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7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找到1959年餓死一千萬的鐵證了,分享一下

[複製鏈接]

46

主題

55

帖子

3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齊婕 發表於 2009-2-11 12: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983年是鄧改革開放得到熱烈擁護的一年,這一年,中國國家人口統計部門公布的1959到1960年的中國人口數字是這樣的:

1960年年末: 66207萬。
1959年年末: 67207萬。

大家可以發現,不多不少,剛好差了一千萬,巧合中的巧合,有利於中國人民永遠記住毛澤東餓死人的罪過。正所謂人算不如天算,毛的罪過在這個驚人完美的千萬數字面前一覽無疑。而且,這一千萬鐵定都是餓死的,其他正常死亡(如老死病死之類的)不可能這麼巧。

如果連鄧的國家權威部門統計數據都不信,還信什麼呢?萬事怕認真,我在鄧權威的數據面前決定高舉批判毛澤東的大旗了。

這個權威數據推薦給所有國內外研究餓死數量的專家。
因為,有了這不多不少的1000萬,就可以蓋棺論定了。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沙發
Hanxin 發表於 2009-2-11 12:06 | 只看該作者
自然死亡的應該除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528

帖子

10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8
3
F.Z 發表於 2009-2-11 12:31 | 只看該作者
67個人中少了一個,剩下66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225

帖子

4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6
4
visit 發表於 2009-2-11 12:5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Hanxin 於 2009-2-11 12:06 發表 [找到1959年餓死一千萬的鐵證了,分享一下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自然死亡的應該除外

那也應該加上自然出生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225

帖子

4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6
5
visit 發表於 2009-2-11 13:00 | 只看該作者
好樣的 樓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528

帖子

10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8
6
F.Z 發表於 2009-2-11 13:3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visit 於 2009-2-11 12:59 發表 [找到1959年餓死一千萬的鐵證了,分享一下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那也應該加上自然出生率。

有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零下三度VIII 發表於 2009-2-11 14:37 | 只看該作者
五毛快來淹沒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SB-3duVIII 發表於 2009-2-11 14:5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7

主題

780

帖子

20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8
9
damao(501) 發表於 2009-2-11 15:17 | 只看該作者
樓主是典型的沒事找抽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零下三度VIII 發表於 2009-2-11 15:4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damao(501) 於 2009-2-11 15:17 發表 [找到1959年餓死一千萬的鐵證了,分享一下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樓主是典型的沒事找抽型!

挖掘一下歷史,怎麼找抽了?
那邊奴隸當總統了,這邊廂主人還豬狗不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SB-3duVIII 發表於 2009-2-11 15:4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2

主題

6453

帖子

8959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959
12
雲海暖流 發表於 2009-2-11 15:58 | 只看該作者
這麼快就找到證據啦? 請問那時有人口普查嗎? 數據只是估計的, 准嗎? 中國總共才幾次人口普查? 你知道嗎?

看看估算的精確度吧?

"在第三次人口普查公布的《全國1982年人口年齡狀況》表中,出生於1960年的22歲的人口,有14307196人,比《中國1949—1982歷年人口統計數字錶》中按照出生率、人口年初數、人口年末數、人口出生率計算出來的人口數13795007,多了512189人。" (注意是活著的, 不算死了, 移去別國的)

總覺反毛的人太次了!

[ 本帖最後由 雲海暖流 於 2009-2-11 16:06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30

主題

6364

帖子

9186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186
13
buweizhai 發表於 2009-2-12 01:1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2樓 雲海暖流 的帖子



看那個興奮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2

主題

1086

帖子

31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14
14
Howei 發表於 2009-2-12 01:18 | 只看該作者
西方國家基本上都是人口負增長,照此推斷天天都餓死一大批人啊,嗚呼哀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4

主題

902

帖子

609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09
15
tianyong 發表於 2009-2-12 07:13 | 只看該作者
1958-1962年四川省非正常死亡人口

 據表1,1958-1962年,陷入大飢荒的四川市縣多達188個。除了雅安府及茂州的幾個縣以及懋功、雜谷、松潘等地未見人口損失外,其他各市縣皆因「大躍進」而陷入大飢荒。分府而論,重慶府境人口死亡最多,次則資州、潼川府和成都府。人口死亡數量的多少與府境人口的多少有關。以死亡人口佔全府人口的比例計,石柱廳死亡人口的比例最大,次則邛州、寧遠和酉陽州。不過,石柱廳僅轄一縣,其人口規模與其他府州無法比擬。合而計之,四川省的非正常死亡人口多達940.2萬,占災前人口的13.1%.

  按照《中國人口·四川分冊》所載數據,如果以1957年人口死亡率當作正常死亡率,1958-1962年非正常死亡人口約為760萬。從分縣數據中可以看出,在許多地區,1957年人口死亡率較高,飢荒已經發生。1956年和1957年四川人口死亡率分別為10.41‰和12.07‰,已經超過1955年的9.18‰;1963年四川人口死亡率為12.82‰,也是一個較高的值。如將災前、災后四川人口的正常死亡率定為10‰,四川省非正常死亡人口約為827萬。如以1955年的9.18‰當作災前正常人口死亡率,四川省非正常死亡人口約為866萬。[27]與本文估計仍有一定差距。
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10230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4

主題

902

帖子

609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09
16
tianyong 發表於 2009-2-12 07:3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雲海暖流 於 2009-2-11 15:58 發表 [找到1959年餓死一千萬的鐵證了,分享一下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這麼快就找到證據啦? 請問那時有人口普查嗎? 數據只是估計的, 准嗎? 中國總共才幾次人口普查? 你知道嗎?

看看估算的精確度吧?

"在第三次人口普查公布的《全國1982年人口年齡狀況》表中,出生於1960年的22歲的 ...
人口沒普查,但公安部門人口管理工作那一年癱瘓啦?要知道,控制人口的管理工作,共產黨是強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4

主題

1292

帖子

369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69
17
Norman 發表於 2009-2-12 12:4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齊婕 於 2009-2-11 12:02 發表 [找到1959年餓死一千萬的鐵證了,分享一下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1983年是鄧改革開放得到熱烈擁護的一年,這一年,中國國家人口統計部門公布的1959到1960年的中國人口數字是這樣的:

1960年年末: 66207萬。
1959年年末: 67207萬。

大家可以發現,不多不少,剛好差了一千萬 ...


隨著網路的普及,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敢講真話,越來越多的資料會揭露出來。衛道士們的任務很艱巨啊。
為還原歷史真相而儘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

主題

73

帖子

3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2

積分
37
18
紅雨隨心 發表於 2009-2-12 15:33 | 只看該作者
三次人口普查數據摧毀了「餓死幾千萬」謊言
發布: 2009-2-05 21:49 | 作者: 李德勝2004


草民的基本思路是,在進行數據演算的基礎上解讀「餓死幾千萬」這一說法的的來路,草民採用的數據,全部是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相關資料。

「餓死幾千萬」的說法,原新華社「高級記者」、《炎黃春秋》副主編楊繼繩洋洋洒洒寫了一本80餘萬字的「專著」《墓碑:中國六十年代大飢荒紀實》,談了所謂的「來龍去脈」,這本「專著」,被一些狂熱宣揚這個說法的人奉為「鐵證」。草民引用其中的說法看看此話語起於何時:

書中引述:

表22-1 國家正式公布的歷年總人口(萬人)、出生率(‰)和死亡率(‰)(即《中國1949—1982歷年人口統計數字錶》(草民注))

年 份 年末總人口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長率
1953 58796 37.00 14.00 23.00
1954 60266 37.97 13.18 24.79
1955 61645 32.60 12.28 20.32
1956 62828 31.90 11.40 20.50
1957 64653 34.03 10.08 23.23
1958 65994 29.22 11.98 17.24
1959 67207 24.78 14.59 10.19
1960 66207 20.68 25.43 -4.57
1961 65859 18.02 14.24 3.78
1962 67295 37.01 10.02 26.99
1963 69172 43.37 10.04 33.33
1964 70499 39.14 11.50 27.64
1965 72538 37.88 9.50 28.38
1966 74542 35.05 8.83 26.22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編《中國統計年鑒,1984》,中國統計出版社,1984年(原注)

這張表中的數據,在官方網站上可以看到,1978年以前的數據,一直是這樣表達的。這是1978年後,首次以統計年鑒方式公布人口數字,而此時正值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結束,表中1960年人口比1959年人口少了整整1千萬的情況,立即被外國人抓住大肆報道,「日本共同社說『這是和平時期最大的人口事件』」,但是,這個不多不少1千萬的數據顯得很突兀,於是,用普京的話說,西方「人口學者」們「濕乎乎的鼻子」伸過來了。既然他們認為1千萬「不可信」,那就往高里整,動機就不細說了。

於是,中國的「學者」、文人們也參與了這個「轟轟烈烈」的造數運動,各種各樣的「正推」、「反推」理論、各種各樣的「人口建模」方法,林林種種,不一而足,在楊繼繩的80萬字「專著」裡頭,可以看到的中國「學者」、「專家」的名字,有5個以上,外國「學者」的名字,有4個左右,結果當然五花八門,當然都是遠高於「一千萬」。此後,「餓死幾千萬」的話語就被某些人大肆炒作起來。

但是,無論是何種「統計」、「計算」,都是在1984年《統計年鑒》的《中國1949—1982歷年人口統計數字錶》基礎上開始的,按照楊繼繩的說法,所謂「首先用人口學的方法,對《中國統計年鑒 》上的人口數據進行修正。」,就是說,《中國統計年鑒》是這些「建模」,「倒推」、「正推」結果的基石。

但是,這些「敏感」的中外「學者」雖然抓住了《中國1949—1982歷年人口統計數字錶》中1960年的人口數據大幅變動,卻又對另外一組數據特別地不敏感,那就是人口普查數據。

中國至今總共進行過五次人口普查,分別是1953、1964、1982、1990、2000,所謂「人口普查」,是指在國家統一規定的時間內,按照統一的方法、統一的項目、統一的調查表和統一的標準時點,對全國人口普遍地、逐戶逐人地進行的一次性調查登記。它是當今世界各國廣泛採用的搜集人口資料的一種最基本的科學方法,是提供全國基本人口數據的主要來源。那麼,相信客觀的、不論持何種意識形態的人,都應該在探討人口問題的時候,優先、重點考察一下人口普查的數據。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數據中有一張《全國1982年人口年齡狀況》,摘取數據如下:

年 齡 人 口 對應出生年
19 27379596 1963
20 15620970 1962
21 10690834 1961
22 14307196 1960
23 14284240 1959
24 19459780 1958
25 18876181 1957
26 17932830 1956
……   
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統計資料彙編(1949-1985)》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按照1984年公布的《中國1949—1982歷年人口統計數字錶》中人口數據大幅波動的1960年數據,1960年的人口出生率是20.68‰,1960人口年初數=1959人口年末數=67207萬人,1960年人口年末數66207萬人。按照:
(人口年初數+人口年末數)÷2=人口年平均數;
人口年平均數×人口出生率=人口出生數
的計算公式計算:
1960人口平均數:67207萬人+66207萬人=66707萬人
1960出生人口數:66707萬人×20.68‰=13795007人

在第三次人口普查公布的《全國1982年人口年齡狀況》表中,出生於1960年的22歲的人口,有14307196人,比《中國1949—1982歷年人口統計數字錶》中按照出生率、人口年初數、人口年末數、人口出生率計算出來的人口數13795007,多了512189人。

就是說,在1984年公布的《中國1949—1982歷年人口統計數字錶》中人口數變動最大的1960年出生的中國人,經過了1960年、1961年的兩年的「飢餓」,經過了1978年前的「餓」,經過了22年的風霜雪雨、春華秋實,在22年中,正常死亡、非正常死亡、疾病死亡、意外死亡、移居出國等淘汰因素非但沒有使1984年公布的《中國1949—1982歷年人口統計數字錶》中算出的1960年出生人口減少半分,反而還多出來51萬餘人,這個結果顯示,1984年公布的《中國1949—1982歷年人口統計數字錶》中1960年的人口數,有極大的可疑之處,因為其解釋不了為什麼22年之後進行的人口普查數據表明,1960年出生的人口沒有絲毫減少,反而「增加」了。

如果是1982年的人口普查有「偏差」之處,那麼後來又進行了1990年、2000年兩次人口普查,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進步,統計方法的改進,1990、2000兩次人口普查,對1982年人口普查的數據應該有進一步「修正」的作用。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數據中有一張《全國1990年人口年齡狀況》,摘取數據如下:

年 齡 人 口 對應出生年
27 27026864 1963
28 15928062 1962
29 11504496 1961
30 14443119 1960
31 14378026 1959
32 19060366 1958
33 18350283 1957
34 17643313 1956
……   
數據來源:《中國1990年人口普查資料》 中國統計出版社

在《全國1990年人口年齡狀況》表中,出生於1960年的22歲的人口,有14443119人,比1984年公布的《中國1949—1982歷年人口統計數字錶》中按照出生率、人口年初數、人口年末數、人口出生率計算出來的人口數13795007,多了648112人。比上一次人口普查的差值512189人,又多了135923人。

就是說,在1984年公布的《中國1949—1982歷年人口統計數字錶》中人口數變動最大的1960年出生的中國人,經過了1960年、1961年的兩年的「飢餓」,還有1978年以前的「餓」,經過了30年的風霜雪雨、春華秋實,在30年中,正常死亡、非正常死亡、疾病死亡、意外死亡、移居出國等淘汰因素非但沒有使1984年公布的《中國1949—1982歷年人口統計數字錶》中列出的出生人口減少半分,反而還多出來64萬餘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中有一張《全國2000年人口年齡狀況》,摘取數據如下:


年 齡 人 口 對應出生年
37 27866189 1963
38 20923112 1962
39 11414017 1961
40 14684726 1960
41 13059787 1959
42 17135981 1958
43 18998424 1957
44 17364027 1956
……   
數據來源:《中國2000年人口普查資料》 中國統計出版社

在《全國2000年人口年齡狀況》表中,出生於1960年的22歲的人口,有14684726人,比1984年公布的《中國1949—1982歷年人口統計數字錶》中按照出生率、人口年初數、人口年末數、人口出生率計算出來的人口數13795007,多了889719人。比上一次人口普查的差值648112人,又多了241607人。

就是說,在1984年公布的《中國1949—1982歷年人口統計數字錶》中人口數變動最大的1960年出生的中國人,經過了1960年、1961年的兩年的「飢餓」,還有1978年以前的「餓」,又經過了40年的風霜雪雨、春華秋實,在40年中,正常死亡、非正常死亡、疾病死亡、意外死亡、移居出國等淘汰因素非但沒有使1984年公布的《中國1949—1982歷年人口統計數字錶》中列出的出生人口減少半分,反而還多出來88萬餘人。

這樣,根據1982年、1990年、2000年三次人口普查的數據,徹底顛覆了1984年公布的《中國1949—1982歷年人口統計數字錶》中人口數變動最大的1960年的相關數據,從三次人口普查的共同趨勢來看,1982年後歷次普查出來的1960年出生的還在中國生活的人口數,大大多於1984年公布的《中國1949—1982歷年人口統計數字錶》中人口數變動最大的1960年出生的中國人口數,在這一點上,三次普查高度一致,而且越查越多。

這樣的情況,絕對不符合正常的人口變化規律,對於某年出生的人口,隨著時間的推移,必定會有不斷的疾病致死、意外致死、遷移出國等等減少因素,1984年公布的《中國1949—1982歷年人口統計數字錶》中人口數變動最大的1960年的相關數據與三次人口普查高度一致變化趨勢之間的巨大差異,草民以為,統一規定的時間內,按照統一的方法、統一的項目、統一的調查表和統一的標準時點,對全國人口普遍地、逐戶逐人地進行的一次性調查登記得來的數據,可信度大大高於各種各樣的推算甚至抽樣調查得來的數據。

客觀地說,可能是1984年公布的《中國1949—1982歷年人口統計數字錶》中人口數變動最大的1960年的相關數據出了偏差,偏差的原因可能有:嚴重低估了當年的人口出生率、嚴重高估了當年的人口死亡率、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之所以用「估」,因為1960年未進行人口普查)。

迄今為止,1984年公布的《中國1949—1982歷年人口統計數字錶》中人口數變動最大的1960年的相關數據還在沿用,而這些年來各種各樣需要證明「餓死幾千萬」的「專家」、文人的出發點,也是那個59、69年之間「一千萬」的人口差距。但是,草民只見到說種種人口減少若干若干的,卻未見認真討論一下人口普查的結果對那個論點的數值基礎的摧毀性解構,是沒有看見還是故意不看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

主題

73

帖子

3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2

積分
37
19
紅雨隨心 發表於 2009-2-12 15:37 | 只看該作者
駁楊繼繩《墓碑》:爭論大躍進餓死多少人,請先界定「餓死」標準(原創首發)  
[ 大刀刀刀 ] 於2008-12-21 21:34:45 上帖人民網強國社區(http://bbs.people.com.cn)

最近,網路上披露《墓碑》一書的荒誕內容,簡直鋪天蓋地,點擊搜索條目不亞於金融危機。

本文不爭論那個所謂數據。

對於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的所謂「餓死」人,數字不是關鍵,數字彈性伸縮很大,從能夠查找到的版本數字,從20萬—120萬—150萬—1700萬—2200萬—2700萬—3000萬—4000萬—5000萬——6700萬等等,懸殊相差335倍,簡直就是「周老虎」和一度飆升的中國房市,也近似於金融次貸危機,讓人一頭霧水分不清真假與根本,全然喪失了數字說明性質的意義。

要想實事求是還原歷史,必先將所謂「餓死」的概念標準加以界定,求得統一達成共識,這才是認真負責評價歷史的態度。

什麼叫餓死?毫無食物充饑,人身自由受限制,無法尋找食物,或者居住地象沙漠不毛之地,無任何生物植物可充饑,使人體無法獲得基本(最低限度)維持生命的食物能量,只能眼睜睜的耗盡身體能量而死去的,這叫餓死。幾乎近似於絕食。
提出這個餓死標準,那接二連三的問題就來了:

1、集中在那三年活活餓死3000萬,且都是農村的,不是城裡人。(回答:A、農村 B、城裡)

2、那三年全國根本無嚴重自然災害,據氣象披露是風調雨順,連續三年大豐收。(A、自然災害 B、風調雨順)

3、雖然風調雨順,可只長莊稼,惟獨野外自生自滅的植物生物都不長。(回答:A、長 B、不長 )

4、按照階級政策,那地富反壞右的日子處境地位等生存權絕對無法與貧下中農相比,那最先餓死或全部死光的必定是地富反壞右家庭,然後才蔓延到貧下中農家庭。(回答:A、是 B、不是 )

5、地富反壞右餓得撐不住,飢不擇食地逼迫選擇「人相食」,農村的地富反壞右幾乎全成了絕戶,沒留下什麼後代。(A、是 B、不是)

7、地富反壞右只要沒有現行破壞活動,在農村生產隊里還是記工分按勞取酬,享受一般社員待遇,多少還有人身自由。那麼,關押在監獄的毫無人身自由的刑事罪犯一定比農村的地富反壞右處境更糟糕,那即使不是最先餓死,至少也是全死光,不存在刑滿釋放。(回答:A、是 B、不是)

8、那三年不光餓死3000萬中國人,至少也餓死6000萬隻飛禽走獸或者更多,以至有的種群已經滅絕。(回答:A、是 B、不是 )

9、三年活活餓死3000萬,平均每年餓死1000萬,比抗戰 8 年中國軍民總死亡人口2800萬,每年高出3倍,既無大面積逃難逃荒,又無瘟疫等傳染病流行,還照樣喜氣洋洋過年過節放鞭炮,還張燈結綵踩高蹺,還有小商販賣冰糖葫蘆,男女老少大人小孩全然不知餓死滋味,河南林縣還戰天鬥地自籌資金自力更生修建《紅旗渠》,那中國農民是不是都有精神病啊?(A、有 B、沒有 )

10、那三年,從中央到地方,從城市到農村,東西南北中。從共產黨到民主黨,黨政軍民學,工農兵干商,全部死絕了良心,竟然不發動一點點官方與民間的賑災救災活動,(文革一聲令下,立馬幾千萬知青到農村插隊,當年如果中央發文件一號召,幾千萬城市幹部與知識分子也立馬可奔赴農村,1962年,國家就成功實行了精簡城鎮職工2000萬到農村)。國際上更是無動於衷,竟然沒見哪個兄弟黨友好國家發來同情慰問信電。美國、蘇聯的情報機關更是無能,連中國接連三年遭受這麼天大的人禍內亂都毫無渠道手段獲得可靠情報,而藉機侵犯或顛覆共產黨紅色政權。還有更昏庸無能隔海相望的蔣介石,為何錯過這千栽難逢的好機會不說服美國、日本鼎立支持一舉反攻大陸呢?(回答:A、都沒有行動 B、有行動)

11、根據鄧主政作出的《歷史決議》,為了否定毛路線,求得啟動改革開放的突破口與合理性,不可能不對這一驚世駭俗極其慘烈的人口事件不作出貶毛評價,即使鄧自己也多少有點責任,但完全可把主要責任罪過名正言順給毛澤東大大記上一筆,只要這一條,就足可讓毛澤東一世功名偉大一筆勾銷,且永世難以翻身翻案,可鄧為什麼不這樣做呢?特意評價歷史的《歷史決議》中為什麼要故意漏掉這一段刻骨銘心的苦難史呢?結論只有兩個:一是共產黨膽大包天,故意隱瞞歷史真相,愚弄百姓,達到長期獨裁天下的目的。二是根本不存在大面積餓死人的歷史事實,實在無法造假,若人為造假寫進《歷史決議》,怕引發全黨全軍全國人民一致聲討,激起民憤抗議譴責,以至無法招架解釋,那鄧等人立馬就喪失執政基礎與政治道義,導致到手的政權迅速垮台。所以,為避免不必要的輿論糾纏麻煩惹火燒身,還不如實事求是尊重歷史事實,照顧人民感情,採取溫和點評式的一筆帶過,既達到了首開敢於部分否定毛澤東的先河,又能使各方各派樂於接受且認為客觀公正而一錘定音的目的,何樂而不為。(回答:A、鄧更壞 B、不存在大量餓死人)


12、造謠者不惜把那三年出生率下降尚未出生的也計算到所謂「非正常死亡人口」中,如此玩弄數字,那請問,七十年代末持續到如今的計劃生育豈不可以說成——國策禍害造成中國非正常死亡人口幾億人?!(回答:A、是這樣 B、不是這樣)

請網友們選擇回答后,再把答案加在一塊,看看符不符合邏輯?

根據我本人的親身經歷,我相信所謂的「餓死」並不是真正餓死,而是年老體弱多病缺乏足夠熱量營養與醫療保障救治,拖延時間長,無條件醫治,因而引發各種病情加重的提前死去,且集中在那三年非常困難的特殊時期,而出生率也顯著下降,嬰兒成活率偏低等等,這應當是符合那個年代的客觀實際。

人是高智商動物,飛禽候鳥尚且知道遷飛,動物走獸懂得群體遷徙,都是為了生存繁衍發展進化,何況人類乎?

就按照右派們咬定的「氣象權威專家論證,那三年恰恰是風調雨順」這個結論一層層剝下去,那不得不承認這個事實:既然風調雨順,肯定糧食大豐收;即使浮誇風與高徵購,畢竟豐收的糧食都在國內,既沒銷廢也沒大量出口國外;至少農村農民手中有一定的糧食,否則怎麼開伙吃大食堂?有些地方大食堂一直維持到1960、少數甚至到1961年,直到1961年各家各戶分配了自留地自留田才散夥;

既然糧食連續大豐收,那各種野生動物植物也絕對豐收,那時的環境毫無污染,自然界生態好得很,活人能讓尿憋死嗎?能坐在家裡等死嗎?大自然不可能只長莊稼不長野菜野草啊,那不餓死動物嗎?如果真餓死6000萬或更多動物,我相信餓死3000萬人,如果生物學家論證不出那三年確實餓死了6000萬動物與造成有的物種已絕種,那所謂「餓死」的謠言就徹底破產了。

餓死3000萬——6700萬,不管大於還是小於,數字要服從概念,概念不清,或離開概念,或歪曲概念,隨便說個什麼理由來充當「餓死」概念,再移花接木,偷梁換柱,張冠李戴,無中生有隨心所欲地玩弄數字,誇大數字,甚至不惜把未出生的(不具備人的概念)也計算在非正常死亡的數據里,那數字再大再多再高都是沒有任何說服力的造謠污衊與誹謗,所折射出的是讓人們認識了造謠信謠傳謠者的人格低劣與世界觀立場的反動性,讓人們越來越看清了這類鼓吹者的屁股利益取捨究竟坐在了哪一邊?

所謂「餓死」,應該確定概念,籠統地把那年月去世的人都叫做「餓死」,不是別有用心就是無知大笨蛋。

有的走極端說什麼「即使餓死一人也是罪惡」,大千世界連神仙也有關照不到的疏忽遺漏,那美國、日本沒年都有餓死人,香港也有餓死人,台灣也有餓死人,可以說哪個國家地區或多或少都存在餓死人,毛澤東去世前後的中國肯定同樣存在餓死人,你該追究誰的罪惡?毛鄧都作古了,那就該追究江胡了。假如在這個問題上搞一票否決,那世界上絕對沒有英雄偉人,沒一個合格的領導人,甚至連法力無邊的神仙佛租也要彈劾辭職。

這位認真想想,鄧小平花那麼大精力專作《歷史決議》,竟然會故意遺漏「餓死幾千萬人」的驚天悲慘歷史?那可是否定毛澤東最有力的殺手鐧啊,其他的包括文革都是多餘,有這一條就足夠了,就與毛澤東劃清了界限,就可以徹底清算毛澤東,就完全可以把毛澤東一世英名徹底詆毀,就完全可以摘像毀堂,冠冕堂皇光明正大地宣布與毛澤東決裂,而根本用不著羞羞答答遮遮掩掩地漸進式的搞改革開放,完全可以公開地走資本主義道路。

你想過這個大問題嗎?我看你沒想,包括大多數右派都沒想,所以是大笨蛋。

這個大問題無非兩個答案:

一個是歷史上根本不存在「餓死幾千萬人」的客觀事實。將子虛烏有的杜撰寫進《歷史決議》,那即使是暫時可騙人一時但終究是要身敗名裂遺臭萬年的,鄧小平再膽大包天也不至於拿自家的身價名譽開歷史大玩笑,畢竟還不到良知泯滅良心死絕 無可救藥的地步。

一個是確實存在「餓死幾千萬人」的歷史事實,但鄧比毛更壞。因為中共只作過兩個《歷史決議》,建國前的決議由毛主持作出,建國后的毛畢竟未來得及對那段歷史作結論。可鄧有足夠的時間精力專門作建國后歷史結論,卻故意遺漏那一段醜惡歷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瞞天過海,世界上最大的「欺天大聖」,世界上最大的欺世大盜與歷史罪人。

這兩個答案,你相信哪一個呢?你找誰去「鳴」呢?一代一代的中共領導人有能力、有責任、有權威、有時間、有精力、有條件、有資源物質人力去作全社會調查普查,來徹底澄清這個幾十年爭論的冤案,向中國人及全世界一個完滿終結的交代結論,為什麼不去做呢?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中共天經地義和義不容辭有責任有作為地理該予以澄清反而表現為麻木不仁莫不關心呢?

所以,奉勸關心這段歷史冤案的左右派們,停止數字爭論,提出並確定「餓死」概念標準,只有在統一了餓死這個概念標準的前提下,爭論才可繼續深入,才可得出結果,才能接近或還原歷史本來面目,才可達到定紛止息,否則,兩派觀點長期針鋒相對,無法收兵。

右派們如不響應不同意這個倡議,繼續置概念於不顧專門玩弄數字,那右派自身的別有用心的醜惡嘴臉與險惡用心就不打自招,連褲衩都脫得精光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

主題

73

帖子

3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2

積分
37
20
紅雨隨心 發表於 2009-2-12 15:59 | 只看該作者
轉:新華社播發的「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照片
本文由倍可親網友[ 紅雨隨心 ] 於 2008-2-28 11:30 上貼
原文網址: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iewthread.php?tid=634155
轉:新華社播發的「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照片
    [ 鋒利的刀 ] 於2008-02-01 16:52:35 上帖強國 [ 發簡訊 ] [ 表狀 ]
   
   
    刀鋒按:作為中央新聞大社在今年初突然發表塵封已久的「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照片,雖然新華社文章標題並沒有如此惹眼,但是其內容卻十分真實,也可以說是比較令人震撼的。所震撼者,無非是長久以來我們經常聽說在三年自然災害時期,中國人如何挨餓、如何瘦弱、如何貧窮、如何困頓、如何死了三千萬人。但是事實情況卻在新華社被真實記錄了下來,尤其是59年至60年期間各地農村地區的照片,如實反映了那段時期。或許,我們真的應該反思一下長久以來那些聲音的真實性,反思一下那些聲音為什麼會出現,以及反思那些聲音背後藏著的一些東西了。
   
    還有許多照片,我就不一一轉發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那裡找找看,我所關心的是,新華社發這些照片的意義所在,是為了澄清歷史還是在反擊什麼錯誤的東西?
   
   
原文發表於《強國論壇》及照片地址鏈結: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id=84660525&boardId=2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5: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