9月3日頒發的《關於修改土地證書的通知》明確強調,
修改後的新版土地證書自1999年1月1日起正式啟用,「凡無國土資源部授權印製
並統一編號的證書一律無效,任何部門都不得頒發使用。」

  另外,《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道指出,禹晉永等所擁有的3份國有土地使
用證,都只蓋有梁山經濟開發企業管理委員會章及梁山開發區土地管理局章,並
由梁山開發區土地管理局頒發。

  國土資源部的規定顯示,國有土地使用證依法由市、縣以上人民政府頒發,
具體由市、縣國土資源部門辦理。

  「梁山經濟開發區是山東省級開發區,僅為科級單位,根本不可能頒發國有
土地使用證。」季茂倫表示,土地管理局也歸國土資源局下轄,「而我們國土資
源局並不知曉此事。」

  但禹晉永昨日表示:「我們看一下山東省人民政府對於省級開發區的許可權,
並不是只有縣國土局可以辦。當時的環境是兩套系統,經濟開發區辦土地手續跟
國土局是兩個系統。」

  梁山縣國土資源局地籍科科長鄭海濤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出示了  《梁
山城區單位及個人地籍冊  (2001~2005)》,梁國用(2003)字005號、梁國用
(2004)字第007號分別歸屬權利人張山景和丁淑玲。

  「這個是最終的死證,禹晉永還能怎麼辯解?」鄭海濤說,「梁國用字型大小都
是唯一的,一個字型大小對應一個地塊、一個權利人,且只能由國土資源局頒發、備
案,禹晉永那3個證件是偽造的。」

  新聞鏈接

  「夥伴公司」中聯亞聲明:與禹晉永沒有關係

  每經記者  黎光壽  發自北京

  「我們希望藉助你們新聞媒體正式回應一下,我們跟禹晉永先生沒有什麼關
系。」7月27日,北京中聯亞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一位姓付的人事主管打電話給  
《每日經濟新聞》,希望撇清該公司和禹晉永的關係。

  禹晉永個人公開資料上有北方明珠大廈等許多房地產開發業績,但據《每日
經濟新聞》記者調查,其中一些項目跟他並沒有任何關係。

  中國世代投資集團多重疑點

  在禹晉永的資料中,中國世代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世代投資)
是他的一塊招牌。禹晉永用這塊招牌,在北京、天津、重慶等地大搞房地產項目。
禹晉永稱,該公司擁有10億的註冊資本,有數百億的資金,他在海外還有13家公
司。那麼,世代投資集團究竟是一家什麼樣的企業呢?

  根據禹晉永公開的資料,世代投資註冊地在香港,且擁有10億港幣的註冊資
金,但著名網路寫手王小山在香港公司註冊系統查冊中心查詢到的信息顯示,
「中國世代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香港登記的成立日期是2006年7月4日,其
類別屬於私人公司,其註冊地址是  「27/F  
HOPEWELLCENIRE183QUEEN'SROADEAST,HONGKONG」,註冊資本僅為10000港元。禹
晉永是股東之一,另一位股東叫史維學。不過禹晉永昨日聲稱,部分人士對此有
誤會,實際上他旗下有一個叫作「中國世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企業,註冊資
金為10億港元。

  中聯亞多個項目「被開發」

  中國世代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註冊資料中出現的另外一個股東史維學是什
么人呢?和禹晉永又是什麼關係?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史維學是北京中聯亞房地產公司董事長、法
人代表,由該公司開發的北京北方明珠項目、北京平安大道華人一品項目、北京
馬連道茶貿國際城項目也被說成是禹晉永開發的。

  有關報道顯示,史維學原是北京中邦亞科貿集團和北京中聯亞房地產開發有
限公司法人代表,是一個熱心公益的企業家,其曾於2005年6月走訪安徽大別山,
給大別山區地方政府捐贈100萬元。2009年11月,其給清華大學射擊隊捐贈5000
萬元,建立  「維學館」,作為射擊隊的訓練基地。

  北京市工商局的企業註冊資料信息表明,中邦亞科貿集團成立於1982年,在
北京延慶縣註冊。而在北京市企業信用網上輸入史維學的名字查詢,則有12家公
司,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北京中聯亞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北京市工商局昌平分局
的註冊檔案表明,中聯亞房地產公司和中邦亞房地產公司存在承續關係,史維學
於2001年已經將中邦亞科貿集團的財產轉移到中聯亞房地產公司的賬上。

  一位曾經在北京中聯亞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工作的員工向《每日經濟新聞》
記者透露,禹晉永在中聯亞房地產公司內部屬於「知名人物」,但他跟公司有過
什麼合作,倒是不太清楚。

  7月27日中午,中聯亞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總監付女士給《每日經
濟新聞》打來電話表示,禹晉永資料上和中聯亞有關的幾個項目都是由中聯亞獨
立開發的,跟禹晉永沒有關係。而世代投資的由來,主要是曾經考慮跟禹晉永合
作,但後來感覺條件不成熟,就沒有再合作,該公司就是當時考慮合作的結果,
但後來一直沒有用過。

  追蹤禹晉永開發的項目

  在禹晉永的資料中,還有諸多其他項目,包括北京奧運148公頃的資金調節
項目150萬平方米,還為奧運主場館鳥巢捐贈17.5億元。但公開資料顯示,在奧
運場館建設期間,從來沒有禹晉永捐資17.5億元建設場館的報道。北京城建集團
第一分公司黨委書記徐英海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北京奧運場館都由北京
城建集團總承包,奧運場館和奧運村的所有項目經理他都認識,就從來沒有聽說
過禹晉永這個人。

  北京歇家村490萬平方米的項目是禹晉永公開資料里所提及的另一個大項目,
但記者查詢后獲知的信息是,北京只有北七家鎮有一個村叫歇甲庄,該村目前有
房地產項目,但與禹晉永無關。而北七家鎮鎮政府經濟發展辦公室一位姓朱的工
作人員告訴記者,如果在該鎮範圍內有這麼大的項目,他肯定知道,但他從來沒
有聽說過禹晉永這個人。

  禹晉永早期的資料還顯示,他曾經直接投資開發北京東方太陽城國際老年公
寓100萬平方米的項目。7月19日,北京東方太陽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常務副總
裁朱鳳雲告訴記者,禹晉永2002年曾經受聘擔任過東方太陽城的CEO,主要負責
施工管理,不需要他融資,也不需要他拿地,但幾個月後發現他並不懂管理,就
把他辭退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9
 樓主| huasendg 發表於 2010-8-5 10:44 | 只看該作者
禹晉永空口維權 受邀記者許聽不許問

本報記者 吳金華
2010年8月4日東莞時報

  昨天下午,禹晉永召開新聞發布會回應質疑,發布會成了個人表演《京華時
報》供圖

  禹晉永當年在鳳凰衛視《一虎一席談》中聲稱捐了40萬現金

  8月3日下午3點,禹晉永「新聞發布會暨維權啟動儀式」如約召開。

  上午9點03分,禹晉永終於在個人微博上公布了會議地點:北京市房山會議
中心。但發布會最終在北京市昌平區溫都國際酒店召開。記者得知發布會最終地
址的時間是昨天13點左右——離新聞發布會召開不到兩小時。據悉,房山區位於
北京市的最南端,驅車到北京市北端的昌平區(禹晉永駐地)要兩個半到三個小
時。

  《東莞時報》記者了解到,有30多家媒體參加發布會,發布會持續兩個多小
時。

  發布會後,媒體和網友罵聲一片,質疑發布會純粹是禹晉永個人表演,根本
不給與會記者提問時間。禹晉永拿出的所謂證據,根本就是在繞圈子,毫無說服
力。

  會議地點變變變

  昨天上午10點15分,騰訊公司財經部記者羅翀翀給《東莞時報》記者打電話,
希望從本報記者處獲知新聞發布會的具體地點。

  按照禹晉永的說法,昨天下午3點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一共有四家網路媒體
將對新聞發布會進行網路直播,分別是騰訊網、搜狐網、千龍網以及和訊網。但
對於直播一事,羅翀翀告訴本報記者:騰訊網毫不知情。

  此前一小時,禹晉永在個人微博上公布了新聞發布會的具體地點——房山會
議中心。記者通過網友給出的電話,聯繫「房山會議中心」。對方告訴記者,
「這裡是北京市房山區的天湖會議中心,今天下午沒有任何新聞發布會的安排。」
記者隨後經114查詢獲知:沒有任何房山會議中心的記錄。

  下午1點48分,《每日經濟新聞》(下稱《每經》)記者黎光壽在微博上透
露了新聞發布會最終地點:中國世代、凱愛資本媒體見面會暨維權行動啟動儀式,
定於今天下午2:00在昌平北七家平西王府以西「溫都國際酒店宴會廳」舉行,請
您出席。請務必帶上身份證、記者證(採訪證)、名片等有效證件前來接受安檢、
簽到、參會。並以誠實守信的原則承諾對會議地點保密,下次新聞發布會將繼續
邀請您。敬請服從組織者的統一安排和指揮。謝謝。

  黎光壽告訴本報記者,他是從受邀媒體記者處得知的新聞發布會地點,「他
收到簡訊后,立即轉發給我。」

  眾多記者成「擺設」

  發布會上,主持人介紹有近百家媒體參加了新聞發布會,其中包括新華社電
視中心、《新京報》、第一財經電視、《京華時報》、《南方周末》、《鳳凰周
刊》等等。

  然而,據混入現場的黎光壽透露,參加新聞發布會的媒體有30來家,全場有
60-70人,根本不可能有100家媒體。

  發布會召開前,網友透露,禹晉永聘請了一家婚慶公司助威造勢,而從現場
視頻看來,新聞發布會的主持人,「像極了婚禮司儀。」

  參加了禹晉永新聞發布會的千龍網房產部的王明明,在微博上對新聞發布會
進行了直播。以下為昨天王敏敏微博更新內容:

  13點32分:寫著好多媒體名單,但據網易記者消息,這些記者大多不知情。

  14點00分:新浪財經打來電話詢問具體事情,得知發布會地點是變了又變。

  14點05分:記者席后一排是早早坐好的工作人員,具體作用還不知道。(上
傳了圖片)

  14點36分:《北京日報》記者打來電話,說趕往會場,因為剛接到通知。

  15點06分:主持人介紹說近百家媒體,現場都沒那麼多人。(上傳了圖片)

  據黎光壽介紹,現場有六面小鼓,兩面大鼓,大有「春風吹,戰鼓擂」的氣
勢。

  新聞發布會暨維權啟動儀式以《好漢歌》開頭,《真心英雄》結尾。據主持
人介紹,這是禹晉永最喜歡的兩首歌。

  主持人簡短介紹后,禹晉永作了近兩個小時的演講,從為何力挺唐駿,到誠
信問題。之後談年齡、中國世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土地證、驗資、詐捐等公眾
質疑問題,並拿出所謂的「鐵證」。

  禹晉永的演講結束后,啟動了維權儀式。

  據黎光壽介紹,發布會沒有給與會記者任何會議資料,禹晉永也沒有接受媒
體採訪。「我們希望拷貝一份禹晉永演講的PPT資料,都被拒絕了。」「現場很
陰暗,台上很黑,都看不清楚。」

  在「演講」中,禹晉永聲稱,已經至少有15家媒體在網上對其進行了攻擊,
他聲明中5次提出有鐵證,並表示要出示證據,提起訴訟。

  網友聲音

  捐助數目前後不一 「世代」股本臨時做手腳

  ●人在江湖77:看了一虎一席談視頻,覺得禹晉永這個人太不要臉了,大話
連篇。節目中面對質疑他說個人捐了40萬現金,還建了一所學校,但在今天的維
權會上禹晉永說只捐了10萬,沒建學校。在維權會上禹晉永說自己不是地產商,
但在一虎一席談上禹晉永說自己是地產商,好一副騙子嘴臉!

  ●吳法天:四十萬沒捐,鳥巢17.5億沒捐,49億稅款也沒納。100名學生沒
資助,香港公司後來增加了名義股份,實際也沒10億。梁山土地證也沒說清楚。
北大博士後身份也未舉證。

  ●兒好學影兮兮:建議大家把視頻拖至第19分鐘起,騙子嘴臉就出來了。

  ●林依帆:娛總,麻煩您上我的微博看看您當年做節目的截圖,跟您今天說
的出入很大啊。

  ●王小山:看了禹晉永博士后的發布會,發現這三天他做對了一件事,就是
沒給我的律師打任何一個電話,實在沒有必要。同樣,這三天他也做錯了一件事,
就是以為會生不如死,就把所有的錢都取出來花光了,好慘。

  ●vinW:禹晉永說他另一家中國世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股本10億,真相是什
么?根據香港公司註冊處2010年7月22日的文件「1246851(英)表格SC4 -名義
股本增加通知數 23100497114」顯示,這家2008年註冊的公司,直到2010年7月
22日才從1萬的股本增加到10億。

  ●謝文:請注意,表格的類別是「名義股本增加通知書」,不需要真金白銀
的。

  ●潘石屹:場面很大,好像後面還有鼓手。別鬧了!

  ●財新網:在騙欲橫流的社會造假就造假了,造假者不僅不懂得承認錯誤與
道歉,而且還造得如此理直氣壯、驕橫跋扈,像禹晉永那樣,為了唐駿還號稱把
方舟子打得「肝膽俱裂、靈魂出竅」,實屬罕見。

  6年未納稅:

  沒有經營

  我納什麼稅

  質疑:根據《城市住宅》2009年第4期一篇報道禹晉永的文章稱,中國世代
註冊資本10億港幣(第55頁),2007年為國家貢獻稅收49億元,目前公司總資產
逾1300億元(第57頁)。而近日《每經》報道稱,根據北京市工商局的年檢資料,
從2003年以來,凱愛置業有限公司和凱愛資本投資有限公司一共進行了6次年檢,
每次年檢的經營情況表上,都沒納稅。

  禹晉永:我又沒有經營我納什麼稅?並指出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驗資報告並
非沒有,而是沒查到。

  回應摘錄:我這點已經給大家講得非常清楚了。有人說我六年都沒有納稅了,
我反問他,我為什麼要納稅,我又沒有經營我納什麼稅?做買賣我得納稅,按照
稅法我得繳各種各樣的稅,我把錢投出去我納什麼稅,另外公司分紅出來后,所
得稅等要繳了才會依法獲得,該繳的在項目公司里都繳過了,我還繳什麼稅。我
問了很多人,一想想是這個道理,我說你可以問稅務機關,為什麼年年要年檢,
因為我公司存在,所以要年檢。

  年齡造假:

  出生年月

  可去公安局查詢

  質疑:《中國經營報》2008年報道:「據中國世代公司提供的資料顯示,現
年42歲的禹晉永在北京大學取得碩士。」由此推算禹晉永應該出生於1966年;
2008年《東方人物周刊》報道禹晉永——禹晉永14歲時便去當兵,那是1980年。
由此可見禹晉永1966年出生;在「中華英才禹晉永 文武兼備鑄輝煌」一文中,
禹晉永更是擁有兩個出生年份,文中寫道:「1994年,禹晉永博士從糧食局長的
崗位調任國企集團主持工作,一身兼任集團的黨委書記,董事長、總裁三個重要
職務……這一年,禹晉永博士剛剛36歲」。這裡的禹晉永出生於1958年。

  禹晉永:我今年47歲,1963年4月12日出生。

  回應摘錄:昨晚一個中央級媒體記者打電話給我,問我到底是哪年哪月生的,
我說這還不簡單,第一可以看身份證,第二,公安部身份證信息服務中心就在網
上,輸入名字,5元錢就可以查到。於是有個媒體說,通過朋友到公安機關查了
一下,禹晉永出生年月是1964年3月,這是白紙黑字寫的,這是典型的假話,因
為你查的公安系統跟我們所處的公安系統是同一個系統,因為我們中華人民共和
國只有一個公安部,只有一個身份證系統,為什麼我們的系統,我是1963年4月
12日,你就查成1964年3月,這難道是公安系統提供的?

  土地證造假:

  光說有鐵證

  死不拿土地證

  質疑:據《每經》報道,山東省梁山縣國土局向《每經》指證,禹晉永及其
兄弟禹晉川所擁有的梁國用(2003)字005號、梁國用(2004)字第007號等3份國有
土地使用證為偽造;記者同時發現,禹晉永正是憑藉著子虛烏有的梁山縣1500畝
土地隨後又在北京設下了一場1.2億元的圈套。《財經》雜誌也報道,禹晉永涉
嫌以空殼公司洽談政府重大工程,最後項目流產,前期投入由地方政府埋單。

  禹晉永:2003年是協議出讓土地,不是招拍掛,所以政府同意出讓,價格合
適就可以了。凱愛資本投資有限公司擁有該地的使用權,有國土局的公章並有當
時局長的證明文件。

  回應摘錄:我們在山東梁山,2003年3月8日與政府簽訂了開發合同書,後面
有縣政府法定代表人的簽字,然後3月8日當天,梁山縣人民政府向我們出示了三
號文件,把1500畝地出讓給了我們。3月13日梁山縣建設局向我們下達了工業園
的規劃要點,這是批文。

  我們三方簽訂了協議,因為我們的錢已經給了政府,農民把股權轉讓給我們,
政府把補償金給了農民。這是三方的協議,其中需要特別說明的一點,做這個協
議的人就是現在梁山土地局局長李超,是當時的開發區主任。

  梁山縣建設局在4月30日下達了審批我們總體規劃的批複,是梁建2003年23
號,因為縣裡沒有規劃局,他們跟建設局在一塊……土地局局長在7月10日再次
給我們出具了證明,證明這1500畝地(就是100萬平米),由我們兩兄弟購買,
由凱愛資本投資有限公司使用該土地,土地的出讓年限50年,一共50萬平米,還
有50萬平米是住宅用地,屬於70年。這是證明文件,是原文,而且土地局蓋了章。

  我們支付了土地款,辦齊了各種手續,政府向我們頒發了土地證,於是給我
們頒發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而且是交了稅,有契稅標誌。

  ……

  4月27日梁山縣發改局給我們立項,因為我們公司名稱變完后,就要核發,
有我們項目名稱,變更主體,縣人民政府在2004年5月20日又將這個項目的名稱
以縣人民政府最高公文形式進行了變更,變更為凱愛置業投資有限公司。2003年
買的地到2004年過程中,包括主體資格,土地全稱,到發改委、建設局、規劃局,
到人民政府的所有批複齊全,這個項目是經得起檢驗的。

  夏子航(《每經》記者):不管他出示什麼東西,我們沒有看到證據。而且
他要證明他擁有這個土地,他唯一要出示的就是國有土地使用證。他這個土地證
是真的,那就請他把土地證拿出來,然後辨真假,他現在沒有出示。他說他給了
錢,因為這個東西我們不可能去查的,要公檢法機關介入才行。所謂的政府公文、
批文或者局長的證明,這東西都很好做,只要招商投資,就算他沒有投錢,前期
政府也會幫他做的。

  他今天沒有出示土地證這個關鍵證據,而在北京工商局有個叫凱愛置業公司
裡面,出示了三個國有土地使用證的。這三個證在我報道裡面,不管是物證還是
人證,都已經證明這個是假的。

  國土部從1999年就規定,之後縣級以上的政府才可以批土地證。梁山國土局
也講得很明確,梁山所有國土資源的使用權證都有梁山縣國土資源局發出,不可
能由一個開發區政府發。1999年以來,只要是梁山出去的土地,必須是梁山國土
資源局來蓋章,梁國用2008年多少多少號,這個從一開始就有一個證號,這個證
號是唯一的。

  學歷造假:

  學校有問題

  跟學生沒關係

  質疑:公開資料顯示,禹晉永現任中國世代投資集團董事局主席,獲美國西
太平洋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學位,與唐駿是校友關係。最新一期《財經》雜誌援引
一位知情者的話說,這位博士「連Doctor都不會拼」。此外,中國政法大學副教
授吳丹紅(網友吳法天的本名)查證后獲知,禹晉永的北大博士後身份,也是個
人偽造的。

  禹晉永:學歷證明是有效的。

  回應摘錄:剛才我們講了學歷證明,看到洛杉磯總領事館的證明,並且經過
回復,得到了《北京晚報》確認,而且洛杉磯總領事館非常負責任,他們專門給
《北京晚報》發了個信函,證明我提供的證據是有效的,不管教育部怎麼說,在
這個問題上教育部立場是不堅定的。

  學校有問題,跟學生是一點關係沒有,我們中國所有的大學,每年每個大學
多多少少都有點問題,學校的行為不能代表學生,學生是無辜的,如果學校的錯
誤讓學生來承擔,這是不公平的。

  註冊資本造假:

  1萬港幣公司

  非世代投資集團

  質疑:諸多信息顯示中國世代投資控股集團於2006年7月4日在香港註冊成立
金10億港幣。近日王小山調查發現,禹晉永的世代集團,有兩人註冊,一位是史
維學,一位是禹晉永,註冊股本為10000港幣。

  禹晉永:這是兩家不同的公司。

  回應摘錄:我們的公司法定名稱是:中國世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而所謂1
萬港幣註冊資本的截圖,不是中國世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我們用中國世代搜索
時會出現三家中國世代,第三家中國世代已經宣告解散,叫中國世代什麼什麼實
業公司;第二是中國世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0億元,是我們的公司;第
一家公司跟我們沒有關係,叫中國世代投資控股,多了個控股。

  王小山(知名網友):我查的不可能錯,當時我並不知道他有兩三個公司,
但是他當時微博里有簡介,一定是我調查的那個。我是copy過去轉化成繁體字去
查。我現在無法確定他在搞什麼玩意,有可能他在微博上增兩個字或減兩個字變
成另外一個。但因為前邊都是一樣的,大家都沒注意到。

  網友:禹晉永說另一家中國世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股本10億元,真相是什麼?
根據香港公司註冊處2010年7月22日的文件「1246851 (英)表格sc4—名義股本增
加通知書23100497114」顯示,這家2008年註冊的公司,直到2010年7月22日才從
1萬元的股本增加到10億元,而且是名義股本增加,不需真金白銀。

  詐捐:

  自揭謊言

  根本沒捐建小學

  質疑:2008年汶川地震后,禹晉永募捐了320萬人民幣,並且個人捐助10萬
元,並且出資40萬元捐建家鄉四川省綿陽市轄下的江油市龍門鎮二小。

  禹晉永:不是詐捐,而是按照教育部對學校設施建設規範的調整要求,學校
抗震級別要在8級以上,所以因錢少捐不了。

  回應摘錄:在我的捐款裡面,請看第一項,當場捐了10萬,並且承諾捐贈價
值40萬的小學一座。

  第一,320萬是歐美同學會組織的活動,我只是發起人之一,我還不是組織
人,我是倡導者,我本人也捐錢。錢當時就由歐美同學會交給了紅十字總會,並
且簽了總發票,跟我個人沒有任何關係。

  綿陽的一位記者採訪我,我當時就說了,我本人捐了10萬,我要捐一所小學
給北川縣。

  後來我們跟災區進行聯繫,因為10萬已經交給歐美同學會,紅十字會拿走了。
價值40萬的小學,因為是捐建,我們必須要跟當地政府聯繫,我們跟北川縣政府
聯繫時,他們明確告訴我們,你捐不了,為什麼呢?原來教育部、民政部定的40
萬一座小學是原來的標準,由於發生了大地震,全國人民都想捐小學,捐的人很
多,另外北川縣是由山東省人民政府對口援建,山東省口號是舉全省之力幫助災
區。外來人就很難插進去。領導說協調一下,給你找個地,就找到了江油市的一
所小學。

  因為我們是捐建行為,按照程序,我們要給這所小學或者教育局簽訂捐建協
議,我們之間沒有協議。第二,要經過發改委立項,建委建設部門同意,我們查
了資料,發改委跟我們一點關係沒有,換句話說,教育局跟學校接受的並不是我
們中國世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或者凱愛資本投資有限公司的捐款,也不是我自己,
因為對方也不認識我,我也不認識他們,我們只是想給他們捐一所學校,為什麼
捐學校不捐錢呢,因為我們想法是,捐錢害怕落不到實處,害怕紅十字會的管理
手續太多,轉半天轉不到災區。很多房地產商都是這樣想的,直接自己捐到災區。
我們心態是願意幫助災區做事情,因為那是我的老家。當我們得到這份文件時,
我們發現這是北京現代控股,而不是我們中國世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法律名稱
有天壤之別,也不是凱愛,也不是我禹晉永。也就是北京現代控股退出后,由河
南一個民委捐建。這怎麼就成詐捐了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匿名  發表於 2010-8-6 09:35

1

主題

128

帖子

5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0
11
平安250 發表於 2010-8-6 09:41 | 只看該作者
嗯,這個系列轉帖呀,一看就是精心準備的啦。為LZ的精心策劃鼓掌。。。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12
 樓主| huasendg 發表於 2010-8-6 09:4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uasendg 於 2010-8-6 09:51 編輯

回復 11# 平安250

無意開新貼而已,而且,你也看走眼了,我沒有精心準備,只是賭對了唐駿+禹晉永事件的勝負.
如果你願意,請到此貼去捧場:
誰會對國內發生的文憑災害幸災樂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28

帖子

5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0
13
平安250 發表於 2010-8-6 09:4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平安250

在1個話題中說清想說的話,是我的習慣.
但是,我沒有精心準備,只是賭對了.
huasendg 發表於 2010-8-6 09:45

賭的精心啦,再鼓掌。。。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14
 樓主| huasendg 發表於 2010-8-6 09:5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3# 平安250
賭的精彩啦!
這個說不高興那是騙人.
我最大的收穫是認出了幾個指鹿為馬的傢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28

帖子

5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0
15
平安250 發表於 2010-8-6 09:5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平安250
賭的精彩啦!
這個說不高興那是騙人.
我最大的收穫是認出了幾個指鹿為馬的傢伙.
huasendg 發表於 2010-8-6 09:54

你的心靈好美的啦,智力好發達的啦,兩項指標都比的上平安10美分妹妹啦。
聽見沒,平安10美分妹妹,你要加油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16
 樓主| huasendg 發表於 2010-8-6 10:2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5# 平安250

你和無敵小子很般配.如果你們剛好是1對男女的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28

帖子

5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0
17
平安250 發表於 2010-8-6 10:3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平安250

你和無敵小子很般配.如果你們剛好是1對男女的話.
huasendg 發表於 2010-8-6 10:21



    看我說的沒錯吧。。。笑。。。你的心靈美和智力高,比的上平安10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4: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