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學簡介

[複製鏈接]

280

主題

410

帖子

582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8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悟道 發表於 2014-7-28 15: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國學」一詞,古已有之。「國學」是指以道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
「國學」在中國古代,指的是國家一級的學校,與漢代的「太學」相當。唐代貞元中,李勃隱居讀書於廬山白鹿洞,至南唐時,在其遺址建學館,以授生徒,號為「廬山國學」。到宋代,又改稱「白鹿洞書院」,這時的「國學」實為藏書與講學之所。
「國學」一詞,古已有之。《周禮·春官宗伯·樂師》言:「樂師掌國學之政,以教國子小舞。」《禮記·學記》曰:「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孫詒讓在其所著《周禮·正義》中指出:「國學者,在國城中王宮左之小學也。」由此可見,「國學」在中國古代,指的是國家一級的學校,與漢代的「太學」相當。此後朝代更替,「國學」的性質和作用也有所變化。
唐代貞元中,李勃隱居讀書於廬山白鹿洞,至南唐時,在其遺址建學館,以授生徒,號為「廬山國學」(亦稱「白鹿洞國學」、「廬山國子監」、「廬山書堂」等),首次使用了「國學」這一概念。到宋代,又改稱「白鹿洞書院」,為藏書與講學之所。宋代書院興盛,湧現出白鹿、石鼓(一說嵩陽)、睢陽和嶽麓四大書院。由此來看,「廬山國學」實際上是一所既藏書又講學的「學館」,亦即後來的「書院」。在當時的境域下,所藏之書和所講之學,自然是中國的傳統學術文化。從宋代四大書院的實際情況來看,也是如此。可見此時「國學」這一概念的使用,與「國醫」是一樣的。
但是,真正把「國學」同諸多「外學」相提並論,即作為一門統攬中國學術的概念提出來,則是在西學東漸、我國社會和學術文化處於空前轉型的清末民初。[1]
19世紀末,面對西學和「歐化主義」的刺激,日本學界從世界文化格局中反思和重識本國文化,發出了提倡「國粹」、「國學」的呼聲,從此「國學」一詞在近現代流行開來。這就自然感染並刺激了處境相似的中國學人。1902年秋,流亡海外的梁啟超曾與黃遵憲等人商議,在日本創辦《國學報》。但黃主張先作「國學史」,使梁放棄了創辦《國學報》的設想。而國粹派學者則趁機力倡「國學」。1904年,鄧實在上海的《政藝通報》發表《國學保存論》,論述了保存「國學」的重要性。次年,鄧實、黃節等人在上海成立了「國學保存會」,以「研究國學,保存國粹」為宗旨,發行《政藝通報》、《國粹學報》,標誌著「國學」在國內的立足

0

主題

33

帖子

6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2
沙發
桂花666 發表於 2014-8-19 08:09 | 只看該作者
來和樓主學國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68

帖子

745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45
3
四海昇平 發表於 2014-8-21 17:13 | 只看該作者
王陽明的」心學「也應屬於國學,開創了知行合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8

帖子

16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4
4
禿頭鷹 發表於 2014-8-22 08:45 | 只看該作者
學習國學。弘揚中國文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7

帖子

5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1
5
mmddkk456 發表於 2014-8-25 08:12 | 只看該作者
「經」是學習國學的開門第一科,依次為史、子、集。這樣的學習方法一直延續到近代,也造就了諸多偉大的學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49

帖子

16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7
6
missMH370 發表於 2014-8-27 08:24 | 只看該作者
前面中醫講的不錯,再來向樓主學習國學。漲姿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45

帖子

17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73
7
附子理中丸 發表於 2014-8-28 08:30 | 只看該作者
「五四」時期,承載國學的傳統文化,就像是屋子裡的空氣,你雖然感到厭惡,卻沒有辦法馬上徹底驅除;而今天,我們雖然在熱情地尋求國學的回歸,但失去了原有的空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22: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