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摸索出城市的老破落地區在哪,那樣的地方可能有點龍蛇混雜,然由於租金低廉,吸引了未成名的藝術家、詩人等,這些人自然需要咖啡館,讓他們享受一點廉價的公共生活。巴黎左岸的咖啡館就是這樣聚集出來的,而現在那些咖啡館已經不再是作家們喜歡光顧的地方,除非你已經名成利就,咖啡貴到你以為自己是在品嘗一杯瓊漿玉露,這樣的價格,你也只能小心翼翼的喝,無法暢快。貴還是其次,最主要的原因是那些咖啡館已經成了朝聖地,不再是單純賣咖啡的地方。「Been there done that」,一次足矣,它們背負了太多的傳奇,以致不可能太輕鬆。名人的日常瑣事被放大,盡責的旅遊指南還會用一種警告的語氣來提醒你沙特最喜歡在哪張桌子辯論,這樣的地方自然能理直氣壯收取昂貴的入門票,喝一杯咖啡,經常要被閃光燈打擾,好像自己也變成了展覽品。重新開張的台北明星咖啡館,就算重新複製了當年場景,但時間的斷崖已經滅其光環,作家們早有更好的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