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239
62
貝殼新手上路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1萬
7532
四級貝殼核心
.佛教主張和平不殺生,但佛教徒在感覺自己受到威脅的時候,殺人比誰都狠。這是因為佛教還是主張靠自己,沒有永恆的盼望。而且這種殺人是殺自己同類的人,無辜的人,建立的往往是威權統治。這種人往往通過崇佛來消除良心上的不安,所以獨裁者、濫殺無辜者和佛教是相輔相成的關係。中國幾千年來中央全力越來越集中,百姓權利越來越少,不能不說與佛教的影響無關。..
141
1717
1334
二星貝殼精英
討論到這裡,就離首貼主題太遠了,呵呵。 兄弟你可以另外開一帖,專門討論一下東西方的性格特徵,看看東西方性格的優缺點在哪裡,咱們能從西方學習哪些精華回來,也請文化沙龍里的朋友過來談談,或者到文化沙龍里去和他們的思想碰撞一下,這樣一個東西方思維的比較,會是比較有意思的。 至於戰爭,無論宗教或是非宗教的,歷史形成的定論,現在看來似乎還不失為公正。 無論是春秋戰國開始的白起長平坑兵(當時佛教道教儒教基本上還連個影子都沒有呢),還是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就算到近現代的揚州十日,甚至談到國共內戰以及文革,相信後人的評價都會越來越公正。中國人修史的精神,目前還是存在的。 但所有這些對比基督教名義的宗教戰爭來說,根本的區別,不在於一個血流成河一個血流成溪,根本區別在於一個致力於反省(最低程度也算是致力於還原真相),一個是粉飾兼神聖化。 好比抗日戰爭一樣,現在揪住不放或者值得我們警惕的,並不在於這是一個對抗異族的戰爭,而是在於對方存在掩飾和美化的言行。 基督教名義的戰爭,如此被世人詬病,也在於這個原因。這一點,也是不可以不交代清楚的。
362
3749
1226
原帖由 明德 於 2007-12-29 21:11 發表 嗜殺成性並不是雄健,而是虛弱。真正雄健的時候是用不著嗜殺的——當然,殺外敵例外。 你引用以基督的名義發動的戰爭,說這種戰爭不好引申為基督不好,別人也可以說以統一的名義發動戰爭,統一也不好;以 ...
明德兄看來思路有些混亂了,前面說佛教徒皇帝還怎麼怎麼嗜殺成性來著,這回又說佛教對雄健而純正的中華生命之源起的是弱化作用。這邊廂我們引用的是以基督名義發動的戰爭,那邊廂卻又把中國歷史改朝換代的戰爭污水潑到佛教身上,實在有故意攪亂是非的嫌疑啊。 考察宗教對戰爭或對領袖決策的作用,不僅僅要看他是不是教徒,也得要看他是否以宗教為名義吧,也得看他是否引用了哪個經典條文去支撐他的決策依據吧,也得要看宗教經典是否有給他利用的條文吧,甚至也要看其它教徒參與的程度吧? 不誑語的研究精神,不可不察。
原帖由 明德 於 2007-12-29 17:39 發表 你是先入為主認為宗教戰爭就是不好的,相當然的人圍侵略戰爭也不好,只有自衛戰爭是好的。其實人類歷史的發展根本就沒有這麼簡單。有在神的名義下發動戰爭,自然也有在神的名義下抵抗戰爭,這與在諸如「祖國統一 ...
410
5955
2219
版主
原帖由 明德 於 2007-12-30 01:54 發表 你批評宗教戰爭,直接認定它不好然後猛批一氣,這不是客觀的態度。我們需要了解的是,宗教戰爭導致天崩地裂嗎?大規模人口減少?科學文化全面後退?萬馬齊喑以致落後挨打? 相反,中國的哪一次改朝換代不是天下 ...
664
2萬
6771
離去道別間
原帖由 明德 於 2007-12-29 16:09 發表 其實你讀一讀曾國藩傳看曾國荃攻克南京后幹了什麼你就會理解十字軍的行為了。前者沒有基督教,經濟利益就能讓人喪心病狂。舊約是人心的一面鏡子,生旦凈末丑都能照出來。佛經一旦攤上勸人為善,自然不能反映真實 ...
2
93
21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原帖由 明德 於 2007-12-29 16:32 發表 坐而論道,正好化解戾氣。
原帖由 明德 於 2007-12-29 16:11 發表 呵呵,這麼說來漢唐帝國的開疆拓土都是犯了殺戒了。
本版積分規則 發表回復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