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英國驚嘆︰中日建立新聯盟可能會震動全世界

[複製鏈接]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kihito 發表於 2009-10-8 12: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近年來,中日關系持續低迷,兩國圍繞歷史問題、台灣問題以及東海問題等,磨擦與爭議不斷。學者們稱中日關係「政冷經熱」或「政冷經涼」者有之,稱中日關系「惡化」者也有之。

    日本和中國一直是不共戴天的仇敵。但是這兩個國家已經開始討論建立一個新的聯盟.從而可能使它們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這一行動可能會震動全世界。東京和北京正在討論創建「東亞共同體」的計劃,這個共同體類似於歐盟.可以改善該地區經濟和政治關系。這一建議仍處於非常初期的階段,但是合作領域可能包括免簽證旅遊、公共保健、能源和環境,然後逐漸擴大到比較棘手的政治問題和有關農業或國防的公共政策。最終東亞甚至可能擁有共同的貨幣。

    鑒於兩國之間存在夙想,自從日本民主黨8月30日大選獲勝以來,明顯緩和的步伐令人吃驚。日本新首相鳩山努力同亞洲鄰國建立新關係。人們認為這種努力是另一個跡象.表明日本政府正在背棄華盛頓。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東京是忠實的朋友。建立東亞經濟聯盟對世界其他地區來說意義非常深遠。日本目前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名列第三,盡管這兩國的位置預計將在今後幾年內倒過來。

    美國坦普爾大學日本分校當代問題研究所所長羅伯特‧迪雅里克說:我認為日本是在尋找一條同中國改善氣氛的途徑,顯示日本的領導作用和合作誠意.從而改善經濟關系並解決懸而未決的領土問題。迪雅里克認為,如果日本同亞洲其他國家改善關系,西方可以從中獲益。他說;「美國支持」「利益攸關方」理論,也就是說,必須讓中國在世界秩序中擁有相關的利益,這樣做是有幫助的。

    中日兩國之間的緊張關系可以追溯到1894年.當時日本侵略中國並在幾個月內擊敗中國軍隊。1937年,日本軍隊再次全面入侵中國,佔領了上海、北京和南京。在南京據估計有30萬中國平民遭到日本軍隊的屠殺。有些日本人仍然不承認發生過南京屠殺事件,這對兩國之間的溝通毫無幫助。在中國,民眾對日本殖民統治的怨恨情緒是改善中日關系的最大障礙。一項調查表明,三分之二的中國人贊成亞洲一體化。

    但人們普遍認為,中國不要匆忙跟日本達成協議,以免還激起民憤。中國媒體已經注意到,日本人希望激活這一進程,很可能是擴大其在東亞影響的戰略的組成部分。中國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周永生說:日本一開始對這一計劃不感興趣,但全球金融危機之後,日本意識到.日本經濟的活力取決於中國和該地區一些新興國家。


中華網    2009-10-07
盈盈萬物,生生不息,唯道獨尊,無為而治。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沙發
 樓主| akihito 發表於 2009-10-8 12:24 | 只看該作者
建立東亞共同體,對中國是機遇?還是陷阱?

     胡錦濤總書記在參加20國峰會期間,接見了日本新科首相鳩山由紀夫。在會談即將結束時,鳩山首相提出了建立東亞共同體的大膽設想。當時,胡錦濤總記沒有正面回應,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政府排斥建立東亞共同體的建議。

    胡錦濤總書記之所以沒有正面回應鳩山首相提出的建議,推測有三種解讀︰第一、鳩山首相提出此建議比較唐突,顯然事先並沒有就此議題照會中國代表團。第二、由於此議題涉及東北亞地區的戰略平衡,在沒經過科學評估和戰略研究分析之前中國政府不可能在短時期內做出任何承諾。第三、由於歷史原因,尤其是美日同盟關系的存在,中日兩國政治上長期缺乏互信基礎,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政府還需要通過一系列的事件考驗日本的誠意,比如︰現日本政府對待歷史問題的態度;處理釣魚島問題的方式等。

    很多網友對日本提出的「東亞共同體」極為反感,甚至聯想起70年前的「大東亞共榮圈」。原因可能僅僅是東亞共同體的創想是由日本首相提出的,這個理由比較可笑,有些「恨屋及烏」的感覺。實際上中國戰略層早就在研究建立亞洲地區最大經濟體的想法,並通過成立上合組織和積極參與與東盟的合作來逐步向這一目標靠近。如果亞洲各國的經濟成為一個互補互惠的整體,就能擴大中國在亞洲地區的影響力,從而削弱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在亞洲的力量。

    從鳩山首相上台前後的一系列言行,表明日本的對外政策正在發生歷史性的轉變,這可能是日本從明治維新後的又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戰略調整,當時它是投向了西方的懷抱,而此次有可能是重新回歸亞洲的港灣。從總體上來講,日本回歸亞洲的戰略方向已經決定,但這條路不會一帆風順。美國對日本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的影響力不會短時間內消除,美國更不願意看到日本在脫離美國後成為一個軍事大國的事實,從而在亞洲給美國的利益造成威脅(一個日漸加大的中國已經讓它夠頭痛了)。所以日本要逃離美國的魔爪就必須依靠中國的力量,中國是否出手,何時出手,以及中國是否願意打破東亞地區的戰略平衡,取決於中國的實力以及控制東亞地區的能力,否則會引起東亞地區的戰略混亂,從而失去在亞洲的利益。

    東亞共同體的建立還需要看亞洲大國之間的博弈,尤其是中日這兩個亞洲最有影響力國家之間的較量。鳩山政府的東亞共同體思維由來以久,這與自民黨的執制理念有很大關系,日本想逐步擺脫美國對其的控制走相對獨立的外交路線是無疑的,但日本在建立東亞共同體上還有其他方面的考量。

    鳩山政府之所以在現階段提出東亞共同體的創想,可能有以下幾方面的目的。其一、向亞洲各國釋放善意信號,消除亞洲各國對於日本的疑慮,尤其是消除被其侵略過的亞洲國家的擔心,為日本回歸亞洲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其二、金融危機後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集團的地位慢慢出現動搖的跡象。大和民族從來就是一個見風駛舵的能手,它的決策層對西方發達國家主導世界的未來的能力產生了懷疑,一些新型經濟體正在成為一股新的力量,導致日本急需調整它的外交策略;其三、先聲奪人,搶在中國之前主導亞洲事務。雖然中國在亞洲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但中國尚不具備主導亞洲事務的能力。盡管中國反復強調「和諧世界」的理念,但仍不能消除與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的領土糾紛,亞洲各國對於中國的擔心隨著中國的強大與日俱增。加之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的介入使這些問題變的更加復雜、尖銳,而這些都是日本可以利用的;其四、日元在該地區的強勢地位。從現階段看,人民幣仍然沒能成為國際結算貨幣。在美元逐漸走下坡路的時候,由誰來填補它在亞洲未來的空白?成為了中日之間較量的關鍵。如果現在就建立東亞共同體,顯然日元在亞洲的金融領域和經濟里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推測,在人民幣沒有走出中國成為國際結算貨幣之前不會響應日本提出的建立東亞共同體的設想!

    盡管建立亞洲共同體的路還遙遙無期,但亞洲共同體的成立會成為歷史的必然。當然它的形式可能並非如鳩山設想的一致,但中國必須做好這方面的應對工作。亞洲共同體的建立對中國而言是機遇也是陷井,如何能從搏殺中佔據主動,除了依靠實力外,還要憑借戰略智慧的合理運用!

    另外,假設在亞洲建立一個經濟共同體,這樣與駐日美軍的存在就不會產生沖突,更不會引起地區的戰略失衡。原因很簡單,由美國壓制著日本的軍事發展,對現階段的中國來說是利大於弊。因為中國雖然已經走上了經濟大國,但在軍事發展上仍稍顯落後,中國海軍的軍事實力恐怕還不能與日本相抗衡,在遏制日本軍事發展上美中思路是一致的!


CHN強國網    2009-10-07
盈盈萬物,生生不息,唯道獨尊,無為而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3
zjd713 發表於 2009-10-8 12:39 | 只看該作者
相互利益文化驅使,我料中日在將來的20~30年間必然結盟,只有這樣日本才能擺脫美國的約束重返亞洲,獲得相應的國際地位,而中國也只有通過中日結盟才能擁有和整個西方社會分庭抗禮的實力。至於古代所謂的「遠交近攻」策略不適合當今全球化社會,現在基本上不存在領土糾紛。而中日結盟中的第一個犧牲品和棋子很可能就是韓國和朝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4
 樓主| akihito 發表於 2009-10-8 13:04 | 只看該作者
目前世界上除中國(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外, 唯一使用漢字為國語的國家只有日本! 其實日本也是漢人, 只是歷史的解釋將他們邊民化了...

當這不同國籍的兩個人在一起, 都不說話, 穿同樣衣服, 誰能準確分辨呢? 贊成樓上zjd713 八卦老兄的觀點
相互利益文化驅使,我料中日在將來的20~30年間必然結盟
...
盈盈萬物,生生不息,唯道獨尊,無為而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562

帖子

26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3
5
Zephyrus 發表於 2009-10-8 13:15 | 只看該作者
中日結盟不可能。
日本歷史上從來就不是中國藩屬或盟友。
日本缺自然資源,長遠必定會向外擴張侵略它的鄰國。
中國和日本結盟,只會吃虧,沒有好處。
中日可和睦,但不能結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757

帖子

16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0
6
larrychen83 發表於 2009-10-8 14:2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larrychen83 於 2009-10-8 14:26 編輯

中日結盟不可能。
相反日本會與韓國結成同盟。日本與朝鮮也將摒棄前嫌。
日朝韓三國文化相近,並也都受到中國這個龐然大物的威脅,
中國過於強大對三國都不是什麼好事。
歷史問題固然重要,但是現實的生存利益才是對重要的。
同時,俄羅斯在遠東必然也會支持朝韓日,因為東亞三國是俄羅斯在遠東牽制中國最好的代理人,儘管俄羅斯與日本有北方四島的糾紛,但是相比日本,中國才是俄國人的心腹大患。

最終東亞會形成兩大陣營中國一方,日韓朝為另一方(如果那個時候還有金式政權的話)。日韓後面是美國和俄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7
zjd713 發表於 2009-10-8 14:3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09-10-8 14:45 編輯
中日結盟不可能。
日本歷史上從來就不是中國藩屬或盟友。
日本缺自然資源,長遠必定會向外擴張侵略它的鄰國。
中國和日本結盟,只會吃虧,沒有好處。
中日可和睦,但不能結盟。
Zephyrus 發表於 2009-10-8 13:15



1.中日早在漢代就有藩屬關係,以前我發過帖子,相關資料自己網上去查
2.現在是全球化時代,說到資源中國也不是資源豐富的國家,你的思維好似停留在遙遠的古代,當時的衝突是有土地引發,因為土地代表了人口,經濟,資源,現在的概念完全不同,現在的結盟方式都是區域性的,如:歐盟,東盟等等,遠交近攻不再適用,強強聯手有益於區域經濟的發展,更利於國際利益的爭奪
3.正如我所講結盟是利益驅使,日本不可能扮演英國的地位,隨著中國的崛起,直接參与各類國際事務,已經不再需要日本的橋樑作用,而隨著俄羅斯的解體,日本的最重要利用價值已經喪失,現在扮演的戰略角色僅僅是看護朝鮮,攔截中國跨出第一島鏈。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中國海洋戰略的發展,日本憑藉自己是無法達成這個目標的,但是一旦有衝突作為一個沒有戰略縱深的國家他僅能扮演一個炮灰的角色,他也是不會甘心的。所以回歸亞洲是必然的趨勢
4.中日聯手可以極大地壓縮美國的太平洋利益,這塊大餅已經夠2家人分的了,要是目光再遠一點,一同瓜分全球利益也是很正常的,說到底2家人都有這個野心/雄心,但是單憑一家都無法實現。
5.中日之間的經濟結構不存在很大的衝突,相互可以互補,這對大家都有益。
6.日本的資本主義模式是我所有國家中最欣賞的一種,他和中國一樣很好地體現了傳統和現代觀念的結合,所以很少聽到日本談論中國的人權問題,或者接見什麼達賴、熱比婭之流,按理說日本是一個佛教國家,達賴應該在那裡比西方更有市場,但是為什麼事實相反呢?因為在日本的文化中有著中國共同的核心價值觀念,所以在政治上也可以互補。

當然就算是預見到牛市並不代表股票天天會漲,但是趨勢一旦形成必然會照著自己的軌跡走下去,所以我預計需要20~30年形成結盟,因為我相信中國的發展速度,20~30年的自我發展和國際局勢的發展必然促成這個結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562

帖子

26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3
8
Zephyrus 發表於 2009-10-8 15:25 | 只看該作者
1.中日早在漢代就有藩屬關係,以前我發過帖子,相關資料自己網上去查
2.現在是全球化時代,說到資源中國也不是資源豐富的國家,你的思維好似停留在遙遠的古代,當時的衝突是有土地引發,因為土地代表了人口, ...
zjd713 發表於 2009-10-8 14:33


二十一世紀,國家資源才是主要。
中國雖不是資源豐富的國家,但也不是資源匱乏的國家。
而日本是個資源完全仰賴進口的國家。

我認為中國的戰略,應以防美而不犯美為主。
壓縮美國的太平洋利益,對中國沒有短中期的好處。
美國資源豐富,不可能短期衰退。

倒是日本很可能覬覦夏威夷和太平洋的一些據點。
中日結盟,反倒可能使中國陷入不必要的國際對抗。

再說日本人在近代歷史上,多少養成了一些看不起中國人的心態。
美國到底還打敗,統治過日本;日本人對美國還是服氣的。
反而中日結盟,我認為是沒有基礎的,因為日本不會願意當中國小弟,而中國也不會服於倭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

主題

1145

帖子

24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5
9
零下三度XVI 發表於 2009-10-8 15:28 | 只看該作者
這標題很有藍藍的天的風格。請問樓主你倆是不是一個單位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10
zjd713 發表於 2009-10-8 15:3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09-10-8 15:46 編輯
二十一世紀,國家資源才是主要。
中國雖不是資源豐富的國家,但也不是資源匱乏的國家。
而日本是個資源完全仰賴進口的國家。

我認為中國的戰略,應以防美而不犯美為主。
壓縮美國的太平洋利益,對中國沒有 ...
Zephyrus 發表於 2009-10-8 15:25



我在7樓已經從歷史,政治,經濟,文化,戰略利益等各個層面做了簡單的闡述。你口口聲聲談資源,但是依我看法你根本沒有明白什麼是資源。7樓中已經講到了在古代農業、畜牧業國家間為什麼以土地為資源,當今是工業化社會,資源的概念已經有改變,控制資源也就是控制了經濟命脈,從而也就控制了其他國家,從這個意義上講布希的中東策略從戰略層面上講並沒有錯,不過是具體操作上有問題。同理,隨著中國的發展,對資源的需求必然急劇加大,而在發現新能源前,目前階段所用的資源大都是不可再生的。所以國家的崛起從本質上講也可以看成是一場資源的爭奪戰,我用多了你必然就少,很簡單的道理,從這個角度看,在將來的20~30年中中美關於資源的爭奪戰只會加劇不會緩和,這不是小孩子過家家我不欺負你就完事的問題。同樣,日本也需要資源,所以攜手謀求全球化資源才是必然選擇,日本人不是綿陽性格,你別忘記了人類唯一的一次原子彈實戰的雙方是誰。不過是隱忍而已,美國對日本也防著一手,大家心照不宣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562

帖子

26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3
11
Zephyrus 發表於 2009-10-8 15:52 | 只看該作者
我在7樓已經從歷史,政治,經濟,文化,戰略利益等各個層面做了簡單的闡述。你口口聲聲談資源,但是依我看法你根本沒有明白什麼是資源。7樓中已經講到了在古代農業、畜牧業國家間為什麼以土地為資源,當今是工 ...
zjd713 發表於 2009-10-8 15:38


如果布希的伊拉克政策也值得效仿,那真是以流氓為師。
中國對資源的需求,應該以節流為主,而不應以掠奪他國來支撐美式消費的浪費資源,。
地球在美式消費下所要承受的溫室效應,是沒法達到平衡永續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12
zjd713 發表於 2009-10-8 15:56 | 只看該作者
如果布希的伊拉克政策也值得效仿,那真是以流氓為師。
中國對資源的需求,應該以節流為主,而不應以掠奪他國來支撐美式消費的浪費資源,。
地球在美式消費下所要承受的溫室效應,是沒法達到平衡永續的。
Zephyrus 發表於 2009-10-8 15:52



如果你只有一袋米,不管你是一天吃三碗飯還是一天吃半碗飯,早晚都會將一袋米吃完。工業化本身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人類的一種自我毀滅,問題在於誰先死的問題,就像人人都知道壽命有限,但是沒有人會願意早死一樣,這就是人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562

帖子

26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3
13
Zephyrus 發表於 2009-10-8 16:04 | 只看該作者
如果你只有一袋米,不管你是一天吃三碗飯還是一天吃半碗飯,早晚都會將一袋米吃完。工業化本身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人類的一種自我毀滅,問題在於誰先死的問題,就像人人都知道壽命有限,但是沒有人會願意早死一 ...
zjd713 發表於 2009-10-8 15:56


中國儒家思想應是推己及人。
你的想法和法家可能比較接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14
 樓主| akihito 發表於 2009-10-8 20:19 | 只看該作者
朝鮮日報:東亞共同體不應紙上談兵

  中評社北京10月8日電/韓國《朝鮮日報》發表評論文章說,第二次韓、中、日首腦會談將於10日在中國北京舉行。距離會談還有一天的9日,日本新任首相鳩山由紀夫將對韓國進行訪問。鳩山由紀夫訪問韓國,這是他正式就職後,除了多邊首腦會談之外的首個外交訪問國家。此次三國首腦會談的主要議題仍然是全球經濟危機。與此同時,還將討論三國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FTA) 問題。但是,此次首腦會談之所以備受關注是因為鳩山由紀夫一直主張的「東亞共同體」可能會初現輪廓。

  文章認為,目前正在討論的東亞共同體構想的目標是簽署三國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建立東亞共同貨幣並構建地區多邊安全機制。三國目前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合計後佔世界的17%,這一數字不久後將達到20%;三國人口達15億;三國對外貿易的一半以上是三國之間的貿易。如果三國經濟實現融合,對三國都有利,甚至還會改變整個世界經濟格局。今年年初面臨外匯困境時,韓國已經在同中、日簽署的貨幣互換協議中得到好處。

  但是,當前韓中日及其周邊的現實狀況和「東亞共同體」相距甚遠。建立國家之間的地區共同體需要在協調經濟利害關係之前,在安全問題上達成共識。

  文章說,即使不考慮上述問題,因為中日之間的主導權競爭、三國之間的歷史和領土問題以及美國的疑懼心理等因素,東亞共同體還是難以實現的課題。在走向這一目標之前,三國首先應該在朝核問題上步調一致。如若不然,東亞共同體只會成為一句空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08
盈盈萬物,生生不息,唯道獨尊,無為而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1900

帖子

39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91
15
lyazh 發表於 2009-10-8 22:55 | 只看該作者
日本準備脫美了嘛??嚴重質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3: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