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師蕭.平.實獨創魔法名詞「入胎識」(之十九) ——撕下「神我外道」畫皮之蕭邪訛傳「入胎意識斷滅」
「一毛為百分 射一分甚難
觀一一苦陰 非我難亦然」——釋迦佛陀
揀魔辨異X38:
★邪師蕭.平.實:「意識覺知心是在中陰身入胎時就永遠斷滅了……意根又只是六根之一,在四阿含中從來都不說是識,都只說是根;從來都是名之為意,不曾說是識……入胎者既然說是識而不是根,這個識當然不是指意根、意識,而是入胎識」。(《阿含正義》P638)悲智註:蕭邪特意把識與根兩字加註為黑體。
「神我外道」邪師蕭.平.實與像法以來沙數偽菩薩一樣,乃墮斷、常二見之愚痴凡夫,其之所以「朝暮以無智說言」有個常住不壞入胎識,實為掩蓋其骨子裡若無不壞「我」則涅槃即為斷滅的邪見,而其編造、訛傳死時乃至入胎生時意識斷滅的邪見,同樣是為了偽證入胎的識陰為其妄想的常住不壞入胎識。
第一,入胎時意識絕非斷滅。
未得滅盡定之一切眾生,意識與意根如影隨形,於無始劫中既剎那生滅、須臾轉變,又日日夜夜、生生世世相續不斷,此識滅已,異識相續生,未曾須臾暫斷,無論眠熟、悶絕、無想定或非非想定等諸禪,乃至死亡、生時亦概莫能外。以意識之流世世相續不斷,故而佛陀稱之為「三世共會」之法,即意識於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剎那生滅之中相續不斷。
比如:
「復觀人意識流,相續不斷」。(《長部阿含經》)
「彼云何名想陰?所謂三世共會,是謂名為想陰。」(《增一阿含經》)
命終前後,即死時、生時,意識同樣是此識滅已,異識相續,未曾須臾暫斷。
比如:
「若有眾生身行惡。口言惡。意念惡。身壞命終。此後識滅。泥梨初識生。因識有名色。」(《長阿含經》)
作惡邪見者於死亡時,命終墮地獄(泥梨)前後,意識之流相續不絕,此識滅已,異識相續生。
再比如:
「或有眾生身行善。口言善。意念善。身壞命終。得生人中。此後識滅。人中初識生。因識有名色。」(《長阿含經》)
「或有眾生身行善。口言善。意念善。身壞命終。生四天王。此後識滅。四天王識初生。因識有名色。」(《長阿含經》)
行善持戒或正見者於死亡時,命終生於人天,意識之流相續不絕,此識滅已,異識相續生。
入胎生時立即生起第一心而現第一識,由此有生。比如:
比如:
「具壽鳩摩羅迦葉心生思念:『世尊規定未滿二十歲者不得受具足戒,而我從入胎算起滿二十歲。我算受具足戒或不算受具足戒耶?』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諸比丘!於母胎生第一心而現第一識,由此有生。諸比丘!許從入胎算至二十歲授具足戒。』」(《律》)
鳩摩羅迦葉乃佛世著名比丘之一,蕭邪竟眼盲不識。參見《2-6、邪師蕭.平.實於童女迦葉男女不分、僧俗不辨而胡謅亂扯》。
第二,入、住、出胎皆有意識而受大苦。
死時、生時,乃至入、住、出胎皆有意識而受大苦。
比如:
「誰是正念入住出。如有一類凡夫有情。性愛持戒數習善品……此人由先修善行故。臨命過時雖苦來逼受諸痛惱。心不散亂正念而終。復還正念入母胎內……彼胎雖在如是糞穢坑中眾多苦切。由利根故心不散亂……又欲產時辛苦而出……雖受此苦由上利根故正念不亂。於母腹中知入住出悉皆是苦。」(《律》)
再比如:
「初七日時胎居母腹。如榍如癰卧在糞穢。如處鍋中身根及識同居一處。壯熱煎熬極受辛苦名羯羅藍。狀如粥汁或如酪漿。於七日中內熱煎煮。地界堅性水界濕性火界暖性風界動性方始現前。難陀。第二七日胎居母腹。卧在糞穢如處鍋中。身根及識同居一處壯熱煎熬極受辛苦。」(《律》)
入胎之時所受大苦都是由識陰來領受的,這一點也不用悲智論證。
比如:
★邪師蕭.平.實:「(入胎識)是一直都離六塵見聞覺知的,不知不見一切苦,從來與苦不相應的」(《阿含概論》P116)
★邪師蕭.平.實:「種種苦也都是由識陰來領受的」。(《阿含正義》P787)
故而,蕭邪等輩妄言入胎時意識斷滅而不覺大苦,實為嬰愚。
比如:
★邪師蕭.平.實:「也只有這種常住心性的無記性心,才可能長期住在母胎中而不作狹隘局促之想」(《阿含正義》P760)
★邪師蕭.平.實:「於處胎位前期中期,來世意識不現,故無覺知;無覺知故,能處胎中而不煩悶。」(《燈影》)
第三,宿世記憶由識陰執持而至後世。
一切有情生生世世的記憶皆由識陰執持而至後世,蕭邪若因其顛倒心而不憶識宿命,故而妄言意識不能去至後世,亦為嬰愚。
比如:
★邪師蕭.平.實:「佛亦屢說意識不能去至後世」。(《狂密與真密》)
★邪師蕭.平.實:「(意識)投生之後永遠斷滅,不能去至後世——現見一切有情之此世意識不從前世來,皆不能復知前世事如憶昨日及小兒時事之故。」(《狂密與真密》)
★邪師蕭.平.實:「而現見此世識陰非同往世識陰,往世識陰必知往世事故,此世識陰不知往世事故,絕非同一識也。」(《燈影》)
佛陀從未說過意識不能去至後世,這是蕭邪栽贓佛陀之語。佛陀說的是,意識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相續不斷的共會之法。
蕭邪因自顛倒而不識宿世事,竟妄言死時、生時意識斷滅而「皆不能復知前世事」。然而,人類社會乃至今時,有宿世記憶之記載乃至報道,數不勝數。現以經律中所載自識宿命的案例,來證明死時、生時意識皆相續不斷。
比如:
「世尊告曰。汝父都提以此增上慢。是故生於下賤狗中……鸚鵡摩納聞佛所說。善受持誦。繞世尊已。而還其家。語白狗曰。若前世時是我父者。白狗當還在大床上。白狗即還在大床上。若前世時是我父者。白狗還於金盤中食。白狗即還金盤中食。若前世時是我父者。當示於我父本所舉金.銀.水精.珍寶藏處。謂我所不知。白狗即從床上來下。往至前世所止宿處。以口及足掊床四腳下。鸚鵡摩納便從彼處大得寶物。」(《中阿含經》)
可見,鸚鵡摩納之父都提,前世死時、今世入胎生時,意識皆不斷滅。又,以其父廣行布施之福德因緣而正知入、住、出胎並自識宿命。
再比如:
「往昔有一婆羅門。年百二十形體羸瘦。此婆羅門婦端政無比多生男女。此婆羅門繫心其婦及諸男女。初不舍離。以此愛著情篤遂至命終。便生雁中其身毛羽盡為金色。以前福因緣故自識宿命。內自思惟。我當以何等方便養活此男女使不貧苦。日日來至其家日落一金羽而去。」(《律》)
再比如:
「凡生天者若男若女。即生三念。我從何死今於何生。由作何業。便憶前身。我於傍生趣死。今生四大王眾天。」(《律》)
「彼天初生……由行報故。自然智生。即自念言。我由何行。今生此間。即復自念。我昔於人間身行善。口言善。意念善。由此行故。今得生天。」(《長阿含經》)
可見,無論胎生、卵生乃至化生,前世死時、今世生時,意識皆不斷滅,相續不絕而至後世,且皆因前世福德因緣故可自識宿命。
再複習一遍蕭邪兩個自相矛盾的妄想邏輯。
妄想邏輯一:夜夜意識斷滅,然而入胎識能執持種子,故而次晨重新生起全新意識時,依然可以記得「昨日及小兒時事」。
妄想邏輯二:世世入胎時意識斷滅,故而「皆不能復知前世事如憶昨日及小兒時事」。
第四,顛倒心、散亂心、染著心而致不憶宿命。
顛倒心、散亂心、染著心而致不憶宿命,絕非死時、生時入胎意識斷滅之故。
比如:
「誰是入住出俱不正念。如有一類凡夫有情。樂毀凈戒不修善品。常為惡事作諸惡行。心不質直多行放逸。無有智慧貪財慳吝……諸不善業皆悉現前。當死之時猛利楚毒。痛惱逼切其心散亂。由諸苦惱不自憶識。」(《律》)
「其天游觀。遂生染著。視東忘西。視西忘東。其初生時。知自念言。我由何行。今得生此。當其游處觀時。盡忘此念。」(《長阿含經》)
「天帝釋語尊者大目揵連。我三十三天多著放逸樂。或憶先事。或時不憶。」(《雜阿含經》)
各種痴獃、健忘、夢遊、失心瘋等,亦是忘失正念、惡業因緣所致顛倒心,並非意識斷滅。可參見《撕下「神我外道」畫皮系列之蕭邪錯認「本心」》一文。
第五,意根乃心、意、識,屬於識陰。
邪師蕭.平.實必須訛傳意識、意根皆非在滅盡定、入胎時持身的識,即先訛傳入胎意識斷滅,再訛傳意根「在四阿含中從來都不說是識,都只說是根」,由此偽證在滅盡定、入胎時持身的識陰(簡稱為「識」)為其妄想的常住不壞入胎識。
蕭邪特意把識與根兩個字加註為黑體,再次證明其常常採用加括弧、加黑體、加註釋的方式夾入邪說,幾乎到了每加即錯的程度。
看看佛陀如何說意根:
比如:
「云何意是內入處。佛告比丘。意內入處者。若心.意.識非色。不可見無對。是名意內入處。」(《雜阿含經》)
「所有識之過去、未來、現在、內、粗、細、劣、勝、遠、近者,名為識蘊。」(《相應部阿含經》)
可見,不僅意識為心法,屬於識蘊,意根亦為心法,屬於識蘊,乃至一切所有心、意、識皆屬識蘊、識界。
蕭邪若欲誹謗悲智此說,還是誹謗自己去吧。★邪師蕭.平.實:「識陰(意根與眼等六識)」。(《阿含正義》)也別忘了★邪師蕭.平.實還有自打嘴巴的顛倒說:「(意根)不屬於識陰所攝」、「六界中的識界絕對不是意識心,也不是意根心」。(《阿含概論》)
意根是根,意根也是心法,屬於六界中之識界、識蘊,難道蕭邪師徒會愚痴地以為意根屬於地界?然而,意根雖然是屬於識界的心識之法,但絕非與六識並列的能分別感知的子虛第七識,那是偽菩薩混淆根與識的妄想法。
蕭邪對意根的定位,完全依據其「八識」邪見之不同需要而有不同定位。再看看蕭邪顛三倒四地自打嘴巴的另一出醜劇吧。
比如,為了偽證存在其妄想的第八識時,若不涉及滅盡定或入胎時,意根此時又必須是識,蕭邪絕口不再提意根只是根,反而長篇大論、繞來繞去地拚死也要說意根即第七識。
比如:
★邪師蕭.平.實:「四阿含中說十八界法中已有七個識了(識陰六識加上意根一心共有七識)……阿含聖教的八個識」。(《阿含正義》P1201)
蕭邪所妄言的意根「在四阿含中從來都不說是識,都只說是根」,純屬無知+自打嘴巴。
最後,順便說一句,為免無端誹謗與行文簡潔,關於宿世記憶是否由意識執持,悲智文中只是隨順蕭邪之方便說,於此真法,姑置勿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