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chico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回答 「洪予健牧師:中國基督徒當如何看佛教「帖

[複製鏈接]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61
jiandao 發表於 2011-3-20 13:0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jiandao 於 2011-3-20 10:55 編輯
Djogchen 發表於 2011-3-19 15:27
回復 jiandao 58樓 的帖子

簡道兄:佛法之涅磐和解脫也有分層次,在佛法來說解脫后的行是」凈行「,只是一種 ...


老兄求道之心,令人佩服。我對小乘經典的確不熟,離開佛門時日已久,名相也覺生疏,暫且亂說一氣,求教老兄。

我曾說,學佛當從阿含起步,老兄引證經文,可作旁證。阿含記載之釋尊教誨,入情入理,平實可行,數年之後重溫,倍感親切。個人理解,此段經文,釋尊在強調戒行重要,「戒行全分,定行一分,慧行一分」,即可「成為一來,唯來此世一次,即作苦之邊際。」;「戒行全分,定行全分,慧行一分」,即可「成為化生,於彼處般涅盤,從彼世是不退轉法。」;"戒行全分,定行全分,慧行全分", 當然「彼漏盡故,於現法自了知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已、作證、具足而住。」。最後一種---「具足而住」,當為有餘涅磐。與很多學佛之人究慧迷定迥然不同,釋尊強調戒行。

老兄說「你所講的解脫后沒有「行」相信是你個人的理解吧?」,看來你不是很確定我的說法是否符合佛法。說句實話,我讀過老兄引證經文,沒有明白經文和我與chico兄討論的問題有何直接聯繫。老兄說的「佛法來說解脫后的行是」凈行「」,如果可以理解為解脫----證得有餘涅磐后的行,應該是緣於宿世因果,宿世無明,換句不敬的話說,他了掉宿世因果,宿世無明,才可以歸於無餘涅磐;說句更加不敬的話,那是還債之行,了因果之行,不再引發新的因果,唯有如此,釋尊滅度后才歸於無餘涅磐. 你引證經文中「於根本之凈行及]順應於凈行之中,彼之戒是堅固」中的「行」,就像『戒行』、「定行」、「慧行」,當指修行,是指積極地不被因果相續、無明造作的行裹挾,本質上是停止十二因緣里講的「行」。哈哈,此行,非彼行。而「有行般涅盤~~~無行般涅盤」,是指有餘涅磐前的修行果位,或者說是水平層次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62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3-20 14:15 | 只看該作者
jiandao 發表於 2011-3-19 02:31
"從文字上看,明是對無明的否定。實際佛理,明和無明是一個東西。"這確為佛法正見, 尤其是從大 ...

明和無明是一個東西,所以斷淫和行淫是一回事。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63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1-3-20 22:2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1-3-20 22:49 編輯

回復 Dhammapala 62樓 的帖子

事相上明和無明是兩個東西。理上一回事,都是「空」。
因事廢理,因理廢事都是邊見、邪見。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64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1-3-20 22:3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1-3-20 22:48 編輯

回復 jiandao 61樓 的帖子

名詞越高越多。行,「染行、凈行」。

佛法就那麼一個「東西」。每個凡夫都有自己的解釋,一個佛法就變成了「無數」的佛法。凡夫之間誰的對?沒證得佛果之前,都不對。

你我之間的討論就此結束吧,否則各說個話,表來表去,越表越渾。對生活中落實「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沒有一點幫助。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65
jiandao 發表於 2011-3-20 23:51 | 只看該作者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3-20 01:15
明和無明是一個東西,所以斷淫和行淫是一回事。

大乘對釋尊教誨,既有發展,更有偏離----個人理解。很多大乘、金剛乘經典片面強調「明和無明、斷淫和行淫」,用chico兄的話說,「理上一回事,都是「空」,因事廢理,因理廢事都是邊見、邪見」,的確罪莫大焉,其心可誅!對比Djogchen 兄引證經文,更感正法無存,邪說泛濫。

仁兄曾說,「佛法沒有變遷,是人的心在變。」,哈哈,五濁惡世的人心,容不下佛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66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3-21 02:49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1-3-20 22:25
回復 Dhammapala 62樓 的帖子

事相上明和無明是兩個東西。理上一回事,都是「空」。

事相上斷淫和行淫是兩個東西。理上一回事,都是「空」。
因事廢理,因理廢事都是邊見、邪見。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67
jiandao 發表於 2011-3-21 03:3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jiandao 於 2011-3-20 15:19 編輯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3-20 13:49
事相上斷淫和行淫是兩個東西。理上一回事,都是「空」。
因事廢理,因理廢事都是邊見、邪見。


"從文字上看,明是對無明的否定。實際佛理,明和無明是一個東西。"

這話,說實話,也有一定的道理。因為,無量眾生終將成佛,無明終將滅去而歸於明,就像我們常說「釋尊涅磐了」。當然,嚴格來說,嚴格地按佛理來說,應該是:無明滅即是明。

大乘的一些說法就是有些似是而非,說「明和無明是一個東西」,我總有些莫名其妙的阿賴耶識、粗製濫造的解深密經的感覺,說著玄虛,看著高深,聽著迷糊,哪有釋尊「緣起法」簡單明了透徹深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68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1-3-21 05:4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jiandao 67樓 的帖子

我認為佛說法,有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場合,針對特定的問題。要把佛說的一切當成「普遍」真理是錯的。也違背了「因緣」法。佛法沒有定法。

任何人都不能把自己理解出來的佛法,當成真理,當成真正的佛法。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69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1-3-21 05:4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1-3-21 06:05 編輯

回復 jiandao 67樓 的帖子

不要激動老兄。斷淫,行淫都是緣起法,但果報不同。
同為緣起,區別在什麼地方。果報的差別,不是同為緣起法上的差別。這點要搞清楚。

明,是為了文字、言說不得以才安排的「名詞」。明相對無明而言。 有明,等於還是有。有個「有」就不空,緣起性空。還有個同無明相對的明,空在那?

老兄自己也說過,滅盡定也要舍嗎?此理相同。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70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1-3-21 06:0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1-3-21 06:03 編輯

回復 jiandao 65樓 的帖子


不要以這種口氣講話,對我無所謂,我能接受甘露供養。

佛法不是你說的。你的理解不一定對,我的理解也不一定對。「因事廢理,因理廢事都是邊見、邪見」,何以見得,我就其心可誅!邪說泛濫。何以有如此論斷!你證得羅漢還是成佛了?

有人執理,認為「空」不斷邪淫是錯的。有人斷邪淫,理上不明,也不圓滿。差別在因果上,不在同是緣起法上。

感覺你還真同反基的嘁哩喀喳有一拼了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71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3-21 07:5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hammapala 於 2011-3-21 11:23 編輯

步行就是騎著水牛,空手就是把著鋤頭,中國人的思維能不混亂才怪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72
jiandao 發表於 2011-3-21 09:05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1-3-20 17:00
回復 jiandao 65樓 的帖子

我措辭不清楚,引起你的誤解,向你致歉!我的本意是說不少大乘、金剛乘經典的作者,罪莫大焉,其心可誅!

你說,大乘、金剛乘經典的作者對佛法有所領悟,有所闡發,不管是否符合佛法,都無所謂,但為什麼非要說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或者假冒據說比釋尊更不得了的「大日如來」?

比方說我非常喜歡的心經,說的應該說大致是佛理,要是作為個人對佛法的「心得體會」很好嘛,幹嘛要說是釋尊說的?經文中用那麼大比例的文字,教人持「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怎會是釋尊所說!!有佛經說假冒佛言要墜無間地獄(當然那冊佛經---我記不清了,是否釋尊所說我也非常懷疑),老兄你說假冒佛言的人是不是罪莫大焉?再說圓覺經,說什麼「諸戒定慧,與淫怒痴,俱是梵行」,就算諸戒定慧與淫怒痴俱都是空性,能說都是梵行嗎?老兄你說其作者不導人向善,反亂人心智,是不是其心可誅!咱們就不再說徹底敗壞佛法的金剛乘了,冒名據說比釋尊更不得了的「大日如來」,比附佛法,完全背離釋尊「離欲得樂」的教誨!

再次向老兄致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73
jiandao 發表於 2011-3-21 09:17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1-3-20 16:48
回復 jiandao 67樓 的帖子

不要激動老兄。斷淫,行淫都是緣起法,但果報不同。

「不要激動老兄。斷淫,行淫都是緣起法,但果報不同。」
「同為緣起,區別在什麼地方。果報的差別,不是同為緣起法上的差別。這點要搞清楚。」我們學習佛法,不就是求得果報的差別嗎?「同為緣起法」需要我們做點什麼嗎?

「明,是為了文字、言說不得以才安排的「名詞」。明相對無明而言。 有明,等於還是有。有個「有」就不空,緣起性空。還有個同無明相對的明,空在那?老兄自己也說過,滅盡定也要舍嗎?此理相同。」看來咱們那個半天的工夫沒有白費,老兄是全然贊同我的看法了,哈哈,咱們在說「明」時,在區別或者說「了別""明"與「無明」時,就是在「行」,在「行」中,而涅磐是「不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74
jiandao 發表於 2011-3-21 09:20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1-3-20 16:41
回復 jiandao 67樓 的帖子

我認為佛說法,有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場合,針對特定的問題。要把佛說的一切當成 ...

「任何人都不能把自己理解出來的佛法,當成真理,當成真正的佛法。」我們只是在探討問題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75
jiandao 發表於 2011-3-21 09:25 | 只看該作者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3-20 18:52
步行就是騎著水牛,空手就是把著鋤頭,中國人的思模能不混亂才怪

步行與騎著水牛,空手與把著鋤頭,都是空性,哈哈,有相同之處,但是說「步行就是騎著水牛,空手就是把著鋤頭」意義何在?我也參悟不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76
jiandao 發表於 2011-3-21 09:4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jiandao 於 2011-3-20 20:46 編輯
chico 發表於 2011-3-20 16:41
回復 jiandao 67樓 的帖子

我認為佛說法,有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場合,針對特定的問題。要把佛說的一切當成 ...


「我認為佛說法,有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場合,針對特定的問題。」老兄說的有道理,「佛說法,有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場合,針對特定的問題」,同時也有特定的內容,釋尊沒說的就是沒說的。

「要把佛說的一切當成「普遍」真理是錯的。也違背了「因緣」法。」這話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學佛者應該認為佛法有其普遍性。

「佛法沒有定法。」這話也有一定的道理,但不能說圓覺經、解深密經等,更不用說那些大日如來的東東是佛法。學佛者有時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這話出自一部大乘經典,我記不清了,華嚴還是法華,或者別的什麼,可以肯定不是釋尊所說),從佛法信仰的角度看也無大礙,但似乎應該理解為,這麼說吧,就算有人反對佛法,也是緣起法,就像金剛經說的「治生產業者,皆與實相不相違背」,但你不能說反對佛法的論說就是佛法,就像我們不能說二戰中美國兵就是德國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77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1-3-21 09:5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1-3-21 10:07 編輯

  (一八九)中阿含雙品聖道經第三(第五后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游拘樓瘦劍磨瑟曇拘樓都邑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一道令眾生得清凈。離愁戚啼哭。滅憂苦懊惱。便得如法。謂聖正定。有習.有助。亦復有具而有七支。於聖正定說習.說助。亦復說具。云何為七。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若有以此七支習.助.具。善趣向心得一者。是謂聖正定。有習.有助。亦復有具。所以者何。正見生正志。正志生正語。正語生正業。正業生正命。正命生正方便。正方便生正念。正念生正定。賢聖弟子如是心正定。頓盡淫.怒.痴。賢聖弟子如是正心解脫。頓知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彼中正見最在其前

若見邪見是邪見者。是謂正見。若見正見是正見者。亦謂正見。云何邪見。謂此見無施.無齋.無有咒說。無善惡業。無善惡業報。無此世彼世。無父無母。世無真人往至善處.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游。是謂邪見。云何正見。謂此見有施.有齋。亦有咒說。有善惡業。有善惡業報。有此世彼世。有父有母。世有真人往至善處.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游。是謂正見。是為見邪見是邪見者。是謂正見。見正見是正見者。亦謂正見。彼如是知已。則便求學。欲斷邪見成就正見。是謂正方便。比丘以念斷於邪見。成就正見。是謂正念。此三支隨正見從見方便。是故正見最在前也.....
(略)。。。。。。。。。。。。。。
如果見邪命,而認為是邪命的話,就叫做正命;假如見正命時,認為是正命的話,也叫做正命。甚麼叫做邪命呢?如果有求,而不能滿足其意時,就用若干種的畜生之咒,而以邪命而存其命。他乃不如法,而求衣被,是以非法的。不如法去求飲食、床榻、湯藥,以及諸生活之具,都以非法的,就叫做邪命。甚麼叫做正命呢?如不求不滿意,不用若干種的畜生之咒,不以邪命而存其命。他乃以如法去求衣被,就是以正當的法;也以如法去求飲食、床榻、湯藥,以及諸生活之具,就是以法的,
就叫做正命。這叫做見邪命時,認為是邪命的話,就叫做正命!見正命時,而認為是正命的話,也叫做正命。他像如是而知后,就便會去求學,而欲斷邪命,欲成就正命,就叫做正方便。這位比丘,以斷於邪命為念,而成就正命,就叫做正念。此
三支乃隨正命,而從見方便,因此之故,正見乃最在於前的。

佛經原文在此,大家自己看就行了,無須多說。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78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1-3-21 10:2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jiandao 75樓 的帖子

我這樣的凡夫也沒參出來,有人蔘出來了。
愚痴顛倒的人生

想想又道理。猶太人如果不愚痴顛倒的話,會悖逆耶和華?!會把耶穌送上十字架?
猶太人如此,其他民族又何曾例外?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79
jiandao 發表於 2011-3-21 10:25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1-3-20 20:51
  (一八九)中阿含雙品聖道經第三(第五后誦)

我聞如是

http://my.backchina.com/chinesef ... -915704-page-1.html

似應如實如理看待佛法歷史。

請教老兄引證經文和咱們討論的涅磐行不行的關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80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1-3-21 10:3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jiandao 79樓 的帖子

藉以回答老兄72 帖,有關咒語的話。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6 16: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