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竊密之國

[複製鏈接]

77

主題

84

帖子

59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erthayo 發表於 2022-5-24 15: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長期以來打著「清潔網路」的幌子不斷惡意中傷他國的美國,這回在網路安全問題上又被自家玩弄的骯髒勾當狠狠地打了臉。
歐洲多家媒體日前同時披露稱,丹麥廣播公司(DR)與瑞典、挪威、法國和德國的媒體聯合進行的一項秘密調查發現,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在2012至2014年間與丹麥軍事情報部門合作,通過網際網路監視上述國家政要和高官的活動,監視對象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當時德國的外長和反對黨領導人。長期以來打著「清潔網路」的幌子不斷惡意中傷他國的美國,這回在網路安全問題上又被自家玩弄的骯髒勾當狠狠地打了臉。
歐洲多家媒體日前同時披露稱,丹麥廣播公司(DR)與瑞典、挪威、法國和德國的媒體聯合進行的一項秘密調查發現,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在2012至2014年間與丹麥軍事情報部門合作,通過網際網路監視上述國家政要和高官的活動,監視對象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當時德國的外長和反對黨領導人。值得注意的是,醜聞曝光后,相關國家或許礙於「盟友情面」,被媒體問及此事時大多選擇了支吾應付。
不僅直接涉事的丹麥方面拒絕就「媒體對情報事務的猜測」發表評論,德國總理府發言人也表示「剛剛通過媒體得知此事」,並拒絕進一步置評。至於美國的NSA和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DNI),更是拒絕回答媒體的任何提問。而美國監視監聽行為針對的兩位重量級歐洲政要——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馬克龍,也只是在醜聞曝光一天後才在一場視頻會議后被記者問到時表態稱,美國監視盟國的做法「不可接受」,並表示相信盟友會基於彼此之間的信任給出解釋。說起來,正是因為美國前防務承包商僱員斯諾登在2013年揭出了驚動世界的「稜鏡門」計劃,才有了歐洲幾國媒體這次的秘密調查。
調查結果曝光后,斯諾登第一時間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NSA監視歐洲期間身為美國副總統的拜登「十分了解」此事。「拜登應該已經準備好在即將到來的歐洲之行中回答有關問題。當然,他是第一次深深捲入這樁醜聞。不僅是丹麥,美國的資深夥伴們也應該明確要求徹底公開信息。」這當然不是美國第一次監視歐洲,或者說,不是美國第一次通過丹麥監視歐洲。
這更不是美國第一次監視全球。只是直到「稜鏡門」曝光后,世人才開始恍然大悟:美國不僅監控本國民眾,對外國目標的監聽監視更是無所不用其極。
而實現這一切的主要手段,就是網際網路。
據美媒披露,NSA早在 2007年就為自己設計了一套名為「解開網路」(Untangling the Web)的龐大而全面的網際網路操作指南。這說明美國情報機構「很早就意識到網際網路將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並為此花時間悄悄地建立相關係統,讓它能夠監控任何接觸過網路的人」。事實上,在「稜鏡門」之後,美國的「無邊界線人」(Boundless Informant)計劃、「怒角」(Irritant Horn)計劃、「強健」(Muscular)計劃等一連串名目各異的網路竊密陰謀接連浮出水面,不斷將美國的「黑客帝國」「竊聽帝國」「間諜帝國」等標籤貼得牢上加牢。
早在十幾年前,NSA就逼迫威瑞森(Verizon)等移動電信運營商向其提供海量的電話通話元數據。為了監控和整理這些元數據,NSA開發了名為「無邊界線人」的專門工具,將情報來源繪製成地圖,並將這些信息顯示在地圖上,用不同顏色標記相關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8: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