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huiridangkong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蕭平實)遍受大德斥、屢遭學人棄,我不破他,他必破我

[複製鏈接]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21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2-8 12:5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WILLIAMLYLE 20樓 的帖子

無論單靠阿賴耶識或再添上末那識,這一類的論述都是邪見。無論是日常生活中的睡眠或屬於實修證量的禪定,都不是單憑『識』就能解析得了的,但唯識宗的徒眾偏偏置五蘊於不顧,一昧地講唯識,結果就整出一些把外行人唬得一愣一愣、卻能令識者噴飯的東西。蕭平實還寫了一套『阿含正義』,膽子可真大。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

主題

645

帖子

100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04
22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2-2-9 05:5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hammapala 21樓 的帖子

具有反對大乘佛法偏見的入,不敢明言 佛陀及諸菩薩般若及唯識妙義的教示, 見到唯識教義,便意圖混淆是蕭平實先生之言. 三乘經典具在,何因自身福慧不具足而出謗法之言 ? 佛弟子們真應該仔細思量聖教中所言,莫自耽誤,

『佛說如來藏, 以為阿賴耶, 惡慧不能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23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2-9 18:2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WILLIAMLYLE 22樓 的帖子

佛法有大、小乘只是你們的信仰,事實上佛時根本就沒有什麼大乘、小乘、金剛乘這些東西。你與其沈溺在唯識的玄想中,不如老老實實把五蘊的內涵弄明白。若以武術為喻,形意拳的劈、鑽、崩、炮、橫(五行拳)表面上看,勢簡而無奇,可實際上若能融會貫通這五拳,天下去得!佛說五蘊,亦不妨作如是觀。


蕭平實著作中常見到的論述,例如人死後意根去投胎、阿羅漢滅十八界入無餘涅槃...等等都是出於邪見,想必也誤導了不少人。蕭平實儘管筆下生花,破斥密教男女雙修,挽救了許多人免受邪淫之害,可惜在解脫知見上,他仍然要承擔害人慧命的因果。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0

主題

1174

帖子

96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4
24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2-18 20:35 | 只看該作者
遠離蕭平實邪說,保護法身慧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0

主題

548

帖子

2207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207
25
SPZ 發表於 2012-3-8 07:3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PZ 於 2012-3-8 08:28 編輯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2-9 18:25
回復 WILLIAMLYLE 22樓 的帖子

佛法有大、小乘只是你們的信仰,事實上佛時根本就沒有什麼大乘、小乘、金剛
,......阿羅漢滅十八界入無餘涅槃...等等都是出於邪見,


,...


現在的愚痴人很大膽,不想自身嚴重文字障,以謗法為樂,佛法不用自己去發明,謙虛點比較實在, 十八界是什麼,建議讀點經文, 不懂裝懂,只會貽笑大方.


世親菩薩所著《阿毘達磨俱舍論》卷1:

色等五蘊謂初色蘊乃至識蘊。如是五法具攝有為……彼說言依十八界攝,或名有離。離謂永離,即是涅槃;一切有為有,彼離故。】

世親菩薩說永離五陰十八界即是涅槃,永遠離於一切有為法故。

二乘阿羅漢入涅槃,不復出現於三界,不再三界中流轉生死,即是滅盡三界中所有法,滅盡三界中所有十八界法。


五陰:色、受、想、行、識等五陰


十八界: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六塵(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


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既然阿羅漢入無餘涅槃時,要滅盡『各自』的十八界;但其餘眾生的十八界(特別是六塵界)仍是完好無缺的存在著。故知各人都擁有各自的六根、六識及六塵。


六塵既是各自擁有的,即是指各人自己單獨擁有的『內相分』六塵,不是指共同接觸的外相分六塵法。


是故各人之覺知心其實都只活在自己的內相分六塵中,所以各人所生活的世間相,其實都只是各人自己的十八界;


所以說世間就是各人自己擁有的十八界,也就是各人自己的五陰法界。

阿羅漢要滅盡一切法才能入涅槃,但現前可見阿羅漢入涅槃後,其餘眾生仍存活於此世間中未曾滅失;

故知經文中所說的世間是指五陰、十八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26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3-8 18:12 | 只看該作者
滅貪瞋痴就是涅槃,永離只是說明不再得蘊、得處、得界,也就是不受後有;至於滅十八界入涅槃,那是出於邪見的相似語句。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主題

258

帖子

14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2
27
zhenru 發表於 2012-4-22 16:24 | 只看該作者
發菩提心 發表於 2012-2-2 00:06
原來也是很喜歡他的書,因為原來想了解無相念佛,而他的書寫得好像有那麼回事。甚至上網找了他的全集。但 ...

請問 你所言的心真如門是修來的麽?請解釋心生滅門是八識心王的第幾識在生滅?

你言[用覺性去妄存真。如果發現自己的覺性沒了,,,,]-----這[覺性]睡著無夢的時候還在不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主題

258

帖子

14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2
28
zhenru 發表於 2012-4-22 17:24 | 只看該作者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2-6 12:41
回復 WILLIAMLYLE 11樓 的帖子

人在深睡時六識俱滅的說法是錯誤的,別的不說,你的膀胱就不答應;尤其最近 ...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復次阿難!云何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請問這裡 佛陀所說的[如來藏]是第幾識?

《大方廣佛華嚴》佛言--『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請問此心是真如心還是妄心?此識是第幾識?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6:「諸佛菩薩自證悟時,轉阿賴耶得『本覺智』。」---請擧示 佛陀經典正教來証明你說[深睡時六識俱滅的說法是錯誤的]!

楞伽經云:『如來藏名阿賴耶識,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斷絕。』又云:『如來藏者,為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識藏。』
----佛亦明示第八識[如來藏名阿賴耶識,而與無明七識共俱]!

《大乘密嚴經》卷3:「諸仁者!阿賴耶識變似眾境,彌於世間,染意攀緣執我、我所,諸識於境各各了別。」
---不論是器世間外相分五塵,或內相分六塵皆是阿賴耶識所變現,變現已,因染污意根之我執,欲了別諸塵境而作意令阿賴耶識流注出六識種而了別六塵境也。

関於藏識生萬法的經典依據很多;.

《證契大乘經》卷二:「世尊!誰與一切眾生作大導師?」佛言:「正士!持此如來藏者。」

----因為如來藏是眾生有情各個本有的法界實相心--生命根源的實相。只有親證此心者,才能用 佛之聖法印而印證諸法。《佛說法印經》--此法印者。即是三解脫門。是諸佛根本法。為諸佛眼。是即諸佛所歸趣故。如此實證者才能發起般若實相之解脫智慧,因為三乘菩提正法之內涵皆以此心為根本。只有佛菩薩的如實智才能令一切有情安住正道、正解佛語。而不被外道所迷惑、籠罩,或騙取財物做毀法破法之事。於信於毀二眾生,以大悲普觀能調御一切眾生故.
蕭導師是實證如來藏者,所以;名副其實的善知識.因為外道學者與凡夫眾生皆是俱慢凡夫我見未斷,不俱擇法覺分,《佛說四品法門經》何名愚人。佛告阿難。愚人者愚為不了。世間愚人。於法不了。故名為愚。,,,佛告阿難。言智人者。於法揀擇。善了是非。故名智人。
所以;佛陀首先教導眾生「如實廣集福德」。以得遇諸佛菩薩及龍天護法加以護持庇佑,依止真善知識學習 佛法正知見,改變善凈因緣果報,以求早入菩提正道。
不要做毀 佛,破法之罪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主題

258

帖子

14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2
29
zhenru 發表於 2012-4-22 19:32 | 只看該作者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2-7 18:47
回復 WILLIAMLYLE 16樓 的帖子

你並未能針對我的貼文回應。同時,我很訝異的是你竟然不知道感知法塵(識) ...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5:「又釋『蘊』有二義:一是聚義,二是滅義。」

只要是五蘊法,皆屬眾緣蘊集而有;既是依緣合聚蘊集而有,緣散則必定壞滅;故五蘊之一一蘊都屬生滅無常之法.
所以,『色,受,想,行,識蘊』這五蘊皆是無常生滅之法!不是能出生萬法之源的不生不滅之心!!!

《大乘五蘊論》卷1:「如是色蘊即十處、十界及法處法界一分,識蘊即意處及七心界,餘三蘊及色蘊一分並諸無為即法處法界。」
此乃將五蘊依「處門」、「界門」而分攝;五蘊若是從十二處來說的話,色蘊即是眼等五及色等五共為十處;加上法處一分、意處共為十二處。換句話說,識蘊若從「處門」來說,那就是意處所攝的六識心王。

五蘊若從「界門」來說的話,色蘊即是眼等五及色等五共為十界;加上法界一分,意根心與六識等七心界,共為十八界。換句話說,識蘊若從「界門」來說的話,那就是意根 - 第七識與前六識。
因此來説;五蘊十八界是生滅不實之法!即是生滅不實之法你怎能說祂常住?!根本與法界實相不符!!!
阿含經《央掘魔羅經》佛言---「如來之藏如是難入。安慰說者亦復甚難。謂於惡世極熾然時。不惜身命而為眾生說如來藏。是故我說諸菩薩摩訶薩人中之雄即是如來。如阿那律天眼第一。真實明見空中鳥跡。與肉眼者俱共遊行。彼肉眼者所不能見。信阿那律知有鳥跡。肉眼愚夫聲聞緣覺。信佛經說有如來藏。云何能見佛境界性。聲聞緣覺尚由他信。云何生盲凡夫而能自知不從他受。
我聞先佛稱說此地。於劫初時有四種味。彼時眾生食四味者於今食土。以久習故今猶不捨。曾於過去諸如來所修如來藏者。亦復如是。久修習故。今猶信樂長夜修習報如來恩又於未來說法者所聞如來藏。聞已信樂。如彼食土。非餘眾生。彼信樂者。是如來子報如來恩。譬如鷍鳥從久遠來無有慚愧不報恩養。以宿習故今猶不捨。彼諸眾生亦復如是。
過去世時無有慚愧。已無慚愧今無慚愧當無慚愧。聞如來藏不生信樂。已不信樂今不信樂當不信樂。譬如猿猴形極醜陋。常多驚怖其心躁動如水涌波。以宿習故今猶不息。彼諸眾生亦復如是。去來現在心常輕躁。聞如來藏不生信樂。如鴟鵂鳥晝盲夜見好闇惡明。
彼諸眾生亦復如是。好邪惡正不樂見佛及如來藏。去來現在不生信樂。如彼鴟鵂好闇惡明。如人長夜修習邪見。染諸外道不正之說以宿習故今猶不捨。彼諸眾生亦復如是。久習無我隱覆之教。如彼凡愚染諸邪說。去來現在不解密教。聞如來藏不生信樂非餘眾生。
若人過去曾值諸佛。供養奉事聞如來藏。於彈指頃蹔得聽受。緣是善業諸根純熟。所生殊勝富貴自在。是諸眾生今猶純熟。所生殊勝富貴自在。由彼往昔曾值諸佛蹔得聽聞如來藏故。於未來世聞如來藏。當復信樂如說修行。

《中阿含,象跡喻經》亦云:「諸賢!若內耳鼻舌意處壞者,外法便不為光明所照,則無有念,意識不得生。諸賢!若內意處(末那)不壞者,外法便為光明所照,而便有念,意識得生。諸賢!內意處(末那)及法意識(意識)知外色法,是屬色陰。若有覺,是覺(受)陰。若有想,是想陰。若有思,是思陰。若有識,是識陰。如是觀陰合會。諸賢!
世尊亦如是說:『若見緣起便見法,若見法便見緣起。』所以者何?諸賢!世尊說五盛陰從因緣生。」

上引經文,謂六識現起必具三要件:根具不壞、境界現前、念起(作意正起),三和合觸,故有眼識乃至意識。意識由內意處(末那)觸法塵影像而起作意,念欲了別,乃生意識。生意識者因緣也,因緣者以如來藏為因,以根塵觸而起了別作意為緣,所以說,[識蘊]是緣生緣滅之法,故知有如來藏為能生意識之因也。

是故《中阿含,大因經》佛云:「阿難!若有問者:『名色有緣耶?』當如是答:『名色有緣。』

若有問者:『名色有何緣?』當如是答:『緣識也。』當知所謂緣識有名色。」

「阿難!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成此身耶?」答曰:「無也。」

「阿難!若識入胎即出者,名色會精耶?」答曰:「不會。」

「阿難!若幼童男女識,初斷壞不有者,名色轉增長耶?」答曰:「不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名色因、名色習、名色本、名色緣者,謂此識也。所以者何?緣識故則有名色。」

「阿難!若有問者:『識有緣耶?』當如是答:『識亦有緣。』若有問者:『識有何緣?』當如是答:『緣名色也。』當知所謂緣名色有識。」

「阿難!若識不得名色,若識不立不倚名色者,識寧有生老病死苦耶?」答曰:「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識因、識習、識本、識緣者,謂此名色也。所以者何?緣名色故則有識。阿難!是為緣名色有識,緣識亦有名色。由是增語,增語說傳,傳說可施設有:謂識、名色共俱也。」

色者:四大所成色身,謂有根身,具足五扶塵根、五勝義根(大腦及全身神經),稱為色蘊。名者:受想行識四蘊。識蘊謂眼耳鼻舌身意識及意根(末那識)等七識。受想行蘊謂七識與五根所生三受覺及想,乃有身口意行。是故,與名色俱者,必是「法、本際、實際」,即是大乘所說如來藏阿賴耶識、異熟識也。

故阿含經中佛說「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等語,已密意說有如來藏--阿賴耶識,唯不用如來藏名相,而說之為識。阿含四部真是佛說,古今中外一切學者及一切佛教徒皆無異議,眾所認同。今觀北傳南傳諸阿含中,處處皆有佛說十二因緣,法同一味,皆雲「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皆密意說有如來藏--緣名色之識,可知如來藏思想真是佛說。若批判或否定如來藏思想等唯識觀,則是砍伐佛法大樹之根本,則是破壞聲聞法與緣覺法,使二乘法墮於斷見外道論中,則不能證解阿含諸經佛說二乘涅槃寂靜之理。

是故佛云:「若見法便見緣起,若見緣起便見法」,法者「識緣名色」之識--如來藏阿賴耶識也,若見阿賴耶識,便見色蘊及七識受想行蘊之緣起性空,遠離自性見,阿賴耶識離見聞覺知故,本性清淨、無分別性故:若見色蘊及七識受想行蘊之緣起性空,便知有一能使五蘊假藉父母為緣而現起之法--「識緣名色」之識--如來藏阿賴耶識。若無此識,十二因緣應名「九因緣」,無「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之識故,則此三應除,唯餘九緣。亦應名「九緣」,不應名「九因緣」,無「無明、行、名色」之因故。則名色應無因有緣而起--唯依父母之緣而起,則同四大外道之四大極微派。

是故緣起性空之理,不可稍離十二因緣法,亦不可取十二因緣法之局部而說。若離「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之識--如來藏阿賴耶識,則十二因緣法,必墮斷見,成為「有緣無因」之法,則三世一切佛所說佛法,皆成無因而起之法,則成戲論。

若不見「法」--「識緣名色」之識,則不見緣起正理,皆依意識思惟而得故。識乃禪宗破參所悟真心--如來藏阿賴耶識也。若證知身中本有之「法」--阿賴耶識,便斷自性見,遠離空有斷常二邊,亦知聲聞無餘依涅槃之「本際」,亦知緣覺十二因緣之因--「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之識;亦知十二因緣之緣起性空--名色緣六入、……、生緣老死憂悲苦惱等緣起正理。如來藏阿賴耶識乃是緣起之因,若離緣起之因--如來藏阿賴耶識,則無緣起正理可言;若離緣起之因--「識緣名色」之識,則緣起性空之理即成戲論,不異斷見故;是故中阿含經佛云:「若見緣起便見法,若見法便見緣起。」

二乘法乃是菩薩藏之根本,菩薩若離二乘涅槃寂靜之修證,即成狂慧,不得解脫。二乘若離「識緣名色」之識--如來藏,則墮於斷見,無異外道,不能圓成種智。故批判或否定如來藏思想,誣指為非佛說者,即是砍伐三乘佛法大樹之根本,即成魔說,成一闡提,成就謗菩薩藏大惡業,身壞命終時必入地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主題

258

帖子

14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2
30
zhenru 發表於 2012-4-22 19:46 | 只看該作者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2-8 12:57
回復 WILLIAMLYLE 20樓 的帖子

無論單靠阿賴耶識或再添上末那識,這一類的論述都是邪見。無論是日常生活中 ...

《瑜伽論記》卷1:「八識通名心、意、識。二依此中論文別有所屬。據何道理如此屬當。心者有集起之義,第八義強,集諸法種起諸法故。思量名意,末那中勝,恆審思量勝餘識故。識者現前了別,六識麁顯了別義障故六名識。]

-------上述是黨來下世彌勒尊 佛所開示的八識論,從大小乘經論中已擧示與你.所以,請你放棄六識邪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主題

258

帖子

14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2
31
zhenru 發表於 2012-4-22 20:06 | 只看該作者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3-8 18:12
滅貪瞋痴就是涅槃,永離只是說明不再得蘊、得處、得界,也就是不受後有;至於滅十八界入涅槃,那是出於邪見 ...

「三法印」之聖教︰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勝鬘》云:『若無藏識,七法不住,不得種苦樂求涅槃。』
《俱舍論》卷1云:【彼說言依十八界攝,或名有離。離謂永離,即是涅盤;一切有為有,彼離故。】已明說離十八界法者名為涅盤,而且是永離,不是暫離之後忽而又投胎而生也。

《本事經》卷3說:【云何名為無餘依涅盤界?謂諸苾芻得阿羅漢,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已舍重擔,已證自義,已盡有結,已正解了,已善解脫,已得遍知。彼於今時一切所受,無引因故,不復希望,皆永滅盡,畢竟寂靜,究竟清涼,隱沒不現,惟由清凈無戲論體。如是清凈無戲論體,不可謂有,不可謂無,不可謂彼亦有亦無,不可謂彼非有非無,惟可說為不可施設究竟涅盤,是名無餘依涅盤界。】

小乘經中亦說識蘊滅盡,名為涅盤;譬如阿含部之《佛說法印經》中佛開示說:【「複次,離我見已,即無見無聞、無覺無知。何以故?由因緣故而生諸識,即彼因緣及所生識皆悉無常,以無常故,識不可得;識蘊既空,無所造作,是名無作解脫門。入是解脫門已,知法究竟,於法無著,證法寂滅。」



佛告諸苾芻:「如是名為聖法印,即是三解脫門。汝諸苾芻若修學者,即得知見清凈。」時諸苾芻聞是法已,皆大歡喜,頂禮信受。】由是可知,不論是大乘法中抑或小乘法中,都以十八界我、五蘊我、十二處我滅盡,名為無餘涅盤。無餘涅盤既非斷滅,當知其中即是第八識阿賴耶改名異熟識之後,不再出生十八界法而離見聞覺知之獨存境界,乃是無境界之境界也。如是正知而說者,方合佛說;不如是說者,即是魔說;違 佛所說教證正理故,亦復悖於理證故。

------上來擧示佛所開示,証明你在不斷的謗 佛破法!有智之人一定會遠離於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3

主題

393

帖子

31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15
32
 樓主| huiridangkong 發表於 2012-4-24 19:29 | 只看該作者
因被台灣四大法師與諸上師斥為邪魔外道,蕭某遭許多學人唾棄 ,還望速速遠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主題

258

帖子

14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2
33
zhenru 發表於 2012-4-26 17:30 | 只看該作者
huiridangkong 發表於 2012-4-24 19:29
因被台灣四大法師與諸上師斥為邪魔外道,蕭某遭許多學人唾棄 ,還望速速遠離! ...

如此來説你是依人不依法了.你[依台灣四大法師與諸上師]--原來你是喇嘛密宗的護法呀!

平實導師為了佛陀了義正法的延續,救護整個地球眾生的法身慧命,不顧個人利益生命安危,日夜揮筆揭露邪婬外道---喇嘛密宗的邪惡本質,以單薄之力出面破斥擁用大勢力,大道場,大名聲的各大外道大法師與密宗上師,阻止你們用表相 佛法在全世界騙財騙色,愚弄眾生.特別是喇嘛密宗裝摸做樣,誇大証量,駟無忌憚吸取佛教鮮血做破 佛毀法之大惡業.

一定要讓全世界人認清你們喇嘛教密宗的邪惡本質,沒有一個人再想做舊西藏喇嘛教統治下的農奴!!!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3

主題

393

帖子

31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15
34
 樓主| huiridangkong 發表於 2012-4-27 20:51 | 只看該作者
zhenru 發表於 2012-4-26 17:30
如此來説你是依人不依法了.你[依台灣四大法師與諸上師]--原來你是喇嘛密宗的護法呀!

平實導師為了佛陀了 ...

思維如此狹隘,台灣的眾多高僧大德都是密宗的啊?!在下依法依律竟然也被扣上帽子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主題

258

帖子

14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2
35
zhenru 發表於 2012-4-27 22:00 | 只看該作者
huiridangkong 發表於 2012-4-27 20:51
思維如此狹隘,台灣的眾多高僧大德都是密宗的啊?!在下依法依律竟然也被扣上帽子了 ...

什麽叫思維狹隘],叫[救護眾生]!
[你所依的法是何法?請說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3

主題

393

帖子

31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15
36
 樓主| huiridangkong 發表於 2012-4-28 12:45 | 只看該作者
呵呵,逃避錯誤,認邪為父居然還說叫[救護眾生]! 難道海內外眾多高僧大德批駁蕭平實邪說都在損害眾生了?!

在下依持的是佛陀的正法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3

主題

393

帖子

31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15
37
 樓主| huiridangkong 發表於 2012-5-17 20:40 | 只看該作者
遠離邪教,真愛生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5

帖子

3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2
38
thetruth 發表於 2012-5-18 06:07 | 只看該作者
發菩提心 發表於 2012-2-2 00:06
原來也是很喜歡他的書,因為原來想了解無相念佛,而他的書寫得好像有那麼回事。甚至上網找了他的全集。但 ...


說的太好了!非常贊同。尤其是這一句「其實如果自己比較注重實修,有顆相對清凈的心,有注重看經論和過去已被認可的祖師大德的書,然後隨時注意自己貪嗔痴是否在升起,是不難和正法相應的,也不難分辨什麼是正,什麼是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7 11: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