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自己哪會說話?光定論不舉證,也算歷史?風潮過後,有心人不得不質疑這種機械的新史學。可還沒來得及反思明白,來自史學園地以外的挑戰又出現了,這就是產生於後現代主義運動的各式歷史哲學——牌號甚多,其著者如新歷史主義,結構主義,解構主義、后殖民主義等。這種挑戰的核心議題乃是取消歷史的客觀真實性,而只承認歷史書寫不過像小說一樣只是一種「文本」(The past is the fiction of the present),歷史學家的職責是也只能是完成一個從文本到文本(from text to text)的闡釋循環;文本以外,一無所有(There is nothing outside the TEXT)。依了後現代史學的主張,管他什麼有血有肉的人,有破有立的事,有興起有絕續的思想,全不過是此一時彼一時的「虛構」,真實云云,意義云云,茫不可辨亦不須辨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