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紐約時報 中國盯上了伊拉克的油田

[複製鏈接]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kihito 發表於 2009-7-2 05: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以及消耗增長最快的國家,中國對伊拉克的油田表現出越來越濃厚的興趣。在不久之前,伊拉克這個國家似乎還被美國牢牢掌握在勢力範圍之內。

  伊拉克油田開發權的拍賣在週二(6月30日)開始,儘管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週一拒絕就自己的競標策略發表評論,但預計中國的石油企業會加入競投。

  關於中國對伊拉克石油的興趣,另一個跡象是中國煉油巨頭中石化提出以72.2億美元收購瑞士-加拿大企業Addax Petroleum,這家公司在伊拉克的庫爾德地區及西非有業務。如果該公司的股東及加拿大的監管部門批准該協議,這將是中國最大的海外能源收購。

  中石化的競爭對手中石油春季開始在伊拉克東南部的Ahdab油田鑽探。

  經過六年的戰爭,沒有多少美國人或伊拉克人會料到中國會崛起成為伊拉克石油的贏家之一。但伊拉克今年出現穩定的跡象,而且美軍按計劃於週二撤出伊拉克城市,中國恰好在這個時候積極收購或者開發海外油田。

  香港科技大學中國自然資源政策專家崔大偉(David Zweig)表示,中國企業一直對伊拉克感興趣,在戰爭之前就已經有興趣了,如今伊拉克的局勢有所改善,於是提上議程。

  去年年初商品價格陡漲,暴露了中國龐大的製造業在面對原料價格高漲時的風險,中國領導人吃了一驚。當油價在秋季回落,中國開始大量收購、進口以及囤積石油,從而造就世界石油價格春季的部分反彈。中國正加緊獲取外國石油。

  中國官員、經濟學家和顧問最近幾週幾乎異口同聲地表示他們國家需要更多地投資自然資源。對於美國的長期信譽及美元的購買力,他們表達了憂慮。中國有2萬億美元外匯儲備,多數投資於美元計價的債券。中國一直設法逐步讓投資多元化,例如投資資源商品等資產。

  蘇格蘭鄧迪大學專門研究中國石油產業的專家安德魯斯-斯必得(Philip Andrews-Speed)認為,伊拉克顯然吸引了中國及其石油業。他表示,由於伊拉克已證實的資源基礎龐大,而且可能還會有新發現,幾乎全部有勇氣的石油企業都希望插足伊拉克,中國人只是當中的一分子。

  安德魯斯-斯必得認為,自去年夏末原油價格暴跌拉低油田成本以來,中國石油企業就特別有興趣收購油田。憑藉在非洲一些最動蕩的國家積累的經驗,中國石油企業可能有能力應對伊拉克的不確定性。

  安德魯斯-斯必得認為,「它們可能不見得比其他企業更善於應付這些風險,但它們似乎準備好面對更高的風險,」並提到中國願意在蘇丹做生意。

  中國之所以感興趣,背後動力是它對石油貪婪的欲求。在九十年代初,中國還是石油凈出口國,產品主要來自東北角老化的油田。但自此以後,由於經濟蓬勃發展,加上汽車銷量猛增,中國的石油消耗就猛增。(作者:KEITH BRADSHER;原題:隨著伊拉克穩定,中國盯上它的油田;譯者:星島環球網/驢家的帶魚)

As Iraq Stabilizes, China Eyes Its Oil Fields

http://www.nytimes.com/2009/06/30/world/asia/30chinaoil.html?_r=1&ref=world
盈盈萬物,生生不息,唯道獨尊,無為而治。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沙發
 樓主| akihito 發表於 2009-7-2 06:11 | 只看該作者
駐伊美軍如期撤離 伊拉克百姓狂歡慶祝

  中評社北京7月1日電/美軍駐伊拉克戰鬥部隊6月30日淩晨正式撤出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和主要城鎮。據美國媒體的報道,為了慶祝這一天的到來,伊拉克人民29日晚載歌載舞,巴格達城內一片喜慶氣氛。

  喜慶中透著恐怖

  「美軍現在已經從城市地區全部撤離,他們為了伊拉克人民的安全犧牲了一切,」伊拉克總理馬利基的一名高級顧問表示:「現在我們正在慶祝主權的回歸。」

  據中國日報網報道,伊拉克電視節目通過倒計時的方式對美軍撤離進行實況轉播;各式各樣的煙花「染」紅了巴格達的天空;成千上萬的伊拉克人參加在公園舉行的派對活動;各個警察崗亭和檢查站的擴音器里整天都播放著愛國歌曲;伊拉克軍隊的車輛上則插著伊拉克國旗和鮮花。

  「所有的伊拉克人今天都很高興——不論是什葉派、遜尼派還是庫爾德人,」一名參加慶祝活動的民眾告訴記者:「美國人對我們的傷害和侮辱太多了。」

  伊拉克總理馬利基稱,美軍戰鬥部隊撤出伊拉克城市是「偉大勝利」,同時宣佈6月30日為「國家主權日」,全體人民放假一天。

  伊戰結束以來,出於對自殺式炸彈襲擊的恐懼,伊拉克人民儘量避免參與大型集會活動。不過,這次慶祝活動卻是規模空前,儘管副總統哈什米曾警告美軍撤離期間是爆炸襲擊的高發期。據統計,在過去10天里已有250多人死於各種爆炸襲擊。

  儘管巴格達看上去一片祥和,但背後的緊張氣氛卻令人窒息。街上到處設有檢查站,身份檢查工作進行得十分縝密。警察用炸彈嗅探器檢查每一個參加派對的男子、婦女和兒童。
盈盈萬物,生生不息,唯道獨尊,無為而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1751

帖子

652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52
3
DaHL 發表於 2009-7-2 06:40 | 只看該作者
6月30日有沒有自殺式炸彈襲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91

主題

2547

帖子

1117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17
4
guaiyouli 發表於 2009-7-2 07:55 | 只看該作者
"美國入侵伊拉克, 不是為了推翻獨裁者,只是為了石油利益." 這話誰說的? 謎底揭曉, 賊喊捉賊!   做婊子連牌坊都不想立了----- 6月30日晚上的新聞快訊:中石油和英國石油公司聯合中標伊拉克魯邁拉油田. -------美國佬被罵了,「愛國者」招募了,石油也偷到了!------黨和政府真是「光明磊落」啊。佩服!!美國佬真傻,花了上萬億美元,連一滴油也沒撈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80

主題

2078

帖子

628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28
5
藍藍的天空 發表於 2009-7-2 09:46 | 只看該作者
中國盯上伊拉克的 油田很正常啊,畢竟國土資源有限嘛,而且中國又是這麼大的一個國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562

帖子

26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3
6
Zephyrus 發表於 2009-7-2 13:38 | 只看該作者
"美國入侵伊拉克, 不是為了推翻獨裁者,只是為了石油利益." 這話誰說的? 謎底揭曉, 賊喊捉賊!   做婊子連牌坊都不想立了----- 6月30日晚上的新聞快訊:中石油和英國石油公司聯合中標伊拉克魯邁拉油田. -------美國佬 ...

美國佬真傻,花了上萬億美元,連一滴油也沒撈到!
guaiyouli 發表於 2009-7-2 07:55


美國在伊拉克駐軍將百年,好幾個永久軍事基地在沙漠中已建好。
美國在伊拉克的大使館是世界最大的使館。
伊拉克石油已是囊中之物,美國要吸多少吸多少。
伊拉克將如同舊時的伊朗,送石油給美國換些飛機大炮,替美國在中東看門。

中國替伊拉克開油井,要負擔全部費用。
如果產油量達到預定目標,則多出的每桶油可拿 2 美元 (TWO DOLLARS !).
中國要先花150 到200億美金的成本,才能拿這一桶2美元的利潤。
基本上,中國在伊拉克開油和以前的佃農無異,伊拉克就是地主。

美國現在是得了便宜還賣乖。

Quote from news on June 30th:

[quote] They [Iraqis] drove a hard bargain, forcing the companies into the role of service contractors—not the equity investors they prefer to be. Edinburgh energy consultant Wood Mackenzie estimates that BP will need to spend $15 billion to $20 billion developing Rumaila, including a $500 million signing bonus. The Iraqis will pay BP only a skinflint $2 per barrel for every barrel the British oil giant produces at Rumaila above around 1 million barrels per day.  [eoq]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91

主題

2547

帖子

1117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17
7
guaiyouli 發表於 2009-7-3 22:39 | 只看該作者
Very Good! 飢不擇食,連面子帶裡子全不要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1 16: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