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粟裕得罪的兩個半元帥>有感
1958年粟裕大將被戴上一頂「資產階級個人主義野心家」的帽子,成了我軍解放后第一批被「批倒批臭」的高級將領之一。強加給粟裕的罪名是「反黨反領導的極端個人主義者」。主要根據:一是說粟裕「一貫反領導」,與陳毅、聶榮臻和彭德懷三位領導都搞不好;二是說粟裕「向黨要權」、「向國防部要權」,「爭奪軍隊領導許可權」;三是說粟裕「告洋狀」。
粟裕為中國革命做出了那麼多貢獻!結果功勞屁用都不頂!要整照樣整!這次不要說是"四人幫"和毛主席的過錯,從文章看得出來,黨的高層要整誰就整誰.誰老實就整誰!整誰有價值就整誰!誰得罪了我就整誰!
陳毅、聶榮臻 彭德懷 徐向前...不要怨在中央被人整,想想自己整別人的時候,有事實根據嗎?有良心嗎?有公平和正義嗎?
所以,不要怪毛主席發動了"文化大革命",即使毛主席不發動"文化大革命"或者在"大躍進"前就去世.類似於"文化大革命"的政治鬥爭也照樣"如火如荼".只不過是時間的長短問題.如果斯大林能夠再多活20年,百分之百也會有"反右傾"和"文化大革命"的出現.
想想看,在社會主義的哪一個國家沒有過"轟轟烈烈"的政治鬥爭和慘烈的整人運動?
插一段小故事,這也是粟裕被整垮的外部環境:
朱可夫是蘇聯元帥,1957年10月27日前為蘇聯政府國防部長。在蘇德戰爭期間,朱可夫一直是蘇軍最高統帥部成員。1942年8月起直到戰爭結束,擔任僅次於斯大林的副最高統帥。戰後,曾擔任首任駐德蘇軍總司令和德國蘇軍佔領區最高行政長官(有點類似於美國的邁克阿瑟將軍,但後者的處境與前者比還是要好些)。后因功高蓋主,被斯大林貶為地方軍區司令員。斯大林逝世后,朱可夫恢復了國防部副部長的職務,並於1955年2月出任國防部部長。1957年6月,在蘇共中央主席團會議上,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赫魯曉夫受到莫洛托夫等多數主席團委員的反對,會議以7∶4的表決結果,要求赫魯曉夫辭去黨的第一書記職務。赫魯曉夫則要求召開中央全會。在中央主席團休會期間,朱可夫命令國防部門用軍用飛機火速把在各地的中央委員接到莫斯科。朱可夫這一著,為赫魯曉夫在中央全會上擊敗莫洛托夫等人,並把他們打成「反黨集團」起了決定性作用,並因此由蘇共中央主席團候補委員升為主席團委員。
毛澤東也在60年的一次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當著大家的面對粟說「你不要恨我呀,我也是聽了彭德懷的一面之詞啊!」毛澤東的這句話有很耐人尋味.
赫魯曉夫在他的回憶錄中說道:正是在這個時候,朱可夫「攫取了很大的權力,開始使領導成員感到擔心。主席團的其他委員一個個來找我,表示他們的關注。他們問我,我是否像他們那樣能夠看出,朱可夫正在努力奪權--我們正面臨一次軍事政變。我得到情報,朱可夫在同軍區司令員的談話中,確實流露出波拿巴式的意圖來。我們不能讓朱可夫在我們國家裡演出南美洲式的軍事接管」。「『是的』,我告訴其他同志說,『我知道朱可夫在搞什麼。我同意你們的意見,我知道我們應當做什麼。他的不正當活動使我們別無選擇,只有解除他的職務』。這是我們唯一有責任做的事。」
1957年10月27日,塔斯社發表一份官方公報稱: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解除蘇聯元帥格奧爾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