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Dhammapala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史念原始佛法

[複製鏈接]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21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4-1 06:5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hammapala 於 2011-4-1 06:59 編輯

                                                            十三、秦始皇

公元前237年左右,印度阿育王正在大興佛塔,促請大師前往週圍各國傳教,西北方傳到犍陀羅和大夏等地。公元前214年左右,據說輾轉又傳到中國,當時正值秦始皇33年。

歷代三寶記第一,唐朝法琳之破邪論說:「秦始皇時,有外國沙門釋利防等18賢者,賚佛經來化始皇。始皇不信,遂將防等囚禁。」此事在道安及朱士行漢經錄中均有提及。對照史記第六,秦始皇本紀33年記事中,有「禁不得祠」,一般譯為禁止祭拜出現在西方的慧星。如果把「佛陀」的音譯「浮圖」、「浮屠」、「復豆」、「不得」用漢音、唐音(近似今日閩南語音)讀出,似可譯為禁止崇奉西方「佛陀」的信仰。

秦始皇為什麼要禁止信仰佛陀?因為當時神仙思想發韌,始皇28年曾派徐福到東海中求仙,始皇33年派燕人盧生訪求仙人羨門、高誓;又派韓終、侯公、石生去尋訪仙人以求取不死藥。熱心求取長生不死的帝王,貪慾正盛,那有可能相信以「無常、苦、無我」為核心的佛教思想?秦始皇34年,更進一步焚毀詩書百家語;始皇35年,活埋儒生460餘人;使得中國學術思想淪沒,也完全阻斷了上座佛教傳入中國的初機。

公元前206 年,秦亡漢立以後,敘利亞王安鐵歐可士三世入侵西北印度。公元前189年,大夏王德米都利奧斯統治西印度,此後西北印度淪入希臘系的王統之下,孔雀王朝日趨衰落,印度內部陷入了內憂外患的兵荒馬亂中,佛教也因為境內反對勢力的彈壓,停頓了宏傳國外的腳步,上座長老之教因此喪失了初次流傳中國的契機。秦始皇禁佛後經過了278年,一直到公元64年前後,漢明帝時,才由西北印的貴霜王朝,經由絲路通過西域,陸續再傳入多神化、國際化的新興大乘信仰,這已經不是當年由釋利防等18位賢者所要傳佈的上座佛教了。

 

【引用及參考資料】

1.雜阿含經

2.史記

3.中國淨土教理史(望月信亨,慧日講堂,1974 )

4.歷代三寶記

5.圖說世界的歷史(光復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

6.佛教史年表(慈怡,佛光出版社,1987)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22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5-7 19:51 | 只看該作者
                                                      十四、普西亞米陀王

公元前185年,普西亞米陀將軍在閱兵時殺掉了孔雀王朝的最後一位國王普里哈多拉達,創立了巽加王朝。

巽加王朝之初,普西亞米陀王一面彈壓佛教,一面致力復興婆羅門教。他曾經三次親自主持象徵傳統婆羅門教復活的「馬之犧牲」祭禮,充分表現了巽加王朝具備了民族性、社會性和宗教性的反動根基,反對孔雀王朝傾向波斯的立場,反對孔雀王朝偏向佛教的立場。這一股強大的反動力量,事實上從阿育王時代─佛教的全盛時期,就已經逐漸蓄蘊了。

公元前200年左右,起於阿育王時代而未定形的未來佛信仰,隨著對已逝阿育王的懷念而傳出較完整的彌勒信仰。長阿含中的轉輪聖王修行經(南傳轉輪聖王獅子吼經)即是有關彌勒佛的最早記載,文中的堅固念王達爾哈涅米轉輪聖王似被比擬為阿育王。隨著孔雀王朝的衰亡,西北邊境的異族入侵和巽加王朝的政治壓迫,佛教徒所遭遇的苦難與日俱增,於是前朝來自波斯的薩歐須央特或斯密拉救度思想,無形中便流露在五濁惡世的救贖希望中。天國、淨土,救世的輪王阿逸多、當來救度的彌勒佛,開始在佛教信仰中流傳。人們期望阿育王日的重現,更盼望佛陀降臨人間。傳統的佛身觀禁不住現實人間的渴求,開始產生了重大的變化。

公元前180年,面對政治和宗教的雙重壓力,佛教徒仍然展開了山琦第一塔的肇建。

公元前150年,建立巴赫特塔,欄楯上已有浮雕。

公元前140年左右,擴建山琦第一塔。

公元前125年左右,山琦第二、三塔陸續建成。

巽加王朝壓制下的佛教徒仍然承續著阿育王的遺風,默默地以山琦、巴赫特的聖地佛塔做為懷念佛陀的凝聚重心。思念的情懷始見於口耳相傳的本生故事,現在則開始展現於欄楯的浮雕上。這時候,「菩薩」這個名詞雖然還很少見,但是具體化的本生人物已經呼之欲出了。壓力之下的情緒一旦反彈宣洩,就會像江河決堤般的洶湧而出─(1)大量地傳出本生事跡,(2)熱烈地表現於佛塔欄循,(3)激盪群眾更強烈的思念。三者交互反應,愈到後世愈強烈。到了公元前100年左右,終於各聖地的欄循陸續出現了本生菩薩的事跡,大乘運動也因為豐富的素材配合無盡的懷念得以開始興起。

阿育王的刻意擁護,普西亞米陀王的故意彈壓,都使原始佛教的形態逐漸變了樣。世間帝王的喜惡褒貶,往往會干擾了正法的正常流傳,加速了像法的發展。緣起緣滅,有漏有取的世間,若未具足正見,就只能隨波逐流,人云亦云了。

 

【引用及參考資料】

1.雜阿含經

2.般若思想(娓山雄一等,法爾出版社,1989)

3.印度的佛教(水野弘元等,法爾出版社,1989)

4.圖說世界的歷史(光復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

5.佛教史年表(慈怡,佛光出版社,1987)

6.Thus Have I Heard (Maurice Walshe, Wisdom Public ation, England, 1987)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23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5-9 10:05 | 只看該作者
                                                         十五、康瓦王

公元前75年左右,巽加王朝的最後一位國王被宰相暗殺。這位宰相篡奪了王位,號稱康瓦王朝。當時印度已經分裂成許多寡頭體制的小國家,彼此攻伐,爭戰不休;而西北印度自公元前90年即已淪入薩卡族手中,以犍陀羅為統治中心。公元前85年,薩卡族南侵烏遮因一帶,被維克拉摩德耶王所敗。康瓦王朝則持續不到50年,於公元前28年左右,又被統治德康地方的案達羅家族所推翻,於是印度陷入更混亂、分裂的局勢。內憂外患交相煎熬之下,當時民生痛苦的情景可想而知。

苦難的人間,切望安慰救渡的人心,促使宗教思想也產生了更強烈的變化。在宗教區域方面,阿育王時代的佛教中心─中印,因為巽加王朝的刻意彈壓,已經成了婆羅門教的勢力範圍,婆羅門教又向南發展,融合了案達羅族的土著文化,產生了濕婆派的新婆羅門教。阿育王時,佛教在中印的部份大眾部和部份原在南印的分別說部,在巽加王朝的壓迫下逐漸移往西方和西南方,與原在西方的有部會合,逐漸形成了有部西方師、經量部、法藏部…等繁多的部派。巽加王朝滅後100年間,苦難的環境背景使得佛教的部派思想、婆羅門教的維達文明和案達羅的阿利亞文化,更易於彼此觀摩、吸收,交互影響,共同走向了解救現實人間苦難的方向。大乘運動因此得以如火如荼的展開來,充分吸收了婆羅門教與案達羅文化的精華,用以安慰、教導廣大的塔寺供養群眾。相對的,保守的部派教團則被視為自救者、自利者、虧負佛恩者、消極者…,開始被流俗所輕視乃至唾棄。只因在亂世,人心徬徨脆弱的時代裡,不願再以世俗的熱情回饋紅塵;只因堅守默然遠離的生活方式;只因不肯曲從時代的潮流風尚;只因不願迎合人心的需求;部派佛教開始式微了。

有關世尊本生的故事源源而出,不但包含了印度舊有的神話和民間故事,竟連後世蘇巴達航海記的故事也成了素材;這是佛滅300年以後,公元前180年到公元前80年之間,才發生於印度和阿拉伯海之間的故事。然而故事是動人的,它不談嚴肅的課題而以市井凡夫容易接受的國王、長者、居士、修行人、天神、象、鳥、兔子…做主角,編織成平易動人的內容,篇篇都能激發為他人獻身的熱忱。在這些故事中,富於機智和慈悲,生生世世不斷地捨己救人的主角,都傳說是世尊的本生,因此「本生菩薩」也就應運而盛,成為亂世中信心的寄託和苦難的安慰了。(待續)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24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5-10 20:31 | 只看該作者
雖然本生故事及譬喻經在早期的九分教和十二分教中已有傳誦,但在歷次結集中均未被編入阿含經。因此在漢譯四阿含中沒有,在巴利經典中則被編在後世增補的第五阿含裡。理由很明白,本生故事大部份都不是佛說的,而是懷念、讚仰佛陀的人們所完成的作品。世尊說法的重點在「正法律的實踐」,說法的目的則在「解脫」、「涅槃」,不可能經常把時間用來說故事,更不會為了自讚本生的菩薩行而說故事。尤其是「菩薩」一詞,更是世尊說法中從未出現的名詞。世尊的賢聖弟子只有向須陀洹,得須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羅漢,得阿羅漢;如是四雙八士,並沒有什麼菩薩階位。巴利四阿含中看不到「菩薩」這個名詞(第五阿含中才有),漢譯雜阿含「灰河喻」中出現僅有的一次「菩薩」用詞,應是公元初年左右,說一切有部傳出的章節,因為巴利經典中並沒有「灰河喻」。漢譯阿含經中的「菩薩」,有些是後期部派加入的,有些是後來中文翻譯者所使用的。巴利第五阿含則搜集了歷次結集時未被納入的傳說等,應屬後期的結集。但是這時候的「菩薩」,以及巴利經典中的「菩薩」,都只用於尊稱世尊的本生,其他「大乘菩薩」的稱呼這時候還沒出現。「本生菩薩」一詞大約始於公元前150年左右,到了紀元前後已經相當普遍了。


隨著本生菩薩的出現和本生事跡的流行,佛教「業生」的教義也出現了問題。憑著「菩薩」生生世世的偉大行業,理應層層增上,長久感受天帝、輪王的果報才對;為什麼有時候做動物,有時候做窮人,尤其是在捨己救人的時候,經常要感受身心被割裁、啃噬或侮辱的苦報呢?於是「願生」的觀念出現了,用來解釋菩薩是為了救度人間才以他慈悲的「願力」化身在世間受苦的,所以菩薩雖千百度示現於世間,乃至最後身示現成佛,但於其真實莊嚴的法身是絲毫不受影響的,逐漸地認為佛身是一種超越的存在。這與婆羅門一元主義的吠檀多學派相似,本於奧義書(優波尼沙),認為最後真實之自身性質猶如大梵,是不可描述的,但卻顯現在世界中。南方大眾部傳出了新的「願力說」,也產生了新的「佛身觀」,佛陀不再只是歷經人世生、老、病、死,80歲入滅於庫西那加拉的世尊了;涅槃之後的佛陀也不再是渺難追尋了;無量光明的法身佛仍然照耀著十方世界,無量壽命的法身佛延續著三世時空,因此推論現在必然也有許多菩薩乘願示現在十方世界中。於是「大乘菩薩」也就隨著出現了。(待續)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25
chico 發表於 2011-5-11 06:1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1-5-11 06:15 編輯
尤其是「菩薩」一詞,更是世尊說法中從未出現的名詞。

漢譯雜阿含「灰河喻」中出現僅有的一次「菩薩」用詞,

長阿含。大本經,不是世尊說的?

佛告比丘。毗婆屍菩薩從兜率天降神母胎。專念不亂。母心清凈。無眾欲想。不為淫火之所燒然。此是諸佛常法。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菩薩住母胎  天終天福成
 其母心清凈  無有眾欲想
 舍離諸淫慾  不染不親近
 不為慾火燃  諸佛母常凈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26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1-5-11 06:24 | 只看該作者
佛沒說的肯定是錯的。比如等公共汽車。佛陀沒說過要排隊,所以大家都要一哄而上搶座位。
自助者天助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27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1-5-11 06:45 | 只看該作者
佛陀也沒說過禁止上黃網,所以僧團制定禁止上黃網的戒律是錯誤的,因為佛陀時代沒這條戒律。
自助者天助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28
jiandao 發表於 2011-5-11 14:14 | 只看該作者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5-10 07:31
雖然本生故事及譬喻經在早期的九分教和十二分教中已有傳誦,但在歷次結集中均未被編入阿含經。因此在漢譯四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29
chico 發表於 2011-5-11 22:1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jiandao 28樓 的帖子

你看看帖子再起鬨。
沒看到長阿含,大本經里,也有菩薩一詞。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30
jiandao 發表於 2011-5-11 22:25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1-5-11 09:14
回復 jiandao 28樓 的帖子

你看看帖子再起鬨。

當年讀阿含的確是囫圇吞棗,記不清了。但大乘經典中那些向釋尊學法的具名具姓的大菩薩們,在原始佛教典籍中,有多少記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1
chico 發表於 2011-5-11 22:3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jiandao 30樓 的帖子

我不搞那套學問,你史實的知識比我豐富,不妨考究一下。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32
jiandao 發表於 2011-5-11 22:52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1-5-11 09:33
回復 jiandao 30樓 的帖子

我不搞那套學問,你史實的知識比我豐富,不妨考究一下。

哈哈,信仰嘛,在他人看來,就是醉死不認那壺酒錢---基督信仰,相信耶穌復活,也一樣。我欣賞老兄的堅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3
chico 發表於 2011-5-11 23:0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jiandao 32樓 的帖子

我在這裡就是想告訴作者,摟住,讀者。下面這兩句話,不成立。

尤其是「菩薩」一詞,更是世尊說法中從未出現的名詞。

漢譯雜阿含「灰河喻」中出現僅有的一次「菩薩」用詞,


當然如果他們認為「長阿含。大本經「,不是世尊說的,另當別論。這樣的話,他們一定是「超級「大阿羅漢,可以辨別佛經的真偽。
有時候我妄想,我們在這裡胡扯這個是佛說,那個非佛說。還不如弄個神通,回到3000 年前,聽聽世尊當時如何說的。那個錄音機紀錄下來,讓世人見識見識。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34
jiandao 發表於 2011-5-11 23:17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1-5-11 10:07
回復 jiandao 32樓 的帖子

我在這裡就是想告訴作者,摟住,讀者。下面這兩句話,不成立。


有時候我妄想,我們在這裡胡扯這個是佛說,那個非佛說。還不如弄個神通,回到3000 年前,聽聽世尊當時如何說的。那個錄音機紀錄下來,讓世人見識見識。

==========================================

很多大乘「如是我聞」,哈哈,可能就是這麼來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35
Djogchen 發表於 2011-5-11 23:3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jogchen 於 2011-5-11 23:37 編輯

回復 chico 33樓 的帖子
有時候我妄想,我們在這裡胡扯這個是佛說,那個非佛說。



在菩提樹下聽得多這句說話的時候,快要變成基督教的真理:--「信者得教,不信者
下地獄」!
我手寫我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6
chico 發表於 2011-5-11 23:4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1-5-11 23:50 編輯

回復 jiandao 34樓 的帖子

據法藏之《華嚴經傳記》卷一載,龍樹菩薩在學完當時所有已知的佛經之後,認為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法並不圓滿,這時龍王邀請他到龍宮閱讀海龍所收藏的佛經,龍樹菩薩於龍宮中見到《華嚴經》,由此認識到釋迦牟尼佛確實具有無比圓滿的智慧。因為上本與中本數量巨大、涵義深奧,非一般世間人所能理解,於是他只把下本《華嚴經》從龍宮帶出,並使之在世間流通,此即是十萬偈四十八品(或謂三十八品)之《華嚴經》,而實際上流傳的經本只是下本的略本,唐譯八十華嚴也只有四萬五千偈。

我認同華嚴宗那些祖師大德們。假如誰不同意這個說法,你可以到龍宮走一趟,看看龍王那裡有沒有這部經。有四禪以上的功夫,相應的神通就可以。在這裡胡扯沒用。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37
jiandao 發表於 2011-5-11 23:55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1-5-11 10:41
回復 jiandao 34樓 的帖子

據法藏之《華嚴經傳記》卷一載,龍樹菩薩在學完當時所有已知的佛經之後,認為釋 ...

龍樹菩薩比較有所顧慮,要給大家一個來歷,一個比世間存有的釋尊教誨更高明的教誨的來歷的交待,哈哈,其實似乎不必,類似顧慮事實上並沒有廣泛的約束力,而到了金剛乘時期,乾脆就除去一切羈絆,推出全新的說法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38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5-12 02:5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hammapala 於 2011-5-12 03:00 編輯

回復 chico 36樓 的帖子

我認同華嚴宗那些祖師大德們。假如誰不同意這個說法,你可以到龍宮走一趟,看看龍王那裡有沒有這部經。有四禪以上的功夫,相應的神通就可以。在這裡胡扯沒用。


佛說四大教法中,沒有神通這一項。辨別法非法義非義,靠的是知見,並不是神通。辨別佛經的真偽,也不必是阿羅漢,更不必是"超級"大阿羅漢。再者,經律的結集屬於僧事,龍王是沒有資格與會的。龍宮之說,其實已經告訴你華嚴經不是佛教的經典。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9
chico 發表於 2011-5-12 03:0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1-5-12 03:06 編輯

回復 Dhammapala 38樓 的帖子

這叫實地考證。同佛說的什麼沒關係。四禪及其神通也不是佛家獨有的東西。雖然他不值錢,沒幾個做得到。

知見?請問,你的知見是佛的知見,還是大阿羅漢的知見?如果是凡夫知見的話,最好不要執著自己的知見。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40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5-12 03:0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chico 39樓 的帖子

我的知見就是我的知見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7 03: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