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加爾文註釋羅馬書(88)第三章24. 如今卻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的稱義

[複製鏈接]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0-2-12 01: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4. 如今卻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的稱義。
註釋:

  24.蒙神的恩典白白稱義 這意思是說人既然毫無所有,遭神公義審判的打擊,只有滅亡,所以他們是靠神的恩慈白白稱義,因有基督來解救他們的苦惱,將自己傳達給信的人,所以他們惟有在基督里發現他們所缺欠的。這或者是全部聖經中最清楚說明此義的偉大效用的章句,因為它指示了神的恩慈乃為義的動力因素,基督及其寶血乃為義的質料因素,在神的道中所含的信心乃為工具因素,最後,神公義與恩慈的榮耀乃為目的因素。
論到動力因素,保羅說我們是"白白稱義",更因祂的恩典稱義。他兩次說到白白稱義,因神的恩典稱義,都表明一切都出於神,我們自己毫無所有。若將恩典與功德加以對照,那麼這個目的已算達到了,但為了阻止我們想象到"一半的義",他更堅強地說他所以屢次重覆的意義,並且聲稱我們稱義的一切榮耀(效果)惟獨要歸給神的恩慈。這義就是詭辯家想要分裂的,因此他們可以不必承認自己的貧乏。
  借著基督耶穌的救贖 這是說到我們稱義的質料因素,那就是說:"基督因祂的順服滿足父神的審判要求,並擔當我們的咒詛,釋放我們脫離死亡的捆綁。"我們的罪孽因祂獻上的挽回祭已被消除。在此又重新駁倒那主張在人裡面有義存在的幻說。如果我們在神面前稱義是因為基督用重價所買贖的,我們誠然是從別人借來我們自己所沒有的。保羅以後要詳細解說此救贖的價值與目的,就是說明我們如何與神和好,因他稱基督為換回祭(我喜歡用舊約的名詞)或施恩座,他的意思是說,只有當基督使神與我們和好的時候,我們才被稱義。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3: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