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11種幼兒意外傷害的處理方法

[複製鏈接]

1425

主題

1668

帖子

8837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8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月華如水 發表於 2015-9-20 22: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從呱呱落地到長大成人,在這一過程中孩子有可能遇到某些意外傷害。一旦遇到意外,作為家長,該如何處理才能盡量減輕傷害並有助於醫生的救治呢?

1.抽搐

抽搐多發於3歲以下孩子,有抽搐病史的患兒,家中要備有體溫表、退燒藥、安定,避免過久的抽搐造成氧氣無法進入肺內而導致身體缺氧,進而造成大腦缺氧後遺症。抽搐造成的影響不同,處理方法也不同。

(1)干擾呼吸:

因抽搐導致呼吸無法正常進行,10分鐘以上會導致缺氧危機。

處理方法:立即解開衣扣、衣領、被帶採用物理降溫;抽搐發作時要盡量保持頭頸稍上仰的姿勢,如能給予氧氣是最好的;抽搐10分鐘以上,可施予口對口人工呼吸,雖然很難把氣吹進肺里,但多少會有幫助。

(2)呼吸道阻塞:

全身抽搐時牙關緊閉,無法進行吞咽動作,會使口腔、咽喉處積滿了唾液,造成呼吸道堵塞。

處理方法:切勿試圖用手指扳開孩子的牙齒,以免被咬傷。可用外軟內硬的物體伸入牙關即可,然後使孩子側卧或俯卧,讓唾液容易流出。

(3)嘔吐:

腹部及胃部很容易同時抽搐,所以胃內的食物會被擠壓出來而嘔吐。

處理方法:嘔吐時將孩子的臉側向一邊或臉朝下,並使用毛巾類物品將口內的嘔吐物盡量清理出來。

在施行人工呼吸時,一定要先確定孩子的口鼻腔內是通暢的,並無雜物存在。

2.異物

(1)鼻腔異物:

常見的有豆類、穀類、棉球、紐扣、小玩具、紙團、果核等,或睡眠時有小昆蟲侵入。

處理方法:可以用手按緊沒有異物的鼻孔,做擤鼻動作;或用紙捻刺激鼻腔,打噴嚏將異物噴出。如無效即送醫院用鑷子或鼻異物鉗將異物取出,也可用吸鼻器吸出。

(2)外耳道異物:

常見的有沙礫、石子、草棍、穀物等,或睡眠時有小昆蟲爬入。

處理方法:非動物性異物可用雙氧水衝出、單腳跳、耵聹鉤取出等方法;動物性異物可滴入乙醚、乙醇、麻油或酚甘油將蟲子殺死後用鉤取出;或用手電筒、燈光誘其自動爬出。

(3)眼異物:

細小異物等進入眼結膜,會引起局部刺激、流淚及不適,當異物嵌入角膜時癥狀會更嚴重。

處理方法:切勿用手揉擦,立即滴眼藥水將異物衝出,或翻開眼瞼用冷開水沖洗,或用消毒棉球蘸生理鹽水將異物拭去。

當異物嵌入角膜時,要用0.5%地卡因麻醉后,用生理鹽水沖洗結膜囊,然後用生理鹽水棉棒擦去,必要時滴抗生素液。

(4)咽異物:

魚刺、碎骨類多見,常會嵌入扁桃體及其附近組織,引起咽喉部異物感、刺痛或吞咽困難。

處理方法:用鑷子直接取出,勿輕易用飯糰咽下,可能引起局部損傷。

(5)喉部異物:

若是較小、尖銳的異物嵌入喉頭,會引起嗆咳、喘氣、聲音嘶啞或失聲,有呼吸困難及紫紺;若異物過大,可梗阻發生窒息死亡。

處理方法:如是液體或油類的異物,應將孩子抱起,頭低拍背,引起咳嗽反射,有助於將異物咳出。如是固體異物則立即送醫院手術取出,不可存僥倖心理。

在送醫院途中,應將幼兒從背部向前抱,一手放在幼兒胸部,一手放在背部,作向前擠壓的動作,以助幼兒呼吸和吐出異物。

3.骨折與脫位

(1)閉合性骨折:

指骨折處皮膚或黏膜完整,或者指骨折斷面與外界空氣無直接或間接性貫通,骨折端未受細菌感染。

處理方法:可用木棍等做臨時固定,以此減輕骨折活動引起的疼痛和骨折斷端損傷周圍神經、血管,防止休克並便於運送。

(2)開放性骨折:

指骨折處皮膚或黏膜破損,骨折部位直接或間接與外界相通,骨折端污染,感染可能性大。

處理方法:立即用消毒巾或棉墊將創口加壓包紮,既可止血,又可防止傷口再污染,然後再上夾板固定,切忌1人或2人將下肢損傷患兒呈屈曲狀抱起或抬起。

(3)關節脫位:

多見於肩關節、肘關節脫位和橈骨頭半脫位。

處理方法:立即用三角巾適當固定後送醫院,爭取及早複位。肩關節、肘關節複位后應在屈肘位用三角巾懸吊或用石膏固定。

4.灼傷

灼傷是指高溫物質(開水、熱湯、熱油、蒸汽等)、火焰、腐蝕性化學物質或放射線所引起的皮膚和組織損傷,以燒傷、燙傷為多見。

處理方法:立即用大量流動冷水沖淋,並脫去衣服;強酸強鹼灼傷,立即脫去衣服,用大量清水沖洗20分鐘以上。用清潔床單包裹創面並送醫院處理;創面較小的灼傷,可先用肥皂水將灼傷部位沖洗乾淨,再將患部浸入冷開水中30分鐘止痛。在身體易摩擦和碰擦部位,用消毒紗布包紮。

5.腦震蕩

幼兒頭部受外力損傷后容易發生腦震蕩。受傷后立即出現暫時性意識障礙,一般不超過半小時,輕者僅意識恍惚,重者可意識喪失;出現輕度休克、緩脈、面色蒼白、躁動、噁心嘔吐或暈眩等,甚至可能長久失去知覺,併發腦水腫、腦出血。

處理方法:要跟蹤觀察至少6小時,發現有嘔吐、顱道出血等情況隨時就醫。輕者卧床休息1~2天;重者須進一步診斷和治療。

6.毒蟲螫(咬)傷

毒蟲螫(咬)傷以面部、四肢暴露部位為主,被螫(咬)後由於蟲的毒素侵入,引起變態反應,局部組織紅腫明顯,疼痛劇烈;嚴重者可併發廣泛的蕁麻疹或全身中毒癥狀,甚至可驚厥、休克;被螫(咬)處接近頸、喉部時可致喉頭水腫、呼吸困難。

局部處理:就地用肥皂水清洗。昆蟲:用氨水、清涼油冷敷;蜈蚣:用雄黃、明礬外敷,普魯卡因局封;蜜蜂、蠍子:先拔除毒刺,用氨水、蘇打水洗滌傷口。

7.創傷

簡單性創傷:

如表皮擦傷、挫傷、切割傷、刺傷、裂傷。

處理方法:

檢查傷口大小、深度、污染、異物,及時用冷開水或生理鹽水將傷口洗凈,去除異物。

用雙氧水、碘伏消毒,並用創可貼、膠布包紮。若傷口深、大、出血較多、創面不齊或頭、面、手部有切割傷,應馬上將患兒送醫院進行清創縫合處理。創面小而深,易有污物帶入,清創后同時使用抗生素及破傷風類疫苗。

複雜性創傷:及時送醫院。在送醫院過程中,注意安全,減少肢體移動,創面要包裹,止血防止污染。

閉合性創傷:早期冷敷,最好冰敷,減輕出血和水腫,72小時后熱敷,促進血液循環。

8.犬咬傷

當被犬攻擊時,易致撕裂傷,創面大,可傷及血管、肌肉及肌腱、神經等,出血多,傷口不整齊。

處理方法:

普通犬咬傷:立即擠血,用20%肥皂水沖洗,再用3%雙氧水沖洗,然後用碘伏消毒,創口敞開,到醫院處理。注射狂犬疫苗(24小時內注射)和破傷風抗毒素。

狂犬病動物咬傷(貓、蒼雛):立即局部擠壓,向創口外將血擠出後用肥皂水或雙氧水沖洗,繼用濃硫酸或石碳酸燒灼,再用無水乙醚中和腐蝕劑,擴創,傷口嚴禁縫合,到傳染病醫院救治。24小時內注射狂犬疫苗。

9.溺水

溺水是兒童常見的意外傷害,包括失足落水或掉入水缸、糞坑,也是游泳中最嚴重的意外事故。

處理方法:

清除口鼻中的淤泥、嘔吐物等,並鬆懈衣領、褲帶,拉出舌,使其呼吸道通暢,然後將患兒頭部下垂、腹部置於急救者肩部,頭足下垂,快速奔跑,借體位及重力作用使呼吸道及胃內水倒出。如達到心肺復甦術指征,立即進行心肺復甦術。

10.鼻出血

幼兒鼻出血常因鼻外傷引起,但全身性疾病,如血友病、出血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急性傳染病等也會引起鼻出血,可致]]貧血。

處理方法:立即將幼兒抱起呈半卧位,取消毒棉球擦去流出的血液,再用1%麻黃素或0.05%腎上腺素的消毒棉球,填入出血時壓迫出血側的鼻翼5~10分鐘,在頭頸部、鼻根部冷敷。數分鐘后血止取出棉球。如止血無效應立即將患兒送醫院。

11.食物中毒

主要指誤食含毒食物而引起的中毒,包括:細菌性、化學性、有毒動植物中毒。

處理方法:催吐、導瀉、補液、糾酸、透析、血漿置換、抗休克、控制感染。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07: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