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再談規範簡體字是歷史的必然

[複製鏈接]

4

主題

31

帖子

9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再談規範簡體字是歷史的必然 2008-10-29 08:22為《環球華報》而寫


         中國的方塊漢字,五千多年來經過數次演變規範,從更早的甲骨文,到大篆、小篆、隸書、魏碑、揩書(俗稱的繁體字),到今天經我國國家權力機關審訂規範並批准,已使用半個多世紀的標準漢字(俗稱的簡體字),和世界上多數國家使用的字母拼音符號ABCD......相比,它還是圖形文字,即象形文字。

        拼音文字的字母筆劃極其簡單,人們書寫時雖風格各有不同,就是連筆草寫,比起漢字的在流派的 、不在流派的眾芸生們的自創的草書,要簡單的太多了。

        漢字既然是圖形文字,象形文字,它就不可避免地一身兼有兩種功能:

        1、傳遞交流信息功能,也是最基本的功能、最重要的功能;

        2、書寫時的藝術功能。

        先說第一個功能,傳遞交流信息的工具,或叫語言的書寫符號,第一要準確,第二要簡單,才能迅速達到交流的要求。不統一,各行其是,你就不知道對方要表達什麼。筆劃太多、太複雜了不好記還要影響速度,某些場合還分不清近似文字的結構。拼音字寫起來雖也有好壞及手法相異,但大體上相近,筆劃簡單且易分辨易記。漢字可就不一樣了,千變萬化,隨便性太大。自古以來,書法家也好,普通老百姓也好,隨便加一筆、減一筆的情況很多,辯認起來就比拼音字困難的多,做為傳遞交流信息的工具,其方便性、實用性就不如拼音字了。在漫長的使用歲月過程中,各人隨意繁化簡化、藝術家隨意創作的情況比比皆是,回字有四種寫法,坳字有三種寫法,兩種寫法的字就太多了。京字中間的口字可寫成日字,三點水的字寫成兩點水,凡此種種,不勝枚舉,給準確,迅速開展交流造成很多麻煩。第二個功能,正因為漢字的圖畫象形性質,幾乎從它誕生的第一天起,伴隨而來的書法藝術功能就發揮了巨大的能力。先是刻在山岩上,甲骨上,有了紙和毛筆以後,由於書法家對墨色墨跡的應用、各種筆法的技巧運用,漢字的書法藝術功能,至今已發展成一種獨立的成熟的藝術門類,在世界上享有盛譽。

        由於前邊說的漢字第一個功能,即傳遞交流信息功能,複雜繁瑣的筆劃,顯然是一大阻礙。漢字的簡化就成了歷史發展的必然,不僅民間百姓各行其是,五花八門,連有人說的最反對簡體字的蔣介石、李登輝,稱簡體字為「匪字」的,可實際上都在大量書寫標準簡體字。我特地查了蔣介石的書法條幅、日記手稿和李登輝的題字,在正式的出版書籍上,有一條幅共二十幾個字,就有八個簡體字,而且都是規範的簡體字,如「會議」(會議)、「艱難」(艱難)等。我看台灣的民進黨議員,他們一般是最反對「匪字」的,卻在國會上的大標語牌,也寫簡體字,如「台灣」,並沒有寫成「臺灣」。這說明簡化漢字的方向勢不可擋,就是歷史的必然。

        有些書法家反對簡體字,是把書法藝術和交流傳遞功能混為一談了。你的書法藝術起不到交流工具的作用。你可以書寫甲骨文,也可書寫大篆小篆、隸書魏碑,也可書寫添枝加葉的繁體字,這是個人的藝術行為,不但不應受到限制,還應鼓勵你的藝術創作能力。在展覽會上,儘管人們看不懂文字叫什麼,但書法家獨具一格的墨色運用,筆法的運用或蒼勁有力,或柔情似水,都會令觀者感動的。但你讓普通老百姓都用你寫的字去用作社會交流,肯定是行不通的。

        有朋友說規範簡體字割裂了中國優秀的文化傳統,讓年輕人都讀不懂古籍文獻了。這是對歷史缺乏全面的分析。歷史每進行到一個新階段,就有新階段的文化生活方式,它是由上階段文化升華而產生新的一代,它的傳承關係,你想割裂都割不斷的。當白話文取代文言文、八股文時,有人擔心,當揩書取代甲骨文、大小篆、隸書魏碑時,也有人唉嘆,從此以後人們都不認得祖宗文化篆字了!我和一個堅持繁體字的要好朋友開心,說是揩書繁體字首先割裂了中國的文化傳統,讓普通人都不認識甲骨文、大小篆了,應取消繁體字,恢復甲骨文做為交流工具。回來正經說,研究歷史、文學的任務不能交給普羅大眾,那是專家學者和愛好者的事,你個人愛好什麼古文都是好事,應該鼓勵的。再說啦,完全應用漢字的國家之一的韓國,從1970年代起,完全取消了漢字作為社會流通文字,既沒割斷它的文化傳統,更沒影響它的科技高速發展。

       也是和一位反對規範簡體字的朋友開心,說現在不是很多人有憂鬱症嗎,你給我用正揩繁體字一筆一劃的寫出「憂鬱」(懮鬰)二字,比我寫簡體慢的多不說,寫來寫去終沒寫出來。還有香港一位先生著文說,漢字的發展是由簡到繁的,這話只對了歷史進程的前期一小部分,後來的發展就是我們看到的宋朝以後的進程了,連皇帝都把「萬」字寫成「萬」。社會的進程發展,確實有簡單到複雜的過程,如各種機械、家用電器等,可是人的應用、操作卻是越來越簡單的,何況文字的應用和它還不是一個範疇。在溫哥華我們也會看到,大概兩三年前,只有一兩份中文報紙採用簡體字出版,現在《環球華報》早就推出簡體字版面和教兒童學漢語拼音、簡體字的版面,各中文大報陸續推出簡體中文的、厚厚的八開大周刊。教簡體中文的班級、學校也陸續建立,都可以看出局勢發展的必然。

         有些人用政治的、意識形態的、個人愛好的偏見去反對規範簡體字,這裡免談了。俗話說,「吃烙餅蘸尿,各人所好」,你當然有權力用甲骨文、大小篆和社會交流,只要行的通。

        我這裡只是對中國漢字的一點認識和感想,並無推廣應用簡體字的意思,你愛用什麼字就用什麼字。可以議論,談見解,但不應干涉。關於官方文件,加拿大國家已有法定,要用英文、法文,至於這裡對中文,並無法定,你喜歡用什麼就用什麼。用地方土話創造新字,用繁體字簡體字、甲骨文、大小篆,都是你的個人自由,只要你認為有利於你的社會交流就行。

        寫完了,覺得還應說明一下我用這個題目的用意:1、四年前我在《環球華報》上發表過《規範簡體字是歷史的必然》,今再寫,當然是「再談」了;2、當「規範」二字做動詞時,它是說歷史上大概從宋朝起,社會上紛紜的簡化字就大量產生了,它的產生是順應歷史發展潮流的,但混亂狀態是不利於社會交流的。權力機關不能硬性取締,也取締不了,不如順應歷史潮流,引導它,把群眾的智慧利用起來,使它規範化,利於社會交流。「規範」這一舉動,當然是歷史的必然;3、當「規範」二字作為「簡體字」的定語時,意思是說「規範簡體字」這種字的產生就是歷史的必然。

        2009.7.28.補:近期看台獨分子陳水扁在獄中寫的手稿,也是大量的規範簡體字,當然也有他自創(或學別人的)不規範的簡體字。可見台獨分子也好、無知人士也好、偏見人士也好,反對簡體字是假,完全是意識形態作怪的逢中必反才是真,也有人拿簡體字里個別字需要斟酌大肆攻擊,其實不然,繁體字里這樣的例子更是數不勝數的,所以反對簡體字的朋友自打耳光的尷尬比比皆是。


(說明:這是為加拿大《環球華報》寫的稿子,複製到博客上,是想讓看不到《環球華報》的朋友也看看並歡迎指導。對於無聊的無知的一句話蠻罵,還是一句話,自動轉為罵他本人)
老楊樹

31

主題

581

帖子

254

積分

禁止發言

新手上路(初級)

積分
254
沙發
CCP71 發表於 2009-7-28 16:26 | 只看該作者
講普通話、用簡體字,維護祖國語言文字尊嚴。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562

帖子

26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3
3
Zephyrus 發表於 2009-8-2 02:48 | 只看該作者
講普通話、用簡體字,維護祖國語言文字尊嚴。
CCP71 發表於 2009-7-28 16:26


文化上的排他性,不是尊嚴。
在簡體,繁體的討論,也是再談無益,徒然各說各話。
我慣用繁體,但盡量用簡體和大陸朋友交流。
我仍會繁體,簡體混用,以達到詞語交流的目的,來決定用繁或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96

主題

1019

帖子

421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211
4
lixixing 發表於 2009-8-2 06:47 | 只看該作者
贊同你的觀點。請閱我在【文化沙龍】貼發的有關繁簡漢字的文章,進行交流探討。
Li Xixing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匿名  發表於 2009-8-2 17:50
[quote]

文化上的排他性,不是尊嚴。
在簡體,繁體的討論,也是再談無益,徒然各說各話。
我慣用繁體,但盡量用簡體和大陸朋友交流。
我仍會繁體,簡體混用,以達到詞語交流的目的,來決定用繁或簡。
Zephyrus 發表於 2009-8-2 02:48 [/quo
簡體字是中央政府頒發的具有法律效率的規範文字,怎能說沒有尊嚴,隨便放棄使用或讓已被淘汰的字體取代。台灣使用的繁體字倒是不應有什麼尊嚴而言,因為大陸的簡體字遲早要取代它,頑固堅持繁體字只能是自己固步自封,吃大虧。大陸人可以不學繁體字,但台灣人一定要學簡體字。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9: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