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孩子發熱咳嗽, 如何選OTC(非處方葯)救急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6-24 23: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李智平 主任、主任藥師;朱逸清科室: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藥劑科兒童感冒咳嗽或是發燒時,家長往往處於兩難境地:如果病情較輕,帶到醫院看病,會擔心孩子在醫院內接觸到其他病菌,造成交叉感染,加重本來並不嚴重的病情;而若在家自行處理,又怕耽誤孩子的病情。其實對於一般的小疾病,家長可以自行選用一些適宜的OTC類藥物進行簡單的對症治療。

  

  關於OTC,家長們了解多少OTC(Over The Counter),即非處方藥物,它是消費者可不經過醫生處方,直接從藥房或藥店購買的藥品,而且是可不在醫療專業人員指導下就能安全使用的藥品,這類藥物通常具有安全、有效、方便、經濟的特點,且在投放市場前,都已經過多年的臨床檢驗,並得到消費者的廣泛認可。OTC藥物起效快、療效確切,一般能減輕患者不適之感或減輕小疾病的初始癥狀,延緩病情的發展,同時也具有高度的安全性,不含有毒或成癮成分,不易在體內蓄積,不會引起藥物的依賴性,毒副作用發生率低。故在兒童發生感冒、咳嗽、發燒等癥狀時,可適當選用這類OTC藥物進行對症治療,緩解兒童的不適感。發熱時如何救急

  

  發熱是人體免疫系統對外界病原體及毒素的一種防禦反應,一般感冒引起的低-中度發熱(37.5~38.5℃)不需特殊用藥,注意休息多飲水即可,但身體衰弱或患有重症肺炎或心衰的患兒,發熱可增加氧耗量和心輸出量,加重病情。5歲以下小兒則存在高熱驚厥的潛在危險,且體溫高於42℃時能導致神經系統永久性損害,因此,高熱(39℃)及超高熱(39.5℃以上)需要及時就醫。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當小兒肛溫高於38.5℃時,應採用安全的解熱葯治療。而中國的相關指南則建議,當體溫≥38.5℃和 (或)出現明顯不適時,可採用退熱劑退熱治療,對有熱性驚厥史的小兒可根據以往發作時的體溫情況,適當提前(不妨在接近38℃時)使用退熱葯,必要時需帶小兒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首選兩種常用退熱劑對乙醯氨基酚與布洛芬為患兒最常用的退熱劑,在推薦劑量下使用也較為安全。3個月以上兒童常用退熱劑劑量為:對乙醯氨基酚10~15毫克/千克體重 (<600毫克/次),口服,間隔時間≥4小時,每天最多4次,用藥不超過3天。布洛芬5~10毫克/千克體重(<400毫克/天),口服,每6小時服1次,每天最多4次。使用解熱葯,應按時按量服用,不能隨意加大劑量或縮短給葯時間,以免因大量出汗,使體溫劇降而引起虛脫。一般選用一種葯即可,不需聯合使用,但是對於嚴重持續性高熱,建議採用退熱劑交替使用方法,包括:服用布洛芬10毫克/千克體重,4小時后再服用對乙醯氨基酚15毫克/千克體重;服用對乙醯氨基酚12.5毫克/千克體重,4小時后再服用布洛芬5毫克/千克體重。兩種方案均為每4小時交替使用,療程不超過3天,退熱停服。體弱、失水、虛脫患兒不宜再給予解熱發汗藥,應多飲水,避免加重病情。反覆使用解熱葯時,要勤查血象,以免粒細胞減少,基於此原因,不推薦給兒童使用安乃近。

  

  退熱藥物的雷區

  

  ×不推薦阿司匹林作為退熱劑在兒童中應用,雖然阿司匹林與其他退熱劑(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退熱效果相當,但會增加胃潰瘍和胃出血風險;同時可影響血小板功能,增加出血概率;兒童患病毒感染性疾病時,會增加Reye綜合征(急性腦病合併內臟脂肪變性綜合征)風險。×此外,不要使用糖皮質激素作為兒童退熱劑。×尼美舒利口服製劑禁止用於12歲以下兒童,不推薦其作為退熱一線用藥。最後需要提醒的是,解熱鎮痛葯大多為OTC類藥物,其中單方、復方及中西藥復方製劑種類繁多,如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與百服嚀糖漿,均含解熱鎮痛的對乙醯氨基酚,過量可能會引起肝損傷,家長應在醫生、藥師指導下使用。

  

  感冒咳嗽,OTC怎麼選

  

  感冒是常見病,癥狀複雜多變,常用感冒藥根據其成分可分為4類:1含解熱鎮痛成分的感冒藥  如對乙醯氨基酚、雙氯芬酸鈉、氨基比林,在兒童感冒製劑中,尤以對乙醯氨基酚最為常用,前文對此類藥物已有詳細介紹,此處不再贅述。2含減輕鼻腔充血成分的感冒藥  此類藥物可選擇性地收縮上呼吸道毛細血管,消除鼻咽部黏膜充血,減輕鼻塞癥狀。嬰兒鼻塞如嚴重影響吮奶和睡眠,可先清除鼻腔分泌物後用0.5%鹽酸麻黃鹼溶液滴鼻,一般在睡前或進食前進行,1日內次數不超過4次,單側鼻孔每次1滴,連續使用時間最好不超過3日。也可使用0.05%鹽酸賽洛唑啉滴鼻液,常用劑量:6~12歲兒童,每側鼻腔各2~3滴,早晨和睡前各1次,必要時可增加1次;6歲以下兒童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總劑量不超過0.4毫克/千克,連用不超過7天。3祛痰鎮咳葯 咳嗽有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作用,兒童呼吸道較窄,發炎時黏膜腫脹,分泌物較多,容易出現呼吸困難。所以使用此類藥物時需要注意:1. 在呼吸道感染的病程初期應多使用祛痰葯,少用鎮咳葯,因為使用鎮咳葯后不利於痰液排出,可能會加重感染。因此,對於小兒咳嗽,只要不是過於頻繁、劇烈的咳嗽,切莫盲目止咳,過早使用止咳藥。2. 糖漿劑不應用於母乳餵養的嬰兒,因為糖可降低嬰兒對母乳的興趣。3. 祛痰葯多數可致噁心、嘔吐,所以用量不宜過大,以免導致電解質紊亂。

  

  祛痰葯選擇——常用的有愈創木酚甘油醚,能降低痰液黏稠度,使黏痰易於咳出,且有一定的防腐和抗炎作用。1.片劑常規兒童劑量:2歲以下須遵醫囑;2~6歲,0.05~0.1克/次;7~12歲,0.1~0.2克/次。2~3次/天,口服給葯,飯後服用。2.口服溶液常規兒童劑量:2歲以下,7.5毫克/次;2~5歲,7.5毫克/次;5~12歲,15毫克/次;12歲以上,30毫克/次。2~3次/天,飯後服用,長期服用者可減為每日2次。鎮咳葯選擇——主要選用氫溴酸右美沙芬,可通過抑制延髓咳嗽中樞而鎮咳。其單一藥物製劑主要用於乾咳,適用於上呼吸道感染時的咳嗽。2歲以下兒童不宜使用;2~6歲,2.5~5毫克/次, 3~4次/天;6~12歲, 5~10毫克/次,3~4次/天。4抗組胺葯  主要選用馬來酸氯苯那敏,也可選用苯海拉明(新生兒、早產兒禁用)。可緩解組胺釋放引起的打噴嚏、流鼻涕等過敏癥狀。

  

  最後需要提醒家長的是,兒童用藥應慎重選擇,嚴格按照說明書使用,觀察孩子的病情,若使用OTC藥物治療后沒有明顯好轉,應及時去醫院就診,以免貽誤病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7 11: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